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美麗世界電影結局

美麗世界電影結局

發布時間:2025-03-31 12:23:36

1. 淺析《瘋狂原始人》動畫電影中的生態敘事

淺析《瘋狂原始人》動畫電影中的生態敘事

[摘 要] 2013年美國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上映後票房收入頗豐,且好評不斷。影片不僅帶給了受眾新奇逼液團真的3D視覺體驗,激發了觀眾對遠古生活的懷舊正敗情懷,更重要的是史前時空設置的生態敘事方法表達平等生存的渴望,既跨時空地映襯現代條件下人類生存的多重生態關系,又多角度地引發人們對於現代生存困境的思考。電影試圖用一種生態整體觀統籌故事發展,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鋪設敘事過程,這對我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和傳播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 動畫電影;生態敘事;生態整體觀;時空建構

[Abstract] 2013 American animated film "The Croods"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box office revenues and and continue to praise. Film not only gives the audience the novelty realistic 3D visual experience, inspire the audience nostalgia for ancient life, more important is the ecological narrative methods prehistoric temporal expression of the desire to set equal survival, both across time and spac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human condition multipl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the addition angle sparked the modern survival Rattrap. Film trying a story co-ordinate the overall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build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man, laying the narrative process, which is China's animation film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a certain enlightenment.

[Keyword] animated films; ecological narrative; ecological overall concept; temporal Construction

隨著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越來越嚴肅地思考人類在生態系統中的生存發展問題。動畫電影作為影響廣泛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其敘事中逐步涉及生態文明思考的多個層面。作為特殊的電影形式,動畫電影在生態文化傳播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卡通化的表現形式、擬人化的角色設置、自由的敘事時空創建都讓動畫電影的生態敘事更加生動靈活。生態敘事是生態學和敘事學的融合發展,主張用生態學的觀點去觀察、詮釋和處理現實問題,並在敘事過程中滲透生態整體觀。動畫電影發展中結合生態敘事,探索用全新的生態視角引導人們關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問題。《瘋狂原始人》在人物性格塑造、故事情節、環境設置等方面滲透出鮮明的生態意識,所以從生態敘事的角度探析該鬧清橘影片中的深層內涵對引導觀眾接受具有重要意義。

一、敘事時空建構的生態回歸

在動畫電影敘事中,敘事時空的表現不僅交代了故事的發生時間、環境背景,還參與故事層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動畫電影依據自身的藝術表現特點,彈性地塑造和拓展時空呈現。動畫故事本身的非真實性賦予動畫故事時空表現以更大的自由空間,動畫電影中的敘事時空與社會歷史、現實存在並非僅是還原對照式的呈現,它是在現實基礎上根據敘事內容進行的合理想像。①動畫電影正是在對這種合理想像的自由表現中傳達現實世界構建的理想。

龍迪勇先生認為,在敘事中空間構建是基於作者特定的心理來源,而創作心理所具有的空間特性使作者能夠在其作品中靈活表現其想像中的思想傾向性。②影片《瘋狂原始人》在其敘事時空構建的過程中體現出鮮明的生態回歸態勢。這種生態回歸不僅表現在森林、大地、湖泊、山脈等非生命的存在和寵物狗、巨貓、老鼠等普通森林動物中,而且表現在作為生態系統中的獨特存在——人類身上。森林中花木和動物擬人化的表達與人類獸化特徵的表現在動畫中趨於融合,統一形成動畫電影空間建構的組成部分。人與其他各種生物既是敘事空間的一部分,也是敘事對象本身。《瘋狂原始人》不同於以往動畫的突出特點在於人物的動物性表現,電影中的原始人和其他動物種群在自然系統中是平等存在的。作為原始穴居人小伊一家,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動物一樣保持著野性,影片中關於小伊一家略帶野蠻的生活方式和身體力量的展現都流露出動物的原始本性。如果說電影中的小伊一家滿足了觀眾對於原始人的想像,那麼少年蓋卻是一束來自現實社會的陽光。小伊一家足於媲美原始動物的跳躍和奔跑能力是人類原始本能的反映,少年蓋的各種創造性思想則深深地投射出現代文明的影子。森林奇特斑斕的動物、植物形象成為這個史前時空獨特的標記。原始社會的食物鏈融入對原始人生存狀態的表現中,生態整體觀在時空構建中的表現絕非不切實際地表現為原始人類對於動物的無條件關愛,而是表現為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協調性發展。在地殼巨變的環境背景中,原始人類和生活在這一時空中的動物都為謀求生存作出自身的努力。電影中人類與皮帶猴、鸚鵡虎、鱷犬等動物心靈相通雖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但電影旨在引導觀眾用理解的態度去思考自身的生存狀態,並由此明晰作為生態系統具有能動作用的主體而表達對自然生態生命體的責任。動畫電影正是通過這種平等的潛在預設及理想的生存、狀態的展現引發觀眾對生態環境及自身生存的自覺思考。

