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為紀念二戰停戰60周年,日本製作的4個特別劇是什麼
《杉原千畝物語——救命的六千人簽證》(直譯)
反町隆史在《杉原千畝物語——救命的六千人簽證》(直譯)中,扮演在二戰時期,違抗政府命令,發下日本簽證給6000名猶太人的日本駐立陶宛大使杉原千畝。
《二十四之瞳》
黑木瞳主演,改編自木下惠介的經典電影,該劇以日本香川縣小豆島為背景,描述國小教師和12名學生從和平的時代進入戰亂後的人生轉變,後半段更融入飾演黑木瞳學生的小栗旬,在戰火燎原的瓜達康納爾島中仍緊握小時候與老師合照的畫面,為該劇投下催淚爆點。
《廣島·昭和20年8月6日》
松隆子與加藤愛、長澤雅美、富浦智嗣飾演在戰火中相依為命的姐弟。由於父母雙亡,身為大姐的她獨力經營旅館,扛起教養弟妹之責,但他們和睦的生活卻因原子彈而破滅,她被迫將年僅15歲的弟弟送上戰場
《再見螢火蟲》
主演: 松島菜菜子、夏川結衣、石田法嗣、佐佐木麻緒
導演: 村瀨健
簡介:
《螢火蟲之墓》為紀念停戰60周年由日本NTV電視台製作拍攝,日劇天後松島菜菜子領銜主演的金秋特別劇《螢火蟲之墓》於昨日(11月1日)晚9點正式播出。根據今日收視率官方網站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該劇首集獲得了21.2%的收視佳績,松島菜菜子依然不愧是現今日本電視界屈指可數的收視天後。
該劇改編自野坂昭如的代表作,腳本家由筆觸犀利老練的井上由美子出任。去年由井上由美子改編的《白色巨塔》贏得贊譽無數,而她所原創的《good luck》也曾創下平均30.4%的收視神話,對於商業和作品內涵平衡感的把握上,井上由美子功力獨到。《螢火蟲之墓》(又名再見螢火蟲)在此之前曾被動畫大師宮崎峻搬上熒幕,而該片在電影頻道首播時也同樣獲得了超過20%的高收視率。宮崎峻用最富童趣的藝術表現形式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成就了這部動畫經典。與前者相比,真人版則直接扯開了附著於動畫上溫情脈脈的美好面紗,以血淋淋的事實對戰爭的罪惡發出了最直接的控訴。
《螢火蟲之墓》講述了在戰火紛飛中失去雙親的兄妹二人的悲傷故事。14歲的清太和年僅4歲的妹妹節子在一次空襲中成為了孤兒,年幼的清太承擔起守護妹妹的重任。盡管兄妹二人生死與共的親情足以擦亮硝煙籠罩的陰霾天空,雖然在他們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芒讓身處黑暗世界的人們看到了一縷曙光,但清太弱小的肩膀依然無法抵擋戰爭轟轟的巨輪,兩個天真無邪的年青生命被炮火碾碎,等待兄妹二人的依然是無法挽回的悲慘命運。在劇中,松島菜菜子出演兄妹二人的叔母淺野久子一角。全劇將透過她的雙眼,為人們講述這個血淚故事。
本劇除松島菜菜子以外,15歲的石田法嗣將飾演清太一角,4歲的妹妹節子則由小童星佐佐木麻緒出演。而因主演日版《流星花園》杉菜一角而人氣大漲的井上真央也會參與演出,在劇中飾演菜菜子的長女,全劇將由60年後已成遲暮老人的她用回憶的方式揭開故事的帷幕。
觀後感:螢火蟲從攤開的掌心中旋舞上升,自由自在,幽幽瑩瑩。映出妹妹天真欣喜的笑容,映出哥哥輕松釋懷的舒心,映亮在翩然流光中互視著的眼睛——喜歡這種片刻快樂的眼睛,渴望幸福和平的眼睛。
記得兒時有首歌謠:「小小的螢火蟲呀,飛在夜色中呀,挑起小燈籠喲,照亮路兒趕回家。」微光閃閃的小螢火蟲,能否映出兄妹倆的未來與幸福?能否照亮兄妹倆回家的路?
