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孔子電影觀後感周潤發

孔子電影觀後感周潤發

發布時間:2021-07-14 15:18:19

A. 求篇周潤發《孔子》觀後感 不需要太多字400到500就好

《孔子》觀後感 孔子》 《孔子》 一部描述孔子一生經歷的磨難, , 體現儒家的 「禮、 樂、 仁、和」的時代大片,從開播以來我都沒有主動地想去觀賞,可能是 開播以來的影評太差,或是我不喜歡歷史影片的枯燥乏味,但當在課 上看了這部片子之後,我對它有了新的認識,覺得其實裡面是有很多 禮儀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這部片的導演曾說過:「《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 事情節的影片。」但它帶給我的卻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孔 子,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份文化的傳承,連同他身後的 弟子,大多是文弱的書生,但我感受到的卻是如巨浪般的千軍萬馬, 統領著一個偉大的時代。 孔子的個人魅力和深度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 無論是處理家事還 是國事,他那堅定淡定的眼神,娓娓道來的神韻,都讓我們感受到這 位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而孔子對於 「禮」 的執著, 更讓我們驚嘆不已。 在他去見魯公的時候,還沒有走到通往大殿的台階便開始拜謁,連伺 候君主的宮人都沒有如此的禮儀, 並且孔子所行的是當時已不流行的 周朝舊禮。可見, 「禮」對於孔子來說有多麼重要。而且孔子行禮從 不因人而異, 對於君主、 上級, 他彬彬有禮, 對於學生同樣以禮相待, 甚至於對於名聲不好的衛國君夫人,孔子仍是對她行了大禮。孔子不 但要求自己守禮,對弟子也是如此,他的弟子,子路在臨死的時候還 謹記「夫子有教,就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由此可見,孔子的 「禮」已深入人心,而他提倡的是「用禮治國」,更是一個人人嚮往 的大同社會,也是我們當今社會不斷努力的一個目標。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能夠流傳下來全靠他的強大信念及弟子的忠 誠,十幾年的顛沛流離沒有磨滅他那顆懷有理想的心,而作為孔子後 代的我們,更應該繼承中華民族這個禮儀之邦的優秀傳統,努力實現 我們的「禮、樂、仁、和」 。

《孔子》觀後感 孔子》在近期的國學研讀課上,我觀看了電影《孔子》 。其實在去年的時候已經看過一遍這部片子。 當時正是高三,而語文選修也正在上孔子的著作《論語》 。在老師的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 但是因為才開始進行論語的進一步學習, 所以影片中涉及到的很多孔子的言行, 他的事跡不 是很了解,看了以後,也就是感覺孔子在當時社會中,要推行他所謂的仁政,並不是一件很 容易的事情。 而現在,重新觀看了這部影片,它給我留下的就比第一次看後的感想要深刻了。影片開篇講 述了孔子進入魯國的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孔子一直不顧旁人的勸說行古禮,他堅 守周公之禮的行為在整部電影里都有貫穿。 再來的場景就是季氏家族的活人殉葬, 孔子收留 了一個逃跑的小家奴,孔子看到了活人殉葬的弊端,要求君上廢止。 「仁者愛人,以禮殺人, 則非禮也。 」由此引出了孔子的仁愛觀。再來講述了孔子當上大司寇後魯國與齊國的夾谷會 盟,用牛車蒙騙了齊王,讓魯國有驚無險。還有他當上代理國相後修建武子台,墮三都,我 在學習孔子的時候沒有學到以上的事件,通過影片我有所了解。 然而孔子的治國之道還是沒能抵押住三環的勢力,最終失去重用凄慘地離開了魯國。孔子 指著面前的道路教導顏回前途充滿崎嶇時,我想起了馬克思的一句話:「在科學的道路 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 只有在崎嶇的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 輝的頂點。」 隨後,孔子的一眾學生也從魯國趕了出來,與顏回一道欲追隨老師離開魯國。孔子的萬 世師表之風,在這一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孔子在晉見衛國君夫人時,說出了前文中提到的那句話:「我的信念是朝聞道,夕死可 矣……」 衛國君夫人只說了一句話:「世人皆知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意 境。」 我不知道在歷史中真正的孔子,其「朝聞道,夕死可矣」是否真如電影中所講述的那樣出自此 處,但我相信,單憑此情此景,是絕對無法詮釋這句話的全部含義的。 離開了為衛國, 繼續他的流亡生活。 世人都不理解他所謂的道義, 而他卻還是堅守仁義之道。 影片中,孔子與學生被困山中,斷水絕糧,孔子「以弦樂為餐」,為了讓子路進食,孔子 輕抿肉湯:「你看,我喝了,你也喝一口吧!」然後,孔子又命顏回將肉湯分與眾學生, 自己始終未飲一口, 最後仆倒在了琴上。 倒下前, 面前虛實難辨的景象令他淚眼模糊…… 當馬車過冰之時,冰破,書簡盡落於寒水之中,顏回不顧性命,在冰寒徹骨的水中,將 書簡一卷一卷地撿起……孔子痛哭:「回,你快上來,你趕快給我上來啊!」也許很多人 甚至覺得這個場景十分可笑, 人的性命, 難道比一竹一簡更加卑賤么?顏回最終凍死在了水 中……也不知人們可曾想過,顏回為之而死的,難道只是些硬邦邦的竹簡么?他是殉道士, 他是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死,如果他不那麼做,今天,後人也許就看不到充滿智慧的《春 秋》或《論語》了。 為老師護道。那便是顏回至死所堅持的「道」。 子路被衛國看中出仕大夫,孔子沒有阻攔……後來衛國內亂,子路慘死。死前,子路說: 「夫子曾經說過,真君子,即便是死,也要衣帽端正。」說罷,正冠系帶,無不悲壯而亡。 末了,孔子終於被召返魯。孔子一如既往,在城門外行著那周朝「舊禮」——門外跪拜。 這最後一次,鏡頭意味深長地給了一個仰拍:「魯國,生我養我的故國啊,我終於可以 回來了……」 影片中,孔子在彌留之際說了一句:「世人認識我,是因為此書(指《春秋》,誤解我,也 ) 是因為此書……」說完便與世長辭。 孔子知道,對於夢想與聞道的傳承,將永遠繼續。

