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再見列寧觀後感

電影再見列寧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10-30 01:03:12

Ⅰ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盡管好評如潮,看的時候也幾次控制不住情緒,但回頭琢磨這故事本身,總覺得有那麼幾分不對勁。那就是,(1)對那個社會主義國,母親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嗎?(2)母親真的是像兒子敘述里所說,最後也沒有識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謊言,臨終也沒懷疑過那民德的溫馨空氣嗎?
父親「叛逃」後,特工來家揪揪問訊,兩個孩子正坐電視機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員飛上藍天的新聞,一臉專注。要說誰更知道社會主義的真面目。誰對社會主義更心懷感情,誰的這種感情更需要小心呵護,不難看出吧,——母親其實是父親出逃的同謀,正如影片最後里她才向孩子們透露,她了解他為什麼走,按計劃她也該帶孩子走的。
那麼在沒有父親以後,一直維持社會主義的形象與感情,甚於積極熱情到成了一位「活動家」的母親,其內心還是為了孩子們吧。她為了孩子,才最終沒能下定帶孩子走的決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長,而且,「他們要我與你們分開」,——這是做母親的死穴,所以,她沒有走。「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我現在知道了。」
如果有這句話,我覺得,對於「對於這個國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這句話,應當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對孩子,對孩子所能理解和能體驗的生活之溫暖,所以她才如此熱情地投入到寫呈文、參加少先隊活動種種社會主義的先進活動中去吧,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們熱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為他沒入黨,所以他們讓他吃盡苦頭」,她對做醫生的丈夫的遭際如此斷語,又怎麼會,那麼矢志不渝地「嫁給了社會主義祖國」?——那隻是童年起孩子們,尤其兒子的幻像,她從來沒有對那種「祖國」矢志不渝過,——丈夫到西德後,不斷給她寫信,她都仔仔細細的看過,藏在廚房的最隱秘的角落。
所以對(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從這點看,影片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他對中毒太深的社會主義母親的善意謊言到送終,——其實相反,是母親對兒子的善意謊言在先。仔細回想,那些先進活動情景里,是她為居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級、報社寫呈文,和少先隊員一起活動,——她始終是在和人做面對面、心暖心的交流,解決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她是有選擇的:她沒有出去去做八榮八恥的宣傳,也沒參加申奧秧歌隊,她不是盲目「對社會主義祖國矢志不渝」的政工婦女。絕對不是的。
因此,對(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評里所指明的,母親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當她臨終,躺坐在床上,家人環繞,看兒子這一艱巨的民德延續工程的最後,他導演的兒時偶像宇航員扮演民德新領導人宣布兩德合並的新聞聯播時,——是微笑著的,她沒有把真相說破。
「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由我們維系生命,直至母親最後一口氣的國家。一個永遠不曾存在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其實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塵埃落定,而且是滿含懷舊的、揮別依依的。故事的真實,其實是在他的敘述之外,由觀眾來辨析、調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裡,他把母親的骨灰放進焰火,綻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飄進風里」的遺願時,回顧母親。如果看地細心,完全可以聽出,就這幾句話,其實不是那麼一致的,「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是感慨,其實不是我們觀眾所知道的真實;但是他為什麼這么看呢?——「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撬動人心的支點所在。他之所以那麼殫精竭慮,左支右絀,為母親營造民德還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對民德多麼有感情,而是她對他多麼有感情,然後他又是回報母親這感情。是她看到兒子在遊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後,昏睡半年,生命猶危,唯恐再受刺激,兒子才滿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時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裡買來的資本主義食品一一倒換進來,才一遍遍拉人錄制民德電視台的假新聞,才這么一直走下來的。
寫到這里,我才明白,為什麼做母親的,沒什麼病史,怎麼就看到兒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還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這又照應了上面的問題(1),她何止不是對社會主義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險惡在走鋼絲!她的丈夫已經被社會主義歧視逼走了,她的兒子又被社會主義警察拖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放棄了申請出境,守著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時是個頭兒?社會主義哪天完蛋?一個普通婦女,拖著兩個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們好好長大。可知在她「嫁給社會主義祖國」的背後,在這套滾燙的面具的背後,是多麼的苦心惴惴,多麼的孤單無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終於還是眼睜睜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給放出來了,——但原因是:母親在醫院醒不來了。好像上街遊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觀眾稍把時間稍微快倒上那麼兩三年,就會瞭然,在「巨變」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裡,在母親一直的環境與記憶里,在所有有過關門搞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的記憶里,被抓走是怎麼一回事?
對所有心懷這樣記憶的人,社會主義是沒有個頭的,——只要你想好好過日子。在那種封閉的歲月里,只有兩種盼望社會主義到頭的人,一種是在過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會主義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種就是被社會主義傷害以後。
母親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種;而她不能做第一種,就是為的不能做第二種。社會主義太大太久,而我只有兩個孩子。
學者和青年都說,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懷愛的人,不應該對社會中的惡,惡政、惡行噤口不言。事實上我們也希望世界是這樣,並且對這一種噤口不言視作軟弱,努力要爭取他們能強大。
但是對母親而言,這種掩飾,這種民德的溫馨條理堅實空氣,這種社會主義基層的熱情中堅持的生活的希望,這種維持,何嘗不是另一種強大。不是一往無前、義不容辭那種強大,是滴水不漏、百繞不折、處心積慮、含辛茹苦的強大。孩子是嫩的,母親也必是軟的,至於軟弱,然而韌不可斷。或許軟弱是做母親的宿命之一種,能領會這種宿命的,堅強地堅持這種軟弱的,不是高爾基的那種母親,是這種母親。
「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在兒子為母親錄制假新聞的過程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他是對民主德國有感情的。母親一直堅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她和他的「造假」,都是異於社會廣大現實的,是幻想,所以說是「造假」;但更是他們的期望,是賴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裡,母親始終是一位熱情高漲的人,那麼熱情,那麼高漲,但故事也給我們一個旁證:母親終於醒來時,兒子要給她安排一個民德慰問會,去請她的老校長,兩人交談,老校長肯定她是個出眾的教師,兒子卻徑直問:「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宮?」——老校長說:「組織裡面的幾個同志認為她過於……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執著,是這個辛苦備嘗的母親,在社會主義的謊言里尋找的變態補償嗎?假如現實都是謊言,那麼偶有真實,也被懷疑是假的;堅持真實,也只好頂著「造假」的形式。母親對活動那麼熱情,不是對社會主義有多麼「理想主義」,有媽的孩子都知道,一個要操心柴米油鹽耳聞街談巷議的母親,很難對那些政治政策要什麼理想,更何談主義。她應該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義」的名號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揮少先隊員唱歌,唱綠茵和田野,穿上泳裝塗花臉和孩子們一起狂歡。
在這里,民德不再是昂納克們的民德,而是母與子的民德,他們之間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懷一份感情與記憶,艱難護持,無涉旁人。「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直到劇終我也沒等來剛開始看時所暗懷希望的,兒子,敘述者,這個青年人,能對民德有所針砭,好抵消掉不斷出現的那些遺老們對新德國的抱怨,但是沒有。他是個心地單純之人,並且到劇終也對民德感情復雜。也許這不合一些觀眾的期望,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對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來說,國家的演變,歷史的質感,確實就是這樣子的。將來我們這些青年的大多數,生活也是這樣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選擇的,但同時人常忽略掉選擇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放棄掉很多選擇,不是因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經被別人所選擇:愛人、家庭。他們不應該被追問,被苛責。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說一遍: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因其選擇有限,責任便就有限,與其貪求對世道的評判,道德更在於責任的實現。
於今放眼歷史心懷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時,時或回槍一掃,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一度是這樣的。今夜我看過這部電影,開頭問的問題里,還覺得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刪刪停停想想,才漸漸懂得深一點。
電影里的母親,和我們許多人的埋頭苦勞的父母親一樣,當你驀然回看時,才會懂得,雖然碌碌,但他們不是社會主義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虜。

