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釜山行》觀後感
《釜山行》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 《釜山行》觀後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影片開始,在一隻小鹿被撞死後,又奇跡的站起來開始,整個電影圍繞著父愛與人性,主角為了找到女兒,保護女兒,以及其中一個父親為了保護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在列車中的喪屍阻擋了他們的去路,當父親們排除一切困難到達倖存者所在的車廂中時,一個把人性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人卻阻擋了他們,怕他們已經被喪屍感染,其中那位父親為了保護妻兒,犧牲了自己這正是父愛的體現,父愛的偉大到願意為愛人和未出生的孩子犧牲自己。、
來到安全車廂後,其中一位婦人,看到被感染的成為喪屍的姐姐,又看了看那些所謂保護自己卻心靈丑惡的的其他人,他打開了車門,喪屍涌了進來。
影片最後主角為了保護女兒,在被喪屍咬後,從火車上跳下,在他眼前展現的是女兒剛出生的模樣,那時的他是多麼的開心。這時我們不禁感慨,在危機之下,人們到底應該各顧各自,還是彼此相互幫助,有自私有無私,光鮮亮麗的的人內心不一定美麗,邋裡邋遢的外表也不一定丑惡。父愛的偉大,為了親人所不顧一切,他們為了親情,為了愛,為了友情。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釜山行》,是一部韓國災難片,雖然有點恐怖,但是也很感人!
《釜山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隻僵屍鹿為了報復人類,咬傷了一個女人,感染了喪屍病毒,後來上了一輛列車,最後感染了整個列車的人,與此同時,其他地方也全是喪屍,只有釜山是安全的,列車長就打算把車開到釜山,但車內還有一大堆沒被感染的人,拚命的反抗喪屍,最後只剩下一個孕婦和一個小女孩活了下來。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故事中的馬叔自然也成了我的偶像,萌發了長大要去想法。然而如果我現在學習不好,就沒有能力去韓國。我又想了一下,如果當時病毒爆發時我在場,我會怎麼辦?是躲著?NO!我要和馬叔一樣一起打喪失,保護人類安全!
我感覺馬叔是電影里最英勇的人,他不怕喪屍,為了救人類甚至徒手打喪屍,不怕咬,不怕死,被喪屍咬了也不怕,用盡全力阻擋不讓他們攻擊人類,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但是還有的人,為了自己的生命,騙了很多人,把他們拿去喂喪屍,自己卻逃之夭夭。我看後非常氣憤,我們可不能這樣。
總體來說《釜山行》是一部考驗人性的電影,有劇情,很感人,內容豐富,同時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了,每一遍都能感動到哭!
最後,我只想說:人性,在死前綻放!
我是最怕看恐怖片的人,但是這次我真的看完了。在電影中,最令人害怕的不是喪屍,而是人性。為了財團利益而拋棄廣大的散戶的股票經紀人;為了自己逃命處處害人的老闆;可憐自己老姐姐而怕喪屍放進來的老太太。一個個做的事情,令人發指。如果不是他們,就不會有那麼的多的悲劇。
可是最溫暖的還是人性。小姑娘處處為別人著想,甚至影響了爸爸;帶著懷孕妻子的大叔,勇敢的與喪屍斗爭,救了不少人;火車司機堅定不移,就在最後還要救人;老太太還有乞丐為了大家的安全,甘願用自己的身體為別人贏得時間。最受不了,爸爸為了救女兒和孕婦,變成了喪屍,最後關頭還不忘教會他們如何停車。然後自己來到車後,在變成喪屍的過程里,不忘女兒的小時候,痛苦還有滿足的摔下車去。
故事並不高智商,但是在講人性的過程中,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我們是人,有我們最本真的東西。
教育也是這樣,無論多大的高談闊論,無論課多麼的花哨,都應該抓住最真實的東西。我們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這比學多少知識重要的多。如今,在社會思潮的紛爭中,我們的教育很難做。我們需要改變去適應這個社會。但是改變絕對不是遷就。我們還是應該做最本真,有原則的教育人。不是不管我的事,我就逃之夭夭的教書匠;不是只要成績,不要做人的的教書匠。
教育人最應該做的事,改變自己,更優秀;影響孩子,讓他們更知道做人的道理。
把讀書人的傲骨拿出來,堅持初心,影響這一代,下一代還有未來。
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講述單親爸爸石宇與女兒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車往釜山,列車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僵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傾刻間列車陷入災難的故事。
首先,本片的主題非常直白,那就是「人性有時比災難更可怕」。可是這種「災難外皮下的人性討論」已經早算不上什麼「小新鮮」了,早就是各類災難片玩爛了的概念。
