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好,我叫韋一航,你想看我的腦部腫瘤切片嗎?」
「幾級呀?」
「二級……」
「才二級,我五歲的時候就已經二級了好嘛。」
韋一航是一個身患腦癌的男孩,與他對話的是一個同樣患有腦癌的女孩,叫馬小遠。他們同樣被病痛折磨著,但生活態度卻完全相反。韋一航孤僻,頹廢,對生活不抱有希望,馬小遠樂觀,開朗,熱愛生活,同時還在用自己的樂觀去感染身邊的許多人。
二人在一次聚會上陰差陽錯地結識了,在馬小遠的不懈努力下,韋一航慢慢體會到了生活的意義,也逐漸被馬小遠的積極、樂觀而感染,兩人最終由朋友發展為戀人。
但在兩個年輕人一起去韋一航夢境中的「未來「途中,馬小遠卻因癌細胞擴散病倒了,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
韋一航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了來自父母、朋友的關愛,懂得了珍惜的意義,獲得了成長,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
多年後韋一航獨自啟程,去往了他的那個夢境中的「未來」,在那裡彷彿看到了生活的另一個平行世界,那裡沒有病痛,沒有失去,一切都那麼美好。
導演韓言從《滾蛋吧,腫瘤君》到《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以幽默的題目,展現出了一個真實,而富有煙火氣的故事。雖然故事的情節,主角在變,可是「珍惜」這個中心一直沒有改變,珍惜當下,不要總是後悔過去,更不要懼怕未來。
「雲朵的背後是陽光,泥沙中也會有花朵綻放。」人的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放棄努力與希望。心懷希望,相信美好定會如期而至。
電影故事從兩個腫瘤青年出發,講述了他們背後家庭的生活故事。正如電影中的那句台詞「你得病了難,周圍的人更難」。本該享受人生中最美好青春年華的韋一航,內心卻面臨著死亡隨時會到來的恐懼。在他的身邊,也有很多身在困境卻努力生活著的人:為了給他治病省吃儉用的爸媽、回憶苦澀的吳曉昧、坐在街邊痛哭的父親、雨中席地而坐吃泡麵的快遞小哥、齊聲高喊「我不怕病魔,我能戰勝它」的病友們……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現實生活的寫照。有沮喪、有隱忍也會有眼淚,但我們都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跟生活死磕。這樣努力生活的我們、普通的我們,都值得一朵「小紅花」。
就像《送你一朵小紅花》主題曲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多麼苦難的日子裡,你都已戰勝了它」,「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走到哪兒都不會忘記我呀」,「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能感受每個命運的掙扎」……「小紅花」於影片中的兩個主角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種鼓勵,是一種珍惜和銘記,更是一種對彼此的牽掛。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小紅花」既可以是送給最牽掛人的一次告白,也可以是送給陌生人的一份善意。「小紅花」是一種可以傳遞的溫暖力量。
此次發布的人文紀實攝影圖中,記錄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瞬間:工作中的保潔員、深夜的路邊攤、互相攙扶的爺爺奶奶、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正是這一個個努力生活的身影、一幕幕市井街巷的煙火氣息、一次次溫馨陪伴的點滴萃取了普通你我的生活縮影,構成了我們有淚有笑、有苦有樂的生活。「小紅花」送給所有這些普通又用力生活著的我們。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韋一航和馬小運,主講兩個癌症患者和兩個抗癌家庭的生活軌跡,組成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
在癌症面前,男主韋一航,他渴望與外界交流,又恐懼被區別看待,怕自己感情付出太多後突然離開世界。怕自己拖垮父母……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女主馬小遠也得了癌症,但他樂觀,彷彿你根本無法看出她對癌症的恐懼,她過著和我們一樣的生活。
馬小遠十分想把韋一航從封閉的世界拉出來,使他不在那麼沮喪,所以知道韋一航喜歡探險後,在城市裡模擬探險,在其中,韋一航的心態發生變化。為此馬小遠在他的手臂上畫了一朵小紅花,這多小紅花,獎勵他的人生第一回積極主動。
送一朵小紅花,鼓勵小學生一種方式。不過其實每個人內心都願意接受小紅花。通過兩個少年面對病痛的心理路程來向觀眾闡述人在面對困難時應該是什麼態度。
電影的名字顯得可愛,與殘酷的病魔形成對比。疾病的痛苦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遙遠,但是於正在經理抗癌的病人來說,每個清晨都代表著希望,用有愛的角度講述這個沉重的故事。送給每一個積極生活的「小紅花」。
電影帶我們走進普通癌症患者的世界,現實生活中像韋一航、馬小運一樣的人,他們體會過癌症讓生命之光變得暗談無此的過程,他們其中有一些人不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執著地追逐著厚重雲翳下的溫暖陽光。因為他們堅信雲翳驅散,暴雨停歇後,雲端微光終將會照進生活。
在夢境中韋一航與馬小運相會,牽手前行!快樂的現實往往來自於快樂的內心!就像電影中兩句經典台詞:想像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好的就是愛與珍惜,生活很苦,但不要放棄愛與希望。
最後,在20xx年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積極生活樂觀向上的你!
喂,朋友,你能感受到命運的掙扎嗎?
命運向我們出了一道永遠無解的難題,你敢不敢再答題卡上落筆?
不要說不可能,沒有什麼不可能。
《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說生活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著生,要麼忙著死。世界上有些地方是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由他人管不到的東西,是完全屬於自己的,那就是希望。
韋一航喝了酒,在雨中抱怨,只為對馬小遠說一句我喜歡你
他真的不怕病魔,相信能戰勝病痛嗎?