Ⅱ 誰能提供一些德語電影<<再見列寧>>的影評

一聲長鳴,載著母親骨灰的火箭劃過漆黑的星空,禮花綻放在點點繁星的周圍,奪目絢麗的光芒映射著每個默然的面龐……是寄託著美麗的謊言還是出自善意的欺騙,一部掘自德國人內心的稚嫩與懷舊情節在這樣舒緩的結局里落幕了。

再見,列寧。我靜靜地守候著字幕的最後終結,柏林牆最後的殘垣已經被德國政府拍賣了,傷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蝕純真世界的邊際,而是酸澀地懷念僅僅潛藏在回憶里的過去,亢奮之後的亢奮迭加著偉大政治理想與我們父輩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實。

2003年德國LOLA(金洛拉)電影節沉浸在紅色的懷舊婉歌里,《再見列寧》以別致震撼的名字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七項大獎,票房收入超過了3500萬歐元,觀看人次超過570萬,數據似乎告訴我們些什麼,沒有傷逝的政治電影,只強調變遷和細節的社會縮影。

阿歷克斯的父親背離家人逾越柏林牆追求所謂的民主與自由去了,母親將所有的寄託賦予民主德國的社會事業當中,1989年10月7日親眼見證自己的兒子摻雜在示威遊行的隊伍里被警察鎮壓,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個月後,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統一了,整個社會構架以及價值觀在瞬間成了東柏林不能承受之輕,母親的蘇醒,伴隨著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兒子在自己編織的理想國度里讓母親依舊駐足在列寧的偉大世界裡順利擊敗可口可樂,母親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過柏林牆投奔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里,母親的離去伴隨著一個個善意的謊言……

德國電影想表現如何的意識和形式?整個電影充滿了回憶和調侃,卻沒有一絲的浮躁和唐突,溫情而又無奈地將鏡頭延伸到一個沒有答案終結的領地。列寧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飛機緩緩地調離城市上空,雕像的面龐凝視著母親茫然的無措,似乎在質疑整個德國的未來方向,導演像雜糅一個烏托邦似的理想國——西德的經濟發展與東德的精神夙牽。

記得反映社會、意識與人題材的電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愛和英國的沖突著重以西方的傳統政治審美加好來塢血腥的暴力控訴表現歷史事件,這樣的電影難免有些強權似的灌輸情節與明顯的政治導向性,所以不能稱之為優秀的電影。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被導演離析成《布拉格之戀》也是太明顯的意圖性,於是原著關於人、性、社會的構架被支解了,同樣弱化了米蘭•昆德拉在思想上的傳承,他並不想表現傷痕,整個電影卻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舉槍待射的蘇聯軍官。《再見列寧》的鏡頭與意圖只是將你從紛爭中引回關於親情和家庭的小范圍內,而背後的世界卻留在落幕後的段段遐思里,所以《再見列寧》是優秀的電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時間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盡一切辦法掩飾周圍的變遷,從東德商品的仿造,電視節目的自己錄制,總之在節奏快慢之間製造著一個又一個的謊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顛倒了,統一的德國也像換了包裝的罐頭向民主德國的一邊靠攏,而現實中人人都在經受著社會諸多環境以及思維定勢的嚴峻考驗。難道真的能象換了包裝的罐頭一樣,回到從前嗎?顯然不能,他卻能引起統一後德國人民的判斷。

記得一張新聞圖片便是巡邏中的東德士兵躍線叛逃的瞬間,冷戰的媒體們大肆將這張圖片延伸到各個媒體角落。《再見列寧》用完全中立的立場延續故事的情節發展,這一點是可以首肯的。

電影穿插的大場面一般後積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為了強化民主德國當年「大」而「空」的形態;後半截將西德的文件編製成新的錄象資料,西德吸毒、頹廢的社會圖片也被編制了。這似乎讓觀眾明白,這個世界總有瑕疵。

細細地看,導演的鏡頭語言安排也是多樣的。從內容上講,離不開局部小場景,在表現空間與人的關繫上說,完全是德國電影的風格。法斯賓德的電影就是將舞台劇的表演表現手法運用到電影當中。

《再見列寧》可以看作是法斯賓德的電影傳承。法斯賓德的電影強調時效性,他所表達的電影語言完全根植在戰後的德國,剛從戰爭陰影中走出的德國人的心態與意識,包括對自己的解構;《再見列寧》則是在時效上強調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的德國人的心態與反差,人的意識與行為的變遷,系藍領巾的小學生為了二十元錢鑽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書堆里整日酗酒。法斯賓德除了《莉莉瑪蓮》多數電影的人物不多,喜歡在局促的小環境里表現劇情的沖突和情節延續,包括在房間、吧台、窗前等等,這些都是他所倡導舞台戲劇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見列寧》多數場景都是在兒子精心布置的狹小東德家中完成的,卻沒有絲毫的拖沓。

鏡頭語言的運用與剪切比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員的表演是極為出色的,同樣作為觀眾,翻騰著復雜情緒眼見著列寧遠離在視線的邊際,心裡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說的那句話「人們想成為未來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變過去」。

深情地鞠躬,再見——列寧。

Ⅲ 觀眾看了幾遍都看不懂的電影,是導演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搞清楚一個命題:

對於一名普通觀眾來說, 到底怎樣才稱得上是看懂了一部影片?

個人認為: 「懂」亦或是「不懂」,因人而異、因影片而異。

如果只是看一部「爆米花電影」,那麼,影片本身的 娛樂 性更加重要一些。至於說故事蘊含了什麼哲理,或者說看完影片之後對人有什麼啟發?樂哥只能說:管它呢,看電影不就是圖個開心么!看完之後開心不?開心了就是看懂了!

如果觀看的是一部現實主義類的影片,那麼,越真實越好,代入感越強越好。假設在觀影的過程中,你自覺不自覺的將生活中的經驗與 情感 代入到了影片中去,多半是「懂了」!

如果你欣賞的是一部形式主義類型的影片,那麼,觀影過程中,主觀性的認知可能會占據上風。假設你看完影片之後,思緒久久不能平復,就意味著這部影片從某個方面比較「懂你」,觸動了你心靈深處的某個柔軟的地方。當然,這只是影片比較「懂你」,不一定是你懂影片。很可能你和小夥伴們交流之後,發現對於該影片同一情節的認知竟然天差地別。這不奇怪,因為前面說過了——大多數人的「懂」,都是主觀性的、沒有定論的「懂」!
結語
啰哩啰嗦了這么多,其實呢,只想表達一個觀點: 對於同一部影片來說,有不同層次的「懂」;對於不同的觀眾來說,有屬於自己的「懂」!