——可是,他們已經沒有可以回的家了。
螢火蟲很漂亮、妹妹很可愛、哥哥很健康,一切都很純美,但背景是,戰爭——很無情地,註定了這一切只會是一個心痛。螢火蟲悄悄淡淡地轉瞬即逝,他和她也如這小小的螢火蟲,輕盈地閃過流光,又無聲無息地消逝於註定的悲劇。
螢火蟲死了,他和她為它砌墓、為它傷心。他和她消逝了,有誰來捧起櫻花掩上他們過早傷痕累累的身心,有誰來為他們落淚呢?
活在幸福與未來太沒有保障的年代,對他們來說是否太艱辛太難適應?在這戰爭中,活下來的人是幸運,還是先死去的人幸福?又有誰能回答?!
在那場戰爭中,有多少人笑著看過螢火蟲的美麗,再悲傷地為它砌墓,然後面對自己死亡?又有多少人還沒有認真開心地欣賞過螢火蟲的舞蹈,就毫無准備地永遠失去了機會?誰能說不曾有過類似的真實,真實得、讓你心痛......
這是一部反映真實二戰中,日本人民被戰爭吞噬的動畫電影。它的主角,不是結束不義戰爭的救世變身英雄;它的主角,只是平平凡凡存在過的男孩女孩。所不平凡的,即他們不應該卻又無奈地掙扎在戰爭背景下。
看著螢火蟲的生命之舞,我不止一次想哭,卻流不出淚水。這種心痛不是哭過一場就會好過一些,它墜在心頭,很難消散忘懷。年少的我說不清也道不明那種感覺。我不曾有過在戰爭中瀕死的經驗,也沒有因戰爭而失去一切的刻骨之痛。有的,是牢記著被侵略過的恥辱與傷害,還有一對兄妹被戰爭一點點撲滅的生命之光......
螢火蟲之墓——戰爭砌成的嘆息之墓。
2. 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主要內容是什麼
1、1968——太陽王子 霍爾斯大冒險
2、1969——穿長靴的貓
3、1971——卡里奧斯特羅城
4、1972——熊貓家族
5、1974——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6、1976——尋母三千里
7、1978——未來少年科男
劇情簡介
西歷2008年7月,因科學過度發展,威力強大的超磁力武器,在戰爭中被發動,地軸彎曲,地殼發生大變動,五大洲爆裂,陸地下沉,在一瞬間把一半的地球摧毀! 20年後,在殘留的小島上,一直以為在大變動後世上只餘下他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少年高立,在偶然間,在島上海灘救了有與動物溝通能力的少女羅拉,因為羅拉的爺爺是科學家,所以野心家們便想捕捉羅拉對其作出威脅。來到島上的壞人殺害了高立的爺爺,並捉走了羅拉,因此高立便踏上了拯救羅拉的旅程。
片頭曲「いま、地球が目覚める」
作詩:片岡輝 作曲:池辺晉一郎 歌:鐮田直純?山路ゆう子
片尾曲「幸せの予感」
作詩:片岡輝 作曲:池辺晉一郎 歌:鐮田直純?山路ゆう子
8、1979——紅發少女安妮
9、1984—風之谷
劇情簡介
宮崎俊動畫中的最愛,講的是一個紅發少女如何化解一次蟲蟲危機。一個回腸盪氣的故事,能夠御風飛行的娜伍絲嘉滿足了所有女孩或許也同樣包括男孩的對自由翱翔的激情想像。印象最深的場景,蟲的森林下起如雪的孢子雨,娜伍絲嘉躺在荷母的眼殼下,靜靜觀看,世界美麗如斯,沉靜如斯。在戰亂紛爭的背後,難得的有如此一刻平靜,可以與這世界相擁,既便還是隔了那麼一個荷母的眼殼。最後,宮崎俊給出了一個神話式的結尾,女孩死而復生,印證了已久的傳說,「有一天,一位身著青衣的英勇武士將從天而降,站在金色的草原上,結束一切爭斗和苦難,帶領著人們從此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一切的爭斗與苦難,平安幸福,那隻是故事中的吧。
10、1986—天空之城
劇情簡介
《天空之城》是一部由JonathanSwift寫的小說《Gulliver's Travels》改編的電影,某些人認為其故事情節較為傳統,但這不等於它沒有新意,相反,《天》一劇充滿了很多新元素。電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的世界的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諸如高架鐵軌上的舊式火車,黑漆漆的礦洞,飛空艇,象泥塑的機器人等等...
