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哪裡能找到《賣花女》的讀後感
台灣女作家三毛是我在小學時就非常喜愛的一位作家,
她的
《鬧學記》
《稻草人手記》等作品相信有不少人也拜讀過。她把撒哈拉沙漠都寫得
那麼美麗,但在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賣花女》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為我們塑造了一位以騙為生的非洲賣花老婦的形象。雖然
是上當受騙,可在三毛的筆下,那婦人卻也並不十分可恨。輕松、幽默
的文筆,把個老奸巨猾的賣花女寫得是伶牙俐齒,左右逢源。倒是三毛
本人十分值得同情,一家人不停地在為善良買單,最後竟落得望風而逃
的下場。
看著這令人捧腹的作品,不覺又想起三毛,想起媽媽剛給我買三毛
作品時對我說的話,想起無憂無慮的日子。只記得那時媽媽對我說:所
有讀過她作品的人都在羨慕她流浪的生活,
都愛聽她的心聲
——
那曲
《橄
欖樹》
。只是現在的孩子幾乎不知三毛為何許人也。三毛那單純的快樂,
不會隻影響我媽媽那代人吧?我們的學生由於家庭條件的優越,不乏有
行萬里路的人;
但三毛的萬里行程,
為讀者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精神享受。
三毛的寫作風格,應是我們的學生當好好學的吧?即便是討論一下三毛
這個人也會令人深受啟發:一個在作品中表現出如許達觀、開朗的性格
的人,居然會以自殺來作為人生的結局,這紅塵究竟應當如何來看待?
一個倍受爭議的作家本身就是學生閱讀興趣所在。在我看來,那死去的
就不應該是三毛,那個筆下生花,把那麼多美好事物呈現給廣大讀者的
人不是她,生命的如此結局令人惋惜
Ⅱ 緊急求助!!!電影《窈窕淑女》觀後感
身份與感情,孰輕孰重?
——《窈窕淑女》觀後感
很老的一部片子,突然心血來潮地看了。奧黛麗.赫本在《窈窕淑女》里的身份是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賣花女,言語粗俗,舉止潑辣,為了生存耍小聰明,還有個愛酗酒的父親。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兩個語言學家,因為兩人的打賭,幸運地成為了被改造成淑女的試驗者。在其中一個語言學家的悉心教導下,赫本完成了麻雀變鳳凰的過程,並在場面盛大的晚會上出盡風頭。影片的結尾就落入了一般電影的俗套,那個抱著獨身主義思想的語言學家,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赫本,最後大團圓結局。
影片揭示了標準的語音、紳士淑女般的舉止和個人修養是那個時代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標准,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會被人看不起。可當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紳士淑女時,中產階級的道德觀變成了束縛,失去的是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心靈,赫本那個酗酒的父親就是如此。我們現在的生活,何嘗沒有相似的地方?千軍萬馬中沖過了高考的獨木橋,順利地拿到文憑,努力地擠進所謂白領的行列,過著中產的生活。可是我們經常加班,把公司當家;我們焦慮,為了事業不落人後;我們擔憂,為了將來的生活能夠維持一定的標准。我們知道快樂是一種心情,和金錢無關。可是我們習慣了坐在車里欣賞風景,到健身館健身出汗,我們願意與有著同樣生活方式的人交往,於是仍然繼續著痛並快樂著的生活狀態。
赫本雖然是賣花女,但本性純真,成為淑女後並沒有被虛榮沖昏頭腦,她要的仍然是真誠的生活。淑女是可以煉成的,可是靈魂高貴,懂得感情卻是難能可貴的。某個狂熱的追求者一天會寫幾封信,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贊美她,可是赫本卻說,如果你愛我,就用行動來表示吧;如果想吻我,就用行動來表示吧;如果想擁抱我,就用行動來表示吧……長篇累牘的贊美,不如一個擁抱,一個親吻更能沁人心脾;眾人的贊美,羨慕的眼光,不如為愛人拿雙拖鞋來得幸福。
語言學家和賣花女的故事看上去似乎是愛情戰勝身份懸殊的例子,可是如果賣花女沒有變成淑女,沒有達到女性進入中產階層的基本條件,語言學家就是一輩子和她朝夕相對也不會愛上她。故事終究是故事,滿足了普通人的幻想,看過之後,生活仍然要繼續。依然會追求快樂,相信愛情,無論身份與感情孰輕孰重,只希望自己能夠一直溫暖、勇敢!