《孔子》觀後感 史詩片《孔子》自上映以來,不僅以唯美的畫面與宏大的場面震 懾了觀眾的眼球,還有聖人那波折跌宕的傳奇故事、浩連廣宇的偉大 情懷,及其門生弟子捨生取義的事跡,也令不少觀眾感觸至深甚至感 動落淚。 首先介紹下孔子的生平簡歷: 孔子 Confucius 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生於: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卒於: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於公元 前 551 年出生在春秋時代的魯國,即如今中國東北部的山東省。他幼 年喪父,與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年青時,這位未來的哲學家做過小 官,幾年後辭官不做。他在隨後的十六年中教書,招募了大批信仰其 哲學的弟子。約在 50 歲時,他在魯國擔任要職。四年後,被反對派 逼下台, 在隨後的十三年中, 他四處游說, 晚年返回魯國。 五年後 (前 479 年)與世長辭。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易》《詩》《書》《禮》 、 、 、 、 《樂》《春秋》六經。他的學說成為歷代儒生們的必修之課。在其死 、 後,他的學生們將他的言語整理編撰成《論語》 ,他的理論影響了中 國乃至世界 2500 年之久。 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 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 (引自中國現代文化學之父柳翼謀所著 《中國文化史》 <孔子>一節) , 。 目前,世界各地的中國文化產業常以「孔子」為名,實在是因為自從 幾百年前孔子被義大利傳教士馬竇帶到西方後,在西方人的眼裡 ——「孔子」就是中國的代表,是中國代言人。 接下來我簡單陳述下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內容理解。 影片從孔子政 治生涯上最春風得意的時刻開始, 夾谷會盟恐怕是最為展示孔子外交 謀略的事件。在這次會盟中,孔子機制勇敢,隨機應變,以「周禮」 為武器,有禮有節的同齊國君臣進行了斗爭,粉碎了齊國的預謀,光 憑動動嘴皮子就收復了鄆、讙、龜陰三處田地。因此,讓魯王對他的 信任大增。而正是因為這份信任,讓孔子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完全寄託 在了魯王身上,孔子為削弱實際掌權的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 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齊國送 80 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 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 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孔子等來的卻是一塊分離的玉石。孔子在不得 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 影片對夾谷會盟的描寫應該是最為成功的, 也是特效使用最為集 中的。其後的戰爭場面的描述尚可,只是特效鏡頭做得有些假,特別 是兵卒被火燒的場面。從孔子與老子對話後,那份天人合一的唯美場 面之後,影片就急轉直下,開始了流水賬式的記述。後半部分主要展 示了孔子坎坷崎嶇的餘生,還有他的弟子對他的追隨。