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沖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人物的表達很多時侯不是靠台詞而是靠人物的具體動作,使人物的性格更顯深刻。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它能吸引小孩甚至大人坐下兩小時專注地看一部動畫片了吧。我們不得不承認宮崎駿有這種能力。
11、1988—龍貓
劇情簡介
和爸爸一起般到鄉下的兩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樹下發現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的TOTORO。其間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了架之後,便獨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媽媽 。途中卻迷了路。姐姐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TOTORO。善良而溫和的TOTORO喚來龍貓電車,載著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
原譯<鄰家的TOTORO>,國內譯名<龍貓>。<龍貓>這部影片充滿了童話色彩和親情的溫馨,把觀眾成功的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TOTORO可以說是宮崎駿先生的筆下最成功的角色了,它同時也是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言形象,吉卜力工作室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個TOTORO的LOGO畫面。
12、1988—再見螢火蟲
劇情簡介
戰亂期間,母親在空襲中傷重死亡,而身為海軍的父親也在戰爭中犧牲。14歲的誠田帶著年幼的節子寄居在嬸嬸家。但兄妹兩人不願寄人籬下,於是搬到湖邊一個山洞居住。由於長時間的營養不足,節子的身體一天天虛弱, 但身為哥哥的誠田卻沒有辦法。最後節子在一個螢火蟲滿天的夜裡離開了他。不久誠田也去世了。 黑暗中節子拉著哥哥的手,快樂地吃著糖果,滿天的螢火蟲歡快地飛舞,彷彿在祝賀他們終於找到了幸福。
13、1989—魔女宅急變
劇情簡介
歐洲城鎮風味的背景,在視聽方面完全讓人感受到一種浪漫美妙的情懷。故事主要是講述琪琪面對困難如何去克服的故事,故事中也有提及琪琪的好朋友歐思娜在繪畫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就不能突破了,但看到琪琪那份自信又再重新燃起信念繼續不孜不倦地畫下去。正在埋頭苦乾的各位漫畫人,你們可能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吧,停一停手上的活,看一看《魔女宅急便》,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註:日本人所說的「宅急便」指的是速遞服務,「魔女の宅急便」即是魔女的速遞服務。
14、1991—歲月的童話
劇情簡介
也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漫畫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興奮點可以映畫化,只是以一個小學生為主角講述六十年代的小學趣事,但是高畑勲導演此片的時候加入了原創要素,將背景拖後了十餘年,和題目一樣,由快三十歲的女主人公一點一點地回憶以前小學時代的事情(原題直譯是「點點滴滴的回憶」),還加入了主人公在最後終於找到意中人的小插曲。
影片以追憶過去日本六十年代的小學往事為主,將支離破碎的小故事通過回憶串成一氣。同時為了力求真實,對過去的社會背景、風氣、流行事物都一一地回復重現在觀眾眼前。可惜國內的觀眾可能很少有機會體會到那個時代的日本,不能完全體會到製作人員的匠心獨到,少了一份親切感。
主要人物由今井美樹和抑葉敏郎扮演,採用了先錄聲音再配以圖像的方式進行製作,表情豐富,甚至於笑時臉上的皺紋也很逼真。最後部分幾乎全是兩個人的對話,這種方式對詮釋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
15、1992—紅豬
劇情簡介
1920年代的亞德里亞海,一群無惡不作的空中海盜橫行無忌,他們到處搶掠(除了一間酒吧)。幸好還有一個賞金獵人可以對付他們,他就是主角紅豬阿LAM。海盜們為了對付阿LAM,從美國請來外援「馬面人」阿福(豬頭對馬面)。因為飛機出了問題,所以阿LAM被阿福打敗了。在豆釘的精心設計下,一架全新高性能的飛機誕生了。為了豆釘的終身幸福,阿LAM和阿福再次決戰。
以動畫大師宮崎駿最喜愛的天空做為故事進行的舞台,加上蔚藍地中海上空令人目不暇接的飛行艇追逐、深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描繪,「紅豬」是您珍藏宮崎駿動畫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16、1993—聽到濤聲