其次,這部電影最大的短板就在於對於人性探討的極端膚淺。既然要玩人性概念,導演和編劇就應該首先搞清楚人性。人性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裡面既有善良、憐憫、剋制等光輝,又有自私、貪婪、放縱等陰暗。中間還有恐懼,好奇等中性奧義(比如恐懼有時讓人勇敢,有時讓人怯弱)。無論人性是什麼,人性都絕對不該是單線條的,絕不能膚淺到用「好」與「壞」來總結提煉。
總體來看,《釜山行》背負不起目前獲得的贊譽,比起同類的美劇《行屍走肉》,在人性探索和哲學思考方面差了許多。不過,純粹作為一部爆米花商業片,《釜山行》還是值得我這樣的「僵屍片迷」們一看的。
影片講述的是韓國爆發喪屍疫情後4年後的故事,逃到香港的男主(請原諒我沒記住人名)被迫回到韓國找尋一輛裝了錢的貨車。此時韓國已經被喪屍佔領,但還有少量倖存的人士,他們「佔山為王」成為比喪屍更邪惡的存在。
男主和女主一行人,經過激烈的戰斗後,總算等來了救援。
這部影片打著《釜山行》的名號卻和前一個故事毫不相干。
《釜山行》豆瓣評分至今還保持著8.5的高分,可見其質量。
前作的火爆讓大家對這第2部充滿期待,可惜《釜山行2》只是狗尾續貂之作,實在讓人很遺憾。
影片中給我最深印象的是飆車那段,給人感覺就是《速度與激情》的喪屍版。但是顯然並沒有很好的融合,影片中沒有一個讓我留下印象的人物。
而前作中的男主變成喪屍後那欣慰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
這第2部很顯然是圈錢的作品,質量平庸,情節俗套,沒有亮點,建議看這部不如重看一遍前作。
喜歡喪屍片的朋友,推薦你們可以看看《我不是傳奇》,《行屍走肉》,更多的想不起來了。《行屍走肉》爛尾比較可惜,前面還是很精彩,後面就不好看了。
喪屍圍城劫後重生,人性的好被誇張,人性的丑惡被放大。
步入社會五年來,想起很多回憶的點點滴滴,磕磕絆絆,我想這一路走來,每個步入社會的我們都是自私的。
工作不再有剛參加工作的激情,甚至更多看到的就是混日子,多數我們想到的只是雞湯,如果你有一天死了,家人朋友會失去你而無法接受,而單位會替換你,話糙理不糙,確實如此,所以我們不再為夢想前進,停留在混吃等死的狀態,為什麼父母那輩和我們的工作態度截然不同,因為我們缺少了奮斗和憧憬的夢,可你想過嗎,就算再愛你的一個人,你死了,他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幾率會選擇再愛,所以憑什麼要把你的命責怪給奮斗和工作,物質充斥,自私自利,並不是我們喪失年輕拼搏的淺借口。
愛情是能聚則聚,能散則散,手機覆蓋了書信,我們這個時代的我愛你只需要三秒,飛機火車汽車覆蓋了車馬步行,我們這個時代的我想你也許只需要一天就可以見到,珍惜和背叛分分鍾都在衍生,紅玫瑰和白玫瑰分分鍾都在和男女相遇,我們總是在最快的速度里學會了愛別人,忘卻了剛剛你的思念,愛情變得斤斤計較,變得稍縱即逝,變得物質經濟,因為生活,因為貪,我們現在的愛情還是一眼動心而奮不顧身嗎?不管則其所選,但願無人痛無人傷,,這條路上希望我還有一絲人性,忠其所愛。
朋友圈對《釜山行》這部電影的標簽是重口味、血腥,我覺得應該符合我的口味,再加上對豆瓣電影評分的一向信任,今晚終於把《釜山行》看完了。這是我看的第一部韓國電影,出於說不清的理由我一向對韓國電影和電視劇都是抗拒的,不過這一部電影讓我很滿意。
總得感覺,這部電影就是《行屍走肉》的韓國電影版,利用高鐵的環境和電影的緊湊性,在情結設置上比《行屍走肉》更加緊張刺激,不過動作戲份較之少一些,主題同樣是人性,其中穿插親情、友情和愛情。電影同樣設置了一個自私自利、貪生怕死的反面角色,在情節帶動下不免會對他咬牙切齒,可是捫心自問,處在這種隨時變喪屍的環境中,我們誰敢保證就會比他好多少。
雖然《行屍走肉》一集不落的看過了,可是看完這部電影還是忍不住長長舒了一口氣,災難片的教育意義就在於讓人們感受到能活著是多幸運,能自由呼吸是多幸福。至於人性,無論你現在怎麼吐槽,如何標榜高尚人格,把你餓上半個月一樣想吃人肉。
世界末日或許離我們太遠,可是各種意外隨時會降臨身邊,有空多跑步,用不上也可以強身健體,多活幾年!
;② 火車上遇到心動的女孩韓國電影名字
《那天的氛圍》。
《那天的氛圍》該片講述了從首爾到釜山的列車上偶然相遇的一對男女,在釜山一起度過24小時的故事。劇情為體育經理人在賢是個相當玩世不恭的青年,他在釜山高速列車KTX上第一次見到了秀晶就對其一見鍾情,性格直率不羈的他提出要和秀晶談一場一天的戀愛。秀晶是一個不願意給男人任何可乘之機的「鐵壁女」,面對在賢的各種無理要求她相當惱火,而在賢卻決心要在24小時內得到秀晶的心,這樣一對想法完全不合拍的兩人從此展開了一場愛情拉鋸戰。
《那天的氛圍》是由曹圭章執導,柳演錫、文彩元主演的愛情電影,於2016年1月14日在韓國上映。
③ 高鐵作證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騰訊,愛奇藝點播。高鐵作證是一部免費電影,可以在80s電影網,電影天堂網,飄花電影網,騰訊,愛奇藝點播觀看。《高鐵作證》是由陳國軍任總導演,陳赫任導演,孟廣順編劇,艾東、王子伊、倪新宇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12月21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