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500字左右)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建立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向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此刻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我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光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期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
2. 紅色電影觀後感500字
很喜歡看這部電影,這是網路上看的,剖析比較深刻
《城南舊事》
是第四代導演吳貽弓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影片摒棄了戲劇化的處理效果,並沒有跌盪起伏的劇情和激烈的的大喜大悲,而是以一種散文化的、抒情的格調,成功地再現了原作的那種充滿了「回憶感」和「往事感」的神韻。
一、 散文化的結構
導演吳貽弓雖然沒有用戲劇化的情節來推動劇情一環套一環地發展。但是,他營造的那種情緒很好地將三段小故事連接到一起。
導演從小英子遇到巷子口的瘋女人引出了第一段故事。這是關於瘋女人秀貞和她的女兒小桂子(妞兒)的故事。在這一段故事裡,導演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是瘋女人秀貞,另一條便是妞兒。妞兒的引出,是通過妞兒去買醬,伙計欺負她,而小英子為其「出頭」,兩人成為好朋友引出的。一邊,通過秀貞前言不搭後語的傾訴敘述了她的愛情遭遇,一邊通過和妞兒的友誼及妞兒的遭遇將故事發展。同時,還以母親和宋媽的談話揭示了事情的緣因。
可以說,故事完全是以那種緩慢的、情緒化的速度發展的。秀貞顛來倒去地講著自己和大學生的故事,抒發著自己對愛人、對女兒的思念,導演通過幾次秀貞和小英子的接觸刻畫了秀貞。第一次是出場時,兩者都沒有說話(小英子被宋媽拉走),只有眼神中的交流,秀貞眼中的渴望以及小英子忽閃著的眼中的純真。第二次秀貞拉住小英子,小英子抽回手,說自己不是小桂子,秀貞眼中流露出明顯的失望。第三次小英子幫秀貞把大學生的東西拿出去曬,回憶中的秀貞十分幸福,在她眼裡,小桂子爸爸僅僅是走了,出門了,還會回到她身邊,而她更是為小桂子做好了衣服,等著她穿。第四次,秀貞強烈要求小英子帶小桂子回家。第五次,也是最煽情的一次,秀貞回憶自己和大學生的相知相識相戀,「那一笑」「緣分」, 秀貞敘述時插入的院內的景物,將懷舊和思念之情推到了頂峰。第五次,秀貞問小英子自己是不是瘋子,她在清醒和迷糊之間痛苦地掙扎著,她也知道愛人和孩子不太可能回來,但她還是希望著。
妞兒這頭,導演自然地敘述著這兩個孩子的友誼。她們一起喂小雞、盪鞦韆,一起嬉戲。很多時候,她們並不說話,只是在一起,但是我們明顯能感覺到二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啾啾的小雞,晃晃悠悠的鞦韆,都給人一種童年的純真的懷念。妞兒的身世是通過看到妞兒被她父親驅趕引出的,然後便是妞兒和小英子的訴說。妞兒哭泣著,小雞繞著她們轉著圈,英子什麼也不說了,只有用大眼睛看著妞兒,一種哀愁的情緒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此處無聲勝有聲。
最後,在一個雨夜,兩條線並在一起,妞兒就是小桂子。當秀貞一眼見到妞兒,便認出了她,抱著她「我命苦的孩子啊」。沒有冗長的解釋,也無需解釋了。
故事結束於小英子從醫院醒來,導演通過賣報人的叫賣含蓄地道出了秀貞母女的死。在《驪歌》聲中,小英子搬家了。之後的兩段故事,也是通過《驪歌》結束的。《城南舊事》不同於《暴雨將至》或者《低俗小說》這些國外現代電影,它的三段故事是用這種情緒化散文化的抒情方式結束的,有一種情緒化的過度,而並非用標題(《暴雨將至》)或者直接跳接(《低俗小說》),體現了濃濃的民族風格和韻味/
在第二段故事中里情緒還是佔了主打地位。小英子第一次和小偷見面之時,兩者尚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兩者離得較遠,英子也幾次欲走,被小偷叫住,到了後來,二者有了交流,小偷也透露了自己弟弟的事。小英子更是從小偷的關於好人壞人的判斷的話題引出了海跟天的區別,雖然童言無忌,卻是詩意顯然,讓人不無酸楚。再後來,在學校的表彰會上的一場,導演用朦朧而又夢幻般的鏡頭展示了一幅兄弟情深的畫面,更加增強了對小偷的同情和認同。小偷被捉後,導演也沒有用激烈的沖突加以渲染,而是只讓小英子和小偷相互對視。從那對視的眼神中,我們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愫。
