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學紀錄片觀後感400字
這部影片的美幾乎無法用語言形容.
這是海洋的協奏曲,這是生命的交響樂,這是自然之中的歌唱,這是天地之外的細語,這是宇宙間最動聽的聲音.生態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在《微觀世界》、《喜馬拉雅》和《遷徙的鳥》之後,又一次把深情的目光化作唯美的鏡頭,投向了廣袤無垠的大海,為我們描繪出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海洋生態的瑰麗畫卷.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為《放牛班的春天》、《天堂電影院》中那深沉的師生之誼和傷感的懷舊之情而感動過,雅克.貝漢演而優則導,但他獨辟蹊徑與眾不同,一腳踏進了自然之中,以紀錄片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著生命最原始的美和人類文明給這些美造成的缺憾.世人都看到了這位法國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他的紀錄片詩情畫意壯麗唯美,有一種滌盪心靈的震撼力.在雅克.貝漢的眾多生態記錄片中,真正親自操刀的是《遷徙的鳥》和這部《海洋》,這也是最能體現他影像風格的兩部紀錄片.如果說《遷徙的鳥》把我們的目光吸引到了天空,那麼《海洋》則讓我們以遨遊的身姿融入無邊的大海.如果說《遷徙的鳥》散發著輕靈奇巧的氣息,那麼《海洋》則洋溢著雄渾壯美的風骨.如果說《遷徙的鳥》是以鳥的眼光看天地萬物,散發著對自然的好奇和探究之情,那麼《海洋》則以人的視覺感受滄海桑田變化興衰,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地球家園的憂思,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呼之欲出.
佔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的形象從來都是壯美和神秘的,在它的面前,一切自然的形態和人類文明的痕跡都顯得渺小無比.《海洋》的鏡頭首先從大處著眼,表現海之廣大和深沉,長鏡頭畫面和大量的遠景全景構圖把我們在現實中倍感模糊的大海之遠和大海之深變得無比清晰.晴空萬里之下的碧波浩渺,陰雲密布之下的濁浪滔天,天海之際,世界之邊,《海洋》把鏡頭的廣度和深度都發揮到了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極限,再輔以雄渾激越的配樂,分明就是對海洋的一首豪放和婉約兼顧的贊美詩.如果有幸在大銀幕上觀看到本片,定會體會到那種穿透心靈的壯美,那種美讓人瞬間陶醉.
對於人類而言,大海是遼闊無垠和剛猛無比的,但是如果放置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它同樣也是渺小和脆弱的.《海洋》先從一個孩子的視覺去感受大海之大,然後又從一隻海鬣蜥的獨特視覺去看人類文明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並把地球和海洋引向了更加浩瀚無垠的宇宙,在一瞬間大海變得微不足道.在人類已探知的宇宙范圍之內,唯一能孕育生命的就是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而海洋則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然而在廣闊的宇宙中,地球不過是空氣中的一粒微塵,鮮活而渺小,海洋就是這個生命體的血脈.這一大一小的對比,揭示了生命的偉大渺小並存的富於思辨性的二元對立,同時也昭示了越是渺小越值得珍惜的哲理思維.大海之小又是具體而微的.海洋中那些色彩斑斕的生命在鏡頭下蹁躚起舞,互相競爭,述說著生命之強和生命之美.《海洋》通過詩化的鏡頭和優美的配樂,為我們展示了大海中各種美麗的生命形態,大到鯨魚,小到微生物,從海濱天空到洋底深處,從南極到北極,各種生命形態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合作演示著自然的奇跡,競爭彰顯著進化的艱難.奇妙之處,令人意趣盎然,艱難之處讓人心生感動.從大到小,從小復大,《海洋》已把生命和自然述說的唯美而動人.
