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古路壩燈火故事發生在那_
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一批從天津、北平、焦作等地遷移到漢中城固古路壩西北工學院(今位於西安市的西北工業大學)的學生勤奮苦讀、報效祖國的故事。謳歌了在中華民族的危難關頭,知識分子們為國分憂的可貴精神及秉持道德的行為操守。
電影由由西部電影集團、西北工業大學和陝西漢中市城固縣共同製作,以反映誕生於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立西北工學院,在物質條件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教師潛心育人,學生苦學成才,立志救亡圖存,科技報國的精神為主題。
「古路壩燈火」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與祖國共命運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廣大青年健康成長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古路壩燈火》將再現一段難忘的歷史,以生動的史實傳承精神文化,以責任與擔當啟迪後人,無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影片中的「古路壩」位於漢中市城固縣城南12公里董家營古路壩村,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著名的「三壩」之一,始建於1888年,也是當時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蘭人設計,現存有主教公館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1937年,西北工學院,即現西北工業大學,借教堂的房舍,在此辦學長達7年之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急需人才。電影《古路壩燈火》將鏡頭對准中華民族抗戰史冊中,由北方高校組成的「西北聯大」師生步行南遷的故事,再現了抗戰時期的教育界為保存民族教育精魂的動人篇章。
對於西北工業大學而言,今天「古路壩燈火」不僅定格在老西工師生的記憶中,也閃耀在一代代西工大人開拓奮進的征程中。西北工業大學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在我們的家風——也就是「公誠勇毅」校訓和「三實一新」校風上。「古路壩燈火」生動演繹了我們的家風,是西工大人珍視的一張歷史老照片,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2]
該片2014年10月13日在陝西省城固桔園鎮五門堰舉行開拍儀式,後期轉至素有「石林奇景、碧水天堂」的南鄭縣黎坪景區,拍攝了大量美麗的畫面,由王光輝、吳旗、任晗等擔任主演。2015年4月23日下午4:00,由西部電影集團出品的電影《古路壩燈火》將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舉行首映儀式。據悉,該片由西北工業大學、城固縣聯合攝制,取材並拍攝於漢中本土,講訴了抗戰時期「西北聯大」師生步行南遷的故事。
⑵ 古路壩燈火讀後感
看完《古路壩燈火》,有幾句話實在不吐不快。
坦白來說,這部電影實在難以差強人意。整部電影以鄭浩秋為主線,以一個普通學生的視角為我們呈現了當年的西北聯大的生活。電影意在讓同學們體會到在當前輩們學習是多麼的不易,我們得到今日的美好生活是多麼的不易,建設起今日富強之國家是多麼的不易,題材很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可是這部電影的水平實在有限,將近2小時的觀影時間里,同學們更多地在吐槽電影里的橋段和演員們粗糙的演技。
細說起來電影里一共出現了5次古路壩的燈火。
第一次是分配宿舍時的燈火,這燈火是村民幫助學校教育的燈火。
第二次是校務長查看自習室時的燈火,這燈火是先輩們刻苦學習,科技救國的燈火。
第三次是丹凝把從建聰那裡借來的錢轉接給浩秋時的燈火,這燈火是同學情深,相互幫助的燈火。
第四次是丹凝和另外兩個同學夜裡談心時的燈火,這燈火或許是知識改變婦女地位的燈火(或許有點牽強,丹凝說要是不學習或許就結婚了)
第五次是浩秋見弟弟時的燈火,這是國恨家仇之火,奮起反抗之火。
(或許五次燈火是我的過分解讀,感覺電影真正提起古路壩的燈火只有3次,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
電影以聯大的同學們步行500多里山路從西安遷至漢中為開始,到達漢中的天主堂分配宿舍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古路壩的燈火。畫面一轉,男生宿舍里,建聰堅持要把自己的西服齊齊整整地掛在牆上,讓人頗感意外。這部電影的另一條線索就是建聰自我的改變,從一個自私自利的闊少爺轉變成肯為大家著想的好同學。
建聰這個角色塑造的極為失敗,角色形象太單薄,之前的建聰自私自利,軟弱,矯情,懶惰。在遭遇土匪的時候落荒而逃,在挑糧的時候偷懶,貪圖享受,不思學業。卻在挨了女主角一巴掌之後洗心革面,變成無私奉獻的好同學。角色過於臉譜化,只有缺點沒有任何優點,洗白的過程太突兀,像變臉一樣,一巴掌就能痛改前非。活脫脫的民國泡沫劇橋段,卻沒能學來賺大媽眼淚的虐心部分。
不知道校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這么一位同學,就算真的有,個人認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多餘。 《古路壩燈火》作為講述我校歷史的電影,不用大場面描寫,反而用普通同學來刻畫,其實是很好的思路,但是,建聰這位同學真的能代表當時的同學們么?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么?一定不是的。那麼用這么多筆墨來寫一位胸無大志的闊少的意義何在呢?
