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一個電影給你的觀後感

一個電影給你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4-07-12 02:53:13

A.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名字,怎麼會這么俗的名字呢?我心裡暗暗的想,結果看了電影卻淚流滿面,裡面講的是,一個看起來溫馨的抗癌家庭故事,我從預告里看到了鼓勵大家積極生活,主動探索,不要隨便放棄夢想的諺語,就像這里的人物,會發生個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20世紀20年代,科技發達了,社會也發達了,班居住在同一層里的鄰居也不互相認識了,人情味也在發展中,漸行漸遠,關起門來擁有各自的世界,不難看出,影片傳遞出的理念,不僅是溫情傷感,更是要展現在意境中的逆流而上的積極心態,這部影片從更深的角度解答死亡,給人們帶來意義,將愛表現再次升華一個層次。

送你一朵小紅花,帶我們走進普通癌症患者的世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像韋一航,馬小遠一樣的人。其中我看到那一句話,有一個光頭的小男孩,看著魏一航他爸爸給他喂飯吃,那個護士說他爸爸經常省吃儉用,連晚飯都不捨得吃,對那個小男孩說讓你今天好好的做檢查,今天晚上我就給你買紅燒牛肉飯吃,看到這里,我心裡感到十分暗器,不禁讓我想起一句名言,人生人人有難點,但我們不應被這些痛苦所左右,掌握自己而積極的活著,相信極其的活著。

我們時刻要記住每一秒才是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愛了我們的人,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的生活,勇敢地笑對人生吧!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2

最近看著朋友圈《送你一朵小紅花》的刷屏,我也安奈不住內心的好奇。

看完之後,有幾個細節還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篇細節很貼近於生活,主要父母對孩子的愛與剛成年孩子的情感和行為,及對父母的影響。

有些時候,父母覺得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但無形之中也給孩子很多無形的壓力。父母總覺得孩子很叛逆,那這些叛逆行為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每個孩子都有思想,也有自己的判別能力,但處理事情沒有那麼的成熟。

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片段,身體健全的母親帶孩子乞討,男主媽媽因為得知男主癌症復發,內心崩潰,但又有人過來乞討,感情頓時就爆發出來了,但最終還是出於同情獻出了100元。

還有一個片段,是男主得知癌症復發消息,內心情感的抒發,既抑制不住,也不舍對女主的感情。

「上天就是這么不喜歡我,它只要一見我過得舒坦一點,它就立馬把我的生活調成困難模式。」

每個人總會覺得生活的不如意和低落,是上天對自己的不滿,對自己很不公平,乾脆自暴自棄。

生活本就是如此,沒有公不公平,生命是父母給的,生活是自己給的,在一定情況下,生命長度我們無法准確的把握,但生命的寬度可以自己調節。或喜或悲或甘或苦,全有自己做主。

我們都會笑「井底之蛙」,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每個人涉獵的緯度都是有限的。周圍人會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態度都。這源於,我們視野的局限。

無論是詩還是遠方,都應該存在於我們生活,至少選取一樣。

上天並不會去關注任何人,所以的一切自己都可以去選擇。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3

面對失去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好當下每一分每一秒。

——題記

昨天,哥哥學校放假了,今天便讓他帶我去看了我期待已久的一場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電影中講了兩位正值青春年少的抗癌男孩兒、女孩兒。因為一場誤會結識並走到了一起。當兩人為了去男主腦海中的那個地方——青海時,女孩兒暈倒了,只留下了男孩兒一人。在最後,男孩兒獨自一人來到了他的夢中之地,並且看到了生活在平行世界裡的自己和身邊的人。那個世界,他和女孩兒沒有生病,家人也都很幸福。在那個世界,他和女孩兒一起去了想去的地方。最後的結尾的場面,無疑反映出了男主以及所有不幸的人們對生活中的美好的憧憬與渴望。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無疑讓我認識到了什麼是生與死,什麼是生活。每天都有新生命的出現,也有許多生命在墜落。生活中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好當下每一秒!

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得到了就要珍惜,失去了就要坦然面對。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句十分打動我的話,比如:「不要放棄愛與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獎勵一朵『小紅花』。」是啊,不一定所有努力過後都會得到好的結果!但起碼我們懷著愛與希望拼過了,那我們的人生哪怕走到了最後一刻,也一定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的!

對比於電影中的這些人,我們可真是太幸運了,至少沒有病痛。想去哪就能去哪,生活中至少不會時時刻刻都充滿絕望。

再送給你一句電影中的話:「生活很苦,但不要放棄愛與希望。」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4

「你好,我叫韋一航,你想看我的腦部腫瘤切片嗎?」

「幾級呀?」

「二級……」

「才二級,我五歲的時候就已經二級了好嘛。」

韋一航是一個身患腦癌的男孩,與他對話的是一個同樣患有腦癌的女孩,叫馬小遠。他們同樣被病痛折磨著,但生活態度卻完全相反。韋一航孤僻,頹廢,對生活不抱有希望,馬小遠樂觀,開朗,熱愛生活,同時還在用自己的樂觀去感染身邊的許多人。

二人在一次聚會上陰差陽錯地結識了,在馬小遠的不懈努力下,韋一航慢慢體會到了生活的意義,也逐漸被馬小遠的積極、樂觀而感染,兩人最終由朋友發展為戀人。

但在兩個年輕人一起去韋一航夢境中的「未來「途中,馬小遠卻因癌細胞擴散病倒了,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

韋一航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了來自父母、朋友的關愛,懂得了珍惜的意義,獲得了成長,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

多年後韋一航獨自啟程,去往了他的那個夢境中的「未來」,在那裡彷彿看到了生活的另一個平行世界,那裡沒有病痛,沒有失去,一切都那麼美好。

導演韓言從《滾蛋吧,腫瘤君》到《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以幽默的題目,展現出了一個真實,而富有煙火氣的故事。雖然故事的情節,主角在變,可是「珍惜」這個中心一直沒有改變,珍惜當下,不要總是後悔過去,更不要懼怕未來。

「雲朵的背後是陽光,泥沙中也會有花朵綻放。」人的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放棄努力與希望。心懷希望,相信美好定會如期而至。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5

你怕什麼?誰也不可能說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在我們眼中,誰是這樣的人呢?韋一航害怕失去他所愛的馬小眼,而父母害怕失去唯一的兒子韋一航……

身患絕症的人總是抱團取暖,互相鼓勵。而韋一航卻顯得格格不入,他不信這些,他總認為上天看不慣他的好,去餐館總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在幼兒園是唯一個沒有得到小紅花的小朋友,直到他遇到了馬小遠,那段時光是他最美好的時光。

讓我淚目的是,他曾經因為快樂甚至忘記了自己是癌症患者,當他再次暈倒時,她才又做回了那個做什麼事都很喪的患者,那時他決定與馬小遠一起去那個未來的地方,可未曾想到一直樂觀地為自己開導的馬小遠突然發病,為韋一航成為了那個樂觀的人,剃光頭整天躺在醫院的地板上,陪著馬小遠。最終馬小遠還是走了,一年後他孤身前往了湖區,他相信了馬小遠說的,在一個平行時空,有一個更好的大家,有一個更好的自己和她。

活著,對一些人來說非常不容易,而對我們來說似乎不是個問題,我們應該慶幸自己十分健康,我們正常人的苦與樂是他們所渴望的,我們只有更加的努力。這種疼痛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有時我們被生活壓力所困擾,他們就算比我們生活的萬般困難,在別人面前依舊保持樂觀,我們連這都做不到,難道不會自愧不如嗎?

我很佩服馬小遠這個角色,我一直以為他會用自己的病來回懟韋一航,沒想到直到影片結束我依舊不知道馬小遠道底患了什麼病,她的樂觀,我值得學習,值得我學習!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6

每個人都背負著過去,我們盡可能的嘗試遺忘,可現實依舊清晰可觸。

韋一航,來自一個抗癌家庭。捨不得短了腿的桌子用紙巾掩蓋,借口開會實則去掙外快的父親,為省下一些錢與小販爭執不休的母親,年入古稀的遠親願賣了房子來維持一位癌症病人的開銷,不辭辛苦的家人以一種低到塵埃的角度,努力撫平著破碎的生活。他們越是偉大,他越是愧疚與不知所措。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他潛逃在對美好的幻想中,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失望與對父母的感激無奈化作那夜的吼。

其實不只是他,我們都在逃避著一些事。現實,未曾表露的情愫,難忘而重要的人。就像韋一航在那個雨夜中所說,他盡力不與身邊的人建立深刻的關系,怕自己臨走的時候會留戀,也怕另外一個人放不下。因為未測的病症,他喪,他認命。就像在喜歡一個人時,怕得不到結果,故作豁達說,我愛他與我何干。不是不愛花的芬芳,而是不願看這花凋零;便置身荒蕪,為了避免結束,徹底拒絕了開始。

人的本性包含著去愛和恨。大漠惡劣,仙人掌卻綻放生命。全盤拒收,更不是生命應有的意義。

每個人都背負著一些東西,可是如果不面對又怎麼有意義呢?

「羊都是合群的,只有有了標記才能被區分」苦難的傷疤便是其一。如同在小說中,矛盾型人格總是一抹亮點;愛與美之神維納斯因斷臂愈發神秘;獅身人面像也因時間滄桑俞顯古老。

生命如玉,人生總難盡如人願,毫無瑕疵。但也可以活得精彩。望月抒懷,古人對不完美也會觸目興嘆。殘缺也美好,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承認殘缺,接納自我,再如蝶般,奮力撲閃翅膀,拾級而上,豐羽而飛,擁向那不是驚世駭俗,盡態極妍,卻絢爛的世界。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7

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人生第一次積極主動。

易烊千璽飾演的韋一航,是一個腦部腫瘤患者,他自從做了開顱手術之後,老能想像出有一片湖,岸上站個女孩,總看不清她的臉。說來也巧,他認識了一個小女孩就叫馬小遠,她也患有腦部腫瘤,卻非常樂觀向上。韋一航從小就愛靠露邊走,在教室里總是坐最後一排角落裡,他也怕別人注意到他。雖然他想走遍世界,但因為身體原因,沒法劇烈運動,要定時復查,馬小遠就帶他出行一個「高仿」。

其實,勇敢去面對自己,就是得了病之最好的方法,自己經歷了那些痛苦需要他人安慰和自身的堅強,即使自己不是個正常人,需要長期與葯物相伴,但也不能放棄自己,馬小遠為了不讓韋一航看起來那麼「喪」,不僅讓他體驗了「南極「之旅、「瀑布」之旅等,讓他知道了當一個正常人的歡樂。

正如電影里所說:「你得病了難,你周圍的人更難」,韋一航的爸爸因為胃疼深夜睡不著,媽媽因為兩三毛錢與別人吵地不可開交,這都是為了省錢給自己兒子看病,這也使韋一航覺得自己在家庭中就是一個負擔,還不如去死。他陪著馬小遠在病房裡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被強行推出病房,他也來到了自己幻想的地方———」青海湖」,再次看到了那個沒有生病的自己和馬小遠,手背上的小花,互相鼓勵對方,同上、積極,獎勵你人第一次積權主動,激勵你去把握好自己的一分一秒。

送你一朵小紅花,讓你勇敢去面對自己!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8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易烊千璽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韋一航中,展現出癌症病人的壓抑痛苦以及不甘。他痛苦的時候我會難受,他笑起來的`時候我會感到欣慰與開心,雖然這部電影是以抗癌為主題,但電影本身的氛圍是以溫情為主,溫情中又有一絲壓抑沉重。

在劇中,馬小遠也是一位跟韋一航一樣的癌症病人,但她積極,樂觀,是韋一航的反面,也相信「平行世界」,與韋一航一開始的表現大相徑庭。她有著一位堅強,永遠像個小孩子的父親,但他在女兒馬小遠病危時又沒那麼堅強了,在那一剎那竟滄桑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也突然多了許多。

從馬小遠與韋一航相識後,她看出了韋一航的喪,便一直努力幫助他,從微博的私信,到帶著韋一航去見各種人,再到帶著韋一航模擬游覽世界各地風景。就這樣,有著相同病痛的兩個人,漸漸靠近,漸漸走進彼此的心,因為馬小遠的存在,韋一航的生活變的多彩。兩個人互相鼓勵,互相安慰,他們依戀著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幸福便是抵禦病痛最好的武器,病魔並不會打破這至高無上的愛情。

對於每個人來說,活著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勇敢拼搏、絕不放棄,是我們所堅持的原則,無論遇到什麼都要繼續努力,要相信未來總會迎來光明,永不妥協,永遠努力。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9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雲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該片圍繞兩個抗癌家庭、兩組生活軌跡,講述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面臨的人生命題--想像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和珍惜。

是韓延導演繼《滾蛋吧!腫瘤君》之後,再一次關注生命題材和現實故事,被稱作「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還記得那年看完《滾蛋吧!腫瘤君》之後的反應嗎,是不是相當一段時間都不怎麼亂吃東西也不敢熬夜了,《送你一朵小紅花》也是一部提醒大家,關注生命的溫情主義電影,導演十分喜歡給沉重的抗癌題材電影,冠上一個可愛俏皮的名字,《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名字和題材間形成強烈的反差,也許這部電影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癌症是可怕的沉重的,但是生活卻是可愛的。

父母的叨念,朋友的記掛,鼓起勇氣的自己,皆是珍貴禮物!,正是這些值得珍惜的瞬間,組成了我們可愛的生命,珍惜擁有的當下,人生僅有一次,無論怎樣都要活得精彩,珍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你認為觸手可及的事物,可能是別人窮極一生的追求,所以請學會珍惜吧,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在癌症與現實的痛苦掙扎中也嚮往著美好溫暖生活,有淚點,有笑點,溫情中參雜著幽默,用力珍惜,積極生活,你將收獲一朵獎勵的小紅花,抗癌過程萬般痛苦,但希望每一個病人清晨醒來都能看到陽光和希望,生活很苦但不要放棄愛和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應該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希望每個患癌家庭都能走出泥沼,擁有未來!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0

電影故事從兩個腫瘤青年出發,講述了他們背後家庭的生活故事。正如電影中的那句台詞「你得病了難,周圍的人更難」。本該享受人生中最美好青春年華的韋一航,內心卻面臨著死亡隨時會到來的恐懼。在他的身邊,也有很多身在困境卻努力生活著的人:為了給他治病省吃儉用的爸媽、回憶苦澀的吳曉昧、坐在街邊痛哭的父親、雨中席地而坐吃泡麵的快遞小哥、齊聲高喊「我不怕病魔,我能戰勝它」的病友們……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現實生活的寫照。有沮喪、有隱忍也會有眼淚,但我們都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跟生活死磕。這樣努力生活的我們、普通的我們,都值得一朵「小紅花」。

就像《送你一朵小紅花》主題曲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多麼苦難的日子裡,你都已戰勝了它」,「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走到哪兒都不會忘記我呀」,「送你一朵小紅花,獎勵你能感受每個命運的掙扎」……「小紅花」於影片中的兩個主角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種鼓勵,是一種珍惜和銘記,更是一種對彼此的牽掛。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小紅花」既可以是送給最牽掛人的一次告白,也可以是送給陌生人的一份善意。「小紅花」是一種可以傳遞的溫暖力量。

此次發布的人文紀實攝影圖中,記錄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瞬間:工作中的保潔員、深夜的路邊攤、互相攙扶的爺爺奶奶、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正是這一個個努力生活的身影、一幕幕市井街巷的煙火氣息、一次次溫馨陪伴的點滴萃取了普通你我的生活縮影,構成了我們有淚有笑、有苦有樂的生活。「小紅花」送給所有這些普通又用力生活著的我們。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1

跨年那日,電影院上映了一部不平凡而極富人生意義的電影——《送你—朵小紅花》。雖然這部影片即將要在愛奇藝等APP上映,但是我現在還是想到影院見證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何處?