Ⅲ 求《窈窕紳士》300字觀後感。。。內容要注重禮儀方面的。。。
看了喜劇片《窈窕紳士》——《窈窕紳士》由孫紅雷、林熙蕾領銜主演,幕後則由吳宇森、張家振和楊紫瓊三位重量級電影人坐鎮監制。影片講述商場得意的暴發戶曾天高為吸引夢中情人花招百出,不惜重金請來歸國創業的職場「白骨精」吳嘉倩對自己進行調教和改造,而在這次情場軍訓中兩人卻意外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
從片名也可以看出本片與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經典影片《窈窕淑女》有著天然的聯系,影片的部分創意正是來源於此。然而如果再進一步查證,原來1964年製作的這部《窈窕淑女》也是改編自英國劇作家蕭伯納的劇作《賣花女》,自問世以來數次搬上大銀幕,直到今天還有電影公司有意向要重拍這部經典之作。
至於本片的劇本就創作了一年時間,整個拍攝計劃從籌備到完成歷時五年。與《淑女》版不同的是,這一次的主人公換成了一位中國土生土長的暴發戶,給他上禮儀課程、將他調教成紳士的「老師」則是一位現代都市麗人。故事的背景也從倫敦搬到了上海,影片全部在上海取景拍攝完成。相信看完本片,你會發現此「窈窕」絕對非彼「窈窕」。
劇情也在如何將土包子訓練成紳士上大做文章。首先是硬體的改造:發型衣著和配飾等方面要看起來像個衣冠楚楚的紳士;其次是軟體的升級:日常的言行舉止以及各種社交技能的培養直至成為出類拔萃的「社交名流」,諸如此類的時尚禮儀課程,都將會在影片中一一向觀眾呈現。就此與各位分享其中一二:
一、高爾夫禮儀 譚小芳認為,高爾夫球講究禮節,以下幾點,是球場上應遵守的基本禮貌:
1.擊球或揮桿前,應先確定近旁無人站立或遠處無人立於球可能擊到之處,並檢視地上是否有石塊、小卵石、樹枝等,以免揮桿觸及飛起而傷及他人。安全在高爾夫運動中是如此之重要,以至於高爾夫規則和禮儀都將其列在開篇的首要位置。如果球員對球和球桿的堅硬程度沒有足夠的認識,球場將會變成一個危險之地。
2.對方擊球時,不可在其後方徘徊,或釘著看打擊路線,也不要高聲喧嘩妨礙對方。 3.勿在腰間纏一條長毛巾,進入會館或餐廳時須脫帽。
4.打球所花的時間應以快走彌補,勿讓同伴久候。
5.熟悉規則後才上球場。
6.保持球場安靜的環境十分重要。打球時球員需要全神貫注,任何響動都有可能影響擊球的質量。所以在場上講話時必須壓低嗓音。即使你同組球員不介意,你也要照顧附近其他組打球的客人。此外切忌在球場上跑動,會引起其他球員分心和煩躁,還會損害草皮。必要時應盡量輕步快走。
二、咖啡禮儀 企業培訓講師譚小芳認為,在正規的西餐上,飲咖啡是壓軸戲。飲咖啡可以安排在用過甜點之後,也可以離開餐桌後改在咖啡廳進行。多年來,咖啡一向在西方飲品中唱主角。不論是在隆重的宴會上,還是在家中以咖啡待客,飲咖啡都有一整套禮節。
現磨現煮的咖啡檔次最高(《窈窕紳士》片中孫紅雷就尤其鍾愛現磨先煮的咖啡),國內流行的速溶咖啡一般難登大雅之堂。咖啡通常有兩種:一為清咖啡,即不加任何配料;一為濃咖啡,是指加入牛奶的。還有一種加威士忌酒的,叫愛爾蘭咖啡。在餐桌上,比較講究飲清咖啡。它既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又可以化解油膩。
上咖啡只用右手即可,對外賓尤其應當如此,因為國外大都以左手為不潔。咖啡上來時,應放置於飲用者的正面或右側,杯耳向右。咖啡匙不用時要平放在咖啡碟里,千萬不要讓它停留在咖啡杯中。咖啡碟的作用是避免飲咖啡時弄臟衣服,如碟里積聚的咖啡過多,可倒入杯中,但不要直接飲用或潑到地下去。
飲咖啡的姿勢同距離餐桌的遠近有關。離餐桌較近的話,上身挺直,用右手握住杯耳,靠近嘴巴就行了。如離餐桌較遠,可先把咖啡杯碟一起用左手端至齊胸處,然後左手持碟不動,用右手端著杯子往嘴裡送。注意不要雙手握杯、滿把攥杯,也不要俯下身子趴到杯上去喝。飲咖啡忌諱大口吞咽、響聲大做、一干而盡,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品味最好。
