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韓國電影的名字
這樣少數的一些情節,
實在難以找到這部電影。
即使是電影迷,
韓國控也不好找。
還是回憶一下你從哪裡看到的,
然後找更多的信息看看。
⑵ 推薦歐美經典老電影,有要求的噢
如果你想看文學作品改編的優秀文藝片: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詹姆斯·伊沃里優秀作品。
《理智與情感》(S&S),李安導演的,英國群星主演的,非常細膩,推薦!
《布拉格之戀》根據捷克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改編,茱麗葉·比諾什、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
《傲慢與偏見》(P&P)電視劇版,和(S&S)同樣根據簡·奧斯汀小說改編。
《基督山伯爵》電視劇版,傑拉爾·德帕迪約主演。
如果你喜歡道德焦慮型的、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作品,那請看看:
法籍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四部不朽之作:
1、《薇洛妮卡的雙重生活》(兩生花)
2、藍白紅三色之《藍》
3、藍白紅三色之《白》
4、藍白紅三色之《紅》
向大師致敬!
安東尼奧尼不朽之作《雲上的日子》(歐洲群星出演),以及《放大》
法國投資最高的文藝片《新橋戀人》,茱麗葉·比諾什主演
蘇菲·瑪索(我的女神)與前夫安德烈·佐拉斯基最後一次合作《忠貞》
羅曼·波蘭斯基優秀作品《苦月亮》
⑶ 燭光里的微笑觀後感
燭光里的微笑觀後感6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燭光里的微笑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燭光里的微笑》,當我作為一名教師再重溫這部影片時,才更深地認識了王雙玲教師,真實地感受到王雙玲教師身上的偉大精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動。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跡,王雙玲教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教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教師明白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大家都放學了,王教師為了解學生的情景,一做完工作就去學生家裡家訪。王教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必須要在家裡休息兩個月,但王教師為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有一天,一個學生的父母因非法盜賣黃碟被公安機關抓了,王教師把那個學生帶到自我家裡,像母親般關懷,使那個學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之後她最終由於過度勞累而悄然無聲的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教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教師那親切的微笑。
比較王教師,我陷入了沉思:當我們應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有她那樣的耐心當學生面臨困難時,我們會不會像她那樣無私奉獻比較王教師,我們是否真正熱愛自我的崗位我們能不能做到忠於職守而盡職盡責我們能不能像她那樣把愛心撒向人間,像清泉一樣去滋潤人的心田
王教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此刻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愛著自我的講壇和學生。在她眼裡,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僅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僅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教師的所最應具有的精神啊!感動之餘,我深深認識到,學習王教師,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把我們的關愛、敬業、職責無私地撒向我們的孩子,用最實在的行動來完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我們要以王教師為榜樣,重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學生,願意奉獻一切;把對事業、對學生的真愛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我的光和熱,用自我的行為感染人,做一名稱職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暑假期間,我在家裡觀看了《燭光里的微笑》這部電影,劇中王雙玲老師的光輝形象深深感動了我。其中這幾個情節我記憶猶新,感觸頗多。
