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我們倆電影觀後感500字以上

我們倆電影觀後感500字以上

發布時間:2023-08-31 19:52:49

Ⅰ <<我們倆>>影評

電影《我們倆》-- 領悟四季冷暖 回味人間摯愛

一個孤寡老人住了一輩子的空盪盪的簡陋四合院,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天,闖進來一個尋求住處的女孩,她的到來給這個空間帶來變化,老人的生活開始了有戲劇色彩,可老人需要秩序,在老人面前,眼前這個女孩子是一個常犯規的人,老人有很多禁忌,讓她每一步皆有障礙。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生活過程中,兩個人的關系似乎升華了,從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關懷,產生友誼,似乎有些要相依為命的假象,可是女孩子註定要走的,要繼續過自己的軌跡和生活,她必定要離開這個四合院,她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她的離開在老人的眼裡就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欣欣向榮、希望、活的色彩也等於隨之而去,盪然無存。老人開始病了,很快就離開人間。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小女孩的關心,而是對溫情和生活的需要。

就對藝術電影的內涵要求而言,《我們倆》談不上多麼藝術或深刻,也沒有叫囂所謂人性和靈魂,人物只有兩個,一個老太太,一個小女孩,在租房相處的過程里,形成了一種人與人之間堪稱失落已久的聯系,不能說是感天動地,但它就是抓住了人內心的一種感情,朴實無華如四季更替,卻與許多人一樣平凡的生命緊緊相連。
《我們倆》的導演手法和影片結構一樣簡單,基本不玩花樣,一場一場的敘事、對話,小女孩風風火火進出,老太太端坐屋前默默端詳,彼此之間從不信任地相互抗爭到自然而然如同家人,感情隨著四季發生、生長、成熟、消失,最終留下了傷感,也留下了一些驅之不走的印記。

《我們倆》中代表著季節更替的空曠鏡頭,不免令我想起韓國導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也以四季比喻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倆》的畫面恐怕遠不如《春夏秋冬又一春》精緻耐看,只是在精神內核上《我們倆》比之更簡約,亦沒有以四季蘊涵的禪意拔高自我境界的訴求,現在的電影難的不是追求表達什麼,反而是無欲無求。以簡單朴實取勝的《我們倆》在某種程度上就幾乎達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退去了一切復雜的外在包裹,內里反而清晰明了一如浮雕,久久不能在你腦海中消逝。

導演馬儷文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去了》出手時已給人驚喜,感情豐沛、催人淚下,但與《我們倆》相比就有煽情之嫌疑,而從描寫母女感情到透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們倆》的收斂、冷靜、顯示出了馬儷文的表達能力及世界觀都有不同層次的進步。馬儷文表現出一些和同時期總想針砭時弊的年輕導演不同的特質,她更沉靜,更看重屬於個體的內心感情。比起那些總想表達自我對世界的看法實際上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作品,《我們倆》在這個越來越難踩下足跡的時代,倒是顯出十分難能可貴的存在價值。

看罷《我們倆》,頗有些又喜又悲的復雜心情,悲的是真正優秀的作品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里卻要承受著刻骨的寂寞,喜的是盡管在這個惡劣的現實底下,仍然有人能夠保持清醒堅持前行,那麼使我輩脆弱者,也對現世留存了些微的希望。

