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奪面雙雄電影觀後感

奪面雙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4-08-12 04:30:24

Ⅰ 求幾部有深度,有韻味的經典電影

《死亡詩舍》

這是我以前寫的……算是觀後感吧:

生命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清晨醒來,照到一點陽光,看一部電影,然後忽然就會哭出來。

不知道這樣一個故事應該從哪裡講起,也許我只能說:從前,有一個叫基丁的老師,一個叫尼爾的學生,還有一場過早凋零的綻放。

是的,關於情節,我們可以說的僅此而已。

鏡頭裡面陽光很柔和,輕薄而濃重的色彩,像一段酣熟的記憶。於是我們閉上雙眼,然後深深呼吸——然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我們嗅到了某些靈魂,卑微而掙扎的青春。

像我們自己。

其實我們都和尼爾那麼相似,只是當我們最後屈服於命運的時候,可能不會記得:在夢想和現實的夾縫里,有一個笑容很乾凈的男孩,他在一個月色很好的雪夜,將自己獻上悲涼的祭壇。

一切戰斗都會完結,只是通常的情況下,我們都輸給了世界。

也許世事,真的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慈悲吧。

Ⅱ 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劇情500字

劇情:
被疑有「暴力傾向」的警察吳英雄(趙又廷 飾),第一次辦案就上演搏命飛車追逐大戲,撞毀了幾條街道,被勒令停止辦案的他,仍在追蹤一出離奇案件。而在海港城另一頭,自稱「三聯會三級幹部」的黑道上班族徐達夫(黃渤 飾),為了女人挪用幫派黑.金走私鑽石,交易時突遭神秘隊伍亂槍掃射,混 亂之中來到現場的吳英雄,本以為只是一場黑市交易,但在逮住徐達夫之後,一場大災難開始了……
在特警部隊+外國殺手+神秘美女(楊穎 飾)的連環奪命,直升機+重機槍+火箭彈的全城追殺下,一個正義感過頭的警察,和一個喜感十足的黑幫,不得不組成另類「雙雄」,除了逃亡,他們還得面對一場浩劫,因為那口裝著鑽石的箱子沒那麼簡單,36個小時後,海港城就將毀滅,而真正的敵人,似乎永遠都比他們快一步……

觀後感:
《痞子英雄》的開場,是一片被陽光曬變形了的沙漠,一個伊朗面相兒的孩子狂奔向被綁在沙漠中間的男人,男人被幾個長得很像中東恐怖組織的人綁在一顆核彈旁,忽然間一聲巨響,蘑菇雲騰空,沖擊波灼燒了整個沙漠,一切灰飛煙滅。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左右兩邊的觀眾都嘟囔了一句:「他們確認放的不是《變形金剛》么?」這便是《痞子英雄》給人的第一感受,雖談不上完美,卻很有好萊塢大片的氣質。

台灣電影歷來都給人「文藝小清新」的印象,除去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幾乎其它所有的台灣電影都有著相似的文藝氣質,無論是火遍兩岸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是情人節賺足票房的《LOVE》,甚至是「台灣古惑仔」《艋舺》都不約而同的充滿著「陽光下草地的味道」。而《痞子英雄》,作為一部以現代都市為背景的影片,則完全脫離了台灣電影小清新、小文藝、小柔情、小男人的傳統,影片到處都埋伏著邁克爾·貝一般的狂轟濫炸和飛車槍戰,你幾乎可以在這部影片中找到好萊塢英雄主義動作片的所有的常用元素:手無寸鐵卻無所不能的假正經小警察、在黑社會上班混的不怎麼樣卻惹了大麻煩的幫派分子、年輕貌美還特懂高科技的長腿大妞兒、內心渴望正常家庭生活的夜總會頭牌、殺人不眨眼的凹造型冷血殺手、神秘的軍方大反派、核彈、反物質技術、恐怖組織、飛車、跑酷、戰斗機、重型槍械等等,種種好萊塢動作大片必備元素混做一團,讓影片無論從軍事化程度、爆破指數、抑或是秀高科技水平上說,都有了好萊塢動作大片的霸氣與火爆,而影片的在特效製作和場面設計上,更為台灣電影樹立起了動作大片的新里程碑。

演員方面,黃渤與趙又廷的搭配比起電視劇版周渝民與趙又廷的搭配更多了一些笑料。影片中,趙又廷扮演了一個充滿正義和熱血,裝腔作勢、不顧上級反對執著於查辦大案要案的小警察,而黃渤則是一個在黑社會上班的「三聯會三級幹部」,兩人陰差陽錯的攪合到了一起,在有限的36小時內,共同對抗著有神秘軍方背景的大反派。有人說這樣的情節設置是借鑒了著名美劇《24小時》,其實這種故事曾經出現在很多部好萊塢大片中,但就是這個有點爛俗的警察與壞蛋的故事,卻被一直操著青島普通話的黃渤賦予了不可被復制的魅力,長了一張天生適合被欺負臉的黃渤,在這部影片中一邊感嘆自己是在黑社會打工的上班族,一邊在姑娘面前標榜自己是「三聯會三級幹部」,一邊埋怨趙又廷對自己太狠毒,一邊又上演著「好基友,一輩子」的動人故事。極端性格的人物設置和幽默的情節設計,讓影片的劇情更多了一分好萊塢電影的色彩。

美中不足的是,《痞子英雄》的導演蔡岳勛作為一個拍電視劇出身的導演,依然沒能擺脫電視劇慣有的緩慢節奏。比起有些電影的言之無物,《痞子英雄》的特點則是想拍的太多,攤子鋪的太大,最後又全部都不捨得剪,導致影片拖了足足兩個多小時,而前一個小時精彩動作戲所能博得的好感,也很容易被後一個小時的拖沓所蓋過,讓人無力吐槽。比如說戴立忍在破了大洞的飛機上做著垂死掙扎,在掉下飛機的前一秒鍾,還對趙又廷大喊:「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毫無意義的說教戲和緩慢的節奏,讓影片的綜合水平大打折扣,最終也讓難得有了好萊塢大片氣質的《痞子英雄》只能得到三顆星。

字數夠了不?

