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八百影評觀後感200字

電影八百影評觀後感200字

發布時間:2025-03-27 13:43:25

❶ 《八佰》觀後感範文五篇

   《八佰》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帶著我們回憶那段刻骨銘心的苦難歲月,記錄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價值觀。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八佰》 觀後感 範文五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八佰》電影觀後感範文1

   管虎導演的《八佰》上映後,我一直密切關注著,近日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觀影活動,也算圓了觀看《八佰》的心願。

   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於是影名《八佰》。

   伴隨著燈光的關閉,電影開虛桐薯始:一支保安團穿梭在雜草叢生的荒原,幾個人嘴裡念叨著湖北方言,“迅速打掃戰場,秋收前回家收莊稼”。懷著疑惑的想法隨著鏡頭一拉,不遠處便是黑煙滾滾、斷壁殘桓、滿目蒼夷的上海城,心裡一窒,他們此去必凶多吉少。鏡頭一轉,保安團被日軍發現,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

   隨著鏡頭一暗,一條蘇州小河分隔了四行倉庫與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給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戰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日軍組隊扛著鋼板陣沖到最薄弱的西牆下,爆破樓體,我方手榴彈又不起作用,在這最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個從電影一開始就沒出現的小角色卻讓我記住了他的名字—陳樹生。

   他脖子上掛上兩捆手榴彈,沖向被日軍炸開的牆口,拉開弦又身中數槍,毅然決然的縱身跳了下去。嘭!接著一個又一個戰士捆著手榴彈跳了下去,聽到那聲“娘,孩兒不孝了!”我已經控制不住眼淚,握緊的輪滲的拳頭一直沒松開過,正所謂“我以我血薦軒轅”。

   國難當頭之際,看賭場的小刀哥、台上的戲子、女童子軍、沒了工作的老師,都成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這樣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寧死守護國旗不倒。

   這部電影觀看完,我遲遲不能從悲傷中緩解過來。可以說電影中的許多片段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生命的脆弱。還有來自民族苦難的同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的捨生取義。

   電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馬,在如此混亂的戰爭環境中,通體雪白、長鬃飛揚,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來,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無畏不屈精神的延續。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我們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讓歷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們,致敬!

   《八佰》電影觀後感範文2

   幾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跡,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的,它差者甚至沒有採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電影觀後感範文3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像,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八佰》電影觀後感範文4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里涌動著。我好像透過屏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麼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葯,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後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斗不僅僅是400人的戰斗,更是中華人民的戰斗。

   影片最後,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後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苟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 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電影觀後感範文5

   最近,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了,也經常看到同學寫《八佰》的觀後感。正好媽媽單位發了兩張票,趁今天下午沒事,就把電影看了。

   《八佰》改編於真實事件,電影取材1937年發生在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講述了中日淞滬會戰交鋒近三個月,彼時的國民心中遍布恐懼和迷惘,軍人畏戰,人心渙散。在上海瀕臨淪陷的時候,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帶領420餘人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謊稱倉庫內有800人,“八百壯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當時還有英國等國家的租界,所以日軍打的時候,不能打租界,轟炸也是如此。蘇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為二,雖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別,一面到處是硝煙、廢墟、千瘡百孔的建築,衣衫襤褸的人們,而對面燈紅酒綠,有唱戲、賭場玩牌,人們有時髦的發型和名貴的衣物。

   日軍用鋼板陣掩護工兵爆破牆體,手榴彈無法擊破,壯士們就將炸葯捆到自己身上,從樓上跳到日軍的鋼板陣中。一位賭場老闆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個女孩冒著生命危險,從河對面遊了過來,送中華民國國旗,升旗必定會激怒日軍,可在自己地盤上,為什麼不升?民國國旗升起來了,日軍戰斗機掃射,人肉來擋,死一波,上一波,無論如何,國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國人民永遠會記住你們!

❷ 電影八佰觀後感

《八佰》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它講述了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駐上海公共租界的八百壯士堅守中山堂的真實故事。觀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抗戰時期中國軍民的艱苦和犧牲精神。

首先,這部電影給了我非常真實的歷史感。導演通過嚴謹的歷史研究和還原,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當時抗戰時期的戰火和烽火。不僅再現了八百壯士堅守中山堂的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還展示了中國軍民在日寇壓迫下的團結和勇氣。

其次,這部電影塑造了一群令人欽佩的英雄形象。片中的八百壯士們來自不同背景,有軍人、工人、文人等各行各業的人,但他們在面對敵人時毫不退縮,勇往直前,用生命守護了中山堂。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堅定意志令人敬佩,他們的犧牲精神更是感人至深。

最後,這部電影也反映了中國軍民在抗戰時期的團結和堅強。面對日軍的強大進攻,八百壯士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敵人。他們用血肉之軀守護住了自己的領土和尊嚴,展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

總的來說,《八佰》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它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抗戰時期的歷史背景和中國人民的英雄事跡。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體會到了那個時期中國軍民的頑強和犧牲精神,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穩定的生活。

❸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

看八佰電影的學生觀後感4篇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電影《八佰》根據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你是否在找正准備撰寫「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1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院了,由於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八佰》。通過觀影介紹,才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420餘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斗。 「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台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2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拚。在這場戰斗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打開一個口子。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沖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拚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3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像,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4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為什麼?為什麼?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要讓所有人看不起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❹ 八佰觀後感