分片。

藝術片,或者說,作者電影,它的導演個人風格化,一定很強。影片把握上,導演趣味優先,觀眾理解靠後。看不懂的話,誰都不怪,想法不同,交流有礙,正常。

但如果是純商業片,圖的就是票房,要的就是觀眾,那麼首先你講的故事要讓人懂,別故弄玄虛。

因此,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是小眾,還是主流,在影片包裝上,明白告訴別人,給觀眾造成反預期,從影廳出來,觀眾要罵街的。

在這點上,做的非常不好的,就是姜文的《一步之遙》。明明私貨滿滿,全片自說自話,作者電影屬性嚴重。但在前期宣傳上,在上映宣發上,還按照主流商業片宣傳,由此造成口碑滑鐵盧,評論兩級化。這,就坑了。

確實有這么一種電影,觀眾看過之後接連吐槽,而導演卻說他們看不懂。就拿95年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來說,當年投放市場之後,罵聲不斷,沒有幾個人叫好,甚至連合作方西安電影製片廠都一度搖頭懷疑!大話西遊的兩部曲《月光寶盒》、《大聖娶親》接連票房撲街,都以慘淡的2000多萬收場,之後導演劉鎮偉又強拉星爺拍攝了《回魂夜》,反響也是一般,最後劉鎮偉導演也是確實心灰意冷,只落的遠赴加拿大陪老婆孩子去了。此後直到97年影片進入中國內地高校,被內地學生群體又給帶動起來,影片才逐步進入廣大人民群眾的視野,被其所接納,反響才慢慢步入高潮!劇中不少的經典片段和台詞做為相關影視行業錄取人才的尺碼!直到現在仍被人們奉為星爺的經典之作!

當初人們看不懂,等到人們都看懂了,現實則已是物是人非!好的作品就跟好的白酒一樣,不怕你當時品著辣,就怕你從此以後都聞都不聞。好酒萬年紅,好的影視作品到什麼時候都是經典!好電影,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還沒到能看懂的時候!

如果一部影片上映之後,有看不懂的觀眾,建議可以多看幾遍。我想引用「導演畢贛回應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觀眾看不懂這個問題,他說:「想懂是不可能不懂的。

畢贛在媒體采訪中表示:「一部電影想懂是不可能不懂的,大部分是因為我們的閱讀障礙、習慣造成了我們閱讀起來說不懂。哪不懂嗎,一個男人找女人你看不懂嗎?他失去了她你看不懂嗎?不會不懂,大家願不願意懂這是一個問題」。

一部電影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看,也不是所有人的都很看得懂。導演畢贛也說:要理解他的作品就必須反復的觀影,找出所有暗藏的線索,深入的思考,沒有簡單看懂的可能。如果實在看不懂,那麼看幾遍也看不懂。

燒腦片其實比那些商業大片好看的多,他們往往成本不高,人物也少,如果觀影周圍環境很亂,根本看不下去,需要一個人認真看才可以。可是無論你如何努力,很多還是看不明白,然後問題來了,是你智商不夠?還是導演過於賣弄?那些看一遍看不懂的電影,是優點嗎?是成功嗎?我覺得不是,我覺得完全是導演拍攝手法,敘事手法的問題,因為很多燒腦電影故事其實非常復雜,但是你看一遍只要認真看,肯定能懂,比如非常非常好看的《恐怖游輪》《源代碼》《月球》《致命id》《萬能鑰匙》《蝴蝶效應1》《時空罪惡》《前目的地》《忌日快樂》等,這些電影非常好看,而且非常燒腦,只不過導演厲害,編劇厲害,這么復雜的劇情設定,拍攝的故事清晰,懸疑設計的謹慎,只要認真看,都能看懂。我覺得,這是成功的燒腦片,別說看懂了,就不算燒腦了,這么說,好像是一個廚師把一個復雜的菜做好吃了,你說太低端,不愛吃。另一個出品把同樣的菜做的非常復雜看起來好高大上的樣子,其實非常難吃。然後你愛吃這些的,是吧。

還有一些電影《穆赫蘭道》《生死停留》《死亡幻覺》《記憶碎片》等這些電影,說實話,他們的故事其實根本沒有我上面說的電影復雜,只是導演拍攝的雲里霧里,故意賣弄,導致大家看不懂,我說句最實在的話,我估計連導演自己都看不懂。也看不明白他自己在拍攝什麼,可惜導演肯定是知道原劇本的,如果不知道,我相信他自己也一定看不明白,所以,根本不是我們智商低,而且導演根本就沒拍攝完全,表達完全。

最後說一下我心中的幾個好看電影,當然不全是燒腦啊,保證比那些肖申克的救贖。七宗罪,霸王別姬。這個殺手不太冷,那些別的我推薦的好看,那些電影更是裝x用的,我是都看過,都是強迫症讓我為了看,而看的,說實話,一點享受都沒有,也都看懂了,也知道他們的意義,不過又有什麼呢?你把這些推薦給你朋友,我估計你朋友一個都看不進去,然後之後再也不會相信你的品味了。再提一嘴《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個電影導演拍攝的沒問題,但是我還是看不懂,雖然知道個大概,但是這個電影,才是導演不賣弄的高智商電影。

瀉葯

一部電影看了幾遍都還看不懂的話,那差不離就是觀眾的問題,導演沒啥問題

這么說吧,一部電影看不懂都還看了幾遍,導演很厲害啊。

一部電影看不懂

我是個門外漢,但是電影,我幾乎沒有因為看不懂而去看第二遍的,當然不是我很牛13第一遍就看透了,就算導演本人看一遍,也怕有一些巧合出現的劇情沒搞懂吧?我不看第二遍是因為我看完第一遍,覺得這部電影不錯的話,就會去搜羅影評,於是乎,我就發現這部電影原來是這個樣子,這個劇情安排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講一個故事吧。

大約在10年前,我是一個欣欣向榮唯我獨尊的大學生,不思進取不求上進,自以為看了很多書,走了很多路,見識了很多事兒,思考了很多問題。

我看余華聊他的魔幻現實主義,侃他的宿命論,感嘆人生的渺小;看馬爾克斯聊他的象徵意義,思考他的生命輪回;看卡夫卡體會他的憂郁,歸納他文字里的荒誕。我認為我看懂了文學,參透了人生。我跟朋友說拉丁美洲是文學的魔法沼澤,中國卻喪失了文學應有的尊嚴,阿彌陀佛哈利路亞,悲天憫人。

我開始看電影,蹲坐在椅子上摳著腳丫抽著煙,觀影量蹭蹭往上漲,我有找到了看書那種淋漓盡致的感覺,於是,我又覺得,我看懂了電影。我和朋友聊《再見列寧》的意識形態,聊《肖申克救贖》的自由,聊《豚鼠》的實驗性,聊《七宗罪》的哲學。滿嘴全是電影,放屁都是情懷。

後來我畢業,依然保持每天看書不間斷看電影的習慣,於是我更加牛逼閃閃。

我看《牛津西方哲學史》,《羅馬帝國衰亡史》,我翻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重讀渡邊淳一的《失樂園》。

我開始研究電影敘事,學會了自己拉片,我對著原版劇本反復觀看《唐人街》,我把畫面定格為了研究《教父》的場面調度,我在淘寶找黑白電影,無聲無息度過一個周末下午。

但是,我發現樂趣好像喪失了很多,無論是看書還是觀影,以前我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現在卻總是卡殼。之前一次愉快的看書,觀影經歷就像是造愛,過後回味綿綿,心滿意足,現在卻像是擼管,一發過後只剩下迷茫和空虛。

