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樓的答案,查了下,覺得應該是。
兒童片《暖情》重磅催淚
在兒童節里,四川峨眉院線旗下的東方世紀、華協等幾大影城為小朋友們打造了一個色彩繽紛的「兒童電影周」,《暖情》、《鯊魚故事》、《超人總動員》、《紙飛機》等多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紛紛展映,其中國產影片《暖情》上映不到一周就有了10萬的票房成績,而它的制勝法寶則是親情。
《暖情》故事催人淚下
《暖情》講述了6歲的男孩冬冬離開家鄉,到大城市尋找媽媽的感人故事。該片發行方稱,這是一部獻給全國3.67億未成年人的愛心影片,值得中國所有家庭去看。影片把冬冬尋找媽媽作為基本貫穿線,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特別是冬冬出車禍入院時,對爸爸說的那句話:「爸爸,等我的存錢罐都裝滿了,媽媽就回來了……」如此天真的語言,感動了所有人,要知道,冬冬每天撿一個易拉罐瓶子只能換回5分錢。因此有影評人評價———《暖情》是繼《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的又一部重磅催淚彈。
片中演員也有「心酸史」
片中的幾位演員也各有「心酸史」:扮演冬冬的石雲鵬生活中是一個無憂無慮、生活幸福的小學生,為了自然地哭出來,他每次都必須「不厭其煩」地聽導演說傷感故事,他說:「為了不用眼葯水,我一直都醞釀情緒,在片場我都不讓自己吃零食。」而扮演爸爸的宋運成,本身就是「北漂」族,妻子下崗,家庭困難,這樣的經歷讓宋運成更加可以體味一個父親的心酸。影片導演烏蘭塔娜每次提起這部影片,都重復一句話:「只希望至少有一個離異家庭看過影片後,可以為了孩子破鏡重圓。」
學生作文:電影《暖情》觀感
「小小的人兒走在天地之間……他在尋找媽媽」,這是電影《暖情》中的插曲。一個只有七歲的小男孩,在爸爸下崗、媽媽離開他們的時候,和爸爸一起分擔煩惱。他和爸爸一邊找媽媽,一邊打工,和爸爸一起送盒飯,一起掃大街,一起拾易拉罐,為了一個只有5分錢的罐子,他被車撞了……
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媽媽,媽媽雖然給他好房子住、好飯吃,但他仍然沒感覺到幸福,因為爸爸又離開了他。他說:「幸福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不管生活有多困難都不要分開,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家。
「朋友,去看看《暖情》吧,他會使你更加懂得如何去愛和把握幸福。」——這是我看了《暖情》這部電影後,最想說的一句話。
《暖情》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發人深省的故事。冬冬的媽媽下崗後,全家的生活就靠爸爸一個人微薄的工資支撐。爸爸同情工友小孫(單身母親)的遭遇,也選擇了下崗,使原本就很困難的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媽媽在一氣之下與昔日戀人去大連投資新的項目,離家遠去。冬冬在家庭面臨破裂的情況下與爸爸一起度過了自己6歲的生日。經濟困難使他離開了幼兒園,和爸爸靠打工度日。思母心切,於是在爸爸的陪同下踏上了漫長而又艱難的尋母之路。最後在父子倆對愛的執著和感召下,喚醒了母親,使回到了兩位最親最愛的人身邊。一家人終於重新團聚,開始了他們溫暖而幸福的嶄新生活。
和看過《暖情》這部影片的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淌著滾滾熱淚將其看完的。就象該影片的廣告詞說的那樣,我「在感動中思考,在思考中落淚」。
一、成年人,要擔得起神聖的職責!
關心未成年人孩子健康成長,為未成年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給未成年孩子留下美好童年回憶,這是天下所有爸爸媽媽的真誠心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家庭難免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復雜矛盾和激烈沖突,在此情況下,面對孩子,年輕的父母在家庭問題上都面臨著「挽救和分離」兩條路的考驗和選擇。《暖情》正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人說,看得開,放得下的女人才會擁有美麗的心情和靚麗的容顏,此話極是。果真待子沒有愛的婚姻里,其實是對自己的傷害,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必定很精彩。問題是,如果婚姻還沒有真正「死亡」,就不要輕言放棄。這一「棄」你固然瀟灑,可那顆幼小的心靈一生中則再不會有完整的親情,那種無望,那種孤獨,那種凄憐的眼神將會是你一生中永遠的「痛」。作為成年人,作為孩子的父母,決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幸福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幸福。為了孩子,為了希望,應牢記成年人承擔起神聖的職責。
二、老師,莫讓幼小心靈受傷
影片中的這樣一段情節始終在我腦海中縈繞:冬冬被車撞傷住院,護士阿姨一邊喂冬冬,一邊問:「你媽媽怎麼沒來看你呀?」這時,冬冬從剛才幸福地描述媽媽的情緒中一下就低落下來,因為對他來說,現在見「媽媽」是一種奢望,也是小小內心中最大的酸楚,甚至是痛。護士看出了孩子的心思,用一句「阿姨不想知道了」,打斷了孩子對痛苦的追憶。聽了這句話,我當時真是很欽佩這位白衣天使的機智,否則,孩子不還是要再次遭受思念的折磨嗎!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是我們當老師的必修的一門課程。生活中,與學生交談時,對待個別情緒反常的學生時,我們做老師的是否思考過:咱們的語氣和談話方式是否會使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傷害?孩子,本性善良、天真、活潑可愛,共同去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採取有效可行的方式方施教,讓我們的學生開心快樂成長吧!