該影片講述了一各身患腦癌的18歲少年韋一航,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沒有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另一位癌症女孩兒馬小遠,跟他截然不同的是,她那活潑開朗的性格,沒有因為患癌症而與世隔絕,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他們倆互相鼓勵,漸漸就成了朋友,還准備去男主角夢中的那片湖(在青海),但是途中女主角馬小遠癌症復發,被送去醫院。韋一航也因為在她的帶領下走出了那與世隔絕的世界,他天天陪著她。不幸的是那女孩在這次癌症手術中失去了生命,韋一憋悲痛欲絕,最後他自己去了那片湖,看到另一個平行世界中的他們二人,沒有病痛的生活。

男主角看到了一個個癌症患者死去,貌似就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樣子。癌症是多麼可怕的病症,在它面前人類太弱小,治好的幾率很低,做為癌症患者不復發還好,一旦復發彷彿只能等待死亡。這種心情我們都可以理解,但不如更加主動面對生活,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愁,劇中的幾個感人片段,都使我淚流滿面,整部影片下來,我哭了五六次。相比於他們,我們身體健康,沒有病痛,簡直太幸福了,這樣的生活,如果我們再不珍惜,又怎麼能對得起癌症患者?

《送你一朵小紅花》音樂的編寫人也於今日因肝癌去世,面對這樣的生活,珍惜吧,努力吧!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2

《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電影在20xx年12月31日上映,剛聽到這個名字,覺得有點可愛,實際上是與病魔作了鮮明的對比。疾病的痛苦對於普通人遙遠,可是有些人身患絕症,經常在死亡面前掙扎,這個電影就是描述了一群絕症患者,積極生活與病魔作斗爭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韋一航和馬小遠,主講兩個癌症患者和兩個抗癌家庭的生活軌跡,組成了一個溫情的現實故事。

男主韋一航在得病後渾身長滿了刺,他渴望與外界交流,卻又恐懼被區別看待,怕自己感情付出太多後突然離開了這世界。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拖油瓶,拖垮了父母,所以整天喪喪的,對生活對未來沒有任何信心希望,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女主馬小遠從小就得了癌症,但她樂觀,對生活永遠有期待,彷彿你根本無法看出她對癌症的恐懼,她過著和我們一樣的正常生活。

馬小遠十分的想把韋一航從封閉的世界拉出來,使他不再那麼喪,所以在知道韋一航喜歡探險後,經常在城市裡模擬各種探險,帶著韋一航遊玩,在這期間韋一航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變得敢交出自己的真心,為此馬小孩在他的手臂上畫了一朵小紅花,獎勵他的人生第一回積極主動,這給了韋一航從未有過的獎勵信心!

為了給韋一航尋找他夢中的世界,踏上了前去青海的旅行。可是,途中馬小遠病情復發,情況嚴重……後來馬小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韋一航痛苦不堪!好在,在病友群和父母的幫助下,有所感悟,獨自走在追夢的路上!

我在看完這部影片後,也明白了,黑暗中尋光,荊棘中生長,在時光的平仄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熱愛生活和珍惜時間。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3

最近火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觀看了嗎?本來早就想去看了,因為時間安排,拖到了今天,同行的還有兩位姑姑和姐姐。

一開始想看的沖動還好,但經過這幾天早讀的勵志句子,我更想看了,尤其喜歡那句「不要放棄愛與希望,每一個逆行和命運抗爭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其實這部電影大家應該略有耳聞吧,是關於抗癌的電影。韋一航和馬小遠。兩個本來就不會相交的人就這么癌症,兩人相遇了。

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從五歲起就得了癌症,因為媽媽得癌症而死去,只有一個像孩子般的爸爸。

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男孩兒,有一個完整的家,但他卻愛坐公交的最後一排,喜歡走牆根的一個得癌症的男孩。

兩個人本來約好要一同去韋一航總夢見的地方——青海。在火車上,馬曉遠突然暈倒了,經過治療,最終還是離開了人間。但在她在治療的這一段時間里,他的爸爸卻不再是那個像孩子般的爸爸。

韋一航開啟了青海之旅,到達了青海,他看到了平行時空的他們沒有人得到癌症,他們家庭圓滿,但只是在平行時空里,如果是真實的,那麼沒有人會因為疾病而死去。

想像死亡隨時可能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時光里的平仄中,有你離渦淺笑,並覺得溫暖安然。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4

一個沒有得到過小紅花的小朋友多可憐啊——馬小遠

電影中一位患有腦癌的少年韋一航,遇見了一個同樣患病的少女馬小遠。他們兩人之間的一杯「不共戴天」的飲料,為他們兩人關系越來越好做了鋪墊。韋一航對別人自我介紹說:「你好,我叫韋一航,你要看看我的腦癌切片嗎?你癌症幾級了?」馬小遠回答:「二級,我五歲就二級了。」這一句話把韋一航懟得啞口無言。

韋一航從得病以來,一直很喪,馬小遠為了讓韋一航開心,一直陪著他。一天,馬小遠說:「雖然我們出不去這座城市,但可以假裝旅遊。」於是他們在這座城市開始了遊玩之旅,這時的韋一航變得開朗。和馬小遠一起吃早飯時,韋一航突然在牆上發現了一幅照片,正是他大腦里多次顯現的場景。馬小遠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那條河所在的位置,可是他們的錢不夠,去不了。韋一航得知試葯可以掙錢,便從昊曉昧那裡要來了信息。不久,韋一航的父母從吳曉昧那裡得知了此事,爸爸生氣地打了韋一航一巴掌,並告訴他:「你的身體不但是你自己的,還是我們的。」後來,在父母的幫助下,韋一航和馬小遠乘上火車去他夢想的地方,中途馬小遠病情復發暈倒,這次旅行中止了,韋一航一直陪著她直到馬小遠離開人世。

這里有2個令我感動的片段:第一個片斷,在韋一航的奶奶過生日時,韋一航帶著弟弟上廁所,家人們都說要幫助韋一航治療,有人說要賣自家的房子,韋一航的爸爸淚崩了,懂事的韋一航也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第二個片斷,韋一航喝醉了,去找馬小遠訴說:上天多不喜歡他。馬小遠用事實說服韋一航,他們把一個患者的痛苦訴說了出來,釋放了壓力。

這部電影里講述了濃濃的親情,面對病魔的勇氣和抗擊病魔的毅力。希望大家有時間能去看一下。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5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這一段一直都十分火的電影,於是,今天下午我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在這裡面講了一個患癌,並且說可以看見未來的男孩韋一航,和另一個患癌的卻相信有平行宇宙的女孩馬小遠的故事,和他們的經歷。也是講述了關於抗癌時兩個家庭的溫暖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兩句話是:「想像死亡隨時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以及「我們珍惜每一刻,我們很少說話,但常常微笑。」在影片之中,一位奶奶每天在等被人販子拐走的孫子,每天都在張貼新的尋人啟事。還有負責大半條街的聾啞人小張,只能通過別人替他尋好的視頻和他人進行交流,甚至被醉漢打傷過。以及失去癌症女孩的父親。老天並沒有寬待過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在奮力的掙扎著。所以,對於將會失去的一切。我們要做的,僅僅只是愛與珍惜就夠了。

珍惜是什麼呢?是故事情節中女孩知道父親每天在等她吃紅燒牛肉飯,而最終父親崩潰地吃紅燒牛肉飯,而最終父親崩潰的吃紅燒牛肉飯,而終等不到女孩。是奶奶的孫子被拐走,而終等不到孫子!

結局,馬小遠因為病情復發,而沒能和韋一航一起去青海,最終也沒能去成。在影片的最後,韋一航在青海看到了平行世界,那裡的他沒有癌症,一切都是那麼完美,所有人都干著自己想乾的事情,一切都是那麼完美。但,事實上,哪裡會有平行空間呢?不過是人們所需要的心理慰籍罷了。

送你—朵小紅花,獎勵你人生中的積極主動!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

B.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篇範文影評

《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暖心的電影,電影中的幾個小故事總會有一個可以讓你的眼淚掉下來。我為大家帶來幾篇《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供大家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一

最近我看了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名叫《一條狗的使命》。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條狗的靈魂做了四輩子的狗。第一輩子講了一個叫伊森的男孩和媽媽在逛街時撿到了一條奄奄一息的狗,把它帶了回家幷給它取名叫貝利。伊森和貝利十分要好。伊森長大後,在一次偶然中被別人燒掉了房子,失去了女友,而伊森也離開它去做生意了,貝利十分孤單,過了第一輩子。,第二輩子,貝利做了一條警犬,在一次行動中犧牲。第三輩子,貝利在偶然的機會中,促成了一次結合。第四輩子,貝利回到伊森的世界,促成了伊森和前女友的重新生活。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貝利的第二輩子。它撲倒了想殺害他主人的槍手,而自己卻犧牲的場面。那時,搶手悄悄摸到了警察背後,正在瞄準。而准備槍響的那一刻,貝利就如離弦的箭從旁邊竄出,撲倒了搶手,而自己英勇犧牲。貝利在撲之前會想自己會犧牲嗎?一定沒有。他一定在不假思索地想:我的主人就要犧牲了,我必須得救他!是多麼堅定!

這部電影在片尾說: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為別人服務,助人為樂,以別人為核心,這是多麼高尚的品德啊!就像北宋初年的政治家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記得最近新聞聯播上說的嗎?某地又有一人不慎落入水中,附近一位會水的小夥子,想也不想就跳入了水中,知道吧落水者就起來為止。然後,他為了逃避別人的贊賞離開了此地。這些可愛的人,正像蠟燭一樣,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能讓這個世界溫暖、幸福。

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但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人類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二

前幾天去看了《一條狗的使命》,想寫個觀後感,今天終於要寫寫了。以下簡稱《一條狗》咯~

早年看的《忠犬八公》,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乍看這個《一條狗》的時候,以為是一樣的敘事手法,狗狗和主人之間感人肺腑的感情故事。可是……這居然是一部《狗狗的「三生三世」》……而且從狗狗的角度和人類的角度,兩個角度去展現故事的……那句「這個小男孩我養定了」狗狗說,讓人印象深刻……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從狗狗短暫的第一世開始(第一世太快了,我沒注意看到)。第二世時,認認真真的看,感情成功被帶入了……狗狗的生離死別讓人簡直不能再難受啊……更是不說愛狗之人,我想大多數現場觀眾都哽咽的不行,狗狗陪伴小男孩長大的美好生活,搞笑場景,到最後的生離死別,(雖然感覺中間一些突發性的故事轉折……額……有些過於突然和不合邏輯外),以為就這樣結束了,講述了狗狗的忠誠陪伴,人類的愛心呵護……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結果……這神剪輯把我嚇到了……哦……原來是穿越劇和情感劇和搞笑劇揉合在一起的啊……內容現在可以用的說,就是一隻狗,去世了,又轉成別的狗,記憶還在,發生了好多故事,短命的流浪狗,被人疼愛的金毛,衷心伶俐的警犬,陪伴主人到結婚生子的柯基犬,再到後面的不被人愛的流浪狗(確實道出了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不負責任的主人,出於一時興起,又不對他負責任……)一直到回到第二世的那個曾經的小男孩現在的孤獨老男人主人身邊……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不得不說……轉折的很明顯,沒有用什麼很好的過度。我不是專業的,這中專業方面的知識,也只能用課上學過的那點皮毛來想想了,說不上來好與壞,要是說這種剪輯方式不好,可是確實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的記住了呀,也戲稱了它為「狗狗的三生三世」,若說好,可能從剪輯方面就不那麼多的過渡自然?我看過一些影評,有一些人覺得不是特別好,劇情什麼的,感覺是拼湊式的,各種手法用的也不好。

站在一個非專業的觀影者角度來談,這樣的技法讓人們記住了(可能由於見識短淺,沒看過太多電影什麼的吧,第一次見這樣的狗的轉世,一個片段一個片段……)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雖說是一個短片一個片段的,但故事用「轉世」這樣的同一隻狗的口吻去串聯故事的……至少感覺也算是一個整體吧……可能有點生硬哈……當然某些地方的不足,作為外行人,也能看到一點。同樣,作為外行人,被感動了,就行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它可能用了「迷信」「相信轉世」這樣的故事情節。對於人們來說,作用到了就好。狗狗是有感情的,狗狗是會記住我們的,狗狗會報答恩情的。愛護別的生命,這就夠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讓我想起了從學齡前兒童時期就一直鍾愛至今的《101忠狗》,陪伴我,給我回憶,讓我知道應該去愛護其他的生命。

我想,這就是電影的意義吧……至少對我而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三

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就被牆上的熒幕吸引,經常聽大家說:書籍會給人留下更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但對於我來講,真切的呈現,演員的眼神和動作更讓我融入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帶進一步好的作品裡,讓我的靈魂與大熒幕碰撞出火花,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部關於寵物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相信大家對這個電影都不會陌生,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是萊塞·霍爾斯道姆,瑞典電影導演。曾因電影《狗臉的歲月》和《蘋果酒屋的法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本片該片根據小說《忠犬八公》改編的,講述了一條叫貝利狗狗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自己的使命,最後回到了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其實與其說他是在講述一條狗狗的四次輪回,不如說是講我們人生的四段經歷,劇情新穎獨特,溫情無限,感人肺腑,值得一看。與眾不同的是,電影是第一人稱的形式表現的主人公狗狗內心世界的。看完後甚至有一種養只狗狗的沖動。

第一世一條金毛狗狗在逃脫管制時被一個叫伊森的小孩收養,伊森因崇拜球王貝利而給它起名為「貝利」,成長過程中,「貝利」對伊森無限忠誠,幫了伊森很多忙,甚至從火場中救出了伊森母子,還抓住了縱火犯。後來伊森離開家去讀大學,而孤獨的「貝利」卻患上了抑鬱症,再加上年老體弱,最終以悲劇的方式告別了世界,令人難過不已。

轉世後的「貝利」成了一條黑貝警犬,名字叫「艾莉」,這一世的主人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刑警,「艾莉」盡忠職守,對主人也是不離不棄。後來在一次抓捕犯人的過程中,「艾莉」替刑警擋下了犯人的子彈,命歸黃泉,而這時刑警才終於流露出自己對「艾莉」的真情實感來,場面十分感人。

「貝利」第三次轉世成一條柯基犬,名字叫「提諾」,主人是一個有些自卑、有些宅的黑人女學生,「提諾」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通過「提諾」的幫忙,她成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與幸福。可好景不長,「提諾」最終離開了她,盡管有不舍,但這次似乎沒有太多的惆悵。

最後一次,狗狗被一個女孩收養,取名「巴迪」,女孩的男友不喜歡它,悄悄地將它遺棄到路邊,後來「巴迪」穿過森林,鬼使神差地來到一處農場,農場的主人正是暮年的伊森,它成功引起了伊森的注意,並讓伊森收獲了年少時的愛情。最後,它以自己和伊森獨特的相處方式讓伊森認出了自己的狗狗「貝利」,不得不說這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情節,感人至深,而「貝利」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為何,結局皆大歡喜。令人欣慰。

網路上對這個題材的電影褒貶不一,有人說《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催淚的影片,讓人難以抗拒,在悲傷之中都飽含溫情。尤其是當貝利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透視鏡下那絕望無助的眼神,動人而又真實的細微情感變化,在銀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生離死別的痛苦,影片選擇了不迴避,而是用特寫鏡頭捕捉從生到死,狗與人之間情感的真情流露,可謂用心良苦。也有人說這個電影沒有激烈的感情沖突,很平淡,但我覺得人和寵物之間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最平淡中的真實情感才最打動人心。身為一個愛狗人士,基本從頭哭到尾。

5.17號一條狗的使命2也上映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一起走進電影院。

最後,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開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要活在當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四

說起《一條狗的使命》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資深點的影迷相信都不會陌生,他曾執導過大名鼎鼎的《忠犬八公》,賺取了無數人的熱淚。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霍爾斯道姆告別寵物電影,開始自己愛情文藝之旅,《分手信》、《到葉門釣鮭魚》對愛情電影迷來說也是耳熟能詳。這次回歸寵物題材,從本質上來說,當然是因為好賺錢,無數次的市場實踐告訴我們,寵物題材基本是只賺不賠。

坦白說《一條狗的使命》拍的並不多走心,只是霍爾斯道姆在商業流水線上的一個命題作文。單從製作上來講,不但談不上精良,甚至有些過時。

電影在北美上映時爛番茄新鮮度只有34%,25人投出新鮮番,48人投出爛番茄,北美主流媒體大多給出的是中差評:「煽情太過刻意,很多地方讓人尷尬不已,背景設定更是難以接受」,「尷尬、粗俗和不必要的殘忍,這是一部毫無意義的影片」,「本片引出了一個話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可惜的是,我並不想知道,也絕不會從這部影片中得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代表觀眾評分的CinemaScore評分卻達到了A,與媒體評分形成了鮮明對比,票房也輕松突破了5000萬美刀(成本2200萬美刀)。

為什麼一部製作上缺少亮點、故事橋段老套、煽情又顯得刻意的電影能讓觀眾淚目,拿到觀眾心中的高分呢?

