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1894甲午大海戰電影觀後感

1894甲午大海戰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4-09-09 13:32:00

❶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該電影於2012年7月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並獲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

120年前,那些人物、事件在熒幕上浮現時,盡管我不喜歡辮子裝,也不願去復習那場慘敗,內心不由得嚴肅、沉重。

這部片子導演讓我想起老年的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馮小寧真的老了,滿篇是老人的固執、嘮叨——讓人辛酸。在敘事方面,大東溝海戰之後和電影前半部分相比顯得急促了,略感凌亂。但是前期的重重鋪墊、鄧世昌的壯烈殉國,以及劉公島海戰中劉步蟾、楊用霖的自殺,已將整部電影的情感帶至高潮。所以即使凌亂,也毫不破壞觀感,無損電影的激情。光緒皇帝在風雪中面對頤和園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李鴻章在病床上含淚概嘆「千古罵名」,算是給這段歷史以蒼涼的結筆。

我們經常會因為它過於沉重而不去面對,可是這段歷史遠遠沒有結束,它註定深深的影響著國家的進程,當電影結尾處,解說人在海上回憶往昔,解說一百年後中國以三千五百萬人的犧牲為代價,取得抗日的勝利,奪回因甲午之敗、馬關條約而失去的澎湖列島和台灣;鏡頭中,碧藍的大海深處,是沉入海底的北洋艦艇銹跡斑斑的船體,海面上人們在和平的陽光下盡情歡笑。這是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和現實,從釣魚島到黃岩島,從黃海到南海,那些沉澱在海下的遺骸是有著和自己相同的血脈,他們默默地守護著祖國的海疆。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

隨著鏡頭帶著我們到一處一處充滿歷史記憶的地方,看著一座座腐銹的炮台、古老的遺跡,屏幕前的我們體會了屬於民族的恥辱,屬於兩岸的哀傷。

電視機里一個一個學者教授都在述說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們難過、憤恨,但是我們手中卻拿著印有」MADE IN JAPEN」字樣的0.38記下我們的感想。經過了一世紀這么漫長的歲月,現在的我們能說傷痛嗎?或許在那40分鍾,我們是吧。

軍國主義像是一頭瘋狂的野獸咬噬著中國的人民,但是我們祖先流的淚流的血,終將被時間沖淡。我們可以傷痛,但那不是重點。「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惡,但在動亂的時代理,落後者若不能記取教訓、迎頭追趕而只是裹足不前,總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結局。看完這卷影片,我認為歷史教訓提醒我們的不是短暫的驚心動魄,自立自強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殘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戰爭》這個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

《甲午戰爭》講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師的基地——山東劉公島軍港。丟了魂似的李鴻章命令:「海軍艦隊不要遠出,靠山巡走,略張聲勢……」

清晨, 日本「吉野」號軍艦要攻佔小島,北洋水師前去迎戰,可是鄧世昌他們船好、裝備差、彈葯少,抵不過日本的軍艦。他們不放棄,炸船的要害,炮彈百炸不穿……有的'船還升起了白旗,雙手抱頭,還有的跳水逃跑。看到這里,我非常生氣,幾千年來的歷史,全部都給侮辱了。鄧世昌沒有退縮,對水手們說:「我們一定要打掉倭寇。」這時船開的越來越快趕上「吉野」,突然一聲巨響,兩艘軍艦撞在一起,鄧世昌和水手們都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軟弱,不要落後,落後必將挨打,要讓國家強大起來,不受欺凌……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甲午大海戰》。

回到家,眼淚就不爭氣的從我的臉上往下流,那感人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

這部電影的內容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鄧世昌的人,他很愛國,也很好學。從廣東到北京的一個叫「船政學堂」的校園來求學,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入學考試。全校師生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一致決定去英國留學,而鄧世昌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去,因為他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十幾年後,鄧世昌到英國的軍校來尋找自己的好朋友劉步檐,而再去英國軍校的路程中碰到了劉步檐的表妹小妹(化名),兩人相見,互相都覺得曾經好像見過一樣。一問,兩人正好同路。當小妹去攔車時,英國人嘲笑鄧世昌,說鄧世昌是中國人,不應該得到尊重,而鄧世昌卻冷靜的對這位英國人說:「如果我們中國人不應該得到尊重,那麼你們英國人更不應該得到尊重,難道不是嗎?」鄧世昌的話激怒了這位英國人,這位英國人就想拿刀來刺鄧世昌,而鄧世昌不僅靈巧的躲過了英國人的暗器,還拿著刀對英國人說:「如果有下次,你認為我會放過你嗎?」

就這樣,小妹和鄧世昌去英國軍校找到了已經畢業的劉步檐,湊足了兵力,開始了海上大戰。

在中國湊足了兵力時,也就是中日兩國開戰之時。鄧世昌帶領著自己的「致遠號」在中國的海疆開戰了,在中國一籌莫展的時候,鄧世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為了戰爭的勝利,他決定用自己的「致遠號」去撞擊日本的「吉野號」,可是,由於撞擊的裂縫非常的大,所以當時船上所有人都淹沒在海中,只有十幾人活了下來,這些活下來的人不惜自己的生命代價,打出了最後一戰。他們用已經破損的「致遠號」,對著正在得意洋洋的「吉野號」發出了一顆魚雷,可是讓「吉野號」跑掉了,真可惜,然後中國又向日本連續發出了兩顆魚雷,在發出第三顆魚雷的時候日本已經無路可逃了,被我們中國的魚雷炸毀了!最後我們還是失敗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被鄧世昌的愛國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的感想是:我們小學生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後做祖國的棟梁!

❷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1894甲午大海戰》該片第一敘述了國家的落後就會招致他國的侵略,要國家屹立於世界之上就得強大。從北洋艦隊買了重甲艦後去日本訪問那段就看得出來,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威懾敵人。那麼要怎樣寫關於觀甲午大海戰 觀後感 文章 呢?我精選整理了相關 範文 ,接下來歡迎查閱: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

在歷史的長河中,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總會有無數的英雄人物為正義而斗爭,為革命而犧牲,電影《甲午大海戰》就是講述了這樣的一群英雄為了捍衛民族尊嚴,抵抗侵略者,誓死保衛國家,最終壯烈犧牲的一段可歌可泣的 歷史 故事 。

影片開始,一群少年被送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海上作戰策略,之後在李鴻章的請求下船政學堂中的一批優秀學員又留洋國外接受海戰訓練。幾年後,留在中國的名叫鄧世昌的學生到英國把他們接了回來,又從英國帶回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組成了中國第一隻海軍——北洋水師,與此同時,日本也在英國訂購了巡洋艦,但威力遠不及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組建七年後,由於軍費短缺,炮口老化,船身生銹。再加上慈禧太後不斷的從海軍軍費中抽取銀兩建造頤和園。這只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海軍慢慢地變得虛弱,不堪一擊。和慈禧太後領導下的昏庸腐敗的清朝政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明治天皇帶領手下的大臣們節衣縮食,訂購了當時最先進的速射炮,向著清朝政府虎視眈眈。

1894年,甲午海戰正式打響。由於經費短缺,彈葯不足,北洋水師白白錯失了多次攻擊敵人的大好時機,這只最強大的海軍最終沉沒在日本軍艦速射炮的炮口之下。

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堂堂大國人才濟濟,卻被彈丸小國日本打的一敗塗地,我認為,北洋水師的戰敗不是鄧世昌等海軍英雄的責任,而在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輕視了敵人,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這個看起來弱小的對手把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海軍打的落花流水,還 讓清政府割地賠償。

聯想現實,今天,幾乎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日本又要和我們因為釣魚島歸屬問題挑起戰火。只是這一次,對於他們提出的任何不平等要求,我們都可以抬起頭,勇敢地說「不」。因為,現在的中國政府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我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海軍,一艘強大的航空母艦,四艘威力強大的核潛艇和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還 有我國自主研製的各種先進戰機和武器。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但是,我們也不懼怕戰爭。如果日本仍然看不起我們,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用老眼光看人」。

