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我的姐姐電影觀後感400字

我的姐姐電影觀後感400字

發布時間:2023-08-21 18:29:21

A. 《我的姐姐》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姐姐》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姐姐》觀後感1

其實最初知道這部片子是在抖音無意刷到的,通過幾個簡短的片段我突然就想在電影上映後去看看,我想看看同樣作為姐姐,在面對一些難以抉擇的問題時別的姐姐是如何做出選擇的,而我的很多委屈和情緒,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讓人覺得難以理解和糟糕。

看過影片,我忘記了思考,也無法思考最初看這部片子的初衷,直至此刻,我的大腦也處於一片空白。全片貫穿的是滿滿一屏幕的心酸,姐姐在道德與自我間的掙扎,弟弟的稚嫩和聲聲哭泣。

「長姐如母」這四個字,是責任、是義務,是人生標簽里一生的烙印;從一個粉肉團子降生開始,忍讓就流淌在時間和生命里,需要用一生去踐行。每個人都覺得,姐姐,就該為了弟弟有所付出和犧牲,而事實上,生活里確實不乏有這一類人。我也聽過不少我爹媽講他們姐姐和作為姐姐的他們的付出。

影片里有一個畫面,讓我和弟弟印象深刻。「套娃」,大娃娃套著小娃娃,就像一代代人傳承下來的枷鎖。最後的畫面,停留在因為沒有底座的緣故,被套在小娃娃身上的大娃娃在搖晃中找到支撐續而在時間的流逝里漸漸趨於平穩。

出影院後,我弟說,大娃娃套著小娃娃的意思就是姐姐要永遠護著弟弟,永遠會替弟弟遮擋風雨,他又說,感覺我們家沒有影片里那麼厲害,那麼重男輕女。當下,我是有一瞬的無言和失語,續而,腦海里閃現出一幕幕同影片里相似的畫面,慢慢的與之交匯融合。

其實整個看片兒的過程里,沉重是有的,卻也難得的平靜。看著熊孩子在前期各種作我是有想掐死他的沖動,但是又心疼他作為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原本該被疼愛寵溺的年紀,生活卻充滿不確定和隨時被「丟棄」的恐懼焦慮;而作為姐姐,時時刻刻掙扎在責任與夢想中,現實夢境交替,是無法細數的令人心灰意冷的過往;

生活里,工作中,糟糕的人情世故,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無關痛癢的指手畫腳著別人無關乎自身利益的事情。

全片觸動我的內容是從姑媽給安然挖瓜開始,腦海不停回盪的是「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低沉的話語伴隨著好似陷入回憶的半空洞的眼神,吐露著沉重的字字句句,像一條毒蛇,一把利刃,狠狠剜進心口,也許正是這種言語和情感間隱忍的「示弱」,才能使人在一瞬間「共情」。看著淚水一顆顆砸落在碗里,再被重新吃進肚子里,內心酸酸澀澀的皺巴巴難受。

「其實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里頭」,再聽到姑媽對安然說這句話,我突然慶幸安然終於有了自己選擇的機會。我不知道這句話本身的立意何在,但此時此刻我想把它理解為是姑媽願意給安然的一次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安然,沒有絕對要按照姑媽為弟弟舍棄犧牲自我的老路繼續走下去的理由,她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在姑媽說出這些話時,應該也一眼望到了這個如果真的同她做出同樣選擇的小姑娘的未來,沒有穩固的底盤支撐,這個孩子的命運就如大娃娃套在小娃娃身上時一樣,註定飄搖、零落一生。

女兒,是多少家庭里一個無可奈何的意外,而兒子,才是父母間的愛情、進而延伸到父子母子間的愛。

「你是姐姐,得讓著弟弟」。這句話,充斥在多少人的年少時光里?充斥在多少無可奈何的回憶中?通過影片,我忍不住一次次思考,如果我也同安然一般孑然一身,我又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這個答案無解,我沒辦法寫出比安然更好的答案。最後,王源的一首《姐姐》伴隨著影院的燈照亮的瞬間,我倉惶起身離場,匆忙的逃竄,是我當下最本能的行為舉措。