在社交界,常為女賓舉辦咖啡宴,作為女士們彼此相識的一種方式。咖啡宴不講座次,時間也不長。在飲咖啡時,還要上一些甜點。如欲品嘗甜點,應放下咖啡杯;飲咖啡時,亦應放下甜點。倘若左右開弓,雙手不空,吃一口、喝一口 替進行,則有失風度了。
三、禮儀文化 譚老師認為——《窈窕紳士》中孫紅雷飾演的角色為了提高禮儀、成為紳士,惡補文化(名畫、芭蕾、歌劇等),可見禮儀文化作為禮儀的基礎是必不可或缺的。 禮儀是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體現對交往對象尊重的具體手段和過程。禮儀對個人而言,體現了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對社會、國家而言,禮儀關乎團結、穩定和發展。現實生活中,失禮的現象經常發生,有的是因為不懂禮而失禮,有的是懂禮還失禮,還有的行禮不當,可能導致傷害他人。
許多人懂得禮儀,但卻不會去行禮。有些越是看似非常簡單的事情,人們越是難以做到。所以關鍵的是,要讓禮儀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而這種自覺行為不是靠法律、規定來約束,而是要靠個人的「自我教化」。譚老師認為,行禮還有一個度的問題,既不能失禮,也不能是繁文縟節。禮節應該是一種隨心所欲的行為,沒有任何功利目的,不給他人帶來壓力。因此,禮節貴在自然。《窈窕紳士》中孫紅雷飾演的角色一句幾個「對不起」「謝謝」,顯得就不是那麼自然。 禮貌、儀表、風度是反映一個人文化素質和修養高低的重要方面。
《禮記》中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不是語言的有無,而是禮,禮是文明與野蠻的區別。譚老師希望每位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禮儀,成為紳士、淑女。
Ⅳ 《窈窕淑女》觀後感
伊萊莎——獨立與尊嚴
第一幕希斯金與伊萊莎初遇,伊萊莎用蹩腳的英語說了好幾遍:「我是個好女孩。」她是個生存在底層的獨立的姑娘。
她去找希斯金不是為了成為王公貴族的座上賓,而是為了學做淑女開一家花店自己養活自己過稍微好一點的生活慧仔。
在學習過程中她始終以或歇斯底里或溫柔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尊嚴。
宴會成功後她對自己的價值產生了懷疑:我被忽視了。是不是說他們根本沒把我當成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在他們心裡是不是只是個被利用的工具?明明這件事情的成功也有我的努力!為什麼他們只顧吹噓自己開心著而不來誇一誇、哪怕是看一眼我呢?
在我們看來,這也許很矯情,我們也許會像希斯金一樣不解:為什麼你會不開心?
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在伊萊莎心中,雖然你在幫我,但我們是平等的。這件事的成功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在互利共贏。我幫你取得了實驗的成功,你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淑女。成功時,你不應該忽視你的夥伴,你需要考慮一下我的感受。我不是你的工具。
在希斯金夫人家,伊萊莎的唱詞中說: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西班牙平原的雨一樣落。換句話說,沒有你我照樣生活。
伊萊莎並不依附希斯金生存:雖然你造就了我,但你不是我的一切,我也不能等著你再次造就我。
這樣的她,光芒四射。她不是被捏出來的泥娃娃,她是個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思想的人。
為什麼伊萊莎能夠完成從賣花女到淑女的蛻變?