孔子最為得意 的兩位弟子,子路和顏回,可謂都是慘死。前者在要戰死的時候,因 為謹記子曾曰「為官者,每日當外正衣冠、內正品德心靈。」所以, 在要死的時候還要去戴正官帽,而被一群人從背後刺死。顏回為了保 護和挽救那些落水的竹簡,而最終淹死在冰冷的河水中。我不得不佩 服精神導師的力量,在我看來,這兩位本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很 難量定,是老師光芒蓋過了學生,還是學生的執拗自我毀滅,他們的 一生似乎都被某種力量所牽扯,並沒有活出自己的樣子。 最後是個人通過電影《孔子》對孔子思想及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 的解讀。 活人殉葬 絕望凄涼周禮有活人殉葬的野蠻傳統。 在魯國「三桓」之一季成子的豪華葬禮 上,成百的奴婢家臣被軍隊趕進墳墓,殘忍殺戮作為對主人的殉葬。 片中一個未被殺死的小女孩,在漆黑死寂的墳墓里,眼睜睜看著如豆 的燭光最後熄滅,呼喊著「媽媽」的聲音越來越弱,透骨而來的絕望 凄涼感染了銀幕下的觀眾。 而當孔子為一個從墳墓逃出的小奴請命之 時,他的仁心與機智令觀眾感嘆不已。 戰鼓敲碎 聖者之心武子台下,囂張跋扈的公山紐帶領叛軍,高呼「殺死孔子、驅逐魯 君」,向台上萬箭齊發……險惡萬分情況下,孔子奪過士兵手上的鼓 槌,奮力地擂響大立鼓。鼓聲作氣,魯軍士氣大振,居高臨下攻擊叛 軍。更有裝滿熱油的大銅缸,點燃之後向下傾瀉,火海橫流令叛軍潰 敗,死傷慘烈。而孔子仍然一次次地擂響大鼓,蒼涼偉岸的背影因叛 軍士兵的死傷而痛苦得扭曲。一鬆手,鼓槌墜落在地,用盡了自己最 後一絲力氣。即使是以正義之名,不得已於戰,但戰爭的慘忍、生靈 的塗炭,令「仁者愛人」的聖人痛徹心扉。 天地無仁 聖人落魄魯定公御駕親征,包圍郕邑已有數日,但仍然久攻不下,只能望城興 嘆。孔子看出他已萌生退意,不願功虧一簣,便苦苦相勸,卻無奈魯 定公只是頹然地搖搖頭,「戰敗了,誰還會在乎你有沒有仁義?世間 只有成敗,仁與不仁,那隻是說辭而已。」面對三桓的排擠和魯君的 黯弱,孔子無語,眼中閃過無邊的失落與迷茫。他痛苦又無奈地低下 了頭,那矢志克復周禮的博大聖心被周遭的詭秘氛圍,壓抑得快要窒 息了,他強烈地感覺到,失敗正一步步地襲來…… 生死以國 緣盡一「玦」 孔子曾經向弟子們說過,「苟利國家,生死以之。」他為官的生涯無 不在踐行這一諾言。然而魯君臨陣退縮、「墮三都」無病而終,令一 腔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盡付東流。 「三桓」和黎殂的離間更讓他內外交 困,而此時的魯君早已將國事拋之腦後,沉浸在齊國送來的美酒女樂 中了。 站在窗邊的孔子失神的望著窗外,卻仍舊懷著一絲僥幸,企盼著君上 能召見或者派人送來祭肉, 然而他盼來的卻是季孫斯假冒國君之名送 來的一塊玉玦!玦者,訣別也。他強忍悲傷,告別愛妻子女,告別父 母之邦,在漫天大雨中,踽踽遠去。 「夫子是形,弟子是影」 悲從中來的孔子一馬一車,向漫無目的的遠方獨行,一場大雨澆滅了 他心中的政治之火。 天地雖大, 何不能用?漫漫黃沙, 是絕望與埋葬? 他凄凄涼涼的前行,天涯孤旅。卻發現在路途上,心愛的弟子顏回跪 地等待著。「夫子是形,弟子是影」,當聽到顏回無論天涯海角,都 願意放棄自己的家業來追隨自己時,曠茫世間,都被這深厚的師徒之 情感動了。子路、子貢等其它弟子也帶著書卷行李隨後趕來,告別家 人母國,追隨老師。孔子向弟子們深深下跪,弟子們也向老師下跪。 曠野茫茫,只有無邊的風雲在有形的天地中間動盪嗚咽。 喪家之犬 為世不容孔子師徒一行周遊列國, 四處講學。 在衛國, 衛靈公欲委以修兵重任, 但他不願對抗自己的祖國——魯國, 也不願委身於「好德如好色」者 之下。十數年在列國中周轉,皆不受重用。門生越來越多,但處境日 益艱難。一心渴望將自己的主張傳播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卻未曾 想自己的後半生都在不停的徒勞奔波。 