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閩南鎮觀後感

電影閩南鎮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4-12-16 04:10:15

⑴ 國產老電影 是抗戰期間,主角是個女的,一直和公公生活,家裡面有棵大樹會發出聲響。

歡樂英雄

30年代初,在海外飄泊多年的黨的地下工作者蔡老六回到故鄉閩南僑鄉清源村,見到了苦守七年的妻子玉蒜。夫妻正敘久別之情,玉蒜五歲的女兒紅緞突然出現,蔡老六認為妻子不貞,一怒離家出走。玉蒜有苦難訴,以淚洗面。為民鎮和南區上上木、下下木之間因宗族械鬥,積怨極深。國民黨保安司令派少校林雄模坐鎮為民鎮,與鎮長吳為民之子吳添才相勾結,使南區形勢更加險惡。蔡老六說服下下木的頭領許三多以大局為重,摒棄前仇與上上木許天雄和好如初,將隊伍拉上青霞山以求發展。蔡老六因親爹告密而慘遭殺害,玉蒜悲痛萬分,含淚收斂亡夫後,推倒燭台,任大火吞沒整座小屋。白衣飄曳的玉蒜走在風聲蕭瑟的荒野之上,漸漸遠去……

⑵ 《海角七號》觀後感

[《海角七號》觀後感]斷斷續續的看了電影《海角七號》,影片一開始並沒有打動我,莫名其妙的看著男女主人公生活在對現實的不滿中,臉上帶著一種不屑、不滿,而又無可奈何;聽不懂的閩南話對白;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普普通通的忙碌生活,交織著另一條六十年前無奈的離別,預示一場凄美的愛情,《海角七號》觀後感。大約是習慣了所謂的大片,特定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節,配以宏大的場面和電腦合成的特技。以至於還有來不及適應它。慢慢的就喜歡上它了,最愛其中的音樂,特別是優美的鋼琴曲,配以日本男教師在戰敗後返日本的海輪上寫給戀人的七封情書,鋼琴曲合著一封封封至真摯愛的情書,於是愛情融化在音樂中,更融入人的心裡….一個塵封的故事打動了我。在這什麼都善變的人世間里我想看一下永恆,遇見了要往台灣避冬的烏魚群我把對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隻希望你的漁人父親可以捕獲友子,盡管他的氣味辛酸你也一定要嘗一口你會明白…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我在眾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低喃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友子,我的相思你一定要收到這樣你才會原諒我一點點我想我會把你放在我心裡一輩子就算娶妻、生子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上一定會浮現…喜歡片中的風景,美麗的海灘、搖曳的椰子樹、一望無際的、被落日的映紅的大海、在童話世界裡才看到的絢麗彩虹,象一幅幅畫卷展現在你面前,觀後感《《海角七號》觀後感》。不可否認,關於主人公阿嘉和友子的愛情顯得有些蒼白、牽強,大約現代人匆忙的節奏很少再能演繹出一份永恆的愛情。但喜歡導演把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寓於普通小人物的生活之中,看他們追尋激情與夢想,使整個故事帶出淡淡的喜劇色彩。這是一個關於音樂、夢想、與愛情的故事。在靜謐而溫存的節奏中有一份源於時光與真愛的感動。的確生命,只有一回!夢想,卻不會只有一次!錯過的愛情,只要肯回頭,也許會有找回心靈相印的一天…。2008-12-29 ()〔《海角七號》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⑶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穗彎神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1

該書講述的是關於主角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解決巴黎盧浮宮聲望卓著的館長雅克·索尼埃被謀殺一案的故事。索尼埃赤裸的屍體是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姿態在盧浮宮被發現的,索尼埃死前在身邊寫下一段隱秘的信息並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畫下五芒星的符號。達芬奇的一些著名作品(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中隱含的信息,都在解密的過程中真相大白。