賣花女是社會中的一種身份,由所處階層決定;淑女是個體身上所具有的一種品格,從言談舉止表現。處在較高社會階層的姑娘成為淑女的概率更大些,處在教低階層的手碧弊姑娘如果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有成為淑女的可能。
伊萊莎在骨子裡有善良獨立的淑女品質,自己又肯努力練習,雖然處在中下階層,但在語言學教授的訓練下依然可以成為淑女。但也不是所有賣花女都可以被教授訓練成淑女。畢竟教授的方式也不是所有人能接受的了的。
在教學,也在磨合。這兩個人還是很配的。
「在上校那裡,我是公主,因為他把我當公主對待;在你這里,我永遠是賣花女,因為你永遠當我是賣花女。」
是否可以說,希斯金愛上的不是「皮格馬利翁效應」下自己造出的淑女,而是真實的伊萊莎呢。
從這個「語言學改變命運」的故事裡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同社會階層畢族有不同的交際方式,你的地位體現在別人對你的態度里。
一個人的內在品質要通過言行舉止來表現,我們說的淑女,其實是通過言行體查到的內心品質。即便有時並不準確,但言談的確是表現自我的渠道之一。
淑女們,從正衣冠開始,由表及裡,光彩照人。
Ⅳ 窈窕淑女電影觀後感
《窈窕淑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講述了賣花女被改造的事情。賣花女本身長得也是美麗的,但是她的嗓音和她所從事的職業讓她不會是一個那麼優雅的女孩。而賣花女的人生也因為一個語言學家教授的打賭而發生了轉變。
賣花女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剛好她聽到了教授的那個賭約。教授說他有辦法把賣花女改造成一個優雅的貴婦人,而且帶她出席游園會也不會被人識破。
賣花女剛好就聽到了,於是她就找上了教授,在另一個人的幫助下,她也開始了改造之旅。
故事本身呈現的不僅僅是賣花女改造的過程,以及結果,還呈現了她是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了一個更優秀的人。
這也體現了學習對於人的價值。賣花女在成功改造過後呢,也擁有了自己的愛情。至於這個愛情的對象是誰,在影片中可以找到。
Ⅵ 《窈窕紳士》:一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窈窕紳士觀後感
[摘 要] 《窈窕紳士》自上映以來票房表現搶眼。媒體對本片也多有偏愛,溢美之詞迭出。脫胎於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名片的電影故事對觀眾和媒體來說,都可算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幾乎具備了山正成功影片的所有資質,得到好評實在是件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細細思量,這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還是有著些許不足之處:改編經典珠玉在前,《窈窕紳士》似乎力有不逮;孫紅雷浪漫喜劇轉型之作,表演上稍顯單薄;細節方面缺乏邏輯和呼應。雖然瑕不掩瑜,但有提出來討論一下的必要。
[關鍵詞] 《窈窕紳士》;《窈窕淑女》;表演;細節;邏輯
《窈窕紳士》於2009年9月28日在國內上映以來取得票房佳績,在國慶假期檔的表現搶眼。媒體對本片也多有偏愛,溢美之詞迭出。脫胎於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名逗喚悔片的電影故事對觀眾和媒體來說,都可算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幾乎具備了成功影片的所有資質,得到好評實在是件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細細思量,這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還是有著些許不足之處:雖然瑕不掩瑜,但有提出來討論一下的必要。