在《海洋》的「大」和「小」的奇景之外,是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這樣的情懷在《遷徙的鳥》中就有所表現.嚴重的污染,氣候變暖,以及商業利益的驅動,勢必導致北冰洋航線的開辟,而人類足跡所到之處就是海洋生物的災難,大海中最後的一片凈土或許從此不再.人類以無與倫比的力量對鯨魚、鯊魚和海豚肆意獵殺,投下的圍網困死了無數生命,鮮血染紅的海水,讓人不由得想到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但是相比《海豚灣》,《海洋》的鏡頭語言是柔和而美麗的,它的重點不在於揭露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肆虐,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展示海洋之美和自然之美,而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應該值得人類去珍惜和愛護——這無疑就是雅克.貝漢創造《海洋》、《遷徙的鳥》、《微觀世界》以及他參與的所有生態記錄片的初衷.
雅克.貝漢以唯美的鏡頭為記錄片樹立了新的標桿,他的紀錄片旁白極少,用事實說話,真正做到了客觀真實,而在震撼的視聽之外是他對自然的愛,這才是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人們把《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和《喜馬拉雅》稱為雅克.貝漢的「天地人三部曲」,而我更願意看到雅克.貝漢能再創作一部關於非洲草原的生命形態的記錄片,不妨和這部《海洋》一起組成雅克.貝漢親自操刀的「天空、陸地、海洋」三部曲,那更能描繪出一幅人類之外的生命圖畫,讓已經強大到嚴重威脅其他生命的人類靠邊站才算是真正的「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和諧世界.
『貳』 科普電影遠古動物大滅絕的觀後感300字
今天晚上,我看了紀錄頻道的遠古生物大滅絕2。這個紀錄片講的是幾億年前的一場大災難--「超級地幔柱噴發」。當時,地球的海洋正是一片生意盎然。可是,它們不知道一場災難正一步步逼近......海洋里的動物正在進行著平常的一天,只聽一聲巨響,一股岩漿流噴涌而出。看到這兒,我不以為然,那麼多的海水肯定可以把那些岩漿給冷卻掉的。可其實不然,大量的岩漿不但沒有被冷卻,竟然把海水給煮沸了。海水溫度的急劇上升,使大量魚類死亡,漂浮在海面上。可是,災難還沒有結束。那場災難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大量的溫室氣體又導致了全球變暖。之後,大量的植物出現了。植物釋放出大量氧氣,大量的氧氣又讓藻類產生,而藻類卻全部生長到了海邊,幾十萬年後,竟然把海水都給染綠了。而大量的藻類又吸收大量的養分。海水倖免的生物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死亡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養分死亡。終於,在150萬年後,一切終於恢復了正常。可是,「超級地幔柱噴發」又轉移了目標,把目標轉移到了陸地。一天,好不容易開始恢復的生物又遇到了陸地上的「超級地幔柱噴發」--火山噴發。這可不是一般的火山噴發,其威力相當於幾千顆核彈同時爆炸。大量的火山灰把大氣層籠罩住了。之後,就帶來了無盡的黑暗。那時的地球,就像是地獄,火山噴發出來的岩石燃燒起來,從空中劃過,再落到地面。無論誰看了都會十分害怕。這場災難中,連上次災難中倖存的動物也死亡了。但是,有一種魚卻從海洋轉移到了陸地,就是他們的轉移,推進了地球上頸椎動物的進化......
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你可能會問,那幾年沒有人類,不是照樣出現了災難嗎?但是,現在人類的出現卻可以加速災難的發生。那些年是巧合,而現在,人類破壞地球,比那次災難還要嚴重,雖然沒有造成物種大滅絕。但是,如果人類繼續這樣執迷不悟,我相信,下一次也不遠了!你還可能說,那些災難,到現在才發生了5次。我怎麼可能遇到呢?但是,你不為自己想,也要為下一代著想,一個母親或者父親,難道希望因為人類而毀滅人類嗎?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保護地球,如果我們每人每天少扔一個垃圾,那一年世界會減少多少污染呢?如果我們每天少讓父母開一次車,那世界一年會少排放多少污染氣體呢?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保護地球,那下一步就是保護動物,那些動物並不是什麼用也沒有,它們見證了地球的誕生,也不想看見地球的毀滅,它們也對我們的出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想,地球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都不希望地球上任何一個家庭成員走向不歸路。所以現在重要的並不是開車出門,焚燒垃圾,保護地球,保護動物才是現在的重要問題!