《達芬奇密碼》的故事情節的緊張有序,讓我隨著主人公的逃亡之夜跌宕起伏著。故事的畫面性讓我彷彿就置身於巴黎,將巴黎的名勝一一瀏然一樣,不僅畫面性很好最主要的是裡面文化的沖突,作者對達芬奇等人的理解讓我很想讓知識得到延伸,可惜不是在那個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於宗教我望塵莫及,只憑著我對宗教那麼一點點的知識實在不能夠解讀如此龐大的內容,不僅如此,他直接顛覆了我以往對天主教,教會的認識,那時總覺的宗教知識單純的一種信仰,而教會就是信耶穌,會經常去教堂祈禱,飯前會禱告感謝上帝,是帶給人和平安詳生活和美好願望的宗教理想,但是在達芬奇密碼中我看到的是對由宗教信仰而引發的到底誰是神誰是人的爭論,以及用信仰來獲取權利的暴行,和對於信仰的偏執。書中不乏對梵蒂岡為了防止異教徒權利過大而展開大屠殺的揭露和因對於信仰的不同而因此殘害當時無數女性的批判。在探知劇情的同時,又對歷史西方宗教於新的認識以及啟發。

吸引著我的,除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外,對於達·芬奇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畫所作出的傳奇性的解釋,我同樣看得如痴如迷,這倒並不是由於作者對這些名畫所作闡述的新穎與另類,而是仔細想想是那麼一回事,再仔細想想又似乎並不那麼一回事,這樣的感覺真得很奇妙,這也許是讀這部小說的又一收獲吧。

最後,還得重復那句話,作為一部世界暢銷的小說,自是有其過人之處。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2

本書講述的是盧浮宮館長在盧浮宮館內被謀殺,死前他將自己擺成了達·芬奇名作《維特魯威人》中的姿勢,並在屍體旁留下了難以捉摸的密碼符號。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和館長孫女索菲·奈芙在一起追尋兇手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蘭頓到巴黎公幹期間突然接到通知羅浮宮館長鬧睜遭人謀殺,而在博物館內,索尼埃赤裸的屍體是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姿態在盧浮宮被發現的,索尼埃死前在身邊寫下一段隱秘的信息並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畫下五芒星的符號。一些達芬奇等著名畫家作品中隱含的重要信息。屍體旁邊留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密碼。蘭頓教授與法國美女密碼專家蘇菲在整理分析謎團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在達芬奇的作品中藏有一連串令人震驚的線索。這些線索人人可見,卻被畫家巧妙地偽裝,加以隱藏。蘭頓教授發現這一連串的線索原來有著令人震驚的關聯:已故的館長是錫安隱修會的成員。錫安隱修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秘密組織,其中成員包括牛頓、波提切利,雨果和達芬奇等人。至此蘭頓才發現自己正在追蹤一個石破天驚的歷史大秘密,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個世紀、既富啟發性又危險的秘密。在這場遍及巴黎、倫敦和蘇格蘭的追逐中,蘭頓和蘇菲發現自己正在跟一個從來不肯露面的幕後主腦者鬥智斗勇,這個人似乎總猜虧是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而教授對這位主腦的信息卻一無所知。除非他們可以解開這個錯縱復雜的謎團,否則一個埋藏了二千年的秘密、一個爆炸性宗教秘密也將永遠消失,宗教聖杯的秘密也會石沉大海,在無人知曉。而他倆的性命亦會危在旦夕。

作者最大的成功在於:失實與懸疑、藝術與驚悚的近巧妙結合,天衣無縫的雅俗融合,難覓破綻的情節營造,欲罷不能的`快感創造。

讓人絞盡腦汁的密碼,就隱藏在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中;令人絕望的角逐,就在遍布歐洲的大教堂和城堡里展開;令人震驚的實事真相,在掩蓋了一個世紀之後,終於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它不僅反映在文學上,在歷史宗教,藝術史,美學,象徵學等多方面都有了反映。這本書為什麼會如此受光大讀者歡迎?原因主要有了兩個,一是書中跌宕起伏的偵探情節讓人影響深刻。另一方面就是書中所涉及的宗教敏感話題。《達·芬奇密碼》這本書曝光了教會正統過去由來的真相,在宗教中所為人不曾知曉的內幕。為一般人所不曾知曉的宗教制度。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3

