㈠ 秦腔《鍘美案》劇情
我們西北人都喜歡看秦腔,尤其是陝西人。
下面把秦腔《鍘美案》劇情分享給大家。
宋朝年間,秦香蓮的丈夫陳世美進京赴考,一去三年,杏無音訊。值年大荒,公婆相繼餓死,香蓮葬了雙親,攜領一對兒女遠涉千里進京尋找丈夫。在京城的旅館里,秦香蓮驚聞丈夫早已中了狀元,當了駙馬,便闖入駙馬府。
香蓮見到陳世美,訴說當初陳世美如何許下諾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夫妻恩愛,地久天長。可是陳世美為貪圖自己的榮華富貴,狠心拋棄賢妻,甚至把香蓮攆了出去。秦香蓮悲憤交加,正巧當朝丞相王延齡路過,香蓮攔轎喊冤。王丞相聞此冤情,仗義相助。
次日,正值陳世美的生日,王丞相讓香蓮借機扮作賣唱女,用家鄉曲調編些歌詞,用以感動陳世美。香蓮在堂前,彈奏一曲琵琶詞,哀惋凄側,鐵石心腸也為之落淚,但禽獸不如的陳世美,聽罷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要打香蓮。
王丞相見情不足以說服陳世美,便把自己的摺扇交給香蓮,支持她到開封府告狀。香蓮母子三人前往開封府途中,露宿一處野廟,陳世美派武官韓琪跟蹤追至,舉刀便要將香蓮母子三口殺之滅口。香蓮驚問,素不相識何仇何怨,她泣不成聲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
韓琪聽罷十分同情,讓香蓮母子快些離開。但韓琪因無法交差,便自刎而死。香蓮驚見,悲憤至極,收起沾滿鮮血的鋼刀,直奔開封府告狀。包拯接到狀紙,便派武官王朝去傳請陳世美,陳世美不請自來,反告王朝殺了韓琪。包拯傳秦香蓮出庭作證,陳世美拔劍刺向香蓮,包拯見人證物證俱在,便將陳世美押人大牢。
事後,公主和國太怒氣沖沖地來到開封府要人。公堂上,國太對香蓮施加壓力,奪走她的兒女。香蓮誓不屈服,擊鼓鳴冤。包拯左右為難,說:「這是紋銀300兩,拿回家去度飢寒,教子南學把書念,千萬你讀書莫做官,你爹爹倒把這高官做,害得你一家不團圓。」
說罷拿出300兩紋銀,勸香蓮另謀生路。香蓮氣憤地唱出:「香蓮下堂淚不幹,300兩銀子把丈夫換,從今後我屈死也不喊冤,人言包拯是鐵面,卻原來是官官相護有牽連。」
包拯聽罷,猛然摘下烏紗帽,毅然決定將貪戀榮華富貴、殺妻滅子的陳世美,判以死刑,當場開鍘。包拯怒斬陳世美,使正義得以伸張,香蓮得到伸冤,陳世美也得到應有的下場。
㈡ 秦腔 《鍘美案》香蓮告狀 戲詞
秦腔,《鍘美案》香蓮告狀唱詞:
包文正:(浪頭帶板)陳州放糧救民命,(雙錘)皇親國戚害百姓。包拯奉旨陳州去,貪官污吏都肅清。催動八抬向前行。
秦香蓮:冤枉!
王 朝:稟相爺!
包文正:(帶板)王朝馬漢稟一聲。
秦香蓮:冤枉!
王 朝:稟相爺!
包文正:講!
王 朝:有一民婦攔轎喊冤!
包文正:對那民婦去說,州有州官,縣有縣衙,哪裡所管哪裡去告?
王 朝:是!這一民婦過來!我家相爺言道,州有州官,縣有縣衙,哪裡所管哪裡去告!
秦香蓮:民婦人冤枉甚大,州縣衙門管它不下!
王 朝:少站!(轉身)稟相爺!
包文正:講!
王 朝:民婦言道,她的冤枉甚大,州縣衙門管它不下!
包文正:說什麼州縣衙門也管它不下?
王 朝:是! 包文正:如此與爺著住轎!
眾衙役:住轎!
包文正:叫那一民婦轎前回話!
王 朝:這一民婦過來,我家相爺叫你轎前回話!
