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觀後感表格

電影觀後感表格

發布時間:2023-10-17 02:02:13

① 誰有一部電影《鋼琴家》的影評

這是羅曼·波蘭斯基的作品,關於二戰期間一個波蘭籍猶太鋼琴家如何逃過德國納粹迫害的故事。這樣的題材,讓我們不禁聯想到另一部電影:史蒂芬·斯皮爾博格的〈辛德勒的名單〉。在將〈鋼琴家〉作獨立分析之前,讓我們先將這兩部題材相似但切入點完全不同的電影做一次比較閱讀。一、〈鋼琴家〉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比較閱讀 從故事來說,〈辛〉屬於全景描寫,在德國人和猶太人身上花的筆墨幾乎是平均的,既有以辛德勒和阿曼做代表的德國人(當然這兩者之間又是一組矛盾),又有以西斯科為代表的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這三種身份的人物隨著故事發展而產生的微妙關系變化,構成了故事網的巨大張力。〈鋼〉屬於局部描寫,以被迫害的猶太人做出發點,截取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這個猶太鋼琴家來承擔這個偉大的主題。這就好似〈辛〉屬於大遠景,它描述了許多集中營的迫害,毒氣、種族屠殺,〈鋼〉屬於特寫,僅有的一次關於集中營還是通過一個人的口頭描述來側面反映,這還是因為跟主人公的家人命運攸息相關,後者敘事更集中。事實上,從鏡頭來說,〈辛〉也的確較多採用大遠景拍攝,〈鋼〉採用了較多中景和特寫。從題材處理上來看,〈辛〉有兩條線索:德國商人VS德國軍官,德國商人VS猶太人。〈鋼〉則是緊緊圍繞主人公猶太鋼琴家這條線,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從敘述人稱來看,〈辛〉的主人公為一個德國商人(辛德勒),〈鋼〉的主人公則是猶太鋼琴家(席皮爾曼)。截然相反的人物立場,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會發現〈辛〉補充了〈鋼〉裡面的政策背景,從〈鋼〉裡面我們看到的是猶太人被要求怎樣做(what),而〈辛〉裡面的德國軍官等角色則向我們交代了這種要求的政治目的是什麼(for what)。 相似的故事採用不同的講述方式,到了末尾如何給這個故事畫上句號也是很關鍵的一筆。相同點為,兩者都採用字幕形式交代了今天主人公的現狀。不同之處在於〈辛〉的處理採用了疊畫,全片的黑白鏡頭至此轉為彩色鏡頭,昔日的辛德勒猶太人也變成了今日真實存活著的這批辛德勒猶太人,突出了歷史感。〈鋼〉則用一雙在鋼琴上跳躍的手結束了全片。 在延續的音樂中我們解讀到的是一種詩意內省的表演方式,這就是我更喜歡〈鋼〉的原因,因為: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多。二、〈鋼琴家〉的解構閱讀通觀整體,影片色彩凝重,情感深沉。演員表演方面,主人公亞德里安·布洛迪清瘦白皙的臉孔,清澈堅定的眼神,優雅抿嘴的微笑都很符合一個pianist的氣質。從一開始坐在波蘭電台錄音室里鋼琴前俊逸的身姿,再到牆內勞動時一雙佝僂骯臟的手,到最後跛著一隻腳滿臉鬍渣的形象,一句:I』m Polish!是那麼渺小與悲愴。下面我們將影片分三大場景來做具體解讀。場景一:一家人在猶太人集中區影片前三分之一基本上是關於整個波蘭籍猶太人的敘述,因此是以席皮爾曼整個家庭作為敘事單位的。他們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以及各個家庭成員親身經歷的,都在具體而血肉清晰地指控著德國納粹的暴行。哥哥哈瑞那本小冊子上的四句詩隱喻了整部影片的思想: 情景 人物反應 經歷方式 1.馬路邊等待解禁過街時,警察逼迫猶太人跳舞:瘸腿的、衰老不支的、幼小的。 猶太同伴敢怒不敢言。 主人公和哥哥看到 2.宵禁時一個試圖從隔離牆破洞里鑽回,卻命喪的猶太小孩。 主人公伸手援助,卻挽救不了他。 主人公經歷 3.弟弟的冷笑話:關於一個德國醫生給猶太病人動手術的事。 被動手術的猶太人死時身體是處於麻醉狀態。 一家人聽到 4.對面樓一家人的遭遇:坐輪椅的老人從陽台上被扔下摔死,其他家人被擊斃。 震驚,目睹這一幕的主人公父母巨大的悲痛與黑暗中捂住嘴不敢發出聲音的淚如泉涌。 一家人看到 5.哥哥哈瑞被逮捕,主人公在等待他被放出時,看到一個猶太老人食物被搶的情景。 食物罐子最終在搶奪與保衛戰中摔在了地上。猶太老人踉蹌著垂打與哭泣,搶奪的猶太人不顧廉恥地趴在地上舔食粥狀物。壓迫中猶太人內部秩序已混亂,部分人精神與尊嚴逐步喪失。 主人公看到 6.反復出現了兩次的尋找丈夫的瘋女人。 