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徐崢新片揭開神秘面紗,20位一線演員主演,張藝謀出場送最大彩蛋
新中國成立後,在電視領域,只用短短的30年,便實現了這樣幾個第一。
1958年,當時的北京電視台拍攝了舞台短劇《一口菜餅子》,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劇,時長只有20分鍾,但一段母女間憶苦思甜的故事卻觸動人心。
1978年,第11屆世界盃在阿根廷激戰正酣,央視也通過國際衛星引入電視信號,將比賽在國內實況播出,國內球迷也見證了阿根廷首次捧起大力神杯。
如果這些突破能理解為「時間上的必然」,那1979年這起電視大事件的發生,則頗顯膽識。
1979年1月28日,上海電視台播出了中國大陸第一支電視廣告——參桂養榮酒。
廣告長約1分35秒,由3-5個插片畫面組成,沒有使用任何運動鏡頭,形式上像電視新聞片。該廣告在上海電視台播出8次,每一次都讓上海的電視觀眾感覺很新奇,緊接著,這款產品就在上海賣到脫銷。
國慶節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輩》將這段故事拍上了大銀幕,由徐崢執導,名字也特別有意思,叫《鴨先知》。
不久前片方發布了這一故事的首支預告,《鴨先知》的神秘面紗也終於被揭開。
一、三大直觀感受
看完這一分多鍾的預告片,皮哥有三大直觀感受。
第一:喜劇包袱不斷。
短短一分多鍾的預告剪輯,已經將徐崢的喜劇天賦滿滿表現了出來。
一段1978年大上海的清晨風貌展示後,伴著輕松詼諧的配樂,鏡頭中出現了一個朗誦作文《我的爸爸》的小男孩。
「我的爸爸叫趙平洋,他的頭很大。」
隨著一陣鬨堂笑聲,徐崢飾演的趙平洋頂著大腦袋,留著小鬍子,挺著大肚子出現在鏡頭里。
只一個亮相,就讓人忍俊不禁。
公交車里,這種「小頭兒子大頭爸爸」的定格畫面,也充滿喜感。
但喜感的表情之下,這位爸爸卻因為廠里的事很是發愁。
因為他之前出的建議,廠里囤積了一堆酒賣不出去。
預告中對「滯銷場面」的描繪也頗為有趣,畫面中一個工作人員在堆積如山的酒箱子和酒瓶子「縫隙」間扶著眼鏡,光看構圖也頗有意思。
趙平洋不服輸,再次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找來電視台的朋友,帶著街坊鄰居,決定要拍攝中國大陸第一支廣告片。
他還給自己這次行動想了個代號,叫「鴨先知」,還信心十足地解釋:「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要做,就要做第一隻敢於下水的鴨子。」
可一跟大夥兒溝通拍廣告的構想,身旁的一群「狗頭軍師」獻出的「良策」卻讓人笑得前仰後合——
「那得有氣派」,「有格調」,還有人說「得有種」,更有人很無厘頭地說了句「有一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感覺」。
從現代視角來看這第一支廣告的「偉大構想」,屬實是有點逗的。
這支廣告在拍攝中還會產生哪些笑料,最後呈現出來的又是怎樣的效果,這些就需要等影片上映後我們再逐一揭曉了。
第二:演員陣容再次升級。
早在此前的《奪冠》和《最後一課》中,我們就見識了徐崢導演的不俗人脈,這次相比前兩個作品,演員陣容又再次升級,不僅有熟面孔,更有不少新面孔驚艷亮眼。
比如韓昊霖這個小演員,這已經是他在這個系列中第三次與徐崢合作了。
之前這對老搭檔拍的一段花絮還上了網路熱門,徐崢一邊走一邊搞怪地對韓昊霖說:「怎麼又是你啊,每次看電影都是你。」
韓昊霖委屈地回答「你是嫌棄我嗎」,接著被問到新身份時,又立刻轉換情緒,依偎在徐崢懷里:「這次我演你兒子。」臉上則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除了韓昊霖外,《我和我的祖國》之《奪冠》中的小美、鄰居大爺、大媽等演員,也都是三度出演該系列了。
還有一出場就是吵架戲的宋佳,在片中她飾演趙平洋的妻子韓婧雅,從發型到衣著打扮都極富年代感。
預告中出謀劃策的歐豪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片中他飾演的是電視台的小馬,商量如何拍廣告時,這一臉表情可真是太認真了,可嘴上說的卻是不著邊際的話。
語文課上傳道授業的陶虹。
公交車上沙溢、胡可夫婦也一同現身,看樣子扮演的仍是一對夫妻。
不過這場公車戲的焦點都在賈冰身上,他對著趙平洋一通指點。他另一個身份是趙曉冬同學小胖的爸爸,不知道這兩家還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
最絕的是,預告片中,導演張藝謀驚喜登場,雖然鏡頭加起來只有短短6秒,卻堪稱整支預告片最大的彩蛋。
張藝謀是中國導演界的「泰山北斗」,不管是藝術片、商業片還是大型典禮,總能交出一份讓全國觀眾滿意的答卷。
但大家忽略了他其實也是一位極為優秀的演員,主演過《古今大戰秦俑情》、《老井》等,並且還憑借《老井》一舉拿下東京電影節影帝,即使是在《有話好好說》中的短暫客串也成了影史名場面。
這次參演《鴨先知》是張藝謀時隔24年再演電影,他一露面基本上就已註定會是今年國產電影中最大的腕兒。
他在片中扮演電視台台長,還有一句「瞬間爆發」的台詞:「別蒙我,我可拍過電影!」
考慮到張藝謀在中國影壇的影響力,他說的這句台詞無疑達到了「混響」的效果。
除了這些演員外,還有扮演馮師傅的寧理,扮演鄰居蘇婷的倪虹潔,扮演電視台主任的曹可凡,扮演櫃台營業員萬茜,以及扮演成年趙曉冬的祖峰等等。
皮哥數了數,海報中出現的一線實力派演員就有20位,這些人的群戲是影片故事不可或缺的點綴。
這還只是一個故事。
把這個陣容擴大4倍,就是《我和我的父輩》整個的卡司陣容,夠不夠有吸引力?