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階段,講述一支僅有四百多人的軍隊固守在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對抗敵軍,由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

它雲集了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杜淳、魏晨、唐藝昕、李晨、梁靜、俞灝明、劉曉慶、姚晨、鄭愷、黃曉明、阮經天等實力派演員,陣容強大,個個演技精湛,角色代入感極強。

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有的人認為好,也有的人認為不好。從電影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也是從8.3分降到了7.8分,這足以說明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2020年上半年僅有的一部好電影。

❺ 八佰電影觀後感200字

八百點映,我去看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三,這部影片是我從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後,總體感覺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如果拿一個類似的片子對比的話,我感覺,不如金陵十三釵。

四,影片的歷史背景沒有交代清楚,讓不明白歷史的觀眾很迷茫,為什麼守?為什麼沒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評論說過於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個淚點很低的人,但是,這種煽情沒有觸碰到我,譬如說,鄭愷身綁炸葯包跳下樓那一段,略顯倉促。可能跟影院的環境也有關系。

總之,這部影片是絕對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議大家去好一點的影院,可能更會體會到管虎導演的神來之筆!

❻ 看完電影八佰的觀後感

八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鏈接?pwd=1234 提取碼1234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電影;可八佰所塑造出的特質沒有給故事帶來太多真實感和可信度,反而帶來了一些膈應的東西換個說法,它十分不符合真正看得懂電影的人對於主旋律電影的觀影預期那種真實而堅定的力量也沒有在這些藝術加工中被拍出來這是對八百。
對於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來說,電影八佰演繹出了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人生,因為大多數人的態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是別人的事情,他沒有殺過人,也不想殺人,他想的只是回家;八佰這部電影或許是近幾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戰爭片,不光有宏大的場面和激烈震撼的槍炮聲,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電影背後每一個普通的中華兒女在國家岌岌可危時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而電影里不倒的旗幟和充滿魔幻現實主義。
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看電影 觀後感 600字左右,歡迎閱讀!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1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書,四行倉庫的 故事 早在那時就沁入了我的心裡從我的角度來看,八佰這部電影;楊瑞符關愛下級士兵,親自指揮戰斗謝晉元更是擊斃了一名日本士兵故事的高潮在楊慧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結尾人們一起和八百壯士高唱八百壯士歌影片拍攝2個月,雖然倉促,表現有限,但大嘗試了蒙太奇表現,扣人。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殘酷,我們中華民族因為日本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災難我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看電影的過程中,熱淚橫流,特別是看到我們的戰士視死如歸,身上綁著炸彈往樓下跳的時候,我止不住我的淚水;一,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三,這部影片是我從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後,總體感覺沒。
可沒想到的是他們仍然堅持了下來,直到日軍投降,這支孤軍營只剩下不到100多人了所以,這才是孤軍營真正的結局,其實,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一件事情的,就是電影八佰只拍了那麼一半而已,如果能夠把電影的後續也給;以下是八佰的相關介紹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
已演變成了在遙遠的布魯塞爾會議前給英美巨頭看的戰爭直播,希望能用這血淚換來國際社會的支持國際觀察團的飛艇每天都在四行倉庫上方飛過,一舉一動都被望遠鏡和鏡頭記錄下來會議推遲了,堅守就毫無意義了;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有的人認為好,也有的人認為不好從電影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也是從83分降到了78分,這足以說明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2020年上半年僅有的一部好。

電影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1937年,是中國風雨飄搖的一年1937年,是中國山河破碎的一年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面戰場上,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正規軍,面對日軍節節;看過電影的大背景是在日軍入侵上海的情形,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ldquo八百壯士rdquo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整個電影內容讓人。
看了這部電影,內心會奔湧出一股豪情壯志就好像是通過顯示屏,我親眼見到這種堅強的戰士,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用血液,用生命喚起了我面對日軍沒法用手雷彈爆開的不銹鋼板,一名戰士決然挑選 將火葯綁在自個的身上,面對;在那個物質很匱乏的時代,八佰戰士沒有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一個個知道守護自己的家園,哪一個都是有血性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看你這他們前赴後繼從容的面對死亡,看到了戰爭當中人性的光輝,我們中國就應該是這。

閱讀全文

與電影八百影評觀後感2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毒械電影粵語 瀏覽:293
非常感人的英文電影大全 瀏覽:79
電影院我買了的座位還在賣 瀏覽:579
電影午夜陽光結局是怎樣的 瀏覽:463
四季變幻泰國電影劇情 瀏覽:457
車太賢電影冠軍騎馬音樂 瀏覽:730
周星馳電影最經典截圖 瀏覽:245
迪士尼國語電影大全電影 瀏覽:153
這是大電影片片 瀏覽:301
掃地老人電影完整版 瀏覽:164
電影測試女主角 瀏覽:145
睡美人電影2008圖片 瀏覽:486
電影狼殿下演員表 瀏覽:142
萊昂納多rose另一部電影 瀏覽:10
電影與音樂區別 瀏覽:216
英文電影賞析亂世佳人 瀏覽:529
休斯敦電影節記錄單元金獎 瀏覽:260
電影院座點陣圖片實拍圖片 瀏覽:941
恆大影城今晚電影 瀏覽:88
劇情熱門電影大全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