劇情簡介
故事講述一個嬌生慣養的高才生武藤里伽子因父母離異被迫來到相對沒東京繁榮的高知縣,與男主角杜崎拓的同讀一班,因為性格問題,他們經常產生矛盾,可是好感就由此而產生了……
《聽到濤聲》是一部電視電影(TV MOVIE),因此所用成本較其他的會低,但並不表示影片本身的質素低,相反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學生愛情文藝劇。
影片取材自同名小說。作者氷室冴子,是非常受歡迎的少女小說家。而該片的作畫監督及角色設定一職是曾參與多部GHIBLI動畫工作的近藤勝也,而小說的插畫也是他畫的。個人非常喜歡他的作畫風格,典型的宮崎駿畫風。監督則是由曾執導《橙路》的望月智充擔當。
17、1994—平成狸合戰
劇情簡介
在日本人心目中,狸貓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它們會使用一種類似障眼法的幻術,身體可以變成任意形狀,或者把樹葉變成錢什麼的用來欺騙人類。在本片中,東京地下的多摩NEW TOWN開始了社區新建工程,狸貓們被趕出了住處。他們就想復興古代傳下來的化學,利用這種幻術嚇唬人類藉此使工程擱置,向人類發起了挑戰。他們從四周招來了長老狸,決定實施「妖怪不作戰」計劃。
在劇情中,狸貓們以極快的速度出動了,但在出動之前,它們變成了兩只腳直立行走的姿式,觀看的人看到這里一定會覺得十分有趣。事實上,本作的氣氛是以幽默為主的,雖然也出現了被車軋死的狸貓的形象,但馬上又回復到主基調上來。
18、1994—On your mark
簡介
如果經常聽日本流行音樂的朋友應該會知道CHAGE & ASKA這個二人組合吧。1995年,宮崎駿為C&A的新作歌曲On Your Mark製作了這一部長六分多鍾的Music Video。
影片中反映的是一個被核輻射所威脅的世界,人們為了安全而躲進了地底苟延殘喘。兩位主人公是類似突擊警察之類的成員(憑其特徵很容易就認出他們就是C&A中的兩位成員)。在一次殲滅邪教組織中發現了活著的有翼「天使」,她被認為是和人類重返地表的重要相關元素(有點宗教色彩),因此政府馬上將她送進了實驗室。兩位正義的主人公經過內心的一番掙扎,終於決定營救這個唯一生存著的「天使」……
19、1995—側耳傾聽
簡介
這部電影有很多名字,香港人譯了一個古怪的名字叫《夢幻街少女》,台灣則譯《心之谷》和《側耳傾聽》,個人認為還是直譯的《側耳傾聽》或《靜心傾聽》的感覺比較好。
電影是由集英社的少女漫畫雜志的同名連載改編的,作者柊あおい。《側耳傾聽》的故事大概發生在三十年前左右,作畫的背景大部分來自東京附近的多摩市中心,一切都來得很平凡很真實,就好像事情是在身邊發生似的。
《側耳傾聽》並沒有像大多數的少女題材一樣,男女主角都沉浸在呼天搶地,終日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愛情中,而是兩人互相勉勵互相學習,各自為各自的理想而奮斗,這與現今很多青少年的讀好書為賺大錢的想法有著很大的不同。
20、1997—幽靈公主
簡介
古時遭受侵略而移居遠方的蝦夷族青年阿斯達卡,為了拯救遭受危險的村人,右手被凶煞神詛咒,為了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阿斯達卡決定離開親人到西方去流浪。
在旅行中他見到了一群由幻姬大人領導的貧窮人們。他們在麒鱗獸的森林開采鐵礦,並在森林中建立煉鐵廠。然而森林中的種種生物都視他們為敵,總是襲擊人類。有著三百歲智慧的白狼神莫娜和被她養大的人類女孩「幽靈公主」桑更是時刻想殺死幻姬,毀滅人類的城市。阿斯達卡既被桑所深深的吸引,理解「幽靈公主」保護森林的心情,但同時又想幫助人類。在戰斗的過程中阿斯達卡被麒鱗獸所救,立場更加搖擺不定。
以疙瘩和尚為首的一批人受領主的命令來殺麒鱗獸,更利用幻姬的力量與反攻人類的大批山豬作戰。幻姬以火槍殺死麒鱗獸,失去頭顱的麒鱗獸為了奪回自己的頭對森林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阿斯達卡和桑合力將麒鱗獸的頭顱從疙瘩和尚手裡多回,並還給了憤怒的麒鱗獸,麒鱗獸的靈魂方才安息,被破壞的大自然又恢復了正常。
21、1999—鄰居家的山田君
簡介
STUDIO GHIBLI自《幽靈公主》之後,經過了兩年時間,推出了繼《龍貓》後又一漫情小品——《鄰居家的山田君》。這是一部漫不經心而有趣的家庭喜劇。
據高田動監督說道:「人們都希望隔壁住著的是山田一家!」他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呢?故事原作本是四格漫畫,於朝日新聞連載,講述一個有祖母、雙親、兒子和女兒的五人家庭生活為骨幹,一直以來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曾經負責《螢火蟲之墓》和《平成狸合戰》的高田動監督便將之拍成電影,是漫畫原作以外的新故事。這次的挑戰是要製作一部嶄新面貌的「水彩動畫」,卻是在畫面之上,配以水彩畫手法的數碼顏色,於是大家就能看到一部畫面本身以洋溢出溫暖氣氛的動畫了!