地球的誕生不容易,它現在已經有45億歲的高齡了,讓我們這些兒女來報答它,孝敬它,不要讓它老人家看著自己的親骨肉毀了自己!
『叄』 阿凡達觀後感600字(關於生物學)
潘多拉,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個不容毀滅的地方,因為那裡有生命樹,有我們的希望。 昨天晚上在家裡看了阿凡達,本來是想要去影院看的,不過考慮到最近的天氣確實很冷,就在家裡看了影碟,不過總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阿凡達》我一直很期待的,從它開始策劃到首映,我都一直關注著,看了之後,也確實感覺電影的細節做的相當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個東西都做的很精細,感覺和真實的沒有兩樣,還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上面的電腦幾乎都是可以觸控的平板電腦,薄的像玻璃一樣的,看上去帥極了,這應該也是像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下一代電腦應該逐漸的要淘汰滑鼠和鍵盤,換來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阿凡達在劇情上稍顯不足,總得來說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個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進行采礦,但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人類未經發現過的生物,人類到一個野蠻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謂的高科技武器進行毫不憐惜的動作,毀掉本來屬於潘多拉的東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環境,以至於引致整個星球的反抗,最好人類失敗被迫退出潘多拉。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最終啟示:人類不是上帝,人類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毀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毀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為是,必然會帶給自己無情的抱負,最終失敗的還是人類自己。 當然劇中不能缺乏愛情,主人公的愛情也確實讓人感動,當維斯特已經知道簡的目的和欺騙之後,雖然開始很是氣憤,但在她心裡還是一直很是掛念簡,為他的生存擔憂,而簡也因為這個本是不該的愛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類的反面,帶著維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類,因為他確實愛維斯特,在生命樹下他們的愛情宣言是真實的,但最終簡的死,讓我心裡有點失落,維斯特還是單身,還是會一直思戀曾今和自己一起飛翔天空的男人,思戀那個懵懂的男人,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可以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撐著我們美好的家園,片中開頭陳述:一個人死了,必然另外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就會誕生,所以我們的精神永遠不滅。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感受,說的可能有些混亂,不過等大家看過《阿凡達》相信會有更深的感觸,不在於劇情多麼的跌宕起伏,而在於劇本身給我們的傳遞的東西。國內好像要等到元旦過後才會在影院上映,相信電影院的效果會更好。
『肆』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
觀後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 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 議論文 ,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售賞過後的感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命之樹》觀後感 範文 5篇,歡迎借鑒參考。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一)
看這電影是個奇怪的過程,前半段,鏡頭東拉西撤,畫面無病呻吟,對白不知所以,要不是皮特還有西恩潘在,我應該早退出了,總覺得到後面應該有驚喜出現,《生命之樹》觀後感。
於是耐著性子繼續看。
第二部份,畫面突然變的唯美起來,有如漫漫宇宙,浩瀚星空,又或者天體奇觀,自然異象,整個一感覺像是探索頻道,好吧,導演一定有所表示,只不過我們還沒有理解進去罷了。
接下來算是進入劇情了,講述皮特一家的 故事 ,從小孩出身,到成長,盡管陸續還有莫明其妙的話外音傳來,但總算有點"懂"進去了。
不可否認,導演在處理孩童世界的境頭能力確實很容易讓人引起共鳴,而且在緩緩的音樂中不時又閃回幾個莫明的畫面,疑問先留著,導演想說什麼呢?