王老師心臟不好,在家多休養一段時間再上班,可她放心不下學生,到了學校毅然接受了學校的差班。這種對工作任勞任怨,不拈輕怕重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接手新工作上任,四(2)班的早讀課上,教室里可以說是「雞飛狗跳的」一團亂。當我看到這里時真為王雙鈴老師捏把汗。但她卻很從容的走進教室什麼也不說,等待著同學們安靜下來。這里可以看出王雙鈴老師很鎮定、處亂不驚。接下來,她就讓同學們說說自己對老師的期望。陸明要求不禁止他們踢球,王老師還鼓勵他們要鍛煉身體,成為國足的希望。愛說粗話,欺負同學的朱小剛提出不要到家裡告狀,她同意還鼓勵孩子慢慢把壞習慣改掉,等等。通常我們在第一節課上都是對學生提出自己的期望,從不顧及學生的需求。王老師懂得傾聽學生的心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當王雙鈴老師接管四(2)班後,她首先進行了家訪了解了李小鵬、陸明、麗萍等家庭情況。要教育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都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只有了解問題的根源、走進學生的內心,這樣才能很好的教育學生。
王雙鈴老師信任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並且時刻呵護著學生幼小的心靈。當小鵬擅自拿50元錢去還債時,她是先了解情況而不是一開始就認為他是偷的。這是對學生的一種信任、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當麗萍經常遲到時,她也沒有批評而是進行家訪,了解麗萍遲到的原因。後來麗萍考了75分,脫離了不及格,她也及時鼓勵麗萍,同時還送給麗萍文具盒與書包作為獎勵。她送麗萍書包、文具盒,一方面是鼓勵麗萍好好學習,另一方面是對麗萍進行幫助同時不讓其覺得是施捨。這里也可以看出王雙鈴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
在影片的最後,王老師不顧身體的不適,依然兌現諾言領孩子們去郊遊。說到做到,這種身體力行的做法比千言萬語還管用。最後孩子們自發的在教室里為老師開追悼會,飽含淚水喊出的的那一聲「媽媽」,令每個人都動容。
王老師的一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留在孩子們心中的卻是尊重,負責,信任,愛心,細心和用心。
做為一名老師,王老師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她的真實寫照。
反思我的工作,在今後對待學生在耐心一點,對待學生再細心一點,不放棄,不拋棄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火熱的心對待工作。
她說:「你可來了,我們正為你擔心呢?」;面對無故不到的學生,第二天她說:「嘿!你昨天怎麼了,我們都想你呢?」同樣是一句話,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懷著這樣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並用這樣的親切話語貼著學生的心靈走,學生怎能不為之動容,改正錯誤。
作為一名老師,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這在王老師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了校園里學生的安全,她不顧個人得失向校長提出建議,不讓在學校停車。學生李小鵬的父母被公安機關逮捕後,她主動承擔撫養李小鵬的義務,讓小鵬在自己家裡吃、住;並且帶小鵬看望自己服刑的父母;為小鵬過11歲生日、點歌;學生周麗萍被母親打罵出走後,她深夜冒雨找孩子;學生周麗萍進步後,她利用自己微博的工資收入給孩子買了一個新書包和一個文具盒……,這樣的事不勝枚舉,處處透著這位普通的人民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奉獻之心。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顆真摯的心。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張貼在王老師家裡的牆上,成了王老師的座右銘。正因為王老師的真心天天滋潤學生,換回了學生的真心。就在王老師去世後,班裡幾十個孩子自發的在班裡為王老師開追悼會,李小鵬哭訴著深情地稱老師為「媽媽」,周麗萍哭著說,王老師你不但教育了我,也教育了我媽媽,你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媽媽的老師;學生陸明說:王老師我們都是你的孩子……雖然王老師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地叫她「媽媽」。孩子的心是純潔、無暇的,能讓孩子真情流露的只有對她真情付出的人。
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用《燭光里的微笑》命名,是有它的特別用意的,自古以來,燭光都代表奉獻,是給別人送去溫暖、幸福的代稱。這部電影里的燭光正是對王老師工作精神的寫照,燭光里的微笑,是王老師對學生無私奉獻的時候總是滿臉笑容的,是慈祥的。對比王老師,我自愧不如,以後要以王老師為榜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把自己的關愛、敬業、責任無私地獻給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圓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但是心裡也對才四十歲的王老師去世感到痛惜。在我們的教育戰線上的確需要一大批像王老師一樣對學生無私奉獻的老師,但也提醒老師們在忘我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更持久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教育事業發出更多的光和熱!
