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一年級918事件讀後感
篇一:918事變讀後感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藉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隨即在幾天內侵佔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以其製造的「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大舉進攻沈陽。當時,國民黨政府正集中力量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對日本侵略者採取賣國政策,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撤至山海關內。日本侵略軍乘虛而入,於9月19日佔領沈陽,接著分兵侵佔吉林、黑龍江。至1932年1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建立。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把東北變成它獨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強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使我東北3000多萬同胞,慘遭塗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紛紛要求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後涌現出東北義勇軍等各種抗日武裝。1936年2月,東北各抗日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聯軍團結廣大群眾,進一步開展了廣泛持久的抗日武裝斗爭,有力地配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抗戰,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並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採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早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在「滿蒙」建立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准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幾10年了,它的身影已經在我們心中淡化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它給中國帶了的傷害。牢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統一了,野心國家才不會有挑撥離間以獲取漁翁之利的機會;只有國家富強了,才不會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
篇二:918事變讀後感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之後,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東北父老成了亡國奴。「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這是次日晨日軍在沈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又是一年「九一八」。
與標志著全面抗日戰爭爆發的「七七事變」紀念日和意味著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八一五」紀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國恥紀念日。7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炮擊沈陽,同時進攻吉林、黑龍江各個城市。而中國軍隊採取了不抵抗政策,陸續撤至山海關內。翌年2月,東三省全境淪陷,千百萬同胞或者四處流亡,或者成了亡國奴。
有了那樣一段恥辱的歷史,知榮明恥的中國人民當然不能忘記。盡管一些日本人拚命否認其侵略歷史,掩蓋以及拒不承認他們在侵略戰爭中犯下的累累罪行;盡管一些日本人試圖以今日之為淡化昨日之為,抱怨中國人為何總是揪住過去的事情不放。但對中國人來說,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萬般羞侮的歷史豈能輕易忘卻?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忘記過去的恥辱,則意味著加倍的背叛。
年年紀念「九一八」,今年的情況似乎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上周,國家有關質檢部門宣布,日本進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產的SK-Ⅱ化妝品質量不合格。其實,中日之間貿易額巨大,進口日貨被查出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現象,
9月是日本政壇換屆選舉的時候。此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8·15」當天參拜靖國神社,以一種極端的姿態將結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麼,作為小泉政治遺產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將怎樣處理日中關系呢?從有關報道來看,當選新首相呼聲最高的安倍晉三迄今為止從未公開宣布放棄參拜靖國神社,卻又透過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視日中關系,希望當選首相後出訪中國。坦率地說,這種暖昧的、含糊其詞的做法,仍然是在迴避歷史,仍然是試圖讓受害者忘掉曾經的恥辱。對此,中國政府的態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日方應早下決斷,徹底消除中日關系中的政治障礙。或許是一種巧合,9月17日,遼寧省宣布,除沈陽市之外,遼寧將另有13個城市首次在「九一八」當晚9時18分拉響警報,警示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日本人不妨想一想,為什麼時隔79年之後,「九一八」紀念日的警報聲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加響亮?中國人也應該捫心自問,在「國恥日」的時候,那凄厲的警報聲在警示什麼,又在激勵什麼?
⑵ 西安事變電影觀後感 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
看完央視播出的《西安事變》,感觸頗深,不禁為張楊兩位將軍的浩然正氣和英雄氣概所折服。
發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歷史,停止了長達十年的內戰,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出於民族大義,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正確主張,卻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在形勢危急、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於1936年12月12日毅然發動了兵諫,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
事變發生後舉世震驚,全國一片口誅筆伐之聲,南京國民政府受親日派控制准備進攻西安,各地軍閥也是蠢蠢欲動,而國際上更是一致反對強烈譴責,甚至連蘇聯也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背信棄義,只有中共為了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面對國內外的巨大壓力和嚴峻的軍事形勢,張楊二位將軍審時度勢,提出了八項主張,並積極與中共方面聯系,力求通過和平手段化解危機。最終經過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使中華民族擺脫了亡國滅種的危難,開創了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遺憾的是,張楊二人一被終身軟禁,一被殘酷殺害,沒能實現征戰沙場、收復失地的心願。兩位將軍在危難關頭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必將名垂千古、萬世流芳,為後人所景仰!
⑶ 電影《西安事變》《甲午風雲》《辛亥革命》《鴉片戰爭》觀後感,300字左右。急急急!!!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千萬年後,那個拄著
,在風雨中疾行的醫生,該是怎樣的形象?有些人看來,他遙遠地背著一座山,
而前行,雖不見前方的一點星光、一個人影;另一些人看來,他在眾人的哈哈大笑中
於亂石的
上,血、
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還有一些人看來,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侖之山,他右手舉起的
分明揮向每一個靈魂中的每一根長辮,而他無聲的嘆息和沉默的熱淚,分明在那黃河與怒海之間,
;或有一些人看來,他不過是一具醫生的
。
這具屹立的
:民-族民-權民生之骨。這個清澈的靈魂:
之魂。這是一個樸素的名字:孫文,他是一個醫生。這具醫生的
,這個靈魂的名字,具體又是怎樣的形象?