第三:傳遞出了多種 情感 。
雖然預告只有短短1分鍾,但在喜劇風格的基礎上,也傳遞出了多種 情感 。
影片對於父子溫情的刻畫就令人印象深刻。
預告以韓昊霖飾演的趙曉冬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誦作文《我的爸爸》開始。
一方面這是出於喜劇效果的考慮,一個小孩子視角下的父親,往往能帶出出人意料的反差感。
另一方面,徐崢也在給這個故事,注入父子親情的潤滑劑。
因為父親的「荒唐」故事,趙曉冬在課堂上被同學們嘲笑,大家都叫他「鴨先知」。但既然能講出這個故事,說明父親在兒子內心深處,是獲得認同的。
父子傳承,本身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一部分,作為《我和我的父輩》的其中一個故事,父與子,才是《鴨先知》的核心。
在中國,父愛如山,一般描述父子情的電影格調都很深沉,比如《海洋天堂》、《那山那人那狗》,但《鴨先知》卻巧妙地將這種隱秘的 情感 藏在了一個好笑又勵志的故事裡。
除此之外,預告中對於人物群像下的 情感 、力量刻畫也是一大亮點。
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特徵,除了敢於冒險的創新精神外,還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精氣神,對待這支廣告,他們也拿出了打造藝術品的虔誠態度。
正是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大陸的電視廣告才真正實現了從無到有。
二、對上世紀70年代末上海的神還原
《我的我的父輩》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懷舊,而徐崢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他是帶著對家鄉弄堂濃烈的 情感 拍攝這支短片的。
這種 情感 從預告畫面的許多年代細節中,就能窺探出來。
開篇就是視覺「暴擊」,有年代感的樓房,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的徐崢,淺綠色的公交車,以及街頭多為黑色和灰色著裝的打太極的老年人,都充滿了年代感。
街上是《祥林嫂》、《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宣傳畫。
畫面中的《祥林嫂》,正是1978年上映的。
教室的場景也完全還原了上世紀的感覺。
教室後牆上的流動紅旗和「學習園地」;
黑板上右側的老師教具、眼保健操圖解和左側的讀書角、光榮榜,都是那時候教室才有的「標配」。
再看趙平洋的家,右上角被酒箱擠到邊角的童車是很多人幼年的第一個「大件」玩具。
宋佳身後的黑白電視機,是當時「萬元戶」才有的家用電器。
老人身後牆上的掛畫,桌上的水壺,掛衣服的衣架,全都是70年代的物件。
趙平洋家門口的木製信箱,也只有在那個年代才能見到。
女顧客排排坐著燙頭發的理發館以及清一色的碎花連衣裙,都是濃濃的70年代風。
最絕的還是張藝謀手裡這個鋁飯盒。
估計現在的00後觀眾,都認不出這是個啥玩意。
除此之外,還有宋佳一口標準的上海方言,都能瞬間把我們帶回那個年代,可以說這個預告片細節拉滿,製作精緻到無可挑剔,帶給大家足足的「沉浸感」體驗。
雖然從影片風格上來說,徐崢將其打造成了一個輕松 搞笑 的故事,但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和第一隻下水的鴨子一樣,創新精神都值得鼓勵,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勇氣都令人佩服。
1978年的改革開放初期,創新的種子剛剛在中國萌芽,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個像趙平洋一樣「有闖勁有拼勁」的前輩,我們的國家和事業才能有今天的活力。
小人物辦大事的故事總是激勵人心,將這種勵志精神包裹在一個喜劇的內核中,更催人奮進。
就目前來看,皮哥覺得《我和我的父輩》里《鴨先知》這個故事,有情懷有創新有細節,絕對是電影中一個精彩的篇章。
而《我和我的父輩》也保留著「國慶三部曲」製作的優秀基因,其他三個故事也一樣,都有優秀的電影人參與,都有精良的製作,都有滿滿的情懷和敬意。
國慶看「國慶三部曲」,已經慢慢變成中國人的習慣。這個老少咸宜的IP,正在成為我們國家的「國民記憶」。只待它上映,又是一個破紀錄的時刻。
10月1日國慶節,皮哥一定第一時間和家人去影院看《我和我的父輩》,享受那些溫馨快樂而又充滿情懷和感動的時刻。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貳』 白毛女 的故事
故事梗概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楊白勞因生活所迫向惡霸地主黃世仁借了高利貸,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
