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四
說說鐵原阻擊戰。
鐵原阻擊戰是抗美援朝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鐵原,是志願軍戰略物資集散地,更是前進和撤退的集中地。正如美軍將領所言,打下鐵原,就能讓前線的龐然大物瞬間倒下,所以,鐵原能否守住關繫到整個朝鮮戰局。
彭總下令19兵團63軍要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鐵原15天,為主力部隊後撤並構築防禦工事爭取時間。
軍長傅崇碧率領3萬多人的疲憊之師對有飛機坦克武裝到牙齒的9萬聯合國軍,在20多公里的戰線上血戰拼殺13天,殲敵1萬多人,硬是沒讓敵人佔領鐵原,經過慘烈的戰斗,全軍減員三分之二,連炊事班通信兵都上了前線。
特別是看到拼刺刀那個場面,我們人人都熱淚盈眶,心潮澎湃,為英雄的人民志願軍而感到無比自豪……
屍體堆成山,鮮血流成河!彭總眼嗪淚花,和倖存的將士們一一握手的場景,讓我又一次淚奔……
鐵原戰役讓聯合國軍又一次認識到了中國軍隊的厲害!
㈡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三篇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
一、深刻感受抗美援朝精神
觀看《跨過鴨綠江》這部電影,我深受觸動。影片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電影中的每一幀畫面都讓人熱血沸騰,志願軍戰士的堅韌不拔和犧牲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二、震撼於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
電影中,戰爭場景的再現讓人震撼。炮火連天、硝煙彌漫,戰爭的殘酷無情令人膽寒。但在這殘酷的戰爭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志願軍戰士為了正義和和平,不懼生死,勇往直前。他們的英勇行為,讓我對人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三、強烈的愛國情感與民族精神
觀看《跨過鴨綠江》讓我深刻感受到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志願軍戰士為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榮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戰斗中,他們的英勇事跡讓我為身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四、對於歷史的銘記與傳承的反思
這部電影讓我更加銘記歷史,認識到和平的珍貴。我們應該傳承這種精神,珍惜和平,努力發展國家,讓歷史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同時,我也意識到只有強大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獲得尊嚴和地位。
《跨過鴨綠江》這部電影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平,認識到歷史的珍貴。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傳承這種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電影中的志願軍戰士英勇無畏、堅韌不拔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前行。
㈢ 電影《跨過鴨綠江》優秀觀後感範文
《跨過鴨綠江》是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是首次由「總台出品、原創自製」的故事片,也是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優秀觀後感範文10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一)
2021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周年。71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當我於_月_日晚收看了「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隊課後,對於那段波瀾壯闊的英雄歲月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當看到那一件件記錄歷史的實物、聽到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認識那一位位保家衛國的英雄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志願軍,不愧是作家魏巍筆下最可愛的人,也是我心目中最英勇的人!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樹立遠大志向、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努力學習,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共產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二)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浴血奮戰,英勇頑強,無數的志願軍英勇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抗美援朝戰爭,是偉大的戰爭、光榮的戰爭、勝利的戰爭、是永遠值得紀念的戰爭!我們要銘記歷史、學會感恩,關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對民族苦難的銘記,對抗美援朝英雄的緬懷,對民族尊嚴的維護!
每一位為祖國奮戰過的人,都不會被遺忘!戰爭的硝煙已經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難理解戰爭的殘酷,老兵作為戰爭的親歷者、講述者,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講述戰爭歲月!不論是美國當年的武力威脅,還是今天的經濟制裁,都不會讓中國人屈服!善待這些為國征戰的老兵,因為國家有難的時候,為國家流血犧牲的是軍人!什麼叫做英雄?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是人民的英雄。這些,我們的志願軍當之無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三)
重溫抗美援朝歷史。看完之後我感受頗深。抗美援朝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我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使我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它無疑將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團課中,我看到那一位位年邁的老人,他們說著之前在抗戰時的事,他們都表示當時已經做好了青山埋忠骨的心理准備,有些老人聊著聊著回憶到了當初不禁潸然淚下。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憑著頑強的意志,在艱難的環境中戰勝了聯軍,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樹立責任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四)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後繼,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鬥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著犧牲的心態為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後,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為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為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願軍的血,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於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說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敢作為。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五)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曾經小小少年,如今已成長為,年少有為的青年,都肩負著祖國負重前行的責任,努力的智國,富國,強國。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復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
1952年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到攻佔597高地的任務,然而進展並不順利,敵人的機槍一次次將進攻的戰士打退,黃繼光看著眼前的一幕憤怒了,她帶著兩名戰士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但在這槍林彈雨里兩名戰士都犧牲了,而黃繼光奮力沖上前去,用自己的胸口堵著了敵人的槍眼,這時,戰士們沖上去,佔領了597高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為了身後的祖國志願軍沒有後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顫,讓天地動容,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國家永念。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六)
71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放射著燦爛的光輝,給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送來光明。我們要悉心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歷史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雖沒有經歷那個激昂的時代,但我正經歷著一個偉大東方古國崛起的時代。我們紀念為捍衛中國領土而作出貢獻的先輩們,所以我更加認真的督促自己,我謹記著周恩來總理那句振奮人心的吶喊: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在這個和平年代我不能為國家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我能用我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作出貢獻,用自己的知識捍衛祖國發展,我熱愛我的祖國,我將為之努力與奮斗!
