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冰山下的來客電影觀後感

冰山下的來客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9-22 05:16:47

㈠ 冰山下的來客的電影評論

援疆施大愛,牽手鑄真情——電影《冰山下的來客》評論
作者:黃義明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著名電影藝術家梁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以其獨到的視覺,把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維護民族團結,誓死捍衛祖國統一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楊排長、阿米爾、古蘭丹姆等人搬上了銀幕。較好地把握住了那個時代的脈搏,用電影載體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特徵,體現了藝術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生活的方向,發揮出了先進文化為引領所產生出的正能量。
為了使主觀訴求和表現形式完美結合,影片把樸素的英雄形象和充滿新疆本土氣息的音樂元素,做到了有機的結合與互融。凝重的主題賦予了音樂的創新與生命,音樂的創新與生命又作用於主題的張力與升華,使其音樂與主題更加鮮活精彩,更加富有生命力。
幾十年過去了,但只要一提起《冰山上的來客》,人們依然對這部電影充滿懷舊之情,對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記憶猶新,對影片表現的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懷念無比,對影片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不僅抒發於情,更沉醉於美。充滿西域風情和新疆元素的音律曲調,委婉動聽,令人陶醉,更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影片放映到哪裡,「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會唱到哪裡,甚至會唱紅到哪裡。也正是這部影片的影響力,讓億萬觀眾尤其是內地觀眾,了解認識了新疆,愛上了新疆。
如今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冰山上的來客》描寫的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久遠的過去。經過幾十年的團結奮斗,新疆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廣闊而富蘊的大地,煥發青春,蒸蒸日上,充滿生機。為了進一步加快新疆的發展步伐,黨中央專題召開了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對口援疆工作會議,提出了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奉全國之力支援新疆發展建設、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對新疆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根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擔負對口援疆任務的省區,迅速到位並及時展開工作。天山南北盡顯援疆者的身影,從東到西隨處可見援疆帶來的變化。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出於對口援疆,自身受益的感動;出於對援疆者信奉職守,忠誠工作,辛勞付出,同甘共苦的見證;出於對中央政策的感恩;出於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敏感,與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攝制完成了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且不說內容,僅就片名而言,它就是亮點,就有看點。「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說的都是來客,而不同的是分別來自「山上」和「山下」,這「上」和「下」的一字之別,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興趣,就會喚起人們觀看這部電影的慾望,片名《冰山下的來客》可謂是點睛出彩的一筆。
《冰山上的來客》與《冰山下的來客》,拍攝時間相隔幾十年,但兩者以推動新疆歷史文明進程為己任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從宏觀大局立項,從微觀典型著墨。《冰山下的來客》是《冰山上的來客》故事的延續與接力,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冰山上的來客》中楊排長未完成的事業,由孫子楊冰在援疆大背景中去完成。不僅是楊冰,故事主人公和《冰山上的來客》故事原型人物都有聯系,在承上啟下的同時,極大地增加了對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主題定位的認同感。這種人物關系的安排,是遺願與意志的對接與延伸,是歷史推動力的傳承與弘揚,是對美好事物的企盼與祝福。