假期里,我在網路上觀看了電影《燭光里的微笑》,作為一名教師觀看這部影片時,讓我認識了王雙玲老師,真實地感受到王雙玲老師身上的偉大一精一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一動。
開學前,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電影《燭光里的微笑》,這部影片感動了所有的人,不少老師都已是熱淚盈眶,同是作為教師,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王雙鈴老師用自己純潔的心、寬大的心、一溫一柔的心默默地給每一位同學送去一溫一暖;在平時教學中熱一愛一並尊重後進後,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她有著一心只為孩子的忘我一精一神,她用自己最真摯、最炙熱的一愛一溫一暖著孩子的心靈,也盪滌著我們的靈魂。
王雙鈴老師接到一個班,這並不是一個優秀之班。但她沒有推辭、怨言,而是默默地用她那炙熱的一愛一溫一暖了每一位同學的心。最終默默的獻身事業。
那位經常上學遲到而沉默無言的女學生,在她的熱情關懷、幫助下,終於振作起來了,使她有了進步,重新有了歡樂。另一位同學,因在父母賭一博的影響之下,亦開始走上了邪路。但還是在這位不辭辛勞的園丁幫助、啟示下正直的成長起來。
老師給予學生的幫助、關懷看起來是多麼的平凡,但對於學生而言卻是極大的鼓勵,對於王老師來說,已是盡職盡責的了。由於為教育事業默默的一操一勞,使她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晚期病症。人的生命僅有一次,但為了事業,為了後一代的健康成長,她卻把自己置之度外。終於由於過度勞累及病魔的無情,她倒下了,永久的倒下了。王雙鈴老師的一生,就是這樣默默的、默默的奉獻給了她熱一愛一的教育事業與學生們。
影片最後在銀幕上現出了一片搖曳的燭光,這片燭光給人們的感覺一溫一暖而楚痛,王雙鈴老師的學生們哭了,銀幕前的觀眾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看過影片,我們感受到王雙鈴老師那對學生滿腔的一愛一與高度的責任感。我認為正是這兩點令她全心地為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雖然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深情地叫她「一媽一媽一」;盡管她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學老師,但她卻以其高度負責、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許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無疑是幸福的、滿足的。
同樣身為人師,透過王雙鈴老師形象令我們不禁反思我們自身的工作:對待學生是否能再多點一愛一;對後進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對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小樹問藍天,我怎樣才能長大……」,這是電影《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從這里,電影內容雖然還未正式開始,但是我似乎聽到了小樹成長的煩惱、困惑與艱難。的確,和小樹一樣,孩子們的'成長更是如此。但是他們應該感到很慶幸,因為他們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們、願意盡全力幫助他們的好老師——王雙玲老師。
王老師一走進校門,傳達室的老爺爺就將她叫住,遞給王老師一摞的信件。老爺爺問:「王老師你怎麼這么多信啊?」「都是以前的學生們寄的」,王老師回答。影片一共出現了三次老爺爺向王老師轉一交一信件的鏡頭,每次都是好多的信件,都是學生們寄來的。不難想像,王老師的孩子們都很尊敬她,至少都還記得她。
學校里一位老師因為嫌棄學校提供的條件差,突然離開了學校,使得四(二)班沒有老師教。王老師主動承擔起了這個班的教學和管理任務。雖然她自己已經很辛苦,盡管她也知道這是一個「差班」。
