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為何轟動一時
文革期間,因為譯製片較少,且集中在當時與我們有友好關系的幾個國家,因此,那個時期引進的國外電影,會在觀眾中誘發出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特別觀感。
在陳河的小說《黑白電影里的城市》中寫道:「《多瑙河之波》的熱潮還沒過,又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寧死不屈》上演了。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葯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從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間引進的國外影片所引發的特有的觀眾觀影興趣。
其實,《寧死不屈》在觀眾中烙印下的強烈印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崔永元曾經說過,《寧死不屈》是他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而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回憶她童年的偶像時說:「70年代,我喜歡過阿爾巴尼亞一個電影演員,他在電影《寧死不屈》中扮演游擊隊員……」
《寧死不屈》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個時代引起如此深廣的反響?
注意一下《寧死不屈》公映的時間。影片1967年拍攝,1968年在阿爾巴尼亞公映,1969年就引進中國,當年公映。
據記載,它是文革期間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在三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國外譯製片投放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首次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其新鮮感與沖擊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濤洶涌的觀影狂潮。
這其中,當然有部分觀眾對影片里的部分鏡頭投入了特別的注意,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一下《寧死不屈》里當時的所謂暴露鏡頭,其實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沒有什麼香艷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陳述的事實,也不夠准確,因為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學生的名字。
而據《電影傳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卻導致了這部電影於1973年在阿爾巴尼亞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這個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個導演,被認為思想意識存有問題,牽連到這個女演員,導致了電影禁映。
而中國的觀眾並沒有受到這部電影在本土噩運的影響,依然對這部電影一往情深。
當然,1973年之後,這部電影,在中國也有淡出的趨勢,它與文革早期的記憶糾纏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記憶深刻。
崔永元生於1963年,陳丹燕生於1958年,而另一個作家鐵凝在她的小說《永遠有多遠》中也記錄了文中的「我」對《寧死不屈》的迷戀,他們基本可以視著同一代人,決定了他們對《寧死不屈》有著相似的記憶與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看《寧死不屈》,會覺得這個電影恰恰印證了文革期間對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評價,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說《寧死不屈》的敘事存有某種問題,它在現在發生時的情節中,插入九段回憶,把故事的連貫性分割得支離破碎,最後電影只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局部細節,卻沒有一個統貫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擊隊員受傷後一直住在米拉的家裡,她是如何來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與家裡新來的一個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圍繞著吉它,而開始了他們的熟識,但是這個男青年後來哪裡去了?
米拉被捕之後,地下組織暗殺了叛徒,接下來,卻是導致德軍下令槍殺米拉她們兩個人,前後的邏輯關系給人的感覺,是地下組織的暴力行動,才導致了德國人的瘋狂報復。
既然電影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但電影又為何能引發巨大的轟動?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一部電影過度追求內在的邏輯關聯與巧立名目的內在關系,雖然能夠給人以燒腦的分析樂趣,但是電影過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反而難以給人留下印象。
而一個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因為它的鏡頭的單一、緩慢,反而給人以強烈的瞬間沖擊力。
加上當時《寧死不屈》放映的時候,國內的外國影片較少,很多觀眾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而觀看電影的環境,很多都是在鄉間地頭的露天場所,所以那種簡陋環境下銀幕上提供的斷片式場景,十分容易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後銜接,片斷的影像就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與沖擊力,這應該是《寧死不屈》這樣的一個被中國觀眾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疇里的電影,能夠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原因。
《寧死不屈》里的女游擊隊員,在當時的中國引發巨大的關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與當時的中國青年在興趣愛好、衣飾著裝與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與同理心的緣故。
影片里呈現的 社會 形態,受到得天獨厚的長期的歐風勁吹,遠比同時代正掙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國 社會 來得更具有現代性。在那個 社會 生態下活躍著的青年,更能獲得建國後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國青年的認同。
