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春作伴好還鄉電影觀後感
看完影片和看以前,感受有相同點也是有不同之處。 相同點是在看以前和之後,都覺得:長影出品的影片,無論表現力、故事類、或是思想性都做到了一定的高度。看完之後最直接的體會便是:台本好,電影導演好,藝人好。
影院里管松江的演說,很多人都下落了眼淚。 不一樣是看電視劇以前,一直關心的全是蔣夢婕,葉祖新演的電視劇沒有太看了,可是影片一開局就被他打動了。以後積極找了一些他學東北方言的花絮看。
第一次見到管松江名字的含義,就想起來了一句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他一定是一個有愛國精神的人。 一部好看的電影的問世,並不是一兩個人的勤奮,可以說《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完成沒有不經意的,是前台接待背後工作員艱辛的投入,沒有虧待觀眾們的希望,長影出品,仍然經典。
『貳』 怎麼評價電影《李保國》
影片通過李保國師生三代紮根太行,開荒拓土,接力扶貧,科技富農的感人故事,體現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精神內涵,藝術再現了中國知名林業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如一日,紮根太行山,用科技為荒山帶來蒼翠,用產業為鄉親拔除「窮根」的動人事跡。
有人說電影《李保國》的演員團隊絕對能稱得上是主旋律電影的「英雄聯盟」。雷鋒、張思德的扮演者吳軍(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張思德》)、孔繁森的扮演者高明(電影《孔繁森》),蔣築英的扮演者巍子(電影《蔣築英》),華西村書記吳仁寶的扮演者尤勇(電影《吳仁寶》),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的扮演者何政軍(電影《咱們是親人》)等都在電影《李保國》中飾演重要角色,在這些英模人物精神的感招下,演員們積極調出檔期,不計報酬,用心飾演,令人敬佩。
通過小人物來展現,這是最高明的。
『叄』 電影《李保國》觀後感優秀範文2篇
前不久去看了一部電影《李保國》,看完後我感觸頗多,下面我就來分享兩篇關於《李保國》的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李保國》觀後感篇一:
前不久,我們觀看了電影《李保國》,他的事跡深深感染了我。李保國先後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示範推廣總面積1080萬畝,累計應用面積1826萬畝,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就是這位“太行愚公”他對黨忠誠、心繫群眾的政治品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始終對黨忠誠、忠於使命,心繫群眾、勇於擔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李保國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迎難而上、拼搏進取,單是山區土質治理,他就和他的團隊整整研究了十幾年,使前南峪從荒山禿嶺變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把我變成了老百姓,把老百姓變成了我”。人活著要有價值,有人重於泰山,有人輕於鴻毛。人的價值須以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大小來體現。李保國始終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始終把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企業作為公益事業來做,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化為自己的信念動力,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積極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廣大黨員時常掛在嘴邊的口號,我們更需要的是像時代楷模李保國一樣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於心,外化於行,做一名不折不扣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干者,堅決做人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捍衛者!今天,我們響應黨中央號召,通過學習李保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和發揚他的不畏前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的職業精神。力爭自覺為民服務、為民造福!
《李保國》觀後感篇二:
5月19日,省會河北會堂內氣氛庄嚴肅穆,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一名普通教授。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課堂搬進山溝,把實驗室放在果園,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他見不得百姓受窮,一頭扎進窮山溝,10多萬農民因他而脫貧,被譽為“太行新愚公”。4月10日凌晨,年僅58歲的他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離世,留給人們無盡的悲痛。
報告會現場,2300多名幹部群眾齊聚一堂,用心聆聽李保國的先進事跡,緬懷他的奮斗歷程,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李保國把一生獻給了太行山,獻給了太行山人民,他的死比太行山還重!”河北日報駐邢台記者站原站長劉秀禮跟蹤報道李保國20年,他永遠忘不了今年4月2日中午和李保國一起吃的最後一頓飯,當時李保國氣色不好,卻還是沒日沒夜地忙碌著,大家責問他是不是不要命了?李保國回答:“那麼多農民在等著我,我脫不開啊!”
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回憶起李保國帶領群眾種蘋果的往事:自掏腰包推廣蘋果套袋技術、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樹……楊雙牛流著淚說,崗底村原來是貧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過31000元。崗底的窮帽子,是李保國幫我們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保國用命換來的,李保國是我們崗底人的大恩人啊!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他為什麼一年200多天扎在山裡?因為他始終堅持一個理念——生產為科研出題,科研為生產解難。”跟隨李保國20年,助手齊國輝見證了李老師用點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讓太行山區的一個個村子綠起來、富起來。“您走了,但您的精神已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把您未完成的事業做得更好。”齊國輝含淚許下諾言。
報告會上,學生陳利英哭著追憶——老師是“嚴師”,會因為學生寫論文不認真,罰他在學校寫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老師更是“慈父”,會想著幫學生湊錢買房、幫學生找對象。“我們早就把您當成‘父親’,只是還沒盡一天孝心,您怎麼就突然走了呢!”
李保國的妻子郭素萍,既是李保國的人生伴侶,也是他的工作搭檔。“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他是怕時間不夠,他怕他少幫了一個扶貧點,就會辜負一群人的希望。”報告過程中,郭素萍幾度哽咽,泣不成聲,“保國,多想和你再去崗底看蘋果,多想和你在車上聊綠嶺核桃,多想和你再吃一頓團圓飯。保國,我想你!”
整理李保國的遺物,一張行程表讓河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饒桂生深受震撼:從今年1月到4月10日去世,101天時間里,李保國62天在出差、行程7860公里。“我為學校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而自豪。”饒桂生表示:全校師生將以李老師為榜樣,弘揚“太行山精神”,拓展“太行山道路”,讓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燕趙大地。
聆聽飽含真情的講述,感受李保國的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台下聽眾熱淚盈眶,會場內多次爆發熱烈的掌聲。掌聲和淚水背後,是大家對李保國的思念和敬仰,是凝聚在心中的信念和力量。
聽了報告會,省紀委駐省委辦公廳紀檢組副組長王春河對李保國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哀思之後,我們更應該化悲痛為力量,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他甘於奉獻、不為名利的精神追求,傳承他待百姓似親人的為民情懷,弘揚他讓荒山披綠、窮嶺生金的責任擔當。”
“李老師事跡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傳承李老師的精神,是我們弟子唯一能做的。”“非常感動,一輩子學習的榜樣!”報告會剛剛結束,幾位報告人的微信朋友圈已經被來自四面八方的留言和點贊刷屏。
『肆』 電影《李保國》主要講了什麼
《李保國》是河北電影製片廠、中民嘉源(北京)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中華全國總工會、重慶演藝集團一泓影視有限責任公司、保定一帶一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北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由趙琦擔綱執導的電影,林永健、顏丹晨主演。
2017年8月,該片獲得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最佳青年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