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破風影評的大結局該如何寫
陣陣微風吹
文/夢里詩書
以小眾題材自行車競賽為切入的《破風》,那燃情的體育精神和對夢想的執著追尋皆是電影值得稱道的亮點所在,但這些亮點卻僅能閃爍期間,無法形成耀眼的光,碎片化的競技與愛情線突兀的生澀,使一道本自強勁的破風,化作了陣陣微風。
一如《激戰》般,有了同類題材的先導,林超賢再度搭檔彭於晏那靚男帥哥的陽光形象,只是這次從拳擊演變成為了自行車競技,《破風》主題依舊有著那為人將體育與夢想交融的正能量傳遞,而從夢想到失敗再到崛起振作的體育片模式,雖然已然是多年的老梗話,不過這樣的脈絡總是能得見熱血下的動容,而這次在內容上「破風」的精神不一定做沖在最前面的那一個,也可以做自已崗位上最出色的那一個,團隊凝聚的正能量在城市街道,大漠黃沙,海濱之岸的一次次競技間被賦予了電影為人中肯的鏡頭美學。
對於一部呈現激情的體育電影,能否有以一氣呵成的連貫性顯然是最為重要的,《破風》卻以一種碎片化的手法,以多場自行車競賽串聯起了整個競技過程,這取決於導演希望將鏡頭美學與自行車競賽更好的結合,也是希望將此片拍出體育大片的氣場,可這種手法需要一個絕然不凡的節奏掌控和剪輯,但這都是這場本應若風一般的電影所缺位的,而不如人意穿插期間的愛情支線,更進一步加深了凌亂感。
青春與熱血往往伴隨著愛情的輔線,但當這本預以體育為核心的電影,過多的嬌柔了太多瑣碎冗長的愛情,無疑將對該作的整體架構上產生難以規避的影響,王珞丹、彭於晏、竇驍三者間的愛情渲染,在《破風》中的一展是如此蹩腳而牽強,林超賢彷彿並不知道該如何將一段帶著台式清新味道愛戀如何融入到一部體育電影當中,當體育精神與愛情無法得到一個合理的融點,失衡與雜亂感在一再破環著這個本有著堪為經典的故事架構,同樣也使電影想要傳遞的精神雖能為人動容,卻無法形成一個洪流,愛情線的敗筆成為此作難掩的詬病。
在那風馳電掣的賽道上,年少輕狂卻又能執著追夢的熱血青春,契合著彭於晏那帥氣朝陽的形象,《破風》至少是一部尚有陣陣微風吹的誠意之作。
『貳』 電影《破風》好看嗎最後大結局怎麼樣了
我覺得還可以,尤其是單車隊比賽的場面還是比較激動和緊張的。結局是比較開放的吧,就是仇銘最後到了義大利,和世界第一的單車運動員成為一個隊的,成了他的破風手,但其實仇銘的夢想一直是自己成為世界第一的單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