四(二)班有個女生老是上課遲到,王老師發現後卻並沒有怪她。對於孩子的遲到,她向同學們說道:「老遲到,總是有原因的」。這充分體現了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王老師放學後便開始家訪,了解那位老是遲到的女生的情況。而現在的很多老師,只要孩子一犯錯誤,就開始批評,有時根本就沒有弄清楚事實。
影片中,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因為車禍而折斷了雙一腿,學生非常傷心、痛苦,還鬧情緒。不管家人怎麼安慰,他就是不安靜下來。但是,王老師來醫院看望了他,經過簡短的幾句一交一流,孩子安靜了下來,情緒也穩定了。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王老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位置。這個時候,王老師是他們最信任的人,是他們最親近的人。這些,都是王老師用每時每刻的關心與行動換來的。
班裡有一個名為小鵬的學生,他的父母因非法賭一博、倒賣黃碟被公安局抓捕。小鵬沾染上了父母的惡一習一,成了一個游手好閑的孩子。王老師了解他家裡的情況,就把小鵬領回自己的家,像慈母一樣照料小鵬,使小鵬第一次感到了家庭的一溫一馨。王老師就是這樣用心一愛一著她的每個學生。用自己那寬廣的胸懷,像一溫一柔的春雨一樣,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澆灌著他們那幼小的心靈。
還有一次,王老師冒大雨和丈夫在夜晚出門尋找出走的學生,不懼辛苦。就這樣慢慢的,尊敬與喜一愛一王老師的人越來越多。
王老師的事跡也許並不算偉大,但是誰能說王老師不是一個偉大的師者?她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做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只是平時一點一滴的對學生的關一愛一,對教育的執著。
「小樹問藍天,我怎樣才能長大……」,這是電影《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從這里,電影內容雖然還未正式開始,但是我似乎聽到了小樹成長的煩惱、困惑與艱難。的確,和小樹一樣,孩子們的成長更是如此。但是他們應該感到很慶幸,因為他們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們、願意盡全力幫助他們的好老師——王雙玲老師。
王老師一走進校門,傳達室的老爺爺就將她叫住,遞給王老師一摞的信件。老爺爺問:「王老師你怎麼這么多信啊?」「都是以前的學生們寄的」,王老師回答。影片一共出現了三次老爺爺向王老師轉交信件的鏡頭,每次都是好多的信件,都是學生們寄來的。不難想像,王老師的孩子們都很尊敬她,至少都還記得她。
學校里一位老師因為嫌棄學校提供的條件差,突然離開了學校,使得四(二)班沒有老師教。王老師主動承擔起了這個班的教學和管理任務。雖然她自己已經很辛苦,盡管她也知道這是一個「差班」。
四(二)班有個女生老是上課遲到,王老師發現後卻並沒有怪她。對於孩子的遲到,她向同學們說道:「老遲到,總是有原因的」。這充分體現了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王老師放學後便開始家訪,了解那位老是遲到的女生的情況。而現在的很多老師,只要孩子一犯錯誤,就開始批評,有時根本就沒有弄清楚事實。
影片中,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因為車禍而折斷了雙腿,學生非常傷心、痛苦,還鬧情緒。不管家人怎麼安慰,他就是不安靜下來。但是,王老師來醫院看望了他,經過簡短的幾句交流,孩子安靜了下來,情緒也穩定了。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王老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位置。這個時候,王老師是他們最信任的人,是他們最親近的人。這些,都是王老師用每時每刻的關心與行動換來的。
班裡有一個名為小鵬的學生,他的父母因非法賭博、倒賣黃碟被公安局抓捕。小鵬沾染上了父母的惡習,成了一個游手好閑的孩子。王老師了解他家裡的情況,就把小鵬領回自己的家,像慈母一樣照料小鵬,使小鵬第一次感到了家庭的溫馨。王老師就是這樣用心愛著她的每個學生。用自己那寬廣的胸懷,像溫柔的春雨一樣,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澆灌著他們那幼小的心靈。還有一次,王老師冒大雨和丈夫在夜晚出門尋找出走的學生,不懼辛苦。就這樣慢慢的,尊敬與喜愛王老師的人越來越多。
