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關於近代史抗日的電影觀後感

關於近代史抗日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10-31 17:12:27

① 《辛亥革命》電影個人觀後感範文5篇

電影《辛亥革命》終於以影像史記替觀眾梳理清晰了關於辛亥革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下面是我整理的《辛亥革命》電影個人 觀後感 範文 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辛亥革命相關內容推薦↓↓↓

辛亥革命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辛亥革命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關於辛亥革命的作文600字

辛亥革命觀後感1

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電影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時間定格在一九零七年……

影片一開始便把我引入一位婦女身上,她身戴枷鎖一步一步順著被圍觀群眾開辟的道路中走著。她的步伐鏗鏘有力,頭發凌亂卻目光堅定……她就是革命同盟會中的一位婦女代表秋瑾。她邊走邊望著周圍的群眾,尤其是婦女們和剛出生的嬰兒們,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憤怒的,但她唯有望著這些無知愚昧的所謂的「大清子民」一聲不吭地走著。此時她已在腦海里交出了一份對「革命」的答卷:革命並非革誰的命,而是為天下所有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當一位清朝官員對她說:「你的兩個孩子快要沒母親了……」而她卻堅定地打斷:「不,是天下的孩子們失去了我一個母親。」那位清朝官員聽完之後嚇壞了,急忙解開枷鎖,並讓檜子手准備。而秋瑾說完,便毅然走上了斷頭台……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這看似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麼的不平凡。因為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預示著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然後,經過各地義士如雨後春筍般激烈的起義之後,光復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光復完畢後,一個嶄新的中華民國從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在武昌首義前後,影片中無數革命志士為中華民族的新生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們那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熠熠生輝,萬古流芳。

而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所謂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為「愛國主義精神」、「創新精神」、「獻身精神」和「協作精神」而武昌起義的成功,與湖北革命黨人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是分不開的。

辛亥革命值得紀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贊揚,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並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職責。

辛亥革命觀後感2

電影《辛亥革命》的成功上映,使我有幸重溫了百年前那段曲折艱辛、可歌可泣的歷史。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內有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統治,內憂外患下的祖國滿目瘡痍,逐漸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中國人民當然不會就此屈服,於是,實現民族復興成了幾代人的夢想,無論是由農民領導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還是走上層革新路線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再到打破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幾十年間,無數有識之士前仆後繼,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鑄就了一部救亡圖存、民族抗爭的中國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這場幾乎吸納了當時所有中國先進分子的民主革命,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它終結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消滅了世代相襲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是給苦難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封建禮教對人民的束縛,也為後來各種新思潮在中國的形成和傳播掃清了障礙。可以說,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再回到電影中,當目睹年僅32歲的秋瑾英勇就義時,我動容了;廣州起義後,當看到林覺民烈士的遺體被殘忍的敵人拋入水中時,我憤怒了;當聽著起義的號角,相隔百年見證武昌首義的勝利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人之處,莫過於這些革命者很多都來自富足的家庭,他們甘願拋棄優越的物質生活,告別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民主革命中,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今天我們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中上課,而我們能夠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幸福生活,試想一下,若沒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歷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孩子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照顧好祖國未來的「花朵」。

辛亥革命觀後感3

上周星期三晚自習一、二,我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以後,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徐錫麟被殺、秋瑾被俘、彭楚藩等被抓、黃興揭竿而起……這些可敬的革命先驅者,可歌可泣,令人盪氣回腸!一股振我中華的豪情油然而生!

回看一百前的歷史,我們看到懦弱無能的清政府,閉關鎖國。國門被轟炸,主權被踐踏,中華民族每況愈下: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以孫中山為首的先驅者們,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早期他在日本創立了報社或團體之類的鬆散組織來宣傳和探討挽救民族問題。漸漸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專門負責和領導具體地活動。團體成熟後就建立了同盟會,把各個革命團體組織和團結起來,形成同盟。這大大壯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後,就成立政黨。用政黨力量來挽救國家和治理國家。顯然他的這種思路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因為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黨地形式來進行革命――一種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和武裝力量地形式。

接下來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鬥士們,領導武裝力量發動武裝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無法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立足。民主共和國思想深入人心。中國看到了希望,人民開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這就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功勛!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還知道以林覺民為代表的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麼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更明白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愛過主義偉大旗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鞏固和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才能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奮斗。

回看歷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距離富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並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是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現代化事業發展!

……

現在,祖國的變化日新月異,迅猛發展!回看歷史,我們怎麼不會感慨萬千、激動萬分呢?同學們,我們是初升的太陽,讓我們肩負起振我中華的偉大使命吧!

辛亥革命觀後感4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群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後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台唱戲,後台站的是利益。"那麼是什麼驅使華僑們這么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群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於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於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於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後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著形象。一個不敢於承擔責任至故意迴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征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後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著信任。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 反思 ,並採取各種 措施 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後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辛亥革命觀後感5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巨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巨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群眾,使他們創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 教育 ,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溫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辛亥革命》電影個人觀後感範文5篇相關 文章 :

★ 辛亥革命觀後感5篇

★ 革命影視觀後感5篇600字

★ 辛亥革命1000字觀後感作文3篇

★ 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 看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 《辛亥革命》觀後感心得體會

★ 革命電影觀後感6篇600字

★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2000字作文5篇

★ 觀辛亥革命有感800字

★ 紅色電影觀後感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②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範文10篇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10篇關於《閃閃的紅星》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影片——《閃閃的紅星》,影片講得是潘冬子與土豪劣紳鬥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角潘冬子是一名機智勇敢的兒童團員,他熱愛共產黨,熱愛紅軍,他一心想做一名紅軍戰士,戴上有閃閃紅星的軍帽。當時的紅軍正處於敵人的圍剿中,潘冬子的爸爸也隨著紅軍大部隊轉移了,當地的土豪劣紳又回到了村裡,繼續欺壓老百姓,而且封鎖紅軍與老百姓之間的運輸線路。潘冬子得知紅軍處於缺糧少鹽的危難時刻,他充分發揮了兒童團員的機智和勇敢,將鹽溶於水中,再把鹽水滲入布衣中,成功地通過了敵人的哨卡,最終為山上的紅軍提供了急需的食鹽。影片中,土豪劣紳囤積大米,想把糧食偷偷地運給敵軍,潘冬子又用了偷梁換柱的辦法,引得老百姓們成功地搶奪了敵軍的糧食。

通過觀看影片,讓我了解到當時的兒童團員開展敵後斗爭的艱難和困苦,展現了他們那種為了革命,為了紅軍,不怕吃苦,不怕敵人,不怕犧牲的高尚品質。聯想到我們現今美好的生活,是多麼來自不易啊!那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當時的兒童團員處於非常艱苦的生活環境中,還要與土豪劣紳斗爭,而我們現在的生活與學習比那時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們更應該加以珍惜。

範文二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中國的星,照亮祖國照萬代……」這是《閃閃紅星》的主題曲.隨著激人奮起的旋律,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出現在我們眼前.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時紅軍的故事,裡面的東子是個勇敢而堅強的孩子.在紅軍的影響下,經過多次努力滅除了百姓的禍害.在消滅敵人時,東子逐漸學會了勇敢和頑強,有了一顆愛國的心!

東子是個農村長大的娃兒,在紅軍的幫助下上了學,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當東子他娘看到了東子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不禁熱淚兩行,」我的孩兒會寫字了!」東子的娘是個堅強的女人,在敵人面前不畏怯,在紅軍受傷時冒險取葯,在紅軍遇難時勇敢地舉起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而她也不忘兒子的那份情,奮不顧身去取兒那書包和寫滿自己名字的紙貼,那可是最寶貴的東西啊!

也許是東子他娘的堅強感動了東子;也許是那股母愛之泉震撼了東子,使他再無法忘記母親的一言一行,使他消滅敵人的決心越來越強烈.

在一次與胡大爺子交鋒時,東子被捕了,連紅軍也身受重傷,使東子那報仇血恨的決心一股暴發了!東子奮力從那被火燒灼著的木桿上解脫出來,把胡大爺子引到糧倉,開始了他的報仇行動.為了國家、為了親人、也為了自己的父母,東子機智地與胡大爺子周旋,躲過了無數個子彈,直到胡老爺沒子彈的時候,東子一把把胡老爺推向了米的旋渦.那一刻,中國的國旗在河溪村冉冉升起,幾十年的苦難終於擺脫了!!!

看電影時,有點兒想掉眼淚,那一副副催人淚下的場面感動著我:紅星在胸前閃閃發光的模樣;那火海翻騰紅軍卻忍痛沖出火海,只為了背上那受傷的隊友;東子的娘與敵人葬身火海,只為了保全紅軍的性命;東子拋開一切,為了祖國、紅軍和鄉親們的縱身一躍,讓自己有了一次勇敢的作為……而那微風吹拂著的野花承接著鄉親們激動的淚花,都是那樣地動人!

想想以前的人們,是多麼有勇氣面對困難。有多少堅強的人在命運的威逼下沒有選擇逃離,而是讓尊嚴和清白一起永在世間,留下敵人憎恨而又無奈的目光!也許是現代沒有戰爭,自己的堅強與毅力無法展示出來,但和平世界裡也有體現你頑強精神的時候。當比賽時你失敗了不要報頭痛哭,冷靜下來,堅強些,有些時候眼淚可以被微笑所代替!當面對命運不公,你可以想自己所擁有的,自己能給予世界的,也許別人微笑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總之,這部電影讓我感動到不行!