在鄭國被形容做「喪家之狗」 時,他樂呵呵的接受了,那笑容里所隱藏的痛楚恐怕只有他自己體會 的最為深徹,弟子顏回看得真真切切,禁不住流下熱淚:「是夫子的 道太高,不能被世人理解」。 陳蔡絕糧 死生以共顛沛流離,輾轉數年,孔子已是年過花甲、滿頭白發。數年間,春秋 各國戰亂頻仍,相互吞並,陳國滅了蔡國。師徒一行前到陳蔡交界的 一個村莊,兵荒馬亂下,已是無糧可食。眾弟子服侍孔子休息,大家 只能互相依偎取暖。孔子為弟子們奏琴療飢,弟子顏回捧上最後一碗 馬肉湯。孔子看子路餓得的奄奄一息,讓子路喝。但子路堅決要讓老 師喝。孔子淺淺的喝了一口,對子路說,「看,我喝了,你也喝吧」, 然後讓眾弟子們一人一口喝下。 老邁的孔子連續數日撫琴鼓勵弟子們 堅持。最終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比西方聖人耶酥基督最後的晚餐, 更有一種死生以共的感觸。 冰河救書 顏回殉道顏回是孔子最心愛的弟子。終其一生,對老師最是推崇備至。曾經眾 多弟子都跑去聽別人講學,獨顏回始終跟隨孔子,不離不棄。影片對 顏回的死作了戲劇化的處理,放大了這位聖人愛徒以身殉道的歷程。 當孔子師徒行經冰河,書卷重壓之下,冰河碎裂。顏回為救回老師珍 愛的書卷,一次一次地扎入冰冷的河水中,搶救這記載著孔子的思想 與學說、象徵著聖人的信念與道義的竹卷……蒼老的孔子眉毛、胡須 上都附著冰渣,涕淚橫流的呼喊:「回,你快上來,為師什麼都不要 了,只要你上來……」顏回用自己的生命換回那一車竹簡,換回了茫 茫華夏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信念。 捨生取義 壯哉子路子路也是孔子心愛的弟子。並且他有武力,一路伴隨左右,為老師保 駕護航。為了實際老師的政治理想,子路出仕衛國。陽虎動亂,子路 為保護幼小的衛君,浴血揮長劍砍殺來犯者,以一擋百,盡顯忠義! 身中數劍、血流如柱的他漸漸不支,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突然跪 了起來, 堅持將冠帽撿了起來, 端端正正戴在頭上, 用盡最後的力氣, 泰然自若地說:「我的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冠帽也要戴得堂堂正 正!」子路悲壯,捨生取義。頓失愛足的白發孔子得知消息,老淚縱 橫,為弟子的犧牲而悲傷,為弟子的犧牲而嘆惜。 壯志難酬 終回故土從公元前 497 年到公元前 484 年,整整十四年間,孔子遠離故土,在 列國之間周遊講學。 一心想要報效魯國的他, 卻只能做一個局外之人。 齊伐魯,弟子冉求率領魯軍沖鋒陷陣立下戰功,懇求當政的季孫斯將 飄泊在外的孔子請回魯國。白發蒼蒼的孔子回到故土那一刻,拄著拐 杖熱淚盈眶地走向城門,深深跪拜:「魯國,我的父母之邦,我們終 於回來了!」聖人遲暮,壯志難酬,數年後即因病撒手去世。他被後 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在生前卻為世不容,被貶為「喪家之 犬」;他的思想與學說千百年來被發揚光大、澤被蒼生,即在 21 世 紀也被認為是解救世界危機的「濟世良葯」,受到全世界的尊崇,然 而,在他有生之年,卻滿腔熱血雄心,徒付東流。嗚呼,哀哉! 電影片尾,孔子說: 「後人理解我,因為這部書;誤解我,也是 因為這部書。 是呀,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而記錄他言行思想的 《論 語》也只能任人解讀了…… 我不能說這部電影是成功還是失敗, 但是電影所表達的思想是每 個人都能深深體會得到的。從文化的角度講,我們應該能收獲很多東 西。相信孔子的思想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每個人成長!