《窈窕紳士》:幾乎具備了成功影片的所有資質
第一,影片故事脫胎於60年代名片《窈窕淑女》,況且《窈窕淑女》身後還站著的蕭伯納筆下譏誚的《賣花女》。這就至少已經爭取到那些純粹為「醜女大翻身」戲碼著迷的觀眾來捧場。近年來日劇《野豬大改造》和韓國電影《美女的煩惱》的風行,就充分顯示了「醜女大翻身」仍是個擁躉眾多的高熱題材。
第二,由吳宇森、張家振和楊紫瓊等組成的幕後監制,陣容堪稱國際豪華級,頗能賺人眼球。
第三,導演李巨源的成績單也很說得過去。1998年完成電影處女作《為人民服務》,獲邀夏威夷國際電影展、獲選台灣公視經典電影系列。隨後一直在影視圈工作,曾擔任張婉婷《非法移民》、張堅庭《天使出更》、陳友《兩公婆八條心》、洪金寶《過埠新娘》等片的副導演。之後還陸續擔任了台灣TVBS節目《一FOOL當關》《好萊塢故事》、台灣滾石音樂頻道的主持人。於2001~2005年擔任李安導演之華語電影研發主任,曾在李安的《推手》中出演角色。另外還擔任了《色•戒》《卧虎藏龍》《喜宴》《少女小漁》《查之舞》和電視劇《她來自海上》等的劇本翻譯工作。在和傑出的電影工作者的合作經歷中應該積累了豐富的電影從業經驗。正經歷情理交戰的文藝青年和中年危機的文藝中年應該為此導演工作履歷吹響集結號。
最後說演員部分,也是大卡司,孫紅雷在2009年一部《梅蘭芳》和一部《潛伏》,就可謂炙手可熱,大銀幕和小熒屏相互輝映,風頭無二。林熙蕾《氣喘吁吁》歸來,剛與葛優合作結束,也正是話題上的風流人物。宣傳孫紅雷「硬漢」形鏈枝象由此浪漫喜劇轉型,重開天地。林熙蕾演繹知性熟女。這又成功吸引觀眾群中的「師奶兵團」和「敗犬女王」。
《窈窕紳士》雖然幾乎具備了成功影片的所有資質,但是細細思量,這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還是有著些許不足之處,雖然瑕不掩瑜,但有提出來討論一下的必要。
《窈窕紳士》:高材生的白玉微瑕
(一)改編經典珠玉在前,《窈窕紳士》力有不逮
《窈窕紳士》影片故事脫胎於60年代名片《窈窕淑女》,電影圍繞著吳嘉倩(林熙蕾)將曾天高(孫紅雷)這個「土大款」包裝成上流人士展開。笑料迭出之間,還穿插著曾天高一心想要追求女明星,卻最終愛上了幫自己轉型的吳嘉倩的浪漫愛情故事。1964年製作的《窈窕淑女》也是改編作品,來自英國劇作家蕭伯納的劇作《賣花女》。無論是蕭伯納化用古希臘傳說皮格馬利翁的原作,還是好萊塢60年代的改編,都已經在時間的淘洗下成為經典。改編經典珠玉在前,相較之下《窈窕紳士》有欠火候,力有不逮。《窈窕紳士》將《窈窕淑女》「拯救」故事的主客倒置,使得兩片「拯救」動機和「變身」目的高下立分。並且最有意味的還是關於文化包裝:是包裝頭腦還是包裝消費。兩相對比不難得出:腦子fashion才是真正的潮男潮女。《窈窕紳士》又敗下陣來。
1.「拯救」故事:主客倒置
《窈窕淑女》本質上是個拯救故事,是語言學教授希金斯對賣花女伊萊莎從社會階層和文化層次的雙重拯救。希金斯通過對伊萊莎進行口音糾正和文化教養,使她可以進入上流社交生活,從而抬高自己的層階。而在《窈窕紳士》裡面,表面上是吳嘉倩(林熙蕾)拯救有錢沒教養的曾天高(孫紅雷),骨子裡是曾天高拯救經濟上捉襟見肘、工作上疲於奔命的吳嘉倩。
2.「拯救」動機和「變身」目的:高下立分
《窈窕淑女》里的語言學家希金斯說:「語言學,說話的科學,這是我的專業也是嗜好。」對於語言的熱愛推動他去試著改造一個言語粗俗、行為鄙陋的賣花女。因為「發出如此討厭聲音的女人,就沒有資格到處走,沒有資格生活。記住,你是一個有靈魂的人,並具有口齒清楚的天賦。你的母語是莎士比亞、彌爾頓和《聖經》的語言。別像傻瓜般,坐在那裡咆哮。」而「一個英國人說英語的方式,絕對會影響到他的地位。」《窈窕紳士》里吳嘉倩包裝曾天高的動機則是為了得到曾天高公司產品的行銷合約以支撐自己的小公司。
