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宋氏三姐妹都是誰她們分別嫁給了誰
國近代史上,算得上身處權力核心的女性,首推宋氏三姐妹。大姐宋靄齡,嫁了山西首富孔祥熙,二姐宋慶齡的丈夫是響當當的國父孫中山,妹妹宋美齡跟了蔣介石。
許晴風度極好,但二姐畢竟是一個為理想持續輸出戰力的戰士,厚重感和力量感還是缺失了一些。
B. 讀後感-----《宋氏三姐妹》有感300~400字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
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
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
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
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
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C. 紀錄片<<世紀中國>>觀後感 700字左右 謝謝啊
1、天足運動
從宋朝興起的裹腳,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紀錄片中一個現在80多歲的裹腳老奶奶,每天捧著一大堆柴火進屋,然後跪在地上燒火、掃地。原來小腳根本蹲不住,遇到蹲著的動作,只能以跪著替代。大抵是一種社會風氣吧,當全社會的人都認為小腳好看大腳嫁不出去的時候,沒有社會地位的女人除了裹腳還能怎麼樣呢?男權社會,女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迎合男人的審美觀。裹腳是為了防止婦女「淫奔」,男人將一個纏過足、行動不便的女人娶回家,就可以放在家裡很安全了……變相的限制人身自由嘛……
未經裹的腳,稱天足。於是後來放棄裹腳的運動,就稱為天足運動。義和團就公然禁止其區域內的婦女裹腳,後來共產黨亦有此舉。中國婦女的解放,真的就是從腳的解放開始的啊,試想連行動都不自如,談何解放啊~~
2、興辦女學
女學興辦,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考試上學,一批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出現。這批人要麼出國留洋繼續深造,如雷潔瓊去美國、秋瑾日本、向警予蔡暢去法國、宋氏三姐妹就更不用說了,美國歸來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政界;要麼獨立工作養活自己。經濟上的獨立,是婦女獨立解放的基礎。
讓我很震驚的是,他們這批人的能力很強,二三十年代的人絲毫不比我們這代人差啊,一個奶奶甚至帶著老花鏡一本正經地閱讀national geography。如果我們的學術能夠從那個時代開始沒有中斷全部繼承,現在的學術研究尤其是思想領域的研究,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3、先行者與後繼者(略)
4、家的圍城
隨著易卜生的那部《玩偶之家》在中國公演,娜拉這個形象深入中國青年的內心。但是任何一個舶來品,中國人民都會從中抽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將之發揚光大。進步青年放棄了「娜拉是為了結束無共同語言的婚姻而離開家庭」這個細節,將注意力集中到「娜拉出走」這一點,全社會興起一種「出走之風」,——走出封建父權之家,拒絕承認包辦婚姻,奔向自由戀愛。然而女人們只是走出了父權之家,她們不知道,自己卻又走進了夫權之家。魯迅的《傷逝》寫出了這一困惑,女主人公子君受不了夫權的控制,又走回了父權之家……盧隱的那本《海濱故人》也表達了女性對愛情與自己命運的困惑。
5、新的女性
新的女性是指那些職業女性,正是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經濟收入,才使她們的精神獨立成為可能。
上海作為開放較早的工業城市,最先出現了一大批職業女性,紡織廠的女工、電影演員、百貨公司的銷售人員、甚至是妓女行業。無論怎樣,這批人脫離了家庭,女性作為一個社會主體,參與到了社會生活中,走出了女性史的一大步。
阮玲玉最後一部電影《新女性》,表現了30年代職業女性的另一面,雖然他們獨立工作獨立賺錢,但是他們始終無法完全走出男性對他們的控制,也始終走不出男權社會的輿論壓力……「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啊」……
6、戰爭與女性(略)
7、生育革命
誰都不能否認,掌握自己的生育,對於女人的重要意義。問問我們的媽媽,因為我們的出生,多麼大地改變了她們的生活就知道了。
生育權一是體現在生孩子方面。科學的接生方法在醫生的傳播下,終於使傳統上死亡風險極大的生孩子變得不再危險了。
生育權還體現在墮胎自由的問題上。美國的墮胎問題爭論不休,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問題。而我國在建國初,因為相信「一人一張口,一人兩只手,兩只手能養活五張口」,所以從沒有提到過墮胎等問題,甚至從沒有過婦女節育教育。新中國的婦女代表大會上有代表提出這一點,也有人開始在全國推廣此類知識,配套物品葯品也才開始生產。到我們現在計劃生育以基本國策的形式出現,城市中很多女性甚至已經開始自主地選擇不生育。