同學們,從現在起讓我們腳踏實地,為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

甲午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鮮明的感嘆號,它詮釋了清朝政府的一切。觀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讓我感觸頗深。

一個年老體弱的女人掌握著這個國家,控制著一個帝國,垂簾聽政。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卻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施以昌國大計卻還 被告誡「失寸土者,不得進祖墳。」

李鴻章上報朝廷,至光緒帝上報慈禧太後購鐵甲艦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中國必定會有一段屈辱的歷史。金鑾殿里,李鴻章請求購艦,得到皇帝的允諾。聽政的太後卻加以阻撓,說了不少閑話,盡管最後也同意了。李鴻章派鄧世昌為代表去接英國皇家海軍學校 留學 的艦艇英才一同回歸祖國。

中國購買了兩艘鐵甲艦的同時,日本也購買了兩艘鐵甲艦。此後17年,無論李鴻章如何上湊,中國也未購進一艘鐵甲艦,日本天皇都能一天只吃一頓飯省錢買了很多艘的艦船,中國無錢購艦,卻耗費巨資為太後做壽,且請工匠做了一艘豪華天價的大石船。如此荒.唐無度,實在是令人憤慨。

直到甲午大戰爆發,也沒讓昏了頭的太後醒悟過來。日本的快甲艦在戰斗中佔了很大的優勢。中國的八門大炮只有三枚具有殺傷力的炮彈。中國的艦艇還 是老式的艦,船速不快,發炮速度慢,命中率又特別差。日本的「吉野號」很快就打沉了中國的很多艦,中國的艦很快就彈盡糧絕。剩下的老式炮彈與大炮又不相吻合,只能靠人用銼刀來銼。嚴重延誤戰機,直至被敵炮火無情奪去全部生命。

鄧世昌駕駛的「致遠艦」被多艘敵艦包圍,艦上軍旗剛要落下,鄧管帶迅速就將軍旗拉上去。沒有炮彈,他便開艦沖去撞擊敵艦。最後敵艦擊沉了致遠號。鄧世昌落入水中,他發誓與艦共存亡。他選擇與愛犬共同沉入大海。

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幕啊。甲午之戰讓我見到了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風蕭蕭兮海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影片的結尾,光緒帝坐在雪地里,嘴裡還 呢喃:「失寸土者,不得進祖墳。」……屏幕上又回響起小女孩稚嫩的聲音:「小哥哥,咱們以後會有咱們的大鐵船嗎?」我在淚眼朦朧中看完影片。

甲午大海戰詮釋了這個道理;一個無能的昏庸無度的封建社會,不用發展的眼光去開創這片土地,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達官貴人整天醉生夢死,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國家落後。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牢記國恥,努力向前,讓歷史不再重演。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

戰斗中,「致遠號」 炮彈打光,受了重傷,慢慢傾斜。這時,艦長鄧世昌堅定地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不幸的是,「致遠號」被日軍魚雷擊中,鄧世昌和200多名官兵壯烈犧牲。這悲壯的一幕讓我感動不已,感動於他們的愛國精神,感動於他們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這一幕驚天地,泣鬼神!

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昔日的泱泱大國受到了沉重打擊,賠款割地、喪權辱國。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清政府長期閉關鎖國,不重視國防尤其是不重視海軍力量建設的結果,是一個封建農業國家與一個現代化國家綜合實力較量的結果,也是一個腐朽政權必然墮落滅亡的結果。這時,沉沒的不止是「致遠」艦,不止是北洋水師,而是整個清政府,是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昏庸腐朽的滿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是中華民族無法抹滅的恥辱。

時光飛逝,1949年,一個歷經無數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強大的讓世界為之矚目的新中國成立了。伴隨著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高高飄揚,中國人民再次挺直脊樑,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的自信和頑強,展示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繁榮和富強。

「少年強則國強」,撫今追昔,警鍾長鳴,作為一個新世紀曙光下的學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不應忘記歷史,不忘國恥,讓我們牢記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說的:「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祖國強大了才能夠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看完後,我不禁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慈禧太後的懦弱而氣憤。

這部電影主要說李鴻章上書,建議光緒皇帝建立海軍學堂來培養海軍,光緒皇帝同意了。少年時期的鄧世昌和劉步蟾等人就在這里認識了。長大後,鄧世昌與他的兒時的同學們一起加入了北洋艦隊,並當上了致遠號鐵甲艦管帶。此時,日本正在密謀並吞釣魚島。可是,日本眾大臣認為中國已經有一個比美國艦隊還要恐怖的龐大的艦隊,如果開戰,可能會慘敗。日本天皇令全日本大小官員從每月的俸祿中拿出十分之一來組成一支和中國一樣的艦隊。日本首先買了一艘新式快速艦——吉野號。這時,李鴻章發現導彈數量嚴重不足,有的艦艇上只能用打木頭船的導彈來打鐵甲艦,而從外國買一批導彈最快也要幾天後到達,劉步蟾不禁高呼:「完了!」最終,日本主動挑起事端,北洋艦隊被迫應戰。

這場戰爭最後以日軍勝利而告終。一位洋人曾說過:「中國一直在沉睡,有一天,他醒了,我們以為他要干一番大事業,結果他伸了個懶腰,喝口茶,吸了一口煙又睡著了。」

戰後日軍統領東鄉平八郎的助手問東鄉平八郎為什麼在清國境內的軍艦沒有過來救援?東鄉平八郎說:「這正是中國的特點,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能團結起來,那現在站在這里的就不是我們了。」

看完電影後,我不禁感到一陣陣失落和氣憤。清政府的腐敗才使這次海戰的失敗,慈禧太後意從北洋水師的軍餉中拿出幾百萬來修整頤和園,導致北洋艦隊導彈用盡。我對日本這種侵略他國的惡劣行徑深感憤怒。現在,日本還在對釣魚島蠢蠢欲動,這是多麼可恥的行為啊!

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祖國更加強大,不再讓其他國家侵略我們。

觀甲午大海戰觀後感5

今天看了新片《一九八四甲午大海戰》,一部一百一十八分鍾的電影卻帶我會到了一百多年以前。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一百多年前的戰爭,一邊多年前外國人對中國的奚落。「國家落後走到哪裡都會被人欺負」這句話即使在一百年以後也是真理。

從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沒落的王朝中那群為國家戰死蒼茫海上的戰士,他們的不畏犧牲,與艦同沉,鮮血染紅中華的領海,愛國的熱情已是百年而不滅。影片開頭,那批遠游國外留學的學生乘著中國自己買的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歸國時,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強國的希望,一個民族崛起的曙光。但穿著旗服留著長發的海軍,也註定了失敗的悲劇。

或許處在朝代末期,亦或是處在時代的轉折點,但中國和日本面臨的是一樣的時代,同樣是走入近代史的機遇,同樣是封建晚期,兩個國家卻是截然相反的結局。面對這兩種結局,真的是一種心痛,中華民族一直都是處在時代的前沿,五千年來最終敗在近代里,卻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時期,或許是享受榮譽的時間太長了,讓中國也嘗嘗什麼叫屈辱,可這屈辱的影響也確實太長啊!然而日本總有那種勇氣和決心,學習別人,努力追上,甚至超越老師。日本雖是個島國,卻用很強的國民素質和毅力,當年的明治維新,明治天皇可以將自己的日常開銷費用用在海軍的建設中,甚至為了節儉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中國呢,慈禧竟然為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居然用海軍軍費去修繕頤和園,荒.唐的可笑。海軍交戰炮彈居然裝不進炮膛,也就只有中國能這樣。將士們奮力殺敵之時,腐敗的官員居然在享樂,奢靡的笑聲聽著就令人作嘔。

