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關於海員的電影的觀後感

關於海員的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4-01-02 18:16:31

Ⅰ 念念觀後感範文

電影《念念》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念念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念念觀後感篇一

四月的尾巴,看了一場不那麼“墮落”的小眾片。似乎是為了印證豆瓣上的這個小眾影片的評價,東方紅萬達電影院里連一張海報都沒有找到,排片更是少的可憐,連放映時間都因為上一場電影而推遲了50分鍾。許多觀眾也放棄了看完的念頭提前離場。可是片子和觀眾玩了一場小把戲,濃濃的思念和正能量只有看到最後才能體悟。

印象中最美麗的就是這片海,這片小美人魚一直想沖出去的海。海的一邊是家庭,沒有愛情的婚姻。另一邊,是極度渴望的自由。母親選擇了自由卻放棄了一個孩子,正是這樣糾結的選擇造就了孩子們心裡的創傷。哥哥膽小懦弱,只能偷偷地藏起被爸爸燒毀了的媽媽的衣物,妹妹精神抑鬱,一直活在媽媽難產的陰影里。一個關於苦難的故事,因為這片海,便有了希望。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一個不那麼難懂的道理,卻需要歷練很久才能參悟的透:一切幸福的前提是先要跟自己和解、先學會愛自己,沒人能幫你,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解葯。 片中的三位主角既是戲中的角色,也像坐在戲外的我們自己,也許每個人都會有情感上的糾結,尤其是那種來自於父母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對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存懷疑,那麼他長大以後一定會在性格上存在缺陷,無法斷言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但大部分的人也許或多或少都會有,就像是阿翔想要獲得父親的認可、育男糾結母親和妹妹為何不辭而別、育美對母親的去世耿耿於懷,於是他們童年的陰影讓他們無法活的舒展,只能負重前行,對於母愛、或者父愛的糾結成了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高利貸。大人們撒手人寰,孩子們卻始終活在他們留下的霧霾之中,就像是歌里唱的,誰也沒有時光機器,就算是真的回去了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育美(梁洛施 飾)發現自己懷了男友阿翔(張孝全 飾)的孩子,但因為過去父母離婚後,母親(李心潔 飾)難產而死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讓她迷失了方向。育美幾次想找阿翔商量,但夢想成為奧運拳擊手地阿翔正因為眼疾的關系,瀕臨被禁賽的命運,不甘心失敗的他,每天如著魔般練習,卻不知不覺冷落了育美。育美思考再三提出分手。

育美的哥哥育男(柯宇綸 飾)從小跟隨父親生活,父親出事後,渴望家庭溫暖的他終於鼓足勇氣,外出尋找失去聯系的妹妹。

影片用了非常奇幻的手法,讓父子和母子在時光中重聚,長大了的孩子見到了年輕的母親、父親,他們像陌生人一樣聊著無關痛癢的話題,看的人卻十分感動,也許那些所謂的陰影和糾結只不過是沒有機會再去和他們聊一聊天,所謂的父愛和母愛也不過是能和他們發發牢騷,再叫一聲爸、媽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你懂了、也就感動到了。

時光錯亂的酒吧,小面館里兒子和母親的重逢,海灘上釣魚卻“看到”遭受海難的父親。長大了的孩子們心裡的陰影正在被愛融化。前30分鍾的各種“墮落”在這里慢慢看到了希望。他們懂了,父母不是不愛,是愛的深沉。還來不及多看看孩子,已經不在了。這些鏡頭慢慢鋪開,滿熒幕都是濃的化不開的思念,愛滿滿的,卻又讓人心酸,失去了的幸福只有在夢里才能實現吧。

《致青春》里最美的女孩車禍死了,《匆匆那年》美麗的女主被猥瑣男糟蹋了,《何以》里何以琛和趙默笙分別了7年才修成正果,似乎所有的愛情故事背後都是憂傷。彷彿沒有這些元素,青春就不是青春,回憶就沒有了意義。錯了,錯了,青春本該是幸福的,本該是純凈的。影片彷彿要糾正這種錯誤,公交車禍上鄰座孕婦的寶寶意外早產,育美陪著孕婦走完了生產的全過程。新的小生命降臨,讓育美有了新的覺悟。不再頹廢,不再害怕,勇敢的生下了自己的寶寶,出了自己的書,和阿翔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最後,哥哥看到妹妹的書,兩個人終於找到了彼此。

看到最後,才明白了,懂了,就感動了。思念的力量會讓人幸福。

念念觀後感篇二

梁洛施在《念念》里質問:“我一直很想知道,為什麼今天變成這個樣子?是一開始就註定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是我們做了什麼,結果今天變成這個樣子?”

這種面對歷史和命運的無力感,瞬間戳中了我的心窩——作為一名“陸客”,我在看《念念》時始終體會到的那股無力感,終於在這句台詞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念念》所帶給我的那種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的奇特疏離體驗,甚至讓我想起1942年冬天德軍第6集團軍士兵寫的家書:“斯大林格勒就在我面前,但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就像片中的綠島之於台灣,一個台灣人人熟悉但似乎又很陌生的離島;當然,也更像現實中的台灣之於大陸。

這種無力感也彌漫在劇中的角色身上,育美(梁洛施)、阿翔、育男,他們每個人都與自己的父母(家庭)疏離了——從劇情上看,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尚年幼時就主動選擇了缺席,於是,他們的今天變成了這個樣子。

張艾嘉通過青年一代的視角回溯了台灣近世的社會變遷——曾經的綠島政治犯,原來與育美的母親有著一段不倫私情,時下則變身為一位綠島作家,時過境遷之後,跟育美相逢,昔日情人的女兒還是咽下了秘密,讓這位有光環的老男人繼續保有他的光環。