該文為轉載。

Ⅱ 關於電影《我們倆》的觀後感500字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很有名的對聯,也是林則徐一生為人做官的真實寫照。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的中的這兩句詩,描述了一個物是人非的場景。
時光飛逝,歲月穿梭,轉眼又是重陽。
重陽,雖說是中國的老人節,然而對我來說,似乎意義不大。並非我不是老人的緣故,而是我們家從來沒有像漢人那樣過重陽節的習慣。按照古代習俗,漢民族每逢重陽,必是登高、賞菊,喝黃花酒,但我家這些全沒有了。現在我們家,過重陽節就是蒸糯米飯捶糍粑,去田裡抓幾條大鯉魚,用酸湯來煮,放足辣椒,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好的,僅此而已,與「老人」二字全無關系。盡管我的祖輩是漢人,但為避官場之禍,早在十六七代以前便逃到貴州苗族山區,娶了苗家女子,從此和苗族聯了姻,此後子孫後代就都成了苗人,習俗也基本上都隨苗族的了,唯獨喪葬「披麻戴孝」這一項不變,依舊遵循漢家禮法。
以往在家的時候,過重陽也是極其簡便的——處處都是高山,故不須登高;沒有菊花可賞,故不用賞菊;可以喝酒,但只能喝自家釀的米酒,因為從來不知道有一味酒叫「黃花酒」,也不知道用菊花來釀酒這么一回事。在家裡,雖說菊花是個稀缺之物,但偶爾見誰家種有一盆菊花,跟家裡老人說了,老人也是不屑一顧,「不就是野花么」,冷冷的一句話扔過來,可見在我們那地方,菊花並不像在陶淵明眼裡那樣有地位。
在上海讀大學的這三年,離家千里,既喝不到家裡奶奶親手釀的米酒,也吃不上自家田裡的紅尾大鯉魚,重陽節只能在學校里過。畢竟國家不設假日,所以碰上該上課的還得上課。
重陽這天的課上,恰好是星期二,上的是《老年心理咨詢》課程。因為是老人節,所以元元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關於老人的電影——《我們倆》。說的是一個九旬孤獨老人和一個租房小女孩的故事。我也像其他人一樣,開始看時感觸頗多,唏噓不已。但我看到最後,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開始時的頗多感觸漸漸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分感觸——人活著,最好做個獨立的個體,不要輕易對一些人或事動情。倘若一旦動情,就很容易受傷,甚至為此付出生命,作為代價。
而影片中的九旬老太太正是如此。
也許,看了上面這幾句話,有人會跟我理論,說我在胡說八道:影片中一老一小,年紀懸殊如此之大,老太太怎麼可能「動情」?其實,我沒有在胡說八道,這老太太確實動了情。不僅是動了情,最後老太太還為「情」付出了生命作為代價,小姑娘也因老太太的離去而痛哭流涕,悲傷良久。我說這一老一小之間動了情,那也只是我的個人視角,只是個人感悟,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
古語雲: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想來這「情」,應該包括很多種,並不僅僅專指愛情。對於「情」,一般人認為只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三種。然而,我卻覺得在此三種之外,還包括激情、熱情、無情、離情、絕情等幾種。
「動情」二字常常被我們片面的理解成為「愛「動情,或此「動情」為愛情所霸佔。其實,我們動的「情」不應該專指愛情,比如友情、親情也是可以算的。為什麼偏偏局限於愛情呢?愛情果真有那麼美好么?後面的哪幾種,也是「情」中之一,為什麼就被忽略?我想,可能後面的這幾種比較短暫,在人與人之間沒有固定關系,所以容易被忽略吧!
佛家說「有求皆苦」:求之不得,苦;求之得少,也苦;縱然得多,不能滿足,還是苦;得到的,有一天終究會失去,怎麼也留不住,依舊是苦。
佛家還說,出家修行之人要斷卻七情六慾,方得六根清凈,唯獨清凈證得菩提大道。盡管我這個世俗方內之人,不具慧根,從小到大忙忙碌碌只為將來的柴米油鹽,不需要證得什麼菩提大道,但我覺得,這「情」也算是「欲」裡面的一部分。人一旦有了欲,動了情,就會變得脆弱,接下來就會挨苦。
九十多歲的老太太,晚年雖然一個人住在四合院里,難免會感到孤獨與寂寞,然而內心卻很堅強,每天能吃好喝好,無憂無慮。閑得沒事可做,就拄著拐杖坐在門外,看著院子,吹吹風,曬曬太陽。早晨和傍晚會來一個年齡稍小的鄰居老太太,送來飯菜,兩人一起吃吃飯,喝喝湯,嘮幾句家常,不用起心動念。盡管沒什麼話題可聊,但兩個老人家身體也都硬朗,心理也沒有什麼劇烈的波動。
《黃帝內經》上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老太太沒有遇到小女孩之前,應該就是這么一種「無思慮、守神」的一種狀態。可是,突然有那麼一天,一個租房子的小女孩來了,老人家獨自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被打破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磨合,到後來能夠勉強相處,直到老人家為這個小女孩動了情。再後來,老人家為情而死。
可能老太太年輕時當過兵,在部隊里受過艱苦訓練,所以年老了依舊堅強硬朗,一把錚錚鐵骨。為人精明,十分會算計,九十多歲了腦子一點都不糊塗,拌嘴吵架,一般人還比不過老太太的陣勢。
這部影片,老太太為情而死,一個「情」字貫穿始終。從老太太的角度來看,老太太先是無情,後來有情,後來動情,後來離情,最後情「絕」而死。
片中相處的點點滴滴,很實在也很朴實。乍一看影片開頭那部分,老太太是多麼的無情和冷漠,那麼凶,沒有一點點兒人情味。可那小姑娘也不是個好欺負的,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 「這女孩子好強悍,敢和這么厲害的老太太對著干」。
作為人,無情固然不好,而輕易動情,也不好。個中取捨,自己把握,正如凡人飲水,只有喝了,水之冷暖方能自知。
孤獨,苦!寂寞,苦!起心動念,有所求,求之不得,更苦!
還是那句話: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如果老太太不是因為動了情,憑著硬朗的身體,興許能盡享天年,活到一百二十歲也未可知。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恐怕只能是觀者的遐思了……

