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柏林2電影到底上映了沒
上映了。
根據查詢韓劇TVapp得知,截止到2023年11月9日《柏林2:觀察者》已經上映。《柏林2:觀察者》是由柳升完執導的驚悚動作,由河正宇、韓石圭、李政宰、全智賢、金海淑主演,於2013年在韓國上映。講述了朝鮮秘密間諜、韓國情報機構為了各自的目的而作戰的故事。
B. 韓國諜戰片柏林2上映了嗎
韓國諜戰片柏林2上映了。韓國諜戰片《柏林2:觀察者》是由柳升完執導的驚悚動作,由河正宇、韓石圭、李政宰、全智賢、金海淑主演,於2013年在韓國上映。被稱為是韓國諜戰動作片的新紀元,並吸引了750萬名觀眾。影片以主人公表宗盛奔跑在林中的場面結束,當時上映是就令影迷非常好奇是不是要拍攝續集。而當時柳承莞導演也表示並沒有拍續集的計劃。而河正宇是否繼續出演續集,也令媒體和影迷非常關心。柏林影片劇情,一個驚天的國際性陰謀正蠢蠢欲動、虎視眈眈。常駐柏林的國情院要員鄭鎮秀(韓石圭飾)在檢察不法武器交易場所時發現了一個國籍不明甚至連指紋信息都沒有的"Ghost"秘密要員表宗盛(河正宇飾)。鄭鎮秀准備查明對方正身,卻警覺其背後隱匿著一個驚天陰謀,並使自己也陷入危機四伏中。
C. 西方戰爭電影的四種典型模式分析
[摘要]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 文化 文本已被廣大觀眾接受和喜愛,西方戰爭電影作為其主要類型之一,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模式化的特點。以西方戰爭電影為研究對象,依據其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剝開西方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
[關鍵詞]戰爭電影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事件中心模式
在視覺文化研究方興未艾的今天,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文化文本,以與生活時空同構的模式為載體表現現實與藝術的差異性,使觀眾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語境中尋覓感官的刺激和人生的體悟,其深度模式具有梯度性,能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而戰爭電影作為電影藝術的重要類型之一,目的不在於標榜所謂之科學的人類史觀,而是試圖通過將戰爭元素納入限定視域來展現人與世界的關系、影像與思維的關系,賦予本應屬於歷史學范疇的人類行為和感情世界以審美的 思維方式 。它所展現的不再是單純的歷史事件,而是情感表達的張力和意識形態的訴求。西方戰爭電影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其類型多樣且具有模式化的特點,本文從電影文本本身出發,依據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試圖剝開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方式。
一、各模式及其視覺、思想、情感特點
1、尋找模式
一直以來,「尋找」都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大主題,如文藝復新對一個時代的追尋,卡夫卡、博爾赫斯等現代派小說家對人類終極意義的探求,文學中的尋根實驗等。而這種尋找的模式也存在於戰爭電影之中。其在著力表現對戰爭的歷史 反思 的同時,也昭示了一種賦予人類存在意義的存在狀態和行為方式。《冷山》、《漫長的婚約》、《美麗人生》、《硫磺島家書》、《現代啟示錄》、《獵鹿人》和《東京審判》等都是這類戰爭電影的典型。