範文三

今天,我看了一場極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描寫兒童團員潘冬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由一個兒童團員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則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擊隊聯手對抗土豪惡霸的精彩故事。本劇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親是紅軍團長,母親是地下黨成員。當時他的父親跟著紅軍隊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著父親回來,有一天母親對他說:「等到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的時候,紅軍就來了,你爸爸也就回來了。」於是冬子來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樹下,從地上撿起一枝乾枯的映山紅,坐在石頭上等紅軍的到來,一天又一天……他夢見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紅軍來了,自己穿著整潔的軍裝,戴著閃閃的紅星走在隊伍里,特神氣……當他正陶醉在這美夢之中時,吳大叔來了,他對冬子說:「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聽了後用力地點了點頭。最終,盡管冬子失去了母親,但他靠自己的機智與勇敢幫助共產黨打敗了土豪劣紳,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紅軍。

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冬子非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就每天坐在小松樹下等,幻想著自己也成了紅軍的一員,神氣的走在隊伍里。這時吳大叔來了,他告訴冬子:「要想勝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吳大叔說得太好了,革命勝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壯大起來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一個對社會主義,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範文四

這周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劑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劑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著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斗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沖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干凈。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准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著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範文五

寒假裡,我看了一場讓我回味無窮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故事情節非常精彩,講述了一個和我們年齡一樣大小、普通的孩子——潘冬子,從小他的家裡很窮,沒錢讀書,天天和小夥伴一起打土仗、捉土豪……潘冬子的爸爸是一名紅軍戰士,幾個月前,隨著紅軍轉移了,媽媽又為了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他就跟著游擊隊里的叔叔一起生活,潘冬子正義感強,善良又分明善惡、機智勇敢。當時的壞蛋胡漢三,把山下百姓的田地都占為己有,又封山,讓山下人不給山上人送吃的,想餓死山上人。機智的潘冬子以郭振山的身份,在白狗子的米店裡工作,悄悄地告訴買米的百姓們米的藏處;還把外套用鹽水蘸濕,然後擠出來,使它蒸發掉,白晶晶的米一下子就出來了;勇敢的潘冬子,趁胡漢三睡覺時,輕手輕腳的走到胡漢三的旁邊,躡手躡腳地把煤油澆到他被子上,然後,拿出打火機一點,胡漢三的被子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他從睡夢中燒醒了:「誰呀?誰?」胡漢三急得大喊。「就是我,潘冬子!」潘冬子也響亮的回答,胡漢三還沒來得及喊「救命」就被潘冬子拿磨利的斧頭砍死了,最後,潘冬子和爸爸一樣,也成了光榮的紅軍戰士!

看完了這場電影,我想:胡漢三肯定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麼會死在不知比自己弱小多少倍的.平民小孩的手裡!潘冬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

範文六

《閃閃的紅星》講述了一個在革命戰爭時代里一心想要參加紅軍的少年潘冬子的故事。他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影片留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小冬子的機智和勇敢。影片中的主人公潘冬子是一個年僅7歲的小男孩,他非常的聰明。有一次,他和宋爺爺一起下山去運鹽,胡漢三卻在山腳設了哨卡嚴禁帶鹽任何人上山。為了保住這得來不易的食鹽,小冬子不怕天氣寒冷,把鹽化成鹽水,再把鹽水倒在自己的棉襖上就這樣順利地通過了敵人嚴密的搜查,安全地把鹽帶上了山。他的聰明、機智使紅軍保存了體力,最終取得了勝利。

我想在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我們應該像小冬子一樣,做一個機智勇敢、善於思考、不怕困難的少年。

小冬子的不屈不饒精神也令我感動,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不怕犧牲、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念,主力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時,冬子的父親給了他一枚意義非凡的紅星。那是一顆閃著光芒的紅星,冬子把他當做最寶貴的物品珍藏著,而這顆紅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燈,一直為勇敢的冬子指引著道路。 他做夢也想成為一名勇敢的紅軍戰士。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冬子非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就每天坐在小松樹下等,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紅軍的一員,神氣的走在隊伍里。這時吳大叔來了,他告訴冬子:「要想勝利不能靠,要去斗!」。終於,冬子帶著那顆紅星參加了紅軍。

其中的一個片斷最讓我感動。那時敵人圍攻來了,潘冬子的媽媽為了保護人民群眾,走在最後面,然而敵人一到,她還沒來得及逃走,就被可恨的敵人放火燒了他們住的房子。熊熊的火焰燃燒著,村民們看到潘冬子的媽媽沒出來,都流淚了,這時潘冬子卻說:「媽媽說過,『黨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這句話深深的刻在了我心裡,和潘冬子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我們每天快樂的捧著新的教科書、課外書,在知識的世界遨遊,可他呢,只有一本破爛的書,但仍然愛不釋手;我們經常幸福的在父母面前撒嬌,可他呢,每天在寒冷的清早出去打柴,邊探聽敵人的消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可他呢,用勇往直前的精神來面對困難,打擊敵人,使得革命盡早勝利。他身上有太多太多的優點,而這些優點恰好是我們現代孩子身上所沒有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吳大叔的話說得太好了,革命不能靠等。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歷過任何艱難困苦,但是我們總不能靠父母一輩子吧。要想實現美好的願望,都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奮斗!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壯大起來呢?所以我們現在應該也要有一個信念,就是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將來能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範文七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品味著朝代的更替變遷與無盡滄桑,荏苒之間,歷史的車輪已飛快滑落到了二十一世紀。沐浴在陽光下,我們快樂茁壯的成長著。如今的我們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卻也不能忘記以前那個戰火紛飛年代裡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1年,日寇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錦綉山川。《閃閃的紅星》這個故事正是出自紅軍為北上抗日開始長征的時期。講的是有一個叫潘冬子的孩子,在他七歲時,爸爸潘行義參加了紅軍,隨部隊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臨走時留給他一個從挎包上撕下來的紅五星。冬子跟著媽媽留在當地後,斗爭越來越嚴酷。他的媽媽為掩護革命同志而壯烈犧牲。而冬子這顆紅軍的幼苗,三番五次受到敵人殘害,但在黨組織和革命群眾宋大爹、姚公公等人的保護下化險為夷。最後,冬子成為了一個光榮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放下書本,閉上眼睛,一幅幅畫面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自己也彷彿置身與硝煙彌漫的戰場。良久,我的心情還是不能平復。那顆象徵著無產階級的紅五星,在冬子受到磨礪的時候給了他巨大鼓舞和無窮的力量。像啟明星般為他指引著方向。這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近代史。

南京大屠殺,中國人民因此失去了三十萬同胞,有的被砍頭,有的被剖腹,有的被活埋……那場景,實在是讓人慘不忍睹。日本鬼子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的帶給我們十三億人民數也數不清的災難。

後來的五年中,日本鬼子又接連製造了重慶大爆炸、七三一事件等令炎黃子孫憤怒而又心痛的慘案。但我相信,他們雖殺死了我們無數同胞,但他們不能抹去我們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仇恨。我曾在一份報紙上看到過一個日本兵——山崎宏對於當時戰爭的回憶。山崎宏印象最深的是日軍砍中國老百姓的腦袋時的情景。讓二十多個中國人跪成一排,一溜砍過去。一刀過去,中國人的兩根動脈噴出一米多高的血柱子,人倒在地上,腦袋滾到一旁。啊!這是多麼令人心悸的畫面!現在我只是想想都會後怕好一陣子!可見冬子那時候日寇給我們帶來的苦難。帝國主義的力量是多麼可怕!血不是水,但濃於水,然而我們先輩的血,我們中國人的血,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染紅了乾涸的大地!一筆筆沉重的血債,日本人無法償還!

幸而天佑我中華,雖然蔣家王朝即將土崩瓦解,不能保護人民, 扞 衛疆土,但是共產黨,這個一心為民的黨派,這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黨派,像一把利刃,終於劈開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侵略的漫漫長夜,帶著我們走出了泥潭,迎來了勝利!中國,從此就推倒了三座大山,在官僚資本主義的廢墟上重新站了起來,成為了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共產黨的紅星精神,是紅星精神所蘊含的愛國之情,才取得的勝利果實,假若沒有這種精神的力量,那麼也許而今的新中國,今天的我們都是子虛烏有。共產黨的恩情,像太陽一樣普照著中國大地,是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也正是由於這種精神,我們才迎來了改革開放的今天。如今,我國擁有最多的外匯儲備,GDP已超越日本,並預計二十年後將超越美國,越為第一。而且我國還是IMF世界第三大股東……這一切都肯定了中國在國際上不容忽視的地位,標志著中國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里程碑,成為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巨龍!