主人公和哥哥經歷 7.廣場上不斷重復那句:Why did I do that?悶死嬰兒的猶太母親。 為了躲避搜尋,母親用手捂住了發出哭聲的嬰兒,孩子被悶死了。猶太人的人性至此已被摧殘到不僅要受外在的種種迫害,更要不斷受自我內心煎熬與譴責。 一家人聽到並看到 8.一塊價值20波幣被小心翼翼切割為六份的牛奶軋糖。 盡管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步步緊逼,但仍尚存著內在的凝聚力與溫暖的情感。牛奶糖的寓意是內斂的。 一家人經歷 場景二:在隔離牆邊勞動的日子這里的情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拆牆運磚塊;失神被鞭笞;看見熟人女歌手後准備逃離(知識分子要付諸行動的覺醒);買土豆過程中偷偷在袋中弄進武裝(為第三場景中的猶太人武裝反抗做好准備)。此處反復出現的場景:1、勞動過後德軍對這支二十來人猶太勞動力的行為:集合點數、選人擊斃、發酒瘋鞭子亂舞。2、緊接著上一情景的猶太男人們列隊夜晚街區里行進的步伐:無聲、交談、不動聲色的每次發一兩支武裝、唱激昂振奮的歌曲。這兩處場景前後銜接、一呼一應,張揚的欺迫與低調的醞釀反抗共同呼吸著。場景三:主人公逃亡的日子 從隔離牆勞動營逃離後,主人公的逃亡經歷了四個不同的場景:A、歌手與他丈夫幫他找到的公寓B、布洛塔與丈夫幫他在德國區找到的房子C、廢棄的醫院D、原猶太集中區廢墟里的閣樓。 A B C D 1、食物 有蔬菜湯和麵包↓ 並有人按時送食物 請求麵包 ↓ 有人按時送食物 ↓ 斷糧、斷水 喝臟水 ↓ 找到兩個大土豆與燕麥 ↓ 飢餓 找到一個罐頭(簡直奢侈到極點,卻在打開的過程中掉地並因此暴露了身影) ↓ 有人不定時送食物 2、身體狀況 洗個澡、刮個鬍子 生病、缺水 滿臉鬍渣、(黑色服裝此處特別突出) 拐了腳、走路搖晃 3、主人公視角(此處可見導演的敘事功底) 窗戶:看到猶太隔離牆內牆外的武裝反抗斗爭 窗戶:德國醫院與警察忙碌的身姿:側面描寫德俄戰爭 窗戶上稜角分明的破玻璃洞 閣樓:安全封閉沒有視角,只有最後一刻看到希望的曙光。(表格空間受限) 4、空間: A:門從裡面鎖上、白天得讓窗簾保持正常的敞開 B:門是從外面鎖上的(為了掩護所做的自由不在自己掌控中的犧牲) 房子在德國區(獅子的巢穴是最安全的地方) C:全開放式空間(醫院長長走廊中明亮的光線卻透著白色的恐慌與不安全感) 處在德軍的眼皮子底下(都在一樓、只隔了一條街) D:封閉式空間、自我蜷縮、藏起梯子斷後路(懸空的搖墜感) 其實是一不小心闖入了德國軍官的駐扎地。結論:矛盾的雙方看似躲避,卻是一步步地彼此靠近,並達到矛盾的高潮。 5、逃亡途徑: A:從門口逃離、掙脫德國女人的攔阻奔下樓 (逃亡方向縱嚮往下) B:門被從鎖上、大呼help,結果德軍的大炮無意中幫了他,穿過坍塌的牆壁從鄰居的門奔向天台逃離(逃亡方向縱嚮往上) C:破窗而出、後院翻牆、跌入猶太區的廢墟中 (逃亡方向橫嚮往右) D:奔下來、被誤開槍逃回、再舉起手以投降的方式走出大樓 (逃亡方向迂折)若干鏡頭的解讀場景D,發生在廢墟的閣樓里,在這里席皮爾曼遇見了那個救了他的德國軍官。這個場景中,很多鏡頭耐人尋味。對比一:整部影片最明顯的兩個仰拍鏡頭在這里,一是順著罐頭的滾動視線對軍官從下到上的特寫鏡頭仰拍,這里處於上方的大形象寓意權力,另一個是最後俄軍來了,對閣樓上的席皮爾曼遠景仰拍,曙光希望中他顯得那麼渺小。貌似對立的雙方卻在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鑄就了影片的高潮。他救了他,掩護他,給他送果醬與麵包。對比二:德國軍官把軍裝外套送給他禦寒,結果這件所謂的「鬼外套」差點讓俄軍誤斃了他。面對子彈他大呼:I』m Polish!面對鬼外套的質問,他說:I』m cold. 戰爭讓人身份不明,究竟何為敵何為友?內斂自省的語氣賦予了這兩句簡簡單單的話無限深的涵義。此外,影片還有兩組前後呼應的鏡頭:1、場景一快結束時被送去勞動營「徹底改造」前在廣場上聚合的猶太人→廣場上散落的箱子(無聲),相呼應的為末尾的兩個鏡頭:俄軍戰俘集中營內擠壓的德國士官→幾年後這里的青草茵茵(無影)。2、影片開頭波蘭電台內男主人公彈鋼琴:平靜陶醉,影片結尾波蘭電台內男主人公彈鋼琴:深沉內斂、泛著淚光,但兩個鏡頭中他都面帶著優雅的微笑。若從影片片名出發,我們仍可閱讀到以下兩點:1、幾處關於手的特寫2、音樂在這部影片中的作用。(前者時間關系下次再闡開論述,後者本人不懂肖邦各首樂曲的內涵,不枉加評論。)若你戳刺我們,我們不會流淚嗎?若你呵我們癢,我們不會發笑嗎?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應該復仇嗎?