這次團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有民族風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堅定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七)
今天,我們學校請來了一位老戰士,為我們講述他抗美援朝時期的親身經歷。
聽了老戰士的講述,讓我想起了許多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比如大家熟知的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老戰士提到的3師9團1大隊大隊長王海。他駕駛米格—15戰機帶領年輕的中國空軍在朝鮮上空與實力懸殊的美國空軍展開了激烈的、驚心動魄的空戰。在大家的團結協作下,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他本人擊落敵機4架,擊傷5架,立下赫赫戰功。至今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南廣場,還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比斯殲擊機。它正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勛飛機。還有許多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生命。
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八)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該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是他們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
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們,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九)
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後,我心生國家自豪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不僅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同時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_年來,世界上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發動過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在國際上則一直以懦弱無能、東亞病夫的形象示人。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韌性,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果敢,看到了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更讓世界看到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擔當!這場戰爭的勝利,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場戰爭,顯示我國堅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意志與決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但也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的不敗神話,打破了帝國主義靠堅船利艦就能侵略其他國家的野蠻邏輯,推動了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七十一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是中朝兩國人民永遠銘記的團結戰斗的偉大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過71年的時光,至今激勵著我、我們這些新時代大學生青年不斷向前奮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十)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
於是便有了這么一個情形:在那白雪皚皚的鴨綠江面,一排排衣著單薄的志願軍隊伍正徒步走過橋面,腳步鏗鏘而堅定。其實,在他們心中都非常明白,此次遠赴是為了保衛自己身後這片土地,而支撐著他們前行的是使命與擔當、責任與理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信念,他們無畏艱險,不懼生死,慨然奔赴戰場。這一戰,是正義之戰,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的陰險圖謀,保衛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為世界反侵略戰爭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一戰,更是立國、立威之戰,它打出了中國的氣勢與尊嚴,打出了國威軍威,也振奮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在此場戰爭中,死傷無數,也恰恰是這些英勇無畏的將士築起了通往和平的道路。此皆種種,我們將永遠銘記。
71年後的今天,2021年,我們身處於和平年代。如今的中國國力昌盛,神舟飛船不斷取得突破,港珠澳大橋的驚人成就,全面小康圓滿收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很慶幸,我們生於這沒有戰火硝煙的和平盛世,而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向那些革命先輩們學習,將家國責任與擔當刻在心上、融進血液。也更應該牢記時代使命,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跑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跑,做一個時代的奮進者和奉獻者。
㈣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廳賀謹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麼?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斗。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沖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拍山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這幾天在看抗美援朝記錄片,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著,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著床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說覺得活著真沒有意思,又說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說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說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著,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說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裡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說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著,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說他傻么?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扮基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說的獻上我的生命。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涌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電影《跨過鴨綠江》兼具史實性、藝術性、思想性,從多個維度再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中一場場可歌可泣、盪氣回腸的戰斗,全面還原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出我軍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在首映式上用「三個首次」介紹稱,《跨過鴨綠江》是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是首次由「總台出品、原創自製」的故事片,也是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
首映式現場,片中彭德懷司令員的扮演者丁勇岱「沙場點兵」。「戰士們」依次應聲集結,一聲聲喊「到!」聲如洪鍾、慷慨激昂,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軍威。在光影、聲畫的交織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番號旗徐徐展開,將首映式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一部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史詩影片。