孩子越來越大,看得出來內心也叛逆起薯兄來了,這個小孩子演得有些邪氣,總覺得會做出什麼壞事來一樣,不過至始止終還算規矩,總算沒有被導演強勢的鏡頭所誤導,一家子在矛盾過後重新歸於團結。
然後又來了,又開始把西恩潘的畫面牽進來了,最後是一大家子走在海灘上,更有許多不認識的人,然後在這些個人和諧的互相安慰狀或鼓勵狀中影片放出片尾…
蛋疼,非常的蛋疼,莫明其妙的蛋疼!我還是有些不可思議,這片子想說明什麼?導演用這些個看上去無關緊要,
甚至講是無理取鬧般的境頭畫面,還花了二個多小時,起用了這么大牌的布拉德皮特和西恩潘這是為了表達什麼?就算我重新再次回味一下全片,
我也只能說是看明白了西恩潘就是長大的那個小孩,然後導演用一種時空交錯的方式來解述小孩對父親的理解,並同時也算是對社會的重新認識,觀後感《《生命之樹》觀後感》。
這樣的片子和主題需要這樣故表達嗎?真給人感覺適弄玄虛!超級郁悶。
最後,對於本片,只能說自已道行太淺激虛,暫時還無法理解,但這樣的片子我又怎麼會有耐性再去看一遍?作為風光片畫面唯美而己。
如果看不懂代表的是我的膚淺的話,那麼我寧願承認膚淺也不想再浪費二個小時了。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二)
給我推薦這部電影的人說,《生命之樹》我看不懂。他說他看了十幾遍但是沒看懂,仍是他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我不知道我看沒看懂,我只看了一遍。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寫下我個人的《生命之樹》觀後感,僅此而已。
兩個小時十八分鍾。前面接近半個小時的純畫面,各種絢麗或震撼的畫面,爆發、誕生、延伸和生命,和著厚重的音樂聲,讓人壓抑。我跟他說,確實適合你看,極端又神經質的畫面,讓我看不下去,他說只是因為你看不懂,所以你看不下去。我不知道。但是我還是看完了。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尋找與自己相似的事物,相似的想法,總是想有個人明白自己、理解自己,但太過相似又會排斥,太過理解你又害怕。就是這么矛盾。
我也曾像傑克那樣,渴望一個人死去,但後來發現,只是更愛了。我也像他那樣,望向這充滿未知的世界,新奇,美妙。但是我的矛盾不似他那樣來自父親和母親,而是來自我自己和父母。就這樣一直糾纏著,矛盾著,長大。 他丟掉了自己,慶幸,我死守住了。雖然仍舊矛盾,但總歸知道自己在哪裡。
數鉛襲《生命之樹》這部片子,非常文藝,跟我喜歡看的風格有差距,但是,不妨礙我理解它。來自一個孩子的質問,來自內心裡的質問。很多東西是說不出來的,就像朋友說他一直沒有看懂。這裡麵包含的東西很難說的很清楚,個人認為。
他說,《生命之樹》是一部電影,你也不必想太多。很多想法是自己冒出來的,你擋不了。可能編劇和導演也沒想到的地方,被很多觀影者想到了。這是電影的神奇之處,有些你並沒刻意表達的竟被人捕捉到了。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想多了。
《生命之樹》很文藝的一部電影,畫面那麼美。想法有些多,有些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只能用眼睛去看,然後用心去體會,不想說,就這樣。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三)
《生命之樹》是一部有關於洞悉生命價值的影片。全片通過描述一個美國家庭的生活情態及家庭里三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來表達一種要引起大家對生命的價值與生命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這是一部內容跨學科的作品,它涉及的已不僅僅是生物學或者人類進化學,而且囊括了天體運作學或說天文學,心理學等領域(這里之所以還涉及了天文學,根據某些學科理論,是因為有關於生命的起源與天體運作或是宇宙的誕生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聯系的原因。)不得不說,對於對生命懷有一種尊敬與謙卑態度的人來說,這將會是一部體驗生命價值與探索人類心靈發展的極好的素材。
一、關於自然與生命的聯想
A