;

③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1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抗戰題材的電影,名叫《百團大戰》。

電影的開場,張自忠將軍英勇犧牲了,華北大部分地區被佔領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元帥准備打一場大仗撮一撮日軍的傲氣!當電影放映到一二零師的戰士們轉移火車道那一幕時,我被深深打動了!為了使敵人的火車改變軌道,無數年輕的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怎能不讓人為之震撼!他們用生命告訴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再苦再累甚至犧牲寶貴的生命也甘之如飴!與戰場上的英雄們相比,混進敵人內部的地下組織成員更是艱辛!為了順利完成攻佔敵人碉堡的任務,有一個地下黨成員必須假裝當漢奸,深入敵人內部。當時,全軍上下只有毛主席和朱元帥知道這項秘密行動。他的妻子誤以為他真當了賣國賊,連家門都不讓進,更不讓他見自己的兒子!最後,他飽受煎熬瞞天過海,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但他卻再也沒見過他的家人……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忍不住打開電腦搜索了百團大戰的相關資料——「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極大的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牽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時中國的大膽出手,也影響到其它國家也開始勇於在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強勢出擊,正面對戰。

看到這,我似乎明白了,老師所說的「你們這一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2

8月31日,也就是開學報名日,爸爸媽媽帶我去百盛影院觀看了一部叫《百團大戰》的電影,因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屏幕一開始就出現了一群手握刺刀的日本人,在我們的領土上,用」三光」政策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連剛出世的嬰兒也沒逃脫……彭德懷和左權兩位將軍知道後,立即趕去支援,看到的只是一幅殘骸的畫面和新媽媽手托嬰兒竭盡全力想讓寶寶脫離火海的場面……那場景讓人痛心疾首。看得我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敵人碎屍萬塊。

兩位司令隨即召開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將敵人趕出我們的領土,不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在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我們要反抗。隨後,我方調集兵力,全面部署,以破壞敵軍的鐵路、公路、橋梁等重要渠道著手。果然大有收獲,讓敵人損失慘重,也因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看到這,我們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都說:「這小日本,太兇殘了,就該打,就該打。」

敵人太狡猾了,武器又比我們先進,我軍損失慘重,在這緊要關頭,,毛主席下達命令:允許退縮,堅持抗日,兵力隨彭司令調用。就這樣,總共有一百多個團參加抗日,所以稱為《百團大戰》。為了炸毀敵人的鐵匣子—坦克,我軍一批又一批戰友倒下了,改用挖隧道方式進攻,敵人又使用飛機轟炸,又有一批戰士犧牲了,戰場上,每個人都視死如歸,全力抗敵,最後,敵人的白旗倒下了,我們笑了,看著滿山遍野的我軍的屍體,我們又哭了。今天的一切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要懂得珍惜。

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緬懷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3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愛國主義大片。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129師、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的第三天,八路軍原計劃出動二十二個團,可實際出動了一百零五個團,因此這場持久戰被稱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場戰役,影片中選取了三場最為典型的戰役來表現,分別是娘子關戰役、西營塢戰役和關家堖戰役。影片中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畫面,比如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死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下,比如許多老百姓積極參加八路軍隊伍,還比如許多八路軍慘死在日本人的槍下……

接下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因為日本人的兵力打不過八路軍,所以日軍請來了機甲車——一輛無堅不摧的軌道車。機甲車來了,一名上將看見一輛火車頭,問:"誰會開那個鐵傢伙?"一位士兵說:"我會。"另一位士兵說:"我跟著上!"第一個答話的士兵接著說:"扳道岔要板到左邊來。"那位上將命令道:"死也要拿下扳道岔,你們快走,火力掩護。"話音剛落,只見兩個士兵登上了火車頭。第一個士兵說:"我開,你加煤。"隨後,火車頭向著機甲車的方向開去。

與此同時,八路軍與正在看護扳道岔的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戰。每當八路軍將扳道岔板到左邊之後,由於來不及躲閃,都會死在日軍的槍下。即便是這樣,八路軍戰士仍舊前赴後繼,在扳道岔旁死了一批又一批戰士。

最後,一個八路軍營長沖了上去,當他被日本人打死之後,雙手仍然緊緊地握在扳道岔上。就在這個時候,飛馳而來的火車頭在最後一刻撞上了機甲車。機甲車瞬間被撞出了軌道,霎時,火光四起。看到這里,影院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八路軍戰士英勇抗戰、不畏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和我的同學們。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此,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4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倡導下,看了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為題材的8部電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寧國強為主演的《百團大戰》,這部電影以精緻的畫面,演員們精湛的演藝和感人的情節,給觀眾帶來了地場視覺和精神上的盛宴,令我感觸良深。

影片以我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百團大戰為故事情節,影片一開始就以張自忠將軍的死代表著抗日又一次失利為引子,為後面發起百團大戰埋下了伏筆。我最為感動的情節有兩處:一處是在對抗敵軍的裝甲列車時,我軍拚命攻擊,卻不起任何效果。一個一個的士兵到下了,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候,姚尚武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敵軍有運兵車和裝甲列車相撞。姚尚武和梁山成功搶奪到了無人的運兵列車,向敵人的裝甲車撞去,可卻發現兩輛火車不在一條道上。於是,一場拆道岔的爭奪戰就此開始,你爭我搶之下,始終沒有結果。眼看時間愈發緊迫,可八路軍遲遲未能扳下道岔,就在兩輛火車擦肩而過前的一瞬間,一營長一躍而上扳下道岔,兩輛火車終於相撞,姚尚武和梁山也成功跳車。可一營長卻被敵人射殺,他的'屍體跪在死人堆上,手裡緊緊握著扳道岔桿,八路軍戰士的必勝精神,為國捐軀的一腔熱血,使我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

第二個是臨近結尾的關家堖之戰,八路軍勢如劈竹,可卻在關家堖主峰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上去的戰士成批的倒下,就連毀滅敵方裝甲列車的梁山也在此犧牲。後來八路軍攻克了關家堖,彭德懷將軍踏著數以萬計的屍體登上主峰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心酸和八路軍捨生取勝的精神。

歷史看似已經過去,但它卻徹底融在我們生活的國家和社會血液里。歷史需要被銘記,尤其是抗戰。這段用無數民族英雄生命換來來之不易的歷史,百團大戰的信念與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5

星期六,我看了抗戰大片《百團大戰》。影片主要講述了我們中國軍隊和日本法西斯作戰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兩個感受:

第一,日本人真殘忍啊!他們的政策是:殺光、搶光、燒光,在他們的鐵蹄下,一村子的人都被他們殺光了,就連正在生孩子的產婦都不放過。日本人的手段實在讓人厭恨,我都想沖進去打他一頓。這種深仇大恨,我們永世不忘。

第二,中國軍隊可真勇敢,雖然戰爭是殘酷的,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還是勇敢地向前沖。這部電影里旗手的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中: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這話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不怕死的精神。這場激烈的戰斗中,雖說我軍也犧牲了不少戰士,但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中國人必勝!最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場勝仗讓日本人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惹的,是不會屈服的,你們想打,我們就奉陪到底!

中國軍人真勇敢,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這么有意義的年份,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莒南電影院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百團大戰》。

看著《百團大戰》影片中催人淚下的畫面,感人肺腑的瞬間,每個人的眼晴都濕潤了。我們祖國能這樣日益強大與這些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分不開的。我們要記住這些為國捐獻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現在我們生活來之不易,作為革命接班人,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花朵,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做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努力吧!好好學習吧!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6

《百團大戰》不但囊括歷史事件,塑造情緒線索,並且充分展示中國式的作戰理念和群眾智慧。不僅如此,影片中眾多戰爭場面頗具好萊塢氣質。

中國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憤的,那是的中國人民處於黑暗與戰爭當中,我們的新中國也因此誕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血與淚的戰爭,不會忘記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會忘記那些用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歷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銘記。那就是抗日戰爭,今天,我看了《中國近代史之百團大戰》之後,不禁感嘆,為了不受屈辱,人民奮起拼搏,保衛祖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至此開始了八年的全面抗爭,而百團大戰就是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了一百多個團,再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 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

看完了電影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④ 關於一篇近代史的電影觀後感

《甲午風雲觀後感》 中國人都不想懷念以前的悲慘,因為我們落後,我們在挨打。我 們在解放後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家越來越有世界大國的風采。可是 居安思危方能成奇遠,回顧歷史才能成其高。不準備就會落後這是定 律。 日本的侵略太誇張了。它的誇張不在於它的強大,而在於它要侵 略的明顯態度。那麼明顯的態度下侵略竟然成功了。這代表一個國家 的懦弱,也代表一個國家的腐敗。所以中國的幾十年被掠奪被侵佔是 必然的。雖然中國有無數能人志士想要反擊,但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卻 成了找死的行為。上層並不考慮失敗的後人民的悲苦,他們只考慮能 不能繼續享受。所以甲午戰爭中就有很多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現 在應該是英雄的人物,可是他們只能在那裡去承受著無奈的痛苦。所 以缺乏預見,准備不足,片面委曲求全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甲午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給中國帶來了太多的痛 苦。當時中國並不弱小,據資料比較中國的海洋戰艦並不比日本差, 可是輸的那麼慘。最激烈的黃海海戰更慘,缺乏預備使帶船的鄧世昌 都沒有辦法,只有選擇自盡來報國。一個民族要有骨氣,活著的人一 定要有骨氣。甲午戰爭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 主義精神以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都在甲午風雲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 出來。 我國歷史是屈辱的,沒有人能改變,也沒有人可以否定。可我國 人民也是堅強的,在這么長時間我國人民沒倒下,不斷的發展中站得 越來越穩。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 由過去外國瞧不起的 「東亞病夫」 到今天的「體育強國」這有著無數人的努力。國家不能在不改忍讓的 地方忍讓,否則國家就是一片被侵略地。很多方面都面面俱到很難, 所以在大方向上國家不能錯,每個人也不能錯。 所以面對現實我們只有拼搏,不能輸給自己!