其實,每個人都是全新的個體,每個人都很無辜,弟弟年幼、很無辜,姐姐生為女子,同樣無辜,沒有人可以選擇父母和家庭,這是身為子女的被動。所以,其實孕期不告知男女反而是一種弊端,如果在原生家庭就受到性別歧視,天生不幸,那麼活著,心中也充滿悲愴,試問一個心中沒有愛與溫暖的人,如何帶給身邊人愛與陽光,一代代人的悲劇,真的不要繼續延續下去,不會沒有人喜歡女孩,所以,讓所有女孩都從出生開始就做一隻單純的小天使,「強買強賣」的買賣真是無聊又傷人。

「你是好人,卻不一定每一件出於好意的事都能在做後得到正解」;希望每一個未成形的胚胎都能被父母給予好的選擇、有愛也有關懷。

《我的姐姐》觀後感2

姐姐:「我的.世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啊!」

弟弟:「我的世界只有你了。」

很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了,但當我看到《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預告片時,便下定決心要去看。因為,我也有一個弟弟。我想看看電影中的姐姐和弟弟。

《壹》

《我的姐姐》可以說得上是一部溫情電影。張子楓主演的姐姐安然,從小和父母關系淡漠,十分獨立。剛剛大學畢業,在醫院當小護士,和男友一起備戰考研,同時也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而這一切都被一場車禍打破了。在車禍中,父母雙亡,留下從未見面的正在上幼兒園的弟弟安子恆。弟弟是爸媽在安然上大學後生下的。

安然和弟弟的第一次見面是在父母的葬禮上。安然一個人蹲坐在地上燒著紙,弟弟被幼兒園老師送來站在外面,兩人對望著。葬禮後,家中長輩讓安然照顧弟弟,因為年幼的弟弟什麼都沒有,而安然還有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最初,安然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的。在安然看來,自己上大學後,從未花過父母的一分錢,與安子恆更是從未謀面,憑什麼父母雙亡後,剛剛畢業工作的她,面臨著考研升學的壓力,就要承擔著養育弟弟的責任,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她反抗,她抵制。

她一邊帶著安子恆,一邊找合適的寄養家庭。看到弟弟,她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因為是女兒,而那個時候又是計劃生育,父母讓她裝瘸子,被街道辦事處的人發現後,父親打她,她激烈反抗的場景。當然也有和父母為數不多的歡樂時光。童年的她異常堅強、獨立。上大學後,她更是長期在外,獨立生活。而弟弟安子恆從小被父母寵愛、呵護。最初,弟弟對姐姐也是十分抵觸的,把飯菜故意灑在姐姐的床單上、攪亂姐姐第一次在男友家的露面。

《貳》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相處下,他們漸漸有了感情。一次,在地鐵站里,弟弟上完廁所後,出門卻看不到姐姐,他在地鐵站里一邊哭著,一邊焦急尋找。而本打算離開的安然悄悄看到後,還是忍不下心,最終留下了。

再後來,安然在與父母車禍相關的司機幫助下,找到了合適的寄養家庭,卻被姑媽借口弟弟有暴力傾向攪黃了。在那時,安然面臨著考研、工作的各種壓力。她的高考志願被父母由北京某醫學院的臨床醫學改成川內醫學院的護理專業,她不喜歡自己現在的護士工作,所以她想考研去北京。另外,她又與相戀5年的男友分手,而接管弟弟的舅舅明顯不靠譜,姑媽家裡也有難處。這一切都讓安然無所適從。

《叄》

小孩子有時候是最懂事的。弟弟知道姐姐想要去北京,他不想拖累姐姐。一天中午,他主動找到被自己用球砸到的小夥伴,悄悄拿門衛室的電話,給寄養家庭解釋自己沒有暴力傾向,願意去寄養家庭。當安然得知後,來到幼兒園,問弟弟為什麼要這樣做,弟弟沒有吭聲,任姐姐打自己。安然跑出教室,一個人哭泣著。這一幕,可以說是最感人的地方。隱隱中的親情在此刻得到升華。