此類型影片注重畫面感的營造,對戰場與監牢等的直接描述不多,這些場景多表現為無色度的灰色調,運用不飽和色彩或黑白畫面,清晰度較低,此時由色彩和光亮帶來的信息減少了,觀者難以關注細節,外部事物成為了內部事物的延伸。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光影效果明顯,亮度較高的具有唯美浪漫氣息的生活場景。這樣一種差別對待的視覺處理方式體現了戰爭災難性的異延。此種災難性並非只體現在戰場上,其影響是非中心性的,從戰前一直擴散、延續到戰後,甚至是更長時間,且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以生活現實、回憶和幻想穿插構成情節的尋找主題電影中,時間的正常序列在主人公的情感線條中被打亂,彷彿暗示著被納入意識的情感對時間的不可逆轉性與邏輯必然性無聲的抵抗。戰爭的殘酷會使人內心真善美的事物遭到破壞,主體存在的價值被頻繁的死亡掩蓋,人在其中喪失了自我選擇的能力。在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中,大眾文化的狂歡化與意識形態訴求都遭到了遺棄,夢幻破碎了,留下的是黑暗和失眠。它展現了一種在路上的姿態,試圖向觀眾傳達夢幻破碎與無力的信號,也是這種無力賦予了此類電影很強的代入感與情感共鳴效果。在情感表達上,戰爭電影多力圖通過殘酷、血腥場面的描摹塑造心理恐懼、絕望感、驚悚感或是緊張感,而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很少直接呈現上述負面情感,而傾向於呈現出其與安全感之間的臨界狀態,此種臨界狀態較為集中地表現在主人公的軀體本身,「軀體從來不是現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後,疲倦和期待。疲倦、期待乃至失望都是軀體的態度」。正是疲倦、期待以及上面提到的無力感構成了筆者所謂的臨界感情。
2、狼孩模式
西方戰爭電影中有這樣的情況,即主人公作為侵略方、強勢文明或較為進步社會制度中的一員,由於某些原因介入被侵略、弱勢文明或較為落後社會制度的群體中,經歷了從距離與隔閡到互動與共融,最後走向反思與回歸的歷程。如《與狼共舞》、《征服者》、《走出非洲》、《澳洲亂世情》、《最後的武士》和《盧安達飯店》等,此種類型戰爭電影基本產生於美國,筆者將其類比為狼孩的成長模式,以求能形象地說明問題。
由於此類影片中多存在跨文化的因素,故而缺少不了表現異域風情的場景,而其選取和表達帶有較強的主觀感情色彩,是人對外在自然的反應或人自身的外化過程之體現。自然成了非冷漠的情感的化身。
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狼孩當屬羅馬城的建立者羅穆盧斯兄弟,古羅馬崇尚強調智慧、團體、探索與勇猛無畏的「狼性精神」,這是大到一種文明小到某個個體或事件發展上升過程中自然滲透的精神狀態,而一旦發展進入平穩階段也就同時意味著精神的停滯甚至倒退有了賴以孕育的溫床。事實上,戰爭極似這一過程的縮影,一個群體的發展壯大、利益的;中突、對異質力量的同化情緒以及隱含於其中的諸多矛盾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戰前的艱辛與緊張、戰場的轟轟烈烈、勝利者的屠戮與劫掠、失敗者的慘痛、戰後的反思和力量的強弱變化形成了一個循環。其中進行戰爭與維護成果的價值觀不管表現為積極還是消極都無法避免地與人性對道德與和平的渴望形成沖突,此種沖突是戰爭中極具情感表現力的因素。而當征服者中持消極態度的少數無法對暴力與殺戮保持冷漠,無法保持「面對非人的恐怖景象時的漠然」與服從,選擇直面沖突,站在人性與道德一邊時,便失去了所屬的立場,既是參與者,又成了背叛者;既是觀察者,又成了介入者。
電影主人公對弱勢與較落後群體的認同也體現了對上升時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精神與未被功利主義浸染的單純感情的回歸與反思。成為美國早期開拓者的清教徒恪守一種行為上的倫理精神,「這種倫理的‘至高之善’,即盡量地賺錢,加上嚴格規避一切本能地生活享受,毫無幸福可言的混合物,更不用說享樂了」,信仰的支撐落實到行為上便是克勤克儉,勇於開拓,如同樣以愛情為主打線索的《走出非洲》和《澳洲亂世情》中,身為貴族的女主人公放棄安逸的貴族生活來到「蠻荒之地」,同樣經歷了婚姻的失敗,而在重建家園的努力中找到真愛。
此類戰爭電影中主人公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卻在自己所屬族群中得不到認同,找不到內心的歸屬。來到異族當中成為其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往往都經歷了懷疑、適應而後融入、認同的過程,在陌生群體中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擠,卻能得到關鍵人物的賞識和異性的心儀,最後在危急時刻力王狂瀾,成為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因認同感而呈現出積極的
感情狀態。
3、英雄模式