② 《觸不可及》觀後感

《觸不可及》觀後感7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觸不可及》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觸不可及》觀後感1

電影《觸不可及》剛剛開始的鏡頭很有畫面感,周圍出現的許許多多的人群,手裡撐著傘,男主出現在鏡頭中央。男主這里的出現方式上特別有趣,先是出現了他的黑色的傘,接著下個鏡頭接他的腳步走的動作,再試整個全景,然後有過度到特寫。影片對於男主的出場運用了多個鏡頭來描述,塑造了自己的風格。

在拷問寧待的部分鏡頭的切換和人物的內心世界相呼應,緊張的氣氛讓觀眾也手裡捏了一把汗。同樣的切換鏡頭出現在刺殺日本軍官那部分,男主傅經年為了保護寧待一直苦思冥想,力求保護好寧待的安全,在和寧待跳舞時候他想像了N種刺殺方案,刺殺進行時刻鏡頭的切換描寫他的狀態,包括上司對他的責問以及兩次由手下為其擦汗。 另外影片中幾次探戈舞蹈的出現始終作為故事的轉折點來出現。

第一次的出現是寧待安全後。

第二次出現是預演刺殺日本軍官也是為解救寧待兩人見面時候的舞蹈。

第三次雖然和這個舞蹈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算是對前兩次總得一個回顧。傅經年再次回到那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恰巧遇了尋找記憶的寧待。後來由跳起了這段舞蹈。

第四次出現是和高官女兒之間進行是對故事的轉折。 第五次兩人相遇後在戰火中跳了他兩的最後一段舞蹈,也是影片的最高潮。

第六次已經是陰陽兩不見,傅經年在寧待的墓碑前獨自起舞。

關於影片聲音的處理也是十分的講究,影片開始的前兩分鍾沒有人物的對白,只有環境音,而對於環境音的選擇影片環境音效做的十分出色,如前邊的雨水滴在雨傘上的聲音我們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在音頻部分背景音樂的選擇上,每一次的聲音的選擇都很好的詮釋了人物的內情情感世界的微妙變化,由此可見其製作的精心程度。

對於一部電影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感受,之所以會選擇這部影片來做分析和分享,是因為至少他打動了我。結合故事的發生背景,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他把戰爭年代軍人的命運及其相關人員的命運詮釋的有血又肉。所以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部影片的。

《觸不可及》觀後感2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版本集結了笑星凱文·哈特、「毒師」布萊恩·克蘭斯頓和女神妮可·基德曼的電影《觸不可及》,奢華的演員陣容是吸引老靑見的最大理由,且凱文·哈特飾演陪護的角色,顯然是想向喜劇靠攏了。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有犯罪前科的戴爾始終找不到工作,但又要在社區工作人員那裡交差,於是他拿著那張需要簽名好證明他面試過的名單,一家家去面試,只為能填上表格完成任務。為什麼他在面試時都表現得不想要這份工作呢?

其實他不是不想要工作,是他的自尊心讓他抵觸、下意識的拒絕啊!這種敏感又脆弱的內心,和坐在輪椅上的菲利普太像了!於是當菲利普看到他對這份工作完全不抱希望,用粗暴的要簽名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時,他知道兩個人其實是一類人,這才選擇了戴爾。

還有一個方面,是電影帶給我的共情。一個因癱瘓陷入困境的富人,和一個被現實逼到死角的窮人牽扯到一起,他們從困境中突圍,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和目標,在戴爾的影響下,菲利普的每一處變化都很讓人振奮,他終於敢給通信一年多的筆友打電話;不再抗拒過生日,和那些喜歡及不喜歡的來賓打成一片;滑翔傘是他永遠的痛,但他再一次坐上滑翔傘翱翔在天空。而戴爾呢?在菲利普的影響下他重新找回了自尊,終於能支付兒子的贍養費,用賣畫的錢給前妻買了一棟房子。他還陪著菲利普去聽歌劇《魔笛》並且聽的聚精會神……

看到最後很讓人感慨,我們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面對這個世界?該用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去和朋友交往?

戴爾知道菲利普是社會名流,卻沒屈服權貴,菲利普知道戴爾需要錢,但並沒有施捨他,反倒是想辦法把他的畫賣掉,給了他「第一桶金」,這是他們對對方最大的尊重吧!不管我們遭遇到怎樣的變故,只要有一口氣在,就不應該對生活絕望,因為上天確實關上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在故事中他們都在成長,不管是發自內心的主動改變,還是因為有了摯友的幫助才順理成章的被動改變。我羨慕他們的友情,能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及時的推一把,我也期盼這樣的友情,但可遇而不可求。

我們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認真的看仔細一些。因為有些觸不可及的奢望或許並不是真的遙不可及,也許成長就近在咫尺,正按照它的方式,陪伴著你左右。

《觸不可及》觀後感3

在戰爭里一個人的命運開始變得無關緊要,我們的親人只是那麼幾個。想要珍重,卻被歲月無情打散。你去了哪裡?我在窗前守候。過往街道的人能有幾次你的身影,想要等你在這個時代,是最遠的距離,彷彿遙不可及的戀愛。

一點一滴的珍重明白了你在我生命中的觸動,我想著去喜歡你,卻在喜歡後,喜歡上了一場遙不可及的等待。音樂中還殘留著上次你和我跳過的舞蹈,我被攬在你的懷中,等著時間靜默,等著歲月長久。想要等到白頭到老,等到的不過是一次次告別。你給過我滿心歡喜,卻總是有所改變。我知道你職能所在,以國家為重,或許在這不該有的時間遇到你是我應該嘗過的苦澀。可是我想停下來,不想去很空的等待,我回到了舞蹈教室,我找到了重慶,我一次次的尋找一次次的等待,想要留住你。你還是在矛盾中離去,埋下了太多的記憶傷感。在最後一次去找你的那個時間,我終於不用在等你了,那或許會是我最漫長的等待。這次我走了,幸好你並不知道,少了更多的牽掛,才能繼續你的事情吧!