之後,安然毅然辭去在醫院的護士工作。離開之際,看到自己曾照顧的孕婦正被送到上級醫院。安然一路狂奔,去叫住孕婦的丈夫,建議保大不保小,但是這一家人沒有聽,留下了2個女兒。安然和在醫院碰見的姑媽一起回到家中,姑媽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作為長女,她為弟弟——安然的父親,放棄了自己的大學、工作。最後告訴安然,以後的路讓她自己走。聽到這些,安然哭著吃完西瓜,站起來向姑媽鞠躬離開。

在她去北京前,去寄養家庭看弟弟安子恆,寄養家庭希望她簽下永遠不再看弟弟的協定,在那一刻,安然猶豫了,停筆了。她沖出門外,拉著弟弟安子恆離去。我想:或許在那一刻,安然理解了姑媽,也釋懷了自己。安子恆是自己的弟弟,她是姐姐,意味著往後餘生,她要照顧弟弟,帶著弟弟成長,不論風雨,永遠都是一家人。

《肆》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感受到了辛酸。安然的姑媽,作為姐姐,「長姐如母」,一直扮演著犧牲者的身份。而到了安然,她反抗這現實,剛出社會的她又有什麼錯呢?弟弟,更是沒有錯。又該怎麼辦呢?所幸,最後還是在親情的感化下,安然選擇照顧弟弟。因為弟弟的世界只有她了,而她是姐姐,彼此是唯一的親人了。安然難以舍棄、割裂。這讓我想起了《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對於樊勝美的處境也多了幾分理解。因為親情,難以割捨,所以她一直在苦苦掙扎中。

惟願世間滄桑,盡管痛苦、難過,人間真情永存!

《我的姐姐》觀後感3

看完《我的姐姐》了。看完了沉默了兩天,很少有看過一部喜歡的電影之後不知道怎麼發表什麼感想的,究其原因還是這部電影真的比較沉重,感想太多了,卻不知從何說起,但又必須要說。

以下可能有輕微劇透。

總體來說:子楓演得很好很好,塑造的「姐姐」形象可以說是完美了。

但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有一千個「姐姐」。

電影本身並不是完美的,電影要講的問題本來就過於復雜,又或者說這樣一部講歷史遺留下來的社會問題的電影,要在電影中去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並不現實。現實解決不了的,在這部電影中也不可能找得到答案。但電影做到了讓這個問題直接浮出水面,把它真真切切地暴露在了人們的眼前。

這部電影我看得極其認真,至少80%的細節我可以說都看懂了。

結局是開放式的,結尾看到的並非就是命運的終點。反而是從在姑媽家裡吃西瓜那段看出來:其實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里。也有人覺得電影的最後只是給了一種選擇,觀眾的眼裡姐姐會怎麼做,那麼她就會怎麼做,是決定自己養著弟弟,還是扔下他去北京,亦或是其他種種,都是取決於觀眾的想像。

客觀地說:親情是紐帶,同時也是枷鎖,既連接了彼此的心,也把其中一方牢牢鎖住。可是很現實的是,絕大多數的姐姐都沒有電影中的安然有那麼多的選擇,至少她還可以選擇。

人的情感也不是只有單純的喜怒哀樂。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的非黑即白。最喜歡的也最震撼、感觸良多的幾句台詞: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她打不贏也要打。這世上怎麼會有你這么無私的人?

好心就一定能辦好事嗎?因為他想一直吃麻辣燙,但我想去大海里沖個浪。人生太短了,大家都很忙。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我和你也不是一個人。我有時候覺得你更像一個陌生人,我也不知道如果早一點認識你的話,會不會愛你多一點,愛自己少一點。

正如子楓《舉鏡子的女孩》中唱到:

誰會在掙扎中體諒,誰會在燦爛時回望,黑暗中的那個她仍獨自抵抗,不能放下疲憊的肩膀,也沒有人站在身旁。

B. 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1

生活影響著人,改變著人,也成長著每一個人。

這部電影值得一觀!