21、2001—千與千尋的神隱
簡介
《千與千尋的神隱》的劇情說的是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
千尋的父母出生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對金錢物質有強烈的嚮往和控制欲,他們在幻境里觸犯規則而變成了豬,千尋孤獨的留在幻境里。支配城鎮的魔女強行改掉了千尋的名字,這更讓她感覺到自我喪失的恐怖。
在這部「宮崎版愛麗斯奇遇記」里,現代日本第一次作為宮崎動畫的舞台出現。千尋在幻境里遇見的各類精靈,無不在現今的日本有著寓意式的指向———魔女湯婆婆是迷戀金錢的溫泉經營者,對自己的子女放縱不加管制,是個失職的母親。任意揮霍金錢不尊重他人的存在,性格如同小兒缺乏思考理性。性格復雜的少年小白兼備聰明和冷酷的雙重人格。
22、2002—貓的報恩
簡介
貓的王國,時間靜止的所在;日子咕嚕嚕滾過,白天睡大覺,吃吃喝喝,討厭的事,全部忘掉。 貓的王國,歡迎那些厭惡舊日生活的人;如果你是這樣,最後變成貓,也無所謂吧?
對17歲的高中二年級生春來說,這個早晨的開頭如此倒霉:她因為遲到而被批評,更重要的是,她暗戀的男生町田君看到了這一幕。
放學回家的途中,郁悶的春意外的救下了一隻差點被卡車軋過的貓兒。更叫她吃驚的是,這只貓居然幻化成人形,彬彬有禮使用人類的禮節向她致謝,又神秘的消失在春面前。實際上,張口結舌的春還不知道,這只是一連串奇遇的小小開頭。這一夜,春的家門前聚起了許多不知來自何處的貓咪。在這個巨大的「貓」之方陣中,貓王乘坐著「貓車」出現了。貓王以高貴的姿態告訴春,白天她所救下的小貓實際是貓國的王子,因此,貓國上下將視春為恩人,並將對她有所報答。
23、2004—哈爾的移動之城
簡介
宮崎駿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神隱》之後,又將在2004年冬推出新作《哈爾的移動之城》(暫譯)。
改編自英國的人氣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使哈威爾與火之惡魔》」。這是繼1990年《魔女宅急便》後,宮崎駿又一部帶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這部劇場版動畫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蘇菲是位製作帽子的專家,但她卻因此得罪了女巫,從18歲的美少女變成了90歲的老太婆。她驚恐地逃出家裡,但又進入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她和不能與人相戀但懂魔法的豪爾,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並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辦法解開身上的魔咒。《移動之城》在2002年10月已展開繪畫工作,其中的城堡部分將帶有19世紀末鋼鐵工廠的特殊風格。
3. 觀後感--哈爾的移動城堡
觀後感--哈爾的移動城堡
以前從沒看過宮老頭的作品,因此看這部2004年的力作是在不知道任何背景的情況下進行的,得出的觀後感也只是就這個故事而言吧!