Ⅲ 電影我們倆觀後感

上周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電影《我們倆》,我覺得很感動。影片主要講了一個孤獨老人住了一輩子的空盪盪的簡陋四合院,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天,來了一個尋求住處的女孩,倆個人之間從最開始的互看不順眼,到一段時間之後兩人產生了深厚感情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不由地想到了上個月我與媽媽頂嘴的情景。記得那是周六,爸爸媽媽有事情需要出去一會兒,媽媽走的`時候囑咐我一定要照顧好弟弟,我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媽媽走後我邊寫作業邊和弟弟玩,誰知道弟弟不小心撕壞了我的作業本,於是我就把弟弟凶了一頓,弟弟就大哭起來。剛好這時候媽媽回來了,弟弟飛快地撲向媽媽的懷里哭得更大聲了,媽媽當時很生氣就打了我一巴掌,氣沖沖地對我說:「你打弟弟幹嘛?他還小,你要讓著他。」當時我覺得可委屈了,便大聲沖媽媽嚷道:「你只喜歡弟弟,你是個偏心的媽媽!」說完我便跑進自己的房間里還鎖上了房門。下午媽媽叫我吃飯我也沒有理媽媽,一整天都沒有和媽媽說話。晚上媽媽趁我睡覺的時候還偷偷來房間看我,幫我收拾好書包重新給我買了個作業本,聽爸爸說媽媽很後悔打了我一巴掌,為了這件事媽媽還偷偷哭過。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很久了,我和媽媽又說話了,但是我知道上次我說的話傷了媽媽的心,媽媽一定很難過,我想對媽媽說聲「對不起」。

Ⅳ 《我們倆》的讀後感400字

http://www.qianchusai.com/v1/article-30647.html

Ⅳ 《我們倆》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 觀後感 吧。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們倆》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倆》觀後感篇1

端午節 的時候寫了一篇 文章 《端午—20--》,講的是我在興平讀書的時候寄住在一對老年夫婦家裡的事情。尋覓陽光看了推薦我看電影《我們倆》當時忙於備戰六級也一直沒有看,今天突然想起,在土豆觀看《我們倆》。