可是他早已做好了一死的打算。
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註定要做的一件事,哲學家有時稱其為所謂歸途。
馬丁路德金在毫無天分的情況下,站在演講台之上,說出了那麼一句「我有一個夢想」;《海上鋼琴師》1900是一個天才,卻選擇在船上等待死亡和一個時代的終結;《戀戀筆記本》中,老人在垂暮之年選擇為自己失憶的愛人一次又一次讀出那些過去的故事……生命最閃耀的那一刻,我們就不再懼怕死亡。
古埃及人對死亡有一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了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天堂的門是否開放,取決於這兩個答案: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是否給別人帶去快樂?——這或許就是我們對於生死的最終答案了。
送你一朵小紅花,送給每一個熱愛生活,堅信奇跡的我們。
送你一朵小紅花,送給每一個心懷未來的人。
送你一朵小紅花,送給這個人間。
送你一朵小紅花,送給生活的超能力。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值得被生命嘉獎,苦難源源不盡,但世上仍然有許多與生活死磕的勇士。
朋友,你相信奇跡嗎?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奇跡,在這短短的一個輪回中,擁抱自己,擁抱我們的所愛。
最近火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觀看了嗎?本來早就想去看了,因為時間安排,拖到了今天,同行的還有兩位姑姑和姐姐。
一開始想看的沖動還好,但經過這幾天早讀的勵志句子,我更想看了,尤其喜歡那句「不要放棄愛與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其實這部電影大家應該略有耳聞吧,是關於抗癌的電影。韋一航和馬小遠。兩個本來就不會相交的人就這么癌症,兩人相遇了。
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從五歲起就得了癌症,因為媽媽得癌症而死去,只有一個像孩子般的爸爸。
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男孩兒,有一個完整的家,但他卻愛坐公交的最後一排,喜歡走牆根的一個得癌症的男孩。
兩個人本來約好要一同去韋一航總夢見的地方——青海。在火車上,馬曉遠突然暈倒了,經過治療,最終還是離開了人間。但在她在治療的這一段時間里,他的爸爸卻不再是那個像孩子般的爸爸。
韋一航開啟了青海之旅,到達了青海,他看到了平行時空的他們沒有人得到癌症,他們家庭圓滿,但只是在平行時空里,如果是真實的,那麼沒有人會因為疾病而死去。
想像死亡隨時可能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時光里的平仄中,有你離渦淺笑,並覺得溫暖安然。
《送你一朵小紅花》講的是一個抗癌的故事,不同於普通的電影,總會有英雄一樣的患者大喊:「我不怕病魔!我能打敗他!」,然後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中自然不乏這樣的樂觀勇敢的鬥士,但更多的人,實際上只是普通人,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了腫瘤帶給人們的痛苦、孤獨、輿論、壓力、折磨、沖突,少年韋一航在手術後孤獨、偏執、冷漠、易怒、直到遇見了同是癌症病人的馬小遠,在樂觀開朗的她的影響下,韋一航走出了癌症的陰影,勇敢地與他人生活。最終,馬小遠的卻因癌細胞擴散而不幸去世,沒能成為站在湖邊的那個女孩…….
盡管這個故事結局並不完滿,但整部片中的積極因素卻打動著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各自的不幸,或許,癌症是最重的,也有可能是最輕的,身體上的疼痛與心靈上的創傷相比,畢竟算不了什麼,而它帶給人的打擊有可能是致命的,有人能走出來,有人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有些事情我們不能決定,比如說我們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些不在我們的操控范圍內的變數,我們只能坦然接受,畢竟再怎麼想也是空想,我們無法改變,想多了反而自己心裡受罪,這不僅是多慮,而且是人類的無能為力。而面對困難的態度則是我們真正可以去掌控的。有人說癌症病人一半是病死的,一半是嚇死的,醫生說還能活兩個月的,有人活了兩個星期,有人活了五年十年,這是由心態決定的。我們不要求每個人在困難面前都要做大勇的鬥士,而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選擇更美好的人生。
盡管生活有時很痛苦,但我們可以只手撥開雲霧,去尋找陽光,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將並肩而戰。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雲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該片圍繞兩個抗癌家庭、兩組生活軌跡,講述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人生命題--想像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是韓延導演繼《滾蛋吧!腫瘤君》之後,再一次關注生命題材和現實故事,被稱作「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還記得那年看完《滾蛋吧!腫瘤君》之後的反應嗎,是不是相當一段時間都不怎麼亂吃東西也不敢熬夜了,《送你一朵小紅花》也是一部提醒大家,關注生命的溫情主義電影,導演十分喜歡給沉重的抗癌題材電影,冠上一個可愛俏皮的名字,《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名字和題材間形成強烈的反差,也許這部電影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癌症是可怕的沉重的,但是生活卻是可愛的。
父母的叨念,朋友的記掛,鼓起勇氣的自己,皆是珍貴禮物!,正是這些值得珍惜的瞬間,組成了我們可愛的生命,珍惜擁有的當下,人生僅有一次,無論怎樣都要活得精彩,珍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你認為觸手可及的事物,可能是別人窮極一生的追求,所以請學會珍惜吧,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在癌症與現實的痛苦掙扎中也嚮往著美好溫暖生活,有淚點,有笑點,溫情中參雜著幽默,用力珍惜,積極生活,你將收獲一朵獎勵的小紅花,抗癌過程萬般痛苦,但希望每一個病人清晨醒來都能看到陽光和希望,生活很苦但不要放棄愛和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應該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希望每個患癌家庭都能走出泥沼,擁有未來!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名字,怎麼會這么俗的名字呢?我心裡暗暗的想,結果看了電影卻淚流滿面,裡面講的是,一個看起來溫馨的抗癌家庭故事,我從預告里看到了鼓勵大家積極生活,主動探索,不要隨便放棄夢想的諺語,就像這里的人物,會發生個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20世紀20年代,科技發達了,社會也發達了,班居住在同一層里的鄰居也不互相認識了,人情味也在發展中,漸行漸遠,關起門來擁有各自的世界,不難看出,影片傳遞出的理念,不僅是溫情傷感,更是要展現在意境中的逆流而上的積極心態,這部影片從更深的角度破解死亡,給人們帶來意義,將愛表現再次升華一個層次。
送你一朵小紅花,帶我們走進普通癌症患者的世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像韋一航,馬小遠一樣的人。其中我看到那一句話,有一個光頭的小男孩,看著魏一航他爸爸給他喂飯吃,那個護士說他爸爸經常省吃儉用,連晚飯都不捨得吃,對那個小男孩說讓你今天好好的做檢查,今天晚上我就給你買紅燒牛肉飯吃,看到這里,我心裡感到十分暗器,不禁讓我想起一句名言,人生人人有難點,但我們不應被這些痛苦所左右,掌握自己而積極的活著,相信極其的活著。
我們時刻要記住每一秒才是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愛了我們的人,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的生活,勇敢地笑對人生吧!