秦香蓮:(跪轎前)是!與相爺叩頭!
包文正:這一民婦你狀告何人?因何州縣衙門也管它不下?
秦香蓮:我告的皇親國戚,因而州縣衙門管它不下!
包文正:呈狀來!
秦香蓮:無人敢寫狀子,只得口訴!
包文正:口訴也好!與相爺我緩緩的講來!
秦香蓮:(叫板)相爺容稟!(尖板)秦香蓮跪轎前心驚膽顫。
眾衙役:威!
包文正:不必呼威!慢慢的講來!
秦香蓮:(慢板)包相爺坐上邊細聽民言。提起我家鄉路遙遠,湖廣鈞州有家園。我公父名叫陳洪範,我婆婆康氏是大賢。所生一子陳世美。
眾衙役:威!
包文正:(對眾衙役)哪是怎麼樣了?
王 朝:這一民婦喚起我家駙馬千歲的名諱來了!
包文正:哎!塵世以上同名同姓者皆多,你家駙馬千歲姓陳,難道就不許旁人家姓陳嗎?(對秦)這一婦人,不必膽怕,緩緩的講來!
秦香蓮:(二六)送他南學把書觀。大比之年王開選,舉家人送他求官。天不幸本郡三年旱,餓死黎民有萬千。草堂上餓死他雙父母,無有棺板好可憐。
無奈了我把青絲剪,拿在大街換銅錢。買來蘆席當棺板,才把二老送墳園。鄉黨六親把我勸,勸我上京找夫男。跋山涉水苦受遍,沿門乞討到此間。我到宮院把他見,拳打足踢趕外邊。
無處棲身古廟站,他又差韓琦殺家眷。那韓琦不忍把我斬,又送銀兩做盤纏。哄我母子出廟院,持刀自刎古廟前。把鋼刀銀兩交當面,包相爺與民伸屈冤。
包文正:(帶板)聽罷言來怒氣生,(轉刀來)(雙錘)一把鋼刀血染紅。陳世美無人性,衣冠禽獸在朝中。這案官司我要問,那怕他駙馬在宮庭。
包文正:王朝過來,前往木墀宮中,請駙馬千歲過府議事!
王 朝:是!
包文正:馬漢過來!帶這一民婦到大街市上,找一官大夫寫一伸冤大狀,寫下還則罷了,如其不然,開封府內回話!
馬 漢:是!這一民婦隨著我來!包文正:打轎回衙!(包下,隨從下)。
(2)秦香蓮告狀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鍘美案》又名《秦香蓮》是根據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俠五義》及其續書《續七俠五義》改編的戲曲,這是包公故事裡一個很有名的段落。
《鍘美案》講述了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苦讀的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後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琪半夜追殺。
韓琪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家夫婦,半途上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後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網路-鍘美案
㈢ 求鍘美案全本,最好是視頻
提供全劇劇本
鍘美案(一名:不認前妻)
主要角色
包拯:凈
秦香蓮:旦
陳士美:老生
公主:旦
國太:老旦
情節
韓琪既自殺,秦香蓮遂拾取其刀,逕投包拯處控告。包拯准之,方欲招陳士美,適陳士美亦至,以盜殺韓琪事來謁。包拯遂以秦香蓮狀遞陳士美閱看,並勸其相認。詎陳士美力諱無妻。包拯命秦香蓮面質,陳士美一味以勢相恐嚇,卒不認。包拯怒甚,命左右褫陳士美衣。執付鍘刑口。公主及太後聞信相繼至爭救。包拯始猶豫,似覺進退兩難。既見太後等,徒以皇親勢相凌,遂決棄官殉法,乃自免其冠,卒鍘陳士美。
注釋
此劇為《柳林池·韓琪殺廟》之後本。劉永春演此,氣旺神流,尊威嚴重,真有凜凜不可犯之概。
根據《戲考》第七冊整理
錄入:CRT
全劇劇本:
【第一場】
(包拯引張龍、趙虎同上。)
包拯 (引子) 忠心赤膽,扶宋室,錦綉江山。
(念) 鐵面無私做南衙,文臣武將膽戰麻。任他皇親並國戚,犯法難逃虎頭鍘。
(白) 老夫包拯。時才下朝回來,偶遇秦香蓮,攔轎喊冤,狀告當朝駙馬陳士美,殺妻滅子。老夫命她前去寫狀,為何不見到來?左右伺候。
(馬漢引秦香蓮同上。)
秦香蓮 (白) 叩見相爺。
包拯 (白) 呈狀。
秦香蓮 (白) 是。
包拯 (白) 嚇!老夫命你前去寫狀,為何還是白紙呈上?