Ⅲ 我想找幾部經典的大片閑下來看看。(最好是科幻加懸疑,視覺刺激的,震撼的,故事情節要好的),

<國家寶藏1 2> 沒的說科幻解迷類電影的經典,女住角挺漂亮.
<奪寶奇兵4> 前3部就不推薦看了因為比較老,這個絕對是冒險尋寶類大作.
<加勒比海盜123> 還需要解釋么.
<木乃伊123> 個人認為第3部較前兩部差點,商業的價值大些.不過整體上說這個系列絕對算的上是經典中的經典,保證你看了不會後悔.
<達芬奇密碼> 與同年出的,超人歸來,海神號,X戰警3,屬同一級別.影片質量不用解釋,外加屬於科幻加懸疑,所以就給你推薦了.
<後天> 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個人認為這個屬於神作級別.我看了不下20遍,還想看....
最後給你介紹幾個最新的大片,都是已經可以下到DVD的,不用去電影院看.
暴力街區2 X戰警4 守望者 終結者4.
自認為回答的挺用心.

Ⅳ 怎樣寫影評

http://www.usstren.com/blog/user1/31/archives/2005/5039.shtml

怎樣寫影評》——周黎明看電影
《看電影》雜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樣寫影評》,特貼上來,比較長,您可以挑選你喜歡看的段落讀,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寫寫影評。有打錯字的地方請原諒,沒有太多的時間校對。。。。。。。。。

曾經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難回答。說容易,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從來不認為寫影評有什麼N字方針:說難,寫影評跟看電影一樣,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很多東西只可意會。本文要說的,與其說是「怎麼寫影評」,不如說「我是怎麼寫影評的」。

寫影評,歸根結底就是把看完電影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只要你看片時沒有睡著,你對所看影片都會有所感覺:即便是睡著,那也是一種反應,也許能證明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悶。影評沒有長度的限制(媒體會有),長的洋洋萬言,短的可以兩三句。有個英文電影論壇舉辦一句話影評比賽,結果有些獲勝者居然將評論濃縮成一個字。我最近編寫《西片碟中碟》這本歐美電影指南時深有感觸,寫短評絕對不比完整的評論輕松。

在成千上萬茶餘飯後發表觀後感的觀眾中,坐下來把想法變成文章的是少數,而媒體能採用的更少些。如果幾家有影響的媒體不約而同休用同一種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影評就該這么寫。比如在美國,主流媒體的電影評論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譯成中文)。大約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劇情,剩餘的屬於評價,但評價的方式沒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寫影評時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落筆自然留下這種痕跡,我覺得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風格而已。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藝評論傳統長期受壓制的緣故,我們對一些概念界定沒有西方那麼明晰,可是我們又非常喜歡條條框框。就說「影評」,什麼叫「影評」?狹義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這類文章是寫給看電影的人看的,不是給拍電影或研究電影的人看的,一般發表在主流媒體或影迷刊物。羅傑。艾伯特是惟一得過普利策獎的影評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淺顯,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產,每周可以有五篇評論,但都比較短,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眾路線使得他成為讀者最多的影評家,全美國有兩百多家報紙授權轉載,而且他每周還有一個電視欄目,每期半小時。跟他相反的如《紐約時報》的艾維斯。米切爾,喜歡賣弄辭藻,非把讀者搞得雲里霧里不罷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駭客帝國國2》評論。寶琳。凱爾可能是最有影響的美國影評家,她反電影評論提高到藝術的高度,從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評論是美國文化的一面旗幟。她的文筆有點像子君,有一種女性的優美,但觀點非常尖銳,有時很刻薄。

我們的影評范疇似乎要更廣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隨筆、藉助電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應屬於essay;有一些是理論研究,屬於論文性質,英文應該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習慣於其中某一類的讀者,往往會對其他類型看不慣——看慣隨筆的會嫌其他的沒有個性;看慣論文的自然會覺得沒有大量專業術語和腳注就等於沒有深度。在我所寫的長篇評論中,《人工智慧》和《公民凱恩》都超過一萬字,但前者其實很感性,而後者本來就是一篇論文,只不過我竭力迴避論文的風格。假設我把該用的術語全用上,並附上每句話的出處,估計某些學院派會心悅誠服,而該文則會喪失99%的讀者。這是我的局限,媒體多半認為是長處,而大學和研究院則視為「你還嫩點,需要改進」之處。

以前老一輩的評論很像我們中小學里上語文課,先來一段時代背影 ,接著是故事大綱,中心思想,最後是具體分析等等。作為一種寫法,這未嘗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盡量迴避這種作繭自縛的寫法,害怕用一種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後,我會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也許是故事(如鋼琴家),也許是講故事的方式(如穆赫蘭道),也許是表演(如煞女),也許是攝影或置影(如吸血驚情四百年),也許根本沒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純感受(如雷吉奧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談論的東西很多,但應該談論的是那感動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會成為好影評。

影評人要不要文藝理論知識?以此為生者有理論基礎當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點點理論和不懂理論之間,我寧願選擇不懂。當剛涉足文藝理論(以及相光的美學和哲學)時,很容易產生豁然開朗的大徹大悟,以為什麼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學的只是很多理論流派中的一種。每一種理論都有獨到之處,但推到極致都會變得荒廖。

對我來說,怎麼寫不重要,有本事寫成詩歌也無妨。重要的是寫的內容是否言之有物。說到這個「物」,裡面有太多奧秘。由於我們生長在一個「統一思想,統一口徑」的大環境中,很多讀者不由自主地尋找跟自己相同的觀點。一旦意見相左,便會做出激烈反響。顧小白很少寫review型的影評,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對《雙雄》的評論也是如此。有網友不同意他的觀點,這也很正常,但這位網友顯然感情受到傷害,因為顧小白說了他偶像的壞話。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見盡可以發表,在網路時代,已經沒有人能壟斷話語權;但只要沒有「高度統一」的政策,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見,對一部電影的評論更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不能適應言論自由的環境,那他最好躲開這個環境或者自己創造一個言論統一的小環境。