王老師的事跡也許並不算偉大,但是誰能說王老師不是一個偉大的師者?她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做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只是平時一點一滴的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的執著。
;⑷ 赤西仁演的bandage最後結局是什麼意思沒有看懂……
說實話
小林的劇我看了一遍也沒有看懂。不過多看幾遍就好了。
在貼吧里看見一篇寫得很好的賞析
貼上來給樓主看看
《BANDAGE》的直譯是綳帶。
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在它漫長的拍攝的醞釀期間,我曾笑說這是一部赤西仁的自傳,我炫目於那樣的名字,岩井俊二,小林武史,還有赤西仁。
甚至摩挲著這樣的名字的時候,內心是莫名顫抖的。
我曾經對它有無數的幻想。原創劇本與現實某種猥褻的巧合驚起許多莫名的揣測,光怪陸離的娛樂圈,大起大落的明星命運,FANS與IDOL的鉤掛牽連。
讓這部映畫一開始就充滿了無數的曖昧。
但是當我真的看完了它,我覺得它殘酷的可怕,因為太過真實,精神境界太深刻。
看完片的人說,它過於的傾向愛情,它其實是北乃主的,它是部大爛片,它的時間梗切的太生硬,它斷的莫名其妙,它最後在說什麼,很多很多。
也看了所謂的小資飯,說它講的殘酷青春,講的唯美愛情,是種青春的殘酷美。
岩井俊二電影的一貫溢美之詞。
我的理解,它是失敗者的獻祭,與青春什麼的都他媽的無關。
ASAKO,是個幸運者,她在雜亂的後台被荒誕習性的NATSU選中,成為這個故事的主角,或者說記錄者更為恰當。
當她微笑著走在轟隆隆的高架橋下時,她還能淡然的微笑。
當她坐在鞦韆上,聽著《二十歲の戰爭》時候,卻悲傷的潸然淚下,那張過於年輕的臉讓眼淚變得有點牽強,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就是這樣的眼淚讓她贏得了這場故事的入場券。
NATSU選中ASAKO,是因為她失敗者的氣味,這是種同類的敏感。
NATSU在片中出現的時候,就是個被戳上了失敗者標簽的半吊子主唱。半吊子的唱歌,半吊子的作曲,半吊子的泡馬子,半吊子的求婚,半吊子的活著。這樣的人帶領著LANDS晃晃悠悠的在樂壇闖盪。
他的對立面是YUKIYA ,一個眾人口中充滿才華,充滿靈氣,充滿人氣,能創作,擅於唱歌的吉他手。
LANDS的吉他手,NATSU的吉他手。
所有的人都覺得,LANDS可以沒有主唱NATSU,但是卻不能沒有吉他手YUKIYA。他倆像兩個極端站在眾人面前接受審判。
NATSU是孤獨的,他的判詞是沒有才華沒有靈氣沒有前途。
YUKIYA是孤獨的,所有的人站到他那邊,他卻似乎想站到NATSU身邊。
這就是市場對於成功和失敗的理解。
YUKIYA就是成功,NATSU即是失敗。
YUKIYA作詞作曲了《二十歲の戰爭》,LANDS異於往常風格的作品。
面對捧贊的記者,他冷冷說沒什麼特別的。他在夜晚練習室,在搖晃昏暗的燈光下,撥弄著吉他的琴弦,溫柔的和著NATSU經過機械處理彷彿遙遠過去傳來的聲音,。
YUKIYA近乎陶醉,過於沉溺,與窗外的夜色鋼鐵都市的濃煙一樣寥寥升起,繼而消散。
ASAKO受到了沖擊,她被震撼了,毫不掩飾對於YUKIYA才華的迷戀,她和其他人一樣沉溺於他的才華中。
這個時候我才覺得,故事終於掀開了它的一點點面紗。
故事的轉折點是《元氣》,一直元氣元氣元氣個不停的《元氣》。來自於NASTU詞曲ARUMI編曲的《元氣》。因為《元氣》,LANDS迎來了它的大紅時期,不再像當初比賽那樣臨門一腳,戛然而止。在經紀人反復念叨LANDS需要銷量的時候,在必須靠YUKIYA和ARUMI的才華決定成敗的時候,NATSU半吊子的帶著他的《元氣》來了。
長腿美女經紀人YUKARI是市場利益的代言人,她不在乎音樂是否剪剪貼貼縫縫補補,主張大刀闊斧的砍掉歌詞,她喜歡ARUMI的編曲,理由是符合時代的口味。
ARUMI譏諷的回答她:NATSU的DEMO才是最完美的。
很可惜這時候我們還聽不到DEMO版的《元氣》,還不理解喜氣洋洋歌舞昇平的《元氣》的原本模樣,成功就突然的撲面而來。
我很喜歡YUKIYA和ASAKO單獨的那幾場對手戲。
ASAKO僵硬的搭訕,對於YUKIYA才華的贊美。昏黃街燈下彷彿騎著機車私奔的男女奔向未知的前程。黎明前海邊觸摸天際感受孤獨的姿勢,還有那個充滿陰謀的吻。
是你破壞了LANDS。YUKIYA指控ASAKO。