第二段故事也結束於《驪歌》聲中,這次是在上音樂課,運用了畫內聲的表現。電影一共出現兩次上音樂課,一次是小偷和英子談心之後,唱的歡快的歌曲,小英子也唱的很歡,第二次就是此時,在哀傷的歌聲中,小英子只是坐著發呆,大眼睛裡充滿了哀愁。
第三段故事開始於英子回家看到毛驢和宋媽的侄子。宋媽的丈夫每從來也是騎著毛驢,毛驢便成為了這個沒出息的狠心男人的標志。導演通過英子、弟弟和宋媽的生活場景表現了兩個孩子對宋媽的深情。宋媽給弟弟洗腳,和孩子們唱兒歌,哄弟弟吃葯等場景,都流露出濃濃的渴望。而從宋媽口中不離的小栓子,小丫頭又體現著宋媽對自己孩子的愛和對生活的無奈。典型的當宋媽哄弟弟說,「不要小栓子」時,聲音哽咽著,她捂住嘴忍住眼淚。
此故事中另一條線是爸爸。爸爸在整本片子里都是一個慈父、嚴父的形象。醫院那場辛酸而溫情的戲更是把父女情渲染地淋漓盡致。而爸爸也終究離開了。導演將爸爸和宋媽的離去安排在一場。給掃墓一場並沒有那種哭天蹌地的場面,然而那種哀傷卻隨著《驪歌》之聲彌漫開來。影片最後,宋媽和英子越離越遠的鏡頭和西山秋天的紅葉給人以無限的暇思,讓人嘆息不已。
二、 生動化的語言
本片雖是一個兒童眼中的童年故事,但應該說不能算作兒童片。本片是以情緒的散文化的方式敘述故事的,但是它生動的語言還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英子的語言尤其出彩。
小英子是一個小學生的年紀,貪玩、天真、懂事卻有不失幼稚。典型的,當她得知妞兒的身世後,回家問媽媽「我是不是你生的」「你怎麼生我的」,這一席話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且符合人物的年齡、性格。而後面小英子還有一段在葡萄架下為父母讀課文,並且評論海的一段更是富有詩意和童趣,一個活潑、純真的兒童形象很好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當大人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英子還會冷不防插上一句,如宋媽和媽媽談到賊時,「別人丟東西還說熱鬧」,半大孩子似懂非懂的話讓人忍俊不禁。當小英子說「你是來拉屎的吧」、「真不講衛生」,當賊給她糖,她更是說「爸爸說了,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要」,這些話卻是典型的兒童的話,真實而又精彩無比。
最出彩的還是醫院父女見面的一段。父親問英子成績,英子撒嬌「你自己看嘛」,問「有沒有遲到」,回答「上面不是寫著嗎」、「自從挨了你打,再也沒有遲到」、「打得的好疼,忘也忘不了」,問「恨爸爸嗎」,回答「不恨」。這一段充滿童趣而又精彩無比,令人辛酸。
瘋女人秀貞的語言也很有特點,她的話雖然顛三倒四,但是她不時會清醒一下子,特別是她對大學生的回憶的那段,配合著院內景物,她的話外音幽然傳來,給人一種懷舊和哀傷,特別的那一句「這一笑啊」,讓人為她的痴情動容。
小偷則是一個現實的控訴者。他對自己身世無奈和不平,對自己淪落為小偷無可奈何。說到他弟弟,他自豪,而又充滿希望,然而弟弟「拿我當個好哥哥」之類的話有不無酸楚。
宋媽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她抱著弟弟拍著腳說「臭腳丫兒,哎~」這哄孩子的長聲,令人熟悉不已,含著深深的溫情,而「不要小栓子」這些話更是體現了她生活的無奈和對孩子的依戀。
《城南舊事》中還有很多風格化的小細節,比如提水,養小雞,唱兒歌,駱駝,賣紅薯的,換東西的貨郎等更是構成了電影的懷舊的景象和氣氛。總而言之,影片很好地透出了那種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不愧為中國電影史上突出的散文電影。
3.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1《建黨偉業》觀後感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2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並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的今天,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才能無愧於我們的先輩和先烈。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總之,《南昌起義》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時間匆匆,電影只看了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在南昌起義中的艱苦奮斗的事跡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前行。 