影片一開頭,在全黑的畫面中間出現一道似火的光影,依照電影的題材背景,我們可以把那視作是宇宙誕生的初始,也是物質(不管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的誕生的開端。而這為影片所要體現與探討的生命的發展與價值埋下了伏筆。影片的開頭旁白是當中那個美國家庭里的那位母親對生命的看法: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而整個影片也就在人類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大框架下來談人如何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這似乎有點矛盾:人既要通過自然去聆聽生命又要通過感恩去聆聽生命,那到底要通過哪一種方式?還是兩種並用?影片之所以不斷穿插宇宙與大自然的變化進程畫面是一方面要告訴我們,我們作為生存在起源於45億年前的地球的一個生命體,在各種自然環境條件達到允許的條件下,從一個有機細胞的誕生,到生物的誕生直至人類的誕生,將無法逃脫自然的本源,自然是造就一切生命的「母親」,我們人類即便發展到再高級的形式都永遠無法逃脫自己生命的自然本源;另一方面,影片還試圖告訴我們,作為生存在人類社會的我們,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受自然影響的那一面將被掩蓋,以致使我們無法輕易的發現作為人類的我們與大自然的重要聯系。因此生活在人類社會里,被各種社會關系牽連著的人類,在已不能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情況下,就應該懂得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
B
影片里,每一次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與天體運作畫面的出現,都試圖通過一種細細的影響來讓我們每一個人開始認識的自己的渺小與燃起一種尋求歸屬的願望。而每一次美國家庭里,那三個男孩(親兄弟)的調皮搗蛋和被父親嚴格管教都同一地突出了一種人與人相處的主題。或許作為孩子,我們應該讓自己學會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對幸福、無憂無慮的生活抱持感恩的態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體驗一種來自人文關懷的生命價值(主要是來自家庭、父母親的關懷)。但是,如果我們能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就能發現,作為父母親,我們同樣應該對擁有來自自然所賦予的孕育生命的能力抱持感恩之心,並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抱以一種尊重與感恩之心。這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便可避免因父母對小孩給予過大的期望而造成在早期親子關系中發生不愉快經歷的後果。在電影里,那位母親是做到了感恩那一點了。或許有人會說她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不僅不管教孩子,還甚至陪他們一起瘋癲。我們不得不承認影片里的那幾個小男孩是非常調皮搗蛋,但是來自父親的嚴格管教的那方面的影響同樣不能被忽視。孩子的調皮必須有一部分要歸因於父親的嚴格管教。但是,當我們了解到,一個女人或者一位母親,在對待小孩的時候,總不可避免地遵循一種生命法則,即她會把孩子看作是一個不僅由血肉還帶有情感所構成的生命體。那麼,她就難以一種對待社會的態度來與之交往。相反,男人或者父親則遵循社會法則。他在對待孩子時,總帶以一種社會態度,因為,孩子也是社會的一員,他需要社會所要求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素質。所以,父親總是那麼的嚴厲、那麼的理性。然而還有一種發現在大兒子心理的更深層的心理因素造成了他的調皮搗蛋,我們將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了解到。
C
影片還有一些片段是,一位生活在已很發達的現代時期的很成功的中年男人,然而他似乎被某些未知的情緒困擾著。在家裡,在工作的時候,他總是很憂郁,很困惑地思索著一些東西。他其實就是那個美國家庭里的大兒子傑克。影片開始有一段穿插上來的片段告訴我們傑克的弟弟,即家中的二兒子,死了。至於他是怎麼死的導演不曾告訴我們。中年的傑克正是陷入了對弟弟以及家人給他所帶來的影響的沉重思考。或者我們可以更為清晰地說,中年的傑克正陷入了對某種生命價值的思考當中。而這種生命價值則源自他的父親(社會法則)、母親(生命法則)以及死去的弟弟(在這兩種法則之間不斷掙扎的個體)。與弟弟相比,傑克似乎並沒有在那兩種法則之間掙扎很久、或者就沒有掙扎過。他似乎成功地度過了某一種時期而進入了人生發展的上坡階段。而他在工作上的成功也似乎反映了他在社會素質的發展方面的卓越。可是,令我們大為不解的是,在如此時候,對生命價值的 反思 為何突然而來?他的成功不是已印證來自父親的社會准則的正確性了嗎?即使我們不可以這么果斷的判斷社會法則對於他的成功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但也將占據重要地位。