我思考,使勁兒思考,走路想,睡覺夢,連拉屎都要研究《夢的解析》妄圖參透,為什麼我不懂了,為什麼我開始空虛了。我是塵世中一個迷途的小書童。

思考了那麼多,想得那麼復雜,我依然在看書,看電影,終於有一天,抽完一支煙,從被窩里爬出來,站在陽台窗簾後面,我任督二脈打開,大徹大悟:要什麼懂不懂,有些事情,其實只要享受就行。

當你過於糾結於所謂「看懂」,就會陷入不可自拔,你給了觀影太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整個過程大概就很難快樂。其實對於電影的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你看的越多,就會理解更多的電影語言,也更能獲得電影傳遞的信息。當然,跟所有知識一樣,你也可能走進一個看的越多反而越覺得自己無知階段,反而更不感輕言自己「看得懂」一部電影,因為一部電影包括敘事、表演、場面、鏡頭、調度、燈光、音響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專業都需要多年的浸淫才可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我也不敢說看不懂一部電影是導演的責任。

電影,是大眾 娛樂 項目,也是所謂的「第七藝術」,對於一種藝術,不要妄言去「懂」,更多的是去理解,用一種尊重的心態去欣賞電影,在我看來才是對的。

我也曾經不可一世,也有迷惘,讓我想明白的,恰恰也是知乎。當我第一次在知乎看到我尊重的影評人

@張小北

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簽名不是什麼「知名影評人」,而是「電影愛好者」,這給了我相當的觸動,直接導致我腦殘到將自己的簽名也寫作「電影愛好者」。連張小北老師都自稱電影愛好者,這更讓我對電影這門藝術有了敬畏之心,也更願意去接觸電影,理解電影。

另外,就像題主問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我自認為看了很多電影,對光影藝術略通一二,但我至今都看不懂《天線寶寶》,我一直覺得看一堆畸形大腦袋毫無理由動來動去很恐怖。你說是《天線寶寶》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所以,不要糾結於看懂,如果有興趣,就多看幾遍,既然一部電影讓你願意花很多時間反復地看,相信它一定會帶給你一些東西。

祝好!

這個可能每個人回答都不一樣

我認為 可能是故事情節的問題

1、故事情節適合小眾 特定群眾能看懂

2、故事脫離現實生活 高於生活太多 內在含義太多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

3、導演想表達的 觀眾看不懂 或者不想看懂 觀眾想看的 導演覺得千篇一律

4、個人覺得這種類型也是可以促進電影行業發展 可能換一個角度也不是壞事!

總之支持中國電影

Ⅳ 《再見列寧》

德國統一前的悲喜劇

八十年代末,東德青年亞歷山大過著很平常的生活:他沒有女朋友,上班下班,姐姐跟姐夫離了婚,整天要他幫忙照顧小孩,母親是個忠誠的社會黨黨員,忙於各種社會活動,偶爾還能上電視。他的家裡沒有父親,那個人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
某一天,母親在回家路上心臟病發昏倒,亞歷山大的生活開始天翻地覆的變化。東德領導人終於同意跟西德商談統一問題,柏林牆打開了大門,兩側的居民蜂擁而入對方的領地開眼界,可口可樂漢堡王宜家遍布東德。亞歷山大下崗後加入衛星電視公司,跟西德人丹尼斯搭檔,上門推銷衛星電視天線。
就在德國統一之日即將來臨時,昏迷接近一年的老媽醒了,大夫告誡孩子們,她的狀態很不穩定,決不能受任何刺激。亞歷山大決心讓老媽在卧室里繼續過東德的生活,他和他的西德哥們丹尼斯必須完成下列(不可能的)任務:

1)恢復家裡的裝修,把一切腐朽的東西趕出去。
2)繼續供應東歐國家的食品,特別是母親最愛吃的某種酸黃瓜,因為西方貨的沖擊,那些東西都已經絕跡了。
3)讓母親繼續看到東德新聞。
4)恢復家裡人的穿著,特別是小外甥女必須繼續傳東德的塑料尿褲而不是西歐紙尿褲。
5)在家裡不定時召開街道黨小組會和組織少先隊員探望老革命。
6)教育姐姐的西德男朋友扮演東德人。

後來他們又不斷遇到補充任務:如何解釋窗外出現的巨大可口可樂廣告,樓里搬來的西德鄰居,統一之夜的慶祝喧鬧,還有找父親來見母親一面。

這是一部超過《勞拉快跑》的傑作,德國人比好萊塢更善於(或者更敢於)利用數字電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獨特的技巧。不過沃爾夫岡·貝克其實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導演,他的電影語言並不像《勞拉快跑》那樣激烈,應該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
我看的是首映場,提前五分鍾到場,買到的是倒數第七張票,被迫坐在第一排。看戲的時候,很容易分辨出德國人和法國人,少數幾個流竄過來的德國觀眾專門在法國人不笑的時候大笑,特別是那個「什麼什麼酸黃瓜」,我記不住那個德語詞,估計就跟中國的「大生產香煙」差不多。

不過不是德國人,也會笑個不停。這電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愛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頭,醒過來就失憶二十年,全家人怕她發瘋,被迫假扮文革時代。這部電影拍得認真扎實,有更多更有趣的細節,特別是整天想當導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舊新聞片加自拍錄像自製《東德新聞》,什麼亂七八糟的穿幫他都圓得過來,還播得一本正經。每次出現《東德新聞》,觀眾必定笑得人仰馬翻,此人今年不摟幾個最佳男配角獎什麼的,天理難容。

不過這電影並不是《我愛我家》式的調侃喜劇,接近結尾處,梁左先生該抖出最後一個包袱了,德國人卻漸漸轉向傷感,父親來見到母親,母親終於安詳地去了。失散十年的父女在走廊里相遇,父親起初漠然,然後漸漸醒悟,但女兒已經轉身離去,他們之前在「漢堡王」的外賣窗口已經見過一面,她對他說「祝你好胃口,感謝光臨漢堡王」。

這電影的厲害在於,你看的時候會笑,但看完後一嚼,馬上就會感覺到苦味。片中的母親並不像「老傅同志」一樣可笑,她有些可悲,又有些可愛。編劇可能寫出了一大批東德人的感情:他們有些懷念那個消失的國家,那是他們的母親,他們的根,也許不完美,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許現在的生活更好,但他們還是懷念,因為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再見列寧——獻給母親,一部偉大的德國新電影
作者:向著夢想飛行

影片定格在89年前後,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是個積極的社會主義活動家,一次國慶節深夜在街頭趕上不滿群眾組織的遊行活動,看到兒子亞歷山大也在其中,突發心臟病昏迷過去。數月過去了,其間社會發生動盪變化,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統一,物逝人非,母親也在長眠過後突然蘇醒過來。為了保住母親的生命,不讓其再經受過大打擊,亞歷山大決定想盡辦法,不讓母親察覺到這些變化......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1954年出生於原聯邦德國的威斯特法倫州赫莫區,這部影片幫助他得到了眾多歐洲電影節的傾慕,而在德國本土,反響更加強烈,上映期內場場爆滿。我們知道一部影片能夠感受有同樣經歷的人這很正常,但是很多像我一樣沒有過這類經歷的人,卻同樣會被感動,這就顯得很不尋常。導演或許將自己三十多歲時的夢想寄託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當他看到柏林牆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們湧入西部,一定催生了拍攝本片的情愫。