龍迪勇先生認為,在敘述研究中「特定的空間都是某一類人物性格的空間性表徵物」③。作為傳統家長代表的「瓜哥」,居住在近乎封閉式的黑暗洞穴中,這種封閉式的居所暗示了影片開始時原始人一家過於保守的生存方式,並藉此突出主人公小伊的另類叛逆的性格,由此引出敘事中的主要矛盾。影片結尾開放式的美麗世界,不僅滿足了觀眾對於新世界的各種想像和對大團圓的期盼,也通過這樣的空間設置,喻示人物性格突破性的新發展。因此,動畫電影中的空間構建不僅是一系列故事事件發生的場所,更是創作者用來表徵人物形象的「空間意向」,對於電影整體思想的傳達意義重大。

動畫電影敘事多表現為幻想故事,受眾在觀影的同時已經接受了影片的假定性和幻想性,這讓動畫電影能夠更自由靈活地運用彈性的時間。時間的彈性表現在動畫電影中是可以根據敘事的需要來安排敘事時間的長度,在現實時間和奇幻世界中的時間中,依據敘事需要自由切換,實現影片的表現目的。《瘋狂原始人》講述的是石器時代的家庭故事,但在這個時空中,人類、長毛象、皮帶猴、小鱷犬、鸚鵡虎、香蕉等生物同時並存。因為影片表現的並不是現實存在的一段歷史時空中的故事,所以影片為實現小伊一家歷險的敘事目的,可以自由設置生活在這個時空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正是這種表現方式使動畫電影中的時間和空間設置相互交融,鮮明地傳達出影片的主題思想。《瘋狂原始人》中小伊一家通過歷險找到了適合生存的美麗新家園,在家園毀滅之後發現了美麗新世界,這里有蔚藍的海洋、茂密的森林、成群的海鳥、還有如同家庭成員一樣的皮帶猴和巨貓等奇幻動物。故事的時空設置是石器時代,表現生存在那個時代的原始人的生存狀態。這樣的空間設置不止作為絢麗的故事背景,同時還帶有極強的隱喻色彩。現代工業文明發展中對自然毀滅式的開發利用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對生態系統的惡化發展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影片以原始人小伊一家尋找新家園的歷險為主線,故事的開始和解決分別設置在迥異的兩個空間內。被破壞的家園不僅讓我們聯想到在工業文明沖擊中遭到破壞的現代自然生態。歷險隱喻了人類重建新家園要做出的努力,這種努力直觀地表現為歷險中人類對於動物從純食物的定位向夥伴朋友的轉變。生態學表明,自然永遠隱匿著無限多的奧秘,從而永遠握有懲罰人類的無上權力。①影片中岩層運動對小伊洞穴家園的破壞鮮明地傳達出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影片這樣的空間表現也旨在喚起觀眾對自然的敬畏。不管是人類還是自然生物都是共生在生態系統中的種群,人類的生存發展應當遵循自然的法則和秩序,這是人類追求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必經途徑。電影最後的新家園的出現向觀眾展現了家園的美好願景,並啟發觀眾:人類作為能動性的、創造性的種群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對待動物和自然環境亦負有多重生態責任和義務。人類對於新的綠色生存空間的建設需要經歷考驗並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敘事主題中的多重生態關系

當代動畫電影的發展正不斷充蘊著對生態與環境問題的思考,有時會以動物敘事的方式,通過動物與動物的關系,動物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大自然整體、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的多重化處理,極度揮灑著這種思考的情狀,受眾也在這視覺沖擊、想像的視界及快樂體驗拓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並建立著生態觀。