這也是當時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電影里的游擊隊員生活,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更為新穎的觀感的原因。
綜合當時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反映,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電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幾點,這種印象滲入到當時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個人記憶與文化情境中,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比一代人更為綿長久遠的精神領域。
這種影響具體是:
這就是我們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的那種驚鴻一瞥的女性身著內衣的鏡頭。
而這種文革期間的特有的觀影驚詫,可以說分布在當時的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國內公映的譯製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訪時,就對電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達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說,他年幼時,「頭腦中還沒有漂亮的概念,記得我看李鐵梅的時候都還沒有,直到看《寧死不屈》,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說的是游擊隊戰士被納粹抓住了,但她們還是很樂觀地彈吉它唱歌,她們穿連衣裙,領口開得很低,我覺得那裡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寧死不屈》里的漂亮,實際上是一種青春的活潑氣息,其實女主角看上去並不嬌艷,與今日錐子臉刻意營造的驚艷之美,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現,卻很接地氣。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單純的眼睛的閃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覺,所以當米拉與戰友最後走向絞刑架的時候,才反襯出扼殺如此強健的生命力的殘酷,電影傳輸出的是一種對青春與生命的禮贊,才讓暴行來得如此黑暗與兇殘。
很多回憶都提到從這部電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這一樂器,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吉它的風行一時,很多人都認為與這部電影的推波助瀾有著深切的關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帶著迴音的旋律,似乎能夠讓人產生共鳴。而影片里的德國軍官,也試圖用吉它來瓦解年輕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電影里彈奏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無視生死的心靈自白,德國軍官意圖用吉它所彈奏的美的韻律,在女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面前,毫無作用。
可以說,吉它在電影里述說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會讓人追求更博大的善與真。
作家鐵凝在小說《永遠有多遠》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襯衣帶來的視覺魅力:「當我看完一部阿爾巴尼亞影片《寧死不屈》之後,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游擊隊員米拉長得一樣,我唯一的根據是米拉被捕時身穿一件小格子襯衣,而我也有一件藍白小格子襯衣。」
《寧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鎮的日常生活面貌時,表現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當時的中國人,對巧克力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明晰的認識。
在余斌的隨筆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記載:「《寧死不屈》大約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在這部片子里,頭一次聽說一種叫作『巧克力』的糖。……我們誰都沒吃過,沒見過,據說中國最早生產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裡沒賣的……」
電影里的調侃語句: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成為當時民眾口裡的調侃語句。
影片里德國軍官打檯球的場面,也使中國觀眾覺得新鮮。
之後,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全國遍地開花的檯球室,雖然不能說與這個電影的誘導有關,但不能不說這一大眾性的 娛樂 項目的影像記憶還是不可小覷它的現實影響。
女游擊隊員拿著手槍在屋頂一邊奔逃一邊射擊,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迥異於我們戰爭片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戰爭場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應受傷的女游擊隊員時,兩個女性相互調侃,體現了青春的美好,也顯現出一種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里的人物對話太過沉重,缺乏這種風輕雲淡、涉筆成趣的幽默感。這種風格,很容易獲得當時擁有了相當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電影里德國軍官牽著一條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勢,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殘酷與凶險。
但電影引發的副效果卻是引起中國觀眾對養狗的興趣。
11、高領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擊隊員穿著高領羊毛衫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在徐約維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書中寫道:「最初對高領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時期,那時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面的男主角經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領羊毛衫,黯黯的顏色反襯著生命的年輕、激情之中又滲透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對於一個從事革命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分外迷人。」