然而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就是鄧世昌和劉步蟾及他們的同學,戰火中誓死殺敵,「與艦同沉」的信念,讓中國人在這次甲午海戰中輸的也很有骨氣。鄧世昌手拉沖鋒旗,用殘破的軍艦向松島號時,我的心被震撼了,即使沒有彈葯,即便只剩下殘破的軀體也要奮力一搏,這就是英雄。硝煙吹散了他的長發,一位英雄的形象就這樣被定格在廣闊的大海之上。沉船時,與自己的愛犬也隨之而去。劉步蟾他們寧可自盡也絕不在船上掛上白旗,真的是「人生自古誰無似」。當我看到滿清龍旗降下來的時候我的心也會跟著痛,雖然已經不是滿清時代,可那卻是當時的中國。

歷史就是過去,中華五千的輝煌也好,近代的屈辱也好它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被黃土掩埋,如今的定遠號已是黃海海底的廢墟,曾經被割走的中國領土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已收回。或許你會說:一百多年前有甲午海戰,一百多年後有南海的糾紛。至今日本都在和我們爭奪釣魚島,甚至連小小的菲律賓都在和我們爭奪黃岩島,你對政府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會提出質疑,認為是政府的軟弱。我們雖然已經不是百年前的清政府,我們是有先進的海陸空部隊,有些方面已走到世界的前端。但我們更要認清我們國家的位置,單從國家性質而言,我們社會主義的身份就已經讓我們在國際上面臨許多的敵人了,而做為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上只有五個,最強的一個也就只有中國這一個,成立了只有六十幾年,__耽誤了十年,真正地發展又只有改革開放這三十幾年,我們的國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利比亞戰爭我們國家能在三天的時間里讓所有華人撤回祖國,當經濟危機來臨時我們的國家不會讓企業破產,讓人們受凍挨餓。然而當你抱怨政府軟弱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又能為國家做什麼呢,如果真的發生戰爭,你是不是有勇氣去「與艦同沉」呢?

收起我們對社會對政府的不滿,社會的不公,政府的腐敗,無論哪個國家,哪個社會都會有的,我們已經不再是生活在滿清那個舊時代的平民了,我們現在是身份地位平等的公民,如果你感覺社會對你不公,你就應該用雙手去改變你認為對你不公的命運。用雙手扼住命運的咽喉。


❸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甲午大海戰》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

11月28日,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電影《甲午大海戰》。片中一些鏡頭深深打動了我、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我看見,艦長鄧世昌在致遠號快要下沉時,升起沖鋒旗,威風凜凜地站在船上,風在耳邊呼嘯著,戰袍隨風飛揚,命令艦艇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快速沖去,要和吉號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是多麼值得我們敬佩!

我看見,就在鄧世昌跳入海中後,他的愛犬太陽也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緊緊咬著他的戰袍,不讓他下沉,多麼忠誠的感情!但鄧世昌見船員們都已沒有了生路,只好一狠心,把太陽壓入水中,與它一起沉入碧波盪漾的大海,前往天國……我的眼睛濕潤了。

當我看見清朝政府挪用軍費,用來修建後花園、皇太後只顧貪圖享樂,一點也沒有危機感,不顧大事臨頭時,我思緒萬千,怨恨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怨恨他們的貪婪,怨恨他們的自私!

雖然電影中有許多鏡頭我還不能理解,但我知道落後就要挨打,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強大的海防!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

今天我窩在家裡,想著周五看的《甲午大海戰》。

甲午大海戰中,我軍有四艘艦船被敵艦擊沉,只有濟遠、鎮遠和致遠倖免於難。不久,致遠號也不幸中彈,但鄧世昌下令向敵艦沖去,不幸被魚雷擊中,炸成了兩半。鄧世昌等人誓與敵艦同沉,可惜後來沒碰到敵艦,就沉入了深淵。

鄧世昌等人愛國和寧死不屈的精神令我感動。他們是人民的榜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

如果每個人都像鄧世昌一樣,那中國一定會繁榮富強。然而,現在的中國卻不是最和平的國家。現在有多少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有多少不法分子在擾亂社會治安?有多少人因為吸毒從國家棟梁變成了一無是處的人?這些我們都應該反思。

如果中國多一些清正廉潔的官員,多一些遵紀守法的人,多一些自覺遠離毒品的人,那麼中國將會有一個嶄新的、美好的明天!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

我們的祖國有許許多多讓人們感到自豪的事情,同時我們的祖國也有一些讓人感到恥辱的事情;比如《甲午大海戰》,下面就是我看後的觀後感。

日本為了擴大海軍,到處搶離海岸處別人的'地盤,還到處殺人放火;十分可惡!我覺得日本人太殘忍了,我非常討厭日本人,勇敢的戰士們為了保衛我國的每一寸土地,許多戰士都在戰場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說到這,我覺得慈禧太後也有錯,本來中國的船就比日本人擊壞了不少;為什麼不買幾艘,難道就為自己的六十大壽讓日本殺死那麼多無辜的老百姓。等我長大了我一定好好地守護我們國家的領土。祖國是偉大的,我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每個地區。我們的祖國是強大的,我決不允許日本再次侵略我們的祖國,從此以後我決定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做個有用之才,讓祖國變得更加美麗、更強大、更富饒。

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希望大家都有熱愛祖國的愛國精神。這時候,我想起了「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中國人們只要團結起來就不會讓任何國家侵略我們中國。

❹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觀《甲午大海戰》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1

當那塵封已久的歷史年輪緩緩倒回,定格在了1894年。此時那美麗、輝煌的東方,那顆曾多麼耀眼的明星——中國,正染上層層塵埃。這秀美的地方正陰雲密布,電閃雷鳴,硝煙彌漫,滿目瘡痍,戰爭、災難折磨著人民,使他們麻木。而他們的統治者——那不可一世、陳腐愚昧的靖王朝,也只不過在垂死掙扎罷了!

好一個漫漫長夜!黑暗充斥著這里的每個角落。厚厚的霧霾,太陽怎麼可能升起?怎麼可能普照大地呢?

曾是互相友好往來的兩個「好朋友」,曾宣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一對兄弟,一下正在水深火熱,另一個卻醞釀著,准備落井下石!那就是日本,一個被利益熏黑了心的傢伙,開著一艘艘大船,一隊隊艦艇浩浩盪盪地沖了過來,登陸在這上已經對戰爭麻木的地方,這個曾經的好朋友——清朝。

不知這一次是否是真的激怒了中國的大辮子們,在黃海大東溝,上演了一曲英雄的壯歌。

當日本艦隊的槍林彈雨之下,在黃海的洶涌波濤中,中國,哦,不,是清朝艦隊開頭的是一隻雄糾糾、氣昂昂的掩護旗艦,它如閃電,劃破硝煙彌漫,直逼敵人,迎擊敵艦,但中國有句俗話說「好吧難敵四手」,再勇敢的人,也怕自己勢單影孤,怕敵人人多勢眾。這艘掩護旗艦遭到了四艘日艦圍攻,在一片又一片、一陣又一陣的狂轟亂炸之後,雖它盡全力地躲閃,但還是多處中彈,「身負重傷」,艦身嚴重傾斜,眼看著這艘艦艇已無法逃脫,葬身在海底的命運。但這艘艦艇註定是不平凡的,它迅速地風馳電掣一般沖向另一隻氣焰囂張的日艦——吉野號,看來它是決心與敵艦同歸於盡了,日艦風此景慌忙逃竄,卻已經來不及了,情急之下開了兩三隻魚雷,正巧擊中,它在緩緩下沉,一切聲音都似乎消失,海浪敬畏,海風肅穆,似乎時間亦凝固了,世間只有這一個物體,一個救生圈,許久,卻不見有人跳下,無人知道艦上發生了什麼,在其將要沉沒之時,一個決絕的聲音,回盪在海上,「事已至此,義不獨生,誓與全艦將士共存亡!」是如此堅定又如此悲壯。不一會這艘艦艇就沉入滾滾波濤,連同那些將士。

這艘艦艇將被人銘記,它叫致遠艦,而這個人將萬古垂青,他叫鄧世昌。

若在如此時機下,再加大馬力,再強攻幾次,那麼日本的野心也就不會實現了,可清朝皇帝,怕了,慌了,急了,軟了,急忙派李鴻章去簽訂條約,賠多少錢不怕,從民眾那兒搜,割多少地不怕,反正清朝地大物博,不在乎那一點半點的,於是一個條約又誕生了,其美名《馬關條約》。但其野心又怎麼能滿足呢?瓜分中國者欲發猖狂,開始一點點吞噬中國。