隨著生態文化思想在社會各領域的滲透發展,動畫電影敘事中不僅越來越自覺地傳達著生態整體觀,同時在敘事主題的建立中亦表現對各種生態關系處理的方式。生態整體觀是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它表明人是依賴於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而存在的物種。動畫電影中創造出迥異於現實世界的奇幻世界,但這種奇幻世界的構建是基於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和關懷基礎上。電影和書本一樣,提供了一個虛幻和夢境的內在世界。②動畫電影用卡通化的方式簡化現實世界中與敘事主題關聯性較弱的部分,強化突出現實世界中與敘事主題關聯性較強的部分。這種基於動畫電影藝術自身獨特表現的選擇,使動畫電影在表現各種生態關系時能夠建立明確的矛盾沖突,引導受眾的思考方向。動畫電影在藝術表現中突出動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環境的表現,並通過這種方式將作為主角的人類或擬人化主角融入多重關系的表現中。生態整體觀強調多種生命平等共生以及在人類活動中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生態整體觀在強調生態系統作為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並未忽略人的發展,而恰是在這一過程中尋求人類能夠更好的發展,探求持續發展的方式,它既顧及自然系統整體發展又落腳於人自身的生存發展中。①

動畫電影敘事奇幻新穎,但敘事主題本身並不是一種漫無目的的想像。動畫電影多用一種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藉助動畫技術發展,表現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影片《瘋狂原始人》獲得了九分的豆瓣評分,絕非單純基於絢麗的3D效果,受眾在觀影過程中不僅獲得視覺愉悅,而且也同時更多地思考《瘋狂原始人》中一系列生態關系問題。影片講述小伊一家在舊家園毀滅之後尋找新家園的歷險過程,從這一歷險的敘事主題突出表現了家庭成員間關系的轉變。作為成長期的少女,小伊叛逆地反抗著父親「瓜哥」過於保守的生存方式,而少年蓋這一「新新人類」的出現使小伊和「瓜哥」父女相處模式的轉變成為了可能。影片在探索家庭教育、代際關系以及作為家庭年輕一代的成長問題上有著獨特的見解:片中作為家庭守護者的「瓜哥」膽小、保守、獨斷,而女兒小伊則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冒險精神,影片敘事中,父女關系從強烈沖突、分裂走向和諧。小伊一家的歷險過程不僅促成小伊兄妹新一代家庭成員的成長,更重要的對於作為家庭支柱的父親「瓜哥」的成長。影片中的「成長」不止是針對新一代家庭成員,而是伴隨著所有家庭成員的成熟轉變而出現的。家庭成員間關系的轉變、家庭矛盾的轉化通過既合乎邏輯又充滿誇張奇幻的方式完成。新一代的成長伴隨著對絕對父權的瓦解,最終代際關系轉入更加平等的發展態勢,這種對於平等的追求是多重自由生態關系的一部分。人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應是生態整體觀在實踐中探索的重要命題。故事雖然發生在預設的板塊強烈運動的原始石器時代,但故事反映的主題卻飽含了對現代社會中家庭發展狀態的關懷。動畫影片之所以能引發受眾對多個問題的自覺思考,深深得益於自身的卡通化藝術表現形式。動畫電影不是說教,它用富有寓意和含蓄的藝術方式引發受眾的自覺思考,潛移默化地重塑著受眾的觀念意識。

多重生態關系綜合表現在動畫電影主題中,影片在構建人文關懷主題的同時在敘事中表現出自身鮮明的自然生態立場。動畫影片敘事中多有動物形象的參與,這使動畫電影的發展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動畫電影敘事主題越來越鮮明的突出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自然不僅是人類生存的環境背景,人與自然生物特別是有鮮活生命的動物關系處於重新定位的階段。

影片《瘋狂原始人》更加明確的在敘事主題中探討了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問題,它包括人與自然生物個體以及人與大自然整體的多重關系。影片中動物分為兩類:可作為食物的或者是威脅生存需要逃避的。原始人的生存與自然中動物的生存有著強烈的矛盾沖突,這種沖突作為主題的一部分在敘事中完成了從對立到矛盾統一的轉換。影片中「瓜哥」的生存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從一個嚴格堅守所有規則的守舊者轉變成了改變規則的探索者。動物從人類的對立面走入了人類的世界,動物作為「瓜哥」一家的成員同他們一起走入了陽光中的新世界。敘事主題重視表現各種生態關系的轉變,展現了人類處於變化的世界中如何尋求新的生存方式,並通過對理想世界的塑造展現未來世界發展的美好圖景。人與大自然整體的關系在影片中也被多次設計,站在浩瀚的深藍色夜空下,人類的渺小是不言自明的,在這種特定的情景設置下,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不由自主地生發出來的。迷失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類遠離了大自然的星空,淡忘了這樣的敬畏,正是這樣的淡忘被技術催生出了自我的無限膨脹。