《手機》引發的爭議表明,有這種心態的影迷在我國為數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為一名該片的評論者,他犯下了兩個大忌:一是你必須看過影片後才有資格評論,否則你的觀點是空中樓閣;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強烈的語言駁斥該片,如果覺得有誹謗之嫌,可以訴諸法律保護,但他暗示電影局應該禁映(原話是:我甚至不理解電影局為什麼能讓他通過還在全國放映)則是一種對電影業極為有害的思維。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高達40%的人同意他的觀點(也許只是同意他言論中的某一部分。)

讓我們來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電影局審片官員,他必定會槍斃該片。如果這40%的網友中有人有權槍斃該片,那麼該片就不會問世。這么多人這么樂意剝奪公眾看某部影片的權力,同時又很多人叫嚷著沒好片看。你說這中間有沒有因果關系?能怪誰呢?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時,真是非常痛心:中國觀眾,我們只配沒電影看,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作品給禁了。可以想像,如果這40%的人可以一票否決的話,中國將從此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上映,也不會再有一部小說、一張報紙、一篇文章可以問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哪部電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認同和贊許的,如一個政客得到60%的民意認可,就算很受歡迎的了。如果一個人可以剝奪所有人的選擇權力,那麼任何形式的創造都可以休矣。

當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審片官員,而且他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所以我們的反應可能過火了。不過這種國民心態對於拍電影或寫影評都是一大障礙。十多年前的所謂影評,被淪為圈內說好話的宣傳;現在有些人為了駭世驚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調,其實心態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迎合。真正的影評,最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感覺沒有對錯,感受一定有反對者,但感受有講道理和講歪理之分,有常態和奇特之分。寶琳。凱爾的觀點80%我都無法認同,她對於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會演戲的說法,相信大多數電影業人士都不會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邏輯。我不必同意她的結論,但我欣賞她獨特的視角。

一個影評人的真本事不在於人雲亦雲,而在於發現別人疏忽的佳作,當《雌雄大盜》無人問津時,凱爾為它搖旗吶喊,說《指環王III》是優秀作品,沒有人會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沒有鼓勵大家故意唱反調)我覺得一個好的影評人,應該勇於推薦遺珠。介紹《指環王》是工作,但當你發現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導演帶領一班不會到處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員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種快感是無與倫比的,而向大家介紹這樣的作品,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電影基礎知識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電影基礎知識

一、電影:由活動照相術結合幻燈放映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現代藝術。發明於19世紀末。1895年12月28日法國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對觀眾放映,故將這一天定為世界電影誕生日。

二、電影的本性:

1.作為大眾文藝樣式的藝術觀賞性;

2.作為實現利潤、擴大再生產手段的商品性;

3.作為意識形態載體的工具性。

三、對電影事業的要求:1.體現個性力量的藝術創造性 2.適應時代與社會需要的思想性;3.實現經濟價值的功利性。

四、電影的兩大風格類型:

1.紀實風格:源於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的《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影片對生活的紀實。強調真實客觀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

2.戲劇風格:源於美國用電影對舞台演出的紀錄,注重場面繁華、情節曲折、明星效應,形成好萊塢式電影風格,對故事片創作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電影市場中主要的影片樣式。(***98年3月9日對《泰坦尼克號》和美國電影的看法)。

五、電影主要表現手段:

蒙太奇:將片斷鏡頭加以組合,並與聲音配合,創造出特殊電影時空的結構方式。

英國梅里愛的發現與探索。美國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成功的運用。蘇聯電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將蒙太奇上升為理論。「庫里肖夫實驗」,一個毫無表情的臉與喝湯、棺村、小孩的畫面連接,產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強調剪輯的作用。有多種表現手法,如鏡頭~、音響~、對比~、平行~、聲畫分立、聲畫對位等。蒙太奇極大地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

長鏡頭:指對一個運動志面較長時間的連續不間斷地表現,保持運動著畫面的整體性。這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反對蒙太奇造成的虛假而提出的一種電影閏美學理論。強調電影的照相本體屬性,強調生活的真實性。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一、電影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1、從產生以來逐漸成為最普及、最重要的藝術樣式(電視只是傳輸方式的改進,其以聲畫為手段的表現特,質與電影一致),列寧說:「對於我們來說,在一切藝術樣式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電影對人的行為、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現在人均每年看6次電影。

2、對人類文化信息傳輸方式的巨大變革,使人類進入影視文化(信息文化)的發展階段。西方學者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以語音為載體的口頭語言文化,以文字為載體的書面語文文化,以音像為載體的影視文化。

二、電影評論的作用:

1、影評是一種科學的活動,是電影藝術與觀眾的橋梁,是實現電影三重價值(藝術的、社會的、經濟的)的重要手段。國外影評主要作用於票房價值,中國影評側重於社會性,形成中國特有的、最廣泛的群眾影評浪潮,形成中國文藝評論獨特景觀。

2、影評本身是一門藝術,有利於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思辯能力、寫作能力。從寫作學的要求看,影評寫作需要信息處理能力,也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能力的綜合運用。許多人從影評起家,走上專業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語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題,要求學生寫影評,題目是《推薦一部影視劇》,15分,這一舉措使學校掀起起電影熱,97年的《文匯電影時報》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報》對此作了報道。國外文科大學一般都有電影課程。今年,東南大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要求大學生觀看百部優秀影視片。最近,北師大為大學生設立電影院,結合放映的影片請專家給學生講評。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一、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交*、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黃河絕戀》主要情節與場景

1.海空大戰。先聲奪人,以快節奏的戰斗場面調動觀眾情緒。
迫降遇險。繼續以驚險場面吸引觀眾,小孩救人;懸崖墜機;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見花花捉蠍治傷;歐文見花花紅肚兜,引出閃回鏡頭:日寇毒氣殺人,哥哥出窗被槍殺。

8.山寨受困。過河被民團俘;獄中歐文「光榮的投降」與黑子「只要有一口氣絕不停止抵抗」的爭論;三炮對寨主談「外人、親人、仇人」的關系。三炮看黑子,「趙家害得我喪了男兒身」;閃回:械鬥。