但黑暗終透出一絲曙光,雖只是一絲一縷的,但終於開啟了一些人,讓他們不再麻木,讓他們不再逆來順受,不再愚昧,雖只是一些,雖只是絲縷那就夠了,因為他們就可以喚醒光明!過去是,現在亦是!因為——

因為黑暗並不會持續太久,再長的黑夜也有消散的時候!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2

放假期間,我觀看了《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看完這部偉大的愛國主義影片後,我的心觸動很大,產生了許多感想。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洋務運動期間發生的甲午中日戰爭。在洋務運動早期,洋務派大臣李鴻章送了一批中國學生赴英留學,鄧世昌也包括在內。但是在英國,中國人被當地人看不起。一次在大街上,一位英國人對鄧世昌大肆羞辱,但卻被鄧世昌的羞辱惹怒了。這時,這位英國人拿出刀子要要挾鄧世昌,但卻被他搶過刀子並打倒在地。躺在地上的英國人心想自己會迎來一頓暴打,但出乎意料的是鄧世昌把刀子還給了他,並拉了他一把。這時,滿街的人都被這位充滿寬容之心中國學生所感動。像這樣中國人捍衛自己和國家尊嚴的事在影片中還有很多,我們從這些人身上能感受到偉大的愛國之心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

但是,當中日矛盾突出時,慈禧太後卻在京城享受著榮華富貴,她全然不顧中日問題。當中國海軍實力弱小,李鴻章准備撥款購買鐵甲艦時,慈禧太後卻以資金不足的理由給拒絕了。這位垂簾聽政的太後自恃天朝物產豐富,中國強大無比,根本沒把日本放在眼裡,以至於甲午海戰時,慈禧太後在頤和園興高采烈的過著她的六十大壽。有了慈禧太後這樣的統治者,清政府怎能不垮台?清王朝怎能不滅亡?

在整部影片中,最使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鄧世昌。在甲午海戰的最後時刻,鄧世昌毅然指揮著致遠艦撞向日艦,但他失敗了,最後鄧世昌與致遠艦一起沉入茫茫東海之中。鄧世昌雖然沉入海底,但他的精神卻如高聳的山峰般屹立不倒。鄧世昌視死如歸,他的無私奉獻精神、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看完影片後,我若有所思: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一個好的政府,但慈禧太後卻是國家的悲劇,而鄧世昌等人則是民族的希望。是鄧世昌他們以生命向人們詮釋了「落後就要挨打」,同時,他們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之情,使一代代人為建設幸福美好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正值求學階段的我們更應學習鄧世昌的偉大精神,努力學習,積極上進,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3

鳥兒無助地在天空盤旋,下面是一片綠林,翠綠的樹葉似乎要遮蔽整個南美洲,一條澄澈的河宛如一條白色的絲綢,水波泛著,流向湛藍的大海……這就是亞馬遜。

森林中,不僅只是一片映入眼簾的綠,還有一個學校,這就是獵人學校。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兩名軍人——王暉、小龍,來到這里訓練,艱苦的生活環境給每位軍人們帶來了壓力。第二天,便有兩名軍人受不了,於是,他們敲響了銅鋥,他們國家的國旗被降下來。為了讓中國獲得世界的尊重,為了我們中國的榮譽,兩位軍人進行了頑強拼搏。

我的印象中,也許第三天是我最深刻的,所有人在經歷了前一天的艱苦訓練,都很疲憊,這時,小龍給了王暉一塊玉米餅吃,已經一天未吃的王暉問小龍:「是偷的嗎?」「不是」「嗯……」「難道你不相信我?」王暉便吃了它。看到這里,我不禁感到一股憐惜之情,多麼苦的生活,多麼頑強的意志!第四天,他們被誣為偷玉米餅的人,王暉認為,這是對中國的瞧不起,於是他執意要敲響銅鍾離開,但是小龍與他爭執了一番,「難道你忘了我們來的目的嗎?」

這時這刻,我彷彿也聆聽到他內心的想法,沒錯,他們為中國尊嚴而戰,他們是好樣的!

他們忍受著痛苦,逐漸的,他們讓其他人對他們刮目相看,兩名軍人在任務中頑強努力,受了傷卻依然堅持服從命令歸隊。他們堅持的精神與服從命令的執著,讓我想到了邱少雲,多麼的豪邁!

從電影中,我可以縱觀一直以來,外國人對中斬的偏見,又可以感受到中國人民的不屈!電影中的兩名軍人,帶著堅強、堅韌、堅定的精神,我也學會了他們的機智、果斷,勇敢與善良。這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品質凝聚在他們身上,也就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他們還有3個國家的成員完成了困難重重的訓練,獲得了榮譽,中國國旗也被佇立在了這片美麗的亞馬遜森林中,它將一直在這里,在這片土地上,在這南美洲上,在這地球上,王暉也因成功消滅販毒團伙而成為出色學員。讓我們中國被他人尊重。此刻,他們內心的自豪與激動正如十月一日看閱兵式那樣激盪、澎湃。

鳥兒無助地在天空盤旋,下面是一片綠林,翠綠的樹葉似乎要遮蔽整個南美洲,這樹葉中,清晰可見的紅色與金黃色,在空中與風齊舞,飄揚!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甲午大海戰》。主要講了,1894年中日黃海大海戰。

1894年,日本的野心漸漸膨脹,便帶著日本新型的戰艦長崎號戰艦向中國艦隊撲來。雙方在黃河的大東溝展開陣型。

海上的炮聲震耳欲聾,水柱沖天,雙方都知道這是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中國海軍的.軍艦被連連擊沉,而日方卻一艘未沉就在這時致遠號的艦長鄧世昌說道:我們即使死,也要把吉野好給撞沉。在敵人的炮火中致遠號沉沒了。

劉公島,是北洋艦隊最後戰斗過的地方。日軍佔領灘頭把大炮轉向中國艦隊實施轟炸。最後由於北洋艦隊軍心渙散一些艦長寧可沉船也不願投降。

看了這個電影後使我深受啟發。落後會被挨打!是我看完電影後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句子。當時由於清政府,腐敗使得軍費大部分都花費於貪圖享樂,再加上許多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天津條約》……這一個個條約都是在警示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長大了為自己的國家而奮斗!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5

此刻距離我觀影九個小時。

可腦海里依舊是揮之不去的讓涕淚俱下的畫面,九個小時讓我認清了孰是孰非,讓我看清支撐我看完這部災難片的信念是什麼。

九小時前,無法平息心中的怒火,想把慈禧太後從椅子上摔下來,給光緒皇帝一個耳光,再把日本島給轟滅。

此刻的我,心中波瀾起伏,煌卻是那另一番景象。

鄧世昌,好一個英雄男兒!

丁汝昌,好一個英雄男兒!

他們不在驕奢淫逸的宮廷,不在烏煙瘴氣的官場,所以他們看清了當前中國的局勢:一個被放棄海權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虧!可整個民族仍處在一個渾渾噩噩的病態之中,只能靠場更慘痛的失敗才能讓中國醒過來,總得有人用鮮血去警醒國人!

所以,他們選擇了為這個腐敗的民族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相信,這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民族精神,它是每個炎黃子孫,中華兒女都俱備的精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在生死一線時義正嚴辭:「要與敵艦一同沉沒!」

他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支起了大清的旗幟。

他發出最後一份電報:望諸位同學,奮勇報國!

他用僅能用的一隻手撕掉了那份勸降書。

他用槍口指向了自己的太陽穴,「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他在四面楚歌時苦苦哀求:「把我殺了吧,只要我活著一天,都不許把鐵甲艦交於敵手。」

他憤然飲下那杯絕命茶。

他,他,他,還有太多個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出身,他們是位父親,是個兒子,是個平民,是個士兵,但在那時那刻,他們是個戰士,是個英雄!在成百上千不同的胸腔中跳動著一樣的赤誠的心!