這部丹·布朗的作品,據讀過的朋友說比《解密》好看得多,我讀完以後,發覺我的結論頗不一樣。文學作品最好不要拿來比較,因為每個人的偏好不同,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兩部是不同類型的小說,無法直接比較。《達芬奇密碼》是推理偵探,《解密》是諜戰小說,或者說有點像虛構的人物傳記,所以我這里也不比較了。

2003年出版的《達芬奇密碼》最大的看點有兩個,一是小說中密碼的解密方式,二是對宗教的全新演繹。但是,這兩個看點都並非丹·布朗獨創。關於密碼是由打亂字母重新組合成新的單詞這一點,是易位構詞游戲,然而對母語不是以字母結構組成的中國人來說,可能比較新奇,如果沒有聽說過類似的事可能永遠也想像不到。之所以對這樣解密的方式我不是特別驚奇,是因為在其他的懸疑小說中,也能得到作者自圓其說的解釋。關於宗教部分,則在1982年出版的《聖血與聖杯》里,就提出了《達芬奇密碼》里關於宗教部分的核心假設。

對於宗教的部分,由於我是無神論者,所以對這一部分十分無動於衷。不管是天主教、教會、天主事工會,還是郇山隱修會,我只能當做歷史的一部分或者別人的一段人生經歷去看待它。了解這個世界上有這些事物的存在,然而並不為此受到觸動。

但這終究是一本小說,郇山隱修會的開創者已經說明那份名單只是個玩笑,唯一說它是真實的只見於《達芬奇密碼》的小說而已。但相信它的人會認為,這個組織是秘密存在的,所以不可能留下書面證據。我認為整件事是丹·布朗虛構的,詮釋了自己對宗教、男女平等之類的一些想法。大概對宗教感興趣以及用英語作為母語的人會對這本書有更多共鳴。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4

《達·芬奇密碼》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小說從盧浮宮博物館雅克·索尼埃被人謀殺引出了有著近千年歷史的郇山隱修會與梵蒂岡教廷之間關於耶穌是神還是人的爭斗。對於郇山隱修會來說,他們堅持耶穌是一個人,他曾有著常人同樣的情與愛,也曾有著與常人同樣的家庭生活、有愛人、有後代;而對教廷來說,耶穌是一個拯救人類的神。在長期的斗爭中,最終郇山隱修會選擇了沉默,他們永遠地保守著相關能夠證明他們觀點的秘密,直到新的千年來到之際,才能公之予眾。然而,在新千年到來之際,以雅克·索尼埃等為首的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依然作出了保守秘密的選擇。這讓長期以來始終關心和期待解開這個秘密的一些研究者感到氣憤不堪。雷·提彬爵士就是其中之一了。他想方設法要知道並最終公布這個秘密,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派塞拉斯接連殺死了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

提彬,一個英國學者、騎士,在小說中有二個身份,公開的是對聖杯的研究者,秘密的實際是一系列謀殺案的策劃者和主導者——號稱「導師」。而白化病人塞拉斯與天主事工會的阿林加洛主教都不過是被提彬所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蘭登與奈芙為找到並保護聖杯作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受到一連串的追殺之後,憑借她倆的智慧與勇氣,最終獲得了勝利。

作為一名讀者而言,聖杯固然是吸引你讀下去的一個源動力,但其曲折、離奇、有趣,而且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大有非得一口氣讀完的逼迫性。小說懸念疊起,樸素迷離,層層推進,驚心動魄,難怪在世界各地讀者雲集,自是有其過人之處。相對於小說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與對一個又一個迷團的解析,蘭登與奈芙在這期間所產生的愛情,已多少顯得有些蒼白,而對於聖杯到底為何物的追求,也似乎已並不重要。

客觀地說,吸引著我的,除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外,對於達·芬奇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畫所作出的傳奇性的解釋,我同樣看得如痴如迷,這倒並不是由於作者對這些名畫所作闡述的新穎與另類,而是仔細想想是那麼一回事,再仔細想想又似乎並不那麼一回事,這樣的感覺真得很奇妙,這也許是讀這部小說的又一收獲吧。

還得重復那句話,作為一部世界暢銷的小說,自是有其過人之處。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5

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把它當作一個現代偵探小說欣賞。今天又看了一遍,只用了5個小時,感觸卻比第一次深很多!(或許是印象深的緣故吧)作者對歐洲的歷史文化的深厚知識,對歷史認真審視的態度,尤其對宗教的批判,讓我很是佩服!