秦香蓮 (白) 狀告當朝駙馬,無人敢寫。
包拯 (白) 哦。狀告當朝駙馬,無人敢寫。來,將她帶在官代書寫狀。有人不寫,抓來見我。
(馬漢引秦香蓮同下,圓場,同上。)
秦香蓮 (白) 呈狀寫畢,大人過目。
包拯 (白) 呈上來:
「具告狀氏女秦香蓮,年三十二歲,狀告當朝駙馬陳士美,殺妻滅子,後婚男兒,招為東床駙馬。」
來,將狀押過,帶下去。
(秦香蓮下。)
包拯 (白) 來,拿我名帖,請駙馬過府一敘。
(馬漢允。)
太監 (內白) 駙馬到。
馬漢 (白) 駙馬到。
包拯 (白) 哦,我正要請他,他倒來了。有請。
(四太監、一小太監引陳士美同上。)
包拯 (白) 駙馬,
陳士美 (白) 明公。
包拯、
陳士美 (同笑) 哈哈哈。
(同白) 請。
包拯 (白) 請坐。
陳士美 (白) 有坐。
包拯 (白) 不知駙馬駕到,未曾遠迎,當面恕罪。
陳士美 (白) 豈敢。本宮來得鹵莽,明公恕罪。
包拯 (白) 駙馬到此,必有所謂。
陳士美 (白) 我命家人韓琪,出府私訪,被響馬殺死,特到明公台前審問。
包拯 (白) 響馬可曾帶到?
陳士美 (白) 已經帶到。
包拯 (白) 何不帶上堂來?
陳士美 (白) 來,帶響馬。
(太監引王朝同上。)
王朝 (白) 參見相爺。
包拯 (白) 嚇。你可是王朝?
王朝 (白) 正是王朝。
包拯 (白) 為何項帶鐵鏈?
王朝 (白) 駙馬爺言道韓琪是小人殺死,故而項帶鐵鏈。
包拯 (白) 你可招認?
王朝 (白) 招認了。
包拯 (白) 嚇。人命關天,爾就不該招認。
王朝 (白) 小人若不招認,駙馬爺焉能過府?
包拯 (白) 嚇。駙馬,此乃是臣府王朝,怎說是響馬?
陳士美 (白) 明明響馬,怎說王朝?
包拯 (白) 王朝也罷,響馬亦好。來,將他鐵鏈去掉。
陳士美 (白) 且慢!走脫響馬,那還了得?
包拯 (白) 駙馬你來看,走脫了響馬,走不脫臣老包。鐵鏈去掉。
嚇,駙馬,真響馬被為臣拿住了。
陳士美 (白) 哦,被明公拿住了?
包拯 (白) 正是。
陳士美 (白) 並非一人?
包拯 (白) 三五成群。
陳士美 (白) 何不帶上堂來?
包拯 (白) 來,帶響馬秦氏香蓮。
王朝 (白) 香蓮走上。
(秦香蓮上。)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忽聽相爺一聲叫,
急忙上前問根苗。
陳士美 (白) 啊!
(西皮搖板) 一見賤人心頭惱,
三番兩次把我招。
三尺龍泉出了鞘,
管叫一命赴陰曹!
(秦香蓮下。)
包拯 (白) 駙馬你太莽撞了,哈哈哈。她母子找上京來,你就該相認才是。
陳士美 (白) 住了!本宮命你審問響馬,怎麼你到盤起本宮來了。來,搭轎。
包拯 (白) 哪裡去?
陳士美 (白) 回府。
包拯 (白) 只恐你來得去不得!