看了最近很火的,送你一朵小紅花。
最令人動容的是,「女兒」給父親點的紅燒牛肉;
最讓人心動的是,韋一航雨天借著酒勁對馬小遠說,「遇到你,我所有的原則被我當做無聲無響的屁給放了,我喜歡你」的告白;
最讓人遺憾的是,馬小遠最終沒有和韋一航站在青海湖邊上成為未來的那個人;
最讓人心疼的是,那個平行時空像是真的存在,實際上又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無力改變現實的幻想,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片子里夾雜著很多情感。
爸爸媽媽對一航的愛,一航的喪,患病孩子的愧疚自責,病友群一起對抗癌細胞溫暖,馬小遠看似通透的樂觀,馬爸爸一夜之間的成長,普通人為生活不斷的努力活著。
馬小遠說,你覺得老天在為難你……難道別人就不難了嗎?活著本來就難,這個世界有誰過得容易的。
看著韋一航和馬小遠低配版的海灘,南極,沙漠之旅,以及在廣場上體驗老年生活廣場舞,覺得很有意思。「大人才想傻不傻呢,小孩想著的是如何實現」
其實不管去哪兒,陪在你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韋一航最終去到了青海湖,但馬小遠已不在。
我想,片子最想表達的除了積極面對生活的困難以外,更多的是要珍惜我們現在的每一天,每一秒以及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愛人。
謹此紀念,這平凡而又幸運的一天。
小時候,我的快樂很簡單。我想要的只不過是一瓶泡泡水,她們問我還想要什麼,我說「兩瓶泡泡水」。我想要的是睡前有人給我講故事,所以,媽媽給我講,爸爸給我講,外公給我講,姑姑給我講
我討厭總是放學路上仗著比我高欺負我的那個女孩子,我喜歡給我西瓜吃的繼紅媽媽,討厭四年級說我是肥婆的小肥仔,喜歡那個偏愛我給我藏一枚煮雞蛋的老太太;懷念小夥伴們搞怪臉上塗滿紅墨水裝鬼,我覺得幼稚到爆卻還一臉被嚇壞的樣子。
時光要慢些走。我發現我現在的願望只能靠自己去實現了,我要的遠不是一瓶泡泡水那麼簡單了。雖然有些願望也許只是空談了,我有時候不開心,有時候想發呆,有時候覺得很孤單,有時候不知道該幹嘛。其實我忽略了我擁有的東西,我有自己很親密的小可愛們,有愛我的親人,有我憧憬了五年多的理想,有一群冒著熱氣的新朋友。
我知道有的人也許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得到過一朵小紅花,但他們也是這樣子走過了屬於他們的路,我們應該慢慢地尋找自己的小花花,我們眼裡要有不甘平凡的光,也要有信心有勇氣面對空白的過去,
雞湯看了不少,作用不大,卻總是在一首歌,一部影片,一個細節突然明白了。人活著,就挺好了,活得開心,就賺了,開心一天賺一天,不要再給自己徒增煩惱了。
雞的煩惱不是它在雞群,而是因為它不是鶴,它本可以開開心心做一隻雞,偏偏它有一個鶴夢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易烊千璽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韋一航中,展現出癌症病人的壓抑痛苦以及不甘。他痛苦的時候我會難受,他笑起來的時候我會感到欣慰與開心,雖然這部電影是以抗癌為主題,但電影本身的氛圍是以溫情為主,溫情中又有一絲壓抑沉重。
在劇中,馬小遠也是一位跟韋一航一樣的癌症病人,但她積極,樂觀,是韋一航的反面,也相信「平行世界」,與韋一航一開始的表現大相徑庭。她有著一位堅強,永遠像個小孩子的父親,但他在女兒馬小遠病危時又沒那麼堅強了,在那一剎那竟滄桑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也突然多了許多。
從馬小遠與韋一航相識後,她看出了韋一航的喪,便一直努力幫助他,從微博的私信,到帶著韋一航去見各種人,再到帶著韋一航模擬游覽世界各地風景。就這樣,有著相同病痛的兩個人,漸漸靠近,漸漸走進彼此的心,因為馬小遠的存在,韋一航的生活變的多彩。兩個人互相鼓勵,互相安慰,他們依戀著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幸福便是抵禦病痛最好的武器,病魔並不會打破這至高無上的愛情。
對於每個人來說,活著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勇敢拼搏、絕不放棄,是我們所堅持的原則,無論遇到什麼都要繼續努力,要相信未來總會迎來光明,永不妥協,永遠努力。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這一段一直都十分火的電影,於是,今天下午我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在這裡面講了一個患癌,並且說可以看見未來的男孩韋一航,和另一個患癌的卻相信有平行宇宙的`女孩馬小遠的故事,和他們的經歷。也是講述了關於抗癌時兩個家庭的溫暖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兩句話是:「想像死亡隨時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以及「我們珍惜每一刻,我們很少說話,但常常微笑。」在影片之中,一位奶奶每天在等被人販子拐走的孫子,每天都在張貼新的尋人啟事。還有負責大半條街的聾啞人小張,只能通過別人替他尋好的視頻和他人進行交流,甚至被醉漢打傷過。以及失去癌症女孩的父親。老天並沒有寬待過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在奮力的掙扎著。所以,對於將會失去的一切。我們要做的,僅僅只是愛與珍惜就夠了。
珍惜是什麼呢?是故事情節中女孩知道父親每天在等她吃紅燒牛肉飯,而最終父親崩潰地吃紅燒牛肉飯,而最終父親崩潰的吃紅燒牛肉飯,而終等不到女孩。是奶奶的孫子被拐走,而終等不到孫子!