自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以降,西方文學就有英雄中心主義的敘事傳統,戰爭電影亦繼承了該傳統,為觀眾呈現了一系列富於傳奇色彩的英雄模式作品,如將背景設在遙遠的古代戰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勇敢的心》、《亞瑟王》、《亞歷山大大帝》、《特洛伊》、《天國王朝》和《凱撒大帝》等;又如離我們所處時代較近的《征服者》、《辛德勒名單》、《拉貝 日記 》和《盧安達飯店》等。
英雄模式的戰爭電影試圖從展示性中建立起某種新的膜拜價值,盡管這種嘗試在商業性的左右下不見得成功,但至少也能給觀眾一場盪氣回腸的視覺體驗。英雄總是代表著某種社會性的態度,儀式化而非生活化地出現並有所作為,因此他們總是以高大威武、英姿俊朗的形象示人。此種膜拜價值在劇中的具體表現便是對悲劇性的崇拜。
英雄主題的戰爭電影在 故事 選取與人物塑造上表現出很強的模式化特徵,其多取材於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多為男性)故事,集中展現他們的成長經歷或 言行舉止 。當代戰爭電影中的英雄不僅是男性智慧、活力與能量的代言人,還以各種手段表現平凡人在面對危機、恐懼、絕望和愛戀時的復雜情感。影片著力塑造的不是傳統刻板的模式化英雄,而是人性化英雄。此種理念也肯定了人的主體性,我們在以一種「上帝視角」審視人類歷史時,總會不自覺地聚焦於一些較為傑出的人身上,我們稱之為「英雄」。他們往往能夠克制低級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以追求高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樣一來,需求層次出現了顛倒,他們可以為了堅持真理而忍受飢餓、迫害,甚至是犧牲生命。這種歷史觀直接導致了我們歷來都將自我實現視為人性的本質與最高追求。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關注「身體」,關注本能,關注人性中最為草根的東西,開始試圖從歷史的宏大敘事中掙脫出來,這就是當代英雄模式戰爭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如上文所述,此類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具有人性化特點。他們擁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充滿責任感又感情豐富,正面品質占據主導,他們的性格是神性的,而情感是人性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等的小愛與對自由、忠君、愛國等的大愛同等重要。
4、事件中心模式
稱此類戰爭電影為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意在強調此類影片的事件性和故事性。與前三種模式相比,其故事敘述本身的意義在整體表達中所起的作用較大,在一戰片、二戰片中多有此類。筆者又將其分為「大事件」和「小事件」兩類。前者具有史詩型宏大敘事的特點,向觀眾展現了全景式的戰爭場面與時間歷程,後者則多從個人視角或小事件切入,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成了烘托細部的背景。而具體作品的表達方式又有所差異,前者有如《帝國的陷落》、《戰略大作》等通過時序中事件的串聯逐步展開的,有如《最長的一天》、《珍珠港》和《黑皮書》等通過不同時間或空間中發生事件的交織共進,以多主線形式共同推進敘事的;後者有如《拆彈部隊》、《風語者》和《兵臨城下》等採取「擴述」的手法,使敘述時間大於事件時間,從而實現小事件表達的,亦有如《柏林的女人》、《戰爭與和平》、《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燃情歲月》和《拯救大兵瑞恩》等以個人視角而非歷史視角實現敘事的。
事件中心模式戰爭電影多以「 報告 體」的方式直接呈現事件,力圖通過復原現實戰爭場景來製造真實感,此類戰爭電影對戰亂災難性的書寫是全方位的,從平面到縱深,從細節到整體,從視覺、聽覺到觸覺感,從形式到內容,都試圖實現災難性的完形建構。