沒有華麗的煽情,卻讓你的眼淚忍不住迸發。沒有明星的站台,卻吸引你的視線目不轉睛。沒有生搬硬套的做作表演,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你感到情不自禁。一個真實簡單的故事背後,反映出一個深刻的社會道理,「兩代姐姐」在面臨現實抉擇面前不一樣的掙扎。整部影片真實感人,直刺人心,讓你在欣賞的過程中淚腺分泌,引發共鳴。

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部片子反映了二胎政策後家庭出現的矛盾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遇到的困境。

在父母發生車禍,雙雙亡故的情況下,是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生活獨立,從而演繹出一系列的親情故事。這是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旨。

主角張子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在校學生,去年暑假出演這部片子時只有十九歲,但她確實將姐姐這個角色演活了,影片中她是一個桀驁不馴,追求自我,最初甚至有點不通人情,冷漠疏離的獨立女性。父母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為了想生一個男孩,硬是騙街道說女兒腿有殘疾,希望獲得一個二胎的生育指標。最後終於心想事成,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相差十幾歲。在女兒高考畢業時,本來她可以考上北京的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將來出來當醫生。父親卻偷偷地改變女兒的志願,讓她最後上了四川當地的一個醫學院護理專業,結果女兒大學畢業當了護士,所有目的就是想讓她不遠離家鄉,早點工作,賺錢養家。

從姐姐和弟弟的回憶對話中也可以看出父母對兩個孩子的偏愛,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紅燒肉,姐姐想起的卻是爸爸的「竹筍燒肉」,在街道辦工作人員來家了解姐姐是否真有殘疾時,爸爸對女兒不願意裝瘸子被揭穿而表現的憤怒至極,進而狠狠地教訓女兒。這種家庭境遇也培養了姐姐從小就追求生活獨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影片伊始,就是災難現場,告知觀眾故事的背景。這時的姐姐已經是醫院的護士,正在和男朋友積極准備考研,希望一起到北京去讀研究生。禍從天降,父母雙亡。一個並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這里也可看出成年後的姐姐與這個原生家庭的疏離,父母更愛這個弟弟,對姐姐就有些淡漠。其實影片里也有一些暗示,說明他們對姐姐的「關懷」,譬如將那個房產寫在姐姐名下,母親給姐姐洗頭的畫面,以及在車禍發生前夕不停的打電話給姐姐,雖然這十幾個電話,姐姐最終都沒有看到。

姐姐一下子無法接受撫養弟弟的現實,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後自己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姐姐和弟弟相差十幾歲,除了那一層同父同母的親情紐帶,實際上真正的感情卻並不多。現實生活里因為年齡代溝,他們之間難有交集和共同語言。這也反映出當下二胎政策後許多中國家庭正在面臨的現實,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和相處問題。當國家允許放開二胎政策之後,許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

影片里姑媽和舅舅是兩個性格反差較大的人,也是姐姐和弟弟可以依賴為數不多的親人,但是他們也無法給予姐弟更多實質性幫助。姑媽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代表,她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影片名稱是《我的姐姐》,看似指張子楓扮演的二代姐姐,其實還包括著朱媛媛扮演的一代姐姐。當年她與霞姐去俄羅斯紅場打工,想掙幾個錢時,接到母親電話,說弟弟孩子即將出生,讓她回國幫忙。她二話不說,回到國內。後來,二代姐姐就在她家裡長大,是他這個姑媽幫襯著弟弟一家養育孩子,而她自己也有孩子,她的丈夫還半身不遂癱在輪椅上常年需要她的照顧。當弟弟夫妻遭遇不幸,她希望年輕的姐姐,也就是她的侄女也能像她一樣肩負起照顧年幼弟弟的重任,可是兩代人價值觀明顯不同,因此發生了許多碰撞。

肖央扮演的舅舅是一個不靠譜的人,吊兒郎當,喜歡打麻將,也沒有成家,彷彿鑽到錢眼裡。譬如,從車禍「肇事者」那裡騙來兩萬元;提出他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從而要從賣掉老屋子分到一杯羹等等。其實他是在生活的角落裡一直默默關心外甥子女,也是這一對姐弟的親人。有一場戲,姐姐第一次去男友家裡吃飯,在宴席結束走出家門時,弟弟突然出現,面向姐姐和男友一家大聲喊媽媽,這讓姐姐非常難堪,在男友家人面前很是丟臉。舅舅是這場戲的'始作俑者,他其實也害怕弟弟從此無家可歸吧。