雖然我是一個中國人,但是對西方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聖戰,亞瑟王,羅馬帝國,都讓我感到真實而震撼,不得不承認,來外的史官寫的很棒,讓人看了都熱血澎湃,崇拜那些英雄!

不過就這部小說,我對作者的文筆真不敢恭維。也可能是翻譯的不好吧,心理和細微描寫好差勁,如果不是故事情節寫的好,我真不太想看!我個人沒有信仰崇拜,所以不是很了解任何的宗教,唯一看過的宗教書籍就是一本《金剛經》。

我想沒有任何宗教比教會更復雜了,不過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楚基督和天主有什麼區別,感覺上差不多嘛!這可不是我不認真,實在沒興趣去分辨!小說中所講的歷史也只讓我更多的了解了耶穌,原來他也是個凡人嘛!呵呵!甚至他是已婚,還有後裔,還是個女權主義,真的是大開眼界!宗教在人類歷史上一直都是政權機構利用來控制人民的工具,在任何國家都同樣。

很奇怪,歐洲的宗教怎麼可以凌駕於政府之上呢?

到現代的義大利更是個特例,實在是難以理解!這部小說吸引我的是破譯密碼,少為人知的歷史,對神秘的「聖杯」的闡釋,驚奇的故事情節,還有就是對生活的價值觀!真是沒想到,達。芬奇原來是那麼的BT,在畫里竟然隱藏了那多的秘密,還那麼巧妙的表達了自己的真知灼見,讓我佩服不已!

最讓我長見識的就是那幅《最後的晚餐》,多出來的一隻手,酷似女人的聖徒,簡直就是一個頑童的惡作劇!當男主角最終發現了「聖杯」原來就在尋找的出發點時,讓我感悟很深!

其實很多的事情都是這樣!專注的去干一件事的同時,會忽略了身邊很多美好而應該珍惜的東西!總是干一件蠢事,那就是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才明白錯過了那麼多美好的事物!事業如此,愛情亦如此!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6

第一次接觸到教會是在我中學時代閱讀當時大熱的《達芬奇密碼》這本書的時候,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就像一部懸疑劇帶著對達芬奇名畫的傳奇性解讀,劇情撲朔迷離、驚心動魄,書中大量關於宗教、符號的描述,讓我有一口氣讀完的迫切感,也讓我對教會產生了好奇。

第二次接觸教會是在讀研期間,研一那年,在看到舍友經歷了讀研的艱辛、對未來的迷茫、與男友異地的心酸和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後,她開始信教了,從入學時的情緒低迷到精神有所依、積極向上的態度,看著她一點一點的變化,由衷欣慰信仰為她提供了人生的慰藉,為她追求生活找到了依託的支柱。信仰能讓人有所依,能讓人洗凈內心的浮華重拾初心,能讓人對未來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也讓我對宗教信仰有了好感。

但是,前段時間因韓國「新天」教會聚會而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大規模爆發,讓「邪教」又走向輿論的漩渦。韓國的「美式宗教自由」政策,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邪教,然而邪教的特點就是神秘主義、教主偶像崇拜、反社會、模仿宗教但是不信仰。這個「新天地」教會利用韓國高度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忽悠底層人民,成為了失去希望、無法擺脫階級固化的平民的救命稻草。教主說什麼就是什麼和漏洞百出的教義,在外人看來都像跳樑小丑般的不堪一擊,然而在迫切尋求出路的底層百姓看來教會能他們拉出泥潭。事實上邪教無外乎是到處傳教、騙錢斂財的,「新天地」教會的教義是看淡生死,這種到處跑又「不怕死」的人,平時只不過是「要錢」,疫情期間簡直是「要命」。