國家戰爭,我們不過是在其中的最小的一個,我們在這個目標中選擇相信的是當初自己的選擇。那時是放棄一切的決定,背負著理想的人,只能是一個埋頭苦乾的鬥士。當你在一個位置站的越久的時候,你的一點偏差,都會讓別人無所適從。作為一個軍人,其實早就沒有了自己的性格,那一點感情的放縱,不過像是一種自我傷害一樣,多少次從中走過才能明白。當你帶著雙重身份生活的時候,註定了你的情感會被兩個世界所湮滅。那是一個只能一個人活著的世界,不敢去觸碰別人。你所有的意動都會成為你自己最大的破綻。撕裂的傷口從來都沒有給別人看過。

時間慢慢在走,新中國成立後,過往的彷彿都在被煙消雲散。人生不過幾十年的歷程,誰能真正得到自己的生活,或許有一天我們只能用自己曾經認真的生活過來安慰自己了。最後來到了你最終等待的地方,你在秋葉里寧靜,我在秋葉里舞蹈,我還在回憶當初和你的記憶。沒有消散的,再次品味著你的快樂。

《觸不可及》觀後感4

法國電影看過《放牛班的春天》以及蘇菲瑪索演的幾部電影,感覺都很文藝溫情的,這些可能和法國人浪漫情感細膩,追求生活品質有關,電影《觸不可及》一樣也是一部浪漫主義人文氣息的.電影。

電影在真情流露下娓娓送來,優美的音樂,漂亮唯美的畫面攝影,輕松幽默的對白,歡笑不斷且暖暖感動。兩個演員表演很精彩。

這部電影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法國人菲利普所寫的自傳小說《第二次呼吸》一位迷戀跳傘的白人貴族富翁菲利普在跳傘中意外受傷,造成四肢癱瘓,脖子一下毫無知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需要招聘一名護理工來照顧自己的飲食生活,生活在貧民窟黑人青年德希斯用其率真的言行和粗魯的舉止意外被菲利普選中,原來菲利普看中了德希斯的真性情,他給出的答案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種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的對待,沒有歧視。

於是兩個背景迥異的人,有著主僕之分,卻出人意料的相處融合,午夜他們病發,他推他出門,在街上同享一根煙,躲著所有人去山裡跳傘,領略高空俯瞰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一起打賭,演戲騙警察為超速的他們帶路,在德希斯的幫助下,菲利普逐漸從自閉和自卑中走了出來,他變得開朗自信,學會了重新擁抱生活,獲得了自己人生第二次生命。而德希斯通過和菲利普的相處,自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菲利普的幫助下,擺脫了以前食不果腹的混混生活,同時也受到了菲利普藝術愛好的熏陶,學會了處理和家人緊張的關系,成長為一個穩重有責任感的男人。這兩個可以說幾乎沒有共同之處的人,從沖突走向理解,在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兩個人也不約而同的發掘出另一個自己。

看過電影的一點感觸:我們大多人,每天都在忙碌著,並且或多或少都在抱怨生活,就如電影開始,他因為身體殘疾,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不願同外人接觸,放著豪車不敢做,遠離自己喜愛的跳傘運動,而他剛剛出獄,寧願拿失業救濟金也不願去工作,可以說他們是茫然的,看不到生活的樂趣,但是在相處的時光里,他們互相影響著對方,他快樂隨性以普通人的視角,告訴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大叔如何放聲大笑,如何大膽去愛,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享受歡樂,僅此而已。

所以生活中的不順,很多無法消除,但是換種生活態度,改變就會發生,就會讓生活變得快樂起來。

《觸不可及》觀後感5

付出總能點燃生活,帶來溫暖。

在愛好、性格甚至整個世界都沒有交集的兩個人,只因人性的尊重和那些略帶邪惡的笑容,就足以成就一份難以割捨的友情。看完後才察覺片名之意,現實所能觸及的大都是那些自私的、吹噓的、功利的……而那種難以觸及的真誠,吾將繼續虔誠信仰。其實聯系太多並不一定是最糟的原因,關鍵是聯系的動機。當你不想從他身上獲取任何東西(包括驅趕寂寞),卻還是願意跟他保持聯系時,那應該才是真的朋友吧。

知心,不是只有他知你,或者只有你知他,而是彼此互相知心,交談之間不必害怕會說錯什麼話會傷害對方,而能知道對方真正需要些什麼,人生得一如此知己,足矣!

但是,這都是有條件的。條件非常苛刻。既然要知心便沒有任何障礙,不涉及觸及底線的領域,彼此之間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觸不可及,多恰到好處的名字。德瑞克和菲利普在身邊都沒有自己的知己,反而是兩個完全不在同一世界的人成為了好夥伴。

德瑞克所成長的環境非奸即盜,他的生存原則那麼消極的,而菲利普所在社會圈矯揉造作,規矩繁多,他需要的是一個不理會這些世俗眼光的朋友。就像他的台詞那樣:「我不需要他的同情心,德瑞克把電話遞給我,因為他時常忘了我不能動,我只要他身體強壯,有手有腳,正常思考,不必在乎他的過去。」但其實德瑞克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責任心,對於自己血緣關系不高的弟弟,他知道他有責任,對於過繼自己的「媽媽」他也知道他有責任心,而對於菲利普,他同樣有責任心,這就是他們互相信任的條件,復雜而又簡單。

這部電影就像收到的一封私人的小詩,有些粗劣的文筆,卻浸潤著滿滿的深情,字里行間訴說著,我曾如此信任依賴的你。

它說的是友情,是剛開始或多或少的某種吸引,到後來的淚和笑,到慢慢的熟悉、理解、信任,以及最後的無條件的愛。

這是一部很純粹的電影,說的也很簡單:單純的友誼。但電影的妙處卻在於故事動人、感情真摯,毫不過分和做作。每一個小細節,每一個小笑點,都那麼純粹干凈自然,卻真真正正能讓人笑得出來。