姐姐心理上潛移默化的變化是這部電影的看頭,也是電影蒙太奇的神奇。首先我們看姐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有個性,在男友家的廚房她不吃男友遞過來的蛋糕導致碟子被打碎。她勇敢,在醫院看到醫生下錯了方子就大膽指出來,沒有因為那個醫生背景強硬而屈服。她善良,看到高齡孕婦冒著生命危險還要生第三胎,她追在車後的大聲疾呼就是醫生的良知。她溫柔,特別是當弟弟趴在她的背上說,你身上有媽媽的味道時,所有的觀影人從心底深處都會有一絲顫抖,伴隨著影片的節奏跌宕起伏。

最初,姐姐似乎「拒絕」照顧這一個「從天而降」的弟弟,她忙著為弟弟找寄養家庭,為此多次與姑媽發生沖突。兩代姐姐對弟弟的愛在這里交集並發生碰撞個差異,但這所有的一切都隨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慢慢地發生著改變。弟弟要吃肉包子的故事;弟弟坐在窗外說著「本是同根生」的詩句;姐姐的內心從「不情願」到「冰雪融化」有一個過程,這也反映出當代女性在現實面前的抉擇。最後姐姐給弟弟洗澡,雷雨天弟弟害怕時,兩姐弟共睡一床,到影片最後,在寄養家庭那裡,對方提出要姐姐簽字承諾姐弟永不相見時,姐姐終於義無反顧拉起弟弟的手,開啟他們的生活。

一部影片,一個道理。影片通過姐弟之間的真實情感,還原女性走出原生家庭傷痛的成長過程,深刻揭示出女性在抉擇中自我覺醒,將女性在家庭、社會中面臨的困境等的現實話題拋給觀眾,發人深思。

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2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麼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願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麼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願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願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3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系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著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著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裡帶孩子,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為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為命。人類之間,有著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電影《我的姐姐》的觀後感4

一場車禍,導致一場重大變故,父母意外離世讓故事主角安然面臨一個抉擇,是放棄考研夢想全力撫養自己未見幾面的弟弟還是堅持夢想去北京發展。

影片中的幾個角色都帶有悲情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飽滿。安然,姑媽,舅舅。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的難處。

安然從小的遭遇就很不幸,由於生活的城市重男輕女,安然父母為了生兒子,讓安然裝瘸,騙別人女兒有殘疾。洗澡被親戚偷看。這些都給安然的童年造成創傷。這也是為什麼安然不想留在這個城市的原因。

姑媽,童年時也和安然有過相同的經歷,不受疼愛,睡覺被蚊子咬醒發現母親晚上偷偷切西瓜給弟弟吃,這些都在烙姑媽的腦海里,由於這些重男輕女意識的灌輸與潛移默化。姑媽也漸漸習慣且接受。若不是安然對這一近乎法則的質疑與對抗,估計最後也難以讓姑媽走出來。

縱觀整部影片,安然和弟弟的相處模式的變化是值得回味的,演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讓我覺得情感表達十分到位。從「我不管」到「我要管」,張子楓對安然角色的情感的塑造拿捏恰到好處。

其實,影片中值得探討的點還有很多,特別是姑媽和安然一起吃西瓜對話那場戲,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在這我也就不一樣列舉了。

C. 我的姐姐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關我的姐姐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姐姐觀後感1

生活影響著人,改變著人,也成長著每一個人。

這部電影值得一觀!

沒有華麗的煽情,卻讓你的眼淚忍不住迸發。沒有明星的站台,卻吸引你的視線目不轉睛。沒有生搬硬套的做作表演,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你感到情不自禁。一個真實簡單的故事背後,反映出一個深刻的社會道理,「兩代姐姐」在面臨現實抉擇面前不一樣的掙扎。整部影片真實感人,直刺人心,讓你在欣賞的過程中淚腺分泌,引發共鳴。

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部片子反映了二胎政策後家庭出現的矛盾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遇到的困境。

在父母發生車禍,雙雙亡故的情況下,是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生活獨立,從而演繹出一系列的親情故事。這是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旨。