本以為我的視點會過多的放在寄宿的學生小馬身上,但是看完以後觸動最大的倒不是小馬,而是那個孤獨的老太太。看到好幾處的時候都想流淚,想起了姥姥。

我是由姥姥、姥爺帶到五歲,印象中最寵我的是姥爺,凶凶的是姥姥。姥姥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只要我稍微不聽話就打我。姥爺卻總是護著。姥爺去世的那個晚上,我跪在院子里對著滿天劃過的流星許願,結果姥爺還是走了,從此不再相信有關流星的任何 傳說 ,也不再觀看流星,更不會對著流星許願。姥姥不久後患了偏癱,聽那些老人說姥姥干凈了一輩子,要強了一輩子,臨了得了不能動的病。

以前每次見到我她都對我媽說:「你看孩子那臉黃的,你們也帶著去醫院看看。」可是沒有人會當回事,包括我自己。

寒假回家的第二天爸爸就帶我去了醫院,舅舅帶著姥姥去了,她見到我還是打,顫抖著手裡的拐杖,眼裡卻又流露出傷心。她的左手不能伸直,我撒嬌的掰開她的手,慢慢的撫摸著,安慰著說沒事。我看著她拄著拐杖一跛一跛的離開病房,偷偷的流了淚。那以後到現在就再也沒有見到姥姥,我想我要是早點看《我們倆》的話一定會回家。

人上了年紀,總是盼望身邊能有個人,雖然姥姥有六個孩子,可是卻都各忙各的。看著《我們倆》似乎看到姥姥一個人坐在自家的院門口,東看看西望望,期盼來個孩子看看,哪怕是陪著 說說 話……心被緊緊的揪著,這幾天本來就不想呆在武漢的我越發難受~~

《我們倆》觀後感篇2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愛情讓人唏噓,忘年之交的友情更叫人濃濃感傷。很-的電影,院子、老人、孩子,有些貧窮的生活,沒法解決的孤獨,含蓄真切的愛。人生的結果往往很久很久以後才會有-,種種深切的感受常常不能言說,我們脆弱的生命最難以承受什麼?真情。平淡的,瑣碎的,才是,真情--<我們倆>上映於2005年,算是老片了,初次看到是18歲時,只曉得感動,不能解真情。經歷這些年的成長,終於明白不論經過怎樣的時間,那個胡同深處破落寂寞的老四合院里的冬春夏秋,從皚皚飛雪到傾盆之雨再到滿山黃葉,才是在這世上實實在在的不可輪回、永不褪-的真情,人生如四季,春夏秋冬走完,生命也將近,無論完美與否。

故事 簡單,拍攝手法也簡單,音樂、對白更異常簡單。它從最普通的角度,展示了人與人之間最朴實清淡的的真情:一位戲劇學院的女大學生租了老太太一間簡陋的小屋,兩人在一個四合院里共同生活了三個季度,隨後小馬搬出去與男友一起生活,老太太則壽終正寢。我看來,這是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因為心疼。

老太太當過兵、騎過馬、抽過大煙、未曾生育、抱養一個女兒卻與她不怎麼親近,女大學生樂觀向上、率-直為、開朗大方而又細膩敏感。老人原來的生活孤獨而平靜,"不近人情"的執拗、不可掩飾的孤單,她和老街坊為水壺加柴蓄水,才能不讓那一丁點點綴寂寞的溫暖在平靜中消失殆盡;女孩有凍的紅撲撲的臉,為房租討價還價、整日里奔忙、掛燈籠時喃喃自語,艱-求學的日子裡依然樂觀個-,她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用自己的呼吸方式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女孩和老人站在院子-,因為被掐斷的電話線被打嘴皮官司,一言一語都是孩子話:你這個壞孩子,難怪沒有男朋友!--你是個壞老太太,難怪沒人來看你!