9.刑場脫險。刑場行刑在即,安潔救人,鬼子槍殺安潔――寨主夢醒(內心斗爭);安潔出窗奔刑場,拉手榴彈威脅父親,救人。

10.古廟棲身。花花放蠍子咬日本軍官;古廟,東方文化神秘氣氛,營造相愛氛圍;歐文學漢語「我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們……都有許多愛」,初步理解,相愛的開始。

11.屈辱回憶。黑子夜訪寨主,曉以大義(講述安潔的不幸,促使寨主轉變);蘆葦叢中,安潔痛苦回憶;波爾明白「一個弱女子寧可放棄生命,不能放棄人的尊嚴」。

16.祭奠忠魂。一張張照片――小孩、花花、父親、黑子、安潔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讓生命還歸黃河」,信天游的葉哨響起,閃回:匕首、手榴彈、黃河留影……

評論角度

一、評主題:1、抗日斗爭,揭露日寇罪行,歌頌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懷、崇高人性;2、生命價值與民族命運;3、對和平和期呼喚與社會的發展的期望;4、在人類之愛基礎上不同文化觀念的撞擊與交融。

二、人物評論:1、單一人物;2、某類人物;3、對比性人物;4、從人物關系評析,如中外、父女、民族與宗族等關系入手。

三、場景細節:幾次爭論;手榴彈的出現;小刀的運用;幾個人物對死的選擇;照片的作用。

四、懸念設置:人物命運為主線,將人物經常處於生死關頭,環環緊扣。

五、矛盾沖突:1、進步與反動、民族解放與法西斯專制;2、東西方觀念;3、宗族。

六、敘事線索:三種時態,現在時著眼於戰爭與和平的對比,調節情緒、深化主題,給作者一個自由的敘述時空;過去時表現矛盾沖突與情節發展的主線;過去完成時重點在揭露日寇罪惡。

七、情節與節奏:戰斗高潮與抒情段落的設置;緊張與舒緩情緒的起伏;鏡頭節奏快與慢的轉換。

八、中外影片比較:與《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憶形式講述拯救生命與回歸家園,但《黃河絕戀》避開為什麼救人的爭論,避免說教,容納更多內涵;多種矛盾沖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鮮明個性;戰爭與愛情兩條線索推進,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與《紅河谷》比較:文明沖突的合理性;敘事特色強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對比中展現性格的發展,注意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Ⅳ 如何寫影評

影評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標題,第二部分是正文。標題以雙標題為常見。即主題+副題的形式。主題點名中心,副題點名所評論對象。如一曲深沉的奉獻之歌——評電影《鳳凰琴》之主題。寫標題切忌只寫評《 》。也不能寫成觀後感。正文包括三部分,開頭、主體和結尾。它們都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寫。開頭簡單改過作品的內容梗概,在最後把所要寫的主題寫出來。它要與標題中的主題相對應。主體應圍繞主題來寫,最好是就一點深入挖掘,面面俱到、多點開花不好。在分析論證過程中要用劇情說話,不要脫離開劇情漫無邊際地瞎侃。結尾收束全文,要麼再次點名主題,要麼指出還有哪些地方值得分析。

Ⅵ 大魔法師的觀後感

明星客串N多,畫面繽紛絢爛,正邪對峙卡通,戲法打鬥花哨,笑料橋段很密集,不追求深度,不追求內涵,不追求邏輯,整體卻不像諾頓版《魔術師》,相反有點像當年《刀馬旦》《十兄弟》《怪俠一枝梅》那種民國喜劇。這是標准合家歡電影,卻看著很逗很HIGH很復古!

劉青雲無疑是《大魔術師》最萌最討巧最搶眼人物,因為他延續了《阿獃拜壽》《絕世好賓》的喜劇表演,從頭到尾都在裝傻,表面像一個壞軍閥,其實是個大好人,哥們一心一意愛著周迅,搶了人家,居然三年未親過嘴,為她甘願付出一切,絕種好男人哪裡找?而「亞洲電眼」梁朝偉,還是那樣有魅力,他不斷施展新奇魔術,沒事拋兩個媚眼,他想搶回女友,想奪得魔術頭牌,想打到惡勢力。還有吳剛與閆妮,這對「狗男女」歡喜冤家,完全以卡通方式演反派,他們頻繁關鍵時刻掉鏈子,挺滑稽,挺逗,還不夠嗎?

盡管爾冬升改編了張海帆同名小說《大魔術師》,但他僅保留了原著框架,加了密集「無厘頭」笑料,骨子裡是一部民國軍閥喜劇,為啥?迎合春節檔的喜慶,沒必要繼續《門徒》《旺角黑夜》《新宿事件》那麼勞累寫實。還是海外歸來的「大魔術師」,還是從頭到尾裝傻的軍閥,還是雙雄卡通式的對峙,《暗花》中的劉青雲與梁朝偉,如今為一個紅顏周迅,爭風吃醋,吳剛、閆妮呢?虎視眈眈想聯合日本壞人,搞復辟,搞陰謀,亦搞笑。從風格上說,這跟很久以前的港式喜劇類似,況且爾冬升還保留了《色情男女》式的調侃戲虐,N多明星嘆息拍電影不易,讓人格外親近!

開篇,吳剛施展「璀璨」魔術與血滴子殺人,那種奇幻氛圍烘托極重,奪人眼球。偏偏筆鋒一轉,嚴肅軍閥故事變做了詼諧「無厘頭」,吳剛蔫壞搞笑,劉青雲裝傻賣萌,而林雪與王子文呢?目睹梁朝偉戲耍了方中信,那眼花繚亂的魔法機關,頗似《整蠱專家》的惡搞,你怎能不忍俊不禁?另外,劉青雲痛斥日本導演設計的出浴戲,然後一槍斃之,也猶如《色情男女》般的辛辣調侃,嘲諷了電影界的世風日下。而徐克、谷德昭等導演客串的軍閥,先為爭地盤爭吵,等兩人大動干戈時,突然被眾人拉住,喊什麼要團結,什麼「老爺的地盤你也敢搶」,呼籲不要自己打自己,則反映出香港影人尷尬處境。或許他們早上下一心,港片也就沒有今天的難關!