而結局,馬小遠因為病情復發,而沒能和韋一航一起去青海,最終也沒能去成。在影片的最後,韋一航在青海看到了平行世界,那裡的他沒有癌症,一切都是那麼完美,所有人都干著自己想乾的事情,一切都是那麼完美。但,事實上,哪裡會有平行空間呢?不過是人們所需要的心理慰籍罷了。
送你—朵小紅花,獎勵你人生中的積極主動!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
面對失去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好當下每一分每一秒。
——題記
昨天,哥哥學校放假了,今天便讓他帶我去看了我期待已久的一場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電影中講了兩位正值青春年少的抗癌男孩兒、女孩兒。因為一場誤會結識並走到了一起。當兩人為了去男主腦海中的那個地方——青海時,女孩兒暈倒了,只留下了男孩兒一人。在最後,男孩兒獨自一人來到了他的夢中之地,並且看到了生活在平行世界裡的自己和身邊的人。那個世界,他和女孩兒沒有生病,家人也都很幸福。在那個世界,他和女孩兒一起去了想去的地方。最後的結尾的場面,無疑反映出了男主以及所有不幸的人們對生活中的美好的憧憬與渴望。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無疑讓我認識到了什麼是生與死,什麼是生活。每天都有新生命的出現,也有許多生命在墜落。生活中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好當下每一秒!
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得到了就要珍惜,失去了就要坦然面對。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句十分打動我的話,比如:「不要放棄愛與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獎勵一朵『小紅花』。」是啊,不一定所有努力過後都會得到好的結果!但起碼我們懷著愛與希望拼過了,那我們的人生哪怕走到了最後一刻,也一定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的!
對比於電影中的這些人,我們可真是太幸運了,至少沒有病痛。想去哪就能去哪,生活中至少不會時時刻刻都充滿絕望。
再送給你一句電影中的話:「生活很苦,但不要放棄愛與希望。」
在我的寒假作業單上,有一項選做的作業:觀看影片。我發現有一部《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電影。於是我便與父母在家觀看了這部電影。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一部勵志感人的影片。劇中的男主女主都患有腦癌,在女主的鼓勵下,他們兩人共同抗癌,最終女主突發癌症,最終離開了人世,男主堅強地抗癌,最後康復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我能征服病魔,我能戰勝它!對於病人來說,打敗病魔該需要多大的勇氣,更何況癌症。面對疾病,他們沒有退縮;面對絕症,他們沒有頹然;面對疾病,他們微笑面對!面對絕症,他們逆流而上!他們不怕困難,不向命運低頭,不怕命運折磨。他們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讓人敬佩,更讓人感動落淚!
健康的我沒有身體病魔的纏繞。但是在學習、生活上卻有懶惰的"病魔"。面對生活上的困難,我也要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遇到學習上的難題,我不該退縮,不應該半途而廢,更不能自我放棄。我應該勇往直前,樂觀向上,戰勝生活中的「病魔」,讓自己變得樂觀向上,變得勇敢陽光!
看完《送你一朵小紅花》,讓我明白了做一個健康的人是多麼幸福!我不用為自己的健康問題而徹夜難眠,自暴自棄;父母、家人也不用為治病籌錢每天為我而操心。在健康的身體面前,一切金錢、榮譽都黯然失色。以後我要加強鍛煉身體,保證擁有良好的體質,活好每一分,每一秒,讓我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
《送你一朵小紅花》讓我不再害怕生活中的病魔,我有信心戰勝它!我也將認真活好每一天!
《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電影在20xx年12月31日上映,剛聽到這個名字,覺得有點可愛,實際上是與病魔作了鮮明的對比。疾病的痛苦對於普通人遙遠,可是有些人身患絕症,經常在死亡面前掙扎,這個電影就是描述了一群絕症患者,積極生活與病魔作斗爭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韋一航和馬小遠,主講兩個癌症患者和兩個抗癌家庭的生活軌跡,組成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
男主韋一航在得病後渾身長滿了刺,他渴望與外界交流,卻又恐懼被區別看待,怕自己感情付出太多後突然離開了這世界。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拖油瓶,拖垮了父母,所以整天喪喪的,對生活對未來沒有任何信心希望,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女主馬小遠從小就得了癌症,但她樂觀,對生活永遠有期待,彷彿你根本無法看出她對癌症的恐懼,她過著和我們一樣的正常生活。
馬小遠十分的想把韋一航從封閉的世界拉出來,使他不再那麼喪,所以在知道韋一航喜歡探險後,經常在城市裡模擬各種探險,帶著韋一航遊玩,在這期間韋一航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變得敢交出自己的真心,為此馬小孩在他的手臂上畫了一朵小紅花,獎勵他的人生第一回積極主動,這給了韋一航從未有過的獎勵信心!
