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紅尖尖》的觀後感怎麼寫
《紅尖尖》觀後感400字示例如下:
1、《紅尖尖》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它以生動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成長的艱辛和夢想的力量。
影片中,主人公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和犧牲,讓我深刻理解了親情的珍貴與無私。無論是在主人公成長的道路上,還是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家人的愛始終是他的堅強後盾。這種親情的力量讓我深深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與家人的每一刻時光。
同時,影片也展示了成長的艱辛和主人公的奮斗歷程。主人公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卻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態度。他的成長歷程讓我意識到,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這部影片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夢想的決心。
此外,《紅尖尖》還展現了夢想的力量。主人公憑借自己的信念和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讓我意識到,只要有夢想並為之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部影片激勵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畏艱難。
2、《紅尖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和愛意的故事。它以細膩的劇情和生動的表演,展現了一個家庭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美好情感。
影片中,主人公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非常真實而感人。他們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時,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付出。這種親情的偉大讓我深深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與家人的關系。
同時,影片也展示了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的艱辛與奮斗。他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和勇敢的精神。他的成長歷程讓我意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此外,《紅尖尖》還展現了藝術的力量。影片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展現了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藝術的力量和它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思考。
《紅尖尖》這部電影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親情的偉大、成長的艱辛和夢想的力量。它讓我更加珍惜自己與家人的時光,也激勵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這部影片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藝術的力量和它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思考。
5、《紅尖尖》是一部觸動人心的影片,它以朴實的敘事和深刻的主題,展現了生活的艱辛與美好。影片中的親情、成長和夢想元素讓我深受觸動。
