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聚焦時代楷模,像這樣向人民英雄致敬的影片還有哪些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聚焦時代楷模,電影《長津湖》向抗美援朝的勇士致敬,在電影中有很多歷史人物形象。展現了大家的勇猛以及機智,同時在看完影片之後,很多觀眾為之動容,覺得現在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也很感謝每一位官兵戰士在背後的付出。
像這樣的影片還有很多,還有大量的影片沒有上映。在拍攝電影期間,大家經歷了艱難險阻,但是從來沒有選擇放棄。想要通過鏡頭展示最平凡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一顆愛國之心以及對職業的堅守。只有不斷的努力以及奮斗下去,未來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在大家沒有看到的地方,總有一群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他們堅守在祖國的邊疆。
2. 新少林寺電影 新少林寺電影完整版
新少林寺電影 新少林寺電影完整版
港人大概是從《葉問》系列的民族情結里嘗到了甜頭,《新少林寺》把少林寺浩劫的元兇,又歸至外來者。讓劉德華與謝霆鋒的兄弟情,頗為滑稽地上升到民族仇、家國恨的層面上來。而少林寺的一干眾僧,更是一遇危險,首先想到的是「讓老百姓先走」。這一點,在《赤壁(上)》中已有了不高明的表現。不難看出,香港電影在文化訴求上,還是不能把住內地觀眾的脈。一正襟危坐起來,就彷彿要帶領我們坐上時空穿梭機,回到另一個時代。《新少林寺》就是這樣一部新意缺缺,腐氣沉沉的電影,也暴露出香港電影人北望神州後,水土不服的諸種症狀。
編輯本段不為人知的少林寺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禪宗祖庭 --《新少林寺》耗資兩千萬 打造全新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密林之內,因而得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起源於北魏孝文帝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後因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嵩山,於五乳峰山洞面壁九年,創立禪宗,少林寺也被稱為禪宗祖庭,目前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其後迅速發展,並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的主體建築為常住院,是寺中住持及眾執事僧們進行佛事活動和起居的地方,也就是人們所通稱的「少林寺」。常住院依山而建,中軸建築共為七進,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室、達摩亭和千佛殿,兩側還有六祖殿、緊那羅殿、東西禪堂、地藏殿、白衣殿等建築。近20多年來,嵩山少林寺由於電影《少林寺》而興起,成為河南省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成為登封市的經濟支柱。 在電影《新少林寺》中,少林寺整個建築群也都一一重現在銀幕之上。據悉,《新少林寺》劇組耗資近兩千萬,歷時四個月打造了一座全新的少林寺。導演陳木勝帶領美術指導奚仲文先後走遍三十多間古廟,由於天氣、地理位置、寺廟本身修葺程度、善信參拜等原因,對影片要求嚴苛的陳木勝最終決定在浙江省的方岩風景區,斥資兩千萬興建一座嶄新的「少林寺」。「新少林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個主要殿堂構造而成,力求做到每一處都與嵩山少林寺相一致。除了大的場景設置,美術總監奚仲文還十分注重細節之處的打造。光是為了完美塑造大雄寶殿內身高九米九、重近十噸的大佛容貌就花費了劇組美術部數月的時間,據悉,整個佛像由半百工人、耗費兩個星期時間裝嵌完成。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武林勝地 --少林大師親授七星拳 《新少林寺》主打正宗少林功夫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賞,而被特別認可設立常備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術的發展。少林寺因武藝高超,享譽海內外,少林一詞也逐漸成為漢族傳統武術的象徵之一,如古龍小說中的「七大門派」即為「少林、武當、昆侖
、峨嵋、點蒼、華山、海南」等派別,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門派。少林寺博採百家,在吸收各武藝之長後,又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有馬戰、步戰、輕功、氣功、徒手以及各種器械等許多種套路的武術流派,後代弟子結合中華民族固有之武技精華,融會貫通,發展充實成為名揚中外的少
林武功。少林武術流傳至今,除去數十套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之外,還有三股叉、方便鏟、套三環、峨嵋刺、月牙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雙錘等十八般兵器。 少林功夫是中華武術體
系中最龐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又因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又有「武術禪」之稱。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禪武合一,希望借練功夫習武達收心斂性,參禪是正道,拳技功夫乃一種身體的鍛煉。相傳
著名的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修煉十年的漫長歲月中,言傳身教創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開始就具備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內涵,具有修身養性,善化人性,清凈無為的武德。使佛教文化哲理的「禪」等武功相輔相成,達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為打出正宗的少林功夫,《新少林寺》劇組特意請到少林大師親自向演員們傳授七星拳,天王劉德華亦苦練三個月。為全力支持電影的拍攝,少林寺特別派出武僧加盟影片的拍攝,影片內出現的武僧全部由有少林真功夫的武僧扮演,因此,影片中的動作場面頗值得期待。而導演陳