阿翔的父親是個海員,阿翔戮力苦練拳擊,無非是想求得父親的認同,但父親在自己的成長中始終缺席,阿翔只能在想像中與父親對練,歇斯底里般的完成對父權的膜拜祭儀。

育男在母親和妹妹出走綠島後,獨力來到台灣本島打拚,同時面臨著大都會與離島家鄉間的無盡牽扯。那個昔日專門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之島,現在已成了雲淡風輕的旅遊景點,小小的綠島,無法及時救治育男的父親,也承載不了育男的職場理想。而育男這個角色,正是在金融風暴後承受著巨大生存壓力的當下台灣青年的真實寫照,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里,育男辛苦打拚,也只能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姑且取暖,只能在想像中與母親重逢……

陳文茜在《樹,不在了》一書中對於台灣當下的世相描摹,簡直就是對《念念》最好的讀解。所謂“台灣對不起年輕人”的文鋒,不正是落在了育美、育男和阿翔們的身上?陳文茜也提到,在經濟低迷的時代,“年輕人疏離”已經成了亞洲社會里普遍的集體癥候,老一輩的人甚至認為世界已經分裂成了“他們的”和“我們的”,這不正是《念念》所傳遞出的思緒?——透過幾位青年主角父母的缺席呈現出來。而《念念》源自一位日本演員的故事,被張艾嘉看中然後毫無違和感的移植到台灣語境中,也凸顯出這種社會集體癥候的“泛亞性”。

回到文首那句梁洛施的質問,正映照著時下台灣年輕人的心聲,父輩曾經坐享經濟起飛的繁華景象,現在都已雨打風吹去——是後來者做錯了什麼嗎?還是一早註定只能接受這一命運變遷?

陳文茜在《樹,不在了》里寫道:“是的,我們還活著,好似活在一個小幸福的世界。可是我們被巨大的不安包圍著,心中曾有的溫暖、勇氣、信賴,漸漸被冰封。”

最後,育男和育美重逢,阿翔和育美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可是,這點小小的確幸,真的讓問題都解決了么?

今天還是變成了這個樣子。

就醬紫。

念念觀後感篇三

電影《念念》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一個關於時代大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問題;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責任的問題;以其說是問題,倒可以用積極正面的詞語說,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電影雖然大部分的情景都給人陰暗的感覺,但是勝在主角人物當中一些善良、文明的小舉動,還有結局的美好,將這些陰暗氣色都驅散了,為電影保留了點人生的溫暖色彩。所以說我電影及至導演本人,還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整個電影,通篇下來,感覺就是作者(導演)本人的經歷自傳,是想通過電影本身,讓更多人了解這些人群的成長,獲得更多的共鳴。若沒有完善的結果,我會覺得導演本人是自私的,是僅僅用身同感受去獲得精準的觀眾群和認同者,幸好的是結果的美好,讓觀眾觀看電影後,對人生、對未來,不至於失去信心和嚮往。所以電影是部極具社會責任感的電影作品,為更多缺失完整家庭溫暖的人,指引出一點希望。

電影中體現社會責任感的情節,當然還數三位主角的善良、真誠、迷失而不亂於社會的高素質表現。這一點多少體現出作者本人的素質和台灣當地文明的社會氛圍,比如電影劇情中男主角把打碎的玻璃掃好,還會用報紙包裹好再放到垃圾桶;又如女主角明明知道破壞他家庭的人,就是這位人們尊重的大作者沈先生,但當沈先生一家人過來時,她卻為其挽回顏面,保護對方的幸福家庭。

說電影是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可要提到電影中的媽媽角色。一位嚮往自由,對生活有積極進取精神,更有偉大母愛的媽媽。因為她懂得尊重孩子的天賦,尊重孩子的喜愛,想盡母親更大的義務精神,所以她選擇爭取,做出決定並行動。

電影中媽媽努力爭取每晚跟孩子講故事,有空閑時間就給孩子做衣服做包包,白天更和孩子一起在海邊去體現大自然,理解生物的自由,懂得關愛和尊重身邊的事物和人。正因為這些給了孩子最珍貴的人生品質,也為日後孩子能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有所進步和快樂。

說到這些,不禁想起繪本閱讀界經常提起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里有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是這樣的,能有一位講故事給自己聽的媽媽,是世上最富有和幸福的人。

提到媽媽,當然還要提提爸爸,爸爸形象在電影里,有三位比較有代表性。一個是育男爸(煮麵的那位),一個是呀翔的爸爸(基本不存在),最後一個是沈先生,三位都很有意思。

首先,育男爸是一位粗魯的煮麵佬,生活粗俗,不懂教育,思想簡單,安分守己,或許是那個年代和地域的原因,他只能這樣,也沒有新的思想沖擊,更沒有遇到好的貴人導師,但他認命,守本分,所以對孩子也沒有什麼想法,但最後老婆走了,他也才明白是要讓兒子出去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有出路,才不會一輩子煮麵。雖然電話里頭表現還是很粗暴罵人,那是因為那個時代男人要面子、自卑感的陋習,但最後知道老婆不幸離逝,育男爸還是傷感的,還是內疚的給老婆孩子燒點衣物娃娃,足見育男爸的本性是善良的。

其次是呀翔的爸爸,因為電影中就只有通過呀翔的回憶和幻想才出現的,所以他其實是不存在的。但因為其虛幻的出場,更加映射出讓從缺少父愛、希望擁有爸爸的呀翔,對父愛的渴望愈演愈烈,努力打好拳就是為了等爸爸出海回來知道,他很聽話,很認真地打拳。但當知道要當爸爸了,卻很迷惘,因為他從小也不知道爸爸是怎樣子,不知道怎樣當好一名爸爸。最後在岸邊釣魚時,呀翔幻想出來的爸爸講述了一個為謀生而出海的男人心聲:哪個出海的不想家呀!道出了許多為了生計而奔波在外的父親的內心寫照,更道出了那個時代的靠海為生一代的生活苦楚。