(西皮導板)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西皮快三眼) 尊一聲駙馬爺細聽端的:
曾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
在朝房與駙馬相過了麵皮。
我相你左眉長來右眉短,
左膀高來你的右膀低。
眉長眉短有兒女,
膀高膀低你定有前妻。
我勸你相認是正理,
禍到臨頭後悔遲。
陳士美 (白) 明公,
(西皮原板) 明公說話言太淺,
細聽本宮表家園:
甲子年前開科選,
天下的舉子來求官。
頭一名就是陳士美,
御筆親點為狀元。
跨馬三日游宮院,
金枝玉葉配良緣。
一無證,二無見,
叫我招認為哪般?
包拯 (白) 駙馬,
(西皮快板) 駙馬爺不必巧言講,
現有憑據在公堂。
人來看過香蓮狀,
(王朝遞狀。)
包拯 (白) 駙馬,
(西皮快板) 駙馬爺仔細看端詳:
上寫著秦香蓮三十二歲,狀告當朝駙馬郎。
欺君主,滅皇上,
後婚男兒招東床。
將狀紙押在爺的大堂上,
尊一聲駙馬聽端詳:
勸你相認回府往,
咬定牙關你就為哪樁?
陳士美 (西皮搖板) 既是有人將我告,
就該升堂問根苗。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搖板) 口似沙糖舌如刀,
心似狼虎未長毛。
叫我升堂有什麼好,
霎時叫你魂魄消!
人來擊鼓站堂道,
帶上了秦香蓮,叫她認夫豪。
王朝 (白) 香蓮走上。
(秦香蓮領二小孩同上。)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忽聽相爺一聲叫,
急忙上前問根苗。
包拯 (西皮搖板) 大堂坐的陳士美,
看他把你怎開銷?
秦香蓮 (西皮搖板) 聽說兒夫駕來到,
不由香蓮喜眉稍。
走上前來忙跪到,
陳士美 (西皮搖板) 一掌打在地埃塵!
秦香蓮 (西皮搖板) 上前挖了你的眼,
陳士美 (西皮搖板) 這一足要你命歸陰!
(秦香蓮、二孩子同哭。)
陳士美 (西皮搖板) 二嬌兒哭得珠淚滾,
鐵石人兒也傷心。
本當上前將妻認,
包拯是我對頭人。
咬定牙關不招認,
看他把我怎樣行?
包拯 (西皮搖板) 你命韓琪行霸道,
來在我的公堂你敢不招!
陳士美 (西皮搖板) 我命韓琪誰知曉?
包拯 (西皮搖板) 現有你府殺人刀。
陳士美 (西皮搖板) 為何有刀沒有鞘?
包拯 (白) 啊!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刀鞘現在韓琪腰。
包拯 (西皮搖板) 土地祠內取刀鞘,
王朝 (西皮接唱) 刀鞘付於相爺瞧。
包拯 (白) 著著著!
(西皮搖板) 大堂之上刀對鞘,
件件是實你敢不招?
陳士美 (白) 哎呀!
(西皮搖板) 大堂之上刀對鞘,
尋個計策好脫逃。
人來與我忙搭轎,
包拯 (白) 哪裡去?
陳士美 (西皮搖板) 我和你上殿奏當朝。
包拯 (西皮搖板) 開封府有人將你告,
你先打官司後上朝。
陳士美 (西皮搖板) 既是有人將我告,
你把我東床駙馬怎開交?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搖板) 慢說你是駙馬到,
就是哪龍子龍孫我也不饒。
頭上摘去你的烏紗帽,
身上再脫去你的滾龍袍。
蘆席捆了陳士美,
(白) 陳駙馬,
陳士美 (白) 包明公。
包拯 (白) 陳士美,
陳士美 (白) 包黑子。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搖板) 忘恩無義不可交。
曾對老天來祝告,
貪財誤國怎姓包?
(白) 劊子手,
(西皮搖板) 將陳士美搭在鍘口到,
我將他正了國法,再奏當朝。
(眾人同下。)
【第二場】
(四太監、二宮女引公主同上。)
公主 (西皮慢板) 奴本是金枝體玉葉根本,
配兒夫陳士美結發婚姻。
駙馬爺過府去把酒來飲,
為什麼這時候不見回程?
將身兒坐至在皇宮內等,
眼又跳心又驚所為何情?
(太監上。)
太監 (白) 啟公主:大事不好了!
公主 (白) 何事驚慌?
太監 (白) 不知駙馬身犯何罪,被包拯搭入銅鍘口內!