觀看這部影片,我被主人公的堅韌精神所打動。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他從不放棄,始終以樂觀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他的成長歷程讓我意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同時,我也被影片中的親情所感動。主人公與家人之間的深深的愛和無私的付出,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麼是家庭的溫暖和支持。這種親情的偉大讓我深受觸動,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與家人的關系。
此外,《紅尖尖》還展現了藝術的力量。它通過細膩的劇情和生動的表演,成功傳遞了影片的主題和思想。觀看這部影片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藝術的力量和它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思考。
《紅尖尖》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它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題,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對家庭、成長和藝術的理解。這部影片不僅給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更讓我在心靈上得到了洗禮。
⑵ 電影《紅氣球》觀後感
電影《紅氣球》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紅氣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我看來電影《紅氣球》是一個關於孤獨的成人童話。全片很少有對白,電影講述法國小男孩巴斯蒂安,無意中撿到一隻紅氣球,紅氣球彷彿是小男孩飼養的寵物,時時刻刻跟在他的身後,讓他每天單調的校園生活變得絢麗多彩。然而,紅氣球卻被一群嫉妒巴斯蒂安的搗蛋鬼們搶走了,巴斯蒂安竭盡全力也無法阻止氣球破裂漏氣的事實。正當他獃獃地望著干癟的氣球不知所措時,整個巴黎的所有五顏六色的氣球紛紛飛向滿懷惆悵的巴斯蒂安。他重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緊緊地抓著這么多氣球,任憑它們把自己帶到空中,自由地在巴黎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小男孩的孤獨讓他有了一次奇遇,而因為孤獨紅氣球被其他小孩破壞,最後卻奇跡般的整個巴黎的紅氣球都飛向他。這樣的結尾似乎太過完美,完美到不敢相信。但不妨將這樣的安排理解為一種期許。生而為人,大家都有孤獨的時候,或許是自認為孤獨,或許是被別人孤立。作為平凡人,我們很少人能做到真正享受孤獨,所以唯一能做到的只有身處孤獨而對不孤獨存有期許。
但又仔細想想,抱有期許就能改變現狀嗎?就算小男孩作為幸運兒獲得了一次奇遇,往後他就不會再被孤立了嗎?只要孤立他的人仍然存在,只要人的本性依然這樣殘忍,只要世界依然容忍不了異類,那麼小男孩依然會被孤立,依然又會回到孤獨的行列中來。不管童話多麼圓滿,最後現實一定會劃下血淋淋的傷口。
小男孩帶著紅氣球在巴黎街頭奔跑,有一條街是我認得的。它在蒙馬特高地上,叫做維蘭街,我看過關於這條街的一部紀錄片。片子是在街被拆除以後拍的,所以沒有電影資料,但是那個導演搜集了所有的關於這條街的照片,然後拼在一起,最後,真的就成了一整條街。男孩跑過時,那條街已經破敗不堪,我想那時候它也已經在拆了。就是它的末尾有一排向上的階梯通向另一個街區的那條。電影里巴黎的街道總是雜亂,像是剛起床未經梳妝的少女的發梢,彎彎曲曲,隱隱匿匿,像藏著心事。於是總也記不清哪條是哪條,看了一部稱心的法國電影,就起誓要記住在裡面出現的巴黎街道的形象,至於為什麼要記住?我也說不清,是為了以後在另一部電影里再次看到它時的會心一笑,還是心裡隱秘的巴黎情節的曲折流露?或者真的只是覺得好看。好看是懷疑不了的,鏡頭確實會美化,但攝影師們為什麼總選擇巴黎來美化?
但遺憾的是,這條維蘭街是現在我唯一的一次會心一笑。《天使愛美麗》里也出現了蒙馬特高地,對這片高地最初的嚮往出現在高中的歷史課上,巴黎公社的死守之地。但現在已經和《紅氣球》裡面很不相同了,《天》裡面的美化太明顯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修飾過的巴黎,廣角鏡下,什麼都變得華麗起來。現在的巴黎老城街道,也在勒魯什的《我最好的朋友》裡面出現很多,那位的士司機對每條街的歷史都如數家珍。這是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比如帶一個外地朋友來北京逛,鳥巢和水立方就顯得有些寒磣。