《孔子》觀後感摘要: 《孔子》 ,這部上映於 2010 年 1 月 22 日由胡玫導演的電影,自從上映有關 此片的「口水戰」就從未停息,「正史」和「戲說」的爭論尤為激烈,事實證明 這是一部重溫中國傳統文化的力作。不論《孔子》它是否真的蘊涵的是中國幾千 年的深邃文化, 大氣、 厚重, 但是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思考, 我想這才是它的意義。 關鍵詞:儒家、封建統治、孔子思想 電影《孔子》改編了史書中記載的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孔子回國 以及韋編三絕等故事,除了闡述中國儒家「仁義禮樂」思想外,兩千多年前的陪 葬祭祀、叩拜禮數、木簡文書、建築風格等都映射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片中 孔子帶領弟子離開魯國踏上周遊列國的顛沛之路——他們走過四季輪回, 在傳道 授業的同時遭受百姓非議、經歷飢寒和戰亂、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膚之痛等場景, 氣壯悲歌,令人敬畏。 既然是電影,便會有虛構,就會摻雜導演的價值觀,所以面對當今紛繁的世 界, 《孔子》立意深刻,編劇為世界給出了孔子「夫子禮治」、「大同思想」以 及「仁義禮樂」的儒家思想, 同時表達出「凡非禮者, 勿言、 勿視、 勿聽」和「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中國處世哲學。由於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 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被後人稱作聖賢。因此,關於此片,也就有了更多的 關注和見仁見智的解讀。 有人便認為,「孔子」、「儒家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是該片最大的賣 點,可以看出傳統文化仍是當前的主流。隨著《孔子》的熱映,將再次掀起國學 熱,並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新一輪的思考和傳承。 除孔子周遊列國的劇情略顯鬆散和平淡外,整部電影張弛有度,劇情緊湊。 曾拍過 《雍正王朝》 、 《漢武大帝》 等電視劇的第五代女導演胡玫, 聯手曾憑借 《卧 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鮑德熹,將《孔子》的畫面打造得詩意、唯美與考 究,而周潤發詮釋的孔子,更代表了一個女性導演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所以電影 《孔子》像是一杯清茶,值得觀眾細細品味。 影片更注重孔子儒家文化的影響力,盡管在視覺沖擊上, 《孔子》不能與商 業大片匹敵,然而古典儒雅的台詞和流暢自然的故事敘述。讓《孔子》這部包涵 深厚文化底蘊的電影,有著它特有的市場吸引力。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孔子 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他以六藝教育學生。六藝即禮、樂、射、御、書、 數。這在當時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體、美的各個方面,其中以德育為先。 他說: 「弟子入則孝,出則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論語·學而》)孔子主張仁政和德治;提倡推已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放人」 的「忠恕」之道;重視平民教育和倫理道德的培養。但由於當時的種種原因,孔 子生前不能行其道,所以他把他的主要精力用於培養能夠實現他政治理想的人 才,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學說,廣為傳播二千多年,對後世影響極為巨大,一 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孔子思想已深入千家萬戶,窮鄉僻壤, 它已超越了文字傳播的局限,通過各種禮俗,多種渠道,融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 里,積淀在民族心理的深處,成為共同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或尊 孔,或持不同觀念者,及要撈取政治本錢的投機人士的反孔、批孔,時起時伏, 綿延至今。這在人類思想史上,有如此深遠廣泛影響的思想家,是絕無僅有的, 可見孔子影響之大。這也是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辭典》和英國出版的《人民 年鑒手冊》把孔子列為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的論者卻認為中國所經歷的二千年封建時代是歷代王朝利用孔子思 想進行反動統治的時代,封建時代有賴孔子儒學得以維護和鞏固。於是孔子背上 了為封建專制統治提供理論服務,對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壓迫的罪名。可是,迄至 今日,這些論者中還沒有任何一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時,能夠說明如果沒有孔子思 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國就沒有二千年的封建統治?歐洲倒是沒有孔子思想,卻也 存在著漫長的封建時代。和歐洲不同的是,中國利用孔子思想,維持長治久安, 國家統一,防止了中世紀神權政治的黑暗。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伏爾泰極 力贊揚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學說的真正價值,認為「中國文人的宗教(指儒學) 是令人欽佩的。