⑤ 精選電影《1942》優秀觀後感範文三篇

《1942》是根據1942年河南大旱的真實故事改編的,一場民族災難,刻骨銘心,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快把看完電影後的感想寫下來吧,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電影《1942》優秀 觀後感 範文三篇,提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電影《1942》優秀觀後感範文

  本來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願意去看,寧可做個沒心沒肺傻樂呵的人算了,沉重的歷史、沉重的過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偉去看王的盛宴,給老爸買票看1942的,後看影評說王的盛宴不好看,一個朋友的微博評價王的盛宴說:原來陸川也會拍陳凱歌式的爛片。看了這個評價後,決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起看1942吧,學習學習歷史。

  劇情方面就不多做劇透了,就談談觀後感吧。

  整體編劇,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比較正劇,沒有一味的煽情,情節也比較緊湊,有些細節的設計很真實,比如最後星星說她吃的太飽蹲不下去的情節。

  畫面方面,日本人轟炸的場景拍的比較震撼。

  影片長近2個半小時,沒有覺得非常長,有的情節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哀嘆、沉重,那個年代,天災、飢荒、戰爭,一起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時候還考慮什麼,能活著就很好了。看著親人一個一個在身邊死去,從痛苦變成抽泣、從抽泣變成嘆息,最後,從嘆息變成麻木。當人連吃都滿足不了的時候,還能考慮到什麼,日本人發糧食,就跟著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沒有錯,連命都悉蘆活不了了,老百姓還能考慮到多少愛國、抗日。

  走出電影院,外面冷風呼呼的,但是心裡感覺很暖,覺得很幸福,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吃過那樣的苦。

  老爸說,電影里的畫面,除了戰爭,其他的他都見過,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那些苦,他也都吃過,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這是電影觀後唯一想說的。

   精選電影《1942》優秀觀後感範文

  今天懷著一種莫名的心情觀看了電影《1942》,影片朔造了最底層的百姓的實際生活,血腥的場景,人命的低賤,統治者的無情……最後的結局也讓我有著無法言說的壓抑和心痛。

  1942年對於河南人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大旱而且蝗災,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為了生存,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河南,3000多萬人,歷時106天,行程1012公里,開始了一次慘烈浩盪的逃荒之旅。在這場天災人禍下,共有300多萬無辜百姓相繼餓死。天災也許還可以用「逃離」來解決,可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卻是避無可避。河南已淪為半壁江山,但仍是國民政府手裡的糧食支柱,從河南征購的糧食支撐著整個西北的隊伍。天災來時,農民手中僅有的余糧也被搜刮殆盡。這種「內憂外患」使得已經民不聊生的窮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這真是讓人義憤填膺!

  飢餓離人們的距離開始變得那麼的接近,甚至出現碼塵了人吃人、狗吃人的寒心場面。孩子需要養活、生病在床的母親需要買葯,人們含著淚水賣掉自己的孩子、曾經一起患難的妻子,換來的只有3升小米。3升小米,在現在看來是那麼的不值錢,但當生存遇到威脅的時候,它又是那麼的值錢,人們無奈的只有用親人去換取救命的小米。

  看完這部影片,我不禁心中感慨,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只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只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災難才能最終避免。

   精選電影《1942》優秀觀後感範文

  很久沒有干過看完電影寫觀後感的事情了。這事比較二隻是原因之一,讓這事變得很二主要還是好片太少,爛片當道。今天要不是上個月買的團購券到期,要不是這部影片今天剛好上映,要不是還是不甘心去看圈錢版,也許我就錯過這部片了。一切都是緣分。

  這部片看之前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講什麼,首先近代史一點興遲陸禪趣都沒。看年份搞不好是講戰爭的,也是點興趣都沒。不過,海報上印了陳道明,對這位大叔印象不錯就鬼使神差的進去看了。結果被震撼了。

  影片開始,講述者說,1942到底發生過什麼,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出最後一條,其他的進入過教科書,作為文科生,有點印象。可是影片講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飢荒。這個,說實話,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標榜自己是文藝女青年,實話說我真不知道。哪怕網上看到過,也是一晃而過,沒有關注過。如果這部影片立意是讓大家知道這段塵封的歷史,那麼馮小剛做的很成功。相信走進電影院看過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對於無知者而言,震撼的不僅是逃荒者凄慘遭遇,還有撥開歷史塵埃看到部分真相時的悲哀。當時的蔣氏政府的不作為,信息封鎖,導致了河南死亡300萬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轟炸中,死在中國軍人的qiāng口,死在扒火車手腳凍僵掉下來被火車軋死,更有甚者,死在別人鍋里……當抽象的數字具化成實在的人物和場景出現在電影中時,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場景讓我忍不住捂耳朵,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拿手機出來干點別的。講述的這事已經有點讓我接受無能了。

  在此背景下,講述了老東家和佃戶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個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螻蟻。而面對生死攸關的絕境發生著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說折射中國人的人性的事情。少東家先是利用家中糧食欺負花枝,而後立馬又被搶糧的災民殺了,死前還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鍾還是夥同老東家偷洋人記者白修德的驢,後一分鍾就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里了,也許根本無需撈出來,直接被吃了。媳婦剛斷氣,婆婆就抱起孩子趁著人還熱乎讓孩子吃口奶,可後來她和孩子也沒能挨過這場災,瞎鹿要把女兒賣掉給母親買葯,母親死在了日本人qiāng下,而女兒後來從火車上摔下,估計也難倖存了。一隊國軍在日本人剛剛轟炸完災民後就立馬開始搶車搶糧搶女人,而後日本人第二輪轟炸又來了。蔣介石對災民視而不見,直接導致了災情嚴重死了300萬人,而影片結尾,他也沒保住江山,逃到台灣去了。老東家一家最後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 走,路上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就是講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這個故事裡面,沒有勝者。只有絕境裡面人的掙扎。看的人真心難受。影片裡面的倖存者也非勝者,二十年後,一場更大的飢荒也許他們就躲不過了,而那時,不是只有河南,是整個中國都在哭泣。而坐在電影院的看客們呢,難道就能俯視這塵封的歷史嗎,我想至少我看過之後是感覺悲涼。歷史離我們不遠,每個人都是倖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場災難照樣是一半天災一半人禍。那是死亡上千萬,那又是怎樣的場景?誰家沒有一段關於那幾年的悲慘故事?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再有?

  同樣的導演,都是災難題材,熟悉的演員陣容。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點深入多了。看完發人深省。難道是一個建國前,一個解放後所以尺度不同?不過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審片尺度放寬不少哇。看完片在網上翻看了下影評,一片罵聲。基本都是罵馮小剛怎麼沒膽拍1959……或是說他發國難財。這個我不認同。就像當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來說那麼多人還需要救,幹嘛救狗如此命題看似合理實際暴力。我不是憤青。至少現在已經不是了。不想展開1959話題,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別老拿商業巨片來坑人了。無疑是好片,至少現在畸形的社會,冷漠的人際,金錢至上的三觀,歷經坎坷卻善於遺忘的中國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貨來提醒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個建_大業等片,那是廣告宣傳片好不好。雖然導演某些地方欲說還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話題。但是能感覺到他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很有誠意。能讓人看完回家路上還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後,搬個小板凳坐等誰來拍吧。別讓我等太多年啊!

⑥ 新紅色影片觀後感六篇

回首歷史,我們要銘記 ; 應對現實,我們要珍惜 , 展望未來,我們要奮斗。下面是我整理的紅色影片 觀後感 六篇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色影片觀後感 1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禮貌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影片《黨的女兒》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三名共 - 產 - 黨員有重要情報匯報給游擊隊,在半途中,一名共 - 產 - 黨員走失了,她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逼她說出另外兩名共 - 產 - 黨員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說,因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她周身每個細胞都浸透了這種精神。

她明白,僅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

早野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陸遲喊容的。

是阿,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此刻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斗,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這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這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禮貌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貼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

新世紀的少年應如何珍惜這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所以,我務必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旦乎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 ! 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 !

紅色影片觀後感 2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 90 後大學生的心中並不代表不見了,因為當那熟悉的革命奮斗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學校里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黑白電影,它充滿了濃郁年代感,不僅僅這樣,其骨子裡還流淌著革命的本質,傳達出一種當時的人們朴實自然的品質卻又隱藏著一種強大的張力給予你無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戰爭片《地道戰》就是這樣一部好的黑白電影。

雖然此刻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依然是我熱血沸騰,彷彿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 “ 地道戰 ” 帶給我的不僅僅僅是片中人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高尚情節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崇敬愛戴之情。

1942 年,霸道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戰的男女士兵,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准備戰斗。為了能順利的戰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戰,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最終勝利的鍾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佩服 ; 有忠誠至上的老鍾叔,有讓人臭罵的漢奸湯司令,還有那個令人恨之入骨、窮凶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這些老演員所刻畫的深刻的人物形象彷彿如電影中那些經常響起的動聽的音樂一樣,時時縈繞在耳邊,難以揮之。

電影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腦海中還都是當地人們作戰的畫面。那麼的鏗鏘有力,那麼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後內心熱血沸騰,感觸頗多。我想那是一份對高傳寶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對士兵們頑強斗爭意志的佩服,一份對司令可笑舉止的憤恨,一份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與其說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還不如說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偉大人們才是奇跡,是他們用自我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是他們用自我的生命捍衛了自我的家園,捍衛了中國的領土,是他們在名族抗日戰爭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而正是這一點,才會讓我們每次在看這種紅色電影時,內心會產生了一絲感動,一種莫名的沖動,一份對人性、對自由、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一份久違了的愛國情結。

紅色影片觀後感 3

沉重的情緒溢於言表。以前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 ! 南京 ! 》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 ! 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 1937 年, 30 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 2009 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 ! 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向在城裡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可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 ! 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向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能夠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能夠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 72 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期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之後人叩問自我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我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紅色影片觀後感 4

20 XX 年 9 月 25 日,我有幸觀看了獻禮祖國母親六十歲的史實大片《建國大業》,讓我對 1945——1949 年這 5 年中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跡有了更加詳細和深刻的了解。短短兩個多小時,我彷彿回到了那個艱難而又催人奮進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影片以重慶談判到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現了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定都北平,政治協商級以黑白史詩片段為表現形式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的事件。

