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美國電影《公主與青蛙》觀後感,1500字左右
時代真的變了,而且已經變了不止一兩年了,想當年,迪斯尼一部《獅子王》讓多少人看的如痴如醉,那經典傳統的好萊塢故事模式簡單、純真,讓人在溫情的放鬆中,獲得些情感的激勵。而如今,迪斯尼一部《公主與青蛙》進入奧斯卡動畫長片提名都要惹來罵聲和陰謀論揣度,認為這是不是照顧迪斯尼的面子,列舉幾部落選的動畫,認為頂替迪斯尼這部才是正道。大家的口味變了,要惡搞,要解構,要動畫以更接近現實的姿態去圓夢。所以,當迪斯尼落寞之時,一方面,解構和黑色幽默式的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評不斷,而另一方面,基於真實圓夢式的《飛屋》早已在皮克斯品牌慣例性的如潮好評中,慣例性的拿下了奧斯卡。
在我看來,《公主與青蛙》以製作和其定位來看,是一部製作精良,故事有趣的動畫電影。迪斯尼在試圖做些改變,但是一些純真、古典的氣質依然貫穿始終,你很難說這是堅持,還是固執。在這部動畫中,迪斯尼也玩了些解構,它將青蛙王子的童話故事作為載體,卻只是以此為引子,講述了一個有些反傳統童話的故事。但是,本質上,這個故事還是迪斯尼式的童趣無限,溫情脈脈,當然,迪斯尼式的載歌載舞也是少不了的。如今,故事簡單和大團圓常常成了一部電影被抨擊的理由,《公主與青蛙》同樣受到了這樣的責難。其實,「簡單」與「復雜」只是兩種風格,並無褒貶之分,更不能說,啥「三段式」、「平行解構」、「環形敘事」就比「簡單」高明,它是一種風格,一種態度,簡單並不意味著山寨和粗製濫造,這是個落寞王子和灰姑娘式的女孩的愛情故事,中間也有經典誇張的惡人形象,當然也少不了那隻大鱷魚但當搞笑角色,但是這個簡單的故事下,有趣的橋段、細膩的畫面都透著一種真誠,是對喜歡簡單風格的觀眾的尊重。而「大團圓」更是一種態度而已,這是迪斯尼的圓夢方式,哪怕片中螢火蟲死去,也要在天際與「心上人」永遠在一起。前幾年,那部在北美票房不俗的迪斯尼電影《魔法奇緣》曾經讓我有個有趣的發現,即喜歡的和討厭的涇渭分明,我當時也認為這是「爛片」,但是進而也想,為什麼王子和公主就不能簡單的相愛,就不能從此在一起?迪斯尼的堅持也是對一類觀眾的尊重,畢竟,總要有人為他們築夢。
與《公主與青蛙》相比,《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更像是將一部出色黑色幽默劇情片的角色換成了動物角色,保持了讓此中愛好者喜愛的劇情模式和風格,同時再帶上定格動畫的風格,兩相結合,就更容易激起影迷贊賞。這部動畫依然有濃濃的韋斯安德森風格,哪怕一場動物與農場主的生死爭斗都節奏慢慢的,淡淡的,同樣有不為他人理解的帶著些性格缺陷的追夢人和一種一根筋的精神,讓我想起《水中生活》中尋找虎鯊的海洋探險家,《青春年少》中瘋追老師把情敵也搞瘋的少年;而家庭關系和親人間的隔閡又和《穿越大吉嶺》中兄弟三人間的互不理解,《天才一族》中「天才家庭」的壓抑與分裂情形暗合。狐狸爸爸同樣有著一根筋的精神,他的個人嗜好顯得帶著一些「自私」,不顧家庭,不顧兒子感受,更給社區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而安德森繼續其溫情逆轉的風格,最後依然帶給我們充滿餘味的韋式情感,沒有完全的大團圓,但是總會有帶著妥協味道的和解和理解。其實,說到追夢與理想,《公主與青蛙》中的那隻我非常喜歡的大鱷魚倒是與狐狸爸爸有相通之處,狐狸爸爸不甘於在一個屋子裡過上悠閑的「專欄作家」生活,這對他來說太無趣,所以他寧肯去做些偷雞摸狗的事兒。不聽老婆言,吃虧在眼前,狐狸爸爸的一次次惹禍讓他顯得像個孩子一般的幼稚,卻也表現出了他生活的精彩和刺激,當其終於透出「成熟」之相,很難說這是一件好事兒。而大鱷魚可比狐狸爸爸幸運不少,他也是鱷魚界非主流,不好好曬太陽找活物吃,偏偏愛上了爵士樂,想擠進人類音樂圈,卻只能把人們嚇的屁滾尿流,可謂孤獨而無奈。直到純真遇上純真,夢想遇上夢想,與落難的青蛙情侶一起,它才成為一隻可愛的音樂鱷魚。