他們沒有任何迷信和荒謬的傳說,也沒有悔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 伏爾泰認為儒學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並以中國為理想國,提倡以中國文 化為標准,嚮往中國的理性道德,推祟孔子。這表明儒學對十八世紀歐洲反封建 的啟蒙運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也是儒學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由 此也可看出,那些把孔子思想與封建統治劃等號論者的荒謬。奇怪的是,不是說 老百姓因孔子思想為封建專制統治服務而飽受壓迫剝削嗎?可是, 在那封建時代 里,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為政以德、節用愛人等孔子教化的實現。與此同時,世 界各國都在經歷著封建時代, 唯有中國的孔子及其儒學後繼者敢於作出言論批評 與勸諫當時的帝王,要行仁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亂神,始終強調民為邦 本,提倡重民、愛民、富民、保民,提出「省刑罰」 「薄稅斂」 「使民以時」 、 、 、 「博施濟眾」 等主張; 提倡人道主義、 獨立人格, 把人從神權的統治下解放出來; 尊崇堯、舜這樣的聖君,而貶斥桀、紂那樣的暴君,頌揚湯、武革命,認為湯、 武誅桀、紂、只是誅一獨夫,而非臣弒其君;強調』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道重於君」 , ,主張「從道不從君」 ,以儒學之道來約束、 限制封建君主。由此可見,孔子雖生在封建時代,但他的思想自有超越時空的成 份,而具有永恆的價值。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孔孟儒者是封建時代反封建暴政 的革命先行者,其名言「苛政猛放虎」 ,正是對封建弊政的批判。又怎麼可以說 孔子是封建專制統治的維護者, 而背上對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壓迫的罪名呢?這實 在是一個極大的誤解和曲說。 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有十二億多人口,有五十六種民族。以儒學為主題的 中國文化是人類古文化中唯一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它維系了國家的 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我們要珍惜這一文化傳統, 用孔於思想作為團結全國各民族、 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的精神紐帶。在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 程中, 孔子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 孔子提出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少數民族, 他說: 「柔遠人,則四方歸之。 」(《中庸》)主張以德服人,而反對用武力強加於人。 孔子說: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即是以文明道德來教化, 而不是以武力來征服周邊的少數民族, 這樣使得 「四夷」 民族悅而歸之,認同華夏文明,並漸次歸化融合於中華民族大家庭。孔子「和而 不同」的思想體現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它不僅有助於批判強權政治、霸權主 義,化解當今世界各文明之間的沖突,使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而且其多元融 合的包容性原理亦可糾正單一信仰,單一文化的專一觀念的偏差,把彼此不同的 事物統一於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 並在不同之事物多元和合的過程中, 求同存異, 吸取各國事物的優長而棄其短,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 動事物的發展。比如新加坡的發展吸取了儒學及西方文化等各種不同文明的價 值,提倡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種族和諧、宗教寬容的原則,倡導種族與種族、 語言與語言的和諧,體現了「和而不同」 、多元互補的精神,由此保持了國家的 穩定和發展。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和提倡。相反,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及各東歐國 家,忽視原有的傳統文化信仰,忽視各民族、各宗教的特色及其存在的理由和價 值,以一種模式、一種思想來規范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導致民族虛無主義,遺 棄民族傳統文化,結果造成國家的解體,民族矛盾加深和戰亂頻繁發生。對此, 我們應該引以為鑒。 中國作為歷史最久的文明古國,被舉世公認為禮義之邦,可是現在還大力提 倡建設傳統精神文明,說明在這方面還有欠缺,優秀的傳統道德已有所喪失。這 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在發展經濟,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的同時,確實應大力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當前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實際上可以說沒有一項離得 開中國的傳統禮義。例如:孝順父母,尊老愛幼,見利思義,公而忘私,團結友 愛,誠信忠恕,見義勇為,和睦坦盪,先人後己,禮貌待人,遵紀守法,上下有 序,學無止境,普及教育,德智兼備,講求公德,廉潔奉公,重民愛民等等,無 一不是孔子的教誨,這些亦即孔教教義的內容,均須在今天大力弘揚。