人類社會中的各種關系、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成為《瘋狂原始人》等動畫影片著力欲表現的主題元素。這類動畫影片力圖通過對各種生態關系的探索潛移默化地改變受眾的生存觀念,構建受眾的生態整體觀念,深化受眾生態意識。在一系列人類生存關系的表現中,影片著力於表達關於自然生態整體有機運行的思考,以及人類在有機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健康可持續生存方式的探索。①作為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動畫電影正利用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色,從敘事主題設置中自覺引導生態文化的傳播方向。動畫影片通過敘事主題中多重關系的表現,瓦解受眾關於各種生態關系的傳統認識並使之重新思考生存中的各種生態問題,確定正確的生態觀念和生態立場,用生態整體觀統籌人類發展中的各種問題。

三、影片對我國動畫電影敘事的啟示意義

隨著動畫電影技術的發展和敘事主題的拓展,動畫電影的受眾從傳統的低齡群體擴展到一般電影觀眾。卡通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真人演員的表演限制並降低了因演員偏好造成的觀眾排斥的可能性。動畫電影無論表現何種主題,多數都選擇一種活潑輕松的快樂體驗方式。在動畫影片中現實世界中的'困難、挫折、危險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故事情節來自現實世界卻被動畫中理想世界的陽光照耀著。這種藝術加工方式不僅是為了營造影片輕松的觀影氛圍,也用誇張的形式呈現面對問題的新視角。影片《瘋狂原始人》中作為一家之主的「瓜哥」在面對蓋這個新新人類帶來的挑戰時,他態度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符合人們面對變化的世界特別是新事物出現的一般規律。世界在不停的運動變化,新事物層出不窮,「瓜哥」的轉變和成長在這個體現著普通父親頑固性格的形象上實現,這避免了真人電影在模擬現實場景下進行使受眾對號入座引起的抵觸。「瓜哥」誇張的動作不只是為逗觀眾一笑,更是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讓觀眾更加深入的理解父親這一角色。

美國動畫電影多採用迪斯尼式的「為世界各地各年齡的人們帶來歡樂和信息」的傳統創作宗旨,而事實上現代傳媒環境下的動畫電影受眾是多層面的受眾群體。在電影的敘事題材選擇上,中國的動畫電影多選擇對古典題材集中開發而嚴重忽略當下的題材開發。②中國動畫電影發展中不斷翻拍相同題材的動畫電影,但有缺少全新詮釋視角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前進。中國動畫電影敘事中缺少時代感和引起共鳴的意向表達,在受眾定位中將動畫電影畫地為牢的限定於低齡少年兒童群體上。面對不斷龐大的動畫電影受眾群體,電影敘事主題應當積極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在主題中涉及受眾實際緊密相關的多重關系,並用生態整體觀統籌多重關系中的矛盾發展,積極引導人類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曾經作為米高梅公司製片人的伊文·撒爾伯曾在采訪中說「不賦予觀眾品味、方式、觀點和道德,只反映觀眾已經擁有的。」電影不是說教,在電影藝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動畫電影敘事不能獨斷地自說自話並期望受眾能全盤接受,而更應該在敘事中尋找一種開放式、啟發式的敘事模式,關注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並通過藝術加工為受眾創造開闊的思維空間。優秀的動畫電影在為觀眾帶來歡樂的觀影體驗的同時,又潛移默化地引導受眾的思考,這得益於電影敘事中多重關系表達上的藝術處理。電影《瘋狂原始人》在表現家庭和成長主題中,不在作為父親的瓜哥或者作為新生代的叛逆主體小伊的身上表現絕對的對或錯,而正是這樣人性化的人物塑造觸及受眾的共同經驗而引起受眾的心理共鳴。影片中雖然有意識地傳達著生態觀念,但這種觀念傳達並不是教科書式的片面表現。生態整體主義認為,人類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應該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體現人類對於他人、社會及生物圈的責任。電影中生態系統動態平衡並非極端的表現為人類放棄對自然利用開發利用,而正是在這種合理開發中尋求人類更好的發展,尋求人類美麗家園的建設。我國的動畫電影敘事中應從多重關系中豐滿敘事主題,在敘事表達中自覺注入人文關懷和生態整體關懷,以適應和引導當今受眾的接受趨向。