小院里種種矛盾交匯,卻溫馨可愛,主人公的感情從不可掩飾的-冷到不可捉摸的細膩再到不可割捨的牽掛,她們都是艱-不富裕的人,吵嘴,生氣,然後依賴,揪著觀影人跌入其中。

故事中的"秋",很心碎,很-楚。女孩搬出去與男友同住,臨走時,老人顫抖地走到女孩屋子裡看看,轉身拉住女孩的手,大大的渾濁且無助的眼睛,說了四句同樣的話,"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這么搬空了?"字字揪心,無助的絕境。老人又回到原有的生活軌道,寂寞、冷清。外孫結婚,老人給孫兒騰房,被養女送到郊區一間破平房裡。病倒了,心裡想的、嘴上念的,不是養女,不是外孫,而是簡簡單單在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女孩。女孩急匆匆跑著去看她,緊握住老人那雙滄桑的手,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女孩的關心,而是對溫情和生活的需要。孤獨張望人來人往的老邁身影辭世了,女孩蹲在天橋上,看著手機,空白、不知所措。重返老院子,推開門,窗上有新"喜",物是人非。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總覺的物質能給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那份親情感就漸漸淡了。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正一步步衰老在生命的最後垂暮時光中,寂寞度日。眼前的世界繁華欣榮,戎馬一生的人被遺忘,終日-勞的人被遺忘,庭院深深深幾許,鰥寡孤苦誰人訴?一個再舒服的拐杖,也比不上一隻溫暖的手。

正月初三回老家看望過世的外婆,-涼的墓碑直讓我冷到心裡。時間它跑的那樣不管不顧,那樣快,好些人,我都沒來得及好好疼,尤其是孩子一樣的外婆,她以老人特有的狡黠與幽默,讓我安心踏實,勇闖這世界。她也總是等我,她的在意,是真心實意地把我捧在了心窩里。

歲月安好之中,品得這樣一部好電影,盡管悲傷,卻直面人-,盡管不能言語,卻會心微笑--雖然最後鼻子很-。這電影是要走進內心的,電-留它不下。

《我們倆》觀後感篇3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我們倆》,哭的我稀里嘩啦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孤獨的老太太,和一個在外求學的小姑娘租老太太的房子,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的事情。

兩個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孤獨的'人,只不過一個是閱盡世事,對世間沒有期待,沒有憧憬,且已在年少時耗盡熱情與好奇,身體已腐朽,靈魂燃燒過的孤獨。而另一個,是獨自漂泊,但是還有很多憧憬以及跌跌撞撞的無限精力可燃燒,還有活力的孤獨!

但不管是哪種孤獨吧!它本質上都是兩個孤獨的人,在一個冷清的小院,在租房與被租房的關系裡。在同樣倔強的人,在一個正在活力四射與一個曾經活力滿滿的關系裡,找到了一絲陪伴與慰藉!

後來,女孩搬走了,而老女孩似乎精神也垮了起來,倒下了!女孩還有無限以後,而老女孩似乎只有肉眼可見的末日了!

一邊看一邊眼淚嘩嘩的我,心裡格外的難受!

是不是無論是年老的我們,還是年輕的我們,還是年幼的每一個我們,都是孤獨的。或者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好像都是修煉孤獨的!

或者說,人從出生開始,從光溜溜的帶著自己獨特內核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就是基因)就是為了吸收這個世界絢爛繽紛,五光十色,形形色色等等。到最後在褪去這些,只為了留下一個更飽滿的內核?修煉與凈化自己的魂魄?

熱鬧總是暫時的,大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與自己相處!就像煙花總是那麼絢爛的,但那麼一瞬間的絢爛之後。留下的只是一地的孤寂與煙灰,沒有人感嘆,剛剛的絢爛是它燃燒自己之後帶來的。只會把它用掃把一掃丟進垃圾桶里!

有時,我覺得,既然世界有那麼多的孤獨。那麼是不是代表自己也是不孤獨的,因為有無數的人在陪著自己孤獨。

可是無論陪著自己孤獨的這個理論看似多麼的有邏輯,但每個人承受的孤獨的感受卻是真實與熬人的!

就像火,總是需要各種各樣的物體與可燃物陪著自己,才能燃燒起來。可是冰就不是,冰只有冷和水就足以!不要其他的!所以有個詞叫孤獨寂寞冷啊!形容的也是非常貼切了!