我向這部電影除了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對中 - 國 - 共 - 產 - 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原因的思考,歷史上以各個階段為領導的革命數不勝數,以農民階級為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辛亥革命,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雖然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正確的回答,但看過了這部影片後,我確實對革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僅有勇氣和魄力,但想要革命勝利,我向這還遠遠不夠。

革命需要堅持。沒有哪一次革命會一帆風順,把時間從 1945 年往前調,我們國家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日本人的殘忍,野蠻嚇退了國民黨,但嚇不倒我黨革命決心,國民黨的那些所謂正統軍校出身的大批軍人只堅持了數月,就開始消極抵抗,甚至在抗日戰爭中期開始對自我的同胞共 - 產 - 黨進行打壓,但我黨堅持住了,我黨抗日戰爭的初期戰斗中吸取經驗教訓,開展了廣泛的敵後根據地,不斷地從後方騷擾,打壓敵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我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後方戰場,此時國民黨的反動分子也向我黨進行了進攻,但我黨再次堅持住了,我黨不要國民黨的資助,不要同盟國的援助,在解放區實行自給自足, “ 自我動手,豐衣足食 ” 這話是我黨堅持的最好寫照,我黨還堅持分配土地給農民,動援任何一個能夠團結的幫手,就這樣,敵人的一次次進攻無攻而返,最終,因為我黨對革命的堅持,最終趕跑了侵略者,實現了國家的獨立。而在電影中,我黨更是為了國家統一,繼續堅持著,當國民黨提出劃江而治時,我黨沒有停下革命的腳步,毅然發動了渡江戰役,因為我們明白劃江而治的中國永久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這場革命必須要堅持下來。這種堅持是我黨特有的,也是革命務必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國民黨有先進的後備軍,高素質的軍人,雄厚的兵力,這場戰爭怎樣會輸因為國民黨是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電影中,國統區物價飛漲,人民正常生活難以繼續,而杜月笙等大資本家囤積物資哄抬物價企圖發一批國難財。在這樣一個地方,人民沒法治,失去了人民,還談什麼革命反觀共 - 產 - 黨,我黨和人民的融洽,早在 “ 軍民魚水情 ” 這句話中能夠體現的出,廣泛發動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確實為我黨革命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電影中,解放軍佔領上海,沒有一個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當宋慶齡走到大街上,看到滿大街的人民解放軍,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個軍人能始終為人民著想,這樣的軍隊怎樣會不得人心有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樣會不勝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領導。這場革命勝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擁有幾位擁有雄才大略的領導人。毛主席自不必說,他最讓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軍事才能,游擊戰則是他戰略的精髓,四次反圍剿勝利,渡赤水。三大戰役已經是他的成名作。在電影中,導演並未側重於毛主席的軍事才能,而著重描述細節,政治局開會的時候,毛主席把蠟燭吹滅了。摸黑繼續開會,他說,留下半支蠟燭晚上還要寫東西,看完後,很震撼,以小見非凡,秒阿。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當然有以親和與儒雅出名的周總理,周總理一向兢兢業業,刻苦工作而在電影中,總理和主席在一齊,幫主席分擔工作,帶給方便,甚至在得知我黨沒能保護好受邀參加政治會議的馮玉祥將軍,總理最終大發脾氣,痛罵手下都是 “ 豬腦袋 ” ,這種細膩生動的描述,吧周總理刻畫活了,正是這樣一個非凡的總理,為革命勝利帶給了有力保障。還有朱德及劉少奇等領導人自然都是滿富智慧,有力地推動了革命的發展。此時此刻,我最終深切體會到歷史的價值,看完《建國大業》。我更加尊敬老一輩的革命家,是他們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覺得此刻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我的崗位上做好自我的事,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肩負起強大中國的重任 !

紅色影片觀後感 5

鮮血承載著一份職責和勇氣,淚水蘊藏著一份情義與感動,號聲凝聚著對生存的期望。那聲悲愴的集結號遙遠了, “ 以前 ” 已概括不了他的滄桑,唯有歷史,灰白的一段歷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記憶,冷不丁經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層漣漪。看完《集結號》思緒被帶到那個為人民幸福斗爭的戰爭年代,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穀子地帶領全連四十七名兄弟奉團長的命令堅守狙擊陣地,以集結號為令撤退。然而團長為為戰爭全局思考,沒有吹響集結號,致使九連全體戰士在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後,除穀子地以外全部壯烈犧牲,並按失蹤處理。為給九里哦按正名,穀子地張開了執著的探尋,最終在烈士墓前吹響了 47 個生命一向想聽,甚至死也沒有聽到的集結號。故事情節就是如此簡單,這簡單的背後卻屹立著那些被遺忘的人英雄。沒有人生來是英雄,他們都是被那個年代所傲。為了革命勝利,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所不惜。

“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 ” 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連長穀子地堅守上級所下達的聽不到集結號絕不撤退的命令,帶著 47 個弟兄死守汾河攔截戰壕,只為了爭取大部隊撤退的寶貴時間。當連中有人提出自我已經聽到集結號響了,可穀子地沒聽到,他懷疑自我耳朵被炮火震聾了,問代理指導員王金存他是否聽到集結號。這個文弱書生此刻彰顯了英雄本色,他說他沒有聽到,因為集結號根本沒有響。他沒有昧著良心講話,盡管他明白如果他說他聽到了穀子地也許會下令整個連撤退,九連也許就會留下種。最終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九連從 47 人到 43 人,再到 13 人,最終圓滿完成任務只留下連長一個人。

集結號的響起意味著任務的結束,意味著生存的期望,可它並沒有響起。因為它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革命戰時不能撤退 ; 因為他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英雄很執拗地堅持到最終。這就是命令,對一個戰士來說,它高於一切,包括自我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們年輕的一代,貪圖享樂,懶惰嬌逸。不必說關於生死的革命任務,就連教師布置的作業,我們當中某些人也不樂意認真完成。是該反思一下了。我們應當明白這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爭,硝煙彌漫,我們生活和平的年代裡,有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還有什麼理由去浪費時間而不好好學習呢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達什麼任務的話,那麼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 我是中原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連長穀子地。 ” 無論是被誤會是國民黨俘虜時,還是得知獨二師軍隊已經改編,穀子地介紹自我是總是說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群眾是最重要的,先是群眾其次才是個人。生活在物質橫流的社會,我們似乎變得很自私,太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關心群眾,或是忽視別人的感受。其次,沒有一個人是與社會他人隔離的,我們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與別人交往,我們有各自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也隸屬於某個社團團體。《眾人劃槳開大船》這樣唱到: “ 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花匠開大船。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 ” 所以我們,年輕的一代,要增強群眾主義觀念,這也是建設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所要求我們這么做的。

“ 每一個犧牲者都是垂不朽的。 ” 這是《集結號》這部電影所要的表達的主題。經過穀子地的不懈努力,最終讓那 47 個被遺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們沒有失蹤,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終,九連全體烈士道德墓碑前,團長的警衛員小梁最終吹響了集結號,那響徹天空的號角悲愴而有凄婉。

這天,我也聽見那最終一聲集結號,你聽,它真的在響,環繞在我們的耳邊。它在提醒我們,作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就應永久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捐身獻軀的革命先輩。轟隆隆的槍炮聲,血與火的拼殺,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視覺震撼,也許沒多久,我們便會我忘記 ; 但那一聲悲壯凄涼的集結號卻永久響徹在我們心中,鞭笞我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武裝自我,為祖國的持續繁榮富強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

紅色影片觀後感 6

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神聖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它經歷了太多的滄桑。翻開那摞摞發黃的歷史,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歲月里,在白骨成堆的中國近代史上我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頭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隻只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群群叼著頭顱的鷹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鮮血 !

這是所有中國人的恥辱。為讓所有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為了讓祖國母親的心不再滴血,那是老一輩有志之士不懈追求的夢想,雖然一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中國兒女從不向困難低頭,為了祖國的安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扞衛祖國的尊嚴。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臉上流著淚,心中滴著血。古往今來,英雄們的壯舉譜寫了一曲曲壯烈悲歌,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而這都只是在堅信著一個簡單而樸素的信念: “ 國家昌盛,匹夫有責 ” 。

今日我觀看了《狼牙山五壯士》,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狼牙山五壯士》影片中敘述了 1941 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影片中這樣一個片斷令我最感動:五壯士高呼著 “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 、 “ 中 - 國 - 共 - 產 - 黨萬歲 ”! 然後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相繼跳下懸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多麼偉大的五壯士啊 !

正是有這么多的像他們那樣的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奇跡般地一齊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一齊經歷了艱苦的八年抗戰,最終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 …… 。回憶起那 1949 年 10 月 1 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當鮮艷五星紅旗伴著曙光在北京天安門冉冉升起並迎風飄揚的時候,所有的中國人民都哭了,當偉大領袖毛主席洪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世界: “ 新中國成立了 ! 我們勝利了 !” 這只沉睡了百年的東方 “ 雄獅 ” 最終昂首立於世界之林 !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 每當國歌奏響,我心中不禁心中澎湃,正是因為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因為所有的中華兒女心中都有祖國,才會擁有一個現代化的中國,一個充滿和平的中國,一個繁榮昌盛的中國 ! 望著胸前的紅領巾,我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望著高高懸掛著的五星紅旗,我感到了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

每當回想起五壯士驚人的壯舉,我就感到十分慚愧。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只是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退卻,有時甚至就放棄了。而狼牙山五壯士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壯烈犧牲,為國捐軀。我此刻遇到的這點困難與他們相比算得了什麼。再說也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才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如果今日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樣去為祖國做貢獻呢我又怎樣能對得起為國捐軀先烈們的英靈呢我心中滿懷羞愧,不斷地責備自我,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當以先烈們的那種為國捐軀、英勇無畏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 ; 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勇事跡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

不知不覺,我心中聳立起一座雄偉而庄嚴的豐碑,上頭鐫刻著狼牙山五壯士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讓我們向那些為了革命而犧牲的烈士們致敬,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 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一輩子牢記他們的功勛偉跡,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的今日完美的日子 !