咚咚咚!是急促的心跳,咚咚咚!是沖鋒的號角,咚咚咚!是響得震天的炮火,咚咚咚!是報著必死的信念,咚咚咚!是超越極限的拼搏,咚咚咚!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奮勇報國!

周恩來說:「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譚嗣同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咚咚咚!我聽見了我心中的吶喊:我以我血薦軒轅!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6

星期天,我觀看了一部愛國電影《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演映了我們中國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但同時也頌揚了那些為了正義而犧牲的英雄人物。

甲午大海戰是甲午戰爭中的一場,雖然我們北洋水師團結一致,誓死對抗日本軍隊,但是兵力懸殊,還是以失敗告終。中國被迫簽下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這部電影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鄧世昌和慈禧太後。

鄧世昌,愛國將領,率領士兵對抗日本軍隊,最後和「太陽」(一條狗)一起淹死在水裡。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鄧世昌讓士兵們把沖鋒旗掛起,可掛旗的士兵被炮彈炸死了,眼看沖鋒旗就要落下了,這時鄧世昌手裡拉著掛旗的繩子死也不鬆手,船被燒了也不放,艦在人在,艦亡人亡。他這種愛國主義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

可當鄧世昌等戰士正在拚死護國時,慈喜太後和眾妃子卻在一起看戲,還曾把戰士們作戰用的戰船當做私家游輪玩。當然,還有李鴻章等腐朽勢力,國難當頭時,他們卻還在逍遙。戰士們保家護國連命都丟了,他們還要俯首投降。如果中國的皇帝也和日本的明治大帝一樣,那該有多好啊。他自己寧可少吃一頓飯,省下來的錢用來買大炮、戰船,還鼓動他的臣民為戰艦捐款。日本有這樣的領導者能不戰勝我們中國嗎?

從這段歷史中,我不但看到了英雄們愛國勇敢,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更看到了因領導階層貪圖享樂,目光短淺而導致喪權辱國的警世作用。

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以史為鑒,奮發圖強。「c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祖國的下一代,你准備好了嗎?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7

適逢甲午戰爭的120周年之際,我看了根據清朝中日戰爭拍攝的電影《甲午大海戰》。走進了電影,走進了歷史,才發現甲午戰爭,是中國人心中說不出的痛!清政府的腐敗導致了多少中國人30年心血——北洋水師付之一炬!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恥辱!讓120年後的我們為之憤慨!又為之鼓舞!

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7月末至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在清朝末期,清政府籌資從外國購進魚雷艦、鐵甲艦、巡洋艦,組建成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可悲的是,當時的清政府狂妄自大、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從此便不再更新軍械。讓一直虎視眈眈地小日本膽敢多次與北洋水師發起沖突,在黃海大戰中,發現日本軍艦早已更新中國艦隊許多,既便是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鄧世昌、丁汝昌頑強奮戰,也無法抵過日本艦隊的先進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最終日軍直沖威海衛,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繼《南京條約》後,又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又一次,把中華民族帶入了災難的深淵。

之所以我會看《甲午大海戰》,是因為我來到了大連旅順,來到了旅順軍港,庄嚴氣派的軍港東側是雄偉的黃金山,西側是老虎尾半島,西南是巍峨的老鐵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現在有許多的遊客在這里觀賞風景,還可以看到靜靜守衛國土的巡洋艦三五成群地停靠在海港口。經過導游介紹我才知道旅順這美麗的地方還會有那麼慘痛的傷痕!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旅順軍港被日寇侵佔,隨後的幾十年由日俄分別占守,直至1955年才回到祖國懷抱。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當時的清政府固步自封、經濟封閉,大臣們腐敗墮落,為了個人利益明爭暗鬥;而日本,當時對內推行「明治維新」增強國力,對外不斷擴張,侵略掠奪朝鮮和中國。一方是准備充分、蓄謀已久、陰謀狡詐的日本侵略者;一方是缺乏警惕、准備不足、倉促應戰、戰略失誤的腐敗透頂的清朝政府。這不是擺明了中國必輸無疑了!

「落後就要挨打」,一個學生落後了,就會被恥笑;一個員工落後了,會受到批評甚至被淘汰;一個軍人落後了,會受傷甚至失去生命;一個企業落後了,會被吞並,破產;一個國家落後了,會被別的國家攻擊、欺凌。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會永記歷史,讓那些曾經的歷史永遠成為歷史!我不說「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志,也不想「先天下人之憂而憂」的情懷,但我會做一名踏踏實實的好學生,我會努力學習知識,學習做人,讓自己成為一名對家庭,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8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甲午大海戰》,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甲午大海戰》講述的是1894年9月18日,在海上,清朝政府的北洋海艦和日本艦隊交戰的情節。當時清政府十分腐敗,權力被慈禧太後掌握了,她天天只管自己的吃喝玩樂,一點也不重視軍隊建設。而且在國家危機時刻,宮廷還在給她做六十大壽。

我們的敵人——日本卻剛好相反,他們很重視軍隊,為了有新式鐵甲船,政府把官員的工資都減少了,一天只吃一頓飯,節約糧食給海軍。如果中國能像日本一樣重視軍隊建設,我想這場戰爭就不會輸得那麼屈辱。

甲午大戰剛開始,日本就用了新式武器,不一會兒就擊沉了我們好幾艘海艦。北洋海艦首領鄧世昌下令進攻,在他和手下齊心協力的合作下,他們擊沉了日軍五艘海艦。可由於我們的武器嚴重不足,後來炮彈打光了,就只有用穿甲彈,但這對日軍根本沒有殺傷力。於是鄧世昌下令升上艦旗,開足馬力,向日本的吉野號沖去。鄧世昌說死也要和吉野號一起同歸於盡。日軍見勢不妙,連放了五六顆魚雷,致遠艦被擊中,炸成了兩半。鄧世昌本可以抱上救生圈逃走,可他誓死要和日艦共存亡。他的狗——太陽也和他一起殉職了,他十分的偉大,讓我非常的感動,震撼。

清政府還是在亂花錢,最終讓中國一次次戰敗。現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個個國家領導人對軍事十分重視,我們中國也有了很多「高、精、尖」的武器。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

;

❺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甲午大海戰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

前兩天,學校組織我們4、5年級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叫《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內容是,講述了在清朝末期甲午年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內憂外患,西方列強紛紛侵略中國,從中國掠奪大量財物?以鄧世昌為首的一批愛國將領對此非常憤怒,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在黃海海域與日本海軍展開激戰?,終因政府的無能,鄧世昌和官兵們帶著遺恨,慷慨殉國。

這個電影放完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鄧世昌用炸彈炸死了日本,這表現出,鄧世昌很勇敢,不畏懼敵人,保護了自己的國家,為我們中國人出了一口惡氣。

我還想對鄧世昌說:鄧世昌你是好樣的,你的英雄氣勢我深深的感動了,我會向你學習的,以後,不管我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挫折,我都會戰勝它。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

所有海戰,都有勝利和失敗,贏了,整個國家風風光光;輸了,則成為了一條不可隱藏的傷疤。觀看了《甲午大海戰》,再想一想,真是思緒萬千。

1894年的甲午大海戰,距今已有121年了,大約一個世紀的更改變遷,也無法消除這銘刻在中華人民心中的傷痛——顆顆炮彈,炊煙滾滾,鮮紅血液,陣陣吶喊……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傷痕。當時的中國面積雖大,可沒有其他國家的發達,隨而受到其他國家的歧視。可想而知,當時中國的地位是那麼不起眼。

正如電影里鄧世昌所說,『世間萬物優勝者生存,名族國家也如此,經中華民族若不奮斗,必被人類歷史所淘汰。』對,在整個19世紀,大大小小的國家被劃分,被侵略,強制被迫進入其他國家,中國也不例外,如果不是我們祖先的力量,我們早就沒有了自己的家園。