木勝亦將少林的禪武精神納入其中,「這是之前所有關於少林寺題材的作品裡面沒有出現過的,少林寺方面對這個也覺得很遺憾,所以我們這次拍這個電影得到了少林寺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前的電影只是告訴你少林寺的功夫好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練,練來有什麼用。」
不為人知的少林寺之少林歷史 --少林題材經久不衰 《新少林寺》展現真實歷史 雖然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就出現了《少林木人巷》、《少林十八銅人》、《少林三十六房》等
一批以少林為主題的功夫電影,但少林寺真正以主角在銀幕上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識的還是1982年的那部《少林寺》。1982年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大獲成功,不僅捧紅了功夫巨星李連傑,少林寺也隨之家喻戶曉,其後更出現了《南北少林》、《洪熙官之少林五祖》、
《木棉袈裟》、《少林小子》、《龍在少林》、《少林僧兵》等影視作品,其中僅電影作品就多達50部。不過,至今仍只是李連傑版的《少林寺》受到了廣泛贊譽。 《新少林寺》取材自少林寺真實歷史,據少林
寺記載,民國初年,正值軍閥混戰、土匪肆虐、民不聊生,少林寺力保古剎完好,恆林率眾僧與土匪們對抗,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其後恆林弟子妙興因感念直系軍隊吳佩孚部下樊鍾秀修葺少林寺的恩德,而被拉攏加入吳佩孚的軍事集團。民國十七年三月,樊鍾秀乘馮玉祥的國民
軍後方空虛,奪佔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將領石友三奪回。樊鍾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石友三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助樊狙擊,終不敵而潰。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馮玉祥部)旅長蘇明啟,
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鍾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等處,盡付一炬,以泄私憤。至此,千年歷史的少林寺遭遇了最慘重的一場浩劫。
3. 電影《昆侖兄弟》在烏魯木齊五一電影院的放映時間
那天可以看
4. 昆侖兄弟的看點是什麼
這位知友,《昆侖兄弟》是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製片廠創作拍攝的影片。該片聚焦「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講述了關於「誠信」和「友善」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結對認親幹部徐昆來到離家1500公里的新疆南部農村,與村民馬爾丹的母親熱依汗大媽結為親戚,並得知了馬爾丹的遭遇——馬爾丹不慎將和同伴一起在河床里撿到的一塊估價幾十萬元的和田玉丟失,成了村民眼中的騙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離家打工還債,母親盼兒子回家哭壞了眼睛。為了幫助馬爾丹,徐昆踏上了尋玉之旅。經歷了重重困難之後,終於找到了玉石,並說服買賣經手人退款退玉,最終守護了馬爾丹的誠信。
5. 電影中主角名字是劉浩(比較叛逆),林深海,林深海會拉小提琴,電影名字是什麼啊
片名:壞孩子的秋天
導演:鄧科
編劇:陸長河
主演:施大生
賈媛媛飾夏老師
王靜飾 劉露
李子健
製片人:任必超、王偉誠
類型:劇情片/文藝片
色彩:彩色
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發行公司:北京昆侖兄弟電影電視有限公司
電影《壞孩子的秋天》為一部文藝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故事,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環境的孩子,因為同樣的孤獨,走在了一起,小提琴聲是他們溝通的橋梁。由於家庭的因素,兩個孩子離家出走,去尋找童年的夢想,一路相依為命,走到雲南,友情得到升華。
《壞孩子的秋天》劇本曾獲2008年夏衍文學獎,其中穿插了對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發展歷程中一些問題的積極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據悉,《壞孩子的秋天》是一部擬報送2011年德國柏林電影節的參賽影片。劇組經過多方考察,在重慶市委宣傳部的盛情邀請下,最後選擇了璧山作為電影的主要拍攝場景。
電影《壞孩子的秋天》獲得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提名大獎。
6. 壞孩子的秋天的介紹
《壞孩子的秋天》是由北京昆侖兄弟電影電視有限公司、天津時邁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博雅生納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兒童劇情電影,由鄧科執導,李子健、肖政等主演。該片於2010年上映。1該片講述了兩個本來毫不牽連的小孩劉浩與小海,因為共同的孤獨感走到一起尋找寄託和依靠的故事。
7. 昆侖兄弟觀後感
觀看《昆侖兄弟》電影,感觸頗深。
故事從南疆和田的一個小村莊說起,從小
一起長大親密無間的六兄弟在河床處找到一塊價值幾十萬元的玉石,但是在拍賣途中,馬爾丹卻不小心將玉石遺失,於是其他兄弟認為是馬爾丹私吞了玉石,百口莫的馬爾丹選擇背井離鄉掙錢償還債務。在從烏魯木齊不遠萬里來和田結對子的徐昆主任的幫助下,開始的一段尋玉之路。
人生在世誠信為首,馬爾丹弄丟玉石之後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回來對兄弟們坦白,盡管遭受了各種誤解與指責,都默默承受,為了賠償弄丟玉石的損失,每天拼了命去幹活,從帥小伙,變成滿臉滄桑的牧羊人,中間經歷了多少苦難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身上,誠信二字散發著燦爛的光輝。……供參考。
8.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
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見義勇為、英勇犧牲的真實事件為創作藍本,生動還原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70餘年的傳奇故事,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5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1