B. 看周潤發的《孔子》,寫300字的觀後感

爛片還能有,300字的觀後感?送你四個字「真的很爛」。。

C. 求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600字左右

首先,史實也無怪乎是《史記》,《呂氏春秋》這一類書的記載。這些書是為統治者記錄歷史的書籍,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至於那些稗官野史更是不可全信的。
我不是學歷史的,鮑鵬山號稱專家,和胡玫他們展開口水戰,提出了他的史實言論。
鮑鵬山說:「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可是電影里竟然打成了『孔鋰』。之所以叫『鯉』那是有故事的,是因為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魯昭公送了一條大鯉魚祝賀。」

鮑鵬山說:「《論語》裡面出現子路、子貢是對的,但是電影里孔子怎麼會直呼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貢』呢?稱呼別人的字,這是對同輩的稱呼方法。但是孔子是長輩,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鮑鵬山還指出,片中孔子的弟子子路、顏回以及衛國南子的死都不符合歷史的記載。」

鮑鵬山說:「子路和顏回其實都是在孔子回魯國之後死的。而且顏回是因為太窮、營養不良死的,根本沒有電影里死得那麼悲慘。」
以上就是專家鮑鵬山和金牌編劇們所引發口水戰的言論。你自己分析下吧!
剛看完,感受如下:觀感是被分裂成兩個部分,孔子在魯國工作期間和不在魯國工作期間。前期故事較完整,場面也還算波瀾壯闊(雖然是電腦做的)。主要描寫了孔子政治野心大但卻又不懂政治,最終出現路線性錯誤,導致流亡。後期部分故事性較弱,主要是子見南子性騷擾篇,兵荒馬亂狼狽不堪篇;顏回捨身救書見義勇為篇,糧草斷絕一碗馬肉湯篇。全劇總結:苦大仇深

D. 《孔子》電影觀後感

[《孔子》電影觀後感]《孔子》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幾天,今天才抽出時間去看,在去看這電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關於《孔子》的歷史,《孔子》電影觀後感。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高大、偉岸、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體會著各種苦痛,充滿悲情。讓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經對孔子的一些事跡沒有很大印象了。看完這部電影後,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導演胡玫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對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在軍事上亦有建樹,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是"內聖",孟子是"外王"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觀後感《《孔子》電影觀後感》。弟子:子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曾參、子夏、子張.在電影當中扮演孔子弟子:顏回--任泉飾演顏回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顧自己的安危墜入冰湖,最後離開人世。當孔子抱著顏回冰冷的身體,想用所有的辦法想救顏回時,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點哭了。裡面顏回說的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如果人不能改變世界,那應該改變自己的內心。"是的,有些世間的事物,環境的導致,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無法改變的,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劇情裡面有好多台詞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等對這些名言生動的註解。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想去學習研究歷史的想法。覺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當中了,卻很失誤怎麼會對這些歷史都不夠了解呢.要好好的學習.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勤求學問而不用心思考,還是不能明白究竟,僅是空想而不肯勤學,變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記住孔子的教導:好好學習.〔《孔子》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E. 看周潤發的《孔子》,寫300字的觀後感

看完電影 好像孔子是軍事家 因拆遷三個王的領地而大動干戈 後來拆遷失敗離開魯國 怎麼今年的電影都和拆遷抜釘子戶有關。阿凡達拔釘子戶 抜到外星球了 不過 說實在的 阿凡達比孔子好看 呵呵 好幾十倍。孔子是個偉大的思想家,看不出電影中孔子的思想在哪裡 難道在骨頭湯里啊 阿凡達的聖誕樹 孔子的導演想不出來 中國導演想不出來 。卡梅隆才能想出來,因為那就是一顆巨大的聖誕樹啊。孔子的偉大思想里沒聖誕樹啊 中國導演想不出來情有可原啊

F. 周潤發演的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孔子》觀後感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連同他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裡,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為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

G. 急求《孔子》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更與誰人說——電影孔子觀後感
電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現在來寫觀後感,純屬個人意見,不知道該對誰說:

第一,形象和場景刻畫:

關於周潤發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認周潤發演技比較好來的,這部電影刻畫的孔子,一直微笑著,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覺,溫潤有餘而寬厚不足。而歷史上那個面目模糊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還不錯。

對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門道,我想的就是兩點:一本片中齊魯衛等各國的都城、村落明顯不同,反映出了經濟實力和民風民俗的差異,比那種看不出發生在那個城市的現代劇好很多。二孔子周遊列國不是周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春秋時代似乎最北邊的小國燕也是在現在北京這個位置,也就是說,他周遊列國應該都在黃河附近或者以南,為啥後半段那個雪花飄飄的,象東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們的、國君們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南子的衣服,雷到我了,沒見過把一大堆藍色珊瑚珠紛紛揚揚掛一腦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的是她還從一排藍色珠簾中走出來。