動畫電影作為一種依靠圖像傳播的大眾媒介,在其敘事中經過藝術處理的動物形象和自然環境逐漸從作為人類這種主人公形象的陪襯轉而承載更多的生態文化意義。《瘋狂原始人》中鸚鵡虎的形象有著鸚鵡的顏色、老虎的巨頭貓的身體,這種組合變異的動物形象很難在真人電影中呈現。這樣的視覺形象讓觀眾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塑造出角色的多重性格特徵。鸚鵡虎的巨頭讓這個動物出現時給小伊一家帶來生存的威脅,但在山洞中它卻表現出了貓一樣的頑皮和對人類的親昵。這種基於現實動物形象又加入幻想的藝術構思形成的特定角色,有利於電影根據敘事需要表現人物復雜性格。正是這樣全新形象的出現,使電影中的動物角色同受眾產生更好的情感溝通。作為電影敘事語言要素的色彩,在承擔電影中深化主題任務的同時蘊含更多的寓意。綠色和灰色的嚴格分割表現出鮮明的立場對立與沖突,新舊世界的轉換通過漸進的探索實現。人類的文明與智慧不是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技術是人類智慧發展的結晶,但技術的利用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

四、結語

動畫影片中敘事越來越多的探索人類生存問題的多個側面,我國的動畫電影也應在敘事中探索人類在生態系統整體中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電影《瘋狂原始人》主人公面臨毀滅的危機,這含蓄地傳達了對於現實世界發展的憂慮。自然生態的毀滅危機在影片中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並通過影片敘事過程表現讓觀眾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以引發觀眾的生態思考。動畫電影的這種生存危機的設置意圖改變觀眾在思考生態問題時置身事外的態度,影片中突出自然環境的整體變化讓觀眾獲得對世界變化的直觀體驗。生存還是毀滅,這種尖銳地矛盾表現讓觀眾不得不思考我們面對的許多生態環境危機。中國的動畫電影發展,在追求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動畫敘事本身。中國動畫電影發展要關注動畫故事本身,為敘事發展注入時代精神和生態整體觀念,依靠不斷進步的技術手段,探索自身的前進道路。

;