《我們倆》觀後感篇4

影評課上看完的馬儷文導演的<我們倆>,我沒有想到這部只有400萬的小投資電影,帶給我的巨大震撼。該片製作班底十分朴實,總共歷時一年半,片中的四季輪回完全是真實場景。

該片講述了一個簡單而動人的故事,主演金雅琴老太太說,她看任何一部名著從未掉過眼淚,但是在拍片過程中她每天都在被故事裡的親情感動著。"該片是當今一片喧囂中的電影珍品。"這樣的評價當之無愧。

全篇的音樂是非常滄桑泛古的,來自竇唯,以季節時間轉換來巧妙地演繹劇情發展的各個分界點。每個季節的聲樂都有意引導我們深入理解和進入下一個階段。

充斥著寂寞、孤獨和沖突的氛圍。在破舊的四合院里,一切在悄悄的發生。

老太太的百般刻薄刁難讓我們甚至揣測,是不是她的故意作為,而就是替其孫子找個能乾的好媳婦。喜歡預測劇情,可是越往後面看越覺得沖突、矛盾是那麼的真實。老太太就是難相處,就是精明,就是會算計,就是咄咄逼人。小馬就是不喜歡總吃虧,就是會反抗不公平的待遇。她們是那麼的真實。

裡面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

比如,房東老太太和小馬因為誰偷打電話花了300多元而大相爭執,互相誤會,老人氣將小馬趕走,還搗壞了所有小馬為慶祝新年而高掛的燈籠。當得知是自己的孫子爆打的電話,心生歉意,快九十歲的老人將燈籠一個個掛起來,還碎碎念,你脾氣不該,你就孤獨終老吧--然後,鏡頭拉遠,向我們呈現一位老人,坐在掛滿燈籠的庭院的門口正-,抵著拐杖,盼啊盼啊盼~為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帶老太太出去的那一天,小馬從另一位老人的口中知道了她的過去,似乎,看到了老人難處的外表下一顆善良、孤獨、寂寞、簡單而又害怕被人遺忘卻總是被人忽略的一面。小馬心疼的看了她一眼。我覺得她是心疼的看了老人一眼。小馬養條-,表現的不怎麼願意的老太太,最後,在小馬不在家的時候,居然主動跟這只不會說話的小東西講起話來。

外面-竹聲隆隆,年三十,鏡頭停留在窗外,透過窗戶,一位老太太和一個外地求學的小姑娘對坐一張小四腳桌,吃著一條整盤的鯉魚。昏暗的燈光下,黃暈泛泛而生,她們會在講些什麼呢,這么多年,小馬沒有出現之前的日子,這位老人一個人,她會又幹些什麼呢。也許可能如她自己所說,就是吃飽了睡,睡醒了吃吧,實在再加點,就是曬太陽,或者期待遇上收破爛的或走錯門的陌生人,好講幾句話,也為了不荒廢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冬天走到夏天,小馬也不再當自己是房客的身份,需要什麼就直接拿,開-箱也不打招呼了,老人雖嘴裡念叨,怎麼越來越放肆,把這兒都當自己家了。可是心裡還是很開心,更沒有與她斤斤計較。其實,此時,矛盾,沖突到這里時,已經開始慢慢緩沖、化解了。

每個人都知道,小馬不可能永遠住在這里,而老太太也不可能不離開這個世界。時間永遠不會停止與某一個時期,狀態。

《我們倆》觀後感篇5

《我們倆》講述的是一段沒有血緣關系的祖孫情,一個20歲女學生租房時與房東老太太發生的一系列溫情故事。導演以時間為軸線,將開始看彼此不順眼,相互格格不入的女孩和老人串將起來,隨著四季交替,老人和女孩開始相互關心,相互關照,相依為命。老人見證了女孩戀愛時的喜怒哀樂,女孩幫著老人一點點改變她沉悶的生活。後來女孩離去後老人一病不起,時時念叨女孩,等女孩再去看老人時老人已說不出話來。