我以前看了一個名叫《暖情》的影片,影片的主人公冬冬出生於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因父母雙下崗,狠心的母親拋下了父子倆,去遠的大連。從此一個完整的家庭被拆了。冬冬也失去了母愛……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為的家庭破裂而感到難過;母愛而傷心。。
然而,冬冬並沒有放棄母愛,與父親一起踏上了漫漫尋母路,從家鄉來到遙遠的海濱大連。冬冬一邊與父親一起打工,一邊尋找母親。生活十分艱難,每天只能吃又冷又硬的饅頭,菜是清水泡黃瓜片。看到這里我的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又不禁想到了己,我是那麼的幸運,家中有媽媽疼,爸爸愛,每天的生活甜蜜幸福無憂無慮。而比我小四歲的冬冬 卻經歷了我想都不敢想的種種困難與挫折,小小的他天以撿易拉罐為生,天真的他認為只要攢夠了錢,媽媽就會回家。可事情並非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厄運仍然不放過他們。一次冬冬為了撿一個滾到路邊的易拉罐而被車撞傷了。後來他的母親良心發現,把冬冬接進豪華的住宅,准備好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可冬冬望著滿桌的美味佳餚沒動一下,卻想到的是自己的父親。他的言行震撼了我。假如是我,一定會暴吃頓,哪裡會想到其他。
在豪華與貧窮面前,冬冬毅然選擇了後者,決定回到在困難時給了自己力量的父親邊。從冬冬身上我看到了那為尋求母愛,永不放棄的精神;看到了那團聚的濃濃的親情。我想: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要像冬冬那樣有堅定的信念、永不放棄的信念,這樣才能達到勝利的彼岸。
『貳』 如何評價電影《我爸比我小四歲》
大部分觀眾在觀影之前,都會認為《我爸比我小四歲》會是一部爆米花喜劇電影。結果,看完後才發覺,電影所展示出的內容,帶著滿滿的誠意。而這部影片的結構更是頗有意思,類似好萊塢大作《心理游戲》,但又多了一層人文關懷,令人大開眼界。
鏡頭瞄準的是一對父女,略顯成熟氣像個小大人的女兒希希,以及她的企業家父親陳亦舟。小時候心中完美的家庭,在希希長大後變得支離破碎,她不滿父親整日忙碌於工作而忽視自己,9歲的希希已經懂得攀比和虛榮。
片中的父親陳亦舟,經營著巨大的企業帝國,然而他一直為妻子多年前的意外身亡而感到自責,沉浸在回憶中而忽略了對希希的照顧。影片流暢的敘事有賴於父親想出的一個教育「游戲」,通過假裝大腦受創變成弱智而過上了流離失所的生活。在這條主線牽引下,其餘支線均通過這兩個人物之間的微妙關系有條不紊地展開,善良的工地大叔,囂張跋扈的酒店經理,以及溫柔的餐廳服務員秦芳,這些主要角色都刻畫的栩栩如生。
表面上,這部打打鬧鬧的喜劇,是讓一個本可能因缺失教育的少女,在「游戲」的耐心引導下重回溫馨的家庭。然而,除此之外,《我爸比我小四歲》的意義和價值更在強調了讓家長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從而拉近兩代人的距離,讓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年輕父母們看完這部影片能更好得了解孩子的心聲,也更懂得如何關愛自己的孩子。
從成長層面講,當今社會常常強調父母師長的教育作用,然而作為父母與師長的人,也會因為自身問題而在孩子生命中缺位。社會從來不是完美的,家長常常無法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甚至經常是兒童問題的根源,就像父親陳亦舟喪妻而邁不過去的內心創傷,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希希童年內心的無助而衍生出的虛榮也是幸運地遇到了秦芳這樣的「好媽媽」才得以化解。記得印象深刻的一幕,當三人出攤,面對刁難他們的顧客時,希希喊了秦芳一聲「媽媽」,不知為何,她說這樣的話時,我內心一顫,這小姑娘似乎對母親的去世終於釋懷了。
《我爸比我小四歲》這部影片蘊含著大量人文精神,以及一種對於青少年的關切及秉持對教育理念反省的立場。我們有一種願景,每個父母都能陪伴孩子度過完整而幸福的童年,讓他們有足夠的自尊自信和健康的心理,然後放手讓他們翱翔在社會浪潮中。
『叄』 爸爸比我小四歲電影詳細故事情節介紹
電影《我爸比我小四歲》是一部關於青少年題材的影片,隨著《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親子節目的走紅,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 教育也更加重視,《我爸比我小四歲》通過另一種視覺看待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從另一種角度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電影發布的概念海報一改往日電影風格,以啤酒搭吸管、小熊配青蛙,具有年代感的玩具與色彩鮮明的背景,這樣的「混搭風」不禁讓人眼前一亮,更加貼近了電影的主題。影片《我爸比我小四歲》是一部以親情為主線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著名企業家為了教育自己的女兒,本想讓女兒體會生活的艱辛,可誰知命運使然竟讓這一切成為了現實,一個曾經富甲一方的企業家,一個被眾星捧月的公主就這樣淪為了平民,可誰知故事的結局並沒有完結,他們的命運被一支無情的巨手推動著,一張彌天大網還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