《窈窕淑女》里伊萊莎用一段街頭歌舞表達了她的樸素的生存理想:不會寒冷的房間,裡面有張大椅子,有很多巧克力可以吃,很多煤炭燒烤食物。她求助於希金斯教授是因為教授說「我也能讓她到需要說正統英語的地方上班」。深深地打動伊萊莎的是:糾正好了口音和舉止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因為她當時的理想就是在花店裡當專櫃小姐,但是除非舉止優雅,否則不會受雇。對於伊萊莎來說,這是一個自我文化地位、工作地位進而社會地位提升的願望。而《窈窕紳士》里的曾天高,這個因為經濟能力而有恃無恐的男人,在慈善晚宴拍賣上發現,居然也不盡然是價高者得,還是看菜下單,即使錢多仍被歧視,他覺得必須把「曾天高」這個產品好好包裝然後行銷到「芳娜」的市場去。否則他將無所適從。與其說他追求女明星,不如說他不滿自己在慈善晚宴拍賣上的落敗。對於芳娜,他最多隻是個想多看幾眼真人的「粉絲」。對於自己在慈善晚宴拍賣上的落敗,他用合約延請吳嘉倩拔刀相助,以求扳回一城。這是一個既缺乏文化教養又多金中年男人自我證明以求自處的需要。
兩相對比之下,《窈窕淑女》和《窈窕紳士》「拯救」動機和「變身」目的高下立分。
3.文化包裝:包裝頭腦還是包裝消費
《窈窕紳士》和《窈窕淑女》相比,最有意味的還是關於文化包裝。
《窈窕淑女》充分體現了包裝頭腦要用文化藝術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性。除了給善良的灰姑娘華服美鑽,還要雕琢出一口漂亮口音。上流社會的淑女除了樣貌端莊之外,更要口音純正、言語機趣、舉止嫻雅、進退有度。文化包裝主要是包裝頭腦。皮相再好,談吐行止失儀,也絕對登不上檯面。
《窈窕紳士》把文化包裝定位成提高高檔產品得體消費的能力。雖然吳宇森有良好的願望,他在訪談中說:「到了《窈窕紳士》,我想拍讓人在緊張的時間里學習到優雅的生活態度的戲,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新的時代。」①但是電影顯然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膚淺地將「優雅的生活態度」與「高檔產品得體的消費能力」劃上了等號。並且這種高檔產品消費能力不僅僅是經濟上可以負擔,要玩得轉就需要找行家指點。在現今的情勢之下,語言學教授自在邊緣的邊緣。自視甚高的「前」香港社交界名媛不得不在行銷合約的招攬之下放下身段,為「土大款」出謀劃策,甚至利用自己曾經嫁入豪門未果這種不快往事,替曾天高變身海歸雅痞之後閃亮登場造勢。編導並不真的關心「土大款」是否能經由魔鬼特訓惡補後脫胎換骨,看重的是習得「紳士生活法則」過程中行差踏錯時造成的笑料,追求的是美式笑話沒心沒肺的直白。《窈窕淑女》在嘲弄上流社會虛張聲勢的同時,通過皮克林上校這個人物對真正的紳士保持了足夠的敬意,這是英國式的譏誚。《窈窕紳士》中被扭曲成「查爾斯」的曾天高一直試圖融入所謂上流紳士的生活,但卻從頭至尾游離在游戲之外,越想藏拙越是露怯,帶放大鏡去看達•芬奇的畫;正裝出席義大利歌劇;仔細琢磨紅酒咖啡……每一次消費都是一場頂禮膜拜的儀式,誠惶誠恐,造次不得,生怕一不小心被人貽笑大方,遇到回答不出的問題只能雞同鴨講,背誦准備好的驢頭不對馬嘴的標准答案,顧不上訓練有素的優雅微笑已經變作尷尬訕笑。吳嘉倩對曾天高的文化包裝在這個意義上行銷失敗。曾天高臉上洋溢著的是豐收的喜悅而非絕所謂貴族的那種懶洋洋的理所當然。於是他終於在看油畫時煙癮犯了,聽歌劇時睡著了,與芳娜約會的時候也不懂委婉地表明身份,只能來個打回原形的大展示,雖然芳娜的尖叫失聲很有喜感,但是這同樣宣布吳嘉倩對曾天高的行銷失敗。一個真正的紳士永遠是彬彬有禮、進退有儀,是絕不會將自己送到那樣尷尬境地的。
並且《窈窕淑女》的伊萊莎從一開始就是精神獨立的現代女性,這個根本用不著包裝。在電影一開頭,劇院外,當希金斯教授大喊:「女人,馬上停止這討厭的哭聲或是躲到別處去吧!」伊萊莎就已經毫不畏懼地回答:「我有權呆在我喜歡的地方,跟你一樣!」大使館舞會教授大獲全勝,伊萊莎受到女王的賞識,多次與太子共舞,自作聰明的匈牙利語言學家甚至認為伊萊莎是位血統純正的匈牙利公主。教授得意忘形,而伊萊莎則落寞,她希望被尊重,被教授視作淑女。她對於未來充滿恐懼,舞會上的繁華只是鏡花水月,謝幕之後怎樣回到自己的人生。伊萊莎負氣出走,早市上已經無人識得,得不到群落認同,回不去了。伊萊莎充滿智慧和勇氣,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不任性妄為。結尾沒有俗濫的親吻擁抱和好,仍然是老光棍的孩子氣和無賴:「我那該死的拖鞋到哪兒去了?」電影落幕,意味悠長。