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在芭蕾舞中被黃世仁用手槍打死)。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
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聲討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2)萬元戶老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白毛女」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此歌劇題材,改寫成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文革」期間,上海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的芭蕾舞劇《白毛女》被列入八個革命樣板戲之一。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她法力無邊,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這就是《白毛女》故事最原始的由來。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歌劇題材,改寫成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歌劇。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
1945年初作於延安,同年4月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後在解放區各地陸續上演,深受廣大人民和八路軍官兵的喜愛。
『叄』 有部老電影里有個叫李狗狗和田秀秀的是啥片子
兩廂情願
1987年中國陳達導演電影,武利平主演。
製作公司:內蒙古電影製片廠[中國]
劇情簡介
被丈夫遺棄的寡婦田秀秀和沒爹沒娘的光棍李狗狗是鄰居。他們都在探索致富的道路,秀秀勤勞聰明,腳踏實地,農副並舉,成了萬元戶。狗狗憨厚老實,跟著不務正業的有有跑買賣,不僅總是虧本,連原有的一點家底也被未婚妻美美搜刮干凈。美美要和他吹,狗狗無奈,只好向秀秀借錢。秀秀同情狗狗,迫使他給自己幫工,並處處制約他,使他走上正道。他們倆在勞動中增加的感情。美美無路可走,求秀秀成全她和狗狗。可是狗狗已經無可救葯地愛上了秀秀。他決斷地推到了秀秀與自家相鄰的院牆,與秀秀結成美滿姻緣。
『肆』 雅馬哈魚檔的電影內容介紹
從拘留所釋放回家的失足青年阿龍躑躅在龍珠街頭。他看到昔日的同伴已經不再待業家中,紛紛辦起了個體攤檔,有的在一年內已經成了「萬元戶」。阿龍下決心也做一條真龍。他把家裡的電視機、收錄機、手錶全賣了,又向朋友借了些錢,買了一輛雅馬哈摩托車,邀好友海仔、女友珠珠一起,開設了一家雅馬哈魚檔。一開始,阿龍只曉得賺錢,有時甚至不擇手段,結果,毀了魚檔的聲譽,三個好友分道楊鑣。海仔又去做那些騙錢的勾當。珠珠的母親逼著珠珠同一個澳門客相親,阿龍又陷入苦悶之中。龍珠街個體勞動者協會負責人葵妹向阿龍伸出熱情的友誼之手,邀請阿龍參加自己的魚檔。葵伯和葵妹的信任,激發了阿龍的勞動熱情,也使他重新思考人生。阿龍認識到,開辦個體魚檔,不僅是為了職業和金錢,而是對社會的實際貢獻。阿龍決心做一個真正的人。他把潦倒的海仔找了回來,又與珠珠重歸於好,組成了一個新的聯合實體。他們決心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駛向理想的彼岸。
『伍』 求一部老電影名字
片 名:笑破情網Xiao po qing wang(1987)
導演:
胡書鍔 Shue Hu
主演:
馮鞏 Gong Feng
馬驥 Ji Ma
趙陽 Yang Zhao ...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劇情介紹:
著名相聲演員舒懷,被各種應酬忙的無法集中精力搞創作,滿足不了熱情的觀眾。妻子要他給母親辦60大壽,可他還得拿出新作參加曲藝大賽。於是他邀老朋友去漁窩村體驗生活。漁村生活好了,可送禮的歪風也很重。萬元戶文山富把自己的婚禮和父親的70大壽一並操辦。場面熱烈,禮物成山。面對如此泛濫的人情網,舒懷創作了新的段子,並在文家演出,對陳舊思想給於諷刺、抨擊。鄉親們如夢方醒。舒懷決定把新相聲給丈母娘做壽禮,同時也能參加大獎賽了。
1987年的《笑破情網》是以相聲為題材的喜劇片,由他的幾個徒弟趙炎、劉偉、鄭健、王金寶等人主演,馬季兼任編劇和客串演出.
的確是很老的電影了,恐怕只有我這樣的老人家知道,而且看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