D.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售賞過後的感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歡迎借鑒參考。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一)
看完這部朱莉婭·羅伯茨 飾演女主角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片中的凱瑟琳·沃森這位1953年,坐落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被譽為"沒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威斯理女子學院的新任藝術史老師,美麗成熟,特立獨行,極力推崇自由改革思想。
雖然50年代的美國女性的地位漸漸受到重視,但在上層社會封建思想依然非常嚴重,而這位女教師在試圖讓自己的女學生和世人了解,要摒棄女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嫁個好丈夫。這一舉動和思想與當時的思想傳統格格不入。於是,伴隨而來的是對她各種不公正的議論和評價,滿懷志向的凱瑟琳面對的是重重的阻力和挑戰。
但是,這位女老師並沒有屈服,她的青春率直,以及她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加上風趣熱情的授課,最終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和理解。
影片自始至終彌散著一種輕柔卻又強烈的女性柔情,而當影片結束的時候後,我腦子里很強烈的反復著一句話「女人,愛情很重要,家庭也很重要,但是,女人決不是為取悅男人而生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二)
達芬奇的畫《蒙娜麗莎》,畫像中蒙娜麗莎的微笑給我甜蜜、溫馨、寧靜的感覺,我想知道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下表達的是什麼,所以帶著些許探索神秘氣息的心理,看完了《蒙娜麗莎的微笑》。
電影的一開始給我感覺——這應該是一個很有個性的教師。無論在什麼場合,有個性,能推陳出新,總會受到別人的關注,縱然結果會不順人意。就像影片中凱瑟琳到衛斯理女子學院的第一課,我能感受到凱瑟琳的極度尷尬,我甚至不能說學生的不對之處,因為她們真的很優秀,能把課本上的內容了解得很透徹。隨著劇情的推移,問題漸漸出現端倪,衛斯理女子學院是一所比較傳統的學校,基本上學校的事務都有明文規定,從而學校培養出來的人都是學校要把你培養成的人,而不是自己想成為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教育模式已經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對於社會,這是一種停滯。但凱瑟琳是一個比較前衛、有思想、有個性的教師,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她面臨著許多困難,不只是校方對自己教育方式的警告,還有學生對前衛思想的不接納,但是凱瑟琳不畏艱難,執著地影響著威斯理的這群女生們,引領她們找回自我,啟迪她們大膽選擇自己的道路,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那麼的令人寧靜沁心,但是在微笑下面呢?相信每個人都一樣,微笑並不表示生活就沒有煩惱,而是因為做自己願意做的事,順從自己的內心,所以流露出很自然的表情。在影片中,凱瑟琳也曾迷惑過,她氣憤這樣的教育模式,氣憤用婚姻禁錮一個女性的未來,她認為並非每段感情都必須走上婚姻的殿堂,人生不是圍著婚姻來計劃的,結婚不應該成為女性惟一出路。在這個方面似乎貝蒂的感受要多一些,在上學期間結了婚,按照學校的傳統,一邊在家裡做一個家庭主婦,一邊在學校攻讀學業。但是在影片結尾處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在經歷了不幸的婚姻之後,貝蒂勇敢地選擇了離婚,並開始邁向自己的新生活,她選擇到紐約去求學,不再活在母親的影響下。對於她來說這應該算是成功,敢於去挑戰自己的未來,不再活在他人的陰影下,會思考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內心的自己。
本片不只是單純地表現了一個捍衛女權主義的的教師戰勝腐朽的傳統教育體制,感化了無知懵懂的學生。其實她也一樣,生活在欺騙當中,來這所學校是她覺得是被欺騙的,認識的新男友也欺騙了她,所以她也需要從中感悟到一些東西,慢慢成長起來。凱瑟琳給予學生的是對前衛思想的思考,引導她們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學生也給了她許多欣慰,並畫了畫給她,這說明這群學生已經從思想上接受了這位教師,最感人的是當凱瑟琳離開的時候,許多學生騎車為她送別,有淚水,也有微笑。