最後,就是沈先生的爸爸形象,雖然出鏡不多,但出突出了另一種爸爸的形象。他與黃貞(主人公育美的媽媽)有精神上的共識,沈先生有文化,有思想,有才華,正好是黃貞作為跨時代女性理想的老公形象,所以他們後來有了感情和小孩。但沈先生一直沒有公開過黃貞的身份,卻完好地照顧到自己原有家庭的完整性和幸福,這當然也以黃貞的素質成全有關。或許他與黃貞是自私的,但也是時代的犧牲品,作為尊重自己感情自由角度去考慮,他們沒有錯,但作為舊時代的人們和父母角色他倆是有所缺失的。但電影中以沈先生和育男爸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很正面地把當時的社會真實一面,用極具諷刺色彩的手法,展現到大眾眼球中去,讓觀眾感覺深刻。

最後要說的是孩子成長的問題。三位主角都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表現出不同的成長歷程。育美心理有問題,精神恍惚,但不失社會公德和個人修養;熱愛專業,尊重自由,理解別人;缺乏安全感,所以經常渴望得到男朋友呀翔的關愛和重視。育男和育美童年前期是很美好的,都有爹媽陪伴,還有媽媽經常講故事和去體現大自然等回憶。但隨著父母的分開、到父親的離逝,育男都沒有表現出像妹妹那樣多的問題,只是一直想見回媽媽和妹妹,整個電影下來,育男都表現出一個健康人格、正面、積極的好導游好孩子。相比之下,呀翔既幸福也無辜,幸福的是,呀翔很單純,一心以為,認真地練好拳,爸爸就會回來;無辜的是,他沒有育美和育男一樣有過曾經很幸福的早期童年生活,他的世界就只有打拳,但他因為眼睛健康而失去打拳的資格後,變得格外惶恐不安。

他們三位都是時代進程的犧牲品所衍生出來的成長孩子,雖然很多陰暗的色彩,但慶幸的是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呀翔認清了真實的人生,並重拾了勇氣,勇敢去嘗試做一位好爸爸。育男經過遊客的邀請到大城市台北去過生日散心時,終於在書店上重遇失散多年的妹妹育美。而育美經歷一系列精神折磨後,最後經過見證小孩子出生的經歷,讓其找回了生命的意義,更明白了母親的意義,最後她有了幸福的家庭,成了一名繪本作家。

電影開頭是比較陰暗沉悶的,但認真觀看下來,發現它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至少是部有核心思想,能觀眾帶點東西的電影。盡管它的票房可能不高,時下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觀看,但我還是要給予好評,更值得推薦給朋友讀者們一看,尤其是剛當父母親的朋友們,因為當你把電影《念念》觀看完後,相信你也會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理解。或者像我一樣,相比之下,深感自己成長的幸福。

Ⅱ 跪求〈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後感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又一力作。人物形象可以說是超可愛、超活潑,特別是宗介和波妞。故事情節更是令人感動,就是現代版的浪漫故事。活動環境富有日本島國特色,動畫風格也是明快、簡潔、浪漫的。 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沖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宗介把金魚抱回家裡喂養,一起玩耍,感情甚篤。由於海員父親終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親相依為命,這讓他的性格孤僻自閉,甚至對長輩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金魚姬後,宗介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這也讓他慢慢修復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嘯中,宗介撞傷了身體,金魚姬沾染到了人類的血,飄回了大海之中。原來海洋中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有個操控水文環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為發現了人類污染環境的醜陋,所以自造了另一個水中世界。他發現金魚姬沾染了人氣,正准備用魔法將它打回原形,卻事與願違…… 片中有很多具有人文性、很感人的情節。一是宗介直呼父母的名字,這在中國可以說是不可理解,也是不可饒恕的。這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呢?!二是宗介的父親出海不能回家了,母親很生氣,宗介代替母親用信號燈和父親交流,每一句都令人感動至深,這是何種的親情,看到這里,說實話,我的眼淚都要快來了,同時又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三是宗介送給老人紙折的金魚和帆船,以此來安慰她們,作為曾經的一個教育者,我們是不是也不僅僅給孩子們灌輸知識,也讓他們關心老人、關心身邊的人呢?! 當然,片中最精彩、最經典的應算是宗介和波妞的故事了。他們之間一波三折,宗介和波妞經過那個山洞時,魔法的力量開始消失,波妞越變越小,宗介驚慌失措,拉著波妞狂奔,我的心裡都捏了一把汗。波妞變回了小金魚,宗介傷心了,我也難過了。幸好,結局是完美的。 其實,片中還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東西,三言兩語也說還完的。看完之後,有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覺。一切現實生活中的不快都不見了,就像一陣春雨洗滌後的樹葉一樣。真是一部不錯的動畫片!
=---------------------------------------

這兩天一直在看宮崎駿的新作《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看了第一遍後就忍不住看第二遍,接著是第三第四遍,如同他以前的作品一樣。

在這里,就不必說這部作品的畫風是多麼簡潔明快;人物塑造是多麼活潑可愛。我只想說下其中最感動我的幾個細節和場景。

細節一:宗介和父母之間總以名字相稱,做什麼事總是相互征詢意見、相互安慰,讓我感覺到他們在家庭里的平等地位。宗介也因為彼此平等的稱呼,成為一個天真懂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這隱隱為我們透露了一種極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中國的父母家長們深思。

細節二:宗介在海嘯發生的夜晚,為了安慰老人,送給她們紙折的金魚和帆船,不同的性格、有意思的對話,使家庭般的溫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在此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像宗介一樣關心老人。