不知他的勇氣從何而來,他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又如何而來。他的
上鐫刻著「
」,意味著他立志做
的
——這也許能解釋:重揚黃帝旗的
在武昌的一聲槍響,十六年的雞蛋終於一朝撞碎了石頭,這個醫生卻沒有搖身變作歷-史上成百上千畫地為隅的
,而是將自己作為最後一片蛋殼,向搖搖欲墜的巨石發出了最後一擊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來:恢復中-華,他勝利了;創建共-和,他勝利了;重煥
,他勝利了;揭開現代建設,他勝利了;
肇基兩-岸國防,他勝利了;他的
廢除了
,贏來了港澳回歸,他勝利了……這位醫生在天上會怎樣俯瞰著這個苦難的民-族呢?是依舊憂郁地凝望著她的病痛?是仍然撫-摸-著被虛驕的
所掩蓋的病灶與傷痕?還是
地注視著她膝蓋之下被風化已久的
,恨不能
間、再嘗一遍俗塵的辛酸,以將她脊樑里潛伏的「強掩弱、眾暴寡」的
連根拔起,重生那個「
,
」的華夏原型,再現她「
,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
,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華夏姣顏?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濕-了我們靈魂的
——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里,回盪著黃河的
。在這
中,我們每一個
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
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吅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
,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著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里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的中華大地
,彌漫著遍地的死氣沉沉,
們飽受苦難。在這一片漆黑當中,
等人點燃了這
中的第一束火炬——
!
、
、
回國、
就任總統、
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終
竊取革命成果。這一步一步的
。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
的一筆!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
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
,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是
比較完全意義上的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回望一百年前的革命先烈們,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注視一百年後的我們,我們又在做什麼?我們付出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辛亥革命過去已經100年了,可是辛亥革命的精神難道就應該被這樣遺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那今天的我們該怎麼做?記住該記住的,遺忘該遺忘的,掀開全新的一頁!
⑷ 革命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三篇
影片《西安事變》中,人物的個性都十分鮮明,生動再現了那個時期的人物特點。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革命電影《西安事變》 觀後感 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1
觀看完西安事變這部激情昂揚影片後,情緒久久不能平靜。為張學良、楊虎誠這兩位民族英雄的勇氣和大無畏精神所折服。由於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決策,導致東北三省相繼淪亡,被日本關東軍踐踏在鐵蹄與炮火之下。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昭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更使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舊中國搖搖欲墜。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仍然置大眾的生死於不顧,處在極度的花天酒地之中,人民的鮮血化成了他們杯中的美酒。
影片中的國民黨政府的晚宴更是層出不窮,沒有為國民做過什麼實事。此時以毛澤東、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卻艱苦的為人民的完美未來奮斗,為將日本帝國主義軍隊趕出中國而做了不懈的發奮,但是應對軍事力量強大的法西斯日本,中國共產黨的軍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時只有聯合國民黨,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將帝國主義趕出中國。但是要想蔣介石放下原有的錯誤思想是何等的難!國民黨頑固派的不抵抗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他們的心裡只有爭權奪位,人民的死活和安慰不是國民黨反動派所思考的。
這是,陷入水深火熱的中華民族需要一個偉大的人,一個英雄來促成國民黨放下錯誤的“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共產黨和全體中國人民,一道發奮,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帶著國恨家仇,偉大的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發動起撼動歷史的“西安事變”,將反動派蔣介石軟禁起來,使他放下自己原有的錯誤主張。二位將軍冒著生命危險,他們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東北三省的死亡慘劇將在全國上演,張學良將軍再也唯鏈頌不願意被老家人成為“不抵抗將軍”,發動事變最後成功將蔣介石軟禁,用真誠幾經周折沒有感動蔣介石,不得不邀請中國共產黨代表來做蔣介石的工作,在周恩來總理和所有堅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人一道發奮下,蔣介石最後口頭答應:放下原有的不抵抗政策,聯合共產黨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鬼子趕出中國。然後,張學良將軍冒著指鄭大無畏精神將蔣介石送回南京。
我想,作為一名成長在新中國光輝下的大學生,不用經歷戰火,也沒有機會像張學良將軍那樣在戰場上報效祖國,但是我們能夠在學習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一切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以國家的大局為重,發奮學習,踏實工作,為共和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沒有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我們國家的偉大進程不會有這么快,他們是共和國的功臣,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世世代代懷念和敬仰!