我們都很了解人一到中年或者來年退休的時候,總渴望到鄰近大自然的地方過安逸舒適的退休生活或者到有山水的地方旅遊以接受山、水、風等大自然物的洗禮,洗去那已不需要的煩惱和憂慮。然而在同時,我們也將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死亡的畫面接踵而來,連綿不斷。於是,我們回首人生歷程,重新體味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然後,以一種欣然的狀態迎接死亡的到來。最終,我們又再次回到了那片生我們的土地里去。我們又再一次回到了母親的懷里,那片生我、養我的大地。
D
相信我們還記得那位母親在影片一開頭所說的那句話: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在旁白的同時是那位母親小時候與她的父親快樂相處的畫面。通過畫面,可以得知這位母親小時候是在農場里長大的,在她周圍的是她們全家賴以生存的樹林、草原、向日葵和農場的牛。而通過她父親輕撫她小腦瓜或抱在強壯的懷里都能推斷出父女關系也是愉快融洽的。一種在自然與生命之間的聯系似乎在逐漸凸顯出來,或者說,本附於母親身上的一股自然的生息被延續下來。這種存在於母親身上的自然的生息,一種自然與生命的聯系也似乎被影片中這位母親及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往往是如此地與自然萬物親近所印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都經常的發現有許多人與蝴蝶之類的昆蟲很親近。他們不畏懼這些自然生物,而這些自然生物也不畏懼他們。
不管怎麼樣,觀看整一部影片,不僅僅是一個揭示生命科學的過程,而且在心理影響方面更多的是一個體驗與感知生命的過程。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四)
《生命之樹》是一部有關於洞悉生命價值的影片。
全片通過描述一個美國家庭的生活情態及家庭里三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來表達一種要引起大家對生命的價值與生命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
這是一部內容跨學科的作品,它涉及的已不僅僅是生物學或者人類進化學,而且囊括了天體運作學或說天文學,心理學等領域(這里之所以還涉及了天文學,根據某些學科理論,
是因為有關於生命的起源與天體運作或是宇宙的誕生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聯系的原因。
)不得不說,對於對生命懷有一種尊敬與謙卑態度的人來說,這將會是一部體驗生命價值與探索人類心靈發展的極好的素材。
影片一開頭,在全黑的畫面中間出現一道似火的光影,依照電影的題材背景,我們可以把那視作是宇宙誕生的初始,也是物質(不管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的誕生的開端。
而這為影片所要體現與探討的生命的發展與價值埋下了伏筆。
影片的開頭旁白是當中那個美國家庭里的那位母親對生命的看法: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而整個影片也就在人類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大框架下來談人如何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
這似乎有點矛盾:人既要通過自然去聆聽生命又要通過感恩去聆聽生命,那到底要通過哪一種方式?還是兩種並用?影片之所以不斷穿插宇宙與大自然的變化進程畫面是一方面要告訴我們,
我們作為生存在起源於45億年前的地球的一個生命體,在各種自然環境條件達到允許的條件下,從一個有機細胞的誕生,到生物的誕生直至人類的誕生,將無法逃脫自然的本源,自然是造就一切生命的「母親」,
我們人類即便發展到再高級的形式都永遠無法逃脫自己生命的自然本源;另一方面,影片還試圖告訴我們,作為生存在人類社會的我們,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受自然影響的那一面將被掩蓋,以致使我們無法輕易的發現作為人類的我們與大自然的重要聯系。
因此生活在人類社會里,被各種社會關系牽連著的人類,在已不能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情況下,就應該懂得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
《生命之樹》觀後感範文5篇(五)
生命之樹 看完整體給人感覺有一些沉重,悶悶的。畫外音少有一些詭異,也時而非常溫柔。
關於宇宙的進化那段讓我覺得恐怖了,是一種敬畏,當前人類生命在宇宙演化生物進化中的一個進行時,但也是其中的如此短短的一段,深深感受到人類如此渺小無助的時候,電影開始展開了一個家庭的生活。可以說這是一個挺普通的家庭,父親如一般父親一樣有自己的理想但對家人專制粗暴,母親如一般母親一樣溫柔而無所作為,孩子一個一個出生慢慢成長,身體的心靈的成長都有所表達。