2.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盡管好評如潮,看的時候也幾次控制不住情緒,但回頭琢磨這故事本身,總覺得有那麼幾分不對勁。那就是,(1)對那個社會主義國,母親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嗎?(2)母親真的是像兒子敘述里所說,最後也沒有識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謊言,臨終也沒懷疑過那民德的溫馨空氣嗎?
父親「叛逃」後,特工來家揪揪問訊,兩個孩子正坐電視機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員飛上藍天的新聞,一臉專注。要說誰更知道社會主義的真面目。誰對社會主義更心懷感情,誰的這種感情更需要小心呵護,不難看出吧,——母親其實是父親出逃的同謀,正如影片最後里她才向孩子們透露,她了解他為什麼走,按計劃她也該帶孩子走的。
那麼在沒有父親以後,一直維持社會主義的形象與感情,甚於積極熱情到成了一位「活動家」的母親,其內心還是為了孩子們吧。她為了孩子,才最終沒能下定帶孩子走的決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長,而且,「他們要我與你們分開」,——這是做母親的死穴,所以,她沒有走。「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我現在知道了。」
如果有這句話,我覺得,對於「對於這個國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這句話,應當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對孩子,對孩子所能理解和能體驗的生活之溫暖,所以她才如此熱情地投入到寫呈文、參加少先隊活動種種社會主義的先進活動中去吧,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們熱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為他沒入黨,所以他們讓他吃盡苦頭」,她對做醫生的丈夫的遭際如此斷語,又怎麼會,那麼矢志不渝地「嫁給了社會主義祖國」?——那隻是童年起孩子們,尤其兒子的幻像,她從來沒有對那種「祖國」矢志不渝過,——丈夫到西德後,不斷給她寫信,她都仔仔細細的看過,藏在廚房的最隱秘的角落。
所以對(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從這點看,影片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他對中毒太深的社會主義母親的善意謊言到送終,——其實相反,是母親對兒子的善意謊言在先。仔細回想,那些先進活動情景里,是她為居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級、報社寫呈文,和少先隊員一起活動,——她始終是在和人做面對面、心暖心的交流,解決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她是有選擇的:她沒有出去去做八榮八恥的宣傳,也沒參加申奧秧歌隊,她不是盲目「對社會主義祖國矢志不渝」的政工婦女。絕對不是的。
因此,對(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評里所指明的,母親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當她臨終,躺坐在床上,家人環繞,看兒子這一艱巨的民德延續工程的最後,他導演的兒時偶像宇航員扮演民德新領導人宣布兩德合並的新聞聯播時,——是微笑著的,她沒有把真相說破。
「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由我們維系生命,直至母親最後一口氣的國家。一個永遠不曾存在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其實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塵埃落定,而且是滿含懷舊的、揮別依依的。故事的真實,其實是在他的敘述之外,由觀眾來辨析、調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裡,他把母親的骨灰放進焰火,綻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飄進風里」的遺願時,回顧母親。如果看地細心,完全可以聽出,就這幾句話,其實不是那麼一致的,「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是感慨,其實不是我們觀眾所知道的真實;但是他為什麼這么看呢?——「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撬動人心的支點所在。他之所以那麼殫精竭慮,左支右絀,為母親營造民德還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對民德多麼有感情,而是她對他多麼有感情,然後他又是回報母親這感情。是她看到兒子在遊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後,昏睡半年,生命猶危,唯恐再受刺激,兒子才滿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時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裡買來的資本主義食品一一倒換進來,才一遍遍拉人錄制民德電視台的假新聞,才這么一直走下來的。
寫到這里,我才明白,為什麼做母親的,沒什麼病史,怎麼就看到兒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還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這又照應了上面的問題(1),她何止不是對社會主義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險惡在走鋼絲!她的丈夫已經被社會主義歧視逼走了,她的兒子又被社會主義警察拖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放棄了申請出境,守著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時是個頭兒?社會主義哪天完蛋?一個普通婦女,拖著兩個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們好好長大。可知在她「嫁給社會主義祖國」的背後,在這套滾燙的面具的背後,是多麼的苦心惴惴,多麼的孤單無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終於還是眼睜睜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給放出來了,——但原因是:母親在醫院醒不來了。好像上街遊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觀眾稍把時間稍微快倒上那麼兩三年,就會瞭然,在「巨變」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裡,在母親一直的環境與記憶里,在所有有過關門搞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的記憶里,被抓走是怎麼一回事?
對所有心懷這樣記憶的人,社會主義是沒有個頭的,——只要你想好好過日子。在那種封閉的歲月里,只有兩種盼望社會主義到頭的人,一種是在過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會主義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種就是被社會主義傷害以後。
母親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種;而她不能做第一種,就是為的不能做第二種。社會主義太大太久,而我只有兩個孩子。
學者和青年都說,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懷愛的人,不應該對社會中的惡,惡政、惡行噤口不言。事實上我們也希望世界是這樣,並且對這一種噤口不言視作軟弱,努力要爭取他們能強大。
但是對母親而言,這種掩飾,這種民德的溫馨條理堅實空氣,這種社會主義基層的熱情中堅持的生活的希望,這種維持,何嘗不是另一種強大。不是一往無前、義不容辭那種強大,是滴水不漏、百繞不折、處心積慮、含辛茹苦的強大。孩子是嫩的,母親也必是軟的,至於軟弱,然而韌不可斷。或許軟弱是做母親的宿命之一種,能領會這種宿命的,堅強地堅持這種軟弱的,不是高爾基的那種母親,是這種母親。
「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在兒子為母親錄制假新聞的過程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他是對民主德國有感情的。母親一直堅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她和他的「造假」,都是異於社會廣大現實的,是幻想,所以說是「造假」;但更是他們的期望,是賴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裡,母親始終是一位熱情高漲的人,那麼熱情,那麼高漲,但故事也給我們一個旁證:母親終於醒來時,兒子要給她安排一個民德慰問會,去請她的老校長,兩人交談,老校長肯定她是個出眾的教師,兒子卻徑直問:「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宮?」——老校長說:「組織裡面的幾個同志認為她過於……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執著,是這個辛苦備嘗的母親,在社會主義的謊言里尋找的變態補償嗎?假如現實都是謊言,那麼偶有真實,也被懷疑是假的;堅持真實,也只好頂著「造假」的形式。母親對活動那麼熱情,不是對社會主義有多麼「理想主義」,有媽的孩子都知道,一個要操心柴米油鹽耳聞街談巷議的母親,很難對那些政治政策要什麼理想,更何談主義。她應該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義」的名號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揮少先隊員唱歌,唱綠茵和田野,穿上泳裝塗花臉和孩子們一起狂歡。
在這里,民德不再是昂納克們的民德,而是母與子的民德,他們之間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懷一份感情與記憶,艱難護持,無涉旁人。「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直到劇終我也沒等來剛開始看時所暗懷希望的,兒子,敘述者,這個青年人,能對民德有所針砭,好抵消掉不斷出現的那些遺老們對新德國的抱怨,但是沒有。他是個心地單純之人,並且到劇終也對民德感情復雜。也許這不合一些觀眾的期望,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對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來說,國家的演變,歷史的質感,確實就是這樣子的。將來我們這些青年的大多數,生活也是這樣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選擇的,但同時人常忽略掉選擇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放棄掉很多選擇,不是因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經被別人所選擇:愛人、家庭。他們不應該被追問,被苛責。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說一遍: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因其選擇有限,責任便就有限,與其貪求對世道的評判,道德更在於責任的實現。
於今放眼歷史心懷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時,時或回槍一掃,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一度是這樣的。今夜我看過這部電影,開頭問的問題里,還覺得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刪刪停停想想,才漸漸懂得深一點。
電影里的母親,和我們許多人的埋頭苦勞的父母親一樣,當你驀然回看時,才會懂得,雖然碌碌,但他們不是社會主義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虜。