3今天上午,我們返校檢查作業,其間我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和勇敢的魄力,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在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現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歲,卻比我強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膽量、勇氣、思想都是我所不敵的。他只是一個上了幾天學的青年,但有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比我們要優秀許多。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董存瑞——一個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共產黨員。董存瑞——一個頂天立地的革命戰士!
4. 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作文:革命電影的梗概(450字以上)!!!!!!
《雞毛信》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麼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裡,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隻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幹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隻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拚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於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麼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麼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裡,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於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後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准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5. 五年級關於紅色革命影視劇觀後感作文
七八十年前,有一群人,他們的一生為我們今天所歌頌。就在重慶,在白公館渣滓(zhāzǐ)洞的牢房裡,他們不屈不撓的斗爭,打動了國民的良知。像古時的預言家,他們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有一天中國終會站起來!那就是新中國!他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一片新天地!電影《紅岩》里,許雲峰、江姐、「瘋老頭」華子良、可愛的小蘿卜頭……他們經受住了國民黨反動派殘酷的刑罰考驗:老虎凳、往指甲里釘竹簽等慘絕人寰的折磨,保護了黨的同志,保衛了黨的機密,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江姐在面對丈夫的慘死的同時也不在敵人面前顯露半分。就算敵人站在眼前,她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面對。敵人軟硬兼施,江姐在傷痕累累血肉模糊的情況下,仍一聲不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們的希望源於一種無畏的信念:平等、自由、強大的祖國、共產主義。他們的斗爭,拯救了千百萬水深火熱的窮苦人民,給了大眾幸福的生活。讓歷盡滄桑的祖國矗立(chùlì)在世界之巔!為她今天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進程中,我們的國家建立了許多世界水平的學校及學術體系,我們的人民看病可以報銷,爸爸媽媽每個月會發洗衣粉肥皂,我們造了原子彈,太空梭,我們登上了月球,我們要舉辦奧運會……我們的祖國真正地騰飛起來了!我們成為了農業和工業強國!
先烈們的夢就是中國的繁榮富強!他們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要求,即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信條。我們的歷史就建立在這樣的夢想和努力上。通過我們的夢想和努力,我們將重塑更高更遠的希望:那就是中國的輝煌!