我想每個人都至少有這么一個摯友,你和他/她在人生的拐點遇到,驚嘆於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過不少平淡無奇卻值得紀念的時光,ta會將心比心,為你的哀傷扼腕,為你的快慰擊節,更會在ta的心裡,為你留下那麼一塊永恆的位置,任白雲蒼狗,風雲變幻。

只嘆今生,得緣遇見你。

《觸不可及》觀後感6

關於這部電影,與其把它歸類為諜戰片,不如說是文藝片、愛情片更為合適。將近兩個小時的片長,貌似就是在講述著地下工作者傅經年與搭檔影子的義妹寧待之間的愛情故事,他們以舞蹈傳情,或激烈,或纏綿。不過話說回來,他們兩個到底是怎麼一下子就彼此愛上了,影片中雖然給出了解釋,但我還是多少有些不是很理解,一見鍾情?惺惺相惜?不管怎樣,我也是一股腦的自我催眠:反正就是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推動故事進展的不是感情,而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兩人的感情超越時空,跨越了將近70年。在特定的事件中,導演趙寶剛弱化了其它一切元素,諜戰、歷史、情節通通被壓縮甚至忽略,跳舞成了最重要的事兒,雖是唯美,但總覺有些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主義。

於是,接下來的劇情就自然而然地被我料想到了:不管兩人愛的到底有多深,為了國家大義,男主角不出意外的繼續潛伏,女主角也是不出意外的一等再等,甚至最後不出意外的以悲劇結尾。或許在我看來,只有是悲劇的結局似乎才符合戰爭的精神,才能襯托出戰爭年代我黨大無畏的無私精神,同時也營造出這段愛情一步之遙的遺憾感,進而升華主題。

但若細想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電影,為何如此拍攝?我想每個看過的人大抵都能感受到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抑或態度。雖說在這部影片中,正面人物沒有走在刀鋒邊緣,製造緊張情節;反面人物也沒有多大的狡猾陰險,步步緊逼。但它著實也帶給觀者一個意料之外,就是對地下工作者愛情的刻畫,兩人因舞生愛,因舞離別,用舞蹈來傳達戰爭年代的不易與殘酷。也就是說,與其用暴力的方式展現特殊年代的故事,倒不如演一出那個時代的浪漫愛情,讓觀眾去感知這無法觸及的愛情甚至比戰爭本身還要殘酷。

至於這種敘述能不能被大眾所接受,豆瓣影評5、1這個分數,我想大概也代表它在觀眾心中的地位。當大眾對趙寶剛的處女電影滿懷期待時,他以這種過於文藝的手法來拍攝多數人期待的驚險懸疑諜戰片時,是有別出心裁,但是過於冗長,甚至有些狗血的情節,難免會引起一番吐槽,播出效果也大打折扣。

一部電影,有所舍棄,必定會有所側重。導演選擇用一種浪漫主義的方法來展現時代、歌頌愛情,構思可以點個贊。但若問效果,那便是:成也愛情,敗也愛情!

《觸不可及》觀後感7

01

友人之前推薦了一部電影《觸不可及》,直到最近才想起,找到網上的視頻安靜的看完了這部電影。當我看到影片介紹「法國電影」四個字時,其實內心是對這部影片有點抗拒的。這好像是一種本能反應,似乎「法國電影」就是文藝小眾的代名詞,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本土幽默和諱莫如深的人文影射,而我是從來不敢高估自己在文藝片上的欣賞能力的。但是本著對開挖自我品味的無畏精神,我想總該有一次不同的嘗試。

02

這部電影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法國人菲利普所寫的自傳小說《第二次呼吸》,一位迷戀跳傘的白人富翁菲利普在跳傘中意外受傷,造成四肢癱瘓,脖子一下毫無知覺。從此,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他需要招聘一名護理工來照顧自己的飲食生活。生活在貧民窟的黑人青年德希斯,用其率真的言行和粗魯的舉止,意外被菲利普選中。原來菲利普看中了德希斯的真性情,他給出的答案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種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的對待,沒有歧視。

03

這樣兩個背景迥異的人,窮富之分,卻出人意料的相處融洽。午夜他病發,他推他出門,在街頭同享一根煙,一起打賭,演戲騙警察為超速的他們帶路;躲著所有人去山裡跳傘,領略從高空俯視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幫他打破癱瘓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歸。

其實,整個電影只是一個簡單的關於兩個男人之間友誼的故事。這樣一個老套的故事,被拍的有趣、真實、自然、動人。這個真實的故事後來被搬上熒幕,成為當年法國票房冠軍。我想,假使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不是法國,情況或許就是這樣:衣不解帶的服侍、犧牲自我、容忍病人的一切壞毛病和壞脾氣。也許人們字典里的感動,常常就是這樣被定義的,變成一種超越人性、超脫世俗的大無畏。

04

我們大多人,每天都在忙碌著,並且或多或少都在抱怨生活,就如電影開始,他因為身體殘疾,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不願同外人接觸,遠離自己喜愛的跳傘運動。而他剛剛出獄,寧願拿失業救濟金也不願去工作,可以說他們都是茫然的,看不到生活的樂趣,但是在相處的時光里,他們互相影響著對方。他快樂隨性,以普通人的視角,告訴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大叔如何放聲大笑,如何大膽去愛,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享受歡樂。生活中的不順,很多無法消除,但是換種生活態度,改變就會發生,就會讓生活變得快樂起來!我想這就是電影傳達給我最簡單的收獲!願我們都能在逆境中,找到生活的出路,找回快樂的意義!