還有候麥的《麵包店女孩》,當時看了之後我就死命地去記那些街道的樣子,然後幻想突然有一天恍惚去巴黎的時候,能一睹個究竟,但現在還是忘了,究竟是我的記憶力不好,還是無聊的東西天生容易被遺忘?但除了那些不知名的街道,有些地方的名字卻記起來很省力。比如法國電影資料館,《夢想家》裡面一群年輕人聚會的地方,拉著鐵鏈門。現在肯定不是那個樣子了,但只要記得這名號,總還抓著個辮子。
於是巴黎本身成了一個高效的生產者。它不但生產商品,藝術,它更生產各種光環。文學愛好者要去找波德萊爾的足跡,因為巴黎是一個開放的生產車間,它容納了各種人物來給它的光環打磨拋光,但品牌只有一個。在這個產業鏈中,巴黎無疑驕傲地處於最高端,有些城市生產微波爐,有些城市生產藝術,但巴黎於此不屑一顧,它生產著對藝術的.信仰。
於電影尤其如此。從形而下到形而上,從機器到人物,從內容到形式,巴黎全面滋養了電影,沒有巴黎,就沒有現在這個樣子的電影。巴黎是影迷的麥加。所以當電影本身把鏡頭對准巴黎時,就像朝聖者用腳步丈量出發地到麥加的距離,影像里力圖給巴黎一件不但真實而且美麗的外衣,而觀影者則無聲無息地被這種神秘的視覺崇拜所俘虜。所以,關於巴黎的電影,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幻想的,都具有一種「神聖紀錄」的特質,這種特質加強了巴黎的電影聖城的光環。
《紅氣球》的「神聖紀錄」展現了巴黎的童話的一面,就像《天使愛美麗》展現了巴黎特有的神秘愛情。當小男孩跑過巴黎街道,其實質就是在展示關於巴黎的一個童話,若這個故事發生在紐約,那麼它只是一個童話,而不是一個紐約的童話,只有巴黎才有這個特權。這個特權的合法性來源已如前述,包括巴黎的文化積淀、包容度以及它的電影聖城的地位。所以《紅氣球》與所有其它關於巴黎的電影一樣,必然的會顯示出它的光環來。我們不會意識到這種光環,但我們深受其影響,這無法否認,因為巴黎與電影雖兩性而一體。
;⑶ 最近看過的電影及觀後感
[最近看過的電影及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些電影,都是迅雷看看在線一些評分比較高的電影,看完之後覺得這些電影確實值得這些高評分,我把它們放在這里以供喜歡電影的朋友參考,最近看過的電影及觀後感。
《食品公司》
看名字原來以為它是一部好萊塢的動畫片,就像《閃電狗》《史萊克》《飛屋周遊記》之類的,之前有機會看但是沒有選擇,這天無意間打開。看完之後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它是一部類似《海豚灣》的紀錄片(我本人極為推薦《海豚灣》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有些欣慰,我想,至少我們不必為自己家門內的毒奶粉及種種有毒食品而感到過於內疚,由於西方的超級大國,一向被我們推崇和成為典範的國家公民一樣面臨著有毒食品的威脅,看來有毒和不健康食品並不是我們國家才會發生的,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都在發生的。而竊冬在歐美最為廉價的快餐在中國顯然一點兒也不便宜,卻被我們的青少年和兒童極為追棒,甚至一度成為時尚的象徵。這部電影主要追尋像麥當勞這樣的全球化快餐的源頭出自哪裡,以及美國食品的壟斷情況,人們的健康狀況如何愈下,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
最後讓我驚奇的是,這樣的電影可以是正當的,在全球播放,假如在中國,這樣的電影能出現嗎?我們能夠想像中國會出現一部類似這樣的紀錄片描寫中國壟斷企業的食品生產,揪出它背後的每一隻黑手,說明毒奶粉是如何地被生產,如何地被銷毀了一遍又一遍,其背後糾結錯亂的權利跟利益的關系,而後不斷地上演毒奶粉「復活」事件么?僅此一項,勿言其它。
另外令我嘆息的是,片中一位五歲兒子因食用有毒的牛肉致死的母親在餘生竭力為了食品安全事件而奔走斗爭,體現了一個美國公民是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而我們有這么多被毒奶粉殘害的數字驚人的嬰兒,卻沒有一個人敢於,或者說有能力往為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事情。相比之下,同樣是人,有的人在這樣的事件中運用了一些屬於公民的權利,有的人卻能從這樣的事件中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渺小。一部值得反復回味的電影。
《沙漠之花》
上升最快的影片之一,但我只關心它給我帶來的感受。我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很少有不被它感動的。