當我們看到,雪山冰峰下,綠草大漠間,神聖的五星紅旗,每天從阿米爾老人和千萬人手中冉冉升起;看到阿米爾老人常到埋葬自己戰友的地方,給他們彈奏庫姆孜,和他們拉家常;看到為配合國家在高原上修水庫,以覆蓋國旗的最高尊重,把沉睡在庫區的戰友們安置在更加神聖的地方;看到阿米爾老人在新修建的墓碑前,看著難以忘懷,記憶更加清晰的戰友們已經十分模糊的相片,飽含熱淚莊重敬禮等感人場面等等,展示出邊疆各族人民的愛國精神,大愛情懷,大局意識,令觀眾肅然起敬。
我們還看到,楊冰在爺爺墳前百感交集,長跪不起。彷彿讓觀眾聽到了他那繼承祖輩遺志,把未竟的事業完成好,讓邊疆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錚錚心聲。
楊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眼科醫生。為了挽救她和楊冰瀕臨破碎的婚姻,為了得到一個生孩子的機會,她瞞著楊冰毅然參加了援疆醫療隊,來到新疆楊冰工作的地方,久別的夫妻相遇了。當二人相見時,突如其來的喜悅讓他們不知所措。楊冰在一片「阿米爾,沖;楊冰,沖!」的助威聲中,將自己的妻子緊緊地擁抱在懷里。妻子不停的拍打著丈夫,以這種最簡單而又是最復雜的方式,傾訴著對愛人楊冰的思念與愛戀之情。
阿米爾老人為了幫助楊冰和丁一竹解決生育問題,帶著百靈柯孜上雪山給他們采草葯。不料遭遇危險,老人的腿部受了重傷。楊冰聞訊帶人趕到了雪山上,老人的腿不能再騎馬,楊冰急忙背起阿米爾爺爺走下山來。當村民趕到接應現場,從楊冰背上接過阿米爾爺爺。因高山反映,勞累過度的楊冰卻昏倒在地上。
老人得救了。
楊冰在醫院三天後才蘇醒過來。見妻子緊握著自己的手守在床前,楊冰十分感動。
楊冰作為鄉黨委書記、援疆幹部,他的宿舍里擺著一張再簡單不過的木床,一本吊著的掛歷,一個布質衣櫃,一張老式普通木桌。作為鄉黨委書記的卧室,似乎太過於簡單、寒磣、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援疆幹部工作與生活的一個縮影。
妻子到丈夫宿舍沒見到人,卻看到丈夫寫給她的一張字條,她沒有責怪,卻撿起楊冰還沒來得及洗的衣服。楊冰回來看到一件件干凈的衣服,撫摸親吻,思存良久。
阿米爾爺爺在家的舊址前撫今追昔等。
以上幾場戲,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或落入俗套。而該片則不然,導演把畫面交給了觀眾,把思考空間留給了觀眾,與觀眾互動,想必觀眾朋友想的會更多、更遠。
援疆人員集體宣誓;村民們揮鎬揚鍬刨土篩砂;藍天白雲下,清水綠草旁,片片新村,棟棟新房;村民們興高采烈的搬進新家;歡騰熱烈的一幕幕場景;處處春光的山川湖海,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一幅幅畫面,使《冰山下的來客》流光溢彩,處處生輝。
說到角色,演員們貼近人物,融入生活,出神入化的個性化表演,令人折服。楊冰的扮演者於洋,阿米爾爺爺的扮演者艾克巴爾·牙合甫,丁一竹的扮演者朱戈,縣委副書記的扮演者李書迪,村長的扮演者桑宗中,古蘭丹姆的扮演者古麗加孜·買買提尼亞孜,百靈柯孜的扮演者夏提古麗·卡德爾等等,均為國家級表演藝術家。他們把握角色准確到位,情感演繹真實感人,與原型人物貼切吻合。就象放下馬鞭從氈房走來,收起鋤頭從田間走來的生活中的原型,在鏡頭前自己演自己,不加修飾,真實感人。
《冰山下的來客》這部電影,從立項立意,創新創意,場景變換,人物塑造,鏡頭運用等方面,可見周文揚導演的匠心獨具。
《冰山下的來客》是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和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為廣大觀眾提供的第一部以弘揚援疆精神為主題的電影,是一部故事新穎,場景美觀,演技精湛,凝聚力量,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值得觀賞的好電影。
通過「上」與「下」的對接,挑戰電影藝術極限——評電影《冰山下的來客》
作者:張嫻婷
可以說,通過《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這「上」與「下」交錯對接的電影蒙太奇藝術實現影片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忠誠戍邊、富民強疆」等諸多崇高精神傳承的表達意願,在《冰山下的來客》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作為我國第一部弘揚現代援疆精神的主題電影,影片片名最初即以「上」與「下」之間形成的落差讓觀眾最初就在一種錯覺的引導下展開聯想——該片不會是對那部始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冰山上的來客》的高仿吧?
由片名造成的懸疑,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心,通過挑戰人們慣性思維的方式吸引觀眾眼球,是製片方為實現「上」與「下」的對接特意設置的第一個心理陷阱。
緊接著,影片創作者們又通過與《冰山上的來客》影片人物關系的緊密關聯實現了「上」與「下」的再一次巧妙對接。而且,這次對接,不僅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的。既延續了《冰山上的來客》中戍邊、強疆的精神線索,又通過楊排長後人援疆幹部楊冰(中國國家話劇院 於洋飾)和退伍邊防老戰士阿米爾老人(新疆影視劇團 艾克巴爾·牙合甫飾)自然真摯的情感交流,抒發了帕米爾高原各族人民對援疆大業的感激之情,展示出新世紀帕米爾冰山腳下各民族團結奮進、富民強疆的理想生活。