;

③ 關於環保的電影的觀後感

環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後感
《難以忽視的真相》(英文:An Inconvenient Truth)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等七家公司於2006年聯合發行的一部環保紀錄片。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後感,歡迎閱讀。

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後感(一)

《難以忽視的真相》是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其中特別關注全球變暖現象。片中揭露了氣候變遷的資料並對此做出預測,同時也在電影中穿插了前美國總統戈爾的演講。透過巡迴全球的簡報發表,戈爾指出全球變暖的科學證據、討論全球變暖經濟和政治的層面,並闡述他相信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若沒有減少,在不久後全球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電影包含許多段落是為了反駁認為全球變暖不明顯或尚未被證實的人。例如,戈爾探討了格陵蘭或南極洲冰床溶解的風險,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區將會被淹沒,也會讓約一億人因此成為難民。格陵蘭冰雪融化後的水鹽分含量較低,可能會中斷灣流而造成北歐地區氣溫驟降。為了解釋全球變暖現象,電影引用了對南極洲冰層中心樣本在過去六十萬年間的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數值的檢測。

颶風卡特里娜也被用來推論9-14公尺高的海浪對沿岸地區造成的破壞。戈爾在紀錄片的最後說到,若是盡快採取適當的行動,例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種植更多植物,將能阻止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記得最早知道「全球變暖」這一詞語是在我初中時所看的一部影片《後天》。如今相信沒有人會對全球變暖感到陌生,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詭異的天氣彷彿昭示著全球氣候變暖時代的來臨。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北極熊在海面上漂了60英里只為了尋找冰面,聽到了人們已經發現了被淹死的北極熊,我猛然發覺原來一直以來全球變暖都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環境,影響著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

據統計,北極冰面將在50到70年內融化,這將是一個多麼嚴峻的考驗呢!試想一下,當北極變成了汪洋大海,海平面上升,沿海的陸地都將變成海底,人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創造的財富都將被大海所淹沒,真的等到那時候我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單就我們國家來說,中國這兩年遇到的都是百年難見的洪水和乾旱,各種極端天氣的頻現並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我們所作所為導致的。再這樣下去,生態環境會隨著溫度升高被破壞,大量的動植物會因為來不及適應飛速改變的生態壞境而滅絕。更多疾病會蔓延開來,更多的威脅會出現在我們身邊。而其中最嚴重應該是北極和南極的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後海平面會上升,許多海拔過低的國家或者城市會被海水所淹沒。有人就曾預言,著名的島國-馬爾地夫將在50年內被海水完全淹沒。而這僅僅是冰川融化所會帶來的嚴重後果之一,北極的冰川消失後,太陽光會更多的被地球所吸收,全球變暖的速度可能會翻倍的加快,海水的循環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一部分地方會進入冰河時代。還有很多的影響是我們所未知的,而現在已知的這些每一個都是相當致命的。

當我們正坐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著冰激凌,玩著電腦的時候,沒有人會注意到南極與北極正一天一天的融化著,頻繁的颶風,海嘯,洪水還有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正悄悄的向人們逼近。現在的我們就如同那泡在溫水裡煮的青蛙,在危險不斷靠近時還在那裡怡然自樂,直到沸點來臨的那一刻才感到恐慌。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我想諾亞方舟也救不了人類。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近幾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將歷史的排放量遠遠拋開,這也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其實我們能做的很多很多,很多生活小事,比如出門坐公交、坐地鐵,上班騎自行車,既環保又能鍛煉身體。

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為了我們的環境,為了幾十年以後上海、廣州那些沿海城市不會成為歷史,為了我們的家園,一起行動起來吧,趁著還不太晚。

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後感(二)

以前看過《後天》這個片,拍得很宏偉巨大,看後就是感慨,可是誰也不會太在意,因為大家都覺得這不過是小說,至少這一切並不是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現在也看不到。與我們無關的想法。但這次看了這部電影《難以忽視的真相》後,我們都陷入了沉思。

由於全球變暖,我們地球上的南、北極的許多浮冰漸漸融化了,當北極熊下海找尋食物時,要游很長一段距離才能游到另一塊浮冰上。有時候由於浮冰彼此之間的距離太遠,可愛的北極熊沒有足夠的力氣游到另一塊浮冰上而被淹死了!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大量北極熊淹死的事件!

世界各地的冰川大多都融化了,世界各地的湖泊也變小了,比如非洲查德湖,現在基本上乾涸了。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也越來越少。沒有河流,沒有了水,以後的人們怎麼辦呢?我們以後怎麼辦呢?

關於全球變暖這一事實,戈爾不但通過圖片對比,引用大量的科學數據表格和分析來駁斥有的科學家說這是人類整個氣候變化中一個正常現象,我們不用擔心的說法。戈爾用種種數據說明,這些大氣,水分,溫度的異常變化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而不是簡單的自然現象,他勇敢地把最後一層遮羞布扯去,讓我們直面這殘酷而又嚴俊的人為災害及其後果。而且還巧妙的把這些現象與自己的歷史,以及他長期以來致力於警示和改善全球變暖現象的行動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紀錄片。作為一名資深的環保主義者,戈爾先生在本片中站在一個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關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巨大危害的,無可爭議的事實和信息。「戈爾先生在本片中完全脫離了政治性演講的外殼,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個人魅力,以一種幽默而又客觀的態度給觀眾們羅列了種種事實,讓我們自己去得出結論。到了最後,我們都被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畫面深深打動,以至於我們都在座位上坐不住了」,我想我們真的不應該把頭再埋進沙子里,對於這些與我們,更與我們下一代人相關的事情裝成視而不見,或與我無關。繼續高枕無憂。