為了給韋一航尋找他夢中的世界,踏上了前去青海的旅行。可是,途中馬小遠病情復發,情況嚴重……後來馬小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韋一航痛苦不堪!好在,在病友群和父母的幫助下,有所感悟,獨自走在追夢的路上!
我在看完這部影片後,也明白了,黑暗中尋光,荊棘中生長,在時光的平仄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熱愛生活和珍惜時間。
⑵ 勵志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一部電影看完,猶如礦業望天一般的音樂之聲回盪在耳際,久久不絕於耳,一雙雙真摯的眼睛所散發出的童貞之光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對自由和博愛的嚮往和與望發人深省,天籟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潔的月光碟機趕走了黑暗中的恐懼,用愛心去感化孩子心靈又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長的眼裡,這是一群難以馴服的野馬,一群無知的頑童,除了拳腳相加的教育,他們別無他法,連做似的管理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和接納,當然孩子們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們永遠都是一群不可早就之才,永遠都被人唾棄和責罵。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熱愛音樂勝過生命,才華難以施展,最終成為一所寄宿學校的學監。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嗎當孩子們都安靜的睡著了以後,他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當他發現他的創作被還不理解他的孩子們偷走的時候,他發瘋似地找回了他的寶貝,然而他原諒了這群難以管束的學生,當他發現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樂」嘲笑譏諷他的時候,他沒有生氣,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了那個聲音是「眾里尋他千網路」中所忽然發現的天使。
他用音樂喚醒了孩子們的良知,他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他用音樂獲得了孩子們的理解,他用音樂拉近了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他的音樂是他用生命譜寫的,就好像他愛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樣沒有辦法不讓這群在校長的眼裡無可救葯的孩子喜歡他,相信他,愛他。當他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創作的歌曲為他送行,用他創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創作的歌曲驅趕對即將有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厄運的恐懼。歌聲穿透夜空,歌聲穿透田野,歌聲穿透了孩子們的心靈,歌聲把孩子們帶到了另一片天地,歌聲留下的是克萊門他的一片愛心,歌聲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理解,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溫暖,我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讓孩子終身難忘,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舉動對孩子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星期天中午,電影頻道播了一本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因為曾在預告中看到過,感覺還不錯,於是完整地觀看了影片。
影片用倒敘的手法講了一個老師教育特殊兒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里,有許多行為偏執、叛逆頑劣的少年,院方的高壓政策激化了他們的逆反心理,經常發生嚴重的沖突。失意的音樂家馬修頂替不堪忍受的前任來代課,在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後,他採用正面、積極、激勵的教育方法逐漸取得了學生們的信任,並組建了合唱隊,用優美的音樂滋潤那些空虛的心靈。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漸激發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後成了著名的音樂家。而馬修卻始終平凡地生活著。
整部影片的基調很平靜,但我卻被震撼了。當影片中響起孩子們聖潔、純凈的和聲,曾經頑劣的眼神里滿是專注與柔情,我的眼睛濕潤了。
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了解這些孩子的心理,知道他們的需求。在長期的鄙視與壓制下,孩子們迫切渴望受人理解、被人尊重。而馬修的教育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人文關懷。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的教育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當他替某人隱瞞錯誤並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當他不歧視差生反而分派適合他們的任務,當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而善意撒謊時,無不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滿足需求、情感先導;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看完片子的整個下午,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靜,經常地回想其中的片斷,回想身邊的孩子與老師,回想自己的教育。
教育的價值在哪裡?教師的價值在哪裡?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好的回答。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
看完影片之後,才知道這個「放牛班」與真正的「放牛」一點關系也沒有,所謂「放牛班」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的性格,脾氣和他們短短的卻復雜萬分的人生歷程,而春天,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重新」之意,一種冬天過後又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象徵。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有著這樣一個充滿嚴格制度的少年學校。而這個學校里的學生,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嚴厲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成為了一群沒有教養,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會知道,在這樣似乎無可救葯的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正在悄然升華。懷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夢,他們遇見了一個可以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他就是馬修。
電影中的.院長,對孩子不僅沒有耐心,而且往往對犯了過錯的孩子,處以嚴酷的體罰,例如: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馬修老師則完全不同,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心,對犯錯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們的自信,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春天
在學習的路途上,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介,一位壞的老師,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師,往往一句溫柔的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讓他人眼中,毫無希望的壞學生,重新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方向。
當一位好老師如此重要,卻非常困難,因為面對一群不同個性,不同資質的學生,如何因材施教,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我看來,「「耐心」是一位好的老師,最須要擁有的,對學生不要時常大吼大叫,甚至拳腳相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用愛心與信心,總有一天,學生們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馬修,他好似一個善良的牧人。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我想說:這不是奇跡,而是愛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學生時,將學生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用音樂啟發孩子的潛能,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小天使,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他們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記得其中一句對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這句話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度。
記得上學期上雷老師的《教育原理》時,她特別強調「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都應該得到尊重,存在就是有價值的」。馬圖在接受校長的任務時所提出的三個條件:第一,不體罰學生;第二,讓我來處罰犯事的學生;第三,不要透露他們的名字。無一不體現了他對幼小心靈人性的關懷。
最後,這個班級的一切都改變了。一幅幅美麗的春天景象在每個孩子腦海中浮現。他們從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膽,生怕犯錯的恐懼,而漸漸轉變成為了慈父般的愛。
整部電影使我感觸很深,的確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教育意義深刻的電影。在被劇情牽動的同時,心靈也不禁震顫。將這群問題少年集中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中,他們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樣充滿生機。他們需要的,正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漸漸忽略的愛與呵護啊!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教師是十分偉大的。他們往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在學生失敗時說的那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在學生對前途感到迷惘的時候伸出的援助之手,還有很多很多……
電影往往是虛構的,也許在真實生活中它不曾發生。但是它卻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愛。在簡單質朴的語言中,我豁然開朗:其實,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美麗的花園,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隨時隨地都因為周圍發生的一切而改變。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然而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當寫滿了愛的紙飛機飛滿了整個校園,馬修的為師之道獲得了肯定,同時音樂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覽無遺的肯定。這也讓我想到另一個於這部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大家都很熟悉的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也同樣在用愛和音樂來教育孩子。