本片名為《大魔術師》,曾經「賭片」武打設計江道海自然不敢怠慢,他設計眾多魔法,花哨且新穎,充滿著奇思妙想,讓人耳目一新。梁朝偉不僅隨便變出珠寶嗎,討美女歡心,還能手隨便抓起「烈火」拋來拋,讓火炸得像煙花般燦爛。他屢屢拿出新奇魔術機關,想怎麼變就怎麼變,想怎麼帥就怎麼帥,永遠處在不敗之地。而著名動作指導董瑋設計打鬥,周迅飛檐走壁、靈巧如燕,日本忍著撲面襲擊,也都追求「巧」勁與花哨。還有最後高潮戲,眾多坦克沖出大銀幕那場景,預示著如今3D時代的降臨,堪稱神來之筆。

這是一部老不正經的賀歲喜劇,但日本攝影師北信康+香港藝術指導奚仲文+著名美術指導易振洲畢竟不是吃素的,他們保證了美輪美奐的華麗視覺,全片民國時期復古味道極濃,畫面極其考究。況且爾冬升導演上次拍「嘴部動作片」《槍王之王》臭了,如今踏實拍個賀歲喜劇《大魔術師》,自己放下包袱,及時痛定思痛,並改過了自信,揶揄「國師」張藝謀,調侃電影拍攝不易,呼籲香港影人要團結,誇張了男女三角戀,作品喜慶,適合過年,何樂不為?

另外,筆者最喜歡《大魔術師》里一段精彩魔術,當梁朝偉在燈火輝煌的舞台,為初戀情人周迅變戲法,當屏風畫面上變出老人、女孩、秀才,當畫面中的女孩被軍閥霸佔,當她黯然流淚,當最終青梅竹馬的戀人在屏風相聚,那種生如夏花之絢爛的旖旎,那種破鏡重圓似水柔情,無比ROMANTIC!

Ⅶ 《天將雄師》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天將雄師》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將雄師》觀後感1

多年以來,曾經在歷史上並存的羅馬帝國和大漢王朝,被進行過無數次的比較,比疆域,比經濟,比軍事,等等等等,有一種比較還是比較有趣,就是說,大漢打敗了匈奴,而羅馬被匈奴所滅,另一種對比則是說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有1000萬平方公里,而漢朝疆域最多達到20xx萬平方公里,其實怎麼比,都能揚我中華神威。

有這些比較的原因,也是因為兩個分列中西方且並存的超強政權,卻幾乎沒有對接過,無論是文化的交流,還是戰場的兵戈相見,但是《天將雄師》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羅馬大軍與西域邊關的守城衛士有了一次金戈鐵馬的戰斗,也讓護佑小王子的羅馬將軍與大漢西域都護府的大都護,有了一次惺惺相惜的協作。

歷史真相已不可考,但這樣的戰爭,卻並非沒有存在的可能,盡管作為一部娛樂商業大片,《天將雄師》有著千般的演繹,但戰台烽還是更願意將該片看作是一次在歷史長河中的打撈行動,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大銀幕看到東西方的冷兵器大戰,也能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而那座由漢朝軍*與羅馬軍*共同修建的驪y古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的秘密。而歷史上傳說的那支消失在中國境內的羅馬軍*,或許就曾如設想般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過往。

所以,本片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影片,既有我們熟悉的輝煌的西漢王朝大漠孤煙戎馬壯,也有好萊塢常見的榮耀的羅馬帝國的鐵蹄踏遍全無敵,間或囊括了絲綢之路的諸多國家,共同陷入這一陣的榮譽與尊嚴保衛戰。本片的主演同樣是國際陣容,成龍、約翰·庫薩克、阿德里安·布洛迪三強鼎立,還有崔始源、林鵬、王若心、筷子兄弟、西蒙子、馮紹峰等一干明星加盟,滿足了各階層觀眾所需,走的是全民通吃的路線。

其實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是邊陲大漠的荒涼,與兩軍交戰的雄壯。

千軍萬馬對壘的千鈞一發,足夠有氣勢,也足夠充滿懸念,但影片又不僅僅著墨於戰爭場面,其中對羅馬宮廷陰謀內亂的描繪,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富麗堂皇的羅馬風情,陣容齊整的羅馬軍*,彪悍雄壯的羅馬鬥士,都呈現出國際大片的風范。而由成龍率領的西域眾將,也給觀眾呈現出中華文明的雄渾壯烈,不僅大戰磅礴,片中巷戰近博同樣拍到虎虎生威,動作戲的激烈精彩,更勝美國大片一籌。

《天將雄師》觀後感2

春節期間看成龍賀歲電影《天將雄師》,感覺真的拍得很大氣,既有北美戰爭大片的史詩感,又有成龍電影一以慣之的動作喜劇風格,堪稱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不然,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尤其是在8部新片同時「搶錢」的情況下,從正月初一至初六拿下4億多元票房,真的很難。

影片開場一戰,就保留了不少成龍過往電影常用的功夫喜劇套路,這也讓觀眾誤以為成龍會就此風格一路打下去。然而從雁門關一仗群架打完,到與羅馬第一勇士盧魁斯遭遇,已經預示了成龍這部電影將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特別是片中東西方陣法的對決,為影片最後的終極大決戰作了全面鋪墊。直到看完全片,你不得不佩服成龍大哥,他不但自己塑造出了一位古代中國動作英雄的形象,而且把一向以文藝小生聞名於影壇的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也調教成了動作戲高手,東方、西方英雄的果斷殺伐和凌厲動作,讓人感覺這不像一部國產大片,而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戰爭大片。緊張的情節,精彩的打鬥,大氣的場面,看得人熱血沸騰,腎上腺素飈升,精神會特別亢奮。

特別想強調的是,成龍這部大片無疑是近年來製作水準最高的華語片,就是與好萊塢任何一部戰爭大片相比也毫不遜色。而成龍最成功的地方還在於,他把北美戰爭大片的史詩感和中國動作電影的精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氣勢恢宏,又細致入微,更層次分明,觀之真的引人入勝。