我們身為國家的希望,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要永遠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居安思危、自強不息!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

今天我窩在家裡,想著周五看的《甲午大海戰》。

甲午大海戰中,我軍有四艘艦船被敵艦擊沉,只有濟遠、鎮遠和致遠倖免於難。不久,致遠號也不幸中彈,但鄧世昌下令向敵艦沖去,不幸被魚雷擊中,炸成了兩半。鄧世昌等人誓與敵艦同沉,可惜後來沒碰到敵艦,就沉入了深淵。

鄧世昌等人愛國和寧死不屈的精神令我感動。他們是人民的榜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

如果每個人都像鄧世昌一樣,那中國一定會繁榮富強。然而,現在的中國卻不是最和平的國家。現在有多少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有多少不法分子在擾亂社會治安?有多少人因為吸毒從國家棟梁變成了一無是處的人?這些我們都應該反思。

如果中國多一些清正廉潔的官員,多一些遵紀守法的人,多一些自覺遠離毒品的人,那麼中國將會有一個嶄新的、美好的明天!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

11月28日,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電影《甲午大海戰》。片中一些鏡頭深深打動了我、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我看見,艦長鄧世昌在致遠號快要下沉時,升起沖鋒旗,威風凜凜地站在船上,風在耳邊呼嘯著,戰袍隨風飛揚,命令艦艇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快速沖去,要和吉號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是多麼值得我們敬佩!

我看見,就在鄧世昌跳入海中後,他的愛犬太陽也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緊緊咬著他的戰袍,不讓他下沉,多麼忠誠的感情!但鄧世昌見船員們都已沒有了生路,只好一狠心,把太陽壓入水中,與它一起沉入碧波盪漾的大海,前往天國……我的眼睛濕潤了。

當我看見清朝政府挪用軍費,用來修建後花園、皇太後只顧貪圖享樂,一點也沒有危機感,不顧大事臨頭時,我思緒萬千,怨恨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怨恨他們的貪婪,怨恨他們的自私!

雖然電影中有許多鏡頭我還不能理解,但我知道落後就要挨打,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強大的海防!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5

學習別人最先進的技術,然後運用。並且要不斷地升級。定遠號和致遠號當時還是非常厲害的,7年沒升級也就落後了。不斷學習,不斷升級。

落後就要挨打。經濟軍事都不能落後,錢和身體都要厲害,朋友還要多,打起架來有人幫。清朝沒錢沒現代軍事能力,買了兩個蒸汽發動機的船,但是也沒有及時學習和更新,並且也沒有足夠的子彈。

戰爭是殘酷的,哪怕是同學,為了國家利益也會為國而戰,你死我活。英國海軍皇家學院的同學都是人物,最後不同國家的人最終還是會成為敵人。1884年,那個年代英國已經是非常發達了,已經經歷過了1760年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186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中國整整落後了100多年,差距不是一點大。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6

今天下午,我們四年級級部觀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進行交戰的故事。中國海軍從沒有一艘軍艦到後來有兩艘鐵皮軍艦,中國海軍的戰鬥力舉世聞名。

後來,日本向英國買了「吉野號」戰艦。從此,日本大肆侵略,緊接著日本趁熱打鐵,想要攻陷釣魚島,可我軍也不是吃素的,組成了「北洋戰隊」與日本攻打的難解難分,日本沖出我們的包圍,擊傷了我軍四艘戰艦,我軍也毫不示弱,重傷敵人三艘戰艦。頓時,我們的掌聲嘩然響起。

鄧世昌帶著他的愛犬」太陽「一起駕駛「致遠號」,就在快被擊敗時,鄧世昌急中生智,掛起沖鋒旗,向「吉野號」撞去,結果被「吉野號」擊沉,鄧世昌帶著他的愛犬一起沉入了海底壯烈犧牲了。

但是,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日本,讓吉野號「陪葬」致遠號。

我還想告訴大家一句話:「如果你在別的國家遇到危險,不要放棄,因為在你的身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❻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一)

看完《甲午大海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都不能平靜下來。這是一部能夠滌盪我的靈魂的電影,它讓我知道了這一段歷史背後的故事,那個叫中國人不願回首不願提的時代——現在就真真切切地解剖在了我的面前。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簡單明了地展現在我的面前,讓我對中國的過去有了新的認識。也許以我的資格,沒有辦法去評價影片中的某些事實,但是多重線索的交織,簡明的敘事手法足以支撐起整部影片的骨架。愛國的信仰是它的大腦,不降的堅守是它的心臟,那些被流傳在人們口中被迎奉進祠堂里的英雄人物是它的四肢手足,這些便構成了活生生的歷史。或許我是一個感性的人,在我看著致遠艦沉沒的時候我的心是刺痛的。但我想,中國人或許都應該擁有這樣的感性,歷史不是你在學校不學習他就不需要你去了解的東西。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身體里流著中華祖先的血液。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去警醒與自己流著同樣的血卻還在醉生夢死的人,為了祖國犧牲了自己。我們就有責任去了解我們的國家的每一段歷史,更有義務去熱愛我們的國家。

歷史不應該只用來歌頌英雄,更應該用來警醒世人。鄧世昌並非是甲午海戰中英雄的個例,也並非是整個大海戰中中國方面的總指揮人。但他的在這段歷史中所展現出的是一個中華民族定義下的英雄的所有層面的美。事實上,在致遠艦沉沒之後,鄧世昌完全是有機會活下去的,但他沒有,他選擇了他所信仰的“與艦同沉”的理念。這和當時那個官員各種中飽私囊各種花天酒地各種結黨營私要反差很大,這一切皆是因為他們信仰與理念的差異。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些整日燈紅酒綠的官員並沒有明白:人活一世,並不是非要在乎錢在乎名在乎命,更應該是尋求一種氣節,去追逐靈魂深處的堅持。但是像鄧世昌這樣的人意識到了這些,並且他做到了,而且做得英勇無畏。

演員的角度看,影片中的演員將這位英雄人物的悲壯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海軍是一個紳士的軍種,講求知識、堅毅與風度。而陸毅扮演的鄧世昌恰是一名極優秀的海軍將領,據說是“熟悉管駕事宜,為水師中不易得之才”。因此,一個長相清秀,又略帶書生意氣的演員可以很好地刻畫這位海軍英華的風采。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陸毅對鄧世昌的形象塑造是極成功的。這也使我們明白:英雄不應該只為歷史記,更要為天下人記。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在情節線中詳盡地說明了日本對釣魚島覬覦的由來,並讓鄧世昌率艦隊巡遊釣魚島、台灣及南海諸島。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這些情節並不相去史實太遠,它記錄了我們的先輩對於疆域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同樣體現在1945年民國海軍南海宣示主權,同樣體現在1974年人民海軍西沙海戰和1988年南沙海戰,以及此後許多次的保釣、護漁、對峙事件中。無論到什麼時候,這種責任感在真正的華夏子孫的身上,都是一脈相承的。我們絕不退讓,這是我們的海洋!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二)

“每一場大海戰,都決定著兩個國家的命運。”1894年,威海,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18年後,戰火的硝煙早已消失,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已成歷史。如今,人們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漸漸遺忘了百餘年前的奇恥大辱。此刻,《甲午大海戰》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鍾,正如片中多次引用的《天演論》中的句子:“世間萬物,優勝者生存,民族國家也如此,今中華民族若不奮起,必將為人類歷史所淘汰。”

雖然早已在歷史書上了解過這段歷史,但當坐在電影院中直觀地感受那個中國人不願回首不願提起的時代、看著影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時,我的心無疑是沉重的——在課本上正正經經的方塊字背後,沒有人知道那是多少鮮血、多少生命,也沒有人知道這些鮮血是怎麼流的、是為何而流的。

影片從一群懷揣強國之夢的少年講起,我的心也隨之起伏澎拜:

當他們在去英國的船上面對即將遠離的故土齊齊一跪時,我的心中不禁有一股暖流湧上,為他們的愛國赤誠而肅然起敬;當他們開著新式鐵甲船駛入中國領海時,那一刻,盡管我明知結局,卻依然像他們一樣的滿懷激動與興奮,彷彿看到了中國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豪邁氣勢……然而,好景不長,正如片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所言“中國這個巨人又是突然跳起,伸個懶腰,我們以為他醒了,准備看他做一番偉大的事業。但,過了一陣子,只見他坐了下來,喝口茶,吸口煙,打個哈欠又睡著了。”北洋水師這支當時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艦隊,七年未添一艦、炮彈嚴重不足。李鴻章增添艦隊裝備的多次奏請,被慈禧太後一一駁回,而她用以修葺頤和園慶六十大壽的費用可購買足足20艘軍艦!與此同時,日本天皇卻是省吃儉用、捐出俸祿購買快速艦。更有甚者,北洋水師與日軍打得如火如荼之時,北京頤和園內卻是一片歌舞昇平;堂堂大清的軍艦,竟成了為慈禧太後運送水果的私家貨船!命中日軍“松島”號彈葯庫的炮彈竟是臭彈!我憤懣於清政府的腐敗之風、人們的醉生夢死。

當慈禧下達“可以開戰,但不可先開炮”的荒唐懿旨並導致福建水師的全軍覆沒之時,當清政府面對侵略者的不平等條約一味求和之時,當看著海軍為守所謂的“禮”而錯失一次次戰機之時,我胸中恨鐵不成鋼之氣久久難以平復……“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當鄧世昌駕駛著“致遠”號義無反顧地撞向日本“吉野”號時,當愛犬“太陽”咬著他的披風隨他一同沉入大海時,當劉步蟾等人拒絕投降、親手炸沉軍艦並自刎殉國時,我的心不可扼制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自己的犧牲堅守了中國人的愛國信仰,扞衛了中國人的尊嚴,警醒國人“國難興邦”。走出電影院,在觀影時迸發而出的情感已漸漸退去,但很多烙在心裡的畫面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不禁反思:那場艱苦的、恥辱的、悲慘的,壯烈的戰役所傳承的民族信仰與堅持,我們身上還剩下多少?當我們國家的領土與主權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致遠”——“到達遠方”,是希望我們走得更遠,那麼,我們又能走多遠?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三)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高年級學生一起到多媒體教室去看電影——《甲午大海戰》,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是1894年9月18日,腐敗的清政府和可惡的日本艦隊在海上交戰時的情況,當時的清政府內憂外患,權力被可惡的慈禧太後掌握了,她毫不重視軍隊建設,在國家危機時刻,皇宮內還在為慈禧太後做六十大壽,將大量錢財揮霍掉了。可日本很重視軍隊建設,沒錢就把全國官員的工資減少十分之一,買新式鐵甲船,沒糧就每天只吃一頓飯,來節約糧食給海軍。我想日本真團結啊!要是我們中華民族也能這么團結,那麼中國就不會有這些屈辱的歷史了。

甲午大海戰剛開始,日本就顯示出了新式武器的好處,不一會兒,就擊沉了我們四艘北洋海艦,可他們的海艦卻未沉一艦,鄧世昌大怒,和他的手下所駕駛的致遠艦所向披靡,重創了日軍的五艘海艦,可後來,炮彈打光了,就只有用穿甲彈,對日軍根本沒有殺傷力。之後致遠艦被日軍的東洋海艦打敗了,面對嚴重的傾斜危險,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日本吉野號沖去。從這可以看出鄧世昌寧死也要和日本吉野號同歸於盡,他為了國家甘願奉獻自己的生命,可日軍見勢不妙,邊逃邊放魚雷,致遠艦不幸被擊中,炸為兩截,鄧世昌本有機會逃走,可他寧死和日艦共存亡,他的狗——太陽,也隨著他一起犧牲了,看到這里我不禁為他們所感動,他們真是太偉大了!

因為慈禧太後和許多的貪官污吏把那些錢財都用在了不正當的地方,不給海軍新添海艦,就連炮彈也用次品代替,所以造成中國甲午大海戰的失敗,日本人也太可惡了,就連現在日本仗著有美國撐腰,還試圖霸佔我們中國的領土——釣魚島。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國防建設,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卓越成就,一大批“高、精、尖”武器相繼面世,“核導彈”、“核潛艇”、“殲_20戰斗機”、“航空母艦”……。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要永遠記住“甲午海戰”這段屈辱的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一定要發奮學習,將來更好的報效祖國。

❼ 甲午戰爭觀後感作文

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戰爭》的片子,這是一部關於我們和日本的海戰片。看完後,它時時震撼著我的心靈。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甲午戰爭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一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即將拉開帷幕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中日甲午戰爭觀後感。作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巨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巨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1911年的革命有著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群眾,使他們創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 教育 ,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後中國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奪取革命果實而導致封建復辟,日本軍國主義提出企圖獨佔中國的「二十一條」加劇了中國主權淪喪。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黨人陷於苦悶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新的世界觀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人重新考慮中國的問題,科學地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認識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勝利的保障,是歷史的主人,自覺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喚起人民,並將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之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力量,終於使復興的理想得以實現,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巨變。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溫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戰爭》的片子,這是一部關於我們和日本的海戰片。看完後,它時時震撼著我的心靈。

這外片子講的是我們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爭,當時我們中國人里有很多貪生怕死的小人,一開始就有一個官,一看到日本軍艦就抱頭鼠竄,獨自一人跑到後艙躲起來中。幸虧一個炮手很勇敢,他雖然知道私自放炮會砍頭,但是為了同伴,他還是毅然的開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還扯下了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為那些做官的感到恥辱,看到這,我心中充滿了憤怒。

鄧世昌(鄧小平)當時率領的「濟遠號」和「廣乙號」一塌返回中國時,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當時慈禧太後貪圖享樂榮華富貴,用掉了上千兩銀子,讓我們都沒有足夠的錢去造軍艦上的炮彈,可是我們是不屈的中國人,沒有了炮彈,我們還有槍……但是,日本人的兩個魚雷,船就被炸沉了……

這就是電影的結尾,雖然很悲劇,但是它展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國已經變強大,但是我們的釣魚島卻離開了我們。我們不能讓小日本這樣繼續下去,加油,中國人!!
甲午戰爭觀後感篇三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甲午風雲」,這部影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在1894年8月,因為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所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本來中日想和好,可鄧世昌知道這樣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沖進房子進行了一番講述,講完,鄧世昌就把外國人氣走了。9月16日中午,鄧世昌正准備在船上吃飯,突然,西南海一片煙霧,鄧世昌一看,原來是外國人,再一看,原來是日本鬼子掛著外國旗,鄧世昌一看,立即命令船員准備戰斗。他們的目標是「吉野」號,「致遠」號以最快的速度向「吉野」號狂奔而來,到了最後,「吉野」號一看情況不妙,立即發了一顆魚雷,而「致遠」號被擊中了,鄧世昌壯烈犧牲。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到了最後,還是輸了。

因為鄧世昌非常愛國,與敵人較量,毫不畏懼,寧死不屈,視死如歸。還有船員們頑強戰斗的精神,所以深深地感動了全部的人,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位捨身報國的民族英雄——鄧世昌

「甲午戰爭觀後感 作文 」相關 文章 :

1. 《甲午戰爭》觀後感7篇

2.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00字5篇

3.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6篇

4. 甲午戰爭觀後感精選

5. 電影甲午戰爭觀後感

6. 關於甲午戰爭感想文章

❽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範文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範文篇1

“每一次大的海戰都將決定著兩個國家的命運。”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的座右銘,他從始至終將自己的志向定在為祖國的崛起而奮斗。

從1840年,中國步入了近代社會,從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戰敗,導致了西方列強的不斷侵入。割地、賠款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都深深的打擊著中國的心臟。戰敗後的清政府,開始總結經驗,是什麼原因使清鎮府導致失敗。李鴻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去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器物技術,來挽救清鎮府的危機。

1894年9月,在黃海上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械大戰——中日甲午戰爭。就是這場戰爭,使得多少愛國志士以身殉國。這一仗打的壯烈,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威嚴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氣概。北洋艦隊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一身正氣,與艦同亡。在“致遠艦”中炮傾斜後,彈葯用盡。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撞去,不幸被魚雷擊中沉沒,全艦官兵壯烈殉國。

多少次的炮彈轟擊,多少次的忍痛堅持卻還是失敗了。眼看著那枚炮彈穿擊鐵甲打在了敵人的“心臟”里,如果那枚炮彈一爆炸是否勝敗會再議論一番。但那顆炮彈卻是一顆臭彈,甚至還有些炮彈因做工不細而不能上膛,這些本不應該出現的情況卻出現了。有些人說如果當時清政府出銀子買下那艘新式的英國軍艦,也許勝敗就會另堪別論了。但事實會如此嗎?有些人會拍著胸脯說“會的”。但那中說法是不對的,如果那艘軍艦被買下來只會拖延失敗的時間而已。因為政府的腐敗,你給他在好的軍事裝備就算這一仗打贏了,那下一仗呢?這一仗打贏就代表著沒有人再“欺負”你了嗎?