在這部片子里,最直接理解NATSU的人,一個是搖擺卻想抗爭ARUMI,一個是被眾人喜愛卻偏偏喜歡NATSU的YUKIYA,還有裝作自己不懂的YUKARI。
眾人眼中失敗的NATSU,在YUKIYA的眼中,卻是一望無際的大地,是他音樂最初的原點。所以他冷眼的看著任何對他自己充滿贊美卻對NATSU才華毫無感知的人們,他拒絕挖角,拒絕作主唱,拒絕單飛,拒絕自以為是的ASAKO的示愛,安心的做NATSU的吉他手,做LANDS的吉他手。
影片全程貫穿著幾句類似的台詞:
「我們做的是什麼音樂?ROCK嗎?」「不是ROCK的話我們做的是什麼?」「LANDS不是唱POP的嗎?」「SEX不是屬於ROCK的一種表達嗎」「我們難道不是業余BAND?」
自嘲,不屑,自我譏諷,無奈還有落寂。
YUKIYA是仰望NATSU的,他還記得當初遇到NATSU時候,NATSU給他帶來的波瀾壯闊的震撼,所以任何看不到NATSU才華卻來贊美他的人,他都不屑一顧。他覺得自己是完全妥協者,逢迎著市場,被虛偽的贊美著靈氣和才華橫溢,只能在寂靜的深夜一遍遍撫摸NATSU的歌聲尋找慰藉,追憶NATSU在群馬時給他展現過的遼闊大地的一望無際。
ARUMI是個半妥協半抗爭的扮演者,她一邊寫出輕快的迎合時代風格的編曲,一邊捍衛著NATSU原創完整的權利,她兇悍的向經紀人咆哮NATSU的作品才是最完美卻無奈的接受市場的操作,她火爆的性子和NATSU牛皮糖一樣的綿軟凡事無所謂的態度形成激烈的視覺沖突。
YUKARI混過BAND,在ARUMI咆哮她只顧市場利益的時候,悲戚的說,是的,音樂混到了盡頭,所以才做經紀人,那一刻,她是絕望的,她幾乎預計到LANDS會重蹈自己的覆轍。她熱愛音樂到了一種無能為力的地步,她難過自己過早的妥協了,在她以為LANDS分崩離析的時候絕望地脫下高跟鞋,代表她在那一刻終於還是脫下了偽裝,回到最原本的自己;她發泄是因為她也遭遇過這樣的不公平,她一直假裝沒有看到NATSU的才華,採用世俗的標准來評判NATSU,其實只是想找到才華和市場的平衡,覺得自己認命了卻又如此不甘心。
這樣的人組成的LANDS團隊,在市場利益化的深淵面前,墮落谷底,正在墜落,即將墜落的人無一不在內心了解自己是退守戰場的失敗者,他們看著NATSU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對岸,最終還是逐漸淪陷,悲從中來。
NATSU看著鏡中的自己也開始問:你是誰啊。
NATSU突如其來的求婚在他那怪異滑稽的服裝掩蓋下有種噴發的悲戚感。
求婚是因為怕失去,理所當然的被拒絕。
從相遇開始NATSU就一直在試探ASAKO究竟對自己是怎麼樣的感覺,直到這時候,NATSU才拿到了答案:我討厭你,就像看到自己一樣的討厭。
NATSU說:我也是,討厭自己,也討厭你。
NATSU抱著她說不要離開我,不就是影射他雖然討厭自己卻更害怕失去自我。
所以當我看到ASAKO她癱坐在NATSU房門口的時候,當我看到她接受NATSU的吻和擁抱的時候,當我看她出現在NATSU的房間的時候,當我看她在海邊推開YUKIYA的時候,我原諒了這部映畫里關於她大段大段的鏡頭。
她是NATSU的折射鏡,是NATSU尋找的同類,是NATSU害怕失去的自我,幼稚的想以愛情的名義留住。
NATSU面對鏡子,我們面對ASAKO。
於是我也原諒了小林笨拙的時間轉換,和常常戛然而止起承轉合。
這樣破碎的片斷更讓我們隨著ASAKO拼湊片斷組成崩壞的失落的自我。
於是,那被導演藏匿至今的DEMO版《元氣》在NATSU一把吉他一把哭腔的吟唱下終於剝去喜氣洋洋的包裝,赤裸裸地攤開在我們的面前。
一句句反復哼哼的元氣元氣元氣,反復的自我催眠,自我鼓勁,自我加油,膽小的內心面對一次次的否定時候小心翼翼的自我安慰。
即使失去視覺還有耳朵去聽,即使失去聽覺還能用手心去感覺,即使失去所有的評判標准,即使逐漸的失去自我的過程里,即使如此也要堅持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這個世界,要微笑著奔跑起來,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是屬於你的,即使全世界都失去了,也要有自我在內心,這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脆弱的讓不忍聽不忍看。
歌舞昇平的榜首曲在它的面前多麼兒戲多麼蒼白無力。
NATSU直指人心的才華,YUKIYA仰望的一望無際,ARUMI口中的最完美版本,我們都看到了。
於是,他和她之間,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愛情。