凱瑟琳是個有特色的教師,經過她的授業必定會有一批不尋常的學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還要教人如何做人,要有適當的方式,也要有合適的氣氛,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推陳出新,才能育人成才,德才兼備。
看完這部電影,聯想起蒙娜麗莎的微笑,難免思緒又有些漂浮起來。也許我們都在給彼此方向,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完美,所以用一生的時間去彌補,努力讓自己完美。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完美的,但是,只是一個微笑,不是別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三)
不是這次的學習,我還真事陋寡聞,原來還有這一樣一部精彩的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
影片中的傳奇老師,茱莉亞·羅伯茨扮演的凱瑟琳·華森,以及她和學生們的情誼,讓我很受觸動。教育到底所為何物?教育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很多很多,也讓我思考了很多。
這部《蒙娜麗莎的微笑》應該說也是一部非常精美和有思想的影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的觀念依舊很保守,女子要以結婚為神聖的使命。在威斯理女子學院,對學生的教育並不是教她們如何獲得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是把這些女孩子訓練成賢妻良母,以便嫁個好丈夫。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從正面描寫女性追求自我意識與自我價值實現的優秀影片,通過主人公之口,溫和地表達了女性完全可以家庭與事業並重的看法。由茱莉亞羅伯茨扮演的凱瑟琳·沃森老師給女生們上的第一堂課非常失敗,但她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大膽地開拓嶄新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第二節課上,凱瑟琳給學生們展示了教學大綱外的幾幅藝術作品,並順著爭論不休的學生們的思路,自然而然地提出了這門課所要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什麼是藝術?是什麼決定了藝術的好壞?又由誰來決定?」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實難回答,它往往使人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凱瑟琳不畏艱難,執著地影響著威斯理的這群女生們,引領她們找回自我,啟迪她們大膽選擇自己的道路,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電影故事中很多情節讓我想到:1、教育應當給學生足夠的多元化發展空間,教師自己應當有獨特的風格及,讓學生們有自由獨立思考的能力。2、在評判一件事物之前,先全面了解它。3、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找到支持自己想法的理由,從而不害怕自己和別人不同,為了一個獨特的自己而驕傲。我們的教學也應該如此。
真正優秀的教育電影,常常是在電影藝術、人生哲理與教育行為方面都有極其豐富的蘊藏。好的電影,讓人終身難忘,終身獲益。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四)
記得大四導員在進行就業指導時對男同學說過的一句話:「你們有很多優勢明白嗎?首先,你們是男生。」
一句簡單的話,印證了男權社會的主導地位如今依然不可動搖。自19世紀末起,婦女解放運動的浪潮就沒有平息過。在電影中,雖女性運動的成果非凡,但許多現代女性主義者仍然認為尚有許多與男權社會打不完的丈,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
故事發生在1953年,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逐漸興起。然而,以美國威斯利女子學院為代表的教育機構依然執著地履行著男權社會賦予的使命:培養「德才兼備」的家庭主婦。但當凱瑟琳,一位滿懷自由改革理想的女子來此校任教之後,其前衛的女權思想便與校方及男權教育下熏陶出來的學生產生了矛盾。無論誰都想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故事就在各種思想的互相抗爭與影響中展開。
凱瑟琳和吉賽爾這些反抗傳統父權制的女子總是受到批評和排斥。對她們進行批評的人,不僅僅是父權制的統治者——男人,更是一些把父權制的規則、想法內化了的女人。
貝蒂是威斯利學院傳統的捍衛者,任何對學院傳統的懷疑和動搖都將受到她尖苛的批判。較之凱瑟琳和貝蒂,瓊則顯得更加理性、成熟。她放下耶魯大學的深造機會並不是沒有思考過凱瑟琳的一番苦心,也非向好友貝蒂妥協,而是忠於自己內心的選取。