女主角丹凝來找校務長要兩支蠟燭,因為自習室人滿為患,校務長晚上自習室一看,好多學生圍著一盞煤油燈苦讀,站在門口的校務長心中五味雜陳,一時間沉默無言。(此處堪稱整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這是古路壩燈火第二次出現,此處最可以大書特書,可以以校務長的視角展現同學們刻苦學習的故事,(比如第二天天沒亮就有同學趁著清晨的陽光學習,老校長講的真實故事啊!)但是卻沒有再深入挖掘,卻演校務長轉身找校長要推遲考試,校長不肯,來襯托校長這個角色的正直,實在可惜。
校長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角色,正派地不能再正派,拒絕余專員的孩子入學,和校務長辯論的時候口號化的台詞實在難以讓人產生親切感。人物形象高大但片面。校務長這個角色塑造的是最好的,在分米的時候體現出的細心,再看晚自習的時候的同學的心疼,同時也圓滑處世,覺悟不高。可以看得出演員的用心。
或許是因為在天主堂的緣故,女主自帶聖母光環,她教導建聰,幫助浩秋。給校長報告同學情況。人溫柔美麗,又被學校首富喜歡。唯一可惜的是這個完美的瑪麗蘇角色不是唐嫣出演,要不或許會有幾個腦殘粉。
電影的劇情支離破碎,每個片段都太短,節奏缺很慢,而且經常讓人感覺沒演完就到下一個片段了,剪輯手法很獨特。浩秋拿鹽回學校巧遇丹凝一行便搭伴回學校,結果在回校路上遇見土匪。這簡直是最無厘頭的部分,且不說土匪浮誇的演技,整個情節就沒有邏輯性,為什麼土匪擄走了女同學而男同學不見了,為什麼男同學後來又在路的另一頭出現了(山路走得比土匪都熟?)?為什麼浩秋被打了之後臉上沒傷,攔下土匪也沒傷,回學校路上就有了?村長大白天帶一眾村民山裡干什麼?為什麼天黑了村長也不回村?為什麼女同學不帶著買的東西回學校反而要扔了,再不濟給後面的同學拿著不行么?這部分奇怪的劇情佔了很大的篇幅,只為了襯托浩秋的勇敢和建聰的自私,實在是太多餘。要是為了側面描寫當時環境的危險完全可以通過角色的對話來刻畫「聽說了么,誰誰誰回學校路上被劫了」,省下時間又省得邏輯錯誤。
浩秋這條主線劇情也漏洞百出。浩秋的弟弟浩春(弟弟是春哥哥是秋,我都不願意多說)來找哥哥,想瞞下家人罹難的消息,問題是你既然都來了,為啥要瞞啊?你要是想瞞,你來這幹啥啊?好吧,沒瞞住,說家裡只剩3口人了,浩秋決心棄筆從戎,校長勸他要科技報國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浩秋不肯,浩春之好又透露給他一個秘密,那就是二姐也世了,是自殺,為了不拖累哥倆,然後浩秋就不了。這部分劇情簡直太過離奇,完全難以理解。既然著重提出二姐這個人就要說出她的特殊性啊,和浩秋有什麼特殊的關系啊,還是身份特殊啊,都沒有,反正就是浩秋決心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了。影片到此結束了。
但是在最後的敘述里,我們看到,有58名前輩在畢業之後就奔往前線,也就是說,我西工大學子並不是全都放棄了投筆從戎的決心,但是這部分學生卻沒能在影片中的以體現。(我校校友中已經誕生30多位兩院院士和30多位將軍。)最後也沒能回扣古路壩燈火這一主題實在讓人遺憾。
古路壩燈火到底是什麼?是抗日最嚴酷時期莘莘學子不忘肩頭之重擔,為中華而學習,為中華而奮斗的信念。反觀這部電影,整部電影沒有用太多筆墨描寫學習,卻用了過多的筆墨來寫兒女私情,寫富二代的自私與跋扈,最有血性的一幕也被導演用不太像理由的理由給抹殺掉,平心而論,它超越了我對這部電影期待的下限,簡直是對我校光榮歷史的誤讀,不知老校長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在台下作何感受,作為工大學生我的內心實在難以平復。電影里許多畫面色彩感極其強烈,卻沒能很好的運用,燈光在許多地方的表現也難以讓人接受(浩秋夜裡的大白牙)。低成本國產電影真的只能靠政策的扶持,地方的支持才能存活么?