「我的家鄉很美,藍天、湖泊、雪山、氂牛,有機會一定要帶你去看看。」可這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對木沙江·努爾墩「失約」了。當木沙江·努爾墩來到這片純凈之地,山水依舊,唯獨缺少了拉齊尼·巴依卡的身影。
雄鷹並未陵蘆折翅。一身正氣、赤誠愛國的拉齊尼·巴依卡,將被人們永遠懷念。
「失去兒子我十分難過,但他是為了救人犧牲的,這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就算同樣的事件再發生一次,就算明知道結果,他還是一樣會做的。」一生堅強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老淚縱橫,「我們會把他的事跡、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他不顧一切救我的孩子,這份恩情,我們全家始終都會銘記於心。」落水兒童的父親說,「每年我都會帶孩子去祭拜救命恩人拉齊尼·巴依卡,告訴他是誰給了他第二次生命,告訴他要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
拉齊尼·巴依卡的「發小」,護邊員麥富吐力·坎加,如今承擔起照顧村中一位獨居老人的義務。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給他打的最後一通電話,便是問老人的近況。
「心裡裝著祖國的邊防、巡邊的戰士、村裡的父老鄉親,就是很少想到自己,自家的房子幾年了都沒裝修完。」麥富吐力·坎加說著捂起面龐,「我佩服他,以後要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跟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樣,拉齊尼·巴依卡昔日也多次帶著兒子拉迪爾·拉齊尼來到國門和護邊一線。雖然年紀小,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已讓孩子繼承了家族代代相傳的護邊守邊信念。「爸爸是英雄,是我的榜樣。」拉迪爾·拉齊尼眼神堅定,長長的睫毛上掛著淚珠,「長大後我也要去部隊鍛煉,退役了去當護邊員!」
將時針撥回到送別英雄的那天清晨,提孜那甫村籠罩在洋洋灑灑的雪花中。人們默然肅立,靜靜地想著他,念著他,永遠地記住他。
雪山之巔,雄鷹正在翱翔。
英雄未曾遠離,山川河流間,拉齊尼·巴依卡的守護一直都在。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2
英雄城裡出英雄。英雄的誕生,從來不是偶然。
半個多世紀前,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
這里山路崎嶇,自然環境惡劣。拉齊尼·巴依卡的祖父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主動請纓,為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做向導,從此開始了一家三代護邊70餘年的傳奇。
時間一晃便是23年。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帶領官兵們走遍紅其拉甫邊防線上每一道河溝、每一個山口、每一塊界碑,同吃同住,一起經歷千難萬險,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不讓界碑挪動一毫米。」1972年,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走不動了,他將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叫到身邊,囑咐道:「守好邊防的任務,以後就交給你了。」
一座氈房就是一座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騎上氂牛,謹記「家訓」,走上邊境線,與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邊巡邏,這一干又是38個春秋。
拉齊尼·巴依卡從小跟著父親在邊境線上長大。巡邏路上,父親經常給他講爺爺巡邊的故事。年幼的拉齊尼·巴依卡聽著,兩眼放光,一顆種子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長大後也要和爺爺、爸爸一樣,為國守邊。」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接過父親的班,成為家中第三代護邊員。同年租神,他光榮入黨。這讓他對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僅要做一名優秀的護邊員,更要做到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的那樣「盡我所能,為人民、為祖國多做好事。」
巡邏路上,拉弊汪虧齊尼·巴依卡總是走在前面探路,憑著多年經驗,多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巡邏路上,我們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總要自己先過去,試試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確認安全後,才讓我們過河。」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其拉甫邊防連戰士肖瑤說,「有拉齊尼·巴依卡在,我們心裡特別踏實。」
山區氣候變化無常,危險說來就來。2011年冬天,巡邏隊遭到暴風雪襲擊,邊防戰士皮濤突然滑入雪洞,周圍冰雪不斷塌陷。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終於將皮濤拉上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搶救了三個多小時,才挽回生命。
16年的護邊生涯,拉齊尼·巴依卡曾在峭壁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暈血流不止,也因渡河發生意外,噙淚與自己相伴多年的白氂牛作別。太多的急險時刻,卻從未攔下他巡邏的腳步。
「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拉齊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熱血踐行著錚錚誓言,被當地群眾稱為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3