無論是狐狸爸爸,還是爵士樂鱷魚,身上體現的都是一種率性而為和現實世界的沖突與調和。狐狸爸爸的故事借的是動物的本性,如狐狸偷雞摸狗本是本能,只是在人類社會標准下,才成為了非主流和惡行。藉此,表現的實際上是人類現行社會秩序下,我們的純真與夢想是如何一點一滴的被吞噬,直到成為一個好好工作的顧家成熟人。而爵士樂鱷魚則是借的人類的本性,將人類的特性附著在一隻鱷魚身上,他熱愛音樂的熱情與率真,同樣在人類社會標准下被看作異端,因為它是一隻吃人的鱷魚,搞音樂幹啥?他人的純真與夢想也常常被我們視作天外來物一般嘲笑和逃避,接著吞噬,直到他成為一個好好游水的成熟鱷魚。殊途同歸,兩部電影都透著些純真之夢,只不過《了不起的鱷魚爸爸》的姿態更戲謔和接近現實,而《公主與青蛙》是直接築夢,在「消逝的童年」大行其道的今天,孩子們也加速成長到不再喜歡童話的階段,所以,《公主與青蛙》面臨的情況很尷尬,觀眾群急劇萎縮,但是它對一些古典傳統的堅持卻令我愈加欣賞,我也曾經在看《怪物史萊克》大笑之際,認為迪斯尼土的掉渣,但是有時候,卻也希望在這種純真的故事中休息下大腦,在看過這部有革新,卻保持童心的動畫,我也在反思,所謂保守未必就是貶義,而當我認為迪斯尼也該像皮克斯、像夢工廠一樣的分隔去作動畫時,其實本身或許就已經陷入了一種保守的心態。
Ⅱ 《青春變形記》觀後感
前兩天陪我家大寶看了一部好萊塢動畫片《青春變形記》。
看題目就可知這個電影的主題。導演是加拿大華裔,用自身的成長經歷作為創造靈感。只是這個中國元素有點夾生飯的感覺,整體的情節又很好萊塢。
一代代的母女沖突,每個人都在重復上一輩的模式。而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電影弱化了父親的作用,另外到了最後,只有女主選擇了和內心的紅熊貓共存,媽媽外婆姨姨們都選擇將內心的紅熊貓封印。紅熊貓如果代表的是情緒、自我的話,為啥最後只有女主選擇共存?畢竟大家一起共度了難關。只有女主能擁有自我,女性世界有點慘。
我和我家大寶一起看,於是在一些情節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情緒並不是壞東西,青春期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各種情緒。青春期他可以無條件信任父母,我必將以他的想法為主,站在他那一邊。他也可以有自己的秘密,只要不傷害到自己。他也可以選擇單獨和父親溝通,同性會有更多共同話題。(我也不確定自己能否真的做到,但是這個標准必須先告訴他,也告訴自己。)
哈哈,一部動畫片,就讓老母親叨叨叨的叨了這么多,估計青春期大碰撞是難免的了。
Ⅲ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260字
小王子電影觀後感
在聽說一個好萊塢導演要拍攝《小王子》的時候,我想所有法國人的心情一定是崩潰的,他們的擔心和中國觀眾關於改編西遊記的擔心是一樣的:毀童年!更何況拍攝《小王子》這樣的經典,本來就是極不討好的,通常都會被評論虐成狗。
結果卻是:所有觀眾都被電影感動到哭成狗。這應該是今年收獲全世界最多淚水的動畫電影了。
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放映結束時,近兩千名觀眾和媒體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長時間鼓掌向影片主創致敬,在戛納為影片鼓掌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最經典標志,你可以出錢買任何東西,但是買不到戛納的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讓到場的導演馬克奧斯朋等人也情不自禁落淚。