不可否認,溫情是個好東西。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沒有特別叫人難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種從頭至尾都可以讓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著那些頑童們可愛純真的一面,心底煥發出的某種「本真」的天性。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么一鍋濃濃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一聽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為是農村放牛娃的班級。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實是由一些難纏的問題學生組成的班級,影片是從兩個老人看馬修老師的舊相片和日記開始的。
這兩位老人是派皮諾和莫昂奇,他們曾經是「池塘之底」學校的學生。「池塘之底」,顧名思義,是最差的學校,是一所專為問題少年設置的寄宿學校。學校的建築陰森古板,教室灰色斑駁,學生好似井底之蛙、籠中之鳥,得不到愛的滋潤。這里的教育理念是「行動一反應」原則,如果有學生觸犯了紀律,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若3秒內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關6小時禁閉,取消所有娛樂活動,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發為止……
但他們是幸運的,他們遇見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禿頂老頭兒,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在事業低谷期選擇來到「池塘之底」學校做了學監。他從不打罵學生,給學生最大的寬容和保護,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他讓不會唱歌的小派皮諾當副指揮,讓老走音的郭邦當架子。他讓每個孩子享受到音樂和集體合作的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春天」。
和「池塘之底」學校里的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不僅擁有疼愛我的父母,還擁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學校就像我們的家,處處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教學樓每層拐角處設有「溢香書吧」「彩虹閱讀」等閱讀角,讓我們走出教室,就進入書的海洋。樓內設立了充滿想像力的「氣象萬千」「奇思妙想」「E想天開」「童心飛揚」等活動天地。學校還組織了民族樂團、紙雕、快板、京劇、剪紙、古箏、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作為新苑小學的學子,我感到自豪。
童話作家鄭淵潔說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於怎樣培養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他能行。」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他們的歌聲一直縈繞在我的耳旁。
⑶ 勵志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勵志電影,它成功地展現了孩子們內心的渴望與掙扎,以及教育對於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性。
電影通過講述幾個孩子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潛力,但往往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天賦和潛力被埋沒,甚至被誤解和忽視。電影中的主人公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從未放棄,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讓我深感震撼,也讓我更加堅信,只要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注和支持,他們就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電影中教育的重要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中的老師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愛心,引導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這讓我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的品格和能力,讓他們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注重教育的全面性,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
觀看《小孩不笨》讓我深刻認識到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值得被尊重和關愛。同時,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育機會,努力發掘自己的潛力和優點,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關注和培養每一個孩子,他們都能夠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⑷ 勵志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2)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特別的意義。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系。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系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系。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持、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持、參與群體的活動,然後形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同。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子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己。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了解國彬的情況。國彬把自己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著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老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當人們由於發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己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能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級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
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到特別之處,來發展自己。如果我們堅信自己能進步,並常保持自信,那麼,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
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盡自己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系,親子關系,事業問題和學業問題等。
上個星期,我跟父母一起看了《小孩不笨》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孩不笨》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傑利為了得到父母的贊美不斷地努力奮斗,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贊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為他們是對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才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當然,我們也了解父母是為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麼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待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為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從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後路,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己的愛,才導致今天的悲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
如果說父母打孩子還可以理解,但學校通過全校師生的顏面鞭打孩子的暴力方法去教育學生,我覺得很殘忍,我不贊同這樣做。這樣做也許可以令孩子吸取教訓,但是你們知道嗎?這樣的做法同時也使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劇中也曾說過: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
正因為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劇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說: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小孩不笨」的電影版及電視版都推薦看。對於比較忙的朋友,可以選擇只看電影版,如果有空,看看電視版也不錯。戲中,主要講述了3個家庭:一個開始只懂得聽媽媽話,沒有自己主見,飯來張口的小胖子Terry;一個有繪畫天賦,卻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國彬;一個很講義氣,小小年紀就擔負起幫助媽媽,照顧弟弟的小男子漢文福(在電視劇中,多了一個讀書很棒,不肯認輸,自尊很強的女孩)。
在學校,學生們被分了等級,那隻是一個小學的學校,在孩子們弱小的心靈里,已經覺得,因為自己成績不好,被分到差的班裡,自己的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大半。不但如此,學校的老師,大多都戴著很深的有色眼鏡,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隨意打罵,侮辱成績差的學生,卻沒有任何懲罰;成績差的他們,即使什麼都沒做,卻總是被請到校長室,讓被請來家長,和老師們一起責罵。他們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解,或者說即使他們說出真相,卻總被認為是為了減輕懲罰而說出的謊言。學習不好的孩子,又有什麼錯呢?分數,文憑,對大人們而言,對整個社會而言,真的那麼重要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奪取高的分數,大人付出了高昂的金錢,更甚的,付出了他們的時間,精力,他們有想過,他們所謂的「for you rown good」是否真的是為孩子們好嗎?真的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嗎?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失去了屬於他們歡樂的時光,是誰的錯?「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社會的錯」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總是無奈地被這個社會的輿論和眼光牽著走。父母們談起孩子,分數,學校,課外學習,都是他們主要的攀比話題,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自己,只好把這種壓力,轉到了孩子身上。大人們自己也意識到了,然而,幾乎沒有人敢逆流而行。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吧!