這二代代表人物的對接,由於巧妙的人物關系設置,對整部影片無疑起到開門見山和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其次,從表面看,影片男主角楊冰,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幹部。但這種看似普通的關系中依然隱藏著一條「上」與「下」緊密關聯的暗線,即楊冰的職務是從富裕江南到邊緣窮縣的自上而下,以及楊排長和阿米爾老人與楊冰在肉體與精神上一脈相承,自上而下的延續。
面對普遍使用維吾爾族語與外界交流的南疆廣大農牧民,該片為消除援疆幹部與當地農牧民之間的語言交流障礙,不失時機地設計了阿米爾老人的孫女百靈克孜(克州歌舞團夏提古麗·卡德爾飾)在內地高中班上學並學成歸來。這一完全符合新疆實情的情節設計,既是電影藝術與平實生活的「上」「下」對接,也是劇中人物關系「上」與「下」的對接。否則,從上面來的援疆幹部與下面的地方百姓間無形中就形成一條領導幹部與群眾脫離的巨大鴻溝,使「上」與「下」的對接出現瑕疵,造成小小的遺憾。
恰是這種從始至終、精心設計的「上」與「下」的「明修棧道」和「暗渡陳倉」,實現了國產電影創作者在主旋律電影的表現手法上一次大膽的嘗試。
作為一部旨在勵志的主旋律影片,該片既保留了傳統影片在鏡頭語言、音樂、音響運用等有助於表達人的復雜思想和內心世界方面的合理展現(比如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百靈克孜的旁白,這種突破鏡頭限制,以聲畫錯位的「畫外音」表現方式,是傳統電影的特徵之一);又糅合了現代影片對於人性本原的探索以及在意識流領域對於結構、意識、表現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積極因素,是集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電影藝術形式的創新(比如為烘託人物心理,給影片增加亮色,該影片時常會不失時機地融入一些新疆唯美的自然風景畫面和動人的柯爾克孜族本土音樂,這種通過視聽藝術強化完成向觀影者內心感受的升華,是現代電影的特徵之一)。
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喜好用超大場景、奢華服飾以及誇張另類的扮相去吸引觀眾眼球以贏取票房收入。這種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毫無靈魂的奢華攀比,根本經不起觀眾的理性審視,是電影從業者藝術生命末路窮途時的垂死掙扎,終究難逃其過客般的命運。
《冰山下的來客》卻不同,雖然它描寫的是21世紀中國新疆最邊遠地區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卻通篇傳承了《冰山上的來客》那種樸素淳樸的自然格調,第一次用電影的語言,將朴實無華的援疆之情和古樸醇厚的高原民俗風情以高端藝術的形式錯落有致地呈現給觀眾。讓觀眾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質朴自然的表演和婉轉動人的新疆本土音樂「花兒為什麼那樣紅」【博文作詞,葉林華作曲,井怡丹演唱】,重溫那些久違的電影藝術的原生態,極大程度地規避了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存在的食如雞肋的弊端。其產生的最終效果,必將如一壇釀造精良其味醇香的美酒,歷久彌鮮。
從另一層面說,該片完全可以稱其為高屋建瓴,因為無論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楊冰帶領群眾協助修水庫),還是從官民平等【援疆幹部楊冰在縣委方副書記(原新疆軍區話劇團 李書迪飾)大力支持下,與群眾同甘共苦,為當地農牧民分憂解難,體現了「上」與「下」對接後的和諧平等】的角度,更或者從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統一的政治角度去考慮,該片都做到了合理的安排和展示,與同類題材的影片相比,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作為新疆本土電影的作品,《冰山下的來客》依然融入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視聽語言,同時讓一對愛侶的婚姻在新疆這塊大地上得到了奇跡般的洗禮。
只不過,60年之後的人們不再可能有《冰山上的來客》中真假古蘭丹姆與阿米爾之間的那種反特式愛情懸疑。於是,影片創作者們通過集思廣益,運用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巧妙結合的手法,讓楊冰與丁一竹(新疆藝術劇院話劇團 朱戈飾)因為生育引發危機的婚姻,通過阿米爾老人一家智慧善良的幫助得到化解,既實現了劇情的跌宕起伏和感人至深,又跳出了世俗愛情的千篇一律。
這種來源於生活的朴實情感,其感人程度,相信絕不亞於60年前的《冰山上的來客》中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傳奇愛情。即便如此,影片創作者們依然不甘心用一個簡單俗套的方式草草了結這場銀屏上的曠世情緣。為了不在觀眾心裡留下絲毫的缺憾,他們妙筆生花,在影片的最後,又別出心裁地製作出兩朵更加精彩的片花,即楊冰喜得貴子與楊冰和夫人丁一竹向縣委方副書記提出繼續援疆三年的鄭重請求。
這個結局,既合乎現實中國的國情,又大大出乎觀眾的預料,在充分表現影片一號人物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又展示出了作為一個普通援疆幹部的家國情懷兩不誤。
這種在同一部影片中實現N次「上」與「下」無縫對接的設計,令人拍案叫絕。
畢竟,這是在無形中,實現影片政治與藝術雙重魅力的高品質提升,而這種堪稱挑戰電影藝術極限的方式,在同類題材的影片拍攝乃至整個國內電影製作業,都不能不說是一次令人稱絕的嘗試。
《冰山下的來客》上映,屆時一定會吸引很多觀眾前往影院觀看。能夠給觀眾們帶來一次愉悅的觀影感受,相信這就是參與這部影片的所有創作者們最最期盼的獎章。