兒子亞歷山大將東西德合並的消息以特殊的方式,遲了三年才告訴自己深愛著的母親。母親的骨灰也在最後時刻獻給了她的東德故土,伴隨著兒子的少年夢想----一架火箭升空,化作絢爛的禮花在空中噴灑,一個被編造的騙局在此刻終於畫上了句號。我不禁會問自己,謊言會不會給母親帶來遺憾?也許有的人會這樣認為,把事情的真相隱藏起來不讓母親知道,這是對母親的傷害。但我邊看影片,邊感覺到留給自己深愛的人永恆的歡樂,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結果,哪怕這是一次欺騙,也仍然是彌足珍貴的。男主角也因為將這份母子濃情表現得感人至深,而獲得德國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可以說當之無愧,他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個時代,一個用真實行動來表現對母親熱愛之情的兒子形象。這部影片除了獻給一個國家,還是獻給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我們都應當以其為榜樣。還有,我們知道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以用mum來稱呼母親,這是人類不變的語言。

有的片子在拍攝感情部分時,往往很恣情,像是在往畫布上抹一塊塊厚重的油彩,『再見列寧』卻並不如此。影片在感情部分投入的筆墨不多,兒子的戀愛,父親的歸來,觀影者都不會感到被強制施以感情宣洩的痛苦,而是在這溫馨中盡顯人生百態。很久沒有看到這么透徹的片子了,節奏明快,和諧統一,每一個鏡頭都似未經雕琢,但又透著那麼的精緻。那段歷史雖然記載在德國的成長史上,但我們以不會感到陌生,也能夠深感其中的奧妙。如果是我,我會將這部影片作為獻給祖國母親華誕的禮物,影片並不是盡情歌頌領導者群體的公德,而是將國家的這段歷史,濃縮到一個普通家庭中去,但當你隨著影片的深入,你會很直接的感受到導演的用意:任何時候我們的國家從太空上來看,都只會是一個小小的藍色星球,而一個國家相比起一個星球,就會顯得更微不足道,所以無論你承擔的職責有多大,你的眼光都應當放的遠一些,把人民的利益置於任何事物之上。

看片子的時候就感到音樂確實很耳熟,好像在哪部片子里聽過類似風格的作品,最後終於在片子的cast中看到,這原來是Yann Tierson的作品,從作曲到鋼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辦。同時,他還動用了相當一部分的歐洲古樂。他是一個總能將歡笑與痛苦融入到音樂之中的藝術家。法國新電影天使愛美麗的配樂也出自他之手,當時給每一個人都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而到今天看到的再見列寧,則更是讓我感到了圖像與音樂結合的奧妙。一開始看電影,常會被一些音樂所觸動,但隨著看過的影片數量增多,反而感覺這種只是附和節奏,而不喧賓奪主的配樂風格,更為合適,鋼琴演奏像流水一樣,隨節奏快慢緩急來表達出影片的情緒,以最大的程度幫助我們進入劇情,感受那段80年代末兩德的動盪歲月。同樣是鋼琴作品,Philip Glass的就顯得有些嘩眾取寵了。

影片沒有更多的把問題放在兩德爭端的問題上,而只是用幾個畫面停留在了爬在牆頭上亢奮的人們,而且是被冠以在造假新聞的片斷,這樣就將本來嚴肅的氣氛變得緩和一些,任何人接受起來也不會有太多困難。這是一種嘲諷的方式,利用編造謊言來從反面來看待那段歷史,如此的敘述方式,自然變得很豐韻富饒,也容易讓你看到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的正確的一面。

記得在翻譯作品時,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出作品的『信』字上,那麼如果做個類比,將這部影片比作一個文學作品,這部影片就是在動用一些非正面特徵,而非從正面角度來概括這段歷史,這就會更令人信服。當主角勸說母親以前同事、鄰里去掩蓋真相時,他們雖然都對過去歷史報以懷念之情,但卻也早已融入了新的時代,而對過去發生的事僅僅看作笑爾,雖然有人願意回到過去,但這只能被理解為是由於自己的適應能力低下的結果造成的,我們應當永遠承認,歷史車輪的前進不會為少部分人的精神意志所轉移。

如果說一部作品能夠送給自己的祖國母親敬獻生日慶典的話,那麼『再見列寧』一定可以說做到了這點。國家應當以增強國力,提高國民生活水平作為准則,而人民也應當不計較個人得失,這亦是時代發展的最根本前提。

影片原有的德語名字(Die DDR lebt weiter auf 79qm)叫做,民主德國在這79平米房間的延續,其實光從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在在對那段時期的致敬和禮贊。

【再見列寧】:剖面里的見證
作者:懶殘

時間過的真快,這部2003年的電影現在看來似乎很遙遠了。最初看到片名,尚以為是一部俄羅斯的列寧傳記式記錄片,記錄雖真實卻予人枯燥,所以提不起興致去看,直到最近偶然看了介紹,才發覺這竟會是一部完全的德國影片,一段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德國社會變革中的故事。就影片的故事性來說,說它是一個別致的小品也無不可,它似乎想用一個很嚴肅的片名來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處於社會變遷下的溫情家庭故事,傳達著一個溫馨懷舊但卻充滿希望的主題。影片正視那段歷史,卻選擇了近乎中立的態度,沒有批判與審視,而是將這段歷史融合進一個普通的東德家庭來展現。以普通人的生活視角來見證這段歷史的變更與發展。

影片講述了在東德生活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越過柏林牆投奔西德後,留下了母親與兩個子女在東德繼續生活,失去了父親的母親嫁給了社會主義,在1989年這個特殊歷史時刻,母親目睹了兒子因為參加夜遊示威而被警察逮捕,導致心肌梗塞昏迷,昏迷持續了八個月,在這期間,兩德間的關系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德的社會主義被西德的資本主義替代,柏林牆被拆除,兩德統一。在八個月後,母親蘇醒了,兒子聽從了醫生的勸告,知道母親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否則性命堪輿。兒子知道母親無法承受失去社會主義信仰的打擊,所以將母親接回了家,在母親那僅有幾十平的小屋裡開始了東德社會主義的重建,於是,一場充滿著愛與謊的荒誕劇上演了。

影片是完全以兒子的視角來講述,在他的講述中,穿插了整個那個時期的社會變更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雖然完全個人化的講述角度有著太多的主觀性,但這只是影片的敘事形式,歷史對於我們來說,很多時候也是主觀的。對於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我們,對這個講述的世界感到很熟悉,絲毫沒有因為國家不同的差距而產生理解上的難度,反而感到一絲相似與親切。片名叫《再見列寧》,影片中卻沒有出現列寧,有的只是列寧的雕像與列寧的思想,在本片中,他儼然成為制度與信仰的象徵。再見列寧,我想最淺顯的理解就應是告別以往的生活,對已被替代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告別。