《窈窕紳士》的曾天高處境要好得多,事業成功,完全不存在生存壓力,但是始終處於失語的狀態。金錢能買到想要的物質,卻買不到氣質與格調。魔鬼特訓的結果只是按照既定答案背誦,不分場合不知深淺地炫耀學識,並且不知靈活變通。看歌劇一節,歌劇前酒會,被問張藝謀的《圖蘭朵》是不是真正的義大利歌劇,就是真的「太慌張」了。電影的高潮部分,在《夜來香》的鋼琴樂曲中,拿著徐志摩的書去找林熙蕾。求愛的時候還要讀徐志摩的文章,雖然有小小改動,但仍體現了曾天高既沒有話語權,也沒有話語能力:「可是都是你的錯」,「是你不該讓我在和你吃冰激凌的時候,一顆心偷偷為你悸動。是你不該無理取鬧得一點都不自知,讓我傻傻地笑完又笑。是你不應該在我家踢開鞋子的時候,讓我看到你不經意的美艷動人。是你不應該昏睡一天一夜,讓我有機會痴痴地讀你一遍又一遍。是你不應該讓我整天心裡總是說不出的甜蜜,滿是濃得化不開的柔情。你最不應該的,就是讓我感受到我原以為不屬於我的喜悅,讓我貪心地想你。」「吳嘉倩,我愛你,2009年某個夜晚。」難怪女主角睡著了。
(二)孫紅雷浪漫喜劇轉型,表演上稍顯單薄
孫紅雷粗獷深情的形象已隨其早年的一系列作品深入人心。《梅蘭芳》里的邱如白雖然稍顯過火,有搶戲的嫌疑,但是證明了孫紅雷亦可以溫文爾雅。用《窈窕紳士》浪漫喜劇轉型的孫紅雷,應該讓我們看到從財大氣粗卻莽撞懵懂到斯文得體低調溫存轉變的過程。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人物造型的轉換,而孫紅雷的表演實在是單薄了一點。或者更直言不諱一些,孫紅雷的表現在他表演的水準線之下,過於浮於表面,甚至熟極而流,缺乏對於人物的揣摩和思考。
經過吳嘉倩打造後的曾天高,造型一水的歐洲紳士風:三件頭高檔毛料西裝、絲巾、眼鏡。但是誠實地說,孫紅雷的氣質實在不適合這個角色,不優雅。曾天高前面的粗俗有餘,後面的優雅無依。始終是結結巴巴,語言乏味,英文的口音還很可笑。口頭禪「太慌張了」是為了增加「笑果」,但是別扭得醒目。林熙蕾倒是對「吳嘉倩」這個角色駕輕就熟:上海機會多,租了一間舊廠房,在上海開公司。被工作搞得焦頭爛額,有學識有眼界,為了搞定客戶不擇手段,辛苦支撐自己的小公司,說話英文夾纏,看似是有港台生活背景,「白骨精」加「敗犬女王」。林熙蕾掌控角色的游刃有餘更顯得孫紅雷故作優雅時的捉襟見肘。吳嘉倩故意要狗仔隊跟拍,提出要去曾天高家過夜,曾天高對於這件事開始並不知情,有點小鹿亂撞是人之常情,他機智地用剛才給沒給小費來測試吳嘉倩有沒有喝醉,這是符合人物年齡閱歷的表現,但是接下來開門時手抖就太做作。不光抖,且振幅大頻率高。這是表演的誇張失誤。進得門來,燒開水時手還抖。滄桑外表少男心?過火的惡趣!在上海音樂廳聽歌劇雙雙睡著,曾天高拉著吳嘉倩的手窘迫地逃出,雙方倒是都出人意料的鎮定?結尾處,曾天高示愛以後發現女主角居然睡著。孫紅雷又小鹿亂撞樣,熟男會這樣亂了分寸嗎?一定要用少男相來表現嗎?建議孫紅雷看看亨弗萊•鮑嘉的《龍鳳配》,看看理查•基爾的《風月俏佳人》,或者至少認真研究一下《窈窕淑女》裡面的雷克斯•哈里森。數不勝數的前輩的經典表演都是教學片。最後孫紅雷在晨曦微露的外灘顯示了一把霹靂舞功底,徹底暴露了他的城市青年身份。曾天高來自農村,孫紅雷的80年代舞步把「都市」兩個字寫得清清楚楚!
(三)細節方面缺乏邏輯和呼應,喜劇和鬧劇變得只有一線之隔
電影里吳嘉倩的理想和現實咫尺天涯,而電影告訴我們喜劇和鬧劇有時候也只一線之隔。輕喜劇可以笑點低,但是要符合邏輯。《窈窕紳士》的情節設計在細節方面缺乏邏輯和呼應,喜劇和鬧劇變得只有一線之隔。
電影開頭慈善晚宴上的群毆,莫名其妙得打起來。原因交代不明之外場面調度也混亂,至少要打得行雲流水才能增強「笑果」。
東北口音的曾天高竟然有個台灣腔的表妹。
打造紳士從衣裝開始,團隊上場為何穿白大褂?表現「科技感」?表現「專業」團隊?讓人匪夷所思。
聽歌劇兩人雙雙睡著,吳嘉倩堅持讓曾天高要用「辣氣劑」(辣眼睛的氣霧泡沫)對自己執法,實際上是女人的情感博弈。在這里,曾天高充分表現了痴漢也懂女人心――辣眼睛的氣霧泡沫變成香水,可是隨身攜帶的香水竟然有那樣大瓶,吳嘉倩小小晚裝包豈不是早該被一瓶辣眼睛氣霧泡沫和一瓶香水擠爆,太牽強。道具和美術設計都考慮得不夠細致。曾天高堅持不問林熙蕾是不是餓和冷,因為社會科學課上,老師說20世紀女權運動和平權運動主張不剝奪女性挨餓受凍的權利,可笑!紳士培訓的大失敗!