我們忙來忙去,不但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自己的後代而努力,可是,如果我們發現人們所做所為結果反而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不知人們做何感想。所以,我們們應該去宣傳,推薦別人看這個電影。在自己的生活中養成環保的好習慣。多種樹,少開汽車,節約紙,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樣就能防止溫室效應了。

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保護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地球吧!使你我和這個地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④ 英國電影《我是布萊克》觀後感

     作為著名的英國現實主義導演,肯.洛奇的電影一向以關注底層著稱。無論是成名作《小孩與鷹》,還是近期作品《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在長達半個世紀的電影創作中,他始終堅守自己的陣營,深切關注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與現實處境,毫不留情地批判英國冷漠僵化的社會制度。榮獲金棕櫚獎的《我是布萊克》也不例外,講述了在歐洲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英國僵化的社會福利系統如何將原本應該得到救助的普通人逼上絕路的社會現實。這部影片秉承了導演以往的現實主義風格,在對社會制度進行反思的同時,展現了小人物之間的人性關懷。這種基於個體間的愛與關懷富有人文主義色彩,蘊含了巨大的情感力量,為觀眾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  

        影片從一個木匠丹尼爾.布萊克的視角出發,把個人生存的故事放入社會環境中,將觀眾帶入一個不曾出現在媒體和普遍社會認知中的底層空間。主人公布萊克因心臟病無法繼續工作,在申請失業救濟和為了符合救濟條件必須要有申請工作的一系列行為中,他徒勞地奔波,在機構認識了單親媽媽凱蒂和她的兩個孩子,他們在艱難的生活狀況中相互扶持,貧窮的生活卻依然使他們喪失尊嚴。影片的最後,布萊克以寫在牆上的「我是布萊克」作出了無聲的反抗,最終布萊克因心臟病猝死在洗手間。

底層民眾:困境與關懷

       老年人布萊克是一個木匠,因患心臟病不得不停止工作,申請社會福利。然而救助中心的辦事過程極其拖沓,並要求他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展示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在努力地尋找工作才能給他支付救助金。但是從來只依靠自己生活的布萊克完全不能適應這樣的轉變。同時,信息時代升級換代的社會系統讓他不斷地陷入困境。所有信息需要依靠電腦完成,這對他而言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種尷尬的困境也意味著布萊克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拋棄在這個社會的進程之外。而布萊克在辦事處也遇到了同樣面臨困境的凱蒂,政府分配給她的廉租房,不考慮實際情況,遠在家鄉幾百公里之外。這位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被迫遷移,因不熟悉道路而遲到了幾分鍾就被終止津貼,而第二天孩子就要開學,只剩下一點錢的她已然走投無路了。而工作人員則完全不考慮凱蒂的處境,即使布萊克挺身而出為她說話,他們依舊堅持認為制度內的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職,而且這件事本就與布萊克無關。布萊克和凱蒂一樣,布萊克喪妻無子,凱蒂作為單親媽媽要獨自撫養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因此通過社會福利制度尋求幫助實乃無奈之舉,都是那個僵化愚蠢的社會福利機構的受害者。在影片最後,布萊克的悼詞中想要的也只是屬於公民基本的權利和理應得到的尊重,然而直到去世,他也沒有得到。而單親媽媽凱蒂為了應付孩子們的學費和日常開支,最後只能選擇賣身賺錢。此外,影片中所謂的「椰子殺人更多」也隱喻了當今現代社會完善的體制,人們在不經意間就有可能被體制碾壓,而人的溫情是不能改變任何結果的。制度在無形之中維護著這種自私與冷漠,無疑剝奪了人的尊嚴甚至是生存的可能,引發觀眾對底層民眾生存狀態中的重重危機的關注。

       正是與此相對比,電影里展現的普通個體之間的無償互助更為令人動容。在救助中心目睹這一幕的布萊克一直關心凱蒂與她的孩子,幫她們修房子安頓下來,在凱蒂去做保潔時幫她去接放學的孩子,用他僅有的木匠手藝為凱蒂分憂。而此時的布萊克被煩瑣的程序牢牢困住,申請不到補助的布萊克只能賣掉傢具。後來當他走投無路時,是黛西在他門外說的一番話將他從絕望中拉了出來。在影片最後,布萊克在凱蒂找到的代理人幫助下有了重新申訴的機會,此時凱蒂陪在他身邊,但布萊克卻因心臟病發作猝死。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互相扶持,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影片中凱蒂因救助機構無法提供女性日常用品而被迫去超市偷竊,超市經理看到後放走偷東西的凱蒂。而願意對布萊克伸出援手的也只有他身邊那些善良的小人物,倒賣中國商品的黑人鄰居幫助布萊克填寫申請表格,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安多次想要幫助布萊克獲得救助,盡管都以失敗告終。影片最後參與布萊克的葬禮中,除了鄰居和凱蒂一家,也只是一些因法律援助剛剛認識的人。這些底層人物之間的關懷令人動容,雖然他們都面臨著最艱難的境況,但他們對彼此之間的情感卻並不吝嗇,小人物之間的溫情無疑能帶給觀眾一絲慰藉。

影像呈現:現實主義美學

       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認為電影要盡可能地去除主觀干預,不能加以導演明顯的作者特徵,使攝像機無限趨近於社會現實。而電影《我是布萊克》嚴格遵循著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將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相結合,不插入過多的主觀化表達,一切都跟著布萊克的行動和節奏來步步推進,只負責真實地記錄並再現底層人物的困境和苦難。