不是故事(單就故事而言,第一段父親因為狗狗喪失了上升的機會而從此沉迷於酒精,但是母親和男孩卻選擇了狗狗放棄了父親也是非常的狗血和不那麼討喜),不是拍攝手法,甚至也不是狗狗們,是我們自己的寂寞和多情。

工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人的寂寞可能是與工業發達的程度成正比的。但在人前,我們從不輕易顯露,寧可選擇夜生活也不敢去付出一段感情。因為寂寞,我們也不看太多王家衛,畢竟心裡的寂寞挖一次修補起來太累。更多時候,我們願意選擇《一條狗的使命》這種隔靴搔癢式的觸摸,緩解了內心的寂寞,又正好借著這個緩解來濫下情,證明自己依然真實的活著。

所以全片最淚目的片段是狗狗轉生為警犬,默默的走近寂寞的警察後,又為警察犧牲的片段。筆者觀影時眼淚也是流得一塌糊塗,這就是寂寞的我們不敢讓人走近的寫照啊。

觀影結束後回想起來又覺得挺老套的套路,但是想自己如果二刷這個點還是會流淚。沒辦法,人都是寂寞而多情的動物。我們的寂寞和多情,其實不需要《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陰冷的絕望,我們只是要發泄一下就好。

所以電影為長大後的男人安排了未娶,契合了寂寞和陪伴的主題,也契合了我們寂寞需要陪伴的心。管他深不深刻、刻不刻意呢,有一點點溫暖度過這個夜晚也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五

我不知是否有輪回,但我相信因果,相信以愛遇見愛。

——題記

「影評人夢見烏鴉說道:‘每一隻寵物,都是命中註定的精靈。導演太會拍狗狗了,穿越生死只為遇見你,每一次經歷都是那麼感動。’有網友表示:‘影片逗趣得讓人捧腹,感動得讓人落淚,結束時影院里響起了掌聲,這還是頭一次遇到。’更有觀眾用‘治癒系神作’來形容該片。時光網記者感慨本片‘能一下子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更有媒體犀利點評‘影片看似在說狗生,不如說是講人生。孤獨始終是常態,很慶幸此生遇見你’------」

先生忙完事情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但他沒有忘記今天是周末,一邊翻看網頁,一邊向我讀著影評。從他那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可聽出對這部片子的鍾情。見我不置可否,最後,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調:「《一條狗的使命》暖心而不虐心,溫情而不煽情,可說是同檔期惟一一部真正直擊人心並且治癒靈魂的電影——」

雖然十點半場已經太晚,雖然天雨夜寒,但我還是忍不住說:「好吧,影片推薦成功,我們去和狗狗約會吧!」

果然,好影評不是吹出來的。溫暖而詩意的畫面,感人而曲折的情節,溫情四溢的人文關懷,令人時而歡笑時而黯然——但,心一直很溫暖。

早聽奶奶說「人的十年,狗的一生」,狗的生命何其短暫!何況還會有意外。技藝嫻熟的導演採用穿越的意識流手法,深情演繹了狗的多次輪回,展示了狗生命的酸甜苦辣。雖然時空在變,但貝利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沒有改變,對伊森的愛沒有改變。他一路行善一路尋找,最終回到了伊森身邊,並幫他找回初戀女友,找回遺失了幾十年的幸福。影片最終以歡喜結束,回應溫暖的主題,令每個走出影院的人心懷感動:「生命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快樂。只有自己快樂,愛的人才會快樂,才能給別人快樂;狗的使命應該是盡力幫助別人,讓身邊的人幸福。生命無常,活在當下------」

一路行善一路溫暖。這是一部播種愛的影片,凡是認真的觀影人,都能收獲到「陪伴、忠誠、關愛、互助」的珍寶。影片以汪星人的視角展現狗狗和人類的微妙情感,狗狗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長大成人:童年的夥伴,青年時的陪練、情竇初開時的紅娘——貝利早已經成為伊森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他的親人------後來它年邁死去又轉世投胎變成其他性別和類型的汪:第二次輪回狗狗變成了威風凜凜警犬,她恪盡職守,勇往直前,幫助主破獲了無數的大案,最後在冒險救助落水人質後趕回主人身邊,在千鈞一發的時刻與罪犯殊死搏鬥,搶救回警官一命,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後再次轉輪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單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因遛狗與命中男神相遇,終結幸福連理,孤獨不再;第四次的輪回中,雖受女主人疼愛,但最終被遺棄。但「禍兮,福之所倚」,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循著記憶中「伊森歲月」的氣息,重回伊森身邊,並幫助伊森找回初戀女友,贏得幸福美滿的團圓------

父親的使命。伊森的父親原本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外派高級銷售。但後來嗜酒成性,淪為破壞家庭幸福的禍首。伊森看不起酒鬼父親,看待父親的眼光也就有了冷漠與輕蔑。最終,在一次父親酒後發瘋毆打母親時,伊森和父親扭打在一起,並警告「不許再打我的母親!」他說服母親放手,任由父親離家出走。可是,酒滅心智的父親走進了伊森球隊的慶功宴,受到不懷好意的隊友的羞辱與威脅,伊森與隊友反目,並引來一場熊熊大火。在這場大火中,是機警的貝利叫醒了熟睡的伊森(後來,還勇猛地抓住了肇事者),使他們免遭不幸。但尹森卻被燒毀的樑柱砸斷了強壯的腿,失去了因「優秀橄欖球員」保送名牌大學的機會------這是不爭氣的父親給予兒子的「不幸饋贈」,他改寫了兒子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 。影片開頭的畫外音是貝利對狗的使命的不住叩問,那麼,每一個父親,每一個人,也應該時時記得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品行給予孩子生命的引領,建設家庭的幸福。

當然,沖動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要大打出手。友愛別人就是保護自己。這應該是尹森命運陡轉給年輕人的啟示吧!

總之,《一條狗的使命》既是一首具有詩情畫意的抒情詩,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理文。她讓我們在唏噓中感恩,在反省中成長。友愛動物,關愛家人,溫暖世界,這或許就是電影導演的初衷吧!

還有,如果真愛,那麼,一路行善,就一定會在時間的輪回里再見。

C.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精選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

這是一部令我至今難忘的電影,我真想不到有那樣窮的地方,有那樣窮的學校,有那樣愛學生的老師,更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因為被老師所感動而認真學習。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後,不禁流下了熱淚,那兒有一個窮的學校,學校有個老師,他母親生重病而在床上無法起來,並去看望母親,老師去找代課老師,卻沒一個人幫他,最後,找了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十三歲小女孩代課。張慧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因為家窮,所以把他送去城市打工。老師知道了這個消息,決定去把他找回來。但因為沒錢,所以走路去找,後來發現張慧科走失了,又去報廣播,都報了六次了,還沒找到,她又去電視塔,當張慧科在電視上看到代課老師時,流下了淚。

當時,我也流下了淚,老師,是一個好老師,雖然,只是一個代課老師,一個小學生,可是,少了一個學生也不行,因為,她知道教好學生是她的責任,哪怕只當一個月的代課老師。為了一個學生,而從一個很窮的地區走到一個富有的城市,那多麼的費力,哪天,我能去那裡捐給她們一萬元錢,那該多好啊!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2

說到張藝謀,我一直以為他是靠中國的貧窮發的家、出的名。從《秋菊打官司》到《一個都不能少》,都是不加任何修飾的把中國最貧窮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而且還得了不少的獎。我一直認為這些影片能得獎的原因是因為外國人對中國的貧窮落後感興趣,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我一直就有所抱怨。

五一期間我有幸完全看了一遍《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卻使我改變了看法。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是不錯,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

魏敏芝和張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縣所屬兩個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以紀錄片式的風格追求一種真實感。全業余演員、全紀實鏡頭、全真實布景,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

我認為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就是真實,它真實的體現了中國一些貧困地區的教育環境是多麼的差。村長讓找一個初中畢業的代課老師都找不到,最後只能找一個小學畢業的;一天只能用一跟粉筆,在寫字時要計算大小,太大了粉筆不夠用,太小了學生看不清,一盒粉筆只要一元錢,能用兩個月。

在魏敏芝代課的一個月里,也發生過很多故事,有時候也讓人笑,但這笑是有些酸楚的。就比如張老師找到魏敏芝問他會做什麼時,他說會唱歌,就唱了一首跑調的歌,張老師說:「一個月也不能總教這一首歌啊,就抄課文吧」,這就是對於二十八個學生一個月的交待。再有就後來的為了進城的車票,而發生的一系列的事,從算車票錢到去磚廠搬磚再到把剩下的錢去買可樂,到最後又想到去混車,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教育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且又把數學運用到實踐中去了,還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所以通過看這部電影我才認識到張藝謀真的是個高手,已經到達了一個境界。

以前我聽人講過關於台灣的台南市發生地震,有一百多所小學需要重建,據說在台南發生地震初期,有人呼籲台北人捐款,台北人認為不關自己的事,就不願意捐。後來有一個學者說:「我們的孩子需要教育,台南的孩子也需要教育。如果現在那些孩子得不到教育,那將來長大成人,他們也將會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工作生活,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呢?」。後來就有很多人捐款。

我國現在的教育水平差距如此之巨大,據統計中國有近100萬象魏敏芝和張慧科這樣的孩子,國家應該做些事情了,國人也應該做些事情了,這些人是中國的未來啊,他們和所有的人都將有關聯。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3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二年級三個班的老師和同學在學校階梯教室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一個也不能少》。

電影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個貧困的小山村,村裡有個水泉小學,小學里只有28個孩子,課桌、椅子都破爛得不成樣子,但孩子們的臉蛋是紅撲撲的。學校里只有一個老師姓高,同學們都叫他高老師。一天,高老師的母親病危,所以不得不回家探望,村長找了一個代課老師叫魏敏芝,並吩咐她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一天,一個叫張慧科的同學去城裡打工了,魏老師湊錢買票但錢不夠,不得不去混車,結果半路被識破推下車,她走呀走。一路上買紙寫尋人啟事,風餐露宿,最令我感動的是魏老師在電視台前那一遍遍地問:「你是台長嗎?」然後她在電視台發出了呼喊:張慧科,你快回來!我找你三天了。那抽泣的聲音在我耳邊久久回盪。因為魏老師的願望只有一個:全班二十八,一個都不能少。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張慧科找到了,大家還給小山村捐了許多物資,漸漸地學校的條件也變好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我們的學習條件這么好,與那個破爛不堪的水泉小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如果還不努力學習,那就太不好意思了,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4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劇中講的是水泉小學高教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年僅十三歲的魏敏芝做代課教師,高教師臨走前再三叮囑她班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但她毫無教學經驗,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學生的欺負。但她給校長的保證是,她會在原教師回來後把班級交還給她,「一個學生都不會少」。當班上一名學生因家計困難而必須放棄學業到城市中打工,這名代課教師想起她「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費盡千辛萬苦要將他找回。她沒有錢,沒有社會資源,卻必須在復雜的大城市中找尋一名小孩。尤其是當小魏教師面對著鏡頭,流著淚說:「張慧科,你跑到哪裡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教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小學六年級。但為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為了多地教師說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為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著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裡,在城裡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為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啟事,聽說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教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小學,只有一位教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教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為了掙錢,象張巧珍小學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想想我們有好多同學平時卻不懂得節約,亂用零花錢,真是不應該。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更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

影片最後,水泉小學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只「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小學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學生一定為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劇中的魏教師對學生那麼好,我們的凌教師對我們也一樣的好,同學生病了教師會去關心同學,為同學補課。同學犯錯誤了,教師會耐心地批評教育,幫助同學改正錯誤。教師這樣的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教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5

如今是二十一世紀,我們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用電腦上課,可是在偏僻的貧困山區,跟我們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這次老師給我們看《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正是講述一個在貧困山區的代課老師的故事。

在電影中,有個情節觸動了我。粉筆在教室里甚至可以說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可對於貧困山區的學校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學習委員是個女孩,她十分珍惜粉筆,她印象中的高老師,連一個捏都捏不住的粉筆頭都不肯丟棄,能多寫一個字也是好的,所以當魏敏之教訓調皮搗蛋的學生張惠科時,把本已摔斷的粉筆又踩了一遍,她拚命阻止,魏敏之知道後,讓張惠科道歉,並買了一盒新粉筆。

看到這兒,我十分慚愧,因為我有時也背著老師,偷偷用粉筆砸人,如果說電影中的學習委員是個愛惜公共財物的人,我就象個品德低下、沒公德心、不珍惜財物的人,所以我決定以後一定要愛惜粉筆,愛惜一要教學用品。

相比貧困山區的教學條件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6

這是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講的'是:在一個很貧窮的村子裡,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先後少了兩個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忙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最後找到了那兩名學生的故事。

這個代課教師自己只有十三歲,比我們大不了多少,還只能算是個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農村的孩子也許不如城市的同齡人見多識廣,因而常被一些人認為:「不懂事兒」。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她對這份職責執著的追求,這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這種精神和信念在此刻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為電影里所展示的農村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難過。魏敏芝老師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覺得還有另一個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師。盡管影片里高老師只在開始時,出現了不到十分鍾的時刻,然而:辦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紙包好的教科書、臨時搭起的床鋪、學習委員張明仙的日記、魏敏芝因日記所受到的啟發、孩子們不離嘴邊的「高老師說的」……他的精神彷彿貫穿了整部電影。

魏老師的堅定,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貧窮家庭的艱難和城市裡好心人的愛。我們能夠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因此,必須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遵守紀律。

所有的孩子就應都跟我們一樣,有在課堂里理解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所有人需要付出發奮和愛心去做的事。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7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電視台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後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當老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裡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台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么。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為,山村小學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共產黨的光鮮,社會的腐敗值得我們去深思。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8

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影片時,心裡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母親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班裡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可不久,張慧科同學因家裡貧窮連飯也吃不飽,就去城裡打工。魏老師知道後,從遙遠的鄉鎮十萬火急地趕到城裡,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雖然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老師,可像她這樣信守諾言、千辛萬苦把輟學打工的學生找回來,真的令人感動。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在貧窮面前總是顯得那麼無能為力。影片中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總是讓我忘不了。雖然水泉小學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又是那樣貧寒,可是同學們仍然在艱苦的環境里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嗎?我們的老師也處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就更有理由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回報社會。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9

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電影,我覺得魏教師很愛自我的學生,她為了找張慧科跑到城裡去,花了好多錢,她的錢都是到磚廠和學生們一齊搬磚掙來的,很辛苦才掙了十五元,她給學生們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她讓同學們一人一小口,最終輪到她了,她只喝到了兩滴,這時候她們的錢只剩下九元了,因為沒錢買到城裡的車票,她只能步行到城裡,在城裡為了找到張慧科,節儉每一分錢,自我用筆寫了尋人啟事一百張,渴了就喝自來水,餓了就吃別人的剩飯,她到了電視台,為了找台長,在電視台大門外等了一天半,最終見到台長了,她要求台長幫她找張慧科,台長說讓她做一個農村教育專訪節目,能夠節儉廣告費,並且還有可能找到張慧科,魏教師在節目中哭著說:「張慧科你在哪裡,我都找你找了三天了……」當她們回到村時,有些人給他們捐了彩色粉筆等學慣用品。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是:教師的愛是偉大的,為了一個同學找了三天時間,因為魏教師與高教師之間承諾過「同學們一個都不能少」。魏教師堅持著,承諾是最重要的,我們也要遵守承諾。

多麼偉大的教師,多麼感人的故事。我們生活在這么優越的環境中,學習在這么寬敞明亮的教室中,我們以後更要認真加強學習。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0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為《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高老師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裡窮去城裡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裡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雖然我們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可是差距為什麼這么大呢?像有的孩子買一瓶可樂,沒喝完就給扔了,但是,水泉鄉水泉小學的孩子們呢,買一瓶可樂,一人只能喝一口,還要留給老師。水泉小學的學生在惡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學習,而且成績都很好。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為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地為我們辛勤地忙碌著。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為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1

看了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贊嘆:「多好的一位少年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理老師魏敏芝,僅僅十三歲,小學剛畢業,如今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老師臨走前告訴她:全班二十八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都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里選拔明新紅為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而第二次張慧科因家庭貧困,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

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人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的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台門外。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著到長途車站,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寫了尋人啟事,又到電視台……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著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看了影片,我受到深深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新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2

看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贊嘆「多好的一位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課教師魏敏芝僅僅13歲,小學剛畢業,當時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高老師臨走之前告訴她:全班28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也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里選拔明新紅為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第二次張家慧因家庭貧寒,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子,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個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得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台門外,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著,她到長途車站,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車尋人啟事,又進電視台……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著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實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我今年也是8歲了,我也要長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親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3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裡面內容非常感人。

在這個感人的故事裡,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姑娘,她當上了代課老師,以前那位老師姓高,臨走前高老師跟代課老師說:「這28個人我交給你了,要一個都不能少。」小魏老師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

代課老師姓魏,由於那是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在這里有四個年級,在一間教室里讀書,而且教室很窄,老師連粉筆頭都節約,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差距多大呀!