多好的題材!竟然被拍成這個樣子!讓人心痛!
後記:
其實不該在影評的最後寫,但是想來想還是寫出來吧。其實塑造投筆從戎這樣一個角色的想法是好的,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橋段。浩秋要參軍,同學B不同意,兩個人夜裡長談了一次或者在課堂上辯論了一次,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浩秋毅然從軍,同學B繼續科研,多年以後同學B 已經成為某領域科學家,浩秋也從戰場上回來。兩人相逢之後又一次回憶起當年古路壩的燈火,說起一個一個的故事。
因為我們的學校從來不缺少有血性的男兒,更不缺潛心科研的學者。我為能在這樣一所學校里學習感到無比自豪。中華燦爛,工大無疆。
ps:
此答案轉載於http://www.diudou.com/yingping/100897.html
作者秦小呆
⑶ 古路的導演談電影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慈孝居於百善之首,為中國人民傳世奉行,慈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古路》導演鄭偉表示,科技發展與經濟繁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轉變。但與此同時,類似父母遺棄親骨肉、親生女兒當街打父母事件的發生,反映出當今人們對於人倫道德、對於傳統孝道的缺失。
鄭偉表示,作為電影人,希望能藉助電影這門藝術手法,將道德模範的故事搬上熒屏。通過一個個生活鮮活的人物形象,喚醒人們心底對於真善美的朴質追求,以此弘揚繼承中華慈孝傳統文化,讓道德模範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尊崇。
作為「慈孝之鄉」,渝北區古路鎮致力於打造慈孝文化。據鄭偉透露,目前,電影已完成劇本創作,計劃將於本月28日開機。除在古路鎮取景外,在演員方面,還將邀請當地村民出演群眾演員。
⑷ 林海雪原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林海雪原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
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七雄擾擾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變桑田古路。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話說本人有很久不看電視了,即使看電視也只是看一看體育比賽、戲曲表演,電視劇基本不看。最近,聽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又一次被拍成了電視劇,據說反響不錯,於時就到愛奇藝上連續地看了看。或許是出於我們這一代人對小說《林海雪原》的鍾愛,我從頭至尾一集不落地把20 7版電視劇《林海雪原》看了一遍,總體來說電視劇構圖、武打還是不錯的,是符合現代觀眾的視覺需要的。至於劇情,我覺得它還不能算上一部優秀的電視劇,甚至都談不上是一部合格的電視作品。我個人認為,凡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故事,還要有相對嚴格的邏輯關系,再就是要有人性的光輝;使觀眾能在作品中找到自我,給人以激勵。而這部20 7版的《林海雪原》卻恰恰缺少了這些東西,把原著弄了個稀碎。
在曲波的原著中,少劍波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我軍優秀的青年指揮員,在大股敵人被殲滅後,他受命組建剿匪小分隊。他機智、勇敢,少年老成、算無遺策,在每一次戰斗前他都能進行細致的分析、周密的計劃、嚴格的執行,往往出奇制勝,在戰士中樹立了非常高的威信。他愛兵如子,關心每一位戰士的思想、生活,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同戰斗,情同手足,是小分隊戰士們的精神依託。而電視劇中的少劍波,看不出上述的品質,反倒是易怒、沖動,戰斗前的謀劃往往要靠楊子榮的點醒而覺悟。(為此作為觀眾我就想,領導為什麼不讓楊子榮做小分隊的隊長,而非要用團參謀長呢?)與其說少劍波是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指揮員,不如說少劍波是田副司令欽命的指揮員。多了的是帥氣,少了的是智慧。僅看電視劇,少劍波這個我們少年時的偶像垮塌了!