影片真實再現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的過程,彰顯出他踐行新時代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同時飽含了新疆電影人對這位「帕米爾雄鷹」的崇敬與不舍,闡述著主創人員對他精神世界的解讀。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匯聚了多位優秀新疆電影人。影片出品人、編劇、總製片人高黃剛曾創作推出《真愛》《塔克拉瑪乾的鼓聲》《遠去的牧歌》《昆侖兄弟》《歌聲的翅膀》等多部優秀新疆題材電影,導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曾執導《歌聲的翅膀》等作品,並憑借該片先後入圍杜坎達音樂、電影、戲劇節,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歐洲日內瓦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展。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4
樂於助人是拉齊尼·巴依卡一貫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 提孜那甫鄉突降暴風雪,積雪半米多深。60多歲的牧民尼亞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齊尼·巴依卡聞訊後立即招呼 3名村幹部,攜帶急救用品騎馬趕往事發地,經過兩個多小時跋涉終於將奄奄一息的尼亞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後拉齊尼·巴依卡不辭而別,尼亞丁抹著眼淚說:「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好的人。」 這樣的故事,在拉齊尼·巴依卡巡邊護邊的生涯中還有很多。
2018年,作為護邊員的拉齊尼·巴依卡有了一個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為更好履行職責,他經常到牧民家走訪,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圍繞群眾所難所盼提交建議、議案12件,把祖國邊境線上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大代表的神聖使命。兩會結束後, 他還主動宣講兩會精神,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
2019年,因長期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從事高強度工作,拉齊尼·巴依卡的心臟出了問題,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但是他不願 「退役」在家,一如既往為人民服務。2020年4月,拉齊尼·巴依卡經鄉黨委考察進入提孜那甫村村「兩委」班子,他充分利用 熟悉本村情況及自身在群眾中的威望等優勢,積極帶動全村擁軍 戍邊,得到廣大農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拉齊尼·巴依卡每天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不分晝夜給鄉親們運送各種生活物資。他通過微信建立了困難互助群,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隨時在群里詢問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記錄,准備妥當後馬上挨家挨戶送去,最大限度服務農牧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為做好春耕備耕,拉齊尼·巴依卡主動組織農牧民維修了十幾公里的水渠和閘口。高原寒冬,水閘口還結著厚厚的冰,拉齊尼·巴依卡帶頭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內,將凍住水閘口的冰塊擊碎,修復了破損的渠道,有效保障了農耕備水。
2021年1月4日13時55分許,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教師陳曉琴之子劉晏騫,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該校學習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准備前往食堂打飯路過新泉湖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救救孩 子!」,他倆循聲而去,只見湖中央的冰窟中有個身影在掙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萬火急!拉齊尼·巴依卡沒有絲毫猶豫,飛奔而去,第一個沖上冰面營救落水兒童,冰層突然破裂,拉齊尼·巴依卡奮力用雙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卻沉入水中不幸犧牲,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 41歲。
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生前,拉齊尼·巴依卡常說這句話,他把錚錚誓言寫在內心深處,用青春熱血守護祖國山河,用無懼無畏守護戰友群眾。英雄雖逝,精神永存。拉齊尼·巴依卡的故事將會永遠傳頌在帕米爾高原的天地之間,傳頌在共和國西陲千里的邊防線上,激勵廣大軍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同心協力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事業。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5
過去,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區范圍內,邊境線上的護邊員數量很少,點多面廣、防控任務繁重。為此,拉齊尼·巴依卡提議適當提高護邊員待遇、擴大護邊員隊伍、加強邊境管控。
拉齊尼·巴依卡的議案很快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近年來,當地護邊員人數增加,定期輪休倒班、待遇提高,邊境基礎設施也得到極大改善。巡邏線建起了執勤房,護邊員再也不用風餐露宿。巡邏隊配備專業的巡邏車、對講機、望遠鏡和衛星電話,改變了過去「巡邊靠走、通信靠吼」的巡邊方式,邊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齊尼·巴依卡還格外關注護邊員的社保和醫療問題,真正讓護邊員隊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齊尼·巴依卡正式擔任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為了更好地履職,把民眾心聲帶到兩會,他走遍當地農牧區,關心家鄉建設與發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對生活都充滿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巡邊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