也許每個人都會從影片中讀到不同的感受,我讀到了信仰、救贖、親情與謊言。

【關於信仰,關於救贖】
不管是出自內心還是迫於形勢,社會主義早已變成母親的信仰。在父親走後她為這個社會、這個信仰注入了最大的心血與熱情,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兒子才會為她編造這么一個大謊言來重新建起她的信仰。處於青春躁動期的兒子阿里斯,似乎是並沒有明顯被控制在制度下。但在母親昏迷、兩德統一後,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發生了倒轉變化時,他的信仰就已經迷失了。他變得彷徨、變得不安、變得失去了存在的根本。與其說他在為母親虛擬重建東德,倒不如說他是在尋找自已已經迷失的信仰,尋找自已的救贖。母親去世了,為她而建的虛擬社會主義東德也變得沒有任何存在意義,這同時也暗示著此時的兒子也正式標志與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告別,他似乎是重新把握住了生命,邁向新的開始,投入新的生活。
本片沒有任何批判的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內容,信仰本無對錯,關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東德的共產政權,還有東德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所以在這個特殊年代,他們需要這種看似荒誕的形式來支撐自已。這不是自已騙自已,而是自我求贖,自我調整,這是我們都需要的。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只要堅持自已的信仰,我們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對。

【關於親情,關於謊言】
這部影片在另一種理解上,其實就是一個關於愛與謊言的溫情電影。
對於兒子來說,通篇的謊言都表達了對母親的愛,他的荒誕行為中,雖然含有對信仰迷失的自我求贖,是通過親情的這個切點來表達出來。但他用一個一個的真實的行動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情這個形象是可信的,是感人的。為了讓母親平安的養病,兒子在母親的小屋裡重建了東德的縮影。其實兒子不知道,母親內心深處的信仰可能根本就不是革命,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國家制度,而是一家人自由、快樂的生活。真正的柏林牆拆除了,母親心中信仰卻始終沒有變過。為了維護這個信仰他不惜帶上另一套信仰來對所有人說了一個大貫穿全片的大謊。她的這個謊言在父親離開東德時就已開始了,他隱藏了自已的感情,將自已的一生都獻給了社會主義制度來換取親情關系的完整
在影片最後,母親看著兒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去了,他理解了兒子的謊言,享受著兒子給她的愛,懷著她的信仰安詳的去了。給愛的人永遠的快樂,是亘古不變的,即使使用的手段是欺騙,手段說穿了只是手段,真感情是值得原諒的,所以,有時我們大可不必為善意的謊言而背負太多的譴責。

我是普通人,對社會體制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喜惡,我不屬於憤青,我也不喜歡政治,但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政治是不重要的,制度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過去的都是歷史,歷史再凝重也只是歷史,都是過去時,新的生活還要繼續。
影片的主旨不是批判什麼,他站在了中立的立場,懷念了過去,肯定了進步,頌揚了和平。以普通的家庭的變化體現出了不普通的社會變更。將濃重的歷史主題鬧劇般的融進了生活。導演沃爾夫岡•貝克帶給我們的這部影片是一個黑色喜劇,他切開了那個時代的年輪,在它的剖面上來見證歷史的變更,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人們依舊要生活,影片充斥著的不是對過去的傷逝,而是對未來,對生活美好的嚮往。

Ⅳ 有沒有關於柏林牆的德國電影。

再見列寧
在丈夫逃往西德後,充滿熱情的東德統一社會黨黨員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獻給《再見列寧》(20張)了她的黨和一對兒女,並嚴格按照社會主義的要求撫養教育他們。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臟病發作,昏迷過去。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里,德國已經是天翻地覆:柏林牆倒了,她所摯愛的民主德國也解體了。 克里斯蒂娜蘇醒後,醫生叮囑她的兒子阿歷克斯,任何刺激都將是致命的。為了不打擊卧病在床的母親,阿歷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隱瞞起統一社會黨下台,德國統一的消息,假裝柏林牆依舊矗立。於是就在他們那間小小公寓里,阿歷克斯盡力演出著一場民主德國繁榮昌盛的鬧劇,從食品到服飾,甚至偽造電視新聞,盡管外面早已換了一番天地,但這方小世界裡歷史似乎停滯了,或者說兒子藉著對母親的愛而改寫、創造著歷史。

Ⅵ 帝國的毀滅觀後感

《帝國的毀滅》

希特勒過去幾乎從來沒有在電影中以正面出現過。看過很多部關於希特勒題材的片子,可以說是這部是最人性化的電影。
這次我看到了更多的絕望,恐懼,憤怒。希特勒在最後幾天的日子裡:我們看到的希特勒,臉色完全是蒼白的;走路時腰總是弓著;手總是不停的顫抖。
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義為一個簡單的獨裁者、戰爭狂人、魔鬼或是瘋子,對於要更深入反思二戰根源而言,實在是一種阻礙。

《帝國的毀滅》:深層反思——關於阿道夫·希特勒

作者:畸小山 來源:網易娛樂

德國於1945年5月7日正式投降。這場由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德國納粹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奪去了五千萬人的生命,六百萬猶太人死於德國的集中營,歐洲大陸一片廢墟……60年過去了。雖然硝煙已滅,但是那段可怕的歷史對於整個人類而言是永遠不會淡去的。反思仍然在繼續著。

阿道夫·希特勒作為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惡魔」。一句「小鬍子魔鬼」,充滿了世人對於他的厭惡、唾棄與恐懼。於是,在光影的世界中,電影人便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人間撒旦」勾勒出了完全不同於現實的喜劇形象。

於是,銀幕上就有了《大獨裁者》中那個抱著「地球」翩翩起舞的野心小丑;《聖戰奇兵》中熱衷於給人簽名的自戀狂;甚至《王中王》里希特勒的「姐姐」……希特勒在藝術家們的不斷塑造之下,漸漸脫離了人的范疇,成為了一段歷史背景,一個邪惡的象徵,一種瘋狂的符號。

而德國,作為曾經被希特勒的狂熱所蠱惑而犯下罪惡的國家,對於這個形象的塑造則充滿了顧慮與禁忌。直到這部《帝國的毀滅》出現在世人的眼前。影片中的希特勒不再只是一個抽象的邪惡符號,而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愛吃巧克力蛋糕,喜歡與狗竊竊私語,不停顫抖的左手是帕金森綜合症的預兆,也會流淚,會親吻愛人的嘴唇,會陷入深深的絕望,而對於一般女士也會表現出與他人一致的溫和態度……但電影絕對不是在為納粹塗抹口紅或是對法西斯進行所謂的「美化工程」。

帝國覆滅的前夕,可謂是大樹將倒,猢猻盡散。曾經發誓致死效忠於希特勒的那些將軍、部長們找著各種借口逃出柏林。而面對盟軍的兩線進攻,戰爭的失敗已成定局,可希特勒卻不願接受事實,寄希望於幾支根本不存在的軍隊,並對他們不斷發出反攻的命令。對於叛徒與沒能「反攻」的軍隊,發出他慣有的歇斯底里式的咆哮;面對已經破滅的「美夢」,他黯然傷神;回憶屠殺的六百萬猶太平民,他神色驕傲;談起殘酷鏟除異己,他後悔還不夠冷酷……最後,「都結束了」,他的面孔蒼老而衰弱,當年演講台上的激情與狂熱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身心的疲憊與失望。這里沒有同情,只有「活該」的字眼送他。沒落的希特勒,在與情婦愛娃·勃勞恩舉行過婚禮後,自殺,並用火焰把自己送回了地獄。