小說原著中對座山雕的性格幾乎沒有什麼描寫,這給再創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從電影到電視劇歷次的改編中對座山雕的擴展描寫無疑是各個版本《林海雪原》的亮點和不同點。這一版的座山雕應該說是戲份兒很足,寫盡了座山雕的狡猾與毒辣,但是在邏輯上,座山雕的描寫還是稍有不足,一個三代為匪,瞬間能聚起三萬多人馬的腹有大志(想當東北王)的慣匪,僅有狡猾與毒辣顯然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有鼓動人心的.政治旗幟和政治資本,還應該有讓人願意為他捨命的廣施恩惠(像宋江那樣)。這些鋪墊,電視劇中沒有。沒有了血肉的人物那不過是個符號,臉譜化、符號化的座山雕不如像小說中一樣一筆帶過。
楊子榮,在這一版中給了更高的定位,除了偵察英雄外,還是小分隊的副隊長,他的才幹不僅表現在偵察中,還表現在運籌帷幄上。英雄嘛,拔高是可以的,質疑嘛,就要慎重。所以,就不談了。其實,在小說中楊子榮與坦克劉勛蒼、欒超家、孫達得等是一樣的、是各有特長的英雄。打個比方,就像似在三國志里關老爺與其它的各位名將身價等同,只是在流傳過程中一點一點就高出其他人了,最後成武聖人了。
年少時讀小說,凡是有白茹出場的章節我都喜歡讀,那時候正處於煩惱的少年期嘛,如今說出來大家也都理解。可以說,我們那個時代,每一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白茹。只是那個年代沒有「白富美」,更很少有人熱捧「老子英雄兒好漢」,大家誰也不羨慕誰誰是否有個好爸爸。平民的白茹是走進懵懂少年內心中甘之如飴的女性。愛她是因為她像書中少劍波贊美的那樣——「萬馬軍中一小丫,顏似露潤月季花。體靈比鳥鳥亦笨,歌聲賽琴琴聲啞。雙目神動似能語,垂髫散涌瀑布發。她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她是晨曦仙女散彩霞&hel」。白茹對少劍波的愛是在戰斗中逐漸萌生的,是由敬仰、崇拜中產生的;少劍波對白茹的愛是在戰斗中培養的,他對她的感情升華是在攻破威虎山後,白茹為小分隊的戰友治療凍傷因勞累而沉睡,少劍波看著沉睡中的白茹寫下那首當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背誦的「萬馬軍中一小丫」。這是革命浪漫主義的愛情,是在共同戰斗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愛情,它不是一見鍾情,更不是水中月鏡中花,是人人可以摸得見看得著的愛情。電視劇中看不出這些,看得見的是幹部子女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看得見的是帥男靚女的一見鍾情。劇中也曾交代,白茹給少劍波的姐姐擔任過警衛員,但是少劍波甚至少劍波的姐姐也都不知道白茹是副司令的女兒,直到一曲唱盡才真相大白,這樣的邏輯安排豈不是把觀眾真當成了看戲的傻子?白茹說服蘑菇老人的章節被刪除了,換成了一句「老抗聯」,其實,這不僅貶低了白茹的作用,也顯現出改編者的歷史無知!謝文東是何許人?觀眾都知道。白茹落難寫得就更扯啦,而且是扯得沒邊了。懶得說了!