㈡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精選10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1

七歲那年,記得父親在家時總是愛唱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歌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問其原因,父親說之所以喜歡,是因為這首歌里有新疆帕米爾高原的愛情故事,還蘊含著紮根邊疆、奉獻祖國的情懷,我懵懂而嚮往。二十五年後的今天,我有幸紮根在新疆,再次聆聽這首歌曲時,卻滿眼淚水的感動與哀傷。

帕米爾高原東南部的提孜那甫村,是拉齊尼·巴依卡的家鄉,他是一名父親,是退伍軍人,是共產黨員,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愛國擁軍模範,是全國人大代表,是護邊英雄,一次用盡生命的托舉讓他那英俊帥氣的臉龐定格在41歲,卻將他勇救落水者的果敢精神、一家三代接力護邊的奉獻精神、心系鄉親父老、全力解決困難問題的擔當精神成為了時代的永恆,永不褪色。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要學習拉齊尼·巴依卡的奮斗精神,努力把堅守宗旨信念和開拓創新統一起來,始終將黨章中「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的黨員義務銘記心中,把堅守遵守信念和開拓創新統一起來,既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聯系實際,開拓創新的具體行動。

作為機關黨委的一名青年幹部,我要學習拉齊尼·巴依卡的奉獻精神,既做國家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更做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紮根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服務脫貧攻堅一線。或許「奔跑」的崗位或許沒有「舞台」那樣耀眼,「追夢」的方式也沒有「摘金奪銀」那樣顯赫,但我認為,民族復興既是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大使命,也是建功立業的大舞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就應該響應國家號召,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結合起來,才能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我要學習拉齊尼·巴依卡的勇敢與擔當精神,對黨忠誠忠實,在實踐中鍛造堅定的政治品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講政治顧大局,做踐行理想信念的帶頭人;樹立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紀律講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腳踏實地,做行為上的老實人。

拉齊尼·巴依卡,是堅毅、勇敢、博愛的一隻雄鷹,在帕米爾高原的天空中展翅翱翔!我要像他一樣,放眼未來,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屯墾戍邊,紮根邊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不懈奮斗,書寫青春燦爛的人生華章!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2

拉齊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皮飢共黨員,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護邊員,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5年7月被評為「自治區愛國擁軍模範」;2016年4月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範」;2017年9月被評為「自治區道德模範」;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愛國擁軍模範」;2020年11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21年1月4日,拉齊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被評定為烈士,追授「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縣,這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接壤,邊境線長達888公里。祖祖輩輩都生燃納返活在這片熱土的塔吉克族,一出生就與氂牛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間, 熟悉這里的高山和溝壑,茄擾是名副其實的「活地圖」。拉齊尼·巴依卡與祖父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 代代接力傳承愛國擁軍優良傳統,累計為邊防官兵擔任義務向導 71年,足跡遍布了他們守護的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崗。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3

樂於助人是拉齊尼·巴依卡一貫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 提孜那甫鄉突降暴風雪,積雪半米多深。60多歲的牧民尼亞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齊尼·巴依卡聞訊後立即招呼 3名村幹部,攜帶急救用品騎馬趕往事發地,經過兩個多小時跋涉終於將奄奄一息的尼亞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後拉齊尼·巴依卡不辭而別,尼亞丁抹著眼淚說:「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好的人。」 這樣的故事,在拉齊尼·巴依卡巡邊護邊的生涯中還有很多。

2018年,作為護邊員的拉齊尼·巴依卡有了一個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為更好履行職責,他經常到牧民家走訪,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圍繞群眾所難所盼提交建議、議案12件,把祖國邊境線上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大代表的神聖使命。兩會結束後, 他還主動宣講兩會精神,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

2019年,因長期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從事高強度工作,拉齊尼·巴依卡的心臟出了問題,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但是他不願 「退役」在家,一如既往為人民服務。2020年4月,拉齊尼·巴依卡經鄉黨委考察進入提孜那甫村村「兩委」班子,他充分利用 熟悉本村情況及自身在群眾中的威望等優勢,積極帶動全村擁軍 戍邊,得到廣大農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拉齊尼·巴依卡每天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不分晝夜給鄉親們運送各種生活物資。他通過微信建立了困難互助群,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隨時在群里詢問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記錄,准備妥當後馬上挨家挨戶送去,最大限度服務農牧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為做好春耕備耕,拉齊尼·巴依卡主動組織農牧民維修了十幾公里的水渠和閘口。高原寒冬,水閘口還結著厚厚的冰,拉齊尼·巴依卡帶頭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內,將凍住水閘口的冰塊擊碎,修復了破損的渠道,有效保障了農耕備水。

2021年1月4日13時55分許,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教師陳曉琴之子劉晏騫,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該校學習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准備前往食堂打飯路過新泉湖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救救孩 子!」,他倆循聲而去,只見湖中央的冰窟中有個身影在掙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萬火急!拉齊尼·巴依卡沒有絲毫猶豫,飛奔而去,第一個沖上冰面營救落水兒童,冰層突然破裂,拉齊尼·巴依卡奮力用雙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卻沉入水中不幸犧牲,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 41歲。

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生前,拉齊尼·巴依卡常說這句話,他把錚錚誓言寫在內心深處,用青春熱血守護祖國山河,用無懼無畏守護戰友群眾。英雄雖逝,精神永存。拉齊尼·巴依卡的故事將會永遠傳頌在帕米爾高原的天地之間,傳頌在共和國西陲千里的邊防線上,激勵廣大軍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同心協力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事業。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4