首先感覺整個片子的大背景——兩個相鄰國家的戰爭,似乎隱喻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女主人公蘇菲和男主人公哈爾所在的國家,就是戰爭中的日本。戰爭剛開始時,首都的民眾還遠離戰火,他們的家園看起來是那麼的平靜和美麗,他們平日所見的,仍舊是輝煌的皇宮、欣欣向榮的市場、意氣風發的軍隊、威風凜凜的戰艦和那片如藍寶石般迷人的大海。
但隨著戰爭的繼續,戰火燒到了首都。最先,是一艘千瘡百孔、冒著濃煙的戰艦跌跌爬爬的開回軍港,這和當初浩浩盪盪的豪華出征場景形成鮮明對比。巧的是,這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結局非常相似。 然後,空襲的警報拉響,敵軍的飛機投下了密密麻麻的傳單(這不就是美軍的心理戰嘛)。再往後,投下的就是貨真價實的炸彈了,於是生靈塗炭,家園變成了地獄。 好在片中沒有出現象原子彈那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否則一定會讓人100%聯想到二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哈爾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其實他是一個神風飛行員。他受國王(天皇)的徵召,對鄰國進行著罪惡的戰爭,甚至傳說她以吃掉女孩的心為樂(這和日軍的暴行倒挺般配)。雖然他的內心已經慢慢的厭惡這戰爭,卻又無力擺脫對國王的效忠和來自沙莉曼老師的控制。前者,就是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而後者則是內閣控制下的龐大的戰爭機器。 隨著戰局越來越不利,哈爾每次執行任務回來都越發的疲憊,他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處於精神崩潰邊緣的哈爾漸漸看透了戰爭的本質,他不願意再為軍國主義賣命。於是遭到了沙莉曼老師的通緝和追殺,那些無處不在的黑衣人象徵著日本戰爭機器對大眾的自由進行的嚴密的控制。這時我們的女主角蘇菲出現了,她的身世使她代表了這個好戰的國家內的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個只要每天過著祥和的日子,哪怕不是很富有也很滿足的老百姓。
由於受到了廢物巫師(其實就是日本國內那些極端右翼分子,流氓)的迫害,蘇菲無意中闖入了我們的神風飛行員的家。這在當時是個逃避迫害的好方法。在和哈爾的朝夕相處中,她以自己善良的本性,逐漸感化了哈爾,幫助他回到了童年時代,認識到了自己的靈魂是何時出賣給了軍國主義政府。原來獲得強大魔力的代價,正是出賣自己的靈魂。日本軍國主義正是靠鼓吹大東亞共榮,鼓吹武士道,毒害了整整一代青年日本人。
當哈爾的心靈得到洗滌之後,他放下了屠刀,立地成佛。他選擇了遠離戰爭,他選擇了與蘇菲過平淡但幸福的日子。最終,國王和內閣也和鄰國達成和解,化干戈為玉帛。當然,這只是動畫片的結尾,現實中日本可是吃了2顆原子彈才不得不投降的,而那些冤死的神風敢死隊員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也許是我二戰的電影看得太多,連一部動畫片我都能看出這樣的觀後感,不知宮老頭知道後會作何感想……
哈爾的移動城堡觀後感
在一個間隙里有陽光射下的午後,在花相飄揚的窗戶邊,欣賞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一個由魔法轉動的世界裡,帶著無可奢望的浪漫,演繹著一個充滿東方色彩的歐洲童話.故事裡有一座可以移動的城堡,和一個風度翩翩的魔法師,以及被詛咒成老人的蘇菲.然後一個愛與痛,樂與悲的愛情故事在戰火中悄悄展開.
愛情的火焰地偷偷蔓延著,小小的幸福,流淌在美麗的城堡,在恢弘的天空,紫色的小花開成了溫柔的大海,朝陽映照高聳入雲的雪山,一切都是那麼溫暖.童話里的愛情就像清晨的森林,被最純凈的陽光滋養著,被最神性的靈魂庇護著,幸福就行走在搖晃的閣樓里.破碎的陽光透過淡若輕絲的薄霧.愛情歡快著誦讀著贊美詩,我們騎著獨角獸去尋找那個心底深藏的地方.
突然又覺得泄氣,想起一個朋友的一句話:愛情是容易被懷疑的幻覺,一旦被識破就自動灰飛湮滅.愛情是一道不知道有沒有正確答案的單選題,我們難以不去懷疑.也許一切的努力只是飛蛾撲火,而就為了那一點光亮和溫暖,我們就義無返顧.
又想起了巴黎,"巴黎,是情人之都,有情人的藝術,和情人的愛情."一直在印象中尋找情人的愛情,可是,在東方,在這個習慣收斂感情面容嚴肅的世界一切不可避免地淪為自己眼中的庸俗.最後自己也不經意間掉入庸俗.我們真的很難說出愛情,但是也只有我們才能說出愛情.