一部有深度及優秀的電影一定會有關於人性的吶喊,而在這部影片,這聲吶喊令人悲愴不已,由於它描述了一個人類自身的事件,一個醜陋而血淋淋的***。在平淡的描述中,在講述黑人女主角在一個繁華都市的奮斗史中穿插著她的長大足跡,她的根,她生命最初的傷痕。通過一部影片——實在是以一個傳奇人物成功的足跡為故事的線索來導出發生在人類某一種族傳統中一個血淋淋的***——被閹割的女童之殤。
在看到這部影片之前,我知道世界上有某些部落的人會對女人進行閹割,但總以為是器官中極小的一部分,沒有想到是這么殘忍,這么可怕,而且有不少人因此而致死,更多的人帶著這樣的傷殘非常痛苦地度過一生。這部電影的意義之重在於揭露***,讓人們熟悉世界上還有些地方在進行著或者曾經在大量進行著這種駭人的習俗。更讓我們看到沙漠之花的美,堅韌,承受那麼多的苦難仍要往掙扎著生存,生活,而且生活得更加美麗,有意義。但無論她有多成功,多有名,得到的物質生活有多豐厚,她的內心始終逃不脫一個陰影,也是根源的傷——身為女性身為一個美好的生命不被尊重被殘害生殖器被自小就被當作物品通過交易給別人做妻子,為了羸得生命的尊嚴和自主權她不得不拋棄莢冬媽媽,國莢冬自己的根,冒著生命危險改寫自己人生的悲慘命運。
另外,我想看這部影片,可以讓我們學習另一種審美觀,讓我們學會從內而外,或者從外而內欣賞玄色的皮膚,扁平的胸部,來自最原始地帶的女孩的美與魅力。通過影片中一位著名攝影家的眼睛來捕捉這另一種美。野性的美,純真的美,原始的美,讓看過影片的人也了解到,也許很多時候,面對不同的人,只要我們專心,總會找到這個人獨特的美,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審美,狹隘而單一的美。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位女性,自己要學會發掘自己身上獨特的美,也許你的美沒有被人欣賞,那是由於你還沒有碰到懂得欣賞你的人,而不是你不夠美。
《死亡醫生》
我原先以為這可能是一部恐怖片,我並不喜歡看恐怖片,但結果並不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影片讓我想起了曾經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似乎是中國支持安樂死第一人,我忘了他叫什麼名字,觀後感《最近看過的電影及觀後感》。他的父親得了癌症,由於不忍心看著父親受著疼痛的折磨而死,他選擇了幫父親實施安樂死,繼而被捕,在服刑的時候,新聞又報道了他,電視上的他看起來枯瘦如柴,由於他自己也得了癌症。記者詢問時,他依然不後悔當年的選擇,依然堅持希看國家能立法支持安樂死,由於他覺得這是一種人性主義的做法,他本人也極其希看能夠得到這樣的服務。
我也想起了曾經有一位求助者求助於卧逗他最愛的奶奶得了癌症,他天天看著她受折磨,內心比奶奶更痛苦。他想早點幫她結束痛苦,奶奶帶大他,他覺得他只有這樣做才是孝敬,他覺得這是能為奶奶做最後一件事情。我很無奈地告訴他,假如真的要為奶奶做一件事情,那就千萬不要那樣做,由於奶奶盡不會願意在生命的最後要你付出牢獄的代價往換取她一時的對痛苦的解脫的,這樣奶奶在天之靈一定不會瞑目。
實在每個人執著於一件事情,必定是他的內心曾經受過某種震憾,這種對心靈的深深觸動反過來可能成為了一個人一生中最有意義,同時也是有異於凡人的人生經歷。電影中提倡並身體力行安樂死的這位醫生就是這樣的。至到影片最後階段,我們才得知,青年時已經是個醫生的他親眼目睹著母親在極為痛苦的情況下死亡,他為此一直很困惑,一直很無助。他想做些什麼來改變這種情況,就是讓垂死的人有權利選擇有尊嚴地死往,而不是被疾病折磨得狼狽而痛苦不堪地死往。
很多人說他是個不尊重生命的劊子手,由於沒有人有任何權利來決定一個生命是生是死,「唯有上帝」(那些***教徒們聲稱)。不過醫生卻說,作為一個有良心的醫生,他不能不顧病人的真實感受,他不能不考慮到病人的內心需求,假如要他忽視病人的主觀意願,他做不到。這引發我們思考:一個有知己的醫生,是要站在眾人的社會主流包括文化傳統等價值觀的角度來對待一個病人,還是要站在病人本人的角度根據其內心需求來對待病人?
我個人覺得這位醫生是挺幸運的,固然他是個堅持理想的獨行者,但是他身邊有那麼幾個少數但是對他極為忠誠的人,他的妹妹,他的一個朋友,還有他的律師(盡管律師最後背棄了他,但究竟由於這位律師,他的路才能走那麼遠)。假如沒有這些人,也許他在這條孤獨的路上走幾步就會馬上倒下,由於他是那麼「正直而缺乏心機」的一個人,他是個倔強的老頭子,他個人氣力在整個社會和主流價值觀中實在很渺小。但也許冥冥之中他確實是一位傳遞另一種信念和聲音的使者,因此他身邊有一些追隨他的「衛道者」,讓他終極能夠為一百多個病人實施了安樂死,最後才被社會和法律這些主流而「正統」的壓力送進牢獄。
他給我們人類留下一個爭議不斷的話題:人是否有選擇自己生死的權利?假如還有一個題目,那就是:當我們的生命已經完全失往質量並且深深感到盡看的時候,能否選擇安樂無痛苦地死往?