故事其實很簡單,甚至是很老套,也絕對不是原書的電影版,而是由一老一少的友誼帶出了小王子的故事。當電影開始的時候,原書中那個飛行員已經老了,有一天,鄰居家那個「學霸」小女孩兒收到了一架有小王子插畫原稿的紙飛機,老人對女孩兒說起年輕時在撒哈拉見到過小王子的故事。童話就似如歌行板般地鋪展開來。
很多人把電影中原創的故事看作改編, 而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改編,不如說是電影導演為原著書寫了一段續篇,然後再把原著和續篇一起拍出來,於是原著與續篇之中就產生了一種類似緣起緣滅一樣的互文關系,從而將觀眾帶入老飛行員的視野里,在看電影的這一刻,我們就是那個回到平庸世界裡的老人,哪怕拼盡最後的力氣,也想回到小王子的沙漠里,再看一眼小王子。
在將這個透著法式哲思的雋永童話進行改編時,馬克奧斯朋最聰明之處在於,把書本來的故事作為戲中戲,以折紙靜態動畫表現出來,並且最大限度地剋制了美式煽情的簡單粗暴,同時又很好地將夢工廠和皮克斯的視覺風格和敘事方式放進了故事。
我們不難在這部法國動畫中看到經典的皮克斯動畫風格——在一部電影中講兩個故事:一個給孩子,一個給大人。給孩子的那個一目瞭然,是一個講述一老一少尋找小王子的故事。而給大人的那個則充滿無奈、心酸和感動的交雜,那是講給已經多多少少明白什麼是庸庸碌碌什麼是絕望人生的大人們聽的。在小女孩的故事線里,色調溫暖故事討喜,充滿對白與詼諧;而在小王子的部分,色調偏冷,故事溫暖中帶有感傷,色調充滿原著繪本版的感覺,分明是饋贈給大人們的童話。
從電影改編上來說,馬克奧斯朋已經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拍攝小王子最難的從來不是講完這個簡單的故事,而是拍出原著如此溫暖明媚卻又如此憂傷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電影能夠把原著的這份感覺拍出一半,也必定是全世界最感人的電影。
《小王子》做到了。
Ⅳ 求一篇觀後感
《霍頓與無名氏》影評去年一次偶然機會觀看了口碑頗佳的《霍頓與無名氏》(Horton Hears a Who),印象深刻以至於我逢人推薦,我告誡大夥留意電影里用喜劇動畫片方式所表達的人間的真善美以及亘古至今談論未衰的「自由平等」話題(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不平等現象至今仍未在世界上消除)。最近重溫了不少好萊塢動畫片,這部電影自然是少不了要溫故而知新的。
電影講述了森林裡一頭叫霍頓的老實滑稽的大象無意中聽到了一粒灰塵所發出的聲音,它堅信灰塵里一定有生命的存在,並想方設法要保護這與它體型相差確實很懸殊的生命體。而「灰塵里的生命」這種貌似荒謬的言論自然不會令人信服,森林裡以傲慢自大的袋鼠為首的群體同樣想盡一切辦法將這粒灰塵毀滅。
可事實上生命真的存在!它跟地球一樣有建築有人有情感在,只不過它的體積要小得多。無名氏鎮鎮長一家是這個生命體里的主角,正當小鎮百年慶典之際他們所居住的灰塵卻遭了難,各種奇怪現象層出不窮。一次偶然機遇鎮長取得了與霍頓的聯系,可同樣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所居住的「星球」被一頭大象所保護著,並且隨時有毀滅的危險。