在閩南地區,雖然大家都會拜觀音、拜土地公、拜關帝爺,佛教道教一起拜,很少人會去究其宗教的意義,「拜拜」成了另一種精神的寄託。一個正確的信仰給人提供的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閩南人雖然民間風俗極重,信仰神明,在外地人看來過於傳統,但是我們閩南人一邊「拜拜」,另一邊卻不忘發揚「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在追求精神富足的同時還不忘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觀音、土地公擺在一起都拜了,這就是我們的信仰方式。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800字 篇7

今天看了電影《達芬奇密碼》,之前也曾看過這本書,也看到一些人對這部電影的評論似乎並不高,所以,覺得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

對於本片以及《達芬奇密碼》這本書來說,作者也許是對我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作者和導演以及若干個大明星,他們又一次聯手把我們騙進了此書展示給我們的情節,他們甚至利用了教會的反對力量作為宣傳,難道他們真的是要把「莫大拿的瑪利亞」就是聖杯這一個觀念灌輸給我們?假如你這么想,你可能就真的錯了,假如你甚至接受教會是一個虛偽的利益團體這個觀念,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忽略情節,忽略作者巧妙杜撰出來的故事,甚至我們可以忽略教會對於這部作品的抨擊,可是,我們唯一所不能忽略的是什麼呢?是該作品展示給我們的相當具有可信度的一段歷史,而這段歷史並不為大眾所知,這段歷史的意義,除去有一部分對於教會而言的負面意義之外,我認為,最大的意義是展示給疑神論一個事實,教會並非是憑空杜撰出來的,是有一個相當多的考古以及歷史證據作為支撐而存在的,如此一來,如果你是疑神論者,你是否會在大量的史詩面前重新審視自己的世界觀?如果你真的有所思,真的被「神」所吸引,那麼這部作品的目的就達到了。呵呵,一本看似反對教會的作品,實際上卻是一個誘餌,傳道的誘餌。作者的高明也正在於此。

那麼,對於電影你有何期待呢?子彈的呼嘯聲和自虐的鏡頭不夠多嗎?假如你真的這么認為,你一開始就不該買票進場了,因為你根本就不可能看懂,假如,當「雷」講述莫大拿瑪利亞的時候你還是一臉漠然而不為之動容的話,這部片子,也許你永遠都不可能理解了。要想真正的看懂這部片子,光是靠先看原著是不夠的,你得了解教會的一些基本常識,例如:為什麼叫「莫大拿的瑪利亞」?莫大拿是哪裡?彼得是不是「磐石」?耶穌第一次的復活最早被誰發現?究竟有沒有瑪利亞福音書?除此之外,你得對於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也要有所了解,否則的話,你看的只是一部情節並不怎麼引人的偵探片,你自然也就不會有所感觸了。

⑷ 城南舊事電影版與小說版的區別

針對小說版本的《城南舊事》和電影版本的《城南舊事》這兩個文本的各自特點進行簡述,分析兩者的文本區別,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小說文本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原是台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小說,它有五個獨立並列的短篇,即《惠安館傳奇》、《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以及《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連綴而成。這5個故事獨立存在,又以小女孩兒英子的視角一一展開,勾畫出一幅幅二三十年代北平的風物人情以及歡樂與哀傷、微笑與哭泣的人生戲劇。

這部作品有著強烈的自敘色彩,可視為一種“成長小說”,成長的時光與故鄉的歲月相交織,故鄉的世事悲歡、各色人物不僅促使小說主人公的成長,故鄉也成為她成長的見證。古老北平的各色風土人情作為承載成長的生活背景,被細膩的文字一一刻畫: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腳下的毛驢,以及供給生活用水的水井水槽,無一不展現當時的風情。除此以外,作品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來看當時人們生活的悲喜,因此,盡量避開了“是非”、“對錯”和“好壞”,從而使讀者的眼光不停留在具體事件的道德評判中,而著眼於小女孩兒眼中的風景和情感。作品中以一個孩子懵懂而稚嫩的觀念來摒棄成人世界根深蒂固的偏見,以童真的目光來看待瘋女人秀貞和妞兒、為資助弟弟而盜竊的偷兒,將人類本性的善良和單純坦然地呈現出來。這種在平淡的生活中抒發情感,又從動情的往事中尋覓詩意,並在精心尋求和表現詩意的過程中去追求情緒統一的文本,賦予了影片詩的意境和耐人尋味的情緒韻味,提供給觀眾別樣的詩電影的審美體驗。