細節三:劇中有個最關鍵的道具,就是那一隻裝過波妞的小綠桶。波妞回來後就一直帶著那個桶,彷彿心愛的手提袋一樣。也許對她來說那是另一個家吧,作為和宗介相識的地方,那是她最初的愛的容器,如同定情信物一般。

還有其他許多生動感人的細節,比如宗介很有禮貌;波妞的妹妹們幫助她逃跑;宗介的母親在老人院做義工;波妞學會飲茶和吃飯;波妞對小寶寶的喜愛等等,細說來講不完,就不贅述了。再來說說最感動人的場景。

場景之一:宗介的父親出海了,母親因此很生氣,宗介代替母親用信號燈在漆黑的夜裡和父親交流,每一句都令人感動至深。只要心中有愛,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

場景之二:這部分是全劇的高潮。宗介和母親在浪濤翻滾的海岸邊往家裡飛趕,波妞乘著魚形海浪追上來了。紅色的精靈在黑色的海濤里跳躍狂奔,精神抖擻、閃閃發光,毫無疑問那是掙脫束縛、追求純愛的意象。對宗介完全的純真的愛,使她變成人類飛奔而來,即使攪出一場海嘯也沒什麼大不了。她的心中都盛滿了宗介啊!這一幕讓我泛起熱淚。唉!唉!太過感性了啊!

場景之三:宗介和波妞經過那個山洞時,魔法的力量開始消失,波妞越變越小,宗介驚慌失措,拉著波妞狂奔。我的心也隨之揪了起來,真想大喊宗介加油!不過波妞還是變回了小金魚,我和宗介一樣傷心難過了。這時已近結局,還算好,那是快樂而完美的。

除了這些,值得回味的還有很多,波妞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完美可愛,宗介在任何時候都是那麼質朴堅強。整部影片故事流暢,人物生動,愛情純真,感人至深,保留了宮崎駿一貫的風格特色,因此極力向大家推薦。

這後來,我又看了一部講述《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誕生過程的紀錄片。裡面有一段很有意思,宮崎駿去參加兒子監督的首部動畫片《海底傳奇》的試映會,過後他說了自己的觀後感:稱自己的兒子還不夠成熟,只是做到量力而行。《海地傳奇》我也看過,雖然畫風和景物造型都非常接近宮崎駿的風格,但故事情節卻講得過於含糊,場面上也缺少應有的氣勢,總讓我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大概就是一部動畫片的靈魂吧。

我也最終明白宮崎駿為什麼說長子還不夠成熟,其實以宮崎駿所表現出來的境界,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在成年後達到那種程度的成熟。

真正的成熟不是談論什麼大道理,而是要擁有一份返璞歸真的靈性。這是我的理解。

----------------------------------------------------

我寫完作業以後,閑著沒事,媽媽說我可以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宮崎駿不僅是日本,而且是全世界著名的動畫片導演和漫畫家,他製作的動畫片太多了,有《龍貓》、《紅豬》、《魔女宅急便》等等。我選中了《懸崖上的金魚姬》。

《懸崖上的金魚姬》的主角是一個名叫「宗介」的5歲小男孩,講述了他和從魚變成半人魚、最後終於變成人類的「波妞」的歷險記。宗介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很講禮貌,很懂事,很善良,很獨立。他見了「向日葵之家」(「向日葵之家」是一所老年公寓)的奶奶爺爺都問好;他自己去幼兒園,放學後還自己穿上雨衣,去幼兒園旁邊媽媽工作的地方找媽媽;媽媽泄氣的時候,宗介還給她鼓氣;在岸邊看到金魚被玻璃瓶套住,他千方百計地想把它救出來,先是使勁拽魚尾巴,可是怎麼拽也拽不出來,然後又使勁往外倒,也不行,最後用石頭砸,終於把玻璃瓶砸碎了,拿出來小金魚,他很快跑回了家,用塑料桶接上水把金魚放了進去。「波妞」在變成半人魚的時候,闖了大禍,把「生命之水」打翻了,使得月亮靠地球很近很近,就好像手一伸就能碰到一樣,一點也不誇張。「波妞」很滑稽,它會向它討厭的人噴水柱;它還會用魔法,把玩具船變成了真船,還把發電機堵住的地方疏通開;「波妞」很喜歡「宗介」,它把它的兄弟姐妹變成魚,在魚身上奔跑,追趕「宗介」的車,最後撲向「宗介」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懸崖上的金魚姬》又滑稽又感人,其中「宗介」和「波妞」去找他媽媽的部分很讓我感動。在這個動畫片里,我還看到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和曾經滅絕了的海底生物,畫面很完美,動畫很好看,難怪宮崎駿的動畫片會屢次在世界動畫展上獲得大獎,真是名副其實!
----------------------------------

在色彩斑斕的深海,一抹紅色跳入眼簾,一尾小小的人魚乘坐著水母出逃,一切都如夢幻一般。在怪人的追逐下,小人魚浮出了海面。夢幻的海底也變成了人類居住的骯臟的世界。小人魚在漁網的逼迫下,被困於玻璃瓶中,被一個名為宗介的小男孩救下。不同於丹麥的小人魚,這一次她成了被保護的對象。結下了血的羈絆,「我會保護她的」這一句出自孩子純潔心靈的話語成了堅定誓言。

童話從這里開始,但是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童話。人類居住地渾濁的海水與垃圾和波妞居住的深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同《幽靈公主》一樣,宮崎駿用這種對比控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人類會把生命從海里奪走」「我也曾經是人類,我為了不再是人類付出了多少……」藤本的話更是直接的指責。但是,當游動著古生物的清澈海水淹沒陸地,人們體現的又是堅強,合作,樂觀,彷彿這個世界被海水進化了,他們體現的又是可貴的精神。「這個世界上最卑微與最偉大的生物是人類」,我想,這是作者想說的。