《天將雄師》觀後感3

多年以來,曾經在歷史上並存的羅馬帝國和大漢王朝,被進行過無數次的比較,比疆域,比經濟,比軍事,等等等等,有一種比較還是比較有趣,就是說,大漢打敗了匈奴,而羅馬被匈奴所滅,另一種對比則是說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有1000萬平方公里,而漢朝疆域最多達到20xx萬平方公里,其實怎麼比,都能揚我中華神威。

有這些比較的原因,也是因為兩個分列中西方且並存的超強政權,卻幾乎沒有對接過,無論是文化的交流,還是戰場的兵戈相見,但是《天將雄師》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羅馬大軍與西域邊關的守城衛士有了一次金戈鐵馬的戰斗,也讓護佑小王子的羅馬將軍與大漢西域都護府的大都護,有了一次惺惺相惜的協作。

歷史真相已不可考,但這樣的戰爭,卻並非沒有存在的可能,盡管作為一部娛樂商業大片,《天將雄師》有著千般的演繹,但戰台烽還是更願意將該片看作是一次在歷史長河中的打撈行動,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大銀幕看到東西方的冷兵器大戰,也能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而那座由漢朝軍隊與羅馬軍隊共同修建的驪靬古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的秘密。而歷史上傳說的那支消失在中國境內的羅馬軍隊,或許就曾如設想般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過往。

所以,本片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影片,既有我們熟悉的輝煌的西漢王朝大漠孤煙戎馬壯,也有好萊塢常見的榮耀的羅馬帝國的鐵蹄踏遍全無敵,間或囊括了絲綢之路的諸多國家,共同陷入這一陣的榮譽與尊嚴保衛戰。本片的主演同樣是國際陣容,成龍、約翰·庫薩克、阿德里安·布洛迪三強鼎立,還有崔始源、林鵬、王若心、筷子兄弟、西蒙子、馮紹峰等一干明星加盟,滿足了各階層觀眾所需,走的是全民通吃的路線。

其實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是邊陲大漠的荒涼,與兩軍交戰的雄壯。

千軍萬馬對壘的千鈞一發,足夠有氣勢,也足夠充滿懸念,但影片又不僅僅著墨於戰爭場面,其中對羅馬宮廷陰謀內亂的描繪,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富麗堂皇的羅馬風情,陣容齊整的羅馬軍隊,彪悍雄壯的羅馬鬥士,都呈現出國際大片的風范。而由成龍率領的西域眾將,也給觀眾呈現出中華文明的雄渾壯烈,不僅大戰磅礴,片中巷戰近博同樣拍到虎虎生威,動作戲的激烈精彩,更勝美國大片一籌。

《天將雄師》觀後感4

寒假中,我與媽媽一起觀看了由成龍叔叔主演的電影《天將雄師》。成龍叔叔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拍的電影大多數代表了一種正義,表現了一種正能量,值得一看。

電影講述了西漢年間,在西域絲綢之路上,三十六個民族經常為搶奪地盤發生爭斗,以霍安為首的都護府的將士們組織了一支維和部隊,到處勸架,維持著周邊的和平,受到人們的歡迎。後來他遭到壞人陷害,與將士們一起被發配到雁門關修城。

而在此時,羅馬帝國正經歷著災難。羅馬皇帝年紀大了,想把皇位傳給小王子,因為他心地善良、獎罰分明,可是大王子不同意。羅馬皇帝早就知道大王子的野心,私下裡與安息國女王簽定了「和平協議」,只要羅馬有危險,安息國就會出兵協助。大王子為了登上王位,不惜殺死父親,毒瞎弟弟的眼睛。做完這些,他又買通西域太守,讓他陷害霍安等人,送去雁門關充軍。因為大王子想統治整條絲綢之路,而都護府是維護絲綢之路和諧的。保護小王子的將領盧魁斯帶著小王子來到了雁門關避難,他與霍安不打不相識,最後成了好朋友。大王子與西域太守內外勾結,一路追殺到雁門關,霍安與盧魁斯攜手,聯絡絲綢之路上三十六個民族,以及安息國,最終打敗了大王子。

這部片子告訴我們:正義最終戰勝邪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天將雄師》觀後感5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每一字都是一個航拍鏡頭,這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塞外,再把時間軸往前推到西漢漢元帝年間,《天將雄師》這場戈壁荒漠間的雙雄搏殺,更像是王維筆下場景的倒敘。從大格局和大製作來看,這是足以匹敵好萊塢的巨片,而這部片子又有著好萊塢大片可望而不可及的,那就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好萊塢更多隻能從未來和外太空去拓展,而中國歷史上可歌可泣的城濮之戰、桂陵之戰、巨鹿之戰、赤壁之戰,每一戰都是一部足以拍3部以上的好萊塢式史詩大片,當然不能少了與電影同一個朝代的李牧破匈奴的雁門之戰,李仁港導演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天將雄師》更為多維度和多角度的揭開風沙塵封的男兒義氣。

越來越多的電影用暖男來取悅和諂媚女觀眾,可無論是男觀眾還是女觀眾,心頭都是會為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保留一個位置,李仁港導演之前的《三國之見龍卸甲》、《錦衣衛》和《鴻門宴》都能看到男性骨子裡的霸王氣概,此番由成龍飾演的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遭奸人陷害被貶,風蝕沙拍間盡顯真男兒的忍辱負重,一掃當下電影男性角色偏陰柔的局面,以往陪女朋友看暖男電影心裡罵一句「娘炮」就昏昏欲睡的男觀眾,這次能夠不由自主的振作精神,不亞於好萊塢的戰爭場面,看得會讓男觀眾血脈賁張,一旁的一位穿著衣不顯肉的男觀眾已然露出了肱二頭肌,每一個熱血男兒看到大戰來臨,都有一種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