在我看來,電影塑造一個「真實」希特勒的意思不僅在於藝術豐滿的要求,更是一種深層次反思的必要。原因有二:
一,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義為一個簡單的獨裁者、戰爭狂人、魔鬼或是瘋子,對於要更深入反思二戰根源而言,實在是一種阻礙。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狂熱症又對歷史學毫無興趣的後人,很容易會把所有的罪惡歸結為希特勒的個人因素。斷言那不過是瘋人院里的一次意外,醫生、護士小姐一不小心讓個瘋子跑了出來,人民又一不小心選擇了他掌握國家大權。這種對於戰爭根源的簡單化、戲謔化思維不利於防止悲劇重演,而只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對於希特勒以及歷史上其他人物,都只有還原真實,才能夠做到更深刻的反省。
二,作為一個人,其人格就必然存在矛盾的一面。希特勒在生活中、在不接近政治時可以是和藹可親的,而且不能否認的是這個人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而他的另一面:偏執至瘋狂的人種進化論,極端的思維方式……這一切危險因素倘若不融入政治活動中,可能並不會被誘發。一開始,他也許只是對於其他人種有一種模糊的偏見罷了。而在其不斷獲取權力的過程中,偏見也隨之不斷的膨脹。並且這些思想又正好滿足了當時德國社會的心理需求,最後使得整個國家為之一起瘋狂。於是電影又給我們提出了另一種反思的可能性。那就是希特勒並不只是一個特例罷了,有著潛在希特勒人格的人還存在著很多,只要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讓歷史重演。看看電影中那些一直追隨希特勒腳步的人——戈倍爾夫人,作為一個母親竟然因為不能容忍一個沒有納粹的國度而把自己的六個孩子親手毒死。也許狂熱是迷人的,但是失去理智的狂熱更是可怖的,而反思的意義便就在於讓這種狂熱離我們遠去。

就像本片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所說過的:「如果藝術史上存在禁區,那麼這個禁區早晚有一天會被打破。打破禁區也是完全必要的,因為禁區不會阻擋什麼,而只會遮掩什麼。《帝國的毀滅》讓希特勒作為一個人死去,這樣表現才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那段歷史。」理解是前提、是基礎,只有理解了,反思才有進行下去的可能性。影片抱著一種拋磚引玉的態度,希望引起大家對於這一切更為深一層次的反思。關於這一點,導演確實做得十分成功。

在電影的結尾,希特勒的女秘書榮格與曾經參加過納粹青年黨衛隊的14歲少年攜手走出了柏林。兩個人都曾投入到那份狂熱中,也同樣目睹了這份狂熱所帶來的後果。他們似乎很平靜,因為這時的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少年偶然在一座被炮火炸毀的橋下發現了一輛自行車。這彷彿是預示著德國人又從新找到了正確的方向,雖然眼神里還帶著困惑,但是他們已經有了正視與反省的希望。

《帝國的毀滅》:撒旦的詩篇

轉載 By 影像蒙太奇(judgehugh) 2005-4-22 13:51:58

文/nEVERforeveR

「嗨!希特勒!」

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看到那獨特的高抬右臂的敬禮方式的時候,年少的我是那樣的好奇,甚至著魔般的不停重復……只是覺得那樣子很威風。

這獨特的納粹禮從他在地球上亮相開始就瘟疫般的肆虐了人類歷史,給一個時代抹下了濃重的陰影,無數的民族被那高抬的右臂刺穿了心房。一個被後人唾棄的人間撒旦的故事被那威武的手勢邪惡的訴說著。

相較於其他歷史人物,希特勒在電影中的亮相率應該算很高了,在大多數涉及歐戰和納粹的電影中都有那日耳曼的小個子的身影。印象中最深刻的情節應該是《莫斯科保衛戰》中的那段「士兵們……」極具張力的演講。最滑稽的要數《大獨裁者》中卓別林歷史符號般的卓越表演。但所有的這些角色所表現的無非是人物本身以及人物所代表的勢力的邪惡。

一直覺得德意志是一個很有故事的民族,無論是東西德的分合,還是那段黑暗的歷史,都需要太多的凝視。前者我們已經有了黑色而悲痛的《再見列寧》。而現在,《帝國的陷落》打開了那段塵封的記憶,帶我們重去摸索柏林被坦克與重炮碾碎前的最後歲月。從「元首」的女秘書容格女士的視角望去,這段熟悉的歷史卻有了太多陌生的注腳與細節。這個世界不一樣了,那個撒旦不一樣了。《帝》就猶如一聲不和諧的高音,註定要在樂譜上寫下波瀾。

影片中希特勒的亮相絕對是電影史上最顛覆的一個瞬間:從「狼巢」的掩體里走出的那個男人既不是在其他電影中聲嘶力竭口沫橫飛的宣洩仇恨與邪惡的撒旦,也不是紀錄片里的那個表情做作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國的元首。一個優雅的紳士,一個平易近人的長者,用他獨特的微笑將傳統的鐵幕徹底的撕碎。

對於那段似乎已經被蓋棺定論的歷史的重新關注,導演的目的絕對不是淺嘗輒止的老歌新唱。鏡頭猶如一雙審視歷史的雙瞳,將「元首」,形色各異的「元首」信徒以及柏林煉獄中的芸芸眾生收進視野,記錄下三者在末日來臨時的殘酷寫真。一個作為人而不是作為撒旦而存在的希特勒;一群人性化而非妖魔化的納粹;一段五味俱全而不光充斥著瘋狂與丑惡的歷史。放下有色的眼鏡,我們看到的是第三帝國的最後一場跌宕起伏的詠嘆調。

鋪天蓋地的蘇聯炮火揭開了1945年4月20日的柏林蒼穹,「元首」的最後一個生日。

撒旦面具下的男人……

我無法決定到底應該用哪個詞語來形容我所看到的一切。如果從一個歷史旁觀者來說,那是領導著一個民族的瘋子。「我最引以為榮的就是一生都在與猶太毒瘤作斗爭。」他絕不肯向「斯拉夫蠻子」投降,他指揮著早已不存在的部隊來改寫歷史,卻還要讓一個國家來為他陪葬。對於叛徒,他鏟除起來決不手軟。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撒旦在繼續他的邪惡。

但這卻是個會焦慮與恐懼的撒旦,他的背更馱了,手臂也情不自禁的顫抖,為了敵人的每一步前進而坐立不安。撒旦也有愛情,美麗的愛娃一如既往的依賴他,從沒有抱怨過什麼。她甚至還在盡最大的可能幫助著自己的愛人。他早就知道結局,「我所需要的不過是一顆子彈來穿過腦袋!」可是他還必須相信,他還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圖騰。「他是元首,他知道給做什麼。」還有無數的人需要他提供的精神嗎啡來逃避現實。

所有的希望破滅了,他也會憤怒,在密室里像個倔強的孩子在發著脾氣。可他還不會忘記把柔弱的女士們送離墳墓,給還在抵抗的年輕人們授勛。給愛娃一個婚禮,她是那麼的渴望別人用「希特勒太太」來稱呼她。