我想《金魚姬》最感人的地方應該是宗介與波妞。無論是波妞踏著海浪卷著風暴對宗介的追逐,還是兩個孩子在一起的快樂生活,抑或是海洋之母嚴肅的詢問下宗介那一句不變的「我會保護她的」都足以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波妞喜歡宗介」「我不管是魚的樣子的波妞,半人魚樣子的波妞,還是人類樣子的波妞,我全部都喜歡」,這一次小人魚不會再變為泡沫,在一吻之下,他們最終幸福地在一起。當然可能孩子還不懂得愛,但是作為人類的宗介接納了波妞,就意味著人與自然一定能和諧相處。

樂觀、善良、包容、理解、互助、團結、友愛,童話要展示給人的是人性溫暖的一面。除了主角,在配角身上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宗介父母的情感體現出來的家庭的溫馨,莉莎對暴風雨中向日葵之家的關心,宗介在父母外出時表現的堅強,風雨後的救助隊,都有著人性的閃光。

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也是本片的見長之處。宗介,一個出生在海員家庭的孩子,他聰明,因為他僅五歲就會熟練的使用發送摩爾斯電碼。他是一個孩子,因為他也希望爸爸平安。他善良,因為他送奶奶自己折的小船,消除兩人的誤會。他也調皮,在波妞弄濕小女孩的衣服後他俏皮地安慰波妞,那是小女孩的錯。波妞,一個調皮的小人魚,她可愛,對於她不喜歡的人,她會吐出小小的水柱。她機靈,因為巧妙地躲過了爸爸的抓捕,幫助宗介和需要幫助的人。她勇敢,作為一條魚,為了和宗介在一起,不惜變成沒有魔法的人類。她堅持,甚至在要變回魚的最後時刻,她還緊緊地抓住那個小桶。藤本,放棄了原為人類的身份,他反感人類的做法,所以他住在海底。他極端地想讓世界變為海洋。最後宗介拯救了世界,救了波妞,他又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宗介握手言好。甚至是向日葵之家的奶奶們,小船上年輕的母親,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善良的,這是一部沒有真正惡人的童話。

在表現手法上,全部使用手繪作畫的畫面給了我們柔和的審美享受。碧海藍天下的宗介的小屋,暴風雨後閃耀的星空,清澈海水下的神奇水世界……這一切都是這部動畫更有童話色彩。此外再一次與久石讓的搭檔,也使畫面在跳動的音符下更有感染力。波妞長出手腳的喜悅,見到宗介的時刻,明快的音樂都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人物內心的喜悅。大海的涌動伴著交響式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海洋的磅礴。伴隨著低沉鋼琴曲的韻律,宗介沒有見到母親的失落也敲擊著我們的心。此外細節的處理,也是這部作品更加細膩。趴在珊瑚屋的貝類,礁石上移動的海蟑螂,汽車後視鏡里莉莎驚訝的臉,都會給觀看的人帶來小小的驚喜。

《懸崖上的金魚姬》,使所有觀者回歸童真與人的善良本性。流露出的真,善,美,讓人刻骨銘心……「波妞」這只美人魚似乎太落伍,沒有華麗的畫面,沒有磅礴的故事,沒有深刻的啟示——而這恰恰是宮崎駿動畫魅力所在,幫你找回那些曾經擁有的最美麗,最純真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好像都有太多的新創意想去表達,卻沒有人願意靜靜的回憶過去。是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講述的童年,還是我們忘記了怎麼去回憶過去?看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感覺宮崎駿又找回了希望,又回歸了純真!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我似乎只看到了一個五歲的孩子所作的美麗的夢。可是在這個夢幻般的故事裡,我看到了人與人的真誠、友善以及無條件的對他人的愛。,
-------------------------------------------------------

因為選了《影視藝術鑒賞》,要求看幾部愛情故事,並寫一篇1500字的觀後感。於是,繼很功利地看完《雲水謠》、《雛菊》後,無果,無意尋《懸崖上的金魚姬》,竟然發現這也算是一部很單純的愛情電影耶!

以前看了《人魚公主》,總是很替人魚抱不平。不明白這樣一個公主為什麼要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人類舍棄一切,逃出家門,長出手、長出腳,要和那人永遠在一起?我想,之所以不明白,還是因為很重的得失心吧?執著於付出和回報會不會不等值?他會不會辜負了人魚?人魚有一天,會不會變成泡沫,在陽光下消失?我們說好的一輩子就得是一輩子,因為「少了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愛是把我們緊靠在一起,還是把我們束縛在一起?

但《懸崖上的金魚姬》讓我開始懂了。 愛,有時候真的是看見他的第一眼就開始發生的,而且這一眼,已經註定了一輩子的微不足道。

小朋友的愛情,來的那麼純粹,也可以來得那麼堅決呢!

宗介,這個船員的兒子,五歲,對爸爸媽媽都直呼其名,擅長打信號燈。當原計劃回家的爸爸突然打電話告訴家裡得改變行程時,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頓時冒火要罷工出外吃飯。而宗介一臉平靜地說:不,我想在家吃。其實,宗介不過是要在建在小島頂端上的家裡給爸爸打信號燈,對爸爸說一路順風。小島上的家,是爸爸的一座守護塔。這個習慣了失望,卻仍然振作的小男孩,是不是也會像燈塔一樣,守護她——波妞?這個不顧一切的小人魚?