魏老師細心地照顧著這28個人,可是這裡面有一個孩子叫張慧科,是個小男孩,他家太窮,就到城裡去打工。魏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連忙湊錢去城裡。於是她領著同學們搬磚攢夠錢,跟剩下的27個孩子告別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裡連著2天2夜都沒睡覺,她的耳邊又想起高老師的那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於是她連夜趕路,終於到了城裡,並且連忙寫了好幾張尋人啟事,寫了一晚上粘到各處,後來她知道可以從電視台找人,而且更快,在電視台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那個小男孩——張慧科。

魏老師對學生負責,雖然窮,但是魏老師依然牢記著這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真讓人敬佩!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14

今天,我們的語文老師帶我們去五樓多媒體教室看了一場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故事講述了貧困山區水泉小學的高老師因母親生病要回鄉一個多月,所以,讓村長找一個帶課老師,村長就找了一個年僅13歲的魏敏芝做帶課老師,並答應給他50元,吩咐他一個學生都不能少。因為班裡有一個女生跑的快,被縣里的老師看種了,所以讓她去縣里上學,可魏敏芝說,高老師吩咐他一個都不能少。

幾千塊錢,所以到縣里打工掙錢去了。於是,魏敏芝決定去沒過多久,另一位同學又輟學了,經家訪才知道欠人家縣里找張慧科,他先是去廣播台叫人家播,可是沒找著。又去商店買了紙和筆寫了尋人啟事,可是在他睡著的時候被風颳走了。他又到了電視台,等了台長一天多,終於見到台長,找到了張慧科。電視台為水泉小學捐了錢和許多學慣用品,電影圓滿結束了。

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是多麼的關心和愛護。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好的成績來報答我們的老師。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多多捐款。

D.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雲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觀後感 範文 ,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1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電影,電影的 故事 情節可以讓每個人淚流滿面,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心裡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不同家庭抗癌的生活軌跡。男主角韋一航自從得了癌症做過手術後,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總是把自己藏在黑暗的角落裡,從來不願與人交流,生怕別人關注到他。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遇見了一個陽光樂觀的女孩,就是電影女主角馬小遠,她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天喪氣極致的韋一航。馬小遠在生活中感染著他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不幸的遭遇,煥然一新的韋一航在無意中了解了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從而也感受到了世間的真愛。韋一航和馬小遠成為了相互鼓勵一起抗爭癌症的夥伴。最終,伴隨著馬小遠的離世,韋一航獨自一人完成了徒步旅行的人生願望。

整部電影中還有一些病人都是在癌症與現實的痛苦掙扎著,他們勇敢的嚮往著美好的生活,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雖然有淚水,但也有笑聲,溫情中摻雜著幽默,他們用力去珍惜當前,積極的面對生活,抗癌的人最終都能得到一朵「小紅花」。看完電影後,感覺我們普通人也應更加如此,也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當每天早上睜開眼後,看到的應該是希望的曙光,要敢於與生活中的「酸苦辣」作斗爭,要始終保持自己積極且飽滿的生活熱情,守護心中的正氣,決不放棄愛的力量。

這部電影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劇中的人們那種面對不幸生活而樂觀向上的精神。人活著,活的就是一種精氣神,保持好自己的心態,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生活的真諦,讓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秒都會有更加有意義。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2

「你好,我叫韋一航。要看看我的腦部切片嗎?」這是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主角之一韋一航的一句自我保護的常態說詞。「我坐公交車坐最後一排,在房間耍要躲到角落。我怕別人關注我,也怕關注別人。因為假如別人愛上我或者我喜歡上別人,我怕剛要掏出真心,我就不在了。」

這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的常態。歲月就是這樣讓他看起來儀表堂堂卻無法過拼搏學涯的正常日子。韋一航不出家門,除開父母不與人交流,他剛花季雨季的年齡就做了腦部腫瘤切除手術,輟學在家,父母為了他手機屏幕壞了不換,為飯桌高低不平的墊紙加了又加,母親常年為了2毛錢跟菜販子喋喋不休。所以那些我們覺得不正常的或者腦子有問題的人,他總有他的合理生存法則,如此這些,不是生活所逼,誰又願意「不正常」。他不敢有詩和遠方,因為常年要吃大把大把的葯,常年要做檢查。

自我「規則」畢竟在真愛面前不值得一提。這位被父母心疼而安排去社交時就說:「你好,我叫韋一航,要看看我腦部切片嗎?」遇到了電影里另外一位主角:馬小遠:「腦部切片有什麼稀奇,我5歲就有了,拿切片裝什麼酷,媽寶。」從小不知道母親的樣子的馬小遠看起來比韋一航陽光得多。她上直播,參加癌症病友會......她對人生充滿積極樂觀。也許是父母安排,也許是命中註定,馬小遠和韋一航在一次癌症病友會相遇,那是一群吃著葯缺著錢扳手指數天數的癌症病人,卻在那裡喊:戰勝癌症,我會勝利。韋一航不服氣:「戰勝什麼,那不是騙人......?」他的確就是皇帝新裝里的小孩,說出了真話。可是病人不樂意,他們想鼓起勇氣活下去------「哪怕看起來正常一點也好。」

馬小遠為了讓韋一航走出他認為的「上天安排的困難模式」,馬小遠在家周圍找馬爾地夫,找三亞,吃燒烤喝汽水,到冰庫找南極,到沙堆看沙哈拉沙漠。公園雨里漫步熱帶雨林,喝椰樹汁。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馬小遠的熱情似火打動。韋一航終於打開心扉,看開腦癌,並且愛上了馬小遠。可是正如他說:「上天見不得他好。」他腦瘤復發了。

也許是因為他心裡的想的那個青島胡在豆腐腦餐館看見了,也許是因為忘記了癌症的恐懼,大膽品味人間燒烤,紅燒肉,喝汽水。他又進醫院了。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3

韋一航屏蔽了馬小遠。雖然,他仍然天天看馬小遠的微博,每天背誦她↑直播的台詞,模仿她的小動作。終於還是被馬小遠逮住了:「電話不接,信息不回,咋回事。」韋一航回答「沒空」。「你就兩字回答」馬小遠說他慫。韋一航掰著手指----「現在很好,慢走不送。」韋一航再一次開啟了封閉模式,他的確又對生活、生命失去信心了。馬小遠也許生氣了,也許是她的腦瘤又隱隱作痛,她不再打算去讓韋一航看心理健康醫生了等等而去操心了。可是韋一航發現,他不能沒有馬小遠的「心靈雞湯」或者愛。他終於鼓足勇氣對馬小遠表白。馬小遠本來不信韋一航會愛上自己,可是看見他學做她的小動作,她相信他是真的,兩個病魔纏身的人終於鼓足勇氣愛上對方,馬小遠獎勵從來都沒有得過一次獎勵的韋一航一朵小紅花,她說:獎勵你第一次人生積極主動。

因為愛的點燃,因為年齡的長大,他們真的想有詩和遠方。

韋一航想去他腦海中的「未來」---清純的海浪邊潔白的少年和潔白的百褶裙。馬小遠也想成為韋一航海里那個清純、美麗、動人的女子。他們終於出發了,哪怕一次也好。可是命運就是這樣,走到半路,馬小遠腦瘤復發了,她再也沒能走出醫院。

在悲痛中,韋一航終於鼓足勇氣,自己去了青海湖,他說:他的未來就是馬小遠,那未來就是他們的詩和遠方。可是馬小遠說,那是另外一個平行空間。那裡沒有病魔,沒有癌症病友群,沒有失去小孩雨中等待著的媽媽,沒有聾啞人送外賣。而他們父母不會為他病魔花錢而拮據,馬小遠可以看父母爭吵就帶上耳麥,他們能正常結婚生子,而不只是在腦海里幻想。

《送你一朵小紅花》結尾是浪漫的。我們更多的人享受著這樣的浪漫。而我們卻不能像做到韋一航最後感悟說的:過好每一分鍾,珍惜每一分鍾。這也許保爾柯察金說的:「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也許想問自己:我腦子沒毛病,是不是知道平凡可貴,正常浪漫?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4

早前就聽說過這部劇——《送你一朵小紅花》,今天終於有時間一家四口圍坐在電視前,在開場前,孩子他爸在一旁提醒我,控制下情緒,還有意把紙巾盒遞到離我最近的地方,看來這部是催人淚下的感人劇!

劇情真實地詮釋了一群年輕抗病魔的家庭和年輕人與抗病魔的成長和經歷,生命貌似剛剛開始,可又面臨著結束,男主角一帆在病魔面前不知所措,自卑,抱怨,無助,有自己的夢想但因為疾病纏身而不敢去夢里的那片湖,女主角小遠活潑開朗,自信大方,從五歲就被病魔纏身但依然熱愛生活幫助他人,用正能量影響周邊的病友,讓大家看到生活的美好和意義所在!

雖說整個劇情很些傷感,但也有苦中作樂的笑點,整個劇是被愛熏陶著,一帆在病魔面前的無助,抱怨,無奈,自卑常常提醒自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有可能隨時病發而失去生命,有太多可怕的未知!但他有一個充滿著愛的家人,有爸媽的全心照顧,全力支持,有爸媽的親密關系牽絆著一帆,有愛他的姥姥和家人,在一次家庭聚會中,一帆聽到姥姥說要賣房子來治他的病,看到因為難受而忍不住流淚的父親,一帆重新啟帆!

小遠的眼神中散發出對生活美好的光芒,不管能活多久,但每一天都要熱愛!小遠的父親為了能陪伴女兒,使出渾身解數讓女兒開心快樂,人生無他求,能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媽媽,你怎麼了?」,兒子看到我時,我已用了小半盒紙巾,眼淚不聽使喚地往下流,觸景生情,生死離別,我們又曾不害怕呢?面對挫折和失敗我們又何嘗未沮喪過,但回到劇情,忽然發覺,能活著就有希望,能活著就定有追求,能活著何必苟且!

1:憧憬生活珍惜當下

活著就是一種美好!珍惜生活中獎勵的每一朵小紅花,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已經離世有五年了,但我經常在夢中見到他,一張慈祥的臉膀眼神中帶著些許憂傷,父親對自己要求很高,年輕時不甘願和母親在家耕種,時常會外出做一些小生意,當然家庭條件的日益改善也少不了父親的一份功勞!

我們家有兩女一兒,我最小,當然我是家裡最受寵的那一個,從小就是父親心中的乖乖女,我的第一朵小紅花是父親給的,而姐姐和哥哥就吃了不少苦頭,父親對哥要求很嚴,可記憶中的哥哥又是非常不讓人省心的那種,父親經常對哥哥的未來加以比喻,沒有憧憬和嚮往!

父親在世那些年一直惦記著哥哥,希望他能回家找個工作養家服口,可事與願違,父親在走的那一天,眉頭是鎖緊的,他的顧慮只有我和姐姐知道……

如果父親用另一種方式去引導和鼓勵哥,可能事情的結局會有所轉機!

未來可期,當下必珍,就像劇中的小遠,她的出現詮釋了劇中積極樂觀,珍惜當下,別等失去了才發現原來生活有第三種選擇!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5

這是一部有關抗癌的電影,主人公分別叫韋一航、馬小遠。這兩位都是癌症患者,與癌抗爭。韋一航是特別喪的一個人,馬小遠的出現改變了他,但是結局很現實,馬小遠復發,永遠離開了他。原本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因為我曾經也是癌症患者的家屬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可能是我已經看開了吧,看電影是時候竟然沒掉一滴淚,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我可能是吧,現在的我很怕愛,更怕被愛。言歸正傳,先談談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比如語言,並不是全部都是標准普通話,有夾雜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這樣更顯真實。確實,患癌症的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統一的標准普通話啊。比如韋一航拿筷子特別近,這在中國習俗 文化 中表示離家近,走不遠。確實很符合這個人設。比如醫院門口那位爸爸,女兒離世之後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卻硬往嘴裡塞。

比如假發店老闆錢包掉地上韋一航看到照片後驚訝的臉。比如……太多的細節,很符合現實。回想起我知曉我爸患癌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很喪,就像韋爸一樣聽不得「死」這個字,自家生活就像韋媽掐菜葉子那般斤斤計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太多的回憶。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罷了,但是我卻感覺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電影中大家喊 口號 的時候,都在喊可以戰勝癌症,但是癌症真的可以戰勝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這也是我的疑問。當今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設備、醫學水平都發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現在癌症的治癒率明顯提高,但是我還是有疑問,癌症可以戰勝嗎?如果可以戰勝,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離開?包括我的父親。有時候我就在想啊,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化療,也只是暫時稍微延緩了他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活的很痛苦,延長他們的生命就是在延長他們的痛苦,他們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

但是順其自然,看著自己的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當我看到我父親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我悲傷的同時也感到一種解脫,無論是對我父親還是對於我,還是對於我的家人。怎麼說呢,因為我父親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醫生明確告訴我們治療的意義就是蓄著一口氣,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父親就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想的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我們明明知道最終的審判結果,卻在等待著,等待著判決。所以當父親真的離開之後,心痛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就像死囚的審判結果終於出來了,斬立決。

觀看這部電影觸動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傷,心很痛,卻沒有眼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應該是冷血吧!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相關 文章 :

★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 電影看上去很美的觀後感範文5篇

★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優秀範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心得範文5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看上去很美觀後心得總結5篇範文

★ 電影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000字作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精選範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作文

E. 《聽見天堂》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聽見天堂》觀後感(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1

《聽見天堂》是一部義大利的關於夢想與勇氣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純真與希望。在盲人的世界,興許剛開始的時候剩下是絕望。兩種對於我們來說的世界,恐怕是光明與黑暗的對比吧。

我想說,我認識一個小男孩,他叫米可,一個勇敢的孩子。米可出身在窮鄉僻壤,但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流的電影大師。只因他是那麼的熱愛電影,然而上帝跟他開了一個最殘酷的玩笑。在他十歲那年,米可玩弄一支來復槍時不幸走火。鏡頭緩慢而又那麼的殘忍。即使再次看到那個場景,也會捂住耳朵,緊閉雙眼,不忍看到。"這僅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嗎?"我想。也許是人生途中不可避免的考驗吧。從此米可的世界是模糊的,父母再三決定把他送入盲人學院。只是,這樣的做法難道不覺得是對一個還是孩子的米可一種侮辱嗎?對於才進學院的米可是不順利的。但他卻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唐老師。曾在冬季交流會上,米可的作業受到了校長的批評。原因是米可拿了學校的錄音機。任性的孩子,在第二天沒去上課。唐老師去看望米可。米可躲在了床下面。但是不小心被老師看見了。唐老師為了滿足孩子的感受,特意對著空盪的房間喊了幾聲:"米可。"接著就坐在了床邊的椅子上。

"奇怪他跑到哪裡去了。我有東西要給他。嘿,給他留個字條好了。好,就這么辦。來,開始吧。""米可,我是你的老師。我代表你的同學們給你寫信,我們都非常的想念你。關於你對大自然的觀察作業,其實沒那麼糟。有點怪就是了。也許我們的批評太嚴厲了。所以我決定給你一個禮物。也許你會用的到。"唐老師把包放到地上,慢慢推進床下面。"但別告訴別人,這是我們的秘密。可惜米可不喜歡學點字,所以他看不懂我的留言。我想我還是拿走好了。"說完,便想將包重新拿回,米可拽著包不說話。"我不應該帶走嗎?"唐老師輕聲問著。"不要。"米可回答道。"我真希望米可學會點字。那他就會讀懂我的留言了。他會好好學點字嗎?"