同學們,讓我們建設這樣的中國,一個永遠前進、強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當前寶貴的時間,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鍾學習,做好未來的工作,並且,永遠,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
6. 怎樣寫看革命電影讀後感的作文500字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只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贊揚了這只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斗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還是浣熊師傅在廚房發現熊貓只要有了食物,就會實現它原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浣熊師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導它學功夫。這一畫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深深的體會到浣熊師傅的用心良苦。師傅它以引食學功夫的方法來刺激熊貓學功夫的興趣,熊貓也知道這是激起它學功夫的興趣,但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和刻苦的堅持學下去。熊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同時我也從熊貓這種精神中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媽媽認為我寫日記方面很欠缺,便讓我每天寫一篇日記。我聽後十分不情願,每次三言兩語就沒了下文,最後徹底放棄了寫日記,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慚愧,與功夫熊貓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過觀看功夫熊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機會,在以後的學習上,時時牢記《功夫熊貓》這部電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為榜樣,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7. 寫一篇關於革命影視的作文500字
從小到大,我看過許多革命電影,但我最愛看的,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建國大業》了……
《建國大業》圍繞毛澤東,寫四十年代抗戰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險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身著褐色中山裝的毛主席氣宇軒昂的站在主席台上,用洪亮的聲音宣布:「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那庄嚴的宣告,那雄偉的聲音,讓在場三十萬名群眾一起歡呼起來,他們跳著、歡呼著,把自己的帽子扔向天空,和旁邊人擁抱……看到這里,我不禁也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戰火、滾滾狼煙,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做祖國的棟梁,對得起烈士們和自己胸前的紅領巾……
《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讓我十分感動,令我終身難忘!
8. 革命革命電影五百字作文
我是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的。觀後我百感交集,熱血沸騰,我想大聲吶喊……
我要大聲吶喊:吶喊一個朝代的無能,吶喊一個沉睡的巨人!
一個落沒的王朝總是平覆一個輝煌的王朝。在清朝歷史的足跡中,我找到了屬於康乾盛世的那一個,盛世滋丁,安居樂業。但畢竟康乾盛世畢竟只是曇花一現!更何況其經濟水平、軍事實力遠遠比西方的歐美國家落後呢。到了晚清,一時的盛世瞬間便成空中樓閣--1840年,英國的罌粟第一次向古老封建的中國開炮,外國商人攝盡所能,大量鴉片浩浩盪盪破門而進。鴉片泛濫,泛濫了中國人們的心;鴉片蠱惑,蠱惑著麻木不仁的沉默者。它的一聲炮響打破了沉醉於「天國」的美夢。這只是一個王朝淪陷的開始罷,翻翻沉重的歷史吧--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八國聯軍……血寫的事實刺痛了雙眼。今天的我們不能僅僅為外來的侵略者的無理而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而感到憤慨,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透過歷史看清了所謂的文明人的嘴臉,當他們擦亮自己的鞋趾高氣揚時,還不知道腳底下踩碎了多少他們的「文明道理」。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古弱國土上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野蠻的分贓。回觀歷史,那些歲月已過去,我們更應該撥開一切來看清自身的問題:閉關鎖國,思想落後,這都是一個民族致命的弱點。當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軍捕獲槍斃時,看看吶,圍觀的竟是一群中國人啊!麻木的心有誰能喚?麻木的人有誰能喚!
這時,辛亥革命就在民族存亡那一刻,爆發了……
我要大聲吶喊,為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你們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觀看歷史,我們看到:在檀香山上,在興中會中,烈火待燃,炮火待發。各國志士,華人華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共和國。當武昌起義的炮火打響,黃花崗烈士林覺民正在給他的妻子寫《與妻書》……他的眼淚潛然而下,滴落化成了墨,寫不盡的纏綿悱惻,捨不得擱筆,一閣,就是永別。他沒有悲悲切切,而是大義凜然表現出一個男子漢愛國氣節。再看秋瑾被捕後,英勇不屈。1907年7月15日(農歷六月初六)凌晨,秋瑾被押到紹興軒亭口刑場,她目別祖國藍天,慷慨就義,年僅31歲。她以一腔熱血,終於喚醒了中華民族;還有許多許多這樣的仁人志士,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探索新中國,揮灑自己的滿腔熱忱……
辛亥革命的炮火,響遍武昌城頭。連綿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終成歷史。悲哉!秋之為氣;壯矣!瑾其可懷。寂寞黃花,碧血永悲:風雲變色,埋恨千古。青山有幸埋忠骨,有多少為革命而付出了鮮活的生命,而他們的功績是永遠也不會被歷史的風沙所沖刷,永遠不會……我要大聲吶喊,吶喊今天這個用無數生命會換來的世界!