拉齊尼·巴依卡12歲開始跟隨父親巡邏,在爺爺巡邊故事的熏陶、父親戍邊生活的感染和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的注視中長 大。他總覺得自己身上流淌著衛國戍邊的血液,也萌生了參軍入 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齊尼·巴依卡被父親送到部隊,成為 一名光榮的邊防戰士。在部隊,他愛軍精武、恪盡職守,不怕吃苦、勇於爭先,經常利用晚上時間讀書學習、加班訓練,五公里武裝拉練打破所在武警支隊紀錄,參加全疆武警邊防系統大比武成績名列前茅。兩年的軍旅生活升華了他對部隊的深厚感情,更加堅定了他巡邊戍邊的信念。

退役後,拉齊尼·巴依卡立即加入護邊員隊伍,成為一名不 穿軍裝的「邊防戰士」,給邊防官兵做起了巡邏向導。巡邊路上, 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邊防官兵指 引方向、化險為夷。2004年9月,拉齊尼·巴依卡第一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吾甫浪溝巡邏,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官兵冷 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親教過的方法,把15頭氂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擋風牆」,官兵們緊緊靠著氂牛身子度過了一夜。第 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又遇見山體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異 常艱險。在不停地有碎石塊滑落的情況下,拉齊尼·巴依卡不顧 個人安危,隻身前往懸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塊碎石片砸在了 他的額頭,鮮血直流,拉齊尼·巴依卡強忍劇痛,歷經2個小時,終於探出一條比較安全的道路,帶領官兵們順利通過。2011年11月,拉齊尼·巴依卡和官兵們在巡邏途中突遇暴雪,戰士裴濤突然從氂牛背上摔下掉進了一個雪洞里,周圍的冰雪還在垮 塌。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鎮靜不要 動,自己爬到雪洞旁邊,不顧寒風刺骨,脫下衣服,打結做成繩 子,花了兩個小時將戰士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因為長時間在雪 中,拉齊尼·巴依卡被凍得不省人事,經過縣醫院三個小時的搶 救才挽回性命。傷勢剛愈,他又帶著氂牛踏上巡邊路。2013年9 月,巡邏小隊經過亂石灘斷崖時發生山體滑坡,曾經的標記和路 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拉齊尼·巴依卡主動請纓, 隻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將他砸暈,鮮血直流。官兵們 趕緊搶救、包紮傷口。拉齊尼·巴依卡清醒過來後,官兵們勸他 回去,他卻堅決拒絕:「這是任務,絕不能因為我的一點小傷耽誤了巡邏。」

拉齊尼·巴依卡把衛國護邊當作崇高事業和畢生追求,16 年如一日守衛在我國海拔最高的紅其拉甫邊防線上,每年巡邊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著生命危險翻越雪山達坂、蹚過冰河,穿越經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裡隨他巡邊的氂牛累死了 7頭,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負傷多處。「只要大叔在,心裡就踏實。」這是邊防官兵們眼中的拉齊尼·巴依卡,他屬於帕米爾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侖,是真正的「帕米爾雄鷹」。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5

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正式成立。「紅其拉甫」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被稱為「死亡之谷」。連隊負責巡邏的吾甫浪溝是中巴邊境一條重要通道,官兵在溝里巡邏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 米以上的達坂,還要80多次蹚過刺骨的冰河。至今,這里仍是全軍唯一一條只能騎乘氂牛巡邏的邊境線。

得知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要巡邏吾甫浪溝後,拉齊尼·巴依 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主動請纓當向導,成為新中國成 立後的第一代護邊員。從此,「不能讓界碑移動哪怕1毫米!」這句話,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記了一輩子,他要求子孫們也要謹記在心、代代相傳。1972年8月,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年邁走不動了,20歲的兒子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隨即加入護邊員隊伍, 繼續擔負義務向導的任務,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在遠程巡邏期間,雙親先後病逝,妻子因難產不幸離世。2004年,被高原風霜雨雪摧垮了身體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最後一次巡邏吾甫浪溝,他把詳細標注著這條溝的險段、坡度、冰河溫度、宿營點、防衛野狼方法的「巡邏圖」交給兒子拉齊尼·巴依卡,將愛國擁軍、戍邊向導的光榮使命再次傳遞給了下一代。接過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齊尼·巴依卡淚流滿面,從此,他像祖父、父親一樣守邊護邊,和千千萬萬愛國愛疆、守邊護邊的群眾和邊防戰士一起,築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鋼鐵長城。

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的動人故事在帕米爾高原早已 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親切地稱贊為在雲 牆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2021年1月5日,在拉齊尼·巴 依卡的追悼會上,他9歲的兒子拉丁·拉齊尼抱著父親的遺像一 邊流淚一邊說:「爸爸走了,我還在,等長大後,我要和他一樣當護邊員。」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6