"會。"那個孩子應了聲。"好極了。"說完,老師便走了出去。

這個老師啟發了米可的天然的物資,這個天分是別人沒有的。還記得因為被校長發現米可和他的朋友們在演習一個故事。錄音機被沒收,學校決定開除米可。米可對唐老師說:"我沒有和別人說你給我錄音機的事情。"最後的表演,很精彩。每個家長將眼睛蒙住,一次特殊的表演,讓所有家長萬分感動。

最後,場景再現,米可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奔向廣闊的草地,耳邊還回盪著那句:"米可,我們好想你!"不再是譏諷,只剩溫暖。

透過《聽見天堂》傳遞著一個共通的理念:不論處在何種狀態中,每個人都有勇敢去追求夢想的權利!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2

觀看了《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米可在他十歲那一年,因為好奇,玩起了家中的槍,結果不小心摔倒,誤扣了扳機而導致走火,從此,米可便只能與五彩繽紛的世界永遠告別,只能在特殊學校讀書。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你的一道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米可無意間用雙手摸到了錄音機。漸漸地,他明白了錄音機的功能,也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小盒子",並用它來領略這個多彩的世界。經過老師的幫助,米可最終成為了著名的電影音效大師。是呀,正如電影里的唐老師所說:人有五個感官,為何只選擇其中一個?失去了雙眼,還可以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大腦去思考。有些名人,像愛迪生,他兒時雖然生活艱苦,甚至被學校老師稱為"低能兒",但是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依然研究出了多項發明。

通過這部電影,也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們身心健全,生活的也無憂無慮。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嘲笑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所缺陷的人。其實,他們和我們沒什麼兩樣,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諷刺、嘲笑他們呢?只要肯花功夫,肯努力,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取得成功的權利!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3

不久前,無意間打開網頁,看了電影網的提到的電影《聽見天堂》,於是就在網上搜索來看。靜靜地觀看了這部義大利的影片,雖然全是義大利文,但從屏幕上的中文字幕絲毫不影響我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影片大意是:一個義大利小鎮的男孩米可,因為一時的貪玩和好奇,被槍射傷了眼睛,只能夠看見朦朦朧朧的影子,從此他的世界從天堂掉落到地獄。更悲慘的是,根據當時的政府規定,年僅十歲的他被迫離開了父母的身邊,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教會制盲人學校里住讀,在那裡認識了許多與他相同的盲人小孩,以及頑固保守的校長,善良的引路人唐老師,可愛的法蘭絲(米可的女朋友),煉鋼廠的盲人青年艾特瑞等各式各樣的人物。

影片中唯一的反派校長先生,雖然同為盲人,但他卻早已經被眼前的黑暗給徹底吞沒了,也許他根本沒有去努力,去奮爭過,早早就向現實妥協,他無法理解孩子們對光明和顏色的渴望,在他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地去做個紡織工或是接線生,走大人們已經規定好了的路,而不是突發奇想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他無法制伏和改變米可的時候,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想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是真有一種靈魂深處的某種東西被喚醒的感覺良知被所謂的傳統壓制,自由被所規定條條框框。如果說應試教育是一間鐵屋子的話,對於這些昏睡的孩子,你怎麼辦?有百年歷史的這所義大利盲人學校的教學方法很簡單,就是讓盲童學會簡單的識字,然後重點學習紡織和接線一類的工作,將來做紡織工人或者接線員,有一個可以糊口的一技之長。因此,在這里只有訓誡,並無真正的自由可言。唯有極具天賦的盲童米可,借一個錄音機來捕捉和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受,最終影響了一批盲童,他們錄制了自己製作的故事,在優秀的唐老師的協助下,感動了所有家長,改變了這所學校。感動我的,不是這群孩子特別是米可的天賦,而是他在黑暗世界中始終存在的對生活,對自由的渴望。在我看來,米可的意義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始終保持著的這種渴望,這種對於世界的敏感,這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不屈的探究精神。而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或許真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的生活中消磨掉了生活勇氣以及對生活的新鮮感覺,也因之失掉了創造力,離天堂越來越遠。

人有無限可能,沒有人有許可權制了任何人的發展,但有些人往往都被"理所當然"的偏見,而限制了自己及別人。眼盲心不盲,人的世界還是可以很豐富,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巨龍校長先生那樣心盲的人?缺陷雖然使人無法很方便,一樣還有前進的能力,只是不在那條主流的路線,但同樣可以做到成功。所以前進不了,不該怪環境,也不是沒能力,只是沒有去找路或沒有走對路。

貝多芬同樣是殘疾人,走的路比很多人都成功,不是因為天賦,也不是沒能力,而在於始終保持著的一種種渴望,而不是理所當然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生活之路從來都是曲折的,願我們每個人都懷揣夢想,像米可一樣不折不撓地把夢想變成現實。不要成為可怕的巨龍——校長先生。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4

因為本學期的課程安排,假期沒有隨青馬班學員一起做社會實踐,而是跟學院到北京、安徽、上海做綜合實習;根據青馬班組織安排,回來後觀看了《聽見天堂》這一影片,感觸頗多。

從西遞回來後才看了《聽見天堂》;影片大意是:一個義大利小鎮的男孩米可,他從小就夢想成一流的電影大師,因為一時的貪玩和好奇,被槍射傷了眼睛,只能看見朦朦朧朧的影子,從此他的世界從天堂掉落到地獄。更悲慘的是,根據當年的法律規定,年僅十歲的他被迫離開了父母的身邊,來到一所陌生的特殊教會制盲人學校里就讀,可是有著豐富想像力和自由意志的小米可,那堪忍受特殊學校刻板單調的童工學習式生活呢?影片中唯一的反派校長先生,雖然同為盲人,但他卻已經被眼前的黑暗給徹底吞沒了,也許他根本沒有去努力,去奮爭過,早早就向現實妥協、投降,他無法理解孩子們對光明和顏色的渴望,當他無法制伏和改變米可的時候,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想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影片最後唐老師在校長面前的據理力爭和後來親自參與引導,才使這群孩子排練已久的大戲,完整地呈現在校慶的演出中,讓每一位前來觀賞的家長欣喜不已,給每個家庭帶來了希望的曙光。當孩子們賣力地在台上表演著他們的童話故事的時候,坐在屏幕外的我們也被深深地觸動了。在那一刻,我們似乎真的忘卻世間所有的煩惱和無奈;在那一刻,天堂之門悄然打開,天使們在用心用力地傳達著愛;在那一刻,誰能不附耳傾聽;在那一刻,誰又不能聽見天堂的聲音呢?

影片真實可感,孩子們的天真與無奈展現的淋漓盡致。在當時特殊而又束縛的教育體制面前,盲童們顯然屬於弱勢群體,是唐老師帶著他們聽到了天堂的聲音,以天使的形象演繹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很大,人有無限可能,沒有人有許可權制了任何人的發展,但有些人往往都被"理所當然"的偏見,而限制了自己及別人。不要殺死孩子的想像力,因為你可能正在殺死一個未來的偉人。比如愛因斯坦、畢卡索,貝多芬。缺陷雖然使人無法很方便,但是卻不代缺陷會使人廢掉,缺陷沒法使人變殘廢,只有自己才會讓自己完全的殘廢。缺陷雖然會使人在主流的路中,動彈不得,但不代表失去前進的能力,而是要換條路前進,一樣還有前進的能力,還是可以到達終點。所以前進不了,不該怪環境,也不是沒能力,只是沒有去找路或沒有走對路。

透過電影再看看現在我國的教育體制,我們都是體格健全的,但是個人稟賦有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教育部門真的走進了每個孩子的心靈、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了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要懂得發現並且堅持,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拋棄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米克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個好老師一直幫助他。而我們要做自己的老師,不斷提醒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因為反對你的人不一定是對的。

每件事物都是在發展中前進的,義大利的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廢除盲人學校是多麼正確的一件事情啊!也許在正常人眼裡,殘疾者是多麼的可憐,多麼的需要人幫助。可是這種想法往往是給他們最大的傷害,其實他們與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應該過正常人的生活。

最後,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不要因為一些挫折而改變自己的初衷,生命的可貴就在於自己找到自己的'出路,打開自己的那扇窗。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5

有幸在運河影評院觀看了《聽見天堂》。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米可的義大利男孩,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眼睛只能看見物體模糊的影子。根據法律規定,米可只好進了盲人學校。盲人學校的校長堅信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讓學生學習紡織和接線,因為他認為,盲人不會獲得自由。一次關禁閉,米可意外地發現了一台舊錄音機,在唐老師的點撥下,他把興趣轉向了錄音。後來,米可提出在校慶大典上表演錄音話劇,得到了夥伴的支持,幾經波折,在校慶那天,向父母們展現出了一個神奇的聲音世界。

「千里馬常有,然伯樂不常有。」唐老師那句「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器官呢?」就是因為唐老師的這句話讓米可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夢想。

小時候的我,有許許多多夢想,但,大多都隨著時光流逝而漸漸消失。而米卡沒有放棄夢想。他堅持他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一位聲音剪輯員!

夢想,要去努力實現。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6

近日看了電影《聽見天堂》,我感觸頗深。首先吸引我的是影片的標題——「聽見天堂」,我想知道天堂如何用耳朵來「聽」。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位名叫米可的義大利男孩在十歲那年因為一場意外致使雙目失明,告別了五彩斑斕的世界,而後在父母及老師的關心呵護下追逐自己的夢想,最終成為了著名的電影音效大師的故事。

《聖經》上有這樣一句話:「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人生必然不會一帆風順,但也不會長期處於逆境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挑戰。電影中盲校的唐老師的話令我印象深刻:「當你看到一朵花,你就不想去聞聞它的味道嗎?下雪時,你不想走在上面嗎?捧著它,感受它在你的手中融化。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他們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這樣可以感受到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蛻變,變得更有力量。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只要心中有夢想,砥礪自我必將開啟自強之花。

曾有一次,我深入接觸了弱勢群體,同幾名志願者一起參加了「黑暗中的對話——體驗盲人生活」活動。我在一位資深盲人叔叔的帶領下,試著走了盲道,逛了公園,也體驗了不一般的坐公交車和超市購物。我們還一起共進了一次最為特殊的午餐。當我蒙上雙眼,眼前陷入黑暗的一剎那,我感覺瞬間失去了半個世界,在體驗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光明的可貴,更切身地體會到失明帶來的痛苦。一路上,盲人叔叔牽著我的手,不時給我力量,「別害怕,有我帶著你,不會摔跤的」,我回予他一個感謝的微笑。其實,往上走的時候還比較容易,下台階的時候就比較驚險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台階,眼睛也看不到路,心裡直發慌,總擔心踩空摔倒。但我始終相信盲人叔叔會保護我,同時我也感到一陣心疼,為他們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而心疼。盲人叔叔的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說:「我們不希望人家叫我們瞎子,我們不瞎,我們只是眼盲。」其實他們很堅強,然而,他們又很脆弱,他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那次的活動具有不凡的意義,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告訴自己要盡己所能關愛他們,用我們的善意之舉為他們漆黑的世界點亮一盞心燈,讓他們感知這個城市的溫暖和熱度,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

命運並不會把人逼上絕路,苦難是人生看不見的財富。追逐夢想的身體殘缺者,他們是富裕的,是心靈上的富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深感慚愧。身心健全的我彷彿失去了那一份沖勁,不懂珍惜生來擁有的一切。同他們相比,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已少了很多阻礙,沒有理由不努力奮進。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堅持扎扎實實幹事,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增強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歸屬感發揮青年溫度、青年態度、青年亮度。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7

我最喜歡的影視劇作品是一部名叫《聽見天堂》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從小失明的孩子--米可,他從小出生在托斯卡尼,從小便熱愛電影,卻因為一次意外,而讓他不得不與黑暗為伍,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的特殊學校就讀,然而這一切的挫折直到他在學校找到一台老舊的錄音機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展開。然而這個生命中重新點燃的希望卻被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硬生生地打斷。即使不被認同,米可仍是朝著夢想邁進,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周圍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視障者的夢想與能力。

影片中米可那盪人心腹的話語令人刻骨銘心。「褐色,或許就像樹皮,摸起來有些粗糙。喜歡藍色,就像踩著單車時,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藍色,它是象徵著天空和大海的顏色。」他所憧憬的是心靈的自由。

失明是悲慘的。而這部電影卻不用這個去鋪開話題,賺取觀眾的眼淚。童趣是這部電影的基調。因為有愛,就有晴朗的天空,再大的悲哀不過是一時遮蔽的烏雲罷了。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只是有時候我們會被現實中的冷落和自卑所蒙蔽,擁有的時候並不知道它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只有到真正失去它的時候,你才會感到,其實它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及生命。高雅並不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只有對人內心的挖掘才可以獲知生的意義。即使自己平凡又怎樣,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嗎,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是因為他們的出生?我想我會盡力拚搏,不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只要我努力,我將離成功近,觸手可及。當我快要走進成功的時候,我想我會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因為對我來說從來就沒有任何安全感,於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須這樣做。世上沒有回頭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就想,那麼好吧,我要盡我的所能努力奮斗,看看究竟會怎樣。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很累。可是無論我們多累,或者別人對我們的處境有多大偏見,每天只是想熬過夜晚,直到太陽升起,這時一切可以重新開始,重新再來。生活總是這樣:一會兒所有東西都有意義,下一刻一切又都變了。人會生病,家人會離開,你的朋友會關閉曾對你敞開的那扇門。我坐在那裡,經歷過的那些快速的變化折磨著我,心裡卻沒有悲傷。不知從哪裡,也不知為什麼,一種異樣的感情偷偷地佔據了悲傷的位置,那就是希望。我想,如果生活可以變得很糟糕,那麼,它就可以變得更好。努力吧,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人時刻准備著告訴你事情應是怎樣的,什麼事情是現實可行的,但同時我也體會到其實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是怎樣,除非他親自去嘗試了。

這動人心弦的清潔,讓多少觀眾的眼淚悄然落下;這震撼人心的故事,讓多少人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

《聽見天堂》觀後感 篇8

無意中打開的一部電影,當時也不了解電影背後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以為是印度電影,人物外形有點像,放的是原音+字幕,肯定是聽不懂的,但感覺語速有別,直接按暫停搜了一下背景故事。果然,這部勵志片,不是印度電影,來自於義大利。是由真實背景故事改編的電影。依託真實原型而進行的創作,毫無凝問最吸引我去觀看。

電影沒有過多炫亮的特寫,也沒有風景秀麗的畫面,隨著故事的娓娓道來,我們從最普通的街道和人物臉上,看到了幾位演員內心堅定的聲音,相對於鄧超主導並主演的《銀河補習班》所反復強調的「永不放棄」所不同,該片從頭至尾都沒有這方面精神糧食的輸入,但我卻從頭到尾都有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感動!