在電影中,女性通常被視為性客體,唯其美貌和性吸引力才有價值。有時充當蛇蠍美人,以誘惑或阻礙男主人公,如《本能》;有時又成為性感佳麗,以協助英雄式男主人公完成其「偉大的使命」,最終往往成為戰利品為男主人公所有,如《007》、《諜影重重》、《奪寶奇兵》等。後者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盡管如此,女性電影依然在增多。《末路狂花》探討了兩個好友的親密友情,兩人周末的偷閑卻因遭受男性的侵犯而演變成橫越美國的大冒險。
末路狂花
這部電影探討了婚姻、工作、獨立、女性情誼、大男人主義等主題。搞笑的是,電影的結構卻受惠於兩個傳統男性的類型——哥們兒電影(buddyfilm)以及公路電影(roadpicture)。
較之傳統女性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追求在差異中尋求平等,努力建立與男性的和諧共存。窮在應對凱瑟琳極力反對自己放下耶魯大學的深造機會時說:「我明白自己在干什麼,這並不是愚蠢的行為。......對你來說,做家庭主婦和把自己淪為殖民地是一樣的。主婦們沒有,沒有才智,缺乏情趣。你說過我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這正是我想做的。」
瓊的一番回答使凱瑟琳認識到,唯有獨立思考、理性選取自我人生才是女性幸福的歸宿。真正的女性主義不應囿於形式,而應依照具體狀況和自身的意願而選取。
如果《蒙》單純地表現高舉女性獨立大旗的教師戰勝腐朽的教育體制,感化了無知懵懂的學生,那麼影片就流於俗套了。它的與眾不同之處,便在於它不是任何一種女權主義的宣講,而是藉由影片的幾個女主人公的成長之路,向觀眾傳達一種態度:
「女性真正的獨立解放,不在於擁有怎樣的社會地位,更不在於特立獨行的處世態度和放盪不羈的生活方式,而在於是否擁有不受外界眼光碟機使而獨立選取人生的潛力。」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5篇(五)
這部電影不比好萊塢大片,不緊張,不刺激,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沒有眼花繚亂的特技,朋友很好奇這么「無聊」的電影我竟然看過不下6遍。但是,它有思考,有感動。我個人覺得每個女孩子都該看一次,涵養一下氣質。
電影的情節我就不贅述了,google一下就明白了。很多人看這部片子充滿疑惑,我想是因為對歷史大背景和衛斯里傳統的陌生。
這部電影反映的是50年代的美國,那時候二戰剛結束,經濟大蕭條。因為二戰中,男人都上前線了,所以政府就號召女人要自力更生,出來工作。但是二戰結束,男人歸國了,卻發現以前的工作機會都被女人搶佔了,於是,政府又號召女人要回歸家庭,照顧老公和小孩,這才是她們生來的職責和使命。這就導致以前的liberal(自由解放)話語重新回歸到conversative(保守)話語。這種話語的轉變首先就滲透到學校教育體系中,Catherine期望改變這樣一種教育,讓女生學會為自己而生活學習。
衛斯里女子學院,美國最有名的女子學院,貴族女校,校友中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宋氏三姐妹,還有柯林頓夫人。我有個朋友表示,如果她女兒申請到這所學校,她砸鍋賣鐵都要讓她念。50年代美國的大學逐漸開放女生名額,讓她們有高等教育的權利。衛斯里的女生都是來自富裕保守的中產階級家庭,她們期望女兒在那裡被培養成為得體的淑女,找到理想的丈夫(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哈佛就在附近),組成體面的家庭。所以那裡的女生要修藝術,文學和歐洲語言,還有家政課,但是她們學習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有所成就,她們最大的成就是成為高貴端莊的妻子,輔佐丈夫的事業。因此,衛斯里每年都有個滾鐵環的傳統,據說第一個滾到終點的就能第一個步入禮堂。她們大學四年就是趕快找到優秀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
電影中的四個衛斯里女生對這種話語和學校教育有的維護,有的認同,有的懷疑,有的不屑。最終,她們因為各自的遭遇都改變了自己原先的想法,都學著從表面看本質,不要為外象迷惑,要獨立思考和做人。
電影裡面最大的爭議就是女人是否生來就是要履行妻子和母親的主角,她們是否只能成為領導者的夫人而不是領導者,這個討論在當時歷史背景和衛斯里語境中,答案就是肯定的。
這天女人有了更多選取,但是也掙脫不了性別的宿命。一旦結婚,就面臨生育的壓力,事業和家庭難以兩全的顧慮。當全職太太不簡單,蠟燭兩頭燒更辛苦。雖然沒有人規定女人生來務必當妻子,當媽媽,此刻很多女人選取不婚不孕,但是沒人否認生理上只有女人能夠擔負這項社會生產的職責。如果你放下了社會生產,就會製造很多社會問題,老齡化,少子化。
這個社會對性別還是無法絕對公平的。女生從小要和男生一樣,千軍萬馬擠破頭,受高等教育,研究所畢業,發現自己到了尷尬的年齡,要事業還是要生育?怎樣都有遺憾。有了孩子,要付出全部的心力還要力圖持續自我,擔心對孩子的付出不夠也擔心對老公的照顧忽略,還擔心自己的事業陷入瓶頸。社會的話語也是一樣,一會兒要獨立自主新女性,一會兒要新全職太太,但是社會保障體系還是停滯不前,無論扮演什麼主角,都沒有十足的安全感。大眾輿論就更可怕了。不管怎樣,我們得明白,任何時候都會有矛盾出現,船到橋頭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