這就是《天將雄師》里呈現出更勝於《角鬥士》的羅馬軍隊的出征戰法,奧斯卡影帝布羅迪和好萊塢男星庫薩克是這部巨片的好萊塢品質的堅強保證,他們收放自如又傾情投入的羅馬帝國大王子和第一勇士,能夠讓觀眾清晰的看到性格中與東方人的不同與相同,這讓此片完全是用好萊塢的全球視角來配置。「世界第二帥」崔始源區區幾次出場卻能勾勒出殷破這位霍安副將的城府和心機,另一位看之前不被注意看到之後會張大嘴「原來是他」的是小演員西蒙子,《一年級》里帥酷有型的他飾演的是羅馬小王子,對於花痴的女觀眾而言看到這一系列的帥哥就興奮不已了。

到了戰爭場面就不止是顏值能搞定的,霍安與古羅馬將軍的交戰,讓每一個男人腦海里浮現的古代不同地域的高手單挑成為現實,冷的沙洲、更冷的兵器,重劍上的花紋是要用鮮血來為它們染色,弓箭飛得比子彈更為優雅,彎刀與弦月互相映照,而片中善使彎刀的冷艷之女正好名冷月,相同級別的戰爭如果發生在山川和平原之間會血可漂櫓,而發生在沙漠之中,兩軍流下的血都不夠給沙解渴,這更讓戰爭的殘酷昭示於更多的人們,作戰是為了不戰,尤其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勝利的將士心裡。

單從文明而言,沙漠不貧瘠,海底的船艦會被後人潛入海底發現,陸地上的盛大城廓而被掘地三尺而找尋,沙漠只是留下了鳴沙作為口錄,只可惜人類都聽不懂,影片里王位之爭逃難而到西域的羅馬帝國小王子和將軍也留下了一個迷,甘肅有個村的居民眼睛是綠色的、頭發是亞麻色的,據說曾有一支羅馬軍團戰爭失敗後被俘。沙漠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是一部歷史,而沙漠一直都是最忠實又靜默無語的旁觀者,《天將雄師》是一部值得體悟和咀嚼的巨片,包含的信息量相當之大,而城市裡的更多人被護膚品所佔據的臉龐,早已失去了沙礫觸碰肌膚電光火石間的激盪全身的動能,沙漠里的人們找不到的只是方向之北,而城市裡的人們每條路都有指示牌,卻找不到歸宿。沙漠有了絲路而柔和,沙漠上的人們更是如此。

《天將雄師》觀後感6

這部電影的架構非常有意思,基於羅馬軍隊消失東方的傳說,借用關於西域都護府守護絲綢之路的故事展開想像,將世界文明歷史中的文明大國大漢、西域三十二國和羅馬聯繫到了一起。應該說,這部片子最大的`亮點在於影片想傳達給觀眾的理念:任何種族、任何民族都是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尤其是看似對立的東西文明,在交融與合作中能夠創造奇跡,而在對立和沖突中只能兩敗俱傷。

首先,影片所展現的東西方的形象上。霍安代表的是傳統中國的形象。霍安對待盧魁斯「化敵共存」的態度也正是傳統中國對待異邦的態度:以一種交流、合作、共榮而不是以一種征服侵略的方式。就如同「鄭和下西洋」,我們走出的方式是物資的交換、文化的交流,而不是西方資本主義時期擴張性的強取豪奪。歷史上「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本身也是這種態度的體現,因為「西域都護府」本身並不是作為西域的管理機構設置,而是作為調節機構,保證西域的安定,而不是如匈奴統治西域時那樣強收征稅,剝奪他族利益。

在西方形象上,盧魁斯和提比斯正好分別代表著兩種類型的西方形象。盧魁斯代表的是友好、溝通、交流的西方形象。和霍安等人共同協作,不但完成了15天修築完城牆的奇跡,而且在共同生活中,來自羅馬、西域各國、大漢等戰士們在情感上達到了和諧和共存,彼此之間不但能互相扶持、幫助,而且也能逗笑取樂,當霍安等人唱起漢歌,隨後盧魁斯們唱起羅馬歌的時候,這種跨越語言、跨越民族的同理心和情感達到了高潮,在雁門關的這15天似乎真的達到了所謂「大同世界」的理想;而另一面,提比斯代表的則是充滿敵意、征服性的西方形象,影片賦予提比斯一個逆子的形象,為了個人的權力,弒父殺兄(這種想像在西方文學史上很常見),同時他極大的野心同樣也窺視著大漢的絲綢之路和西域三十二國的領土。這種征服性的態度最後帶來的結果必然是戰爭。

關於戰爭,導演的態度有了很明顯的流露,帶有很強的人道主義色彩。這在影片中表現為戰爭帶給人們的只有死亡的痛苦,沒有任何人是勝利者。在場景上,當西域各國和羅馬大軍交戰時,導演並沒有刻意刻畫原本應該是正義一方的西域各國的戰斗的英勇,而是通過戰爭中每個人被殺死時的長鏡頭來表現戰爭的血腥和殘酷,這里,導演給予生命同等的價值,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敵我,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戰爭的結果自然以提比斯的死而告終,然而影片並沒有渲染這種勝利氣氛,而是沉浸於一種悲哀的氣氛中。因為戰爭帶來的殺戮和死亡,帶給每個人的都是朋友、至親的離,只有痛苦沒有勝利,這與導演的態度立場相關。

同時,霍安和提比斯的最後對決也很有意思,作為正面人物的霍安並沒有處於戰斗的上風,反而節節敗退,直到快被殺死的一剎那反敗為勝,這里出現了關於盧魁斯的回憶場面,也就是說是盧魁斯的死給了他勇氣和力量,讓他戰勝了緹比斯。這里導演刻意削弱了主角的英雄主義的色彩,而是賦予更多精神上的價值和信念,可以說最後是精神上的「信仰」戰勝了敵人。

那這種精神上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我們回想一下盧魁斯死前說的話就明白了:其實就是他們15天共同完成的「雁門關」,「我們一起建的這座城,是沒有恐懼、迫害、羞辱的城市」。「雁門關」就是人人平等、和諧共存的大同世界的象徵。這里體現了導演對世界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西方文明能拋開征服欲和侵略心,真誠地與東方文明進行交流,只有東西文明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世界才能夠如同這座「雁門關」那樣,人類才能夠真正擁有未來。