該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出發,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到停戰協議的簽署,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之間的戰爭史詩,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完整的'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畫卷。
這部電影對抗美援朝戰爭做了全新的創造性的影像處理,具有「全」、「高」、「特」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首先是「全」,即歷史呈現全面;
以往的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影視作品,大多聚焦於對某一場戰役或某一個英雄人物的呈現,而電影《跨過鴨綠江》則以全景式的宏闊視野,將抗美援朝戰爭近乎完整地呈現在銀幕上。這其中不僅包括從抗美援朝決策,到五次戰役及其中的重要戰斗,再到最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獲得勝利,與美國簽訂停戰協議等國內視野,還包括美軍策劃發動朝鮮戰爭,李奇微上任接替工作,以及蘇聯為中國提供支援等這樣的國際視野。
影片對這段歷史做了完整且全面的展示,從這一點來說,這部電影堪稱抗美援朝電影的史詩巨作,也體現出「總台製造」對這場戰爭全景式呈現的大手筆和大視野。
其次是「高」,即站位立意高遠;
電影《跨過鴨綠江》不是簡單地去描述「輸和贏」、「戰與和」的問題;
而是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在中國人民剛剛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背景下,體現出中國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後,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對和平發展的渴望。
這樣一種強大的內生動力和強烈的民族情感,能夠引發和喚起廣泛的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
這也是在這場戰爭中,每個志願軍戰士為什麼敢於戰斗、敢於犧牲,能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戰斗和戰役勝利的原因。該片對人物的塑造,都體現出了那種追求幸福生活和反抗侵略壓迫的真摯情感;
在這樣的人類共同情感之下,「戰爭與和平」、「正義與霸權」、「個人與國家」等命題得到了解答和表現,也體現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製作當中的站位高度。
最後是「特」,即表達視角獨特;
雖然電影《跨過鴨綠江》是對宏大史詩的全景展示,但是其表達視角則是找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以彭總的個人視角展開了對這場戰爭的回顧與表現。這其中有彭總和美軍將領的對比,彭總和戰友們的真切情感……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獨特的彭德懷司令的形象。
《跨過鴨綠江》中丁勇岱塑造的彭德懷形象也是在眾多影視作品中最鮮活、最生動,愛憎分明、敢打敢沖,同時又是有溫度、有銳度、有智慧的彭德懷形象。另一方面,在這種獨特的視角下,影片通過將彭德懷與不同角色對照,實現了對人物的立體塑造;
如彭總與李奇微、梁興初、鄧華等人的對照,自己內心復雜糾葛的真實情感。通過這些角色的對照和襯托,共同將影片中彭德懷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豐富飽滿。同時,也是這種獨特的表達視角,影片將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復雜人物關系和其中的突出亮點,予以鮮明的體現和生動的表達。
總的來說,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震撼人心,令人血脈僨張,飽含澎湃激情與真摯情感的精品力作,是一部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抗美援朝的大片,體現了「總台製造」的實力。
這部電影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影像表達,而且對普通觀眾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抗美援朝歷史提供了優秀文本。
影片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其社會效益和市場收益令人期待,其創作經驗值得深思與探究。
㈤ 2021年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心得5篇
2021年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心得5篇範文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詩性」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1年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心得,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為了紀念抗美援朝的勝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抗美援朝」的圖片。當時聽說要去觀摩,我的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激動,好想知道那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在此次觀摩活動中,我們瀏覽了許許多多關於抗美援朝的歷史圖片。這些圖片記錄了中朝人民有鮮血凝成的戰斗友誼,謳歌了保衛祖國,維護和平的中國志願者的英雄壯舉和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革命主義精神。讓我們充分了解了這段歷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架青年志願者的飛機,那些志願者曾經就是乘坐著這架飛機來到朝鮮抵抗美軍的,因此,這架飛機也存在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看了這些照片後,我的心不禁為之一振。朝鮮,一個與我們中國毫無關系的小國,在強大的美國攻打它時,我們中國並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竭盡所能的幫助他,一起抵禦美國瘋狂的侵犯,以至於損兵折將。這是為什麼?原來,這跡頃都是我們中國對和平的渴望,為了不讓朝鮮受到美國的侵略,為了世界上沒有弱肉強食的事件,我們中國,甘願出一份力,以換來世界的和平。更讓我敬佩的,還是在戰爭中,那些志願者在槍彈雨林中,不顧一切的向前沖鋒的背影。他們在罪惡的子彈和冷酷的炮彈面前,顯得沉著冷靜,毫無畏懼,沒有一絲退縮的意思。盡管地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被邪惡的子彈刺穿胸膛,但保家衛國的信念在心中仍未改變。雖然有些英雄們被這場戰爭無情的奪去了生命,但他們那高大英勇的'形象,依然在我們心中永存!我想,他們在這場戰爭開始前,就已經做好了死的准備吧!
看著這一張張圖片,我感覺彷彿來到了那充滿硝煙的戰場,彷彿聽到了那一聲聲激烈的槍炮聲,耳邊有彷彿傳來了鴨綠江邊,那些英雄志願者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美帝國主義!」「中朝聯盟萬歲!」
回首昔日,在瞧瞧我們現在,我們應該為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而感到慶幸,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全面發展,將來繼承和發揚英雄的精神,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團中央推進的「致敬抗美援朝」雲團課、隊課。早聽說是要帶我們去觀看抗美援朝遲棗時拍下的珍貴照片,我心中充滿了激動和好奇。
活動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關於抗美援朝的歷史圖片。這些圖片記錄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戰斗友誼,謳歌了保衛祖國、維護和平的中國志願者的英雄壯舉和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革命主義精神。讓我們充分了解了這段歷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架青年志願者的飛機,那些志願者曾經就是乘坐著這架飛機來到朝鮮抵抗美軍的,因此,這架飛機也存在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是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家喻戶曉的戰斗英雄: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羅盛教等。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盪的鐵流里,我看見了他們偉岸的身軀。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斗里,建立了偉大的功勛。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聽著直播老師講著抗美援朝英雄們的種種,我的心裡總會湧起一股股崇拜之情,同時為自己遇到困難就退縮就感到十分慚愧。作為一名21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難題總是容易退縮,而抗美援朝英雄們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相比之下我遇到的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再說,正是因為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麼明天怎麼去為祖國做貢獻呢?