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是相呼應的,相同的游戲,共同的歡樂,所不同的是被蒙著眼睛抓人的作者,最後是真的瞎了。一把扯下蒙在眼睛裡那塊布,用力甩掉,張開雙臂,往四周撒歡追隨夥伴們的一幕,眼裡的淚水瞬間湧出來。導演真厲害,臨門這一腳,太讓人欣喜!並非親歷者,但僅僅作為觀影者也深知,那一刻,真的瞎掉的男主角,他已完全接受了命運的不公。上帝關閉的只是表面的門,他心靈的門,是完全開啟的,鎖匙也讓他緊緊握住了。影片中,他的父母相視一笑,可是我卻依然記得那個淚流滿面的母親的悲傷。在必須接受法律的規定,把孩子送到盲人學校時,她告訴學校的人該如何照顧他的一幕,那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無奈,也許這是影片中更深層的一面,為什麼會在受到不幸的時候,有人就可以無情的以「為你好的」面孔直接切斷了他應有的權利?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這是導演對於當時法律的一種宣判(當時的法律是盲人只能去上盲人學校,接受呆板的教育),也是主人公們所想要去捍衛,去爭取的內容。夢想依舊,過程艱辛,但,社會不能由此而定下標簽……

男主角很慶幸,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在他的鼓勵和幫助引導下,最終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成為出色的聲音剪接師。

「 音符會蛻變,變得更有力量!你有五個器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是呀,我們擁有健康的五官,健康的體魄,為什麼不正確利用好呢?有人說,盲人的耳朵特別靈,那是因為,當他只能通過聲音去擁抱世界時,他就用盡全力去發揮了耳朵的作用。而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看不見,聽不見的部分內容,是我們故意忽視的吧?還是說我們壓根就漠視了?從今天起,我們一起用力,每天認真的用好嘴、眼睛、耳朵、手……然後追隨著自己的內心,創造美好的每一刻!假以時日,我們回顧所走過的路,此生無憾!

F.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1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早已耳聞這部電影總能戳中人的淚點,每一個從影院里出來的人都哭的很兇,止也止不住。大年初二那天,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帶著極高的淚點走進了影院。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賈小玲在母親因為車禍去世後,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與母親成為了姐妹,賈小玲費盡心思逗母親開心,幫助母親完成心願。影片在好笑的同時,眼讓人不禁淚如雨下。

這部影片實際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人說賈玲演的太假了,根本沒有一點點真情實感。而實際上,這部影片與其說是演出來的,但不如說是把真正的一個事情重新上演了一遍。電影的末尾是賈玲的內心獨白:打我記事起,我的母親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模樣但是我就忘記了她也曾經是一個花季少女。這部影片不僅僅是賈玲獻給他自己母親的,更是獻給全天下的母親。觀眾們在看著賈玲在電影中一次次的撕心裂肺的哭,看著賈玲的母親在被自己的女兒逗笑後的熱淚盈眶,讓觀眾們都看到了有個普通的女兒,對自己同樣普通的母親的孝順,懷念。賈玲努力的在這次夢中實現了母親的願望,而醒來後,卻是與母親的生離死別。

其實電影中賈玲也是一個自卑的孩子,她一直都認為自己非但沒有給母親長臉,反而給母親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他還感覺自己如果沒有出生,那麼母親就會比現在更幸福。在這樣的心態下,當他看到廠長的兒子與母親相親時,心裡便暗暗埋下了一顆將他們撮合在一起的種子,讓他們相親相愛,讓母親的生活更加美好。在這里,已經有很多觀眾不停的抽泣了。我們同樣身為子女,又有多少人像賈玲這樣用心使自己的母親生活更好呢?

電影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被人們誤以為是這部電影里的梗,但也透露著一些心酸。看著賈玲濕潤的眼眶,這是多大的一次讓步啊!為了母親的生活幸福,他希望與母親再做一次母女,希望來生給自己的母親好好的掙一回臉。他希望如果這樣,母親就不會因為車禍而離他而去。但是事已至此,她只好做出了一個決定:自己不要出生。

在賈玲穿越回來的同時,他的母親也穿越了回來。面對女兒一次又一次的逗她開心,她欣然接受,陪女兒走過了自己最後的時光。在看到女兒褲子上的破洞後,為他縫補成一個可愛的卡通圖案;在女兒喝醉後,一步步背他走回家;面對廠長兒子的真心,她卻依舊與賈玲的父親相愛,依舊成為賈小玲的負責的母親。對於女兒,他或許錯過了自己一生中的青春時光,但他收獲了一個愛他的女兒,值得。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自己母親帶來的愛,不要忽視它,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再後悔。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2

《塵曲》所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人生路漫漫,有人前程似錦,鮮花滿地,有人卻墜入深淵,鬱郁終生,只有一種愛,無論你是登高遠眺,遙望輝煌前路,還是流水潺潺,靜聽平凡生活,它總在那裡,不散不滅,永恆不變。

李煥英的背影,在電影里出現了三次,那些背影是溫暖的,是柔和的,那是母愛的真實再現,是一顆包容女兒的心,正熠熠閃爍。

電影中的世界,似幻,是面對現實備受打擊的黃粱一夢;似真,是跨越時間溫柔體貼的相互成全。在我的世界裡,也有一位這樣的母親,她也曾是少女,也愛草長鶯飛,山間松月,碎花荷葉。

因為我們,她們褪去了少女的青澀,襲上了那世塵的滄桑。

我從她的背影里看到了歲月的痕跡。

許多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仔細回想,也只有那個午後,藍天清澈,黃昏悄無聲息的在天上望著,白雲醉的四處打滾,崎嶇不平的街道,在電線桿影子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凌亂。她推著車,載著我重重的書包,緩慢的走著,時不時四處看看,盡管我們都清楚,這條回家的路很偏,很少有人走,更不要說有車輛通過。我在她身後,看著她紛飛的衣角,再緩緩向上,暖白色的日光肆無忌憚的照在她的背影上,漸漸與她融為一體,在她的肩膀處暈開了溫柔一朵,她走入一棵樹下,透過樹葉的斑駁,她的背影也變得斑駁又脆弱,我突然停了下來,我想叫住她,卻不敢開口。

也許是聽到了身後沒有腳步聲的響動,她轉過頭,我清楚的看到她鬢角的絲絲銀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那是歲月在她身上鐫刻下的痕跡,她輕聲對我說:「走吧,早點回去。」我不肯移走我的目光,倔強的點了點頭。

我自詡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看到她鬢角的那一刻,彷彿是大夢初醒,我想起母親叮囑下的決堤愛意,它們經過歲月蜿蜒成河,在那一瞬間,透著絲絲白發向我涌來,刻骨銘心,仿如昨日。

「打我有記憶起,我媽媽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在電影的最後,李煥英去世,寬廣的街道上只有她的女兒開著車,我想她應該已經實現了當初答應她媽媽的事,「你的女兒會比他們更優秀。」

得時不待,時不再來。沒有什麼輪回百轉,更沒有什麼穿越時空。燈塔總會被海水侵蝕,盾牌也總會利劍穿透,我只懂得,凌空展翅,破浪乘風,那一片星辰大海,由我為您摘來。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3

過年時候沒時間看電影,但《你好,李煥英》的口碑太強大,這周一晚上去看了晚場。晚場的上座率也非常高,不愧是春節檔的票房贏家。大家都是前半場笑,後半場哭,笑中帶淚的結束了這場觀影。

影片中的賈曉玲說:自己有記憶起媽媽就已經是中年婦女的樣子。但是《你好,李煥英》中卻開啟了時空穿越,賈曉玲來到了自己還未出生的1981年,看到了媽媽年輕時候的樣子,這才發覺原來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原來媽媽年輕的時候這么漂亮。她走路會蹦蹦跳跳,有著奇奇怪怪的小心思,會和閨蜜吐槽看不慣的人和事,也會為了喜歡的男生有情竇初開的小心思。

但似乎成為媽媽,這一切就會被「叫停」。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因為神不是無所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媽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變得強大,無私,奉獻,甚至是無所不能。片中李煥英的那句催淚台詞也說出了每個媽媽的願望:「我的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行。」

片中的賈曉玲有個心結,她覺得自己沒為媽媽爭過面子,沒有做出過什麼成績,在和媽媽相處的幾十年之中讓媽媽高興的時候都很少。而同樣穿越過去的李煥英知道女兒的這樁心事,一直在努力的幫女兒打開心結。情節中多次李煥英試圖想讓賈曉玲知道,雖然她看起來普通平凡,成績寥寥,但是她樂觀健康的長大已經滿足了李煥英作為母親的最大心願。

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命運還有一次重來的機會,你還會做出和當初一樣的選擇嗎?每個人可能都對自己人生中的過往片段有過或多或少的後悔,或是在生活不順的時候回到過去重來一次。而在電影之中,時光機把重新選擇的機會送到了李煥英的面前。

賈曉玲一直覺得如果媽媽能嫁給廠長的兒子沈光林人生就會完全不同。所以穿越後她一直在努力撮合,希望藉此改變媽媽的人生軌跡,哪怕在之後沒有自己這個人也無所謂。賈曉玲鼓勵李煥英參加排球賽,安排沈光林和李煥英到公園約會,單獨看電影等等。可李煥英還是選擇嫁給賈曉玲的爸爸賈文田。她從來沒有覺得嫁給廠長的兒子有多好,也沒覺得之前的平淡一生多不好。嫁給賈文田,生下賈曉玲,李煥英從來沒有後悔過。哪怕要吃苦受罪,她還是要賈曉玲這個女兒。

後來,賈曉玲看到自己褲子上媽媽縫的圖案,說出來全片最大淚點:「我媽還不會縫啊。」讓我們進一步看到母愛的偉大,你以為你已經很愛媽媽了,可媽媽永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

最後,大家不妨也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希望大家好好愛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家人,珍惜當下的時光。今天是元宵節,祝福每一個家庭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4

我對80年代的故事有著獨特的情感,就如我喜歡《芳華》一樣。即便現代的生活方便了很多,人與人之間更是隨意了很多,但是80年代的魅力從未消減。

我多次思忖,正如電影中的賈曉玲在過去的歲月中發現了愛、表達了愛,我也想從這我未曾經歷的年代中,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去了解自己的親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去看他們的一個個決定,去理解他們的一次次付出。

電影中的李煥英,在當時無疑是優秀的,漂亮、智慧,可以在當時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如果選擇了與廠長的兒子沈光林結婚,未來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若干年之後方方面面都在人之上的就是她。但是她還是選擇了秘密戀愛三年的賈文田。

作為一個後代,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逐漸理解了那一個個決定對我們的影響。但是我們終將穿過時光的阻隔,去體會當時環境下他們的決定,也會偶然間通過一絲絲蛛絲馬跡,了解到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卻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上代恩怨情仇。

80年代,是機會遍地的年代,也是激情和真摯的年代,任何一個年代,我們都會追逐美麗、追逐名聲。也正是這些被追逐的事物譜寫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每個時代都不缺乏真正有能力的人被埋沒的現象,電影中廠長的兒子聲音條件並不好,但是是播音員,有一個工友說話每一個字都字正腔圓,卻依然沒有機會。

最後沈光林去了深圳,而且靠著自己闖,直觀上看是自己的奮斗,但是也不能完全無視家庭的支持,就如有的人在新一線城市工作,買房家裡出了200萬首付。雖然努力奮斗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上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根正苗紅你無法忽視。

我們回顧自己,回顧自己的家庭,在整個的發展,你總能尋覓出一點痕跡,或許你越了解自己的身世,你越明白此刻的自己。不論是一無所有的拓荒,還是家道重振的期望,嘔心瀝血,勵精圖治,才是該有的狀態。

電影是有很多感動的地方,尤其是最後當我明白原來你理解了我對你的好,你拚命的對我好配合我。那些此刻沒有進行的交流,在時空的穿梭里全部表達了出來,那些沒有言說的愛,那印象中就是中年婦女的付出。

表達愛要盡早,趁著我會喜怒你會哀樂,多表達幾次。至少證明我們還活著。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5

大年初三,一家三代,去看《你好,李煥英》。

圖片電影的確喜點和淚點都很多,這是賈玲想用穿越劇的形式完成自己對媽媽的虧欠,與媽媽互相成全,也是療愈自己十九年的遺憾吧?

但是,生活沒有如果,過去的事情永遠無法挽回。所以這部電影想表現的依然是媽媽成全女兒心願的過程,贊美媽媽那種「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就好」的母愛。

女兒以為自己在幫助媽媽改變命運;以為自己在鼓勵媽媽爭氣;以為自己在幫助媽媽走向幸福的婚姻;以為自己在讓媽媽開心,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存在……這是一個女兒的孝心。

豈不知媽媽從穿越的那一刻起就在成全女兒:為接住女兒而被砸暈;為讓女兒開心而參加比賽;在女兒喝醉時背著女兒回家;為女兒縫上褲子上的破洞……這是一個媽媽的無私。

也許,賈曉玲是一個不讓媽媽省心的孩子,但媽媽卻用無條件的愛鼓勵著孩子,養成了賈曉玲樂觀積極的精神。現實中,也許是媽媽的離開讓賈玲瞬間成長,想用自己的努力,向媽媽證明了自己「有出息」,即使媽媽再也看不見了。

幾年前看小品《你好,李煥英》,就被賈玲對媽媽的表白而感動,這部電影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母愛。

生活中不乏如賈曉玲一樣的「熊孩子」,總是在擁有幸福的時候不懂珍惜,可能還不停的給父母製造麻煩,也許那就是父母「甜蜜的負擔」。

所謂一夜成長,一定是經歷了巨大的變故,可如果懂事就必須痛徹心扉,那父母定不願意讓孩子承受這些痛苦,寧願孩子依然不懂事,依然闖禍吧!

據說賈玲的母親是坐在她父親拉草的拖拉機上,不幸墜落身亡,如果她知道自己的離開,讓女兒這么多年痛苦遺憾,無法釋懷,她一定會多加小心,保重自己。

我想,這部電影的道理也許就是:作為兒女,盡量在父母健在時,多一些努力少一些遺憾;作為父母,盡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過早的離開兒女,不讓兒女心存遺憾。

愛,就是互相成全吧!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6

《你好,李煥英》看哭了一個又一個觀眾,原因無他,因為情真意切!因為這是賈玲自己最真實的感情!世間事,唯有真情最動人!世界上如李煥英一般的女子,太多太多,如電影中最後說的那樣,我們都忘記了母親,也曾是一個少女啊!她們為了我們付出的犧牲,我們不論如何也難以報答,而我們最好的選擇,便是滿足母親的心意,過得幸福,健康快樂,這才是給母親最大的慰藉。

故事開頭交代賈玲出車禍穿越到幾十年前,現實是賈玲的母親因為車禍去世,這是現實和虛擬的錯位。

中間有很多包袱,都挺好的。但觀眾此時看著這些美好,就像看著將要凋謝的花朵。花兒越美,凋落的時候越讓人傷感。

最後一段演繹的都是家庭瑣事,可能你我都經歷了無數遍,可你知道,她再也沒有機會經歷了。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感覺這段如果可以再收斂一點,觀眾的情感宣洩會更充分。

這部影片笑中帶淚,通過一些簡單的故事,描繪出了母親對於我們那些我們從未知曉的關愛。母親應該就是這樣的,簡單而普通,但在為人母這件事情上,母親做的不簡單,或者是在別人眼中看似簡單,母親已經傾其所有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母親,或者說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母親。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7

電影中本色出演的賈玲,引起了我最多的共鳴,為了回報自己的母親,為了母親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即便是讓自己的存在消失,讓自己從來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也在所不惜,她心裡想的,一切都是母親,為了母親「犧牲」自己,自己心甘情願,在所不惜!