也許只是天空中開出的雲,掛著淡淡的思念,不想讓任何人察覺,知足地愛著.也許只是一種仰望,我們在盡情揮霍時疼痛,在曲終人散時獨自落寞.最後在遙遠的地方對著天空想念,幻想有個人來用一生守護.這些真的只是一種對逝去東西的眷念而已.想起一些奇妙的遭遇,也許是為了愛情的愛情,最後發現愛上你與你無關,那麼故事也只能與愛情無關,只有一點是確定的,我們心目中的愛情其實只是一種幻想,那種只能且只願意在電影里被演繹的舞蹈,在午後的白雲下,在一座只屬於兩個人的飛行的城堡上,這早已超越愛情,
在寧靜的午後,心裡突然有些東西澎湃起來.憂傷有時候無法抑制,淡淡的,沒有任何目的,或是有太多的目的.一種飄忽的感覺,看著窗外山頭的樹林在搖曳,被一層薄霧籠罩的群山一直延綿到天邊,難以名狀.想起了海中飄渺的孤島,想起了微藍燈光照射下的被黑夜慢慢包圍的海岸,想起了一條落滿落葉的俄羅斯鄉村的小路,想起了一座被一層層森林環繞的森林.想起了巴黎夜晚被燈光照亮的大橋.走到心靈最深處,憂傷的根源,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對於沒有答案的單選題,對於時光飛逝時光飛逝,對於一個人的愛情.在這一刻起,我落入深深的困惑,因為我永遠不能知道自己能走到哪裡,能得到什麼.在惶惶然的心底,只有淡淡的憂傷和幻想的樂不可支來蔚籍.
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為別的事奮斗著,有的人走路都不忘了奔跑,有的人活了一輩子只為一家幾口每天都吃飽.還有人一天都放不下一份減價的超市廣告.想到這些,突然感到一種很難用言語表達的感覺,讓我意識到,我們擁有太多的歡樂與悲傷,而且我們還活著.我已經有了所有人都不能羨慕的東西,遠離別人所能夠想像的情感,關於錯誤,關於失敗,關於結束,關於勇敢,關於放任地選擇別人不敢想的方式,不計後果的付出,在成熟之前,最大膽地未成熟了一次.盡管沒有人笑,我還是堅持著這個好玩的游戲.在我一個人的世界裡,在靜謐的黑里,我是唯一的安靜的舞者,我將用全部生命去釋放,去闡釋.我將是一個華麗和天真的救贖.拯救瀕臨破碎的我深愛的世界.
我問佛曰:我如何才能如你這般睿智?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just go on enjoying the life.
歐洲式的飛行夢--《哈爾的移動城堡》觀後感
歐洲式的飛行夢--《哈爾的移動城堡》觀後感 哈爾的移動城堡,英文名Howl's Moving Castle,日文名不認識。 評分:88分 這是宮崎駿大師首次採用別人的劇本。故事的背景都是歐洲。應該是十九世紀中期吧。畫風一如既往的細膩,時而陽光,時而陰郁。不禁令人感嘆動畫的美。 故事的大意,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與前兩部《千與千尋》和《天空之城》相比,哈爾的故事情節更為復雜。女主人公蘇菲(怎麼起這么個名字啊~~)受到魔咒變成老太婆,卻無意間走進哈爾的移動城堡,由此展開了一段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哈而是一個非常帥氣的魔法家,魔法高強,內心卻很幼稚。移動城堡裡面骯臟不堪,靠一堆鬼火加西卡維持運行。蘇菲和這些人住在一起,美妙的人生由此展開…… 美妙的人生背後,總有戰爭的陰霾揮之不去。哈爾化作飛翔的燕子,和戰爭怪獸一次又一次展開殊死的搏鬥。當然,搏鬥的具體過程是不清楚的。宮崎駿很少在動畫片中描寫兇殺和鮮血的場景,順便說一句,或許《再見螢火蟲》是個例外。 當然,只要不是沒心沒肺的觀眾都會發現,蘇菲時而蒼老,時而青春。無法改變的是頭發的顏色,但她的體形常常變化。是什麼使蘇菲變得年輕?從一開始我就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最後我告訴自己,或許是愛的力量,准確地說,是愛的勇氣,使她重返年輕,這么說雖然俗到不堪,但就看導演如何表達這個主題。 另外,畫面和音樂也值得推薦。宮崎駿的作品顏色一向鮮艷明快,一絲不苟,頗有水彩畫和油畫結合之風,音樂依然出自那個某某某的手筆,鋼琴的聲音很好聽。我前幾天下載了一段宮崎駿電影配樂集合,天天在聽。 我知道如果就此打住,難免虎頭蛇尾。但是現在不想寫了,要去吃飯,今天網路一直無法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