在生命成長中他們體驗陽光、風、水、土地、植物等等一同存在的生物,體驗人類生活中關於感情、金錢、理想、權利等各種瑣事和困擾。面對家庭變遷、親人死亡、殘疾、病痛等等主人公一直一直在默默的體會、接受、反叛、掙扎,台詞很少,多是喃喃自語般的旁白。
長大後的他又如何。。。。如何到那場時空回轉的場面,面對一起渡過生命的人們,此時的他到底在想什麼。
我詞窮了,是我不夠深刻,關於生命的思考,我有很多不能掌握和理解的地方。
片中的他說:
治癒一切痛苦的 方法 就是去愛,沒有愛,生命頃刻就會消逝。
也是這一句,讓我滿滿的心理壓力有所釋放,讓我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光。
或許這是__徒的一個信仰問題,關於生命理解和宗教有所結合的,有我未接觸到的東西吧。
這並不是一部「深刻」的電影,它極其簡單,沒什麼智性的內容,如果你正好站在那個觸發點上,一切都是明了的。它只是輕輕念出那個最簡單的、但往往被濫用、從而時常失去意義的詞——愛。這是非常直白的一個詞,且本來就在那兒,而當它被念出,仍冒著被誤解為矯情、甚至惡俗的危險。(宗教的俗套本身就既是俗套也是朴實的真理。)但也許在某個意義上,這最簡單的也正是最深刻的,一切生命與信仰皆源於此。
相關文章:
1. 電影阿凡達觀後感範文5篇
2. 《態度決定一切》讀後感範文5篇
3. 觀《天空之城》有感5篇
4. 魯迅《野草》讀後感400字作文5篇
5. 電影《美麗人生》600字初中生觀後感
『伍』 逃出克隆島觀後感300字
每個人都有活著的自由和尊嚴——觀《逃出克隆島》有感
克隆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克隆羊多利第一個是讓這個詞被我們熟知的生物,多利是一隻羊,既然能克隆羊,那麼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克隆出人類呢,答案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去做這件事呢?我想逃出克隆島這部電影會讓我們有所啟發
這是一部美國電影,講述了未來的一群人在世界末日後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他們生活規律單調,只有偶爾抽獎的時候大家才會沸騰,因為被抽到的人將不用繼續生活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而可以到唯一一個末日後仍沒有被污染的區域自由的生存,大家每個人都為能成為這個幸運兒而感到興奮和期盼。然而不幸的是以上的一切都是謊言,是現實世界中一家人體器官公司編織的謊言,現實中經常會有人遭遇大事故需要器官,這個時候器官公司就會把屬於他的克隆人從封閉的世界中抽獎出來,然後取走他的器官去救現實中的人,而被取走器官的人將會被無情的殺掉。原來他們根本不是幸運兒,而是作為備胎的克隆人,這本來就是一個秘密,一個永遠的秘密,但是有一天,這群克隆人中有一個人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很驚恐也很聰明,他設法逃出了這個公司並向現實中的人類展示了這一殘酷的計劃,他向全世界宣布,雖然我們是克隆人,但我們也是人,是人就應該有身為人的尊嚴和自有生存的權利。
所以,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裡,為什麼沒有克隆人呢?我想大概是我們給不了他們身為人的尊嚴和自由吧。假設如果有克隆人,我們應該怎麼看待他呢?我們應該叫他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對他?他生病了要不要治?我們生病了可不可以用他的器官?還有其他好多好多的問題,都是人類目前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為,雖然克隆人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但他或者她依然是人,是人追求活著的尊嚴和自由就是他們的天性,我們無法剔除這種天性,也無權這么做。
寫的很多,但是自己覺得還是不錯的,希望採納
『陸』 觀後感300字寫動物植物
「說實話,在看人類狂轟亂炸靈魂樹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植物大戰僵屍。」這就是在看完阿凡達之後,我對著我們這一眾男男女女所說的話。
別誤會,這絕不是對卡梅隆大叔的不敬和對阿凡達的調侃,而是覺得這正是卡梅隆大叔的成功之處。能把一個看似很俗而且都讓人覺得俗不可耐的故事拍得這么有創意估計也就卡叔能做到了。
很多人都在狂批這故事實在是俗。我也承認。但好萊塢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高度統一的流水線,商業電影的模式限定了他的故事結構只能按照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發展,否則人們就不買賬。對於商業電影,這就是災難。況且,生活在這個網路信息普及的時代什麼樣的故事才會讓大家拍案驚奇,連呼不俗、不俗、不俗呢?