愛情就那樣發生了,而且還會立下誓言,不管她是「魚,還是半人魚,還是人類,我都喜歡」。

宗介和波妞歷經了重重考驗,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了,那又是不是一輩子?宗介怎麼會一輩子都喜歡這個紅頭發、金魚眼、咋咋呼呼亂跑的人魚?他會不會喜歡上幼稚園的其他女生?幼稚園不會,那小學呢?中學呢?大學呢?一輩子的任何一個瞬間呢?波妞有一天又會不會長大,後悔當初的義無反顧呢?幹嘛要懷疑那麼多?假如有那麼多的顧慮,波妞就不會遇見她的宗介了,童話就永遠不會有開始。

Ⅲ 有人講一講泰坦尼克號觀後感嗎

電影《泰坦尼克號》自從1998年播出後,一直被奉為經典之作。一艘豪華巨輪里裝下的不只是滿滿的生命和貨物,更多的是凄美的愛情和災難面前千姿百態的人性。電影以歷史中真實觸礁的泰坦尼克號作為背景,講述了在等級分化十分嚴重的時期,工業奇跡泰坦尼克號在裝載了一船「豪紳」和「下等人」從英國去往美國。在途中身份地位互不搭調富家女「肉絲」和窮小子「榨菜」沖破了世俗的眼光和重重阻礙走到了一起,並以一副帶著「海洋之心」的畫像作為兩個人愛情的見證。

還有一位是船的的設計師,當所有人都在為活命瘋狂逃竄的時候,設計師卻沉穩的站在餐廳的壁爐前,安靜的和羅絲說「對不起,小羅絲,我應該把船建的再堅固一點的」。在災難面前,在混亂的人性面前,讓人難以言喻出對他們的評價。是理智的責怪還是惻隱之心的發作都不再重要了。只因他們揭示出了災難來臨前,人類最真實的一面。有心寒、有恐懼、有憤怒、卻也有著滿滿的愛。

因為有愛,老兩口在床上抱著等待永遠;因為有愛,母親給孩子講著睡前故事;也因為有愛,才會有海員願意返回尋找救援,哪怕只有一艘返回。

Ⅳ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電影《獵殺U-571》的觀後感,隨便說一點就好了。急!!!

獵殺U-571 影評
這是個可以讓人窒息的電影,海員們在艇內緊張的心情讓我也能深深體會到。老艦長對泰萊的忠告:艦長是艦艇的靈魂,做出選擇一定要果斷。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老艦長犧牲後,泰萊擔起艦長的重任。在條件很差的U-571艇上,採取計策力求一並擊沉敵艦,可並沒有成功,而且還被追究,關鍵時刻,艾倫犧牲了自己,修復了魚雷發射器,用最後一枚魚雷擊沉敵艦,成功完成奪取密碼機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不但以性能優良的潛艇稱雄於海上,而且先進的秘密通訊能力更是令英美頭痛。盟軍在得知德國潛艇u-571受創後決定派遣一艘潛艇偽裝u-571的救援艦去奪取電報密碼。本片的主角 泰萊 登上了艦長之路。

曾經有人說,人的職業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將軍,因為他指揮的數千萬人的生死,數千萬的生靈就掌握在他的手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人間的浩劫。做一位陸地上的將軍很難。但是做一位軍艦的將軍更難,導彈魚更加難以躲閃。做一位潛艇的將軍更是難。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音箱效果真是不錯,逼真,有震撼力。

人物形象不是很凹陷,但是也頗具震撼力。怎樣才能從一個抱怨不止的「男孩」成為堅強的男人?泰萊正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你答案。當船長告訴副船長泰萊這些話的時候「作為一個船長,你不能猶豫,你要採取行動,不果然行動,就危及全體船員,往往沒有先例可遵循,資料不足,要當機立斷」,「你出錯,就要承擔後果」,「假如你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就不適合當潛艇隊長」,泰萊開始反思。

當大幅告訴船長一下這些話的以後,「指揮官有無限威嚴,是可敬可畏的人,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泰萊就已經擔當起了船長的角色。
此片絕對是按照真實事件改變!只是當時的德軍潛艇並不叫U—571艇!!真實的艦艇名字不得而知, 因為從未公開!本人覺得此片拍的挺好,相比國產的片子,諸如卧虎藏龍,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之類你們不覺的假嗎?那些片子個人覺的假的都沒必要去看!本人 也確實沒去看!你們看看美劇,人物內心的刻畫,劇情,個人覺得很震撼!相比不切實際的中國武俠片!在天空亂飛,你們覺的哪些更好看呢?
今天看了這部所謂的美國「大片」,感慨很多。片中表現的主題是好的,美國海軍智取敵人密電碼,和德國法西斯鬥智斗勇,故事精彩,懸念迭起,但劇中常識性錯誤太多,可以說這部電影只是用來哄騙小孩的低劣的工廠化作品。

首先看故事開頭,一群普通美國潛艇兵居然在一個007英雄的帶領下,把德國潛艇玩得跟自己的一樣,這不可能。片中提到了美國人對德國潛艇的公制單位感 到陌生,足可證明美國水兵事先並未進行過相應的德國潛艇的模擬訓練,那麼這個策劃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德國潛艇和美國潛艇差別很大,短時間根本不可能適 應,這一點玩過玩過游戲《獵殺潛航》的應該知道。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管從外表、神情、姿態、習慣動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根本不用說話,一看 就可以看出來。美軍即使有一個是德國後裔,沒有在德國生活的經歷,說出來的德語肯定味不正,帶美國味,不可能不引起一點懷疑。而德國潛艇的艇長既然已經向 柏林匯報,那麼柏林方面肯定會將支援潛艇的大致情況告訴他們,碰頭的時候除了用燈光發信號,見面後再相互問一下哪支部隊的,情況如何總是應該的吧?況且同 盟國艦艇與德國艦艇互相欺騙的事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出現過,國民黨兵還知道見了不熟悉的人要問一下「你哪個部分的」,而德國水兵竟然連馬虎到這個程 度,真是不可思議。中國的奇襲白虎團、智取生辰綱,都是周密部署了的,事先了解到了對方的口令和部隊的番號,長官的名字等。而美國人拍電影,把觀眾都當成 了白痴。

