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色紀念館觀後感
五月初,趁著休假間隙,我去了一趟紅岩革命紀念館。
走進紅岩魂廣場,就感覺到一股嚴肅莊重的氣息,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廣場,在紀念「11·27」革命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在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陳列館,那種浩然之氣油然而生,館里的氣氛讓人頓時有種莫名的壓抑感。前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題字,將烈士們的豐功偉績給予絕對肯定和高度贊揚。那遒勁有力的字跡、深情懷念的語句讓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不畏強權的凜然氣概!陳列館里那面鮮紅的用被單衣物綉成的五星紅旗格外顯眼,那是一種多麼興奮的期盼的表現呀!我至今仍可以想見,當獄外傳來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即將成立這樣的消息時,那些為祖國獻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偉大共產黨人心中將是何其自豪與振奮,他們含著熱淚為祖國綉出的那面五星紅旗,正是他們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詮釋!
陳列館里,真實地重現了當年這些共產黨人被關押的監獄的狀況。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著國民黨反動派對於革命先烈的慘無人道的鎮壓和迫害。犧牲的革命者里,年齡最小的「小蘿卜頭」宋振中犧牲時僅九歲,與此類似地,多數烈士都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被殺害,在那個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他們懷揣著對於革命的忠誠與信仰,無悔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召喚,這就是對於偉大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和信任,這就是擺脫貧困落後、告別專制獨裁、追求人民幸福、國家安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名叫「誼軍」的革命同志。1992年,一家單位在搬遷時,發現一件標明為渣滓洞革命烈士遺物的包裹,包裹里有兩封信和五塊銀圓。一封信上寫道:「中國共產黨萬歲!親愛的黨和你永別了。誼軍。」一塊銀圓上深深地刻著「最後一次黨費誼軍」八個字。誼軍是誰?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麼?他做過哪些革命工作?我無從得知,但這種情懷,這種對待共產黨事業大於生死的英雄故事,卻深深的刻在了我心裡。犧牲在重慶軍統集中營的烈士,還有很多人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就是「紅岩先烈」。
歲月飄逝,盪滌著人生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久違的歷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樁樁,打動人的肺腑,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先烈的事跡給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當頭棒喝。
苟利國家生死許,豈因禍福避趨之。共產黨人同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在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下,松林坡刑場都灑下了烈士們的斑斑碧血。
紅岩精神是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是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偉大瑰寶。今天的我們,應感先烈之功業,勵後人之壯舉。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們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支柱,他們對於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追求,對於真理的無悔堅持,對於黨的秘密的嚴格保守,對於艱難困境的坦然面對,對於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大無畏氣概,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作為一名積極要求加入共產黨的積極分子,我想,我更應該身體力行,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在新時期的建設中,做一個敢為人先、樂於奉獻、甘於吃苦、勇於實踐的新青年!
謝謝,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