3. 反應香港被日本佔領的電影是哪部

反應香港被日本佔領的電影是《香港大營救》。

《香港大營救》是由湖南瀟影第二影業有限公司、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劉一君執導,成泰燊、顏丙燕、霍青、梁俊一等人出主演的歷史懸疑類電影。

該片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主要講述了營救滯留香港的中國愛國志士和文化名人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5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簡評:

《香港大營救》以此段真實歷史為背景,展現了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共產黨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於這些文化名流們的營救和轉移,體現出了濃重的家國情懷和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影片導演劉一君曾執導過《說說美麗世界》、《青青激盪的歲月》、《留守孩子》等二十多部優秀電影,並多次獲得國內外電影獎項。

4. 小說大影帝里,美麗世界這部主角拍攝電影是借鑒了什麼電影寫出來的

美麗世界應該是借鑒電影《負重前行》的,講的是一個喪屍爸爸保護孩子到基地的故事

5. 我記得有一部電影,是人死後的世界,到了一個心想事成

《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1998)
(又名:飛越來生緣)美國 劇情/愛情 113分鍾 1998年文森特·沃德執導電影

《美夢成真》是Interscope Communications、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等出品的的愛情電影,由文森特·沃德執導,羅賓·威廉姆斯、小古巴·戈丁、安娜貝拉·莎拉等主演。
該片講述丈夫克里斯在妻子安妮去世之後,勇闖地獄,解救妻子的故事。影片於1998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1]。

閱讀全文

與美麗世界電影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帶警察兩字的香港老電影 瀏覽:158
比較適合孩子看的英文電影 瀏覽:907
第六屆成龍國際電影閉幕式 瀏覽:493
男主很酷很帥的法國愛情電影 瀏覽:274
黃海完整版電影下載 瀏覽:806
電影霸氣龍圖片迅雷下載 瀏覽:945
米奇米妮電影大全 瀏覽:923
亞洲第一視頻電影網站 瀏覽:775
姜子牙免費完整電影在線觀看高清電動畫 瀏覽:871
電影院中間灰線 瀏覽:937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開國大典 瀏覽:825
查一個英文單詞就能看到電影 瀏覽:472
電影想要北京戶口的音樂老師 瀏覽:311
迷蹤微電影演員表 瀏覽:624
rain青龍電影節圖片 瀏覽:563
電影院影票最低標價 瀏覽:23
阿花和阿金是什麼電影泰國 瀏覽:763
關於911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十大狼人電影排行 瀏覽:792
雄獅2011電影完整版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