盡管我說,《BANDAGE》就是一個無知炮灰女無意中闖入了一個男人默默愛著另外一個男人的感情中最終被情敵無情絞殺了的故事。
但是狗血的愛情,它真的從頭到尾都沒有過。
YUKIYA和ARUMI理所當然的拒絕了挖角,曖昧如官配的鼓手和貝斯手也回到了練習室,淚眼婆娑的經紀人吩咐播放LANDS的音樂,一切的靜默中,只等待著NATSU的歌聲。
歌聲響起,LANDS重新啟航。反之,那就此分崩離析,各奔前程
這位時常半途而廢的主唱回答了我們,LANDS盡管傷痕累累,裹著綳帶繼續前行。
故事的結尾。
ASAKO笑著說MIHARU是她的恩人的時候,不知為什麼我想起了《人在囧途》的結尾徐崢一臉曖昧的說王寶強是他的債主。
那時候的ASAKO已經獲得了新生,她找到MIHARU說要做經紀人,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她已經找到了她的自我並為之奮斗。
她和繼續前行的LANDS主唱NATSU重逢在金色的光暈中,她哼唱起那首曾經的《二十歲の戰爭》,這時候的眼淚和當初的鞦韆上的眼淚是明顯的不同。
看到NATSU就是看到現在的自己,如此璀璨,如此自信,如此美麗。
ASAKO是NATSU的鏡子,NATSU是我們每個人的鏡子,這是場失敗者的獻祭,和我們青春與否無關。
MIHARU組樂隊了,如當初的LANDS一樣開LIVE了,灌制唱片了。
另外一個故事的序幕,也由此開啟了。
⑸ 誰能告訴我電影《美國往事》結局是什麼意思還有面條那最後的微笑。。。。看了3 4遍結局還是想不通!
貝利,也就是麥克斯因為對不起手足情跳進垃圾車絞死了,面條的笑容大概是在吸鴉片後的陶醉,暗喻人生似夢吧。。。
⑹ 誰能告訴我電影肖克申的救犢的基本情節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徙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象在公園里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的鶴嘴鋤,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3瓶Tiger啤酒。喝著啤酒,瑞德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恩克監獄長沃登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同時,安迪為了展現音樂的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冒著被處罰播放了一段音樂,並送給瑞德一個口琴。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你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鶴嘴鋤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同時,因為他對經濟聰明的頭腦,典獄長一直讓安迪為他做黑賬,洗錢,將他用監獄的廉價勞動力賺來的黑錢一筆筆轉出去。而安迪將這些黑錢全部寄放在一個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實這個斯蒂文是安迪虛構出來的人物,安迪為斯蒂文做了駕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明,可謂天衣無縫。安迪越獄後,用斯蒂文這個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用這筆不小的數目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污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扉頁上寫著:「監獄長,您說得對,救贖就在裡面。」當看到里邊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鶴嘴鋤時。監獄長領悟到其實安迪一直都沒有屈服過。而這時,警方正向監獄趕來逮捕監獄長,最後監獄長飲彈自盡。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最後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芝華塔內歐)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