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映北伐戰爭的影片有哪些
1、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2、《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後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30年間的中國近代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庚子後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張勛復辟等史事。
3、《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伊琳導演,於洋、王蓓、史進、劉冠雄等出演,於1966年拍攝完成 ,1978年上映。
該片通過幾個青年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奮斗和分化再現了大革命前後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
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5、《冷槍》
《冷槍》是由金鰲勛執導,嚴屹寬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以北伐戰爭前,廣州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商團暴動,黃埔軍校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這次商團暴動的影響為基點生發開來的故事。
② 如何評價電影建軍大業
2017年拍攝的《建軍大業》成功獻禮建軍90周年,作為建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票房取得了4.04億的成績,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我沒想到一個香港導演可以把那些英雄先輩拍的如此豪氣壯烈,也許正因為是香港導演劉偉強才能以更多的視角和態度為我們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壯闊史詩。
③ 求和北伐戰爭有關的電影
和北伐戰爭有關的電影有《大浪淘沙》《黃埔軍魂》等。
1,《大浪淘沙》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伊琳導演,於洋、王蓓、史進、劉冠雄等出演,於1966年拍攝完成,1978年上映。該片通過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等青年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奮斗和分化再現了大革命前後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
2,《黃埔軍魂》是由劉家昌執導,柯俊雄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1949年國民黨退據台灣,在鳳山恢復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後的故事。
(3)北伐軍營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1,《大浪淘沙》劇情介紹:大革命時期,知識青年靳恭綬(於洋 飾)、顧達明(簡瑞超 飾)、楊如寬(杜熊文 飾)、余宏奎(劉冠雄 飾)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離鄉相遇,在濟南結為拜把兄弟。不久,由於出身信仰的不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期間他們還結識了謝輝(王蓓 飾)和劉芬(吳慧明 飾)兩位女學生。
北伐的勝利召喚他們來到武昌,靳恭綬等人考入中央軍校,師從共產黨員趙錦章(史進 飾),余宏奎則投奔了國民黨參謀薛建白(林嵐 飾)。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共分裂,蔣介石大肆捕殺共產黨人,「馬日事變」暴發後,已經加入共產黨的靳恭綬和顧達明闖入敵營救出身受重傷的趙老師,並遵從趙的遺訓回武漢找黨,而余宏奎則在大革命的風囗浪尖上徹底投降了敵人。
2,《黃埔軍魂》劇情介紹:1949年國民黨退據台灣,在鳳山恢復 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連長教官江支森不求名、不求利,認真地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訓練學生,上課時對學生嚴格要求,下課後將學生視如子弟。學生們都愛他又怕他。他的妻子綉春亦熱愛他的事業,照顧著他的每個學生,經常請學生到家中作客。
為了讓學生無拘束地在他家度周末,他竟離家徜徉在校園里。原是膽小的學生劉志良,在江支森的教導下自覺鍛煉自己,得知母親病逝,卻因在校組織同樂會,不能回家送終,在晚會上演唱悼念慈母一曲,聲淚俱下,感動了全校師生。以後他成為該校的校長。
頑皮的周浩庭也在轉變,後來成為少將軍官。三十多年間,江支森的官階只從中尉升到中校。他雖沒有子女,卻受到學生的敬愛。在他退休離校時,校長帶領全校師生,隆重地列隊為江支森夫婦送行。
④ 民族英雄鄭成功中介紹了哪些人物(至少五個)
1、鄭成功
原名鄭森,福建總兵鄭芝龍之子,隆武帝賜其國姓,並名「成功」,希望他振興大明,收復台灣。在鄭芝龍降清後,與父親決裂,退守廈門,在目睹荷蘭殖民者的暴行後,鄭成功下定決心收復台灣。
2、薛良
鄭成功的紅顏知已,冒死赴台找到何斌,讓其帶回海圖,助鄭成功攻打台灣,但自己被扣為人質。最後為讓鄭成功不因為自己而受荷蘭人脅迫,毅然跳下城樓。
3、鄭芝龍
福建總兵,鄭成功之父,在清軍佔領明朝大半江山之時,庇護南明隆武帝於福建,後遭清軍收買,決定降清,與其子鄭成功關系決裂,離開福建。
4、隆武帝
南明皇帝,在清軍佔領明朝大半江山之時,退守福建,在福建總兵鄭芝龍的庇蔭下苦苦支撐,感鄭芝龍之子鄭森報國之志,遂賜其國姓,並名「成功」,希望他振興大明,收復台灣。
5、鄭夫人
來自日本,鄭芝龍夫人,鄭成功母親,在鄭芝龍投降清軍後,剖腹自盡,用生命為大明殉葬。
(4)北伐軍營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因為連日大雨,在拍攝「水牢」里的戲份時,有潔癖的蔣勤勤拿出預先准備好的「保鮮膜」將自己全身的身體包起來,再穿上戲服進行拍戲。
吳子牛表示,鄭」字的寫法是請人專門在鄭成功題寫的碑文中拓片後傳真過來的,為了模仿鄭成功的簽名,趙文卓練了一個月。
為了影片中一場彈琵琶的戲,蔣勤勤苦練了一個星期的琵琶,令導演為蔣勤勤准備的「手部」替身都沒了用武之地。
電影《英雄鄭成功》劇組在福建沿海拍攝現場出現意外,煙火師助手王亞旺被所布炸葯炸斷雙手。
⑤ 岳姓的來源
1、源出於姜姓
出自遠古顓頊帝之臣伯夷的後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史記》、《姓苑》等記載,上古時期,有一種官職稱作「四岳」,專門職管祭祀三山五嶽。
古代人認為,山是一種神靈,需要極端崇敬,所以「四岳」就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官職,而掌管四岳的總領即稱太岳。
2、源於景頗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景頗族岳氏,源出景頗族中的數個部落,主要是重原恩昆氏、木孔氏、恩孔氏這三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元、明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岳氏,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其他少數民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台灣土著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岳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岳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蒙古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沙岳特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y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沙氏等。
蒙古族齊岳噶穆特氏,亦稱喬噶穆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iyogam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齊氏等。
5、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弼爾雅氏,滿語為Birya Hala,世居璦琿(今黑龍江黑河璦琿鎮),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岳氏。
滿族賴布氏,亦稱賴卜氏、來布氏,滿語為Laibu Hala,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董鄂(今遼寧桓仁、寬甸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岳氏、欒氏等。、
該支滿族岳氏鼻祖為賴布·岳干,滿洲正黃旗人,滿清初期世襲雲騎尉,隨同皇太極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