影片提到美國人把德國潛艇的發動機修好了,因為德國的機械師都死了。這也是個疑問。潛艇的操作人員是三班輪換,機械師不會全部陣亡。既然壞的是柴油 機,那麼美國人即使把它修理好了,用處也不大,因為在後面的故事情節中,潛艇大部分時間是在水下周旋的,柴油機用不上,也沒有機會浮上水面開動柴油機給電 池充電。電影中美國人頻繁在潛航狀態下發動柴油機是不可能成立的。德國潛艇的電池德國人用了以後,美國又用了很長時間,到了電影結束居然還沒用完,真是不 可思議。

美國人帶著武器上小艇,德國人可能因為下雨看不清,雙方進入潛艇後短兵相接,槍聲大作,而潛艇毫發未損,也可解釋為碰巧都沒有打中關鍵部位。但美國人 在將德國俘虜轉移到美國潛艇期間,趕來支援的德國潛艇既然已經准確地擊毀了美國潛艇,何不將不受自己人控制的受傷德國潛艇也一起擊沉?

之後雙方的潛艇都下潛,然後互相用魚雷攻擊,又是漏洞百出。二戰期間的潛艇平時是在水面上活動,只有在需要隱蔽時才潛下水,攻擊必須浮出水面。在深水 裡面,魚雷是不能發射的,二戰期間有在潛望鏡深度攻擊的成功例子,但已經很勉強,至於在完全下潛狀態下攻擊,根本不可能,這是魚雷和潛艇在設計和使用中的 限制,而片中居然雙方不停地在水下發射魚雷互相攻擊,真是難以置信。片中魚雷一齊發射,一齊命中,步調一致,更是完全背離事實。魚雷齊射並不是同時發射, 而是一發和一發之間先後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是為了避免魚雷之間的相互攻擊和軌跡干擾。

魚雷為了提高命中率,通常都裝有兩種以上的引信,根據壓力場、磁場、聲音的變化而觸發。當然如果是直接命中肯定會爆炸,如果離目標很近也應該爆炸。而電影中兩發魚雷緊擦潛艇而過居然不爆炸,不合常理。

後來潛艇浮出水面,又是在連對方大致情況都不詢問的前提下德國驅逐艦就開始放小艇聯絡。007艦長又耳語手下,用甲板炮轟擊驅逐艦的通訊室。在完全不 熟悉德國武器的前提下,美國水兵居然能夠在敵人眼皮底下打開保險,炮彈上膛,瞄準敵艦,發射。有把炮口瞄準自己的自己人嗎?看來007們遇到的都是一群德 國實習生。

潛艇下水正常情況下需要好幾分鍾時間,這艘德國潛艇到處是傷,肯定下潛的時間還要長,而這期間,驅逐艦在這么近的距離竟然連續炮擊都未摧毀潛艇,打死 我都不信。要知道驅逐艦是火力很強的艦種,這么近的距離,各種口徑的火炮隨便哪一門打一發,都可以把所艘渾身是傷的潛艇送回老家。再說,在潛艇下潛的過程 中,驅逐艦撞也可以把它撞毀。戰爭中驅逐艦不會單獨行動,旁邊肯定有友艦或友機,一艘艦不能通訊。另外一艘會用無線電報告的。

