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後來的我們》:離開是另一種成全
奶茶劉若英的那首《後來》,講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因旋律優美曲調婉轉廣為流傳,在KTV點擊率很高。近期看了她首次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沿襲了奶茶的風格,頗有清新文藝范,內容卻並沒有讓我失望。
林見清和方小曉是兩個在外闖盪的"北漂"一族,他們是老鄉,來自遙江鎮,懷著各自的夢想。小曉想嫁個北京人,見清想成就一番事業,衣錦還鄉。
無奈小曉遇人不淑。第一個男友因男方母親不同意而告終,好不容易遇見第二任男友,各方面都挺理想,卻無意中看到他早已有了老婆孩子。
後來見清一心一意對她好,那種"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豪情,打動了小曉,於是他們走到了一起。
什麼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就是什麼都願意為你做,什麼都願意給你,為了愛人願意傾其所有竭盡所能。現實中要是真能遇到這樣的良人,實在是三生有幸呢!
他們曾經也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見清努力工作,回到家時為了看到她開心,覺得一切都值得。小曉拚命賺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們"。他們彼此相依,共同奮斗,好像看到了未來美好的前景。
然而,甜蜜的愛情終敵不過平淡的流年。隨著生活中的摩擦越來越多,彼此間的爭吵不斷升級,沖淡了兩人曾經真摯的愛。漸漸地,兩人開始相對無言,連相處時的空氣都變得沉悶。
見清整天沉迷於網路游戲,開發新款游戲的夢想被擱置一邊。小曉受到冷落,逐漸對見清失望,最後提出了分手。
當小曉離開了出租屋,見清回過神去找她時,一路狂奔。我知道見清還是在意小曉的,想去把她找回來。可見到了地鐵車廂里那個滿臉淚痕的小曉時,見清又猶豫了。本來可以追上她,帶她一起回去,兩人重歸於好,可見清並沒有挽留。明明時間來得及,明明車廂門還沒關,可見清還是愣在了原地,或許他在想:既然兩人的感情已經變淡,拚命挽留也沒意思,分就分吧!
分手後見清並不習慣一個人生活,曾讓他痛苦煎熬,也給了他喘息的機會,逼著他全力以赴開發新的游戲軟體,終於,他成功了!
當他看到自己銀行賬戶里60多萬的天文數字時,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去看房子,因為想念小曉,恍惚間把售樓小姐看成了她。為了實現小曉在北京安家的願望,他買了房子,裝修好,過年時再次聯系小曉。
"最近好嗎?
今年過年回家嗎?
我爸老是惦記著你,我卻一直沒勇氣說我們分了。
今年一起回去?"
小曉念著舊情,還是答應和他一起回去看望父親。
當見清提出接父親到北京一起住時,被父親拒絕了,他留戀著故鄉,自己身體不好,也不願拖累兒子。
見清生氣,與父親起了爭執,小曉也說他過分,見清更生氣。他已經努力成為小曉想要的樣子,可她還是不滿意,說他不懂她。
"你以為你爸培養你,就圖你一套房子?"
"你以為我和你在一起,就圖你一套房子?"
見清無言以對。他以為買了房子,可以重新開始,他以為有了房子,可以皆大歡喜。可他想錯了,小曉再一次離開了他。這一次,兩人徹底分了。
若干年後,見清娶妻生子事業有成,在一次乘飛機時偶遇小曉。
他們一起回憶昔日往事,感慨萬千。
"如果我們當初沒有分手,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你能陪我堅持到最後,我們會不會結婚?"
見清的一連串"如果",設想了兩人當年的多種可能。可生活並沒有那麼多如果,小曉說,"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手,你就不會成功。"
她說出了愛情的鐵律,愛而不得,才會痛徹心扉。痛定思痛,才會反思自己,想起當初的夢想,並努力去實現它。有時候,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在一起,無奈的離開,是另一種成全他的方式。盡管後來小曉孑然一身,感情之路並不順暢,但她還是希望見清能過得好。
最令我動容的是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
曉:I miss you !
清:我也想你!
曉: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清:你愛過我嗎?
曉:我一直都愛你!
見清瞬間淚奔,小曉也忍不住流淚,見清伸出手緊緊擁抱了小曉。
見清對小曉的心意,都融入了游戲軟體中,他們倆就是游戲中的男主女主伊恩凱莉。
"只要伊恩和凱莉在一起,就能勇闖天涯,什麼都不怕!"
"如果伊恩找不到凱莉,世界就再也不會有色彩了!"
"伊恩永遠愛凱莉!"
我想:見清最後會感謝小曉的離開,感謝當初的分手,成全了他的事業和輝煌,成全了他的碧海藍天!
❷ 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林見清和方曉曉最後為什麼分手的
或許和大多數女性的想法一樣吧,方小曉吃夠了生活的苦,想過更好一些的生活,在麵包和愛情上選擇了麵包(可能是吧),從而選擇了分手
小曉之所以離開,應該是在見清身上已然看不到未來,她可以陪你吃苦,但她不想陪你一輩子吃苦,不想忍受你自甘墮落,在一次次的失望後,小曉的最後一條底線也塌了,選擇離開見清。
他們的分手或許夾藏著許多無奈,但這也正是現實中許多在外漂泊的情侶分手的原因,林見清後來的成功也離不開方小曉離開的激勵。可以說方小曉為林見清付出了全部卻沒有得到好的結果。
林見清與方小曉得故事是悲傷的,現實生活中希望這種事情少之又少。希望相愛的人能夠在一起。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