《天將雄師》觀後感7

今年的假期里,家裡有些瑣事,沒有安排出遊的任務,但是為了調節生活,我們一家人為星美電影院做出了貢獻,整個假期檔的影片都看了。

說說《天將雄師》這部片子吧。老早就關注這部電影的預告了,因為是61歲的成龍的大哥主演的,一直非常佩服他的敬業的精神,期待著。終於,在第一天上映,我和老公帶著孩子我們欣賞了影片。

簡單說說電影的內容:西漢漢元帝年間,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霍安(成龍飾)遭奸人陷害,淪為奴役,被刺配至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羅馬將軍盧魁斯(約翰·庫薩克John·Cusack飾)護衛遭到哥哥迫害的羅馬小王子(西蒙子飾)逃命至雁門關。雙雄在西域戈壁相遇,從開始的兵戎相見到惺惺相惜,最終化敵為友。一日,霍安為洗清自己冤屈四處追查時,無意間撞破了好兄弟殷破(崔始源飾)與羅馬大王子提比斯(艾德里安·布洛迪AdrienBrody飾)不可告人的秘密。與此同時,提比斯為追殺盧魁斯與小王子一行人也親自帶兵趕來西域。為保護小王子和西域諸國的安危,霍安與盧魁斯聯手與提比斯在戈壁大漠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電影的評價:這部電影的票房很高,網路上對這部片子褒貶不一。有的說《天將雄師》是近幾年成龍最好的一部電影。

我的感受:《天將雄師》是一部大製作片,整部片子場景氣勢很壯觀宏大,把西部區域的空曠荒涼和絲綢之路的深遠、廣袤展現的淋漓盡致,有一種動人心魄的感覺。這部片子不能算是很典型的成龍動作片,打鬥場景不是很多,不很精彩,也沒有新意。算是部戰爭片吧。成龍一直在片子中多次的宣揚主題,緊貼國家要求呼喚」世界和平,民族團結,兄弟友誼「,這個思想是緊緊貼著國家要求的。

《天將雄師》觀後感8

成龍曾在《飛鷹計劃》中帶著觀眾走進過茫茫沙漠,當時年少,尋寶泡妞才是人生大事,年事閱歷的增長,所思所述開始預設主題方向,從《功夫夢》到《十二生肖》再到這部《天將雄師》,帶著與好萊塢「主旋律」影片的類型模式以及「誓把亂世化呈祥」的宏願,對更多關於歷史、文化、政治、和平、人性、價值等等方面做出發聲。

《天將雄師》的事故發源於絲綢之路,這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時任西域都護府大都護的成龍,與崔始源、林鵬、筷子兄弟等人共同組成超強陣容,為西漢王朝督察邊境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

千年黃沙不掩名將風采,頗具史詩魅力的背景設置,讓成龍有了極具號召力的表現,在和逃亡的羅馬將軍約翰.庫薩克建立友誼之後,影片從恢復城牆的建設中展現「科技」力量,迅速衍變成西漢VS古羅馬的軍事對抗。保護小王子生命安全,以及維護各民族之和平,成為兩人必須擔負的責任,絲綢之路上,開始了一場無法被歷史淹沒的戰爭。

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團聲名顯赫一時,羅馬軍陣被認為「代表了西方軍事技術成就的完美頂點」,影片也著重再現了這一時期羅馬軍團的強大——輕騎兵、重裝標槍兵、重裝步兵、長槍兵、騎兵等兵種組成無堅不摧的軍陣,由最外層的重裝步兵用盾牌排列出「龜甲陣形」,在漫天黃沙中,開始一場充滿血腥的殺戮。

放棄跳閃騰挪諧趣功夫的成龍,與拍攝過《見龍卸甲》、《鴻門宴》等多部古裝電影的香港導演李仁港搭檔,顯示出了對於宏大場面的把控,無論是雁門關的雄偉還是沙漠戈壁的蒼茫或者軍團殺陣的宏大,在導演的鏡頭下,俱都一覽無遺。這也是超出觀影預期的一點,一部完全由中國人主導的影片,展現出了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規模和氣質。

影片對人性也有更深層面的挖掘和展現,只有數場戲份的崔始源將殷破,一個極富野心的副將詮釋的入木三分,心機與慾望,武功與陰謀,都折射著人性弱點;雁頭與老鼠的悲壯慘烈與筷子兄弟兩人一貫塑造的角色,也有不謀而合的重合,再加上林鵬巾幗不讓須眉的彪悍冷艷以及豪爽性格,讓影片時刻散發著豪情與熱血。

大反派阿德里安.布洛迪更是給影片增色頗多,和成龍兩人最後一場大決戰有《角鬥士》般的儀式和慘烈,最終也為故事中的忠誠與背叛,尊嚴與榮耀做出深刻解讀,歷史總是由後人評說,身處漩渦中心的人,總是當局者迷,當歷史的痕跡在歲月中失落,總會有人掃盡黃沙,給人看鐵馬金戈的輝煌。

閱讀全文

與奪面雙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華誼電影什麼項目圖片 瀏覽:562
周星馳電影裡面的黑人 瀏覽:889
一部由於變成龍的電影 瀏覽:203
中電影道博物館圖片 瀏覽:266
電影音樂老磁帶 瀏覽:321
電影院充值會員 瀏覽:758
如何英語電影英語作文 瀏覽:854
天才少女完整電影版 瀏覽:561
車載電影是什麼格式 瀏覽:665
完整的電影大全國語版 瀏覽:448
奇跡電影成龍完整版 瀏覽:926
電影網站中國人 瀏覽:762
美國訂電影票app 瀏覽:374
電影情聖里英文歌 瀏覽:648
青春愛情喜劇校園電影 瀏覽:533
電影演員四大美女 瀏覽:772
東莞石龍微電影院 瀏覽:658
法國電影不可告人 瀏覽:163
最高評分網路大電影 瀏覽:626
名字含有頓號的電影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