影片自然是以「圓滿結局」收尾,在大象霍頓的保護下,加上全灰塵人在鎮長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向外圍世界高呼「We are Here」證明自己,讓外圍世界所信服,同時也保護了自己生命的延續。影片中請來Jim Gary金�6�1凱利給大象霍頓配音,自然是處處充滿了暴笑,即使看上兩遍同樣如此。可最難能可貴的是笑聲之餘讓我有特別多的感觸和思考,這一點比同樣讓人樂開懷的《功夫熊貓》強了不少。
信任
這是影片里傳達出的思想之一,森林裡其他動物對霍頓的毫不信任差點毀滅了同樣活生生存在的微型「星球」,而灰塵中鎮上的其他人不相信鎮長所描述的大象控制著它們所居住的「星球」同樣差點毀了自己。而為什麼反面角色袋鼠所散布的攻擊霍頓的言論會令幾乎全森林的動物深信不疑呢?鎮上委員會委員的一番描述又會完全壓過鎮長的苦苦哀求?有時候這個世界似乎就是這么盲目跟風追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對其他個體產生不小的傷害。
親情
當無人再相信鎮長的時候,是他的妻子甚至此前一直跟他甚少溝通的小兒子,是他們幫助鎮長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永不言棄
在全鎮人民盡全力向外界傳出微弱聲音證明自身存在的時候,我感動落淚——第一次看動畫片會被感動到接連哭兩次。我想這是生活的共鳴,正因為生活當中這種狀況下我們也會感受到強大力量支持下的溫暖甚至前進,我們才會在影像作品當中卻提取那些精華。
平等
這是影片透過旁白不斷暗示觀眾的主題:A Person i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總不能因為灰塵上的生命太小就忽略它甚至毀滅它吧,它同樣有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同樣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存在。
後來查找資料之後才發現小說原著是蘇斯博士在1954年完成,當時正值美國麥肯錫主義盛行之際,小說意圖很明顯:希望國人能夠平等對待,膚色、宗教、性傾向都不能成為高人一等的理由所在。後來聽說中國因為本片涉及了宗教因素而沒法引進,確實相當可惜,要不然可以讓更多人接受它的洗禮,不單單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接受洗禮,因為它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至於所謂的宗教因素,我起初沒有這種想法,後來看過相關報道後確實發現了些許端倪:霍頓或許就是上帝,上帝關愛世人,希望人世間平等沒有,而灰塵大概就是人世間的象徵物了。可電影是藝術,牽扯進太多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固然不好,本人不贊成國家以這樣的理由拒絕一部好電影,再說硬要扯上政治本片跟目前所倡導的「和諧社會」實際上理念很相似。
看了兩遍我都給出了很高評價,相比《功夫熊貓》的主題無力,《霍頓與無名氏》在主題表達上深刻得多,而不足之處可能就是旁白過多,並且直接挑明了給你講:我們就是要講平等,而這實際上不太符合中國人思維,因為大夥兒小學做慣了歸納中心思想的工作後總喜歡自己得出作品的主題。當然本身電影就不是拍給中國人看的,這一切也就可以忽略不計。
再有就是電影當中沒有個性特別鮮明讓人過目不忘的角色(如同《冰河世紀》中的小松鼠),霍頓還不算,這可能是阻止它成為一部頂尖電影的因素所在。總之,能被一部喜劇動畫片感動得一塌糊塗算是史上第一次,我算是接受了洗禮,唯一能做的便是將它推薦給更多人,齊樂樂!齊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