原著中的故事和人物被無原則的演繹,被改寫的面目全非。少劍波被刺後竟然迅速恢復如初(劇中交代,剿匪整個用時是四個月),傷後的少劍波不僅能沖鋒陷陣,還能英勇地救悍匪。在生死一瞬的戰場,他做為一名指揮員,最高司令,為什麼要捨身救匪,他的職責呢?難道是要呈現人性的光芒嗎?那麼戰前的鼓動,報仇的口號僅是做給觀眾看的嗎?電視劇中還出現了小分隊與牡丹江軍分區進行電話聯絡的場面,這種穿越的感覺不知別的觀眾有何感想,反正我是覺得離譜。原著中對蝴蝶迷與鄭三炮的描寫有很多筆墨,作者主要是通過倆人的不正當關系來說明匪幫的混亂和土匪們醉生夢死的世界觀,而新版電視劇竟然把二人的關系當作噱頭,炫染成男閨蜜甘做備胎為愛堅守的「感人」故事。如此等等,即脫離原著又不符合邏輯的硬傷在電視劇中比比皆是,不一而卒。雖不能說罄南山之竹,決東海之波,但是我對新版電視劇《林海雪原》已經是不可忍受。有鯁在喉,故而吐之。吐過,暢快矣!
最後附上「萬馬軍中一小丫」以饗小夥伴們重讀它的渴望。這可是我費力在網上找到的哦,有錯的地方概不負責哦!
⑸ 少年們,始終光芒萬丈 ——《棋魂》有感(時光褚嬴篇)
看完棋魂已經過去兩周了,但是我沒想到這部劇讓人那麼上頭。兩周過去,我依然磕cp磕得十分忘我,再次刷到相關視頻,感動依然會盈滿內心。
作為一部漫改劇,《棋魂》加入了編劇自己的思考,有了中國的人情味在裡面,成為了一部十分優秀的群像劇,每個人物都在閃閃發光的。
時光:
我最喜歡最難以抗拒的男主。不完美,會耍混會任性也會自私,但是就是像個太陽一樣,總是細微之處溫暖著每一個人。
少年大雨紛飛時替褚嬴打傘;在開掛作弊後看到第二名哭的不行時感同身受的難過,決定不下棋;告訴褚嬴放棄圍棋不代表不熱愛圍棋,畢竟他是圍棋人生,而其他人是有圍棋的人生。是他帶領褚嬴體會了人世間的怨別離求不得,帶領褚嬴走下神壇,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我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棋手是不應該拋除感情的,感情從來都不是拖累,而是起爆劑,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有感情的圍棋才是讓人不斷沉迷其中,願意一直傳承的圍棋。時光的魅力之處在於,他永遠用他的赤子之心、坦率吸引著大家,在這個少年的世界裡,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他永遠能看到每個人閃閃光輝的一面,同時也能感同身受。徐俊郎對他用了很不坦盪的方式下棋,但是他克服之後卻也和他成為了朋友,他能看到大家對於圍棋的熱愛,也同樣對這些人報有善意。他一路在成長,走在職業棋手的路上,會孤獨,會和以前的朋友越走越散,但是在他心中那些都是難以割捨的存在,朋友是一輩子的。
這部劇我所有的感動都來自於時光和褚嬴,時光更甚。如果可以我想把最美好的詞彙都形容在他身上。他像我們每一個人,卻又不像我們。這大概就是這一角色的魅力吧,讓我們每個人看到我們最想看到的一面。
褚嬴:
純粹就是我對他的形容。他是一個特別簡單特別純粹的人。
沒遇到小光之前,他的世界裡只有圍棋,小白龍為了他能找到神之一手,一直下棋,最後離世時最想看的花燈也沒有看到,帶著遺憾離去。褚嬴那時候可惜的確實就差一步就能找到神之一手了,說是薄情也不為過了。
老實說我覺得這部劇的成長不僅僅是時光的重頭戲也是褚嬴的。從不識情,到識情,這個過程他和小光一樣在成長。所以即使我磕亮光或是光亮,都一直認為褚嬴和時光二者的羈絆無可替代,他們彼此成長,彼此陪伴。是時光讓褚嬴成長,也是褚嬴一直在教導鼓勵時光。