愛國戍邊,忠誠奉獻,他無怨無悔;冰湖救人,見義勇為,他以生命護衛生命。「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感人事跡日前經中央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後,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廣大官兵學事跡、寫體會、談感受,表示要積極投身強國強軍實踐。

雄鷹折翅,精神永駐高原。初春,帕米爾高原寒風依舊,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像往常一樣踏上巡邏路。冰峰腳下,他們以特有的方式紀念逝去的戰友——拉齊尼大叔。拉齊尼是南疆地區優秀的護邊員代表。南疆軍區部隊掀起學習拉齊尼熱潮,官兵表示:「寧丟生命、不失寸土。」駐守在喀喇昆侖腹地的新疆軍區某合成團,第一時間組織官兵開展黨小組主題活動。他們對著國旗宣誓:「堅決守護好祖國邊防線,誓死捍衛國家尊嚴和每一寸國土!」收聽收看拉齊尼事跡後,正在高原駐訓的.「進藏先遣英雄連」官兵誓言要像拉齊尼一樣,無怨無悔衛國戍邊。雪域高原,界碑無言,西藏日喀則軍分區某邊防連官兵又一次踏雪出征,同行的還有吉汝村的民兵們。民兵排排長噶羅布說:「我們要以拉齊尼為榜樣,和解放軍一起守好家鄉、護好邊防。」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7

驚聞噩耗,當地幹部群眾悲痛萬分。拉齊尼年近七旬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雙眼含淚,緊盯著照片中兒子的臉龐,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喃喃自語:「拉齊尼一定會去救人的,這就是他會做的事……」

拉齊尼的家在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地處帕米爾高原東南部。這里河谷溝壑遍布,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駐守在這里的,是喀什軍分區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

拉齊尼·巴依卡家裡有一間陳列室。房間不大,裡面存放著一家三代為國戍邊的照片和榮譽證書,還有早年巡邊用過的望遠鏡、水壺、馬鞍等。在一個木製相框里,鑲嵌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名戰士正和一位頭戴塔吉克民族特色帽子的老人交談;老人便是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

爺爺凱力迪別克是紅其拉甫邊防連最早的向導,也是塔吉克族中最早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爺爺年齡大了,給邊防戰士做向導的擔子就落到拉齊尼父親的肩上;父親一干就是32年,行程約4萬公里,足跡踏遍防區每一個角落。

拉齊尼聽著邊防官兵為國守邊的故事長大,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護邊員。2004年初,他從部隊復員後,放棄了到縣城工作的機會,毅然接過祖輩父輩手上的接力棒,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拉齊尼一家三代人,接力守邊護邊70多年。在這種愛國奉獻精神的引領下,當地牧民紛紛加入到巡邊護邊的隊伍中。如今,在當地,「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各族群眾築起銅牆鐵壁,守護一方安寧。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8

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先進事跡被全國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後,在軍地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廣大官兵和各界群眾紛紛表示,要以英雄模範為榜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努力拚搏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許小寧表示:「拉齊尼生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讓偉大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接力是最好的緬懷。拉齊尼一家三代人70年守衛邊境的愛國奉獻壯舉,感動了無數軍民。塔縣提孜那甫鄉護邊員麥富吐力·坎加說:「我們護邊員將繼續沿著他們一家三代的足跡,巡邊守邊,為邊防官兵義務當好向導。」

「我為有這樣的戰友感到自豪。」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四級軍士長周林平早在2007年就結識了拉齊尼,「我一定刻苦訓練,為邊防安全穩定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拉齊尼是南疆地區優秀的護邊員代表,是南疆部隊官兵的親密戰友。」英雄犧牲後,南疆軍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學習舉措。

正在海拔5300多米的高原某地域執行任務的某合成團進藏先遣英雄連立下鏗鏘誓言:「要像拉齊尼一樣,用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扛起擔當,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陸軍某合成團高原駐訓部隊結合崗位實際組織了一次演講比賽。「千千萬萬個像拉齊尼一樣捨生忘死的人,守護著祖國的安寧與人民的幸福。我們一定要像拉齊尼一樣,做人民的忠誠衛士,守衛好祖國邊疆。」該團「爬山虎連」指導員王恆表示。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9

接力是最好的緬懷。拉齊尼一家三代人70年守衛邊境的愛國奉獻壯舉,感動了無數軍民。塔縣提孜那甫鄉護邊員麥富吐力·坎加說:「我們護邊員將繼續沿著他們一家三代的足跡,巡邊守邊,為邊防官兵義務當好向導。」

「我為有這樣的戰友感到自豪。」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四級軍士長周林平早在2007年就結識了拉齊尼,「我一定刻苦訓練,為邊防安全穩定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拉齊尼是南疆地區優秀的護邊員代表,是南疆部隊官兵的親密戰友。」英雄犧牲後,南疆軍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學習舉措。