於是,她希望母親李煥英找一個更好的男子結婚,她希望母親李煥英能打贏那場被大家念叨了一輩子的比賽,能讓母親沒有那麼多的遺憾,想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母親,因為在賈曉玲的'眼中,母親值得最好的一切!

但看完電影我們才知道,賈曉玲自認為一切「最好的」「最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在母親李煥英眼中,不過都是過眼浮雲,在李煥英的眼中,自己的孩子賈曉玲才是世界上她最寶貴的最在意的,母親不在乎你飛得有多高,她只在意你飛得累不累,她不在乎你能有什麼樣的成就,她只希望你能健康快樂,她更不在乎你給她的物質上的那些東西,她更想要的,只是希望你能陪在她的身邊,坐在她的自行車後座,帶給她歡笑。

電影外的我們,其實一個個不都是賈曉玲嗎,以為自己必須功成名就,必須走上人生的巔峰才對得起父母親,才給父母爭得了面子。卻忘記了我們給予父母的「好東西」,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定義,在父母的眼中,那動則上萬的小物件,高科技,或許還不如我們自己動手,給父母下的一碗面。

孝敬父母,不能只聽父母怎麼說他們的需求,更多地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看,用時間去陪伴。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8

今天是大年初十,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神話電影院看電影,電影名字是《你好,李煥英》。

電影里的故事是從賈曉玲出生時說起,她的媽媽叫李煥英。賈曉玲從小非常調皮,闖了許多禍,從小到大沒有做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情,媽媽為她操了不少心。高考後,賈曉玲拿了一個假的大學一本錄取通知書騙媽媽。媽媽高興壞了,辦升學宴慶祝。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宴會中無意間被媽媽發現了。賈曉玲知道又惹媽媽傷心了,在回家的路上她向媽媽道歉,並說,她這么做的目的是想讓媽媽開心。媽媽原諒了她,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女兒以後會是最棒的。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就在這時一輛車飛馳而過,帶走了媽媽的生命。意外來得太突然,讓賈曉玲沒有辦法接受。她非常傷心,後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怪自己從來沒有為媽媽做一件讓她開心的事情。傷心過度她渴望出現奇跡,想讓時空倒流,她穿越到到媽媽年輕的時代,她想改變媽媽的命運,給媽媽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可現實中哪有穿越時空的事,已經發生的事情就無法再改變。最終賈小玲明白了:媽媽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優秀,媽媽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健康快樂。看到這里我感動地留下了淚水……

看完電影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決定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多為她做一些讓她高興的事,做一個勤學上進的人。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9

別人看電影《你好,李煥英》想到的是自己的媽媽,而我想到的是自己的爸爸,一個給我生命和智慧的男人。今生能做我爸爸的女兒,我感到特別的幸福!

我有時在想為什麼我的爸爸做父親能做的這么好?

是他讀的書多嗎?貌似不是多麼多,他才初中畢業呀。

難道是他媽媽遺傳智慧給他的嗎?對於這個親奶奶,我腦袋是斷片的,爸爸在他四歲時就斷片了。

難道是他經歷的苦難太多了?真的是超出常人的苦難啊。

或許是以上三種情況綜合產生了一個好父親。

我對爸爸最深印象開始於他穿著藍色工裝騎著八十年代的28寸自行車載著我。小時候,我去過爸爸的工作單位,那個國有企業養活了我們全家,那裡有市場上沒有的奶香味麵包和奶味十足的雪糕。爸爸特別的節儉,每月工資都上交給我媽媽養家了。

父母的家永遠都是兒女的家,但是兒女的家不是父母的家,爸媽每次來我家,都感覺是在走親戚。

《你好李煥英》的觀後感10

昨天晚上,正好是周末,難得與家人在大地影院永旺店觀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笑中有樂趣、哭中含真情的一部令人熱淚盈眶的好電影,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好影片。

影片採取回想、穿越、倒敘等藝術手法,再現了李煥英從談對象到女兒賈曉玲考大學這段時間的人生經歷。李煥英的人生平凡而有樂趣,這就是影片讓觀眾笑聲不斷的原因,也有養育孩子的辛酸,這也是讓觀眾為之流淚的真實情感。

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示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能期望過高,作為父母,要向李煥英學習。一是學習她樂觀向上、積極的人生態度;二是學習她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是健康快樂,而不是把考上好的一本大學作為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影片中李煥英給人的感覺就是美麗大方,性格陽光、樂觀,生活積極向上,她的這種人生性格影響了女兒賈曉玲的性格,也決定了她對孩子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這個希望在影片中有多處體現,都是李煥英自己說出來的,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一處是影片一開始,賈曉玲「考上」一本大學露餡後,李煥英騎著自行車帶著曉玲在回家的路上,娘倆一路上有說有笑:誰說女兒不行了,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就行!另外一處是影片最後,李煥英和賈文田領結婚證後和賈曉玲在一起聊天時說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

第二點是孩子對父母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家庭,希望父親帥氣有權勢,希望母親漂亮賢惠。影片中賈曉玲極力撮合李煥英與沈光臨的婚姻,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父母、好的家庭,但每次事情的發展都不是按自己的設想去發展,結局都是以讓人失望,讓人啼笑皆非。這就說明,人生有時並不是按個人的意志轉移的,而是受諸多因素的制約,人的命運是多變的。正如李煥英的命運一樣,在一路上陪著女兒享受快樂人生的時候,意外的車禍正慢慢地向她走來……這也是影片中賈曉玲在快樂之餘滿懷感恩之情常常流淚的真正原因。同時,作為父母,要與孩子交朋友,影片就是賈曉玲穿越到母親李煥英那個時代,和李煥英以表妹加朋友的身份交往,相處的非常融洽。

另外,影片中雖然李煥英辛苦帶孩子的鏡頭不多,都是賈曉玲以回憶的方式一帶而過,但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是成功的,它告訴人們的是,每個人都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追求,要珍惜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的家人,每個人都要以自己的方式快樂的生活,健康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

G.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2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來自我的女友介紹。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人生百態,過去是什麼,未來又是什麼。

如果我和伊麗莎白來比的話,我們都曾經擁有一個和諧,安寧的家。但是或許我比較幸運,我是一直擁有。而伊麗莎白卻因為父母失去了家。而家是什麼,一張床,一種安全感。而伊麗莎白·馬里卻在她年少時失去所有,過去和未來是什麼,伊麗莎白·馬里卻用自己詮釋這兩個問題。過去和未來只是夢,只是兩場不同夢。

就像伊麗莎白說的,我放下所有了安全感,我只有前進,沒有了退路。她知道她未來是什麼,她明白她需要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她成功的登入了世界最高學府。

或許過去還在纏繞我們身體,或許未來才掠過我們的身體,那都是夢。生命很短暫,沒有了前進,那就是後退。只有前進,不能後退。

我知道我的安全感給讓誰來把持,我知道我未來是什麼,我知道我該如何去做。生命就有一回,沒有前進。沒有詮釋生命的價值。那

活著的意義就由行屍走肉來詮釋吧。

加油吧。。。我愛的人,還有我所有的朋友。不要去和過去纏繞,不然永遠都不會前進。

加油吧。。。未來在我們身邊掠過,你能抓住嘛,伸出自己的手去把握未來。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2

影片女主說過一句話,「媽媽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所以說,父母的愛,是孩子所有安全感和愛的來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做稱職的父母,盡到做父母的責任,給孩子以足夠的愛和支持。

機會始終垂青有準備的人,女主在讀書期間,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所以才能憑借自己優異的成績,一往無前,所以才能當紐約時報提供獎學金的時候,憑借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機會。

「每天起床,我看見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好像披著一層膜,無法穿透。這種感覺很奇怪,有點悲哀,可是沒有辦法改變。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為什麼這么不一樣?是不是因為,他們來的世界就是這么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我知道外面有一個更好更豐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樣的世界裡生活。我必須做到,我別無選擇。」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3

這是一個女孩與命運抗爭的故事,面對逆境與絕望,她沒有屈服,最終戰勝了挫折和困境。

父母的惡習和生活的壓迫,迫使她向深處里觀察,這使她有幸觀察到所有的事物是如何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產物的。所以她從未埋怨質疑過什麼,就像她說的「我從來不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我知道為什麼。」面對生活的壓迫和傷心的事物她總是勇於接受,我想她的成功必然與她的這種生活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也許會問,為什莉絲可以成功的爬出她生活的環境?我的答案是:她有一顆堅韌的心,有一顆恆心,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顆發現愛的心,有一顆理性的心。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內在的優秀品質,才讓她獲得了上哈佛的機會。

「我相信我會成功,我僅僅只需要一個機會。」這可以看出她的決心和意志。一個柔弱之軀,卻用努力爭取了機會,用行動詮釋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程度。「我愛我的媽媽,不管她是個什麼樣的人。」感動了所有人,父母之愛比山高比海深,無論他們怎麼樣,我們依然要愛他們。最後當她站在哈佛大學的演講台時,我們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動,她的成功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人,總要追求一些東西,而這些追求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4

看風雨哈佛路,聯想到最多的,是高爾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那也是一個非常悲慘而又勵志的故事。阿廖沙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的媽媽把他扔在外祖父家就消失了,外祖父家家道沒落,家人勾心鬥角,阿廖沙對外祖父又恨又怕。後來他的媽媽再婚了,來找他,他們過了一小段時間的好日子,後來她的媽媽又變得神經質起來了。她的媽媽死後,他又去外祖父家,但外祖父家已經完全破產了。他只讀到三年級就退學了。他自己也被外祖父打發出去了,去社會上游盪,自謀生路。

故事是高爾基依據自己為原型寫的。一個只上過三年級的學生,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享譽世界的作家。我是看完小說,才知道高爾基並沒有讀過大學,社會就是他的大學。這個故事曾經深深地震撼了我。可能這也是我後來打算退學去社會上闖盪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我欽佩這些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人。他們有頑強的鬥志,不屈的決心,樂觀的性格。他們不容易成功,成功了也更懂得成功來之不易。

處於學習階段的我,應該更加的努力才是。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5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看後,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

電影的主人公莉斯成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她的母親因吸毒、酗酒而感染艾滋病後不久死亡,她的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落街頭。雖然他的處境很艱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她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最後考上了一流的大學———哈佛大學。

你莉斯的精神感動了我,她是多麼堅強,她的生活環境雖然很惡劣,但她刻苦學習。沒地方睡,就睡在地鐵站;沒東西吃,就吃別人丟掉的東西。她是多麼努力,在小學的一次考試中,她靠鄰居撿到的一本網路全書得了一百分,讓老師和同學對他刮目相看。她是多麼執著,她不理會別人怎麼嘲笑她,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拿到獎學金,考進哈佛大學。這就是生活在貧民窟里的小女孩。

莉斯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讓人們受到極大的鼓舞,使那些沒有好好利用時間的人悔恨不已。莉斯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她給予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希望、信心和奮斗的目標,也給我們一些啟示: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好壞,而在於他有沒有奮斗的精神。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6

我看完《風雨哈佛路》時,我很有感觸。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人的一生超乎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她成功的走進了哈佛大學。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不向它低頭,勇敢面對就會有成功的希望!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現在的不幸將是對自己的歷練,相信自己,會做的更好。

相信明天會更好,用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持不懈的意志詮釋生命,夢就在前方,無論現在怎樣,請一定相信通過努力,明天定會更好。

環境是次要的,自己才是主要的。

片中,麗絲雙親酗酒、吸毒,兒時便窮困潦倒,其環境可謂慘淡,隨後父母離異,妹妹與母親回到祖父家,而麗絲因父親無力照顧而被送到收容所,出來後便和好友開始了流浪生活,苦難的生活與母親的死讓她萌生了改變現狀的想法。

她開始了求學之路,她不斷追求精益求精,她也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推薦到哈佛拜訪,她望著哈佛一臉迷茫,她的老師讓她豁然開朗,她又一次開始為她的獎學金努力,最終她成功了。

從中我明白了,不管環境的好壞,自己努力才是成功的根本。何況我們還有這么好的環境,再不努力學習,是否有點暴斂天物呢!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7

行走於這個世界上,大多都沒有一帆風順,在人生這條路上,命運取決於起點,但是這條路的方向卻取決於我們自己。

我們都應該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即使不會成功,但是至少我們努力了,至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至少我們不會墮落,至少我們不枉此生,所以為了我們的未來,一起努力吧!

要想成功,必須堅定信念,不畏一切困難,雛鷹不經歷磨難怎能翱翔天空?鐵石不經歷敲打,怎能成為良器?所以讓我們不畏困難,勇敢的沖向成功吧。

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有夢,有行動,樂觀的面對現實,最終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夢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自強愛人,方可被人所愛所尊重,不要抱怨現在的不幸,要勇於面對,要勇於改變,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現在的不幸,將是我們最大的歷練,相信自己,明天會更好。

即使家境不好,並不能影響自己的成績,關鍵是自己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這樣不管什麼逆境都不能將自己打敗,自己要有一顆上進的'心,這樣自己的結果才不會太差。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8

前段時間公司組織後勤部門集體觀看了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受觸動。有這樣一個女孩兒她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親酗酒吸毒,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後因患艾滋病離世。貧窮迫使她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但她並沒有就這樣倒在命運的腳下,相反她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堅持,走過了常人不敢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走出了泥潭般的現況,考上了哈佛大學,實現了夢想,改變了人生。

她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都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反觀自己呢?我想起了自己定計劃鍛煉的事情,清晨6點起來去廣場走步堅持了有1個月。正當自己為堅持了這么長時間欣喜的時候,開始准備考駕照,需早起練車導致走步中止。現在駕照到手已經將近兩個月了,走步卻再沒繼續過。後來改打羽毛球,堅持去了幾天後,就以同伴今天不去沒人陪打,今天天氣不好等原因找借口不去,想想真是汗顏!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9

當我看完《風雨哈佛路》時,我很受啟發。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人的一生超乎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她成功的走進了哈佛大學。

利茲生活在一個不幸家庭,她的父母經常酗酒,有時還會有一些爭吵。可是後來,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母親犯了毒癮,生活過得特別的不好。有時去酒吧喝酒就感覺到非常的崩潰。

有一次利茲和媽媽一起去餐廳吃飯,利茲感覺到了母愛的溫暖,當她在心裡深情地感受時,母親的毒癮又犯了,她想去酒吧喝酒。於是,就找借口出去,去酒吧喝酒。可誰知道,這一切都被利茲察覺到了,小利茲一直在跟著媽媽,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小利茲在用心吶喊,在深深地呼喚著媽媽,可對於犯了毒癮的媽媽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後來,母親因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沒有多久就去世了,小利茲久久的躺在了母親的棺材旁。因為在那裡,利茲要去尋找那份母愛。

而就在那之後,小利茲並沒有被生活中的困難所打倒,而是憑自己的實力考上了中學、考上了大學——哈佛大學。在小利茲考上哈佛大學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她的命運。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0

當我看完《風雨哈佛路》時,我很受啟發。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人的一生超乎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她成功的走進了哈佛大學。

利茲生活在一個不幸家庭,她的父母經常酗酒,有時還會有一些爭吵。可是之後,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母親犯了毒癮,生活過得異常的不好。有時去酒吧喝酒就感覺到十分的崩潰。

有一次利茲和媽媽一齊去餐廳吃飯,利茲感覺到了母愛的溫暖,當她在心裡深情地感受時,母親的毒癮又犯了,她想去酒吧喝酒。於是,就找借口出去,去酒吧喝酒。可誰明白,這一切都被利茲察覺到了,小利茲一向在跟著媽媽,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小利茲在用心吶喊,在深深地呼喚著媽媽,可對於犯了毒癮的媽媽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之後,母親因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沒有多久就去世了,小利茲久久的躺在了母親的棺材旁。因為在那裡,利茲要去尋找那份母愛。

而就在那之後,小利茲並沒有被生活中的困難所打倒,而是憑自我的實力考上了中學、考上了大學——哈佛大學。在小利茲考上哈佛大學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她經過自我的努力改變了她的命運。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不向它低頭,勇敢應對就會有成功的期望!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1