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2
近代中國,偉大的愛國情懷從未平息過。愛國學生、抗戰將領以及無數奮勇抗爭的戰士,為祖國大地上演了激昂澎湃的守護之歌。中國的歷史在那段崢嶸歲月中磨礪出厚重,並永遠紀念著為抗戰付出的人們。20x年4月27日,紅色電影又一次將我們拉回了那個沐浴風雨的年代,感受偉大的愛國情懷。
這次的影片是《西安事變》。它帶著老電影獨有的風格,激昂地訴說著那段歷史。沒有華麗的色彩裝扮,也沒有精緻的畫面效果,整部影片變換著藍白棕的主色調,卻與那段歷史如此切合。
西安事變是我們都熟知的事件。影片中的演員用最真情的演出技巧唱著守護祖國的歌。西安事變之前,日本大舉侵略中國,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使抗戰政策由“反蔣抗日”轉變為“逼蔣抗日”。當時蔣介石是國民政府的軍政首腦,實力強大,而共產黨力量弱小。因此,“逼蔣抗日”迫在眉睫。然後蔣介石的不合作態度以及強硬的手段使共同抗戰的理想越來越遠。出於偉大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周總理的欽佩,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並軟禁了蔣介石。整個過程充滿波折和風險,但張、楊兩位將領無怨無悔。
影片很長,喚茄因此在時間允許范圍內並沒有放完。但學過歷史的我們都知道,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了,內戰大體停止,民族前所未有的團結。這次事件對團結抗日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國內戰爭走向民族抗日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我個人對張、楊兩位將領很是欽佩。他們在民族最緊急的時刻認清了現狀,沖破黨派的阻礙,不顧個人安危地發動了事變。他們在那一刻一定從未想過結局,不成功,變成仁,一切是那麼的理所應當。
中國抗戰的歷史上有無數這樣的英雄,我們在今天重溫這段歷史,仍充滿了無限激情和感動。祖國今天的成就是那些英雄用自己的雙手和鮮血換來的,今天的我們理應牢記那段歷史,珍惜現在的安定,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努力。
感謝這次的紅色電影,我重溫了歷史,思考了現狀。我會努力發展自身,守護祖國的現在和未來。中國人,我們一起努力。
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3
在1936年12月12日,是中國瀕臨種族危機的一個轉折點,正因當年日寇侵犯我國領土,但我國當時中處於國共內戰時期,戰火激烈,日軍趁著中國內戰時期,對我國東北領土進行了強占。就在這段時期,擁有強烈的愛國精神的東北軍首領張學良和十七路軍楊虎城十分不滿蔣介石所推行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內”十分不慢,他們就撇開了成見,在中國***建立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毅然對蔣介石進行了“兵諫”……
剛看完《西安事變》這部電影,深深地被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愛國精神所折服,他們明知道以下犯上是不允許的,一旦兵諫不成功就意味著他們會面臨著人頭落地的危險,但他們為了整個中國,整個民族的存亡,寧可冒著生命的危險而去進行了兵諫,他們的愛國情懷是多麼的深,中國哺育了他們兩個,他們誓要保衛自己國家的領土,保護自己的民族,保護自己的國家的尊嚴。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精神啊,身為和他們相同種族的中國人的你我,難道不就應弘揚愛國精神嗎?
他們為了國家的存亡,最後卻落得客死異鄉的收場,但相比之下,使我想起了那個可惡的中國漢奸——川島芳子,中國可惡的女漢奸,縱觀她的一生,同樣是中國人民,但她卻絲毫不愛國,多次策劃大陰謀,完全不把國家人民的生命當作一會事,多次賣國,真是令人發指。她的愛國精神去了哪裡?竟然為了利益而放下自己的祖國,試問這與楊虎城和張學良根本是天壤之別。身為現代主義的中國人,我們務必向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強烈愛國精神學習,大力宣傳愛國精神,了解中國當年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史實,知道他們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弘揚愛國精神。
雖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這天,也許不再需要學《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和楊虎城那樣為中國而獻身,但是我們有職責愛國,在胡錦濤同志所提出的“八榮八恥”當中也有提及到了“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因此弘揚愛國精神是現代社會中不可卻少的,我們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務必擁有愛國精神,也有職責去弘揚愛國精神,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成為屹立在世界強大民族之林吧!