與前三種模式戰爭電影相比,事件中心模式影片中意識形態政治動力學體現的更為明顯,其主要體現在國家中心與個人中心兩種力量此消彼長的矛盾中。法西斯式的國家中心主義往往製造出鼓舞人心的戰爭效果,讓狂熱的人們相信即使頭破血流也要為這面旗幟而戰,不管這種堅持是多麼缺乏理由,話語一旦由某個群體或階級製造便不可能是獨白,而是富於針對性的語言。在戰爭的問題上,群體運動淹沒了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其需要的是對攻擊與抵抗的宣揚,思索被壓制到事後。對於主宰者來說,所有的事物都是分析命題,一切都早已存在於他的全知全能中,他有權創立其想要創立的概念,他們創造影像讓觀看者相信那就是真理。而被操縱的觀看者所獲得的永遠只能是 經驗 層面的東西,除非他們沒被當前的假象所欺騙。如《拯救大兵瑞恩》宣揚政府之仁慈與關懷,想盡辦法拯救瑞恩家四個上前線的孩子中唯一倖存者,而結果是拯救小分隊與瑞恩一起阻擊敵人,並成功還鄉,這造成了一種假象,似乎戰爭就是那麼簡單,是正義的一方,國家強大並仁愛,戰士愛國且責任心極強便一定能取得勝利。可事實上,戰爭本來就是一出荒誕劇,沒有勝利者,沒有正義者,人是血肉之軀而非機器。而人們已經習慣性地紀念勝利,悼念失敗,從老兵回國時受到的待遇便可看出,他們回國時作為整體並未受到如二戰老兵般的熱烈歡迎,甚至受到疏遠、歧視等不公正的待遇。當面臨群體性災難,我們都失去了為保護個人立場而指責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話語局限性的權利。
二、四種模式的演變和融合
從歷時角度看,在西方戰爭片中,美國片一直唱主角,其既緊抓商業規律又標榜國家利益,「以其英雄主義、道德意識、人道主義和浪漫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尋覓、培養和擴充知音隊伍」。一戰以來,為戰時目的服務,鼓舞鬥志的影片大多為事件中心模式或英雄模式,反映的事件無論大小都聚焦國家立場,形成鮮明的愛憎二元對立力量,積極情緒指向被認定為正義的一面。對戰爭本身也採取熱處理的方式,多戰場、戰役或英雄人物的直接描繪和宏大書寫,缺乏細部交代,雖宏大而富於煽動性,但略顯僵化。而正如戰爭本身便具有雙重性格,無法片面論其褒貶一樣,戰爭電影所反映出的價值立場也較為復雜,有戰時的熱渲染也出現了戰後的冷思考。「到了70年代末,超級大國之間展開的核軍備競賽,使世界籠罩在核毀滅的陰影中。這一現實改變了好萊塢及其觀眾對戰爭乃至戰爭電影的看法。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不管戰爭披上什麼樣的外衣,其本質是和人性相背離的。反戰主題深入人心,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共鳴和認同。」可以看出,此後的戰爭片的表達傾向出現了轉向。事件中心模式的電影開始以個人人性化視角切入事件,將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處理為烘托細部的背景:英雄模式的戰爭片與之相似,且從以英雄主義為重心轉變為運用表徵祛魅的手法,讓英雄走下聖殿,還其人之本性和情感。以《與狼共舞》為標志的狼孩模式戰爭片在國家意識形態之外又將種族、體制、身份認同和民族國家等文化問題納入了人們的視野。而繼《獵鹿人》和《現代啟示錄》之後,意在對戰爭進行冷靜反思與尋找人性歸屬的尋找模式影片也因其主題的深刻性與和觀眾的情感契合在以好萊塢為主打的西方戰爭影片中嶄露頭角。
從共時角度來看,筆者對西方戰爭電影進行模式的劃分只為從影片結構方式和內涵意義入手更好地分析、理解電影文本,而不代表不同模式影片之間存在絕對的界限,在某些內涵較為復雜的影片中也可能存在多種模式交織的情況。將對象進行分類亦只想為問題的分析研究提供一個框架,分類在先而對具體作品進行片面的概念化圖解的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簡單來說,尋找模式、英雄模式和狼孩模式影片多存在內在和外在兩條線索,具體則表現為個人心理邏輯和現實事件邏輯,以二者的關系為中心展開,感性、知性、理性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復雜交織賦予影片張力的實現以可能性。而在二者的關系中,個人心理邏輯往往佔主導地位,人是表達的中心,故而影片的故事性並非關注的重點。與之不同的是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幻想、思考與傳達價值評判的主體不是角色,而是觀眾,影片並不直接表現價值論的宣揚,而是將對觀眾的引導埋藏於事件的呈現之中。此外,在視覺表現、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上,四者也存在區別,對此下文將做具體分析。而無論哪類影片身上,都有迎合受眾和滲透國家意識形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