今天,我看了一個電影名叫風雨哈佛路。非常好看。

電影的女主角叫伊麗莎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名字,但因為她媽媽生氣時會叫她伊麗莎白,所以,她有一個別名——麗思。她的家庭非常糟糕。母親吸毒,父親喝酒,她還有一個姐姐。他們一家四口生活在一間臟兮兮、亂糟糟的小屋裡。她並沒有被這艱難的生活環境所打敗。她特別聰明,但因為痛苦的生活,而上不了學。她只能靠自己爭取去上學。在一次演講上,麗思爭取到了上哈佛大學的寶貴名額,並獲得了獎學金。同時也得到了許多老師和記者的認可,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她努力讀書靠自己掙錢。我相信,她以後的生活會更好!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像麗思一樣的人。有些窮人家的子女,個個都是我們的榜樣!他們上課認真聽講,仔細完成作業,在家裡幫父母完成家務。為了父母,為了自己以後有更好的發展,努力讀書,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2

一個人的現狀不 可能代表他未來的成就,人人都是潛力股,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下去。

我們也處於最美的年紀,不要在最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也要為了自己走向花的海洋。

如果有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不斷向前。那種力量應該來自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那種懷揣著夢想對未來的渴望,不管這種力量有多少那總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在推著自己前行,而不是別人。也正像她這樣,只有經歷過地獄磨難的人才有重建天堂的力量。

不管是身處逆境 還是前途順境。我們都需要具備一種改變意識,身處逆境我們越發努力改變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身處順境我們不斷提升,達到最優。

我們要學習女主人公的精神,帶上自己的勇氣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向自己的夢想前進吧!或許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有風有雨,但千萬不要放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H. 寫暖春的電影觀後感

導語:看完《暖春》這部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悄悄地流了下來,這部電影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震撼!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寫暖春的電影觀後感八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暖春電影觀後感】

小花,這個名字並不響亮,甚至有點「俗」。但她的一言一行,卻依然打動人們的心靈,她的眼淚甚至能讓人為之憐憫,眼淚都滴落在我的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這種力量我想叫感動。

她,叫小花,7歲。這個年齡,在城裡我們早已背著書包去上學了,她那樣聰明、乖巧、懂事,不但沒去上學,反而風餐露宿。就算自己被收養,「嬸娘」那樣狠心,差點讓她無家可歸,但她卻沒有一點怨恨,還替大人插秧、做飯。「這孩子,真好」,這句話當之無愧。

「叔叔對我說話了,叔叔對我笑了」,一句話足以讓一個七歲孩子那樣高興,連做夢都是叔叔給我說話,嬸娘為我梳頭。

轉眼,小花8歲了,語文第一,數學第一,什麼都是第一,次次第一,全年級第一。試問咱們這些大城市同學,誰能那麼厲害,考得那麼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花也越來越懂事。嬸娘被熱水燙傷,為了扶嬸娘,不惜自己的手被扎傷了,就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也咬牙說不疼;為了讓嬸娘生小弟弟,自己上山不惜天黑路險,用稚嫩的小手去捉螞蚱……我的淚水由眼角流出。

也許上天被她感動了,嬸娘也被感動了。為小花做了身衣裳,小花興奮的喊呀,我有新衣服了,七年來,頭一回呀!我再一次被感動了。嬸娘也知道了小花從未恨過她,自己也愧疚也高興,但那也「嬸娘」變成娘了。淚水伴著小花的大學證書再次奪眶而出。

十四年後,一家人幸福、團圓、而小花也上完大學,回到村裡成了一名老師,伴著這個幸福的結局,我感動得淚水再次流出……

【篇二:暖春電影觀後感】

禮堂里播放著電影《暖春》,外面狂風呼嘯,我的心裡卻一片溫暖。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這是一部淘洗心靈的人生經典。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孤兒小花被農村老爺爺收養了,但老爺爺的兒子和兒媳卻認為小花是個累贅,小花卻用她善良的心靈感動了兒子和兒媳。我哭了,哭得天昏地暗。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鏡頭啊!爺爺還在地里幹活,可天公不作美,滂沱大雨傾盆而瀉,小花不顧一切地跑了出去,她想著爺爺!「爺爺,爺爺……」空曠的山野響起了小花撕心裂肺地喊叫,我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這濃濃地親情早已撕裂了茫茫煙雨,早已穿透了人們的外表,刺到了我心中最敏感的水波。

我去擦拭淚水,卻觸摸到了真實的自己。我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女孩,在家儼然是個公主,經不起風吹日照,經不起滄桑磨煉,知易而進,知難而退,一次次地從苦海中退出,殊不知,那將是淘洗人生、淘洗心靈、淘洗靈魂的考驗啊!雨幕中,小花仍在堅強地跑著,大雨打濕了她的衣服,打濕了她的身體,卻打濕不了她那顆堅強的心啊!

這部電影為什麼這么感人,這么引人深思?因為它直接反映出了人間冷暖,如影中的小花,她多麼孝順啊!小小的個子,自己貼鍋餅,還不忘給多次打算送走她的叔叔和嬸娘,而爺爺呢?多年撿到了兒子寶柱,一直操勞辛苦,將他拉扯大,連自己的親事都無暇顧及,即使到老,也從無改變他的愛心,對於人事浩瀚,更能顯出他的悲憫胸懷,猶如那蜿蜒的山脈……

這雖說是一場電影,但它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我知道,它洗滌了我的心靈,震撼了我的靈魂!

夕陽下,我的心靈猶如雪般純潔,卻似春天般溫暖。

【篇三:暖春電影觀後感作文】

《暖春》是一部很感人的故事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由於飢餓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村裡一位老爺爺將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境也不好,爺爺的兒媳婦——小花的「嬸娘」將小花的送走多次,又被心地善良的爺爺多次找到。於是爺爺含辛茹苦地堅持將小花培養成人,小花也沒有辜負爺爺的苦心,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一名鄉村教師。

《暖春》這部電影的畫面並不算美,但是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心靈美。影片里有幾處感人之處讓我記憶猶新,比如:嬸娘使勁踩踏小花的風車,這風車是媽媽給小花留下的,小花求嬸娘不要再踩了,可是嬸娘不聽,等風車壞了才罷休。我看了這里十分生氣,真想過去狠狠打嬸娘一頓。還有一個片段:小花夾一快雞肉給爺爺吃,爺爺不吃,又推給小花,小花又推回去,就這樣來回的幾次,突然雞肉從筷子中滑出掉到桌子上,爺爺說:「這孩子怎麼這么不聽話,我說不吃就不吃,你非給我吃」說完將雞肉放到小花碗里了。看完這一段,我眼裡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淚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不禁的想起我天天有魚、雞、肉吃,如果不好好學習太對不起父母和老師了。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了小花和爺爺的生活多麼艱辛;懂得了小花能夠上學多麼來自不易;懂得我們要有愛心、孝心;更懂得了我們在如此好的環境里,有爸爸媽媽的呵護,有老師的關愛下,我們一定努力學習,好好的報答他們。還不止這些呢!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篇四:暖春電影觀後感】

今天,我們學校集體觀看了一部電影——暖春,我深受感動。

電影的主人公是小花,她是一個孤兒,被一個陌生的爺爺收養,爺爺年老體弱,生活貧困。小花和爺爺相依為命,過著艱難的生活。

電影中有一處感人的地方:小花放學後裝書包的時候,對老師說:老師,請您以後不要用紅筆改作業,用鉛筆改吧,擦掉還可以再用,這樣爺爺就可以少砍點柳條。小花多懂事呀!我呢,總是買一些好看本子,有時兩面都可以用的,我只用一面,甚至有的一本只用幾頁,就扔掉不用了。我和小花的差距簡直有十萬八千里!以後我也要向小花學習節約的精神。

電影中另一處感人的地方是:小花有一個嬸娘,嬸娘非常討厭小花,幾次都想將她送人。一個偶然機會,小花聽說吃一百個螞蚱女人就可以生小孩,而嬸娘一直就想有個小孩,可是未能如願。於是,小花就在放學後為嬸娘捉螞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捉了一百隻,送給嬸娘。嬸娘被深深地感動了。小花多麼善良呀,多麼寬容呀。我要向她學習對別人寬容。

電影中最感人的一處是:有一天下午,空中下著瓢潑大雨,爺爺砍柳條還未回來,而爺爺的身體很弱。小花冒著大雨拿著雨披一滑一拐的去接爺爺。由於雨大路滑,爺爺摔倒了,多虧小花及時趕到,扶起爺爺,給爺爺披上雨披,扶著爺爺回到了家。如果沒有小花,爺爺或許就長眠地下了。小花多孝順呀。

同學們,學會感恩吧,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篇五:暖春電影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實驗小學全體師生在操場的大屏幕下觀看了《暖春》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思緒萬千。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故事描述的是孤兒小花的成長經歷,小花在7歲時父母親以及其他親人都已去世,無人照顧她,狠心繼父、繼母時常虐待小花,她只好流落街頭,後被好心的村長收留,並交給他的兒媳香草收養她,可香草並不喜歡她,還時常虐待她,香草總想將小花扔掉,有一次,香草將小花送到一戶人家,然後騎自行車就走,小花哭著緊追香草不放,不停地喊著嬸娘,香草可能騎得太快了,怕被小花追上,一不小心掉進泥潭裡,而小花卻用一顆善良的心扶起嫂娘。通過這件事,香草很受感動,就將小花重新帶到家裡,細心照顧、撫養小花長大,後來小花考上大學,畢業以後小花可以留在城市找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可小花為了報答撫養過的她的村長、嬸娘、以及廣大的父老鄉親,小花也捨不得這里的一草一木,她毅然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名鄉村小學教師,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的被小花的不幸所感染,但最感動我的是小花的知恩圖報高尚的品質和心靈。小花為了感恩,放棄了城市優越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學到知識,她回到農村,當了一名小學老師,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通過觀看電影,我也深深體會到人要懂的感恩,特別是作為一名小學生,父母給我創造了優越的生活條件,老師教我們知識,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在家裡我們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我們要好好學習,將知識掌握好,長大以後向小花一樣報答社會以及傳授我們知識的老師和幫助過我們的人。

【篇六:暖春電影觀後感】

上次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暖春」,他給我們的感想都很深,讓我們知道,人生本來就是坎坷,要我們勇敢,堅持,要勇敢的面對人生,面對挑戰,只有在挑戰中,在困難中,我們才懂得怎麼成長,才能體會真正的生活,也許只有這樣的人生,有這樣的體會,我們才知道,我們的人生,我們自己主宰。不管在難,在苦,我們只要想到「暖春」中的小花,我們就有堅持的目標,動力,所以,我們的人生,要過的精彩,要過的充實。

接下來就介紹內容了,小花,一個孤兒,卻那麼懂事!我的童年哪有像小花那樣在家還要一直幫著掰苞米,干農活。不是吃了飯就和院里的小朋友去玩。那麼小的小姑娘,才7歲,她的嬸娘要將她送走,面對後面追的小花頭也不回,

小花上來攙扶一將將她推倒,獻血在小手上汩汩流著,卻還是給嬸娘送來草葯,每天放學去上山捉螞蚱只是為了治嬸娘的病,我越發覺得那麼的不真實!這樣的沒得居然還發生在一個7歲的孤苦的孩子身上,貧苦沒有壓榨得了孩子,反而人性的無邪,純真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一個老人,中年在玉米地里撿了一個孤兒,晚年又撿來了小花,他的一生就這樣無私的奉獻在了兩代根本沒有血緣關系的人都身上!在那一刻這個一個大字不識的老人卻將人字寫得那麼凝重!

不過在最後,結局還是圓滿的,就這么一個7歲的小姑娘,感動了所有人,小花最後考生了大學,全家歡喜,她也成了一名「教師」。

親情,最寶貴的情感,在我還可以有機會盡孝的時候我要努力……

希望大家也去看看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相信你能學到很多。

【篇七:暖春電影觀後感】

影片《暖春》是一個平凡、朴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影片中小花的懂事孝順,讓我深深震撼了。

影片中的為嬸嬸生孩子而去捉螞蚱的情景、與爺爺相依相伴的情景、村民捐出糧食和錢的情景……都催人淚下。

看了《暖春》,也許是心靈的觸動,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下來。感嘆平片中小花的命運波折,被那沒有血緣關系的祖孫兩代的親情所感動。

她只是個七歲的女孩,那種求知的渴望,真令我自嘆不如,為了學習認字,她偷看鄰居孩子刻字;為了讓爺爺少砍幾根柳條,她請求老師用鉛筆給她批作業。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還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與她相比,簡直天壤之別,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學習呢?

她只是個七歲的女孩,這是一種怎樣的寬廣胸懷!如和收養她的爺爺一樣,他們的心胸都是如此的寬廣。能夠用誠懇的愛去對待所有人,不記恨別人。試想:世界上能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很多大人都做不到,而她卻做到了。

她只是個七歲的女孩,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和她的生活環境大有區別,我的父母很愛我,很寵我,有時,還可以鬧情緒、撒撒嬌,我不必為「愛」,而去捉螞蚱。

他,為了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女孩而操勞,他為了讓小花上學而拚命背回柳條,怎能不令人感動呢?善良、真誠這兩個詞的含義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爺爺這樣的美德,那該多好呀!

「是愛,讓我成長,讓我明白,生活中不止是血是熱的!」如果不是愛,她就沒有機會生存;如果不是愛,她就沒有機會求學;如果不是愛,她就沒有機會回報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

讓我們行動起來,讓世界充滿愛!

【篇八:暖春電影觀後感】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媽媽要帶我去工人文化宮看《暖春》這部電影。電影描寫的是:一個失去雙親,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的六歲小女孩——小花,她的坎坷曲折、悲凄經歷,在絕境中頑強生存讀書成才的感人故事。

那最令我難忘的場面是:那年僅六歲的小花餓暈在路上,被好心的老爺爺背回家。他不顧家人的反對,還是堅持將小花留下。

小花很懂事,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化家人。有一次,她嬸娘在煎葯的時候不小心將腳燙傷了,小花看到這個情景,飛快地跑出去喊來大人幫助嬸娘,還弄來專門治燙傷的葯,嬸娘很感動。還有一次,嬸娘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吃一百隻螞蚱就可以生小寶寶」,這句話被正在寫作業的小花聽到了。於是她每天上學都帶一個小瓶子,放學回家路上捉螞蚱。有一天她回來太晚了,等得焦急的爺爺追問她,她才告訴他們真相。叔叔和嬸娘都感動得哭了。從那以後叔叔和嬸娘對她親如一家人了。

小花上學以後,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她很勤儉節約,記得有一次放學以後,她突然找到老師,要求老師用鉛筆給她看作業,為了用橡皮擦掉字跡後好再接著用這個作業本。小花學習很刻苦,學習成績很好,每次考試都得年級第一名。終於考上了大學。

看完這個電影,我聯想到了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我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吃可口的飯菜。在家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在學校有老師的關懷和鼓勵。我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加倍努力學習,一定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閱讀全文

與一個電影給你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公寓電影在線視頻免費 瀏覽:903
斷背山電影完整 瀏覽:307
日本h忍者3d電影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518
一部電影從現實世界到漫畫 瀏覽:623
那個網站可以下載3d電影字幕 瀏覽:590
調教女人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615
白雪公主第一部動畫電影 瀏覽:701
劇情電影網法國 瀏覽:74
泰國電影女主角飾演tai 瀏覽:311
蘇打電影票解綁 瀏覽:639
六國春秋打一電影導演名 瀏覽:637
女人叫秦璐是什麼電影 瀏覽:511
安慶水幕電影圖片 瀏覽:10
阿爾巴尼亞電影初春國語圖片戰斗的早晨 瀏覽:196
泰國高顏值同人電影推薦 瀏覽:386
色戒完整版電影手機版 瀏覽:649
2016天神電影大全 瀏覽:198
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片尾永遠相信愛 瀏覽:225
大陸坐船去台灣的電影 瀏覽:132
獵人微電影愛情2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