老師眼裡,對一幫扶不上壁的爛泥,也放任自流。有經驗的老師說的自有他們的道理,而新的老師也有她一套把爛泥扶上壁的做法。不知道,過多幾年,當新的老師成為有經驗的老師的時候,她的想法,會不會有所改變呢?教育,究竟是育人,還是愚人?教育工作者,又有沒有好好想過?特別是小學的老師,他們的一句話,可以讓一個毫不起色的孩子變成偉人,也可以讓一個聰明有靈氣的孩子變得精神分裂。他們是否了解自己對孩子來說,是會產生多大影響的人呢?當看到同伴受欺負,有孩子站出來一起面對,也有孩子因為家庭壓力變得對身邊發生的事情「no ne of my bus in ess(這和我沒有任何關系)」。他們在共同經歷中,不斷體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大人的話,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該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決定……大人們不也需要好好思考,連自己都經常做矛盾的.事,怎麼不令孩子在沒建立正確的判斷能力之前感到「confuse(困惑)」呢?戲中,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雖然是一部輕松,勵智的戲,卻讓我流下無數復雜的眼淚。
「小孩不笨2」則是與第一輯不太相連的劇,可以說是一部輕松搞笑的喜劇,戲中,也有含淚思考的部分,相對第一輯來講,這樣的成分已經少了很多。可能孩子長大了,要帶出的,是另外的寓意。看戲的朋友,就自己用心體會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相信,這個世界造了自己出來,一定有自己有用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前面有石頭,就停步不前,勇敢走上去,把石頭搬開,繼續走下去!
一年前,一個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當我第六遍欣賞這部電影時依然感動於電影里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情感升華點……「你最後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贊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這三句問句出現在影片一開始,叩問每一個人的心。也讓我想起了曾經最初想找尋的那把走進可愛的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小孩不笨》里的每一個故事都那麼平凡卻往往又更能觸動我內心的那份感動。我為學謙花費了自己卡里所有的錢給父親買剃須刀修電腦而感動;為傑利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學謙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感動;為了學謙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感動;為成才爸爸——一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感動……其實在整個情節里無論是成才的爸爸、學謙、傑利的父母、還是華文老師,每一個角色里都流淌著滿滿的愛,而也正因為這深沉的愛的名義讓成才的爸爸對成才拳打腳踢以為那是最好的管教方法;讓學謙、傑利的父母每天忙著工作賺錢,同時對兩兄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讓很敬業的華文老師總是帶著一份焦慮責罵學生,也許孩子不夠優秀,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給足夠的舞台讓他們表達,以至於離教育的幸福感越來越遙遠……
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一切只因為缺乏溝通,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沖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從而讓愛的表達方式偏離了正軌,進而迷失了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份帶著賞識的溝通。
「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經常都在鼓勵和稱贊下,跌倒了又站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稱贊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長大後,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
這讓我想起了偶然看過的一勵志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篇文章《心的第三道門》:我的心有三道門,第一道門是開著的,爸媽隨便進,第二道門是關著的,爸媽總是不敲門就進,第三道門鎖上了,鑰匙藏在我的心裡,想進來就得先要鑰匙,須用心來。因而帶著一份賞識之心去溝通去打開他們心中那把鎖、那扇門才是必要的。作為老師的我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把鑰匙——學會用放大鏡來鼓勵、贊美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往往學生只需要老師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目光,就能使他們從軟弱走向堅強,從懶散走向勤奮,從失敗走向成功。「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的贊美和鼓勵就如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就如一座橋,能溝通師生間的心靈之河,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
工作第一年的第一節課上我記住了一個叫李小穎(化名)的女孩,她也許不算聰明甚至反應有點慢,但從最開始她回答問題時我都用心的關注她,鼓勵她,她有什麼學習生活上的心事會來找我溝通,在後來的每次單元測試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我同樣感受到了她的努力。賞識就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是因為你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許是你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改變了許多事,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的,每個小孩的潛能都是無法估量的,只要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贊賞,他們的潛能就可以更好的被激發出來。
所以我喜歡在學生的作業評語中畫上一張笑臉,有時會寫上「加油」!我覺得這樣的評語能鼓勵學生。這正如影片結尾傑利所說的「在每個小孩裡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事實上需要鼓勵的又何止是孩子,每個人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贊揚和欣賞。在孩子們的筆記本里曾經寫著的一句話「我喜歡政治,因為您而喜歡」,何嘗不是對我的一種真誠贊賞,07(2)班的一個叫趙小康(化名)的智力相對較弱的男生的一個祝福電話(我當時很好奇他怎麼會有我的號碼,他一句不經意的話傳遞著他的一份用心「老師我是以前悄悄在門衛室記下來的」)這些何嘗不是一直鼓勵著我工作兩年多以來的每個日夜。
心理學家為威廉傑姆斯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原來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尋尋覓覓的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直都在那就是——賞識之匙。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的名字聽著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剛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就想著:這肯定是講述一個孩子上學的經歷。正想著發生了什麼事,電影就慢慢拉開了帷幕。
我看著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裡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為父母太嚴厲,動不動就對兒子大喊大叫,而且不關心兒子的成長,所以兒子就整天與混混搭在一起,學會了抽煙、喝酒、偷東西……但做父母的竟然什麼都不知道。從而兒子慢慢地發展到了下手搶東西!他不管男女老少,都搶!一次,搶東西後,兒子知道錯了,便回去歸還。但周圍的人看不下去了,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著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為了能讓兒子安全回家,給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鏈,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為。受害人不肯,說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著眾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
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裡只喊著一個字:「爸,爸!……」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說明他們心裡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麼說明他們心裡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一定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溫暖、給你的幫助!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你。每次打罵完你,可能都會自己默默地傷心一次。因為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說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同時,我又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孩子的腳扭傷了,父親只是冷淡地問了一句:「你怎麼樣了?」然後就很絕情地說:「沒事的話,自己站起來走!快!」孩子既驚訝又滿懷傷心地望著父親遠去。正當絕望時,父親在拐角處卻突然回過頭來善意地看了孩子一眼……看來,父母對我們的嚴厲、絕情都只是表面現象,讓我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父母內在的真正的良苦用心!