讓我們永遠記住 1941 年秋日的這一天吧。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將永傳後世 !

⑦ 看某部紅色影片的觀後感100字~200字

紅色電影「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中國1937年~1939年的歷史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表現了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的浴血奮戰的情景,第一次出現了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第一次在電影里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陽明堡戰役,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 然而我覺得,《太行山上》不僅僅是一部血與火的戰爭片,還是一部充滿智慧與謀略的軍事片。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軍瘋狂地在一個村子裡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總司令已下命令讓大家都撤離了。凶惡的日軍便集中了整個村子裡的民眾,把他們全都關在一個房子里,命令他們只要說出八路軍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們。但是,沒有一個人出聲。日軍的將領氣急敗壞,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氣彈。屋子裡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沒有人願意屈服。這個時候,朱總司令正躲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村民們因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員與總部取得聯系請求支援。身旁的將士不斷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暴露他們的隱藏位置,但總司令依然堅持要解救受難的民眾。在這危難關頭,有一名將士出來用明語(也就是俄語)與總部取得了聯系,順利把消息告訴了對方。而正在偷聽的日軍卻一頭霧水,搞不清出他們在說什麼。看到日本將領氣急敗壞又無能為力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後來,八路軍支援部隊到來,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與之產生明顯反差的是日軍的殘暴。日寇將領阿部規秀壓迫被八路俘虜後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搶地的喊著:「我有什麼錯?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軍都不殺我,自己人倒要殺我。天皇陛下,皇軍必敗!」然後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掙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尋味。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軍之愛民如此,也難怪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你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斗,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你們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所有在場的我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團委讓我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都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么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⑧ 絕戰電影的觀後感

《絕戰》該劇以1944年抗戰史上「桂林保衛戰」為故事背景,講述了桂系、軍統、共產黨與日軍間諜鬥智斗勇的故事 。以下是我收集的觀後感 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絕戰電影觀後感1

炎炎暑期,我原想外出多行的念頭,在足可將雞蛋烤熟的烈日面前望而卻步,躲進小樓成一統,空調房變為我的蝸居。

近期,我一連觀看了幾部抗日劇,《絕戰桂林》就是其中一部抗日諜戰史詩大戲,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抗日連續劇。該劇講述的是:1944年日本悍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豫湘桂戰役,戰況已危及陪都重慶和我西南大後方的安全。國軍桂林行營,中華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杜長官召集干將們部署美國特使華萊士來桂林商討中美聯合作戰協作方案的安保工作,上校情報官黎明江臨危授命負責特使在桂的安全。就在黎明江專心布置所有安保的同時,長沙的日本11軍特高課青山大佐正在下達刺殺華萊士的任務。他喚醒潛伏在桂林並休眠了多年的日本特高課特務「冷鋒」,並向桂林派出羽田洋介中佐,配合「冷鋒」行動……一段慘烈悲壯的反特斗爭在桂林大地上展開。該劇以藝術加工的方式生動再現了鮮為人知的桂林保衛戰那段悲壯的歷史。

也許是源自中學時代對中國歷史的偏愛,一直以來我對歷史劇都是情有獨鍾,特別是對近代全民族抗日史倍感興趣。基於對抗日歷史的熟悉,我更喜歡觀看那些真實再現歷史的抗日大劇,如《滇西1944》、《中國遠征軍》、《川軍血戰到底》、《血戰台兒庄》以及陳寶國主演的「英雄無敵」系列(《仁者無敵》、《勇者無敵》、《智者無敵》、《正者無敵》)等。《絕戰桂林》劇中巔峰對決的智斗讓人拍手稱快,盪氣回腸的英勇令人動容敬佩。同時,幾位主角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博弈;是殺手還是情郎,是間諜還是愛人的錐心之愛;國恨家仇面前的艱難抉擇,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在演繹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純真動人的愛情、骨肉相連的親情、生死相依的友情、虛偽殘忍的誘惑、墜落謎淵的恩愛、信仰執著的較量,幾條情感主線在戰爭的殘酷背景下增添了幾分柔情與人情。

有國才有家,八年抗日是全民族保家衛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它帶給我們太多的恥辱與歷史教訓,是一段令世人勿忘國恥的近代史。如今,只要稍加關注新聞,就不難知曉,中日因圍繞島嶼領土爭端又一次走到了關鍵節點,中日關系何去何從,撲朔迷離。我關注到近一段時期來日本首相安倍致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的種種舉動,還有近日把侵華「旭日旗」認定為國旗和舉行日本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將舉行下水命名儀式等,聯想到日本軍國主義曾帶給中國以及亞洲、世界人民的傷害,我們不得不對近鄰日本保持警惕,對日本國內某些勢力的蠢蠢欲動表示極大擔憂!

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日本政府的種種伎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絕對不允許侵華歷史重演,我們完全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了忘卻的紀念,以下是我所收集到的有關當年桂林保衛戰的一些資料。在即將迎來抗日勝利58周年之際,讓我們深切緬懷一切為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獻身的仁人志士,繼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

桂林保衛戰從1944年10月28日日軍發動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淪陷而告終,僅戰斗旬日,但就戰斗本身而言,守城將士在外無援兵、內無補充的情況下,面對數倍於我的強敵,孤軍奮戰,英勇抗擊。被稱為「最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如果是問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哪次戰役最殘酷最激烈,可能有人會說淞滬會戰、台兒庄戰役、第三次長沙戰役、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等等,但是如果去問參加過侵華戰爭的不少日本老兵,就會發現這些老兵很多都一致認為1944年的桂林保衛戰是他們在中國戰場上遇到的最殘酷的戰役。也許是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也許是桂林保衛戰的廣西桂系守軍是在拒絕執行國民政府要求撤退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戰斗,也許蔣某的內心也想讓頗具戰鬥力的廣西桂軍與日本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許……等等,這種種理由導致的結果是桂林保衛戰在國民當局的日後的抗日戰史中少有記載,在正史中幾乎就沒有記載,只是在一些高級官員的回憶錄中有部分描述,而且這些所謂的描述都不一樣,五花八門,各不相同,自相矛盾,可能我們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資料還比較准確一些,畢竟從敵人的角度來看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在日本人的戰史中,認為桂林保衛戰是「戰爭」中的兩次認為中國軍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另一次為昆侖關戰役日軍第5師團被中央軍第5軍擊敗)。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後,實施「一號作戰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戰爭,並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削弱美軍利用這些基地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在打通平漢線、陷長沙、衡陽之後,日軍即南下展開「桂柳戰役」。

先讓我們來看看桂林保衛戰前的情況,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派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准備進攻桂林。桂林守軍原為廣西桂軍第三十一軍(下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八八師)、第一三五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隊伍,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一八八師調出,以第四十六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一七○師來替換,同時把第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及第一三一師第三九一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一三五師和地方守備隊伍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桂軍缺少一個團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七○師,第一七○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斗中也編入了第一三一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一七○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他們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國民政府統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又要求堅守桂林,為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一三一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兩門炮,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槍而已,但國民政府竟然要求這些隊伍堅守三個月來為日後反攻贏得時間,真是令人費解?但是桂林守軍的都抱著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葯,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1944年10月26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主攻桂林市的第十一軍團(軍團長橫山勇中將)於27日開始行動,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點進攻,駐守這里的桂軍2個營700餘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使得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曾經想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准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榴彈劃著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陸艇,日軍僅僅在灕江上就付出了陣亡7000餘人的代價,在水上戰斗激烈的同時,城區巷戰也始終處於白熱化狀態,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後的戰報中稱:「我師團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地土著武裝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日軍下級官人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之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在戰後從敵軍死屍上發現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日本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從此也可以看出日軍傷亡之大和士氣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為傷兵)在七星岩抵抗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岩內施放毒氣,七星岩內桂官人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後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按照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一號作戰:廣西會戰》的記載,國民派隊伍「戰場遺屍5665、俘虜13151人」。據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斗要報》記載:桂林保衛戰中,國民派隊伍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餘人。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之役中戰死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為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桂林戰役後,聽不少廣西的老人說,在美麗的灕江上整整有過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兩軍的屍體,戰役之殘酷可見一斑。

由於沒有達到「堅守三個月」的目標,由於本來國民政府就沒想過要守桂林,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於國軍想犧牲桂林守軍來換取反攻時間,等等疑問。這場令日本人震撼的戰役卻不為眾多國人所知,國民政府僅有的嘉獎就是把已經陣亡的桂林守軍指揮官、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提升為中將,僅此而已。

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被俘虜的守軍全部是被毒氣弄得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發的老人。

桂林光復後,據駐桂美新聞處發表言論稱中國無任何一城較此次桂林所遭劫禍更甚者。桂林一度為廣西之華麗城市,擁有五十萬人口,茲已遭受嚴重之破壞,一如羅馬之破壞迦太基者然,全城中僅有之巍然獨存建築物均為曾經日軍占作司令部,而於其撤退中未能加以破壞者,其他各建築物及民房均成斷垣殘壁,留於城中者,僅為少數居民。據陳中將稱此項居民「均為貧民而無力他去者」,日軍已遺此城人民以永恆仇恨,此城之破壞實屬殘酷,且不必要,正與上月柳州之情形相似,但其程度較柳州尤甚。倘謂生命可自城市中驅出,則今日之桂林實已為一死城,日軍於其真正撤退前,即焚燒破壞桂林,渠等並未考慮重建。去年九月美軍退時,所破壞之軍事設備鐵路及車站均未應用,日軍橫暴破壞之程度,甚於南京,可與考文特里,鹿特丹及里狄相比。該段文字原載於桂林市文獻委員會編《桂林市年鑒》第卅二至卅六頁,一九四九年五月出版,轉載時略有刪節。此處可以反證桂林在1944年所受的重創以及桂林保衛戰之激烈程度。由於該戰爭為國史所湮滅,故而此文獻資料尚屬難能可貴。

桂林保衛戰是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抗日戰場上,桂軍、西北軍、湘軍、川軍、滇軍等等,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的時期,他們依然表現出了中國人應有的血性,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像淞滬抗戰中,湘軍士兵在進入戰地時都要對周圍的人說:「來世再見」,桂軍士兵光著膀子挺著刺刀與日軍坦克「肉搏」,川軍的一個師與日軍激戰僅存數百人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徵。

絕戰電影觀後感2

7月15號上午,學校組織觀摩了一場電影,它的名字叫——《絕戰》,看後讓人感觸萬千!