正在海拔5300多米的高原某地域執行任務的某合成團進藏先遣英雄連立下鏗鏘誓言:「要像拉齊尼一樣,用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扛起擔當,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陸軍某合成團高原駐訓部隊結合崗位實際組織了一次演講比賽。「千千萬萬個像拉齊尼一樣捨生忘死的人,守護著祖國的安寧與人民的幸福。我們一定要像拉齊尼一樣,做人民的忠誠衛士,守衛好祖國邊疆。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觀後感10

致敬英雄壯舉,立足崗位接續奮斗。拉齊尼對黨、對人民深沉的愛和熾熱的情無聲感召著廣大年輕官兵。北部戰區陸軍某合成旅、第73集團軍某旅、第78集團軍某陸航旅、駐疆某綜合倉庫官兵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要用實際行動傳承英雄精神,用忠誠和熱血守望和平安寧。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隊上士劉猛說:「我們崇敬像拉齊尼這樣的勇士。」武警江西總隊九江支隊官兵常年擔負水面巡邏和九江長江大橋的守護任務,他們表示,從艱苦的高原邊防到寬廣的大江大河,雖然守護的地方不同,崗位不同,但衛國為民的決心和行動是一樣的。在第80集團軍某旅「學時代楷模精神,做新時代的奮斗者」主題演講比賽中,摩步五連中士冀鵬深情講述拉齊尼一家三代人守衛邊境的故事,引發大家強烈共鳴。連日來,該旅實彈射擊等重難點課目接續展開,官兵訓練熱情高漲。

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好的告慰是奮進。拉齊尼紮根高原、忠誠奉獻的精神,化作官兵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南國密林細雨霏霏,火箭軍某導彈旅發射陣地劍指蒼穹。「導彈發射先鋒營」二級軍士長、一等功臣何賢達在發射架下說:「拉齊尼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新時代的火箭軍官兵,我們一定將手中武器練到極致、用到極致,無愧於時代賦予的使命重託。」武警張家口支隊崇禮中隊中隊長解浩磊,正帶領官兵緊張備戰冬奧會安保任務,他說:「拉齊尼的英雄壯舉讓我們感動,更傳遞給我們力量。」北京衛戍區「老虎團」某連下士肖佳奇剛剛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他表示要以拉齊尼為榜樣,在國家需要時沖鋒在前,在百姓需要時挺身而出,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

㈢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故事情節,歷史背景

1951年夏,新疆薩里爾山口牧民納烏茹孜從外地娶來一個冒名古蘭丹姆的新娘子,她實為匪首熱力普逃跑時潛伏下來的女特務古里巴兒。新娘子的來到,勾起解放軍哨所新戰士阿米爾的一段辛酸回憶。他和古蘭丹姆自小青梅竹馬,情深意篤,後因古蘭丹姆被她的叔叔賣給江罕達爾和熱力普為奴僕,改名買日烏莉,從此杳無音訊。
晚上,阿米爾隨同楊排長前去參加婚禮。假冒古蘭丹姆的古里巴兒知道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童年往事,便對阿米爾顯得分外親昵。此後,為了刺探邊防軍情報,假古蘭丹姆不分白天黑夜,多次到哨所尋找阿米爾,要求與他重溫舊情。阿米爾雖再三以解放軍紀律相拒,但仍擺脫不了她的糾纏 。這一現象引起楊排長的高度警覺。
不久,熱力普、江罕達爾根據「新娘子」的密電報告,率領小股特務偷越邊防,被解放軍冰峰哨所全殲。但敵人仍不死心,一個一向偽裝成熱力普的奴僕,騙取了買日烏莉信任,暗號叫「真神」的特務阿曼巴依仍企圖混入邊防軍哨所駐地活動。當假古蘭丹姆的身份已暴露時,即派人將她殺害,並策劃在巴羅脫節的刁羊比賽時,里應外合,襲擊邊防哨所。楊排長將計就計,布下天羅地網,將這伙武裝特務一網打盡。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他倆的心願終於實現。
1951年的夏天,我邊防軍某邊卡得到一群匪特潛入金沙川的情報。一日,牧民尼牙孜老漢的兒子納烏茹孜從葉城娶來一個新娘子,她是匪特熱力普和江罕達爾逃往國外時有計劃潛伏下來的女特務——江罕達爾的小老婆古里巴兒,冒名古蘭丹姆。在迎親途中,遇見到邊卡報到的新戰士阿米爾。而阿米爾的初戀情人也叫古蘭丹姆。假古蘭丹姆假借這層關系,對阿米爾糾纏不休。這種反常現象立即引起楊排長的注意。並且很發現她並不是阿米爾所愛的古蘭丹姆。次日,邊防又發現兩個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蘭丹姆。她確是阿米爾所愛的古蘭丹姆。但是楊排長發現了阿曼巴依是特務的真面目,他只是利用真古蘭丹姆。於是楊排長精心策劃了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重逢,在童年的歌聲中他們幸福地相見。阿曼巴依為了滅口,派人殺死假古蘭丹姆,又以為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舉行婚禮為名,企圖在巴羅脫節的叼羊比賽上,乘搶奪制高點的機會,以槍聲和火把為號,里應外合,接應熱力普沖過邊防線,實現他們的美夢。豈知楊排長早已將計就計,為他們布下了天羅地網,將敵人一網打盡。