如果沒有褚嬴,17歲的少年遇到種種挫折時、遇到冷言冷語時真的很有可能就會一蹶不振,即使少年心性堅韌,有些時候也難免心灰意冷,尤其是每次小亮進行精神攻擊時,小光不是不難受的,被自己追趕的人一直嘲諷,一直打擊,小光也曾真的懷疑過自己,是褚嬴每一次的勸導與鼓勵讓他重拾信心。所以我認為光亮的牽絆如果沒有褚嬴不會有這么深,他們感情不會如現在一般。畢竟誰都不會和一個一直打擊自己的人成為很好的朋友,二者到最後也可能只是相看兩厭的對手,不可能關系這么好。
褚嬴離開的時候,是我淚奔的時候,他的「古路無行者,寒山獨見君」讓我揪心,最後的那段獨白更是催淚。從他離開再到時光頹廢我的眼淚就沒停過。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時光不下棋,其實我也是後面才開始明白的。
時光對於圍棋的熱愛一開始來自於褚嬴,催化於俞亮及其餘朋友。他內心會下意識地認為,褚嬴走了那自己下棋也沒什麼意思了,在剛開始頹廢初期,時光心中是把圍棋和褚嬴等同的。他沒有意識到他自己本身的熱愛,熱愛褚嬴也熱愛圍棋。到了後期每個人輪番勸導的時候還堅持不下棋,是因為他害怕,他的每一步棋都是褚嬴教的,他只要一碰棋就會想到褚嬴,他還無法正視褚嬴的離開。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後面幾集的存在了,勸導時光下棋的順序。最後幾集被網友噴得很慘,認為賣腐,其實我也覺得不大好。但剛才提到那點,讓我有了新的思考:時光無法正視褚嬴的離開,因為褚嬴的陪伴讓他沒有意識到圍棋之路的孤單,褚嬴走後他意識到了圍棋之路的孤單,俞亮的出現讓他有了新的支柱,他明白這一路他並不是一個人,他還有俞亮。可能這就是編劇和導演心中所想的,但是我始終覺得不大完美。《棋魂》的精髓就是褚嬴和時光,主旨也是傳承。編劇這一排序主題就偏為命定對手和陪伴了,潛意識弱化了褚嬴與時光的羈絆,這與前多集是矛盾的。誠然,時光會孤獨,但是有對手/隊友的陪伴始終不是真正的強大,需要他直面內心才可以戰無不勝。在他選擇職業棋手的時候就該明白他走的是圍棋人生了。私以為時光重下棋的順序後面需要修改,應該是洪河-四劍客-俞亮-沈一郎-蘭因寺懶師傅-做夢。是懶師傅讓時光明白並正視褚嬴的消失,讓時光明白褚嬴其實也沒有消失,他存在他的棋里。最好的紀念就是一直走下去,褚嬴一直都在。這也才是全劇的升華。並且時光這么在乎朋友的人不可能不為了沈一郎定段不下棋的,所以懶師傅排序也可以往前挪一挪。俞亮真的不能排在最後,這一排就會讓大家認為時光是因為他才下的棋,再加上後文確實賣腐挺嚴重的(雖然看劇的時候俞亮時光的火花讓我磕cp十分瘋魔)。
褚嬴和時光的詮釋非常好,二者的羈絆也讓人十分感動,高於親情、友情、師徒情、愛情。這份感動歷久彌新。
————————————————
有的人循規蹈矩,有的人離經叛道,有的人懸崖勒馬,為自己下出乾坤逆轉;有的人卻為別人做活一片青天,有的人即便曲折,終會撥雲見日,還有的卻無悔於人生,有的人十年落拓 初衷不改,還有的人志在遠方,匠心不變;有的人參透世間萬物,有的人悟盡人生幾何,有的人他為冠軍而生,還有的人會被眾多人銘記,她生下了冠軍,有的人壺中藏日月,有的人袖裡能定乾坤,有的人春風桃李俯首甘為火種,有的人浪子回頭成為星河裡最亮一顆,有的人高山流水凌雲攬勝,一生只為一盤棋,而有的人冥冥之中只為你而存在,正是上天為你選中的對手,有的人你是你的開心果,是你的催淚彈,是你牽腸掛肚的小歡喜,是你割捨不下的小業障,更是你三十修來的福分,換來這一段相識,相伴,形影不離。
月亮一直在,糖永遠是甜的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剩下的,即使咬著牙跌跌撞撞也要自己往前走。
再見了,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