《絕戰》是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獻禮影片,是以新一代年輕人的角度去描述80年前的真實事件。影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講述紅34師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突圍,擔當後衛與敵人浴血奮戰、鳳凰涅盤的故事;影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隸屬於紅34師的寧化模範連連長張啟明,率領模範連與數十倍的敵軍展開生死搏鬥的場景。

在湘江戰役中,由於敵軍加緊圍剿,形勢嚴峻,紅軍大隊伍被迫戰略轉移。在長征途中的湘江一側,模範連接到阻擊敵軍的圍追堵截的任務,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絕戰,模範連以幾乎全軍覆沒的偉大犧牲,換來了中央主力紅軍順利渡過湘江。紅34師擔當阻擊任務,他們中沒有逃兵、沒有投敵、甚至連傷員也不願被俘。在絕地雷公山,張連長靈活運用了「戰略戰術」,奇計百出,牽制住敵軍追兵,順利地掩護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慘烈的戰爭背景下,影片也描繪了溫情的一面:張連長因誤會而與護士細妹相識相戀,引發出一系列感人的愛情故事。80多年前,紅軍一無所有,共產黨人克服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到今天,我們的國家實力強盛,這種成績與我國人民和全黨全軍的建設是分不開的。這種軍人的血性,軍人的剛毅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精神代代相傳,中國一定更強!

⑨ 求幾部抗日優秀電影,快快!!帶觀後感!!

今天早晨,老師帶領我們在教室看了一部電影——《閃閃的紅星》。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愛國電影,電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堅強、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像他爸爸那樣的紅軍戰士,親手殺死壞蛋們。
我痛恨貪財的地主和殘忍的日本軍,他們不分晝夜地搜刮無辜的老百姓們,只要老百姓有一點兒違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嚴刑拷打。
當潘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鄉親們而被日本軍用大火燒死時,鄉親們哭了,我也哭了,日本軍全是豬狗不如的人!不,他們不是人!潘冬子的媽媽在臨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紅》和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最讓我難忘的,是紅軍們再次來到潘冬子家的情景。當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映山紅的花海時,鄉親們都從花海里竄了上來,手捧映山紅,涌到紅軍面前,那熟悉的歌兒再次回響在我的耳邊……
潘冬子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那閃閃的紅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並親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裡歡呼!鄉親們終於消滅土匪,討還血債了!
看完電影,我深有感觸,也深深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戰士用血肉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共同建設偉大的祖國!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_500字
中國共產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今天,我我觀看了一部以一九七三年紅軍長征作故事背景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這是一部老電影,它的小男主人公名叫潘冬子,生活在江西柳溪村裡。冬子的父親是一名紅軍戰士,在村中對抗奸角土豪胡漢三,卻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紅軍赤衛隊員所救,從此冬子對赤衛隊隊長修竹極度崇拜。柳溪村在赤衛隊的保護下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常,紅軍要遠赴長征,冬子父親也要隨行。父子分別時,潘父贈送一顆紅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勵。父親離開後,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衛隊員駐扎,大漢奸胡漢三在此時僱用了一批冷血殺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佔柳溪村,冬子只好與母親隨赤衛隊遠走避開。赤衛隊在一次策劃反擊中,潘母為救所有人犧牲了。後來,潘冬子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戰勝了胡漢三,成為了一名小紅軍。
我望著電視,久久不願移開雙眼,我同情潘冬子,但又佩服他的勇敢和智慧。我看著胸前的紅領巾,這才知道了他的來之不易。這神聖的紅領巾是多少人辛苦的汗水!我忽然想起一年級入隊的時候……
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決心遵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勞動,准備著為中國共產黨貢獻出一切力量。
我由衷的向大家推薦這一部電影!
微作文】做一顆閃耀的星_50字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顆星,即弱即強,漂移不定。我們會被白天遮擋,風雨阻擾,縱然如此,那又怎樣,只要心中有夢,向夢奔跑,即使滿天星辰,我才是最為閃耀。
高三:賀春蕾
一閃一閃亮晶晶_350字