在對待商業電影創新性的態度上,我覺得卡叔真的是牛到了讓大家膜拜的地步。想想今年賣座的幾部電影,邁克爾曼只會利用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讓一群會變身的機器人在古代奇觀上打打殺殺;艾默里奇也就用用特技對地球毀滅做個模擬;而像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但就是這些都讓我們嘆為觀止。估計卡叔只是撇撇嘴,然後想愚蠢的地球人,地球留給你們打打殺殺去吧。然後自己又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潘多拉星球。這就是創意!這是那些天天喊著阿凡達庸俗、騙錢的所謂的資深影評們戳穿了腦子也想不出的創意。不說納威人及潘多拉星球上各種動植物的造型圖是卡叔親手繪制,單就用神經元傳遞思想交流感情這種交流方式,我就願意在這個經濟危機的年頭花上近百塊到電影院去為美國人增加票房。清朝人的辮子在我們眼裡是古董,但在卡叔和他的製作團隊面前便成了交流工具。某些愚蠢的中國導演別在天天想著潛規則誰了,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用一個看似很俗的故事拍出脫俗的效果。
最後說說所謂的觀影效果吧。雖然觀影的位置並不好,很熱,眼鏡很重(順便給領導們提個建議,現在不是鬧寒潮限電么,那就讓影院多放幾場阿凡達,這集中供暖的效果真的很不錯~~)。但仍然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視聽享受。當聖樹的種子從屏幕上方緩緩飄下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看清它是什麼樣子,而是下意識的動了動手—想去摸摸它是什麼感覺。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3D效果吧
買到的是2點40的票,很激動阿 ,我們提前20分鍾進的場,選了個好位置坐下,然後很快人就滿了,很火爆阿!
裡面的世界太漂亮,預告片完全不能展示這個世界全部的美!懸浮在空中的島,夜晚踩上去會亮的大,碰一下就縮得很小的巨大花朵,摸一下就發光的葉子,齊形怪狀的生物,大的無法言語的樹,能自由飛翔的龍(暫且叫它龍吧 我不知道這叫什麼),還有那個紅色的龍的王!這個世界太美麗!但也極度危險,主人公就像個孩子啥都不懂得突然闖進,然後跟著當地人形生物學習(稍微劇透下,主人公其實是人,但有項技術讓人類的思想進入人類抓回來的當地人形生物大腦里,但一睡覺就醒來,思想回到本體里,所以主人公基本是以當地人的形象出場)!
裡面的愛情也是本片的重要成分,說實話我也愛上了女主角(女主角是當地原始居民一個部族首領的女兒),女主角開始看覺得不好看,看久了就發現很漂亮(雖然和人類長得不一樣)。男主角的選擇也是受愛情的影響很大吧!這真是跨越種族的愛情,但最後愛情很完美,大家期待吧!
裡面的人類(大部分人類,像主人公那一夥幾個就很好)太可恨了!當巨大的飛行機器開過來來時,大家就會感覺和這個世界多麼的不協調,這里的世界不需要那樣的東西!當人類的慾望膨脹時,他們的行為簡直令人發指!人類的文明確實強大,但當這個世界的全體生物的憤怒時,人類就變得不堪一擊!人類還是無法和整個自然抗爭啊!
其實如果是我意識轉換到本地居民身上去,我將不願醒來,這個世界美麗紛呈啊,這些外星人也很友愛更和諧(相信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得想法得)。所以每個人都會支持主角最後的選擇的!
現在說下特級,史上最大投資讓電影史的特級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視覺沖擊力就不說了,電影院的人驚嘆聲就可以說明了,這完全是一個全新的被特級創造出來的世界,美麗得你無法相信,但特級真實得讓你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存在的,沒有任何一點讓你感到不真實的地方,讓你覺得導演就是去那種地方實地拍攝的,!
最後影片結束的時候,全放映廳的人都自發的起立鼓掌,掌聲很熱烈,這一切證明了卡梅隆又一次成功了!
這部電影太精彩,有太多可說,可說多了就容易劇透了,大家就沒新鮮感了,大家一定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