公主 (白) 不好了!
(西皮搖板) 聽一言來吃一驚,
膽大包拯亂胡行。
人來擺駕開封進,
(王朝、張龍同上。)
王朝、
張龍 (同白) 迎接公主。
公主 (西皮搖板) 快叫包拯把我迎。
王朝、
張龍 (同白) 有請相爺。
(包拯上。)
包拯 (西皮搖板) 吃王爵祿當報效,
王法條條不恕饒。
王朝 (白) 皇姑駕到。
包拯 (西皮搖板) 走上前來忙跪倒,
皇姑千歲受臣朝。
公主 (西皮搖板) 哀家口內傳旨意,
包相免禮且平身。
包拯 (西皮搖板) 叩罷頭來恩謝了,
皇姑到此為哪條?
公主 (西皮搖板) 駙馬過府把宴飲,
為何不見轉宮庭?
包拯 (西皮搖板) 臣府並無陳駙馬,
有一個後婚男兒招東床。
公主 (西皮搖板) 何人告下冤枉狀,
快把原告帶上堂。
包拯 (西皮搖板) 皇姑問我要原告,
不由包拯喜眉稍。
站立堂口把香蓮叫,
(秦香蓮領二小孩同上。)
秦香蓮 (西皮搖板) 相爺呼喚為哪條?
包拯 (西皮搖板) 金車輦來五彩轎,
裡面坐的是龍鳳嬌。
你母子上前苦哀告,
也免得老包把心操。
秦香蓮 (西皮搖板) 聽說皇姑駕來到,
不由香蓮喜眉稍。
將身站在大堂道,
看她把我怎開交?
公主 (西皮搖板) 哀家這里將你問,
你是何人說分明?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奴家配夫士世美,
秦香蓮就是我的名。
公主 (西皮搖板) 既配兒夫陳士美,
見奴不跪為何情?
秦香蓮 (西皮搖板) 我居大來你居小,
論理跪在我跟前。
公主 (白) 唗!
(西皮搖板) 賤人說話太欺心,
不由哀家怒氣生。
吩咐宮娥將她打,
(秦香蓮領二小孩同下。)
包拯 (西皮搖板) 上前忙把內侍攔。
皇姑做事理不端,
你打香蓮為哪般?
公主 (西皮搖板) 賤人與我分大小,
因此哀家怒眉稍,
包拯 (西皮搖板) 說什麼大來論什麼小,
快對為臣說分明。
公主 (西皮搖板) 她言配夫陳士美,
見奴不跪為何情?
包拯 (西皮搖板) 香蓮說話是正理,
皇姑與她姐妹稱。
公主 (西皮搖板) 你向香蓮因何故?
包拯 (西皮搖板) 狀告當朝駙馬公。
公主 (西皮搖板) 駙馬犯了何條罪?
包拯 (西皮搖板) 殺妻滅子欺了祖宗。
公主 (西皮搖板) 欺了祖宗該何罪?
包拯 (西皮搖板) 老包銅鍘不順情。
公主 (西皮搖板) 看著哀家將他放。
包拯 (西皮搖板) 香蓮官司未斷明。
公主 (白) 唗!
(西皮搖板) 好一個膽大包文正,
哀家講話全不聽。
吩咐內侍將他打,
包拯 (西皮搖板) 休要在此胡亂行。
公主 (白) 嚇!
(西皮搖板) 一見包拯動了嗔,
不由哀家心內驚。
宮娥擺駕後宮進,
後宮搬請老娘親。
包拯 (西皮快板) 皇王之女少訓教,
敢在開封罵老包。
慢說搬來國太到,
宋王爺到此我也不饒。
(眾人同下。)
【第三場】
(國太上。公主、四太監、二宮女同上。)
國太 (西皮搖板) 皇兒進宮報一聲,
到叫哀家吃一驚。
來在開封下車輦,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同上。)
王朝、
馬漢、
張龍、
趙虎 (同白) 迎接國太。
國太 (白) 罷了。
(西皮搖板) 喚上包拯問分明。
王朝 (白) 有請相爺。
(包拯上。)
包拯 (西皮搖板) 王朝稟來馬漢報,
接駕來遲望恕饒。
國太 (西皮搖板) 哀家口內傳旨意,
包相免禮且平身。
包拯 (西皮搖板) 叩罷頭來謝罷恩,
國太待臣好恩情。
問駕不在皇宮院,
來在開封為何情?