「清晨的風真涼爽啊!」我獨自走在小徑上,一邊仰頭,一邊望著那一棵棵種在校園牆外的大樹,它們互相依偎著,只留出葉間的空隙。一縷陽光照在大樹身上,樹葉間的空隙立刻閃亮起來。我慢慢地走過,那亮光彷彿會動,在我眼皮底下跳著舞。我心裡一顫:好像星星一樣啊。我不禁暗笑自己,都那麼大了,還那麼幼稚。
晚上,我又在那似曾相識的大街上走著,看著天上所剩無幾的星星,正在嘶啞地為這個城市照亮。我心中湧起了一股惆悵。
還是慢慢地走著,但卻好像自己正靜靜地站在那兒,身旁掃過了一間又一間的店鋪,一幢又一幢的高樓,越長越高。整條街都被各家的燈光照亮了,很亮很亮。我苦笑著,難道這些燈光能比星星還要美嗎?我真希望的還能像小時候一樣,在月亮下看著滿天的星星。「我真是太天真了,怎麼還會有滿天的星星呢?」想著,我抬頭望天空。燈火通明的城市升起每天都不斷的濃煙,煙是灰色的,很灰很灰,以至於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的視線模糊了,看不清這美麗璀璨的城市,也看不清那毫無裝飾的天空。
這是,我的耳邊彷彿又響起了小時候晚上出去散步時的歌聲: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邊發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
閃閃的紅星_400字
今天,在班會課上,我和同學們一起看了一部令我受益匪淺的電影——《閃閃的紅星》,它使我感受到了革命時代的生活艱難困苦,我感動至深。電影的主要內容是: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他們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看完這部電影,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應該加倍珍惜。我們是生活在和平的壞境中,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苦,什麼叫累。我們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報效祖國,維護和平。
《閃閃的紅星》讀後感_600字
《閃閃的紅星》是家喻戶曉的影片,反映了紅軍無畏的信念,他們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艱苦鬥爭,拯救了千萬水深火熱的窮苦人民。「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不禁熱血沸騰。那顆閃爍的紅星就是我們的黨,它照亮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帶我們走進了革命時代的一片天……
在江西柳溪村,潘冬子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因他父母都是紅軍,到十歲時,便經歷了悲歡離合:我也特別敬佩小冬子的媽媽,她在敵人的威逼下仍然堅貞不屈,忠於共產黨,忠於人民。她第一天入黨就已經犧牲了,真是共產黨的損失啊!冬子爸爸負傷,堅持不用麻醉葯,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咬緊牙關沒發出呻吟。這堅強的意志使潘冬子深受教育和鼓舞。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膽量,他智斗老奸巨猾的土豪劣紳;他巧妙地化險為夷,躲過敵人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最後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加入到紅軍的行列。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等,只能等來落後挨打;等,只能等來東亞病夫的恥辱。我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要踏著紅色記憶的腳步分秒必爭,心中紅色永銘記,讓歷盡滄桑的祖國矗立在世界之巔。在成長的道路,我要像冬子爸爸絕不向困難和挫折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戰勝。在生活的道路,我要像冬子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以頑強的拼搏精神。
這部影片將冬子愛恨分明、不畏艱險、與邪惡抗爭的勇氣、機警鎮定、純潔質朴的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我深深的被片中的人物為了國家命運視死如歸的精神品質所感動、震撼。它像啟明星,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又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行之路。
五年級:江垚燚
紅星精神傳萬代_讀了《閃閃的紅星》有感_2000字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品味著朝代的更替變遷與無盡滄桑,荏苒之間,歷史的車輪已飛快滑落到了二十一世紀。沐浴在陽光下,我們快樂茁壯的成長著。如今的我們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卻也不能忘記以前那個戰火紛飛年代裡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1年,日寇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錦綉山川。《閃閃的紅星》這個故事正是出自紅軍為北上抗日開始長征的時期。講的是有一個叫潘冬子的孩子,在他七歲時,爸爸潘行義參加了紅軍,隨部隊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臨走時留給他一個從挎包上撕下來的紅五星。冬子跟著媽媽留在當地後,斗爭越來越嚴酷。他的媽媽為掩護革命同志而壯烈犧牲。而冬子這顆紅軍的幼苗,三番五次受到敵人殘害,但在黨組織和革命群眾宋大爹、姚公公等人的保護下化險為夷。最後,冬子成為了一個光榮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放下書本,閉上眼睛,一幅幅畫面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自己也彷彿置身與硝煙彌漫的戰場。良久,我的心情還是不能平復。那顆象徵著無產階級的紅五星,在冬子受到磨礪的時候給了他巨大鼓舞和無窮的力量。像啟明星般為他指引著方向。這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近代史。
思緒回到81年前的九一八事變,有「尚武精神」日本昭和裕仁天皇發動了對中國華東三省的正式侵略,企圖把中國編成其獨占的殖民地。從此之後,長達14年的慘烈殺戮在中國大地上拉開了序幕。
南京大屠殺,中國人民因此失去了三十萬同胞,有的被砍頭,有的被剖腹,有的被活埋……那場景,實在是讓人慘不忍睹。日本鬼子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的帶給我們十三億人民數也數不清的災難。
後來的五年中,日本鬼子又接連製造了重慶大爆炸、七三一事件等令炎黃子孫憤怒而又心痛的慘案。但我相信,他們雖殺死了我們無數同胞,但他們不能抹去我們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仇恨。我曾在一份報紙上看到過一個日本兵——山崎宏對於當時戰爭的回憶。山崎宏印象最深的是日軍砍中國老百姓的腦袋時的情景。讓二十多個中國人跪成一排,一溜砍過去。一刀過去,中國人的兩根動脈噴出一米多高的血柱子,人倒在地上,腦袋滾到一旁。啊!這是多麼令人心悸的畫面!現在我只是想想都會後怕好一陣子!可見冬子那時候日寇給我們帶來的苦難。帝國主義的力量是多麼可怕!血不是水,但濃於水,然而我們先輩的血,我們中國人的血,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染紅了乾涸的大地!一筆筆沉重的血債,日本人無法償還!
幸而天佑我中華,雖然蔣家王朝即將土崩瓦解,不能保護人民,扞衛疆土,但是共產黨,這個一心為民的黨派,這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黨派,像一把利刃,終於劈開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侵略的漫漫長夜,帶著我們走出了泥潭,迎來了勝利!中國,從此就推倒了三座大山,在官僚資本主義的廢墟上重新站了起來,成為了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共產黨的紅星精神,是紅星精神所蘊含的愛國之情,才取得的勝利果實,假若沒有這種精神的力量,那麼也許而今的新中國,今天的我們都是子虛烏有。共產黨的恩情,像太陽一樣普照著中國大地,是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也正是由於這種精神,我們才迎來了改革開放的今天。如今,我國擁有最多的外匯儲備,GDP已超越日本,並預計二十年後將超越美國,越為第一。而且我國還是IMF世界第三大股東……這一切都肯定了中國在國際上不容忽視的地位,標志著中國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里程碑,成為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巨龍!
但誠然,我國的綜合國力還是很落後,目前仍屬於發展中國家。雖是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經濟匯率才居世界88——95位之間,不到美國和北約的十分之一;外交上,日本、美英以及仗著有美國這個「老大哥」撐腰的菲律賓、越南等彈丸小國與中國屢起摩擦,在釣魚島、黃岩島、靖國神社、台灣、西藏多項問題上與中國渴望和平的心願相悖,難達一致。就拿日本來說吧,直到現在還在釣魚島問題上「玩火」,面對這個中國的固有領島,野田內閣竟然提出購島論,東海之戰的戰火已快要燃起,中國能否邁過釣魚島這個走向獨立的砍,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只要是有良知、有血性的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深喑這個道理。何況我們還是新世紀的接班人!自古我們便崇尚「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的仁人志士,我們敬仰把祖國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愛國者……看到祖國主權被侵犯,我們豈能袖手旁觀?!如果戰爭真的無可避免,那麼我們也會毅然應戰。我們學習潘冬子,有一種勇於犧牲的愛國思想。然而,大家也要明白,當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因為如果我們成為了棟梁之才,那麼不用槍炮也可以給予日本,給予那些對我們虎視眈眈的國家一個致命打擊!
人們總是在說,祖國是一位比母親更偉大的母親,是她孕育了我們,那麼讓我們為這位經歷了無數苦難,終於抬起頭來不再沉默的母親奮斗吧!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跟著毛主席,跟著黨,閃閃的紅星傳萬代……」正如這首我們耳熟能詳的《紅星歌》歌中多唱,紅星光輝、紅星精神將會光照史冊,經久不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報效祖國,光復中華。
與紅星為伴_觀《閃閃的紅星》有感_800字
「若要盼的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若要盼的呦,紅軍來,嶺山開遍呦,映山紅」。映山紅我從未見過,對於紅軍,革命時的故事也僅僅是從父母口中聽到的。前幾天觀看了《閃閃的紅星》,帶給我的感受頗深。
主人公潘東子的父親是位革命軍人,在父親的教導下,東子從小就樹立了愛黨愛人民的信念。東子小時正處於共產黨與國民黨抗戰時期,土豪官吏到處欺壓百姓,十分猖狂,但卻又十分懼怕共產黨,土豪胡漢三就是這樣的人,因為紅軍的到來,胡漢三不得已逃離了小村莊,可清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因為抗戰道路的安排不當,紅軍被迫撤離了小村莊,東子的爸爸也跟隨部隊撤走了。在離開前,東子的爸爸留給東子一顆紅星,告訴他革命的意義和道理,讓他學會堅強。紅軍剛剛離去胡漢三便回到了村子,變得更加兇狠猖狂。東子和媽媽一起相依為命,艱苦的生活。可胡漢三暗地裡想盡一切辦法加害他們母子。於是小小年紀的東子開始與紅軍叔叔一起參加了戰斗,與敵人鬥智斗勇。在村民與紅軍的支持配合之下終於將胡漢三繩之以法。小小的村莊終於迎來了春天,滿山的的映山紅開的格外鮮艷。東子媽媽曾對東子說過:「待到滿山映山紅盛開時便是戰爭勝利的時候,也是你爸爸回來的時候!」啊,遠處那個身影多麼熟悉,是爸爸!東子在革命的歲月中漸漸長大,那映山紅開的愈發鮮艷。
看完後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東子的眼神,充滿堅定,不屈與智慧的眼神,在與敵人做斗爭時,他充分的展現了自己的智慧:敵人為了打敗紅軍開始進行封山,不許山上人下來,也不許山下人帶東西上去,決心困死紅軍,但聰明的東子一邊為米店打工----獲得敵軍敵情,一邊偷偷上山為紅軍叔叔送去珍貴的食品----鹽。沒有鹽就沒力氣打仗,東子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擦將鹽撒在衣服上,再用水浸濕,聰明的避開了敵人的眼線。還為紅軍帶去了寶貴的敵方消息,大人們不住的誇獎:「真是個聰明的好孩子,祖國有這樣的未來戰爭一定會勝利的!」我不禁暗暗佩服東子的機智,在凶惡的敵人面前不慌不亂,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這種勇於犧牲自我,為祖國利益奉獻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
但是,如今的我們還是否能與潘東子一樣呢?老一代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是否珍惜了呢?紅軍叔叔曾對東子說過一句話:「革命要靠打仗,不能光靠等,等是等不到勝利的。」是呀,只有付出了勞動才會有收獲,天下哪會有免費的午餐,守株待兔不過是一時幸運罷了。所以老一輩的人為了我們不惜犧牲自己換來如今的生活,他們沒有「等」,而是去行動,那我們不也應該如此,為了自己也為了將來,多付出一點行動,盡自己一份力量,為祖國添彩。
《閃閃的紅星》劇情簡介_300字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他們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觀《閃閃的紅星》有感_500字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伴著這部強勁有力的曲子,我看起了紅色電影《閃閃的紅星》。
這部電影主要描述的是一個12歲的小英雄潘冬子和地主敵人作斗爭的電影。在暗無天日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柳溪鎮,暫時還處於在大土豪胡漢三的佔領下。冬子出身貧苦,媽媽是一名共產黨員,爸爸是一名紅軍戰士,小冬子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小小年齡就想當紅軍。他在爸爸隨紅軍主力撤離,媽媽為掩護鄉親們撤離遭遇不幸被胡漢三活活燒死的情況下,不消沉,不害怕,反而變得更加堅強了。潘冬子參加游擊隊,積極加入對敵斗爭。他在戰斗中拆除吊橋,切斷了敵人逃跑的後路,使敵人繳槍投降;冬子和趙爺爺到山下為游擊隊弄鹽,他巧妙的把鹽化成水,倒在衣服里,騙過了敵軍的搜查,在米店裡,他發現米店老闆不把米賣給窮人,而是賣給國民黨的部隊,就想出法子叫百姓把米搶光了;他沉著應對了胡漢三多次狡猾的盤問,找機會砍死了胡漢三,為大家報了仇,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看了這部影片,我打心眼裡佩服冬子這個少年,冬子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卻做出了那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來,真是不容易。看了這部電影,使我認識到戰爭年代的少年為了中國解放,為了人民翻身,不怕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為我們爭取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掌握本領,長大後報效祖國。

閱讀全文

與關於近代史抗日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談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309
泰國電影MP4 瀏覽:375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792
法國電影悲慘世界海報 瀏覽:422
什麼慕電影 瀏覽:676
求一部電影獅子大戰鱷魚 瀏覽:44
信仰之名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214
電影院的英語英譯 瀏覽:444
英語短篇電影 瀏覽:134
台灣新電影愛與罪 瀏覽:508
英文電影小公主讀後感 瀏覽:54
好看的日本愛情電影2020 瀏覽:816
英文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英文版 瀏覽:802
唐人街探案3電影觀後感500字 瀏覽:621
微電影廣告英文有縮寫嗎 瀏覽:646
小馬寶莉大電影女孩國第六季 瀏覽:6
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瀏覽:541
電影大五義 瀏覽:848
電影覺醒結局是什麼意思 瀏覽:158
變成孔雀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