㈣ 冰山上的來客觀後感

《冰山上的來客》是一部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經典電影,故事情節的構思和藝術形式的完美融合,給世人留下了一曲輝煌的樂章。

片中哨所戰士們的浩然正氣和英雄主義精神值得人們稱頌,人們懷念那飢巧個時代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信念,《冰山上的來客》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神話。(新浪網評)

《冰山上的來客》於1963年由長春電滲肢嘩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由趙心水執導,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評價

《冰山上的來客》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唯美結合之作,高山雪原上盛開的雪蓮是神聖而純叢行潔的,象徵著阿米爾和古蘭丹姆浪漫的愛情,人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愛情可以如此美妙,在過去政治第一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勇於冒著風險去做這樣大膽嘗試。

對於編創人員來說確實需要一種膽量,正是這些電影人嘔心瀝血的奉獻,才使之在中國影壇流行四十年仍不衰。(天山網評)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冰山上的來客

㈤ 冰山下的來客的相關點評

《冰山下的來客》是一部比較認真嚴肅的正劇,講述了1952年上海有二千多名金融界的員工響應黨的號召,支援西部,組成了金融工作隊,來到了新疆。其實他們不能說是來客,他們紮根新疆四十多年,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了新疆的金融事業。
前半部主要是描述他們在1952年到1966年的工作。初到新疆還是汽車長途跋涉,路遇土匪,戰士犧牲。到了烏市前的馬蘭灘和新疆的迤儷風光的確很美。到基層去加強工作。辦培訓班增強職工素質,舉行技術比賽提高操作水平。對新疆的文物古跡的研究。
後面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沖擊。文革結束後的改革開放,股份制銀行的推行,新疆旅遊資源的開發,對樓蘭和尼雅的古跡研究的成功。一部24集的連續劇告訴了我們新疆四十多年的歷史變遷和巨大變化。
這些變化都是從這些上海來的「客人」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的。開始住簡易房集體宿舍,到後來是高樓大廈。看電影從門口的露天電影到買票進豪華電影院。金融事業也從虧本經營到贏利無數,一個人民銀行到多個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的競爭有序的良好局面。
劇中的結尾是1992年上海工商銀行專門在金融工作隊赴新疆40周年時,組織慰問活動結束的。
赴新疆的有老地下黨員,有資本家的後代,有原來上海銀行中的業務骨幹。其中有一個叫吳克歡的業務尖子,後來做到了新疆的工商銀行行長、人民銀行行長,他的兒子叫吳家駿,就是由王亞楠扮演的。
這個人物從小聰明,考入上海大學學金融,又出國讀了碩士,很快當了銀行的副行長,卻因為交友不善,誤入歧途。造成放貸壞帳和挪用資金收不回的惡劣後果。還好,劇中有個交代,這一切,除了這個個人的個人經歷和性格因素外,就是40年前吳行長處理的一個銀行敗類惡意做下的陷阱。最後的定性的結論沒有的。
整個電視劇的故事性是強的,幾個前輩人物是刻力塑造的。王亞楠是一個配角。從第13集中出場。那個在大學操場跑步的鏡頭很美。這一段時間,大概王亞楠在上海,接戲的是出過國的人士,象《上海紀事》、《上海滄桑》,還有這部戲。估計亞楠有「洋氣」氣質?
吳家駿是一個活潑聰明乖巧的年輕人,贏得了馬行長、行長的賞識,被破格提為副行長。工作中交了不少朋友,應酬多。有幾個喝了酒的之後的鏡頭,演的很象,不禁想起了和吳導在明星30分的資料鏡頭,好可愛哦。

閱讀全文

與冰山下的來客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生吃腹中胎兒的電影名字 瀏覽:173
窒息中的高潮快感什麼電影 瀏覽:907
黃河謠完整版電影播放 瀏覽:147
台灣劇情電影醫生 瀏覽:426
一部蒙面搶劫的電影 瀏覽:839
粵語電影輝煌不再 瀏覽:25
失獨黃律師電影失獨演員表簡歷 瀏覽:595
沒有新上映的電影 瀏覽:803
審判泰國電影資源 瀏覽:745
蒙古鐵騎在線完整中文電影 瀏覽:187
法國電影別惹我下載 瀏覽:489
韓劇尺度大電影免費 瀏覽:95
海綿寶寶電影大全國語版3d 瀏覽:314
渣男電影票 瀏覽:282
板橋林家拍的台灣電影 瀏覽:461
設計電影圖片的軟體 瀏覽:215
英文電影災難大片 瀏覽:400
峨眉電影影響全部音樂 瀏覽:728
背叛法國電影下載 瀏覽:83
俄羅斯電影煉獄觀後感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