有句話說的好:「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我們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堅強勇敢,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新世姿旦陸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饒、美麗!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所蘊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忠誠精神,激勵著我們時刻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骨頭要硬,要敢於出擊,敢戰能勝。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進行偉大斗爭,必須鍛造一支偉大的人民軍隊。近代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之多、割地賠款數量之巨、遭受帝國主義壓迫剝削之深,罄竹難書。歷史證明:沒有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不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和平就是奢望。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和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是人民安全的可靠保障。我們要發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書記強軍思想的指導下,錘煉我們的人民軍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世界和平提供堅強保障。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歷史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19 89年4月7日,《中國青年報》頭條刊登了文章《英雄的生命開鮮花》,介紹了李鳳林和解秀梅的英雄事跡,廣大讀者由此了解到他們是王成、王芳式的英雄。
1992年,65集團軍在趙先有所在的582團駐地懷安營區辦公樓前,樹立了一尊漢白玉的趙先有雕像,並請巴金題字「王成式的戰斗英雄——特等功臣趙先有」。塑像揭幕當天,中央電視台播出了「王成式的戰斗英雄趙先有」雕像落成大會實況,《河北日報》發表了消息,《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文章《渾身閃閃披彩虹》。
此外,《解放軍日報》還刊載了《王成式戰斗英雄祖孫三代同在一個特功連》的文章,披露了一段趙先有從未謀面的兒子趙緒文和孫子趙新民都曾在趙先有生前的部隊6連當兵的佳話。
比李鳳林和趙先有幸運的是,解秀梅在朝鮮戰場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活了下來。1952年1月,她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團的一員回到國內。
1952年10月,解秀梅受到金日成的接見。不久,朝鮮還為解秀梅頒發了「三級國旗勛章」。
朝鮮停戰之後,解秀梅回到國內,她藏起了自己的榮譽,從未對任何人提起,一直過著平凡的生活。1996年1月,這位對祖國懷著無限熱愛,對工作有火一樣熱情,對傷員有春天般溫暖,對榮譽像水一樣平淡的女英雄因病不治逝世。
多年來,關於誰是王成、王芳原型的研究和討論一直存在。其實,像李鳳林、趙先有、解秀梅等這些英雄人物都不是電影里的王成、王芳,但他們又都是志願軍里的「王成」「王芳」。因為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有千千萬萬個王成和王芳。是他們用血肉之軀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聖職責,譜寫了一曲盪氣回腸的英雄贊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激昂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71年前被不斷唱響,鼓舞著千萬志願軍將士奔赴朝鮮戰場。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手稿是我們藏品中最寶貴的文物之一。」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張校瑛告訴記者,許多人不知道,它的詞作者其實是一位志願軍戰士。
這首戰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詩。志願軍炮兵第1師第26團5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入朝作戰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燈下連夜趕寫出這首詩,之後在戰士中廣為流傳。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讀過這首詩後,被它的豪邁氣概所感動,僅用半小時就完成了譜曲。最初,歌名選用了詩的最後一句「打敗美帝野心狼」,後來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中朝邊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對比下,志願軍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的最後勝利。今天,我們仍然能從一件件文物中讀出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和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
一抔從上甘嶺帶回來的沙土
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展廳中,擺放著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從上甘嶺帶回來、混雜著彈殼的沙土。
據張校瑛介紹,上甘嶺戰役持續時間之長、戰況之慘烈,使得在地上隨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數枚彈殼和炮彈殘片。凱旋的志願軍戰士帶回戰場上的沙土,用來紀念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志願軍第15軍編撰的《抗美援朝戰爭戰史》中提到,危急時刻拉響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95歲的志願軍老戰士曾志宙回憶,在上甘嶺的陣地爭奪中,敵軍炮彈傾瀉下來,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聽見一絲聲響。「只記得炮彈滿天飛,殺敵聲不斷,持續了幾天幾夜,地上一片焦土。戰士們高喊『沖啊』,擊退了敵軍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一抔沙土飽含著「鋼少氣多」的革命志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齊德學認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宣示了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的精神和氣魄,中國的國威、軍威得以在全世界樹立。「從這場戰爭中,我們尋求和總結出了制勝之道,那就是從精神上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能被敵人的氣勢所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