一部優秀的影片!
《保持沉默》
火車窗外是歐美鄉村美麗的田園風光,一個大眼睛金發的年輕孕婦,臉上是迷人而舒適的溫柔微笑,接著是她被***逮捕,由於她的那口大旅行箱里躲著兩具屍體——她的丈夫和丈夫情人的碎屍。不錯的開頭,一部很有趣富於玄色幽默的笑劇片。主要影片說的是此後43年後發生的事情。
至少我覺得這部電影比電影《保姆麥克菲》來的好的多。不過同時讓觀眾質疑——難道殺人兇手可以就這樣逃出法網?然而我們的觀眾也不要忘記,這位老太太也就是影片開始的年輕女人是一位被鑒定為精神病殺人犯,也就是說她有一定的精神題目。只有一個精神病人才有可能殺了人像沒事人一樣,覺得很愉快,而且理所應當。這又不禁讓我想起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的那位恐怖醫生,看完一系列讓我覺得實在編劇和導演不是在審判殺人犯,而是在引發觀眾思考:到底是這個社會有題目,是主流觀念有題目,還是真的是患有精神病的殺人狂魔有題目——由於恐怖醫生選擇殺人的對象是有原則的:他從來不濫殺無辜,而且他對人的心理研究得極為透徹,因此幾乎可以玩弄於所有權威於股掌之中,他,可怕在於無所畏懼——也許一個真正無所畏懼的人確實只能是一個精神病人——一定程度的畏懼是正常的人所具有的健康心理。
這部電影也有跟《沉默的羔羊》異曲同工的涵意。一個患有精神病的老太太,結果把一個亂七八糟的家弄得井井有條,首先是隔壁那條沒日沒夜地吵得人不進眠的狗消失了,繼而是經常被欺負又懦弱的小兒子自從她來當保姆之後慢慢的不再被欺負了,幾天就換一個性伴侶的十七歲女兒開始學做飯了而且後來有了一個比較固定的男朋友,因丈夫性冷淡在出軌邊沿的女主人被及時拉了回來,僅是侍奉上帝的而變得呆板無趣的丈夫忽然之間從神義中找到幽默感,而且在上帝的教誨中學會了夫妻生活的樂趣。一切像變魔術一般。而這些都是這個老太太的傑作。
而這個恐怖的老太婆,永遠臉上掛著慈愛和平靜的微笑,她殺人跟拍死一隻討厭的蒼蠅彷彿沒有什麼兩樣,由於有足夠的理由她以為那個人該死。她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但是她有異於凡人的信仰,並且果斷而冷靜地做著自己以為對的事,但她的行為侵犯了別人的生命權,盡管那些被她殺的人侵犯了別人的權利在先。這些不是跟《沉默的羔羊》的恐怖醫生一樣么?
像最近看的《天龍特攻隊》,以前看的《生死狙擊》以及《黑鷹計劃》這些電影都很不錯,都有值得讓人稱道和思考的地方,這里就不逐一講述了。但是好的影片,當然會給大家視覺的享受,創意的妙處,以及引人深思的深度,一部好的影片,很多時候也是對人性的拷問。還有一些看不懂或沒有看懂的影片,表現的可能是對人性,文化及個人心理更微妙更深處的探索,像黑澤明,像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
其餘的不知道,但身為宮崎峻迷,仍不忘在這里提醒看到此文的朋友,我最愛的是宮崎峻系列作品。每一部都是經典,都有讓人驚喜,感嘆,感動的地方。至今為止,我最喜愛的電影大師,還是宮崎峻。
〔最近看過的電影及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⑷ 電影《奪冠》觀後感
電影《奪冠》觀後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