我要大聲吶喊,醒醒吧,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列寧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看看吧,為什麼破壞分子惡意、極端地想鬧分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根本沒有將祖國、社會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在實施著背叛行動,他們沒有銘記歷史帶給我們血的教訓。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這些人的共同利益、最高利益、長遠利益;也就是所有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共同的生存、發展、繁榮、受人尊重的權利!無論是我們大陸、還是台灣、甚至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都不應當違背這個最高的共同利益!
最後。我在此大聲吶喊,同學們,祖國的命運由我們主宰,我們責無旁貸!
9. 五年級口語交際,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的觀後感
《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書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斗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故事內容是講述我軍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將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句話就是李雲龍,這位「戰神」式將軍的一生寫照。
主角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最多也只是趕上了那個時候。亂世出英雄嘛!他一身的草莽氣息,剛開始沒有什麼自己思考的能力,是一個典型的農民英雄。他盲目地崇拜毛主席,尊重自己的上級,對於日本人有一種完全不分是非的憎恨;他滿口粗話,整天日爹操娘,動不動拿人撒火;有仗打就興高采烈,沒仗打就渾身不舒服,找人吵架;惟恐天下不亂,挑事兒,和軍校國民黨教官對著干,愛炫耀自己的戰功,自以為是……他有很多的缺點。同時,他是農民出身,對共產黨有一種忠誠;他關心群眾和下級,在全軍都樹立起了威信,他永遠是士兵打心眼裡尊敬的人,他的精神影響了一個師;沒有人和他對著干,都知道他和他的士兵都是惹不起的主兒;他果斷機敏,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幾乎贏得了每一場戰役,雖敗猶容,和國民黨的軍官建立了一種超乎意識形態的友誼;他耿直樂觀,和朋友建立了一種超乎時間的友誼……他有很多的優點。在戰爭歲月,這幾乎不算什麼,因為太多的影視作品反映的都是這一類的英雄。
然而在動亂年代,文革的時候,他從盲從到開始自己思考。開始的時候,他不允許自己的學者岳父懷疑黨,懷疑黨的政策,不相信岳父的遠見,甚至和岳父產生了很深的隔閡,要老人家改造改造思想;可是後來聽說岳父在改造農場的誓死不屈,堅貞勇敢,他由衷的佩服。當組織派人來讓他妻子和自己的父母劃清立場的時候,他勃然大怒,沒有爹娘哪兒的自己,他支持自己的妻子,沒有向組織妥協。他從反省自己到開始懷疑,最終做出行動。他的行動保護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在聽說了外地的災情時,痛心不已,完全不顧自己家的人也餓得前胸貼肚皮,把用高價買來的糧食送給士兵,讓他們接濟前來投難的親人。像他一個男人,也經受不住弱者的眼淚,哪怕是他們無知,他任憑打罵,要不是妻子的勇敢,他早垮了。他最後為了更多人的生命採取了行動,也把自己送進了監獄。他沒有怪那些毆打他的士兵,因為他懂得對待敵人要決不留情,他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士兵;他不能忍受士兵的侮辱——在他的碗里吐口水,他是一個有尊嚴同時懂得尊敬人的人,他會滿足日本俘虜死的要求,覺得他們還算個軍人,盡管這違反軍紀。他不要戰士的營救,他害怕連累他們,連自己秘書在關鍵時刻要求辭職,他也十分理解。他不要妻子和自己一起受苦,讓她和自己劃清界限,他把孩子給前來救援的戰友,自己留在暴風雨的中心。他以大無畏的精神亮劍,死都死得很有尊嚴,用軍人的死贏得了敵人的尊重。
書中有很有趣的地方,也有感人肺腑的地方。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亮劍,是江湖中的術語。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就算明知自己贏不了,也要寶劍出鞘,這就是亮劍,把習武人的氣勢拿出來,把尊嚴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