正是由於這種強調詩意化意韻而非意識形態的特點,使這部作品恰好與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風格相吻合。導演吳貽弓和編劇伊明將其拍成電影,在國內取得了很好的評價,並成為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作品。
作為電影文本的《城南舊事》
第四代導演很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追求中國寧靜致遠的詩意化風格,懷念過去純美的日子。所以,小說的內容、風格以及所想表述的情感,都與第四代導演的風格特徵非常吻合。電影也是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跟隨原著小說的串珠式結構,串連起英子與瘋女秀貞、英子與小偷、英子與乳母宋媽3段並無因果關系的故事。這樣的結構能從不同的角度映照出當時社會的具體歷史風貌,形成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詩意化影片。

影片一開始就用了一組空鏡頭,來展現枯草遍地的秋天、蜿蜒輾轉的群山和長城、安靜而又有生氣的胡同、掛著鈴鐺吃草的駱駝等富有時代背景特徵的畫面,將整個電影定下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詩意化風格基調。

隨著故事的慢慢展開。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也被呈現出來。導演在塑造小英子的角色時,另外添加了一些表情和動作的細節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徵。比如小英子望著吃草的駱駝,調皮地學著駱駝吃草,反映了孩子的天真可愛;第一次看到妞兒被人欺負,馬上奪過碗,一句“憑什麼!”脫口而出,小大人的樣子馬上顯露出來;看到偷兒時露出天真甜美的笑容,這是只屬於孩子的單純。正因為此,那隻屬於小英子的童年記憶,就像一個引子,把觀眾存在於腦海中的童年時代的記憶之門,給慢慢開啟了,懷舊情懷也從人們心中一點點地流露出來。導演吳貽弓也和觀眾一樣,藉由小英子的童年,想到了自己單純美好的童年時光,才將這份情感拍得如此真實而深沉。

除了人物語言的內向化和心理化處理外,歌曲、音像也作為抒情寫意的手段,將詩意化風情娓娓道來。影片開場,伴隨著老年的“小英子”那深沉的旁白——“不思量、自難忘,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是多麼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呀,而今或許已物異人非了,可是,隨著歲月的盪滌,在我,一個遠方遊子的心頭卻日見清晰起來……”——畫面中蜿蜒的長城古道延伸開來,好像將思緒也慢慢拉向了遠方;“長亭外,古道邊……”的旋律在影片中多次響起;影片結尾處,和宋媽離別時人物又沒有一句台詞,將濃濃的相思和哀婉不斷彌散開來,使中國特色的韻致像茉莉花茶一樣慢慢沁入人的心脾。
電影的改編與原著作的異同
電影在把“文字”改編為“影像”的過程中,一方面保持了原著的特色和情感基調,另一方面,也在某些地方上做了一定的改動和弱化。下面則簡要分析一下“兩個文本”的不同,即電影對原著刪改和增添的部分,以及電影改編改變了哪些小說主題和精神。

1.《蘭姨娘》的刪除。關於這個節段的刪除,評論界給出了不同的猜測:猜測一是“為了電影整體結構的考量,希望劇情更加緊湊,不要有太多枝蔓”;猜測二是“蘭姨娘這個姨太太形象過於負面,她是風塵女子,又是姨太太,兩者都是封建社會產物,與電影整體形象氣氛可能格格不入”。本文比較贊同第二種猜測。導演吳貽弓曾說:“我被小說《城南舊事》中那種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動了,整部小說充滿了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當這部影片上映後,這種情感同樣打動了無數的觀眾。”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明確這么一點,導演想表現的主題就是鄉愁和哀思。這樣,蘭姨娘這個角色與其他正面角色放在一起就很突兀,也不符合電影的主題。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小說中的一些描述,如蘭姨娘如何巧手為父親燒煙,父親酒後對蘭姨娘的暖昧眼神,都會破壞電影中所設定的模範家庭父親形象,也離電影想表達的主題甚遠。