第二、電影與歷史和著作的契合:

因為這個階段在讀論語,所以還是有些感想的。

開篇處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魯國國君說的那些話,差不多都是論語或者相關原文,不過改換了環境,比如該和冉有說的,對魯國國君說了,這個也算是在尊重史實基礎上的藝術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個漆思弓開始可是難壞了我,印象中完全沒有這個人啊,回家一網路原來就是漆雕開,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這個,古代人有姓名字號。所以有點亂,其實著名學者知道漆思弓=漆雕開,看樂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開,編劇就應該照顧一下我們這種剛開始學的人,直接叫他漆雕開就好了么?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沒記錯應該是這個話吧?),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這個要麼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麼容易讓編劇留下南子對這個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諸位弟子,傳說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劇中露臉的有那麼幾個。已經說過了的漆雕開,正冠後亡的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的子路。文質彬彬的孔子最喜歡的顏回、有管家感覺的冉求、著名孝子曾參、被夫子稱贊總有辦法的子貢,被孔子打擊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還有孔子的妻子兒女,其實這里要說導演也很不容易,光是找到年齡形態氣質都符合的演員估計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啊。

關於顏回之死,我印象中論語中沒有顏回是怎麼死的的論述,只是說顏淵死,子哭之慟。回來網路一下,也是沒有史料記載,導演安排他為了在冰河中救起竹簡被凍死,於情還是不錯的,但是細一想,還是發現了bug:論語中有一段,顏淵死了師兄弟們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車給顏淵改成棺槨,孔子回答,孔鯉(孔子的兒子,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影片字幕是鋰字,而書上一向都是鯉魚的鯉。)死的時候,有棺而無槨,按親疏遠近我應該給兒子而不應該給弟子,而我誰都不給的原因是,我和公卿們共同出行的時候,按禮數我的車不能比他們差,我只有一個車了,要保留。按這段的意思,顏淵死應該在回魯國以後。(因為流亡的時候,孔鯉生死孔子是不知道的,而且流亡當中也不會有公卿並列。

H. 電影《孔子》觀後感600左右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著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定淡定的眼神,禮義娓娓道來的神韻,彷彿孔子轉世。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韻,她天生就是一個好演員,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裡。南子這個角色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覺得可有可無,它一旦不存在,你會覺得缺了很大一塊。孔子其實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截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南子讓世人看到了孔子並非神,孔子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南子雖然簡單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實為一個看點耐人尋味,又怎麼會是可有可無呢。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

但不可否認,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表現起來就不會像看歷史書一樣晦澀難懂和索然無味。這部影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好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沒有打水漂

I. 看了周潤發演孔子的那個電影,你有什麼體會

看《孔子》,覺得其中「子見南子」真是經典一幕,於那剎那的驚艷後是波瀾不驚的深邃與厚重。對白里,動人心魄的美感。

《史記》中確實是記載了「子見南子」的情節: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水滴洞穿了石頭,銅雀水漏卻永遠滴不穿時間。不知最後一襲白衣的如老子的孔子,那個終於明白何為「無為,無不為」的孔子,是否在最後的時光中懷念過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衛國君夫人呢?琴聲陣陣,餘音繞梁,愴然而蒼涼,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閱讀全文

與孔子電影觀後感周潤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共的電影大全 瀏覽:45
天才數學家電影其他名字 瀏覽:724
櫻井電影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826
肥佬播放器電影網站 瀏覽:460
周星馳05年電影 瀏覽:566
歐美偷拍中文字幕在線電影 瀏覽:498
法國電影焦糖秒懂百科 瀏覽:149
可以用瀏覽器下載的電影網站 瀏覽:327
法國電影歡喜冤家 瀏覽:741
英語電影寒假特色作業 瀏覽:817
電影葉問老婆圖片 瀏覽:362
一部被拐賣婦女的電影 瀏覽:694
經典香港電影女主名字 瀏覽:257
愛情電影接吻後發現懷孕 瀏覽:547
電影音樂欣賞基礎 瀏覽:123
生死狙擊大電影地獄俠一 瀏覽:953
看中英文字幕的電影 瀏覽:877
電影院樂園 瀏覽:885
周星馳經典電影片段dj配音 瀏覽:176
取電影網站名字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