吳嘉倩對曾天高從軟硬體全方位打造,選車子、看展覽、聽音樂會、學習儀態、學習品鑒咖啡豆和紅酒、學打高爾夫、學習餐桌禮儀、健身、學英文、買新房、玩遊艇、學跳舞、標紅酒、投藝術品……這一系列快速鏡頭切換暗示著緊密的學習日程,但是曾天高的生意呢?特別是他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白手起家的人,可以全部把工作拋開全情投入到「紳士課程」嗎?這讓人很費思量。
口味提高了,罐裝咖啡太難喝,但是教養依然如舊,在超市付賬前試喝然後放回原處。為煮好的咖啡,到曾學習咖啡知識的地方,從陽台爬上二樓,繫上圍裙像小偷一樣行為還鎮定自若。
吳嘉倩在曾天高「我夢見你,你那憔悴的神情,手捧著鮮花」的讀書聲中醒來。孫紅雷戴著眼鏡,微笑著看著睡著的林熙蕾,書名是大大的《再別康橋》。這是變態殺手恐怖片吧。還有用烤焦小蛋糕慶祝生日的老橋段。雖然「有情飲水飽」永遠不過時,但是至少要用點新意來體現主創的誠意吧。
達•芬奇畫展布展時課程剛剛開始,而開展的時候已經教學卓有成效,那「紳士課程」到底有幾天?畫展上握手的場面和鏡頭切換是要展現曾天高在此高雅社交場合與各種人應對都游刃有餘,但是這個表演段落,最後一個和女士握手做結的時候,動作仍然顯得粗魯和沒有教養。握手握出汗來,明顯拭汗動作讓人覺得沒有見過世面和失儀。在與芳娜的交談中,故作幽默和知識性的賣弄讓人不適。與芳娜打高爾夫、看show,去探班,和她一起混酒吧,感情一日千里。首映禮之夜,和芳娜在家共處時展示「最不可思議的藝術品」是自己?簡直是復仇心態。芳娜誇張的歇斯底里的反應,「徐志摩是不能丟的」,不要太搞笑。
最近的娛樂電影和電視劇很流行「金句」。《窈窕紳士》的對白也有「金句」閃現:吳嘉倩為製造話題,設計狗仔隊跟拍,說出上流社會的規則:「好事炒不出話題,壞事炒半天,醜事炒翻天」。而飛蛾撲火似的纏繞話題人物就是搏出位的方法。「行銷就是一切,不管你的產品是什麼,只要包裝得好,行銷得對,就是成功的秘訣。」這些對白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古希臘傳說中的皮格馬利翁性格孤僻,厭惡現實中女性的墮落與淫盪,用雕塑來製造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窈窕淑女》中希金斯教授也是個厭惡女性的人,他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伊萊莎身上來製造心目中的完美女性,而不顧伊萊莎的感受。《窈窕紳士》要把土大款改造成低調溫存的雅痞,劇情和對白之下,「塑造」的過程中,隱藏著兩性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各自矛盾又相差極大的出發點以及看待事情的態度,其微妙激烈的程度甚至比表層言語的沖突更大。雖然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窈窕紳士》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電影小小的缺憾昭示著前行的方向,孕育著未來更成熟的作品。
注釋:
① 《拍〈窈窕紳士〉是個過程 吳宇森不愛看好萊塢》,Mtime時光網:https://www.省略/news/2009/10/14/1417173.html。
[作者簡介] 王茜(1979― ),女,浙江寧波人,文學碩士,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Ⅶ 急求!!!電影《窈窕淑女》英文觀後感50字左右
要點:
1、介紹《窈窕淑女》的內容。
2、我學會或者感悟到了什麼。
3、我應該怎樣去做。
My fair lady is about the love story between a flower girl Eliza and a gentleman Higgins.
《窈窕淑女》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賣花女伊麗莎和一位紳士希金斯之間的愛情故事。
Eliza is a beautiful but poor girl with an obvious rural accent.
伊麗莎是一個美麗但貧窮的女孩,有著明顯的鄉村口音。
Higgins is a professor of linguists.
希金斯是一位語言學家教授。
He bet with his friend Pickering that he could teach Eliza for six months and turn her into a lady.
他和他的朋友皮克林打賭,他可以教伊麗莎6個月,把她變成一個淑女。
In the end, they succeeded. Higgins realized that he couldn't do without Eliza, and they came together.
最後,他們成功了。希金斯意識到他離不開伊麗莎,他們走到了一起。
Although Eliza is a poor girl who lives by selling flowers, she has the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few girls have.
雖然伊麗莎是一個靠賣花為生的窮女孩,但她有著很少有女孩擁有的決心和勇氣。
That's w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is movie.
這是我們應該從這部電影中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