人,真的需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成熟。就像影片中講述的這樣。

Ⅳ BTV檔案之南海風雲觀後感

BTV檔案之南海風雲觀後感
《南海風雲》是我國第一部以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為題材的戰爭影視作品。影片正是通過於化龍的成長歷程,表現了我國軍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事跡及講述了我國海軍保衛祖國南海諸島的故事。
那先來說說《南海風雲》的主要內容:故事是發生在70年代的我國南海,當時的南海備受南越當局的軍艦騷擾。有一天,居住在西沙群島的於化龍一家正在海上捕魚時,恰好遇上了來勘察我國領海的南越10號艦,於華龍拿起鋼叉向敵軍反抗,也因此敵軍一怒之下將漁船撞翻,於化龍一家被分散在南海上。於化龍被當時出海巡邏的我國海軍所救,於華龍也就此加入了我國海軍,而其父親和妹妹被一艘漁輪所救。若干年後,於化龍已從海員成長為海軍291軍艦的艦長。這天南越10號軍艦侵入我國南海海域,於化龍的父親與其船員在海上作業,於是,漁輪與敵艦展開周旋。與此同時,於化龍艦長也率其艦及海員及時趕到,敵艦開始狼狽逃竄。在南海海上的戰斗前線,於化龍一家團聚了。原來那條漁輪的船長就是於化龍的父親,而他的妹妹也在長大後進入了民兵工廠去學習和建造軍艦,後又堅守在三角島。為了准備再次與敵軍戰斗,於是軍民聯合起來修復了因中彈而進水損壞的軍艦。一家老少三人齊上戰場,經過一番斗爭後,他們的家鄉甜水島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並擊斃了敵軍10號艦艦長,五星紅旗又重新飄揚在南海甜水島的上空。
在《南海風雲》影片的開始看到的是南海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海底世界裡的奇珍異景,影片還襯上了背景音樂——電影的主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這首歌,使這個場景更加的唯美。這也許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吧。也因為這美麗而富饒的海域,引得南越的敵軍一次又一次的勘查與騷擾。因為黨的正確的領導,戰士們和人民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鑄造了這次西沙海戰的勝利和甜水島的解放。
人民是頑強的,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的人民更是不怕犧牲的。影片中就有這樣的一個場景:於老爹和其的船員正在海上打漁,南越軍艦入侵我國南海,發現漁輪並企圖撞沉漁輪。漁輪不僅沒有躲避,反而向著敵艦勇敢地迎了上去,和敵軍進行斗爭。他們手執魚叉棍棒,對敵人們高呼口號,斥責他們,漁民們就拿起貝殼、魚類等投向敵人,還用高壓的水槍想敵人噴射,把敵人打得狼狽不堪。敵軍見狀,惱羞成怒,當敵艦已經准備向漁輪開炮時,幸虧我國海軍艦船及時趕到,敵艦才慌忙撤退,才沒有造成慘重的損失。
還有影片中許多地方體現了我國海軍戰士不怕犧牲的精神。那一段場景是這樣的:我國海軍艦艇在與敵艦激烈炮戰打到的時候,因為我軍的設備不先進,沒有遠程的炮彈,最先進的也就是火箭式深水炸彈,而且敵艦的噸位也是我軍的十幾倍,這一差距迫使我軍與敵人只能打近身戰,戰士們就用上了半自動的步槍和手榴彈,和敵艦作戰。
電影中將南越軍隊描繪成了膽小愚笨,不堪一擊,一觸即潰的小丑。如:在敵軍別動部隊入侵三角島時,阿妹拿著槍和島上的漁民及民兵一起對抗他們,別動隊隊長就被嚇住了,就打算撤回去,但是別動隊隊長低聲下氣地說是上面的命令回不去,要回去不需要有一張紙條說明,因為沒有紙,阿妹就在那個隊長的手上寫了一句「中國的領土不容侵犯,滾回去!」這句話不僅體現了別動隊的怕硬心理,也體現了我國人民的不屈與尊嚴。
在這部電影中也有許多激動人心的場面。在我國海軍軍艦受損進水後准備到三角島駐灘維修軍艦,但是對航道不熟,當地的漁民和民兵就主動當起了活標,駕著漁船為我軍軍艦領航。最為激動的莫過於我軍收復甜水島,阿妹手執著五星紅旗一路沖鋒向前,最後將國旗插在島上的最高點,看到五星紅旗重新飄揚在甜水島的上空,我軍和島上的人民都熱淚盈眶。
電影的主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其中的歌詞是這樣的: 「哎羅!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 有一串冰珠閃耀著光芒, 綠樹銀灘風光如畫, 遼闊的海域無盡的寶藏, 西沙,西沙,祖國的寶島,我可愛的家鄉。 哎羅!在那美麗富饒的西沙島上, 是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 汗水灑滿座座島嶼, 古老的家鄉繁榮興旺。
西沙,西沙!祖國的寶島,我可愛的家鄉。 哎------!」
猶如歌詞所寫的那樣「西沙,西沙,祖國的寶島,我可愛的家鄉。」「在那美麗富饒的西沙島上,是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汗水灑滿座座島嶼,古老的家鄉繁榮興旺。」西沙是祖國的寶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和領海,只有將入侵者趕出西沙群島,才能維護祖國的領土和領海的完整。

Ⅵ 感動中國觀後感

感動中國觀後感如下:

昨天我們看了《感動中國》,裡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品質,最讓我敬佩的是第八位官東。官東是一個海員,他很有責任感。一天晚上,海上東風做起,天上烏雲彌天,東方之星被擊落,東方之星的輪船落入海中,使船上的所有人都落入海中,海員們立刻出動,官東他不想讓其他隊友去冒險,就像一個人去。

他第一次下海,在黑暗中找到了,救上來一個老奶奶,第二次下海的時候,有隊友陪他去,他很不情願,可是官東一下海,就被信號繩纏住,官東為了救人,把信號繩給剪了,把信號聲剪了,就等於把原路返回的機會丟失了,官東為了去救人,從來不想自己的生命,隊友已經救上來人了,只有他還在黑暗中摸索。

大家都著急的等待,5分鍾、10分鍾、15分鍾……20分鍾,他的氧氣瓶被卡住,他努力掙扎著,因為氧氣不足,他想立刻上岸可是氧氣瓶太重,所以他把氧氣瓶扔了,憋了一口氣,到了海面。官東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為了幫助別人不顧一切、也不想一切代價,捨生取義。我也有這樣的小事。

一天,王志輝向我借筆,我毫不猶豫地說:「我的筆多著呢!我一會借你的,」我什麼也沒想,吃完早飯,他找我來要筆,可是我卻遲遲不肯給,我心想:我給他,他還會給我嗎?轉念又想:他肯定會給我的,不就是一根筆嘛!我還是給了他筆吧。我內心糾結著,最後還是給了。

官東是為了朋友而不顧一切的,而我只是一個借筆得一個小事,都沒有像關東一樣,我以後一定會向官東學習,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人。

閱讀全文

與關於海員的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暢談法國電影 瀏覽:66
迅雷免費下載戲曲電影網站 瀏覽:348
電影大胸女鬼 瀏覽:927
英文電影觀後感100字高一 瀏覽:143
殺死模特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797
春節看什麼電影比較好 瀏覽:117
黑豹男演員拍過的電影 瀏覽:312
電影一日情人觀後感 瀏覽:384
電影陳情令大電影 瀏覽:585
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國外明星 瀏覽:658
台灣電影絕望的主婦 瀏覽:675
蛇公子電影泰國 瀏覽:203
功夫電影背景音樂雲盤 瀏覽:537
周星馳電影賭俠國語完整版 瀏覽:202
第四屆成龍國際電影周閉幕式門票 瀏覽:366
1024免費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253
韓國3個電影節含金量 瀏覽:139
樓南光古墓派叫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618
生化危機電影粵語網盤下載地址 瀏覽:377
導演帶女孩去酒吧電影片段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