歸根結底,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這樣一個落敗的腐朽的政府給它在好的軍事裝備也不會有太好的結局。就像將要落山的夕陽,那微弱的光芒和那即將散失的血一樣紅色是無法改變的。官僚的貪污和皇家的奢侈,眼看著海上的戰火炮聲在一個接一個的帶走熱血的戰士時,皇宮里正在看大戲,這樣的政府怎會勝利。打不過就不打,躲得過就去躲。

我們在新世紀的曙光下,腳下踩著多少革命志士拋灑過熱血的土地。如果不是他們的犧牲,怎會換來一個嶄新的另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我很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中國發展靠我們,而我們心中的熱血奔騰,胸懷大志。革命的精神傳承給了我們,我們必須接手並發揚光大,去完成歷史的使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忘國恥。對,不忘國恥背負著歷史的使命。心中的戰火再也難以平息,讓我們:

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範文篇2

隨著鏡頭帶著我們到一處一處充滿歷史記憶的地方,看著一座座腐銹的炮台、古老的遺跡,屏幕前的我們體會了屬於民族的恥辱,屬於兩岸的哀傷。

電視機里一個一個學者教授都在述說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們難過、憤恨,但是我們手中卻拿著印有”MADE IN JAPEN”字樣的0.38記下我們的感想。經過了一世紀這么漫長的歲月,現在的我們能說傷痛嗎?或許在那40分鍾,我們是吧。

軍國主義像是一頭瘋狂的野獸咬噬著中國的人民,但是我們祖先流的淚流的血,終將被時間沖淡。我們可以傷痛,但那不是重點。「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惡,但在動-亂的時代理,落後者若不能記取教訓、迎頭追趕而只是裹足不前,總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結局。看完這卷影片,我認為歷史教訓提醒我們的不是短暫的驚心動魄,自立自強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殘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戰爭》這個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

《甲午戰爭》講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師的基地——山東劉公島軍港。丟了魂似的李鴻章命令:“海軍艦隊不要遠出,靠山巡走,略張聲勢……”

清晨, 日本“吉野”號軍艦要攻佔小島,北洋水師前去迎戰,可是鄧世昌他們船好、裝備差、彈葯少,抵不過日本的軍艦。他們不放棄,炸船的要害,炮彈百炸不穿……有的船還升起了白旗,雙手抱頭,還有的跳水逃跑。看到這里,我非常生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全部都給侮辱了。鄧世昌沒有退縮,對水手們說:“我們一定要打掉倭寇。”這時船開的越來越快趕上“吉野”,突然一聲巨響,兩艘軍艦撞在一起,鄧世昌和水手們都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軟弱,不要落後,落後必將挨打,要讓國家強大起來,不受欺凌……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範文篇3

坐在電腦前看《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時,我是懷著十分忐忑的心情的,因為已經預知那段清王朝末期屈辱的歷史,知道每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知道他們或生或死,或壯烈,或悲涼,或無奈。畢竟,那不是光明的結局和美好的命運,令人心有不甘又於心不忍。

這是一段眾所周知的歷史。日本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從島國跳上陸地,將目光投向了東亞,首當其沖的是朝鮮半島,而當時朝鮮半島是在清王朝的庇佑之下的,所以當日本進攻時清王朝必然會參加戰爭。可是,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1894,中國農歷甲午年,海上,威海劉公島,北洋水師,日本聯合艦隊,丁汝昌,鄧世昌,伊東祐亨,明治天皇,慈禧太後,李鴻章,全軍覆沒,《馬關條約》,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寶島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我們在中學時代便默記數次,爛熟於心,以至於現在這些短語、數字和黑白照片還在記憶最深處的某個角落渾渾噩噩地或沉或浮,稍作提醒,便能條件反射般地背誦出來,在想到後來的抗日戰爭,我們就更加知道日本的無恥了。然而,這些不是立體的。對於我們這些一百多年後的普通人來說,它們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短語、數字、黑白照片。沒有感同身受過,我們永遠不能體會那段早已作古的甲午風雲是多麼蒼涼,多麼壯烈,多麼無可奈何!只剩下一聲長嘆。

經過這場戰爭,兩個國家的命運從此改變,日本徵服了它曾經引以為傲的老師,野心勃勃的登上了亞洲第一的寶座,而清王朝卻更加一蹶不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印跡更深,國家屈辱,人民更苦。

電影的好處就是能使我們以影像的方式來重溫那段不能被忘卻的歷史,特效至少能讓我們觸摸到當年那場震驚世界的大海戰的輪廓,原來,戰爭是如此血腥,如此殘酷,又如此荒謬,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曾經的同學現在兵戎相見,戰爭中就是如此。

電影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清王朝腐敗的程度。其實清王朝在一開始是支持海軍建設的,這畢竟有助於國家的強大,但是到了後期我們可以看到中日兩國在國家層面的差距,北洋水師七年未添一彈,用於海軍建設的軍費被慈禧太後拿來用作壽辰經費,這邊將士十分著急,那邊慈禧十分悠然自得,這是多麼鮮明的反差呀!反觀日本,在明治天皇的以身作作則,天皇甚至為了籌集軍費每天只吃一頓飯,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毅然捐給國家,日本的海軍力量迅速增強。也許在這就註定了那場戰爭的成敗。任憑海軍將領如何優秀,都無法拯救這個墮落的王朝。

看著電影一開始時福州船政學堂那群給予了中國希望的海軍學子,看著少年鄧世昌那意氣風華的面貌,我感到了陣陣溫暖,要是大清朝有更多有志氣有朝氣有骨氣的愛國青年,那就不會出現後來魯迅筆下那麼多渾渾噩噩的人,這個國家便有了希望,但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他們必然也是註定的命運,在這個封建的王朝中個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即使有心但也無力,怎麼能拯救從制度上已經腐敗的王朝了。當電影結束,那背景音樂慢慢響起時我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了,該反思,該疼惜,還是該怎麼。

閱讀全文

與1894甲午大海戰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嚴寒17日電影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390
我們看電影啦圖片 瀏覽:719
黑社會大姐大電影完整版 瀏覽:844
一部韓國電影女主很好看 瀏覽:105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500字 瀏覽:801
主角重生香江開電影公司 瀏覽:298
抗日武打槍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676
懷舊歌舞電影大全 瀏覽:738
法國的越獄電影叫什麼 瀏覽:544
中國內地關於愛情的電影排行榜 瀏覽:688
鋼鐵俠電影劇本中文 瀏覽:738
戀愛韓國的一部電影 瀏覽:872
甜孫爺爺粵語完整版電影 瀏覽:842
香港恐怖電影免費觀看大全 瀏覽:257
雲中漫步的電影音樂 瀏覽:905
電影恭喜發財演員 瀏覽:639
哪吒重生電影院觀看 瀏覽:298
你的名字屬於什麼動漫電影 瀏覽:94
食人羊電影正確名字 瀏覽:291
平頂山哪家電影院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