《寧死不屈》在中國引起的反響,還包括配音者賦予了人物以一種新鮮的氣質,給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特有的帶有迴音的細聽起來摻著一點嗲味的聲音,給角色增添了一種可愛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嶄新的人物維度。
可以說,《寧死不屈》在進入中國之後,被時代、配音者、觀眾添置了原片沒有的新鮮的內涵,說它是一部外國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國之後,就開始了中國化的嬗變過程,與中國當時的時代風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膠著在一起,使它帶著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或許就是它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部相貌平平的電影,但在那個特殊的放映區間,卻能夠產生那麼大轟動的原因。
B. 在哪裡能下載到老電影阿爾巴尼亞之《海岸風雷》和《寧死不屈》這兩部老電影
海岸
C. 寧死不屈阿爾巴尼亞電影1969
《寧死不屈》是一部1969年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導演由G·愛萊巴拉和P·米爾卡尼共同指導。主演包括E·古曼、E·魯阿拉西和N·弗拉舍里。該影片講述了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南部紀洛卡斯特城內,兩個地下工作者和女游擊隊員被捕,面對嚴刑拷打和敵人威脅,她們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故事。
影片背景設定在阿爾巴尼亞,這個被稱為「山鷹之國」的國家,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個女游擊隊員在法西斯統治下的頑強抗爭。她們在監獄中與敵人進行著英勇的斗爭,盡管遭受酷刑,依然堅持不屈,最終以犧牲結束生命。影片通過講述這個悲壯的故事,向觀眾傳達了堅持正義、寧死不屈的精神。
《寧死不屈》作為阿爾巴尼亞電影的經典之作,在中國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不僅描繪了戰爭時期的情景,還融入了主題歌《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歌詞表達出敵人們的末日即將來臨,祖國即將獲得自由解放的堅定信念。
在那個年代,這部電影與觀眾們共同度過了許多難忘的夜晚。在露天電影院,人們頂著寒風酷暑,聚集在一起,通過電影體驗著不同國家的故事,感受著人類共同的情感。《寧死不屈》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那個時代人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它通過藝術的形式,傳遞了勇氣、犧牲和對自由的渴望。
經典台詞「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永遠有理!」揭示了影片對戰爭中強權與正義對立的深刻思考。主題歌《趕快上山吧勇士們》則以激昂的旋律和歌詞,表達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抗爭的贊美。
回顧《寧死不屈》,我們不僅能看到電影藝術的輝煌,還能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共同的情感和精神。它不僅是一部戰爭電影,更是一部關於勇氣、犧牲與堅持的頌歌,激勵著後來人繼續前行,追求自由與正義。
成語意思:寧願死也不屈服。出自:明·趙弼《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於烈焰中。」近義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反義詞: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D. 寧死不屈印度電影在哪裡看
豆瓣、星辰影院都可以看
本片的背景是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人民反對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的斗爭,是阿爾巴尼亞民族歷史上最艱苦的時刻。當時,在阿爾巴尼亞南部吉諾卡斯特城裡,由於叛徒的出賣,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擊隊員阿費爾蒂達同時被捕。在監獄中,在刑場上,她們不畏強暴,不受敵人的威逼利誘。最後,米拉和阿費爾蒂達寧死不屈,英勇就義。
相關搜索:寧死不屈愛奇藝在線寧死不屈優酷在線寧死不屈西瓜影音寧死不屈網路寧死不屈預告片寧死不屈原著寧死不屈什麼時候播寧死不屈小說原著寧死不屈全集免費播放寧死不屈豆瓣評分寧死不屈演員表劇情片寧死不屈評價寧死不屈大結局寧死不屈多少集寧死不屈圖片寧死不屈定檔劇情片寧死不屈好看嗎寧死不屈劇情分集介紹寧死不屈在哪個台播出寧死不屈人物關系寧死不屈角色介紹寧死不屈更新時間寧死不屈迅雷下載地址
E. 寧死不屈電影
《寧死不屈》是G·愛萊巴拉執導,E·古曼等主演的戰爭片。
影片講述了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反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的斗爭的故事。
F. 跪求 阿爾巴尼亞 抗戰老電影 <寧死不屈>的在線觀看地址或者BT下載種子!謝謝
BT下載:http://www.g24.cn/bt_down/17/93184/
文件類別: 戰爭片
文件名稱: [原創][故事片][70年代外國經典(阿爾巴尼亞系列-寧死不屈)][RM/280MB/中文]3天/5種
文件介紹: 寧死不屈Horizonte te Hapura(1969年引進)
故事梗概: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反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的斗爭,是阿爾巴尼亞民族歷史上最艱苦
的時刻。當時,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紀洛卡斯特城裡,由於叛徒的出賣,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擊隊員阿費爾蒂達同時被捕,在監獄中,在刑場上,她們不畏強暴,不受敵人的威逼利誘。最後,米拉和阿費爾蒂達寧死不屈,英勇就義。
發布時間: 2005-4-7 8:53:00
上傳者名稱: 六十年代生人@BTPIG&BTGOD
文件大小: 280MB
文件下載: 立即下載Torrent文件
G. 求電影《賽德克巴萊》高清無刪節版本(據說有4個多小時)的資源!謝謝! 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您好!
[賽德克巴萊上+下][台2011史上最大製作戰爭大片][BD中字]
請用迅雷下載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