國太 (西皮搖板) 駙馬過府把宴飲,
為何不見轉宮庭?
包拯 (西皮搖板) 臣府並無有陳駙馬,
有一個欺君王藐皇上、殺妻滅子狀元郎。
國太 (西皮搖板) 聽罷言來問其詳,
後婚男兒招東床。
(白) 包卿,
(西皮搖板) 看在哀家將他放。
包拯 (西皮搖板) 香蓮的官司無下場。
國太 (西皮搖板) 不看哀家看聖上,
包拯 (西皮搖板) 聖上降罪有臣當。
國太 (西皮搖板) 好一個膽大包文正,
哀家傳旨你不聽。
我這里大堂來坐定,
看你把他怎樣行。
包拯 (白) 啊!
(西皮搖板) 國太大堂來坐定,
依大壓小欺為臣。
(白) 劊子手,
(西皮搖板) 銅鍘搭在大堂內,
霎時叫他命歸陰。
公主 (西皮搖板) 一見銅鍘大堂到,
全憑母後作主張。
國太 (西皮搖板) 皇兒但把寬心放,
自有為娘作主張。
何人告下冤枉狀,
快把原告帶上堂。
包拯 (西皮搖板) 二次又把香蓮叫,
(秦香蓮領二孩子同上。)
秦香蓮 (西皮搖板) 相爺呼喚為哪條?
包拯 (西皮搖板) 大堂坐的龍國太,
看她把你母子怎開交。
(包拯、眾人同下。)
秦香蓮 (西皮搖板) 走上前來忙跪倒,
國太接 (西皮搖板) 一掌打在地埃塵。
你是誰家窈窕女,
擅敢前來冒皇親?
人來搶她兒和女,
管叫你母子兩難分。
(太監搶二小孩,同下。)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國太搶去兒和女,
到叫香蓮無計行。
走上前來擊堂鼓,
(包拯、眾人同上。)
包拯 (西皮搖板) 香蓮擊鼓為何情?
秦香蓮 (西皮搖板) 國太搶去兒和女,
包拯 (西皮搖板) 你為何搶她的小嬌生?
國太 (西皮搖板) 何曾搶她兒和女,
王朝 (西皮搖板) 她子現在紫霞宮。
包拯 (西皮搖板) 王朝追回她的兒和女。
王朝 (西皮搖板) 相爺與她把冤伸。
包拯 (白) 王朝,
(西皮搖板) 看過爺的俸銀三百兩,
香蓮拿去作養廉。
叫你的孩兒南學把書念,
自管讀書莫作官。
你丈夫不把高官作,
焉能一家不團圓?
吩咐香蓮下堂轉,
秦香蓮 (西皮搖板) 香蓮下堂淚不幹。
人道包相是鐵面,
官官相護有牽連。
包拯 (白) 招回來!
(西皮搖板) 香蓮下堂將我怨,
她道我官官相護有牽連。
我本當鍘了陳士美,
(公主哭。)
包拯 (白) 啊!
(西皮搖板) 金枝玉葉靠哪般?
我本當不鍘陳士美,
(秦香蓮哭)
包拯 (白) 哎嚇!
(西皮搖板) 倒叫包拯兩為難。
(白) 劊子手,
(西皮搖板) 陳士美搭在鍘口上,
(劊子手搭陳士美同上。)
包拯 (西皮搖板) 霎時叫他見閻王。
國太 (西皮搖板) 一見駙馬搭大堂,
不由哀家著了慌。
我這里銅鍘來護上,
三人一同見閻王。
包拯 (西皮搖板) 國太銅鍘來護抱,
不由包拯怒沖霄。
頭上摘去我的烏紗帽,
身上再脫我的紫龍袍。
將身來在鍘口道,
三人一同赴陰曹。
(白) 鍘了為臣!
國太 (白) 鍘了哀家!
包拯 (白) 開鍘!
(同下。)
(完)
來源 中國京劇戲考 http://www.xikao.com/
在網路mp3搜索「鍘美案」或「秦香蓮」,有部分是全本演出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