       電影片頭從一段布萊克與救濟金評估員關於如能不能獨立行走,手能不能舉到上衣口袋等的冗長對白開始,沒有畫面僅有對白使得觀眾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令人啼笑皆非的對話上。評估員語氣毫無起伏的質問,使觀眾和布萊克一起漸漸陷入焦躁中,這種對白實際上表現和批判了英國社會制度的僵化。而影片中多次以全景展現布萊克或背包或插兜行走在街上的場景,與周圍的路人融於一體。導演在提醒著布萊克就是眾多底層小人物中的一員,絕不是特殊的存在。此外,導演運用大量的固定鏡頭客觀記錄布萊克的生活,讓觀眾成為整個故事的旁觀者,觀察電影發生的事件。如影片中布萊克與黑人鄰居的相處模式,他斥責鄰居不及時處理垃圾,又幫助鄰居收快遞,這種鄰里關系體現了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又如影片中布萊克在學習使用電腦登記信息時,先後請教工作人員和身邊的人們。但幫助畢竟是有限的,而布萊克則需要不停地道謝。折騰半天後電腦卻顯示填寫時間結束。在固定鏡頭下,布萊克的手足無措和救濟中心的嘈雜,都讓觀眾備感無奈,彰顯了日常性和真實性的現實主義電影美學。

       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也體現在導演對色彩和自然光效的運用上。在影片呈現日景時,始終是灰白的冷色調,這與英國冬天的色調保持一致,既保證了影片現實主義風格的表達,同時導演也想藉此向觀眾營造出影片凄涼的意境,暗示了影片中布萊克和凱蒂等底層人物生存環境的壓抑、單調和冷漠。而當表現人物在公寓中活動的夜景時,導演運用蠟燭或電燈的光效,構造出溫暖的暖色調,營造出安寧的意境,表現底層人物之間互幫互助的美好狀態。但在凱蒂、黑人鄰居和布萊克的公寓中,所呈現出的暖色調又是不一樣的,表明人物的光源和燈光的投射相吻合。在影片中導演運用自然真實的光效和色彩,營造出一種樸素平實的影像,遵循著現實主義的美學取向。

結語

       電影《我是布萊克》通過布萊克的遭遇諷刺了僵化的社會福利制度和低效的官僚機構,但更重要 的在於對底層民眾相互之間的人道主義關懷。布萊克和凱蒂之間的互相幫助是體制之外的一種溫情延續,彼此的關懷無涉任何利益,而僅僅出於人性之光,建立在一種基本的愛與同情之上。為底層發聲是導演個人的堅守,更是一種對社會性冷漠的抵抗。影片又一次證明了肯.洛奇力圖通過真實呈現底層人民生活,激發觀眾對現實進行反思,喚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責任感。

⑤ 再喊一聲媽媽 電影讀後感

《再讓我叫一聲媽媽》讀後感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比媽媽更愛自己的孩子。在我們一到二歲時,在深夜進入夢想的時候,而媽媽仍在辛苦勞動;當我們三到七歲時,每天上學放學,媽媽准時接送;在七歲到十八歲時幫你補習到深夜,給你做美味早餐和晚餐······沒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媽媽更愛你!
還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書,,這本書名叫《再讓我叫一聲媽媽》這是一篇寫給每天辛苦勞動,仍然愛我們的媽媽。讀完之後讓我心碎,讓我感動。所有的小孩都有媽媽,但這個小朋友,沒了媽媽。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在一個大雨綿綿的早晨,醫院里傳來一聲小孩的哭叫聲,一個小嬰兒出生了。這是一個可愛、活潑的小女孩。
在她一到二歲時,在深夜進入夢想,她媽媽仍在辛苦勞動;當她三到七歲時,每天上學放學,他媽媽准時接送;在她七歲到十八歲時媽媽幫她補習到深夜,給她做美味早餐和晚餐。就這樣一下12年過去了,他們一家過的幸福、快樂和寧靜。
小女孩慢慢的長大,有一天,改變了小女孩的寧靜生活,媽媽在買菜回來的路上,被一輛飛馳的汽車撞到,從此媽媽小女孩沒了媽媽,小女孩得到消息,哭了一整天,以後他再也沒有媽媽了。
五年後!
當她報考大學的時候,需要填寫張表格,裡面有一項是填願望。
她寫了這樣一行字:我想再叫一聲媽媽,在我12歲的時候,媽媽在買菜回來的路上,被一輛飛馳的汽車撞到,從此媽媽我就沒了媽媽。我無依無靠。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的了媽媽對我們愛。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比媽媽更愛自己的孩子。在我們一到二歲時,在深夜進入夢想,而媽媽仍在辛苦勞動;當我們三到七歲時,每天上學放學,媽媽准時接送;在七歲到十八歲時幫你補習到深夜,給你做美味早餐和晚餐……

閱讀全文

與電影觀後感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月說電電影視頻完整 瀏覽:601
角色扮演電影圖片 瀏覽:234
電影木乃伊台灣女藝人 瀏覽:5
杜伊電影音樂 瀏覽:800
電影剪輯四大常用bgm 瀏覽:222
威廉達福電影大全 瀏覽:880
電影獵殺u571中文高清 瀏覽:619
男歡女愛法國電影 瀏覽:910
狄仁傑電影系列演員 瀏覽:920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18 瀏覽:10
黑豹高清電影圖片 瀏覽:64
周潤發任達華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491
介紹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 瀏覽:74
鄉村愛情喜劇電影推薦 瀏覽:645
金三角大毒梟電影全部美女特工 瀏覽:169
孕婦懷異種什麼電影 瀏覽:942
賽羅奧特曼大電影中文版 瀏覽:424
雷諾阿電影講了什麼 瀏覽:295
愛情公寓陸展博電影 瀏覽:37
天降救兵電影完整版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