⑸ 勵志片《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勵志故事片,影片根據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一個山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下面是語文為大家整理的影片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一:
春節里,我看了一部電影,叫《背起爸爸去上學》。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甘肅農村孩子石娃小時候媽媽就去世了,與父親姐姐一起生活。這時石娃應該上學了,可是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他爸爸就用了轉勺子的方法決定了石娃去上學。石娃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一個小河,有一次,下大雨了,他親眼看見這條小河吞噬了他同桌的性命,石娃害怕上學,開始了逃學,最終還是被爸爸發現了。挨了打以後,爸爸背著石娃去上學。途中,爸爸告訴石娃:“水有漲有落,學要天天上,你是一個男娃,幹啥事都要有個結果。”石娃聽了後,再也沒逃學。看到這,我想他爸爸講的很有道理,我也要像石娃一樣好好讀書。
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的好成績,並考取了師范學校。但他爸爸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行動不便。為了讓石娃能去省里安心學習,爸爸在夜裡跳進井裡想自殺,被石娃發現了。石娃說“我要背你去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
看完這個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所有的困難和阻礙,我們都要堅強地去面對,永不退縮,永不放棄。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二:
有一種財富,你能擁有,但你看不到;有一種財富,你能感受,但你摸不到;有一種財富是金錢所不能比擬的,但它卻是心靈的盛宴。那就是—愛!
前不久,我觀看了《背起爸爸去上學》這部電影,它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人間的愛。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淹沒了自己的同學,他因為害怕逃課三天,被父親打了一頓,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校,過河的時候石娃卻哭了,細心地父親走到石娃身邊,俯下身子,說出了那句意味深長的話:“河水有漲有落,但學是天天要上的。男娃,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多麼平實而又富於哲理的.語言,如果不是這種沉重如山的父愛,看似普通的句子,會給兒子那麼大的動力嗎?父親將他背過了河,一路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在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石娃很努力很努力,每次都考第一,甚至還獲得了國家賽的一等獎,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然而他頭頂的藍天卻變成了灰色——父親癱瘓了,父親要讓石娃上大學,為的是讓他長大後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可石娃呢,左右為難,如果照顧父親,不去上學,會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但如果去上學,不照顧父親,父親的病可能會更加嚴重。父親為兒子著想,兒子為父親著想……父子情深。在電影結束時,石娃為了能更好地照顧父親,又能專心讀書,他決定背著父親上學。當看著他背起父親在剛升起的一輪紅日下,邁開艱難的步子,穿過那條河的那一幕時,我感動的落淚了。父子之情淋漓盡致地在此刻體現了出來。“世間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父心高”啊!
現在的我們,也許和開始的石娃一樣,不懂得父親或者是其他人對自己的愛,更不懂得去報答。看了這個影片後,我懂得了愛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維持的。我們也要對身邊其他的人分享我們的愛。因為,大愛無疆!
《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三:
最近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也感動了許多人。
電影的內容是石娃是一個從小失去母親的孩子,一直和父親與姐姐生活在一起,由於家裡貧困,父親用轉銅瓢的方式決定了石娃上學。雖然姐姐也很想上學,但是為了父親與弟弟,她放棄了這次機會,還從出嫁的彩禮里拿出錢來幫助弟弟交學費。為了姐姐和父親,石娃努力學習,終於獲得了好成績。有一天,父親在地里干農活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受了傷,為了不拖累石娃,竟然要自殺!當石娃從井中救出父親時,我的心裡就像被刀絞了一樣,難受極了。
為了爸爸,為了自己的學習,石娃毅然決定,要背起爸爸上學!
影片感人肺腑,讓我受益匪淺,從這部影片里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我們應該向石娃學習!
⑹ 小小心願國產兒童勵志片——觀後感
電影《小小心願》中講述的是李小媛想給媽媽買輪椅的心願。
李小媛只有11歲,她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里,她的爸爸得了重病去死了,媽媽下肢癱瘓不能勞動,家裡的擔子全落在她一個人身上。
有一天,李小媛放學回家看見一位老爺爺坐著輪椅在馬路上來去自如,她心想:要是媽媽也有一輛輪椅,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可是,輪椅要450元錢,家裡僅靠社會低保金和媽媽做手工活這點錢為生那有錢買輪椅啊。於是,她決定撿易拉罐攢錢,好不容易攢到了450元,她高高興興地坐著公共汽車去給媽媽買輪椅,可是到了商場錢丟了,李小媛傷心地哭了,她想給媽媽買輪椅的心願破滅了。
李小媛的成績很好,特別是畫畫,還得過市一等獎。暑假的時候她決定辦一個小蝸牛畫屋,想盡快掙錢給媽媽買輪椅。小蝸牛畫屋一開辦,引來了很多小朋友,她白天當小老師教小朋友們畫畫,下課後撿易拉罐,心裡甜滋滋的,可好景不長,因為年齡太小沒有辦學資職,政府不讓她辦學了,李小媛的心願又一次被破滅了,她傷心、難過,禁不住潸然淚下。但是,李小媛與殘疾媽媽相依為命的感人事跡經電視台報道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大家買了一輛嶄新的輪椅, 完成了李小媛的小小心願,她的媽媽坐在輪椅里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看了這個故事,讓我受益非 。我要向聰明懂事的李小媛學習,學習她孝順、好學的優良品德;學習她「弱勢」不「弱志」,堅強自信的精神;也要向社會的好心人學習,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麗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