2.秀貞男人變為革命新青年。原著中,只是說秀貞男人是被家裡人叫回去後就沒有再回來,從而造成了秀貞的悲劇。但電影改編中,則是將他變成了一個叫“思康”的北大學生,最後是由於政治原因才沒能回來。不管是因為何種考慮將這個地方做了修改,影片的情節都是有邏輯問題的。因為秀貞曾說過:“那天夜裡,都後半夜了,來了好些人,我睡得死死的。突然帶走了好幾個學生,把你思康叔也帶走了……只聽我爹說,外頭風聲很緊,北大已經抓走了不少人,等著過堂呢!”而在電影這個故事的結尾處,卻是秀貞和女兒要一起到天津找爸爸去。按理來講,秀貞是不可能知道她男人被抓後到了哪裡的,卻做了這樣一個知道下落的結尾,所以使情節看上去不連貫,也不完整

3.口音全為地道的京片子。原著小說的一開場,就用了幾句客家話和閩南腔來傳達他們是外鄉人的背景,如宋媽是順義縣的人,說“惠安館”時,她說成“惠難館”,母親說成“灰娃館”,爸爸說成“飛安館”。這本來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特色,可是在電影中,裡面的人物說的全是地道的北京話。盡管電影基本上拍出了原著的總體情感,但在這些細節處理上,則削弱了他們的鄉音本色,從而使原著的藝術性或寫實性打了折扣。

4.片頭的女聲旁白。林海音在看過這部電影後曾說“我哪裡有那麼老啊”,不去細究這聲音是否和現實中的人物相對應,電影人物作為藝術化的塑造,進行誇張的處理是理所當然的。從藝術手法上來看,這部分開場白的增添是非常必要且到位的。一是巧妙地說明了這是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故事,二是隨著略帶滄桑的聲音,配合著古老建築的畫面,將人們的思緒很自然地帶到了那個年代。這樣,“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這十字基調就順理成章地貫穿到整個影片中了。

5.影片結尾的改變。原小說里,最後一個場景應該是小英子聽到父親的噩耗,看著年幼的弟妹,勇敢而堅強地面對即將改變的生活,是她真正懂事並承擔生活的開始。原小說本來是想突出小英子最後面對成長的堅強和勇氣,在電影中卻改成在父親的墳前與宋媽離別,最後坐著人力車慢慢遠去。雖然這樣的處理能使整個電影的詩意化風格貫穿始終,但在某個角度上來看,是削弱作者意圖的,也減少了原著精神內涵的表達。

猜你喜歡

1. 《城南舊事》電影名作簡要賞析

2. 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經典語錄

3. 電影城南舊事觀後感

4. 經典小說城南舊事的好詞好句摘抄

閱讀全文

與電影閩南鎮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就是演員中都有哪些電影 瀏覽:147
中文字幕韓國電影高清 瀏覽:2
反貪風暴3粵語電影 瀏覽:791
握手是什麼電影 瀏覽:14
暗戀故事大電影 瀏覽:838
80年代的經典武打電影大全 瀏覽:318
好看的鬼片片電視劇大全電影 瀏覽:248
暗戀的新電影最好的我們 瀏覽:802
亞洲人成手機版電影網站 瀏覽:257
一部電影把和尚破戒 瀏覽:619
天約有情粵語電影 瀏覽:908
中國火車電影大全 瀏覽:519
青島黃島區香江路電影院 瀏覽:262
溫柔的顧先生電影名字 瀏覽:79
南坪協信金逸電影院 瀏覽:929
文成有沒有電影院 瀏覽:165
法國電影生吃劇透 瀏覽:846
超能力者韓國電影圖片 瀏覽:483
成龍前十電影下載 瀏覽:6
法國微電影十分鍾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