「明天將有幾百萬人詛咒我,可這又有什麼呢?」地下室里最後的一扇鐵門終於鎖死了這男人的一生。我必須承認在目睹了關於那個撒旦的眾多陌生之後,鏡頭下的悲歡離合早已將我感染。如果拋卻歷史與政治,純粹從電影觀眾的角度來感受。在那一刻我這個旁觀者是有著深深的同情的。

撒旦的門徒……

影片對於撒旦的那些瘋狂的信徒的刻畫也同樣的細膩,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瘋狂又可憐的歷史人物的別樣歷史。他們是撒旦的彼得,忠心耿耿的瘸子戈培爾還在為「元首」瘋狂的想法編造著種種解釋,同樣忠心的那位戈培爾夫人更是毫不猶豫的在末日前殺死了自己可愛的孩子。可怕的瘋狂,可對他們來說這卻是虔誠的信仰。這種恐怖的「元首」情結瘟疫般的傳染著整個國家。天真的小姑娘在操縱著大炮,瘦弱的小男孩在用血肉之軀對抗蘇聯人的坦克。「元首」死了,他的部下們卻還在遵照他的命令不肯投降。自戕的槍聲此起彼伏,毫不猶豫的選擇死亡的信徒們去地獄繼續追隨他們的信仰。撒旦也有猶大,可是那被處決的叛徒臨死時還在高呼「嗨!希特勒!」。

他們也是人,也會在絕望時哭泣,也會在戰火的間隙去體味難得的寧靜,也會用狂歡來麻痹早已崩潰的神經,也會違抗「元首」瘋狂的命令來保護支離破碎的祖國。

「在一個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國度里,生存又有什麼意義呢?」戈培爾夫人的這句肺腑之言將這種狂熱發揮到了極致,也讓目瞪口呆的我們百感交集。愚昧?邪惡?虔誠?生長在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的我,只能在這段歷史面前茫然。但他們對信念的堅定執著卻讓我深深的敬佩。一個民族一旦有了同一個信仰,那他們一定是可畏的。

歷史是不可以用美化或醜化來篡改的,歷史需要的是正視。我很佩服德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在這點上我們的近鄰可就遠遠不如。導演並不是在為自己民族的歷史辯護,而只是用一種平和正常的態度去面對,影片和奧立佛•斯通的《亞歷山大大帝》的立意類似,都是從一個我們陌生的角度切入歷史表現一群人物早已被定性定義的人物。在《亞》中,那個一直作為男人的偶像而存在於世界上的神,被斯通一棒子打成了一個迷茫的大齡青年,結果惹來口水無數。而《帝》中偏執的中年男子徹底推翻了前人的歷史符號,他是否也折磨了你腦中的歷史?也許很多人接受不了這樣的電影,但我覺得這種創作態度是值得欣賞的。電影中的歷史永遠是充斥著太多的後人視角,我們也看慣了太多的人雲亦雲。其實神也好,撒旦也罷。他們首先都是作為人而存在的,都食五穀雜糧,都有喜怒哀樂。

《帝》也只是一部充斥著想像與虛構的電影,只不過講故事的方式讓我們有些陌生。同樣的題材你讓波蘭斯基和老斯來拍恐怕又要別有洞天。我們也不必過分苛求正確與否,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歷史?沒有親眼目睹的我們根本沒有發言權。總之,正視生活,正視歷史。

電影不能告訴我們答案,但電影可以讓我們思考。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對歷史的反思自然是重中之重。導演並沒有將所有的罪過歸結到少數的幾個魔王身上,反而通過瘋狂的柏林地獄的畫卷揭示著關於一個民族的瘋狂邪教,一個民族的誤入歧途。歷史永遠是在靠大眾的力量推動著,光有一個撒旦是建不成地獄的,影片所展現的狂熱的德意志大眾正是他的幫凶,這些是不能夠隨著撒旦的毀滅而逃避的,不能靠著紐倫堡的懲罰就去寬恕的。否則那將是對歷史的不公,對歷史的褻瀆。他們也有人性的一面,甚至能讓觀眾隨他們一同的喜怒哀樂,但他們卻有著一個錯誤的信仰。影片的結尾寓意深遠,「我們投降吧,都結束了。」本打算玉石俱焚的軍人們無奈的放下了武器,「啪,啪」兩聲槍響,槍斃了最後的瘋狂;九死一生的容格夫人和同樣九死一生的小男孩自在的騎行在公路上,一段噩夢終於結束了,這個瘋狂過,悲痛過的民族又將會走向何方呢?

補記:一些花絮。

影片的一些細節的鋪墊很有深度,也讓人佩服導演的用心之細,構思之巧。像希姆萊離開柏林時的那句「我見到艾森豪威爾是應該握手呢還是該敬納粹禮?」。斯佩爾與希特勒分別時只是伸出了右手,而沒有敬納粹禮。這無不是在為著影片的發展服務,暗示結束的必然。那個主持希特勒的婚禮的牧師還在詳細地詢問新郎與新娘是不是純正的雅利安人;敬著納粹禮目送希特勒被火化的納粹黨徒們在炮火下狼狽不堪,這也都是十分能引起人思考的橋段。

我們原來一直捧為經典的戰爭電影大多是通過對戰場的描寫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而《帝》卻通過大量的對戰爭中環境和平民的刻畫來解釋這場瘋狂的戰爭。醫院里被拋棄的老人,無處不在的自相殘殺,彈坑裡深埋的屍體……雖然沒有氣勢恢宏或者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敵人的形象也只被弱化到土黃色的大衣和呼嘯而來的炮彈,但通過一系列細節的剪接,卻展示出了一個讓人窒息的末日戰場。這使我從《從海底出發》中得到的關於德國電影中對戰爭場面的獨特描繪的敬佩,在本片中得到了延續。

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抽出時間來寫這些可笑文字,聊以自勉了。年齡越大越覺得自己匱乏,筆下的拙劣文字恐怕不足以為一部優秀的電影做所謂的評論。看過此片,我已把它作為去年的歐洲最佳電影,也許是我看的歐洲電影比較少吧。
在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中自娛自樂。

Ⅶ 戰後初期的德國文學被稱為廢墟文學,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德國歷史片

《竊聽風暴》最大的遺憾或許就在於這不是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妄論於政治,竊聽者這個人物心靈的演變,在烏爾里希·穆埃精湛的演技下雲流水般的躍然於光影之中,那昏暗的官僚恐怖時代中關乎人性的一縷微光,透過兩個男人一場竊聽局的唏噓人生中得見黑暗裡光的感動。

閱讀全文

與電影再見列寧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代音樂和電影的課後反思 瀏覽:865
電影插曲大全mp3下載 瀏覽:770
電影極限殺手演員列表 瀏覽:706
為什麼泰國電影喜歡美女和蛇 瀏覽:618
談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309
泰國電影MP4 瀏覽:375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792
法國電影悲慘世界海報 瀏覽:422
什麼慕電影 瀏覽:676
求一部電影獅子大戰鱷魚 瀏覽:44
信仰之名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214
電影院的英語英譯 瀏覽:444
英語短篇電影 瀏覽:134
台灣新電影愛與罪 瀏覽:508
英文電影小公主讀後感 瀏覽:54
好看的日本愛情電影2020 瀏覽:816
英文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英文版 瀏覽:802
唐人街探案3電影觀後感500字 瀏覽:621
微電影廣告英文有縮寫嗎 瀏覽:646
小馬寶莉大電影女孩國第六季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