⑸ 西安事變紀念館觀後感 關於西安事變紀念館的觀後感
西安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西安事變紀念館館址設在原張學良公館。張學良公館位於西安市建國路69號,佔地面積7703平方米。院內有三幢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及20餘間平房。布設有「西安事變史實陳列」、「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生平陳列」和張學良舊居復原陳列等內容。 三幢小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雖然小樓有三層,在外面看上去很大,但裡面房間並不多,內部空間也較小,房屋設計的並不好。西樓還原了張學良將軍當年同夫人趙一荻的生活場景。不過根據復原的布置來看,感覺少帥當年的生活很是單調,看介紹說,那個年代還沒有自來水管道,用水要從後院的井裡打,很不方便。
1936年12月11日張學良將軍就是在西樓同愛國將領策劃政變。西安事變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我很崇敬那些為了國家奉獻一生的人,我也希望未來的自己能為國家出力。
⑹ 西安事變 觀後感 500字
西安事變觀後感
西安事變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後勝利會師。當時的形勢是國難當頭,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不變,仍然調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東北軍、西北軍繼續「進剿」陝北延安的紅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軍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漸渺茫,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逼蔣抗日的兵諫「西安事變」。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沖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周恩來說:「政治是無情的。」的確,張學良、蔣介石金蘭之交,座上賓、階下囚轉瞬間,令人嘆息和扼腕。張學良和楊虎城當時的悲壯和後來的命運又使人傷感,但我總以為,我們通過對「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客觀研究,以史鑒今,從而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發展方向有所思索,這卻是十分必要的
西安事變也教訓了蔣介石。事變的成功發動使蔣介石認識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幾十萬大軍所能阻擋,不得不正視歷史發展趨勢,擇善而從,答應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所以他離開西安後,雖然違背諾言,扣押張將軍,陳兵潼關,但並不敢再發動內戰。而是以軍事為後盾進行政治分化。最後蔣介石在南京和周恩來多次談判,終於於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而這一切變化都與西安事變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對西安事變一直評價很高,認為是挽救國家民族一大危機,「成為當時停止內戰、發動抗戰的一個歷史上的轉變關鍵」。
西安事變的硝煙早已散盡,這段歷史離我們也越來越遠。但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巨大,我們不能忘記。若沒有這次事變,國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後多少年。若沒有這次事變,還會發生什麼……
⑺ 誰有《西安事變》的觀後感拿出來曬曬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0月,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不久「一二·九」運動爆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領導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紅軍發生聯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礎。
蔣介石對張、楊很不放心,除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陝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外,並於1936年10月間,特飛西安進行催逼。12月 4日再飛西安,進一步要挾張、楊:如不實力「剿共」,即將張、楊兩部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楊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決定實行兵諫。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槍聲,倉皇越後牆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索發現後捕獲。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十餘人拘押,邵元沖在逃跑時被擊身亡。張、楊於12日當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⑻ 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
西安事變的硝煙早已散盡,這段歷史離我們也越來越遠。但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巨大,我們不能忘記。若沒有這次事變,國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後多少年。若沒有這次事變,還會發生什麼……
《西安事變》。總的來說,該劇依然秉承幾十年來大陸主流觀念對「西安事變」的評價,即認為該事件促成了國共合作全國抗日,「豐功偉績,永載史冊。」不過,該劇不像以前的一些有關影視劇那樣把蔣介石醜化成不堪入目的「賣國賊」,也不再把「西安事變」完全歸結為張學良受共產黨「抗日主張」的「感召」,這使它減少了一些與歷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面,該劇仍然有意無意地隱去了一些至關重要的歷史事實,比如共產國際在中共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轉變中的關鍵作用,張學良、楊虎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決策最初是出自於一些長期隱藏在其軍隊中的中共黨員和一些被稱為「托派」的中共「左派反對派」,等等。因此,作為一部「歷史劇」,它帶給觀眾的「歷史認識」仍然不免膚淺和偏頗。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後勝利會師。當時的形勢是國難當頭,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不變,仍然調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東北軍、西北軍繼續「進剿」陝北延安的紅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軍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漸渺茫,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逼蔣抗日的兵諫「西安事變」。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沖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在劇中,胡軍扮演的張學良英氣、帥氣、剛毅、果斷、霸氣,些許匪氣,豪爽偉岸,盡顯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又不失兒女情長,想像當年的張學良似乎就應當是這樣。楊虎城老謀深算,沉穩睿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蔣介石兩面三刀、陰險狡詐。宋子文眼界開闊與大氣沉穩,宋美玲外交風范與個人魅力,趙四小姐純情溫柔與堅貞不渝,陳誠聰明俊拔與唯命是從,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來:「政治是無情的。」的確,張學良、蔣介石金蘭之交,座上賓、階下囚轉瞬間,令人嘆息和扼腕。張學良和楊虎城當時的悲壯和後來的命運又使人傷感,但我總以為,我們通過對「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客觀研究,以史鑒今,從而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發展方向有所思索,這卻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