電影很是細膩,老人跟女孩收取電話費,因為女孩要在老人的冰箱里存東西,老人就跟女孩要鯉魚作為報酬。這點點滴滴似乎顯得老人很是精明、很會計較、非常自私,可是我們看著卻並不反感,這或許就是生活。女孩和老人吵架,與老人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卻並不覺得女孩無禮,因為她們的爭吵了透著關心和善良。

劇情雖然處處洋溢著溫馨和感動,可是這卻並不只是一部溫情電影,它反映了時下比較普遍的現象:孤寡老人。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的模樣,特別孤單。女孩給老人拍「老太太的一天」紀錄片時,看老人打完哈欠,伸完懶腰,便問「還有什麼事?」老太太回答「都快入土了,還能有什麼事?」小馬讓她再想想還有什麼事,她回答「醒了睡,睡醒了吃飽了歇會再睡」,「我悶的時候就希望來個收破爛的,收水費的,走錯門的,敲門可以說說話,要不語言能力就退化了。」老人的話讓人鼻子發酸,遙想當年當過兵、騎過馬、救過傷員,抽過煙,簡直響當當巾幗英雄,而今年邁卻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電影對比明顯,一邊是花季少女繽紛多彩的生活,老人見證著女孩她戀愛時的喜怒哀樂;一邊是孤寡老人一沉不變的生活,女孩看著老人如夕陽般余暉一點點散盡。或許女孩的現在就是老人擁有的曾經。看似兩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的不同階段,一個是日正當中,一個是夕陽西下。


《我們倆》觀後感相關文章:

★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5篇

★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

★ 2020年我們仨讀後感範文800字

★ 《我們仨》讀後感作文五篇

★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範文5篇

★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高中精選

★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悟600字

★ 2020年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精選

Ⅵ 看了《我們倆》這部電影讓我得到了什麼啟示

看《我們倆》這部電影得到的啟示可以以觀看影劇為主題,描述劇情的大致經過,最後總結從中得出的啟示。

正文:

影片中,在老太太和女孩的相處過程中,幾乎沒有一件典型意義上的互相關愛的事情,她們的生活總是將爭執和寬容交織在一起 ,當然開始矛盾多一些,後來溫情多一些。

不過就是這樣,才更貼近生活,生活不是拍電視,哪有那麼多肉麻。其實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對於情感的表達都是頗為吝嗇的,真正的感情並非來自什麼典型事例,而是生活中每一點一滴的磕磕碰碰,還有溫情。

(6)我們倆電影觀後感500字以上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冬天,在某個四合院孤孤單單生活的老太太迎來一個來北京求學的外地女孩。女孩想租老太離學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太要價太高,老太一臉愛住不住的表情堅決不降價,女孩無奈租了下來,兩人開始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主客生活。

無論是安裝電話、繳納電話費,還是點電爐、借用電冰箱,女孩都覺得老太太在處處算計她,心裡十分委屈,老太太看她,也是一百個不順眼。

但日久生情,兩人漸漸成了彼此的依靠。日子溜過春天、夏天,老太太眼見女孩生活尤其戀愛中的喜怒哀樂,她晚年的孤獨因為有女孩的陪伴沖淡了不少。秋天來臨,女孩找到更好的住處,要離開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來。

閱讀全文

與我們倆電影觀後感500字以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灌籃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82
南京江北新區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613
周迅2021新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82
法國末日電影呼吸 瀏覽:512
雛菊英文韓國電影 瀏覽:50
電影精武英雄粵語版 瀏覽:233
電影演員京來 瀏覽:501
假如愛有天意是哪一部電影 瀏覽:543
泰國鬼屋的電影 瀏覽:921
國外關於龍和人類的愛情電影 瀏覽:552
電影bgm傷感歌曲大全 瀏覽:920
賽爾號大電影有誰 瀏覽:851
電影斷箭結局 瀏覽:234
2021六大電影 瀏覽:831
法國電影抽煙的女的 瀏覽:558
關於音樂劇的美國動畫電影 瀏覽:579
2019八月份電影院上映的電影 瀏覽:257
十大必看的英文動漫電影 瀏覽:46
女主角叫初七的電影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