女主角張子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在校學生,去年暑假出演這部片子時只有十九歲,但她確實將姐姐這個角色演活了,影片中她是一個桀驁不馴,追求自我,最初甚至有點不通人情,冷漠疏離的獨立女性。父母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為了想生一個男孩,硬是騙街道說女兒腿有殘疾,希望獲得一個二胎的生育指標。最後終於心想事成,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相差十幾歲。在女兒高考畢業時,本來她可以考上北京的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將來出來當醫生。父親卻偷偷地改變女兒的志願,讓她最後上了四川當地的一個醫學院護理專業,結果女兒大學畢業當了護士,所有目的就是想讓她不遠離家鄉,早點工作,賺錢養家。

從姐姐和弟弟的回憶對話中也可以看出父母對兩個孩子的偏愛,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紅燒肉,姐姐想起的卻是爸爸的「竹筍燒肉」,在街道辦工作人員來家了解姐姐是否真有殘疾時,爸爸對女兒不願意裝瘸子被揭穿而表現的憤怒至極,進而狠狠地教訓女兒。這種家庭境遇也培養了姐姐從小就追求生活獨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影片伊始,就是災難現場,告知觀眾故事的背景。這時的姐姐已經是醫院的護士,正在和男朋友積極准備考研,希望一起到北京去讀研究生。禍從天降,父母雙亡。一個並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這里也可看出成年後的姐姐與這個原生家庭的疏離,父母更愛這個弟弟,對姐姐就有些淡漠。其實影片里也有一些暗示,說明他們對姐姐的「關懷」,譬如將那個房產寫在姐姐名下,母親給姐姐洗頭的畫面,以及在車禍發生前夕不停的打電話給姐姐,雖然這十幾個電話,姐姐最終都沒有看到。

姐姐一下子無法接受撫養弟弟的現實,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個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後自己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姐姐和弟弟相差十幾歲,除了那一層同父同母的親情紐帶,實際上真正的感情卻並不多。現實生活里因為年齡代溝,他們之間難有交集和共同語言。這也反映出當下二胎政策後許多中國家庭正在面臨的現實,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和相處問題。當國家允許放開二胎政策之後,許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

影片里姑媽和舅舅是兩個性格反差較大的人,也是姐姐和弟弟可以依賴為數不多的親人,但是他們也無法給予姐弟更多實質性幫助。姑媽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代表,她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影片名稱是《我的姐姐》,看似指張子楓扮演的二代姐姐,其實還包括著朱媛媛扮演的一代姐姐。當年她與霞姐去俄羅斯紅場打工,想掙幾個錢時,接到母親電話,說弟弟孩子即將出生,讓她回國幫忙。她二話不說,回到國內。後來,二代姐姐就在她家裡長大,是他這個姑媽幫襯著弟弟一家養育孩子,而她自己也有孩子,她的丈夫還半身不遂癱在輪椅上常年需要她的照顧。當弟弟夫妻遭遇不幸,她希望年輕的姐姐,也就是她的侄女也能像她一樣肩負起照顧年幼弟弟的重任,可是兩代人價值觀明顯不同,因此發生了許多碰撞。

肖央扮演的舅舅是一個不靠譜的人,吊兒郎當,喜歡打麻將,也沒有成家,彷彿鑽到錢眼裡。譬如,從車禍「肇事者」那裡騙來兩萬元;提出他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從而要從賣掉老屋子分到一杯羹等等。其實他是在生活的角落裡一直默默關心外甥子女,也是這一對姐弟的親人。有一場戲,姐姐第一次去男友家裡吃飯,在宴席結束走出家門時,弟弟突然出現,面向姐姐和男友一家大聲喊媽媽,這讓姐姐非常難堪,在男友家人面前很是丟臉。舅舅是這場戲的始作俑者,他其實也害怕弟弟從此無家可歸吧。

姐姐心理上潛移默化的'變化是這部電影的看頭,也是電影蒙太奇的神奇。首先我們看姐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有個性,在男友家的廚房她不吃男友遞過來的蛋糕導致碟子被打碎。她勇敢,在醫院看到醫生下錯了方子就大膽指出來,沒有因為那個醫生背景強硬而屈服。她善良,看到高齡孕婦冒著生命危險還要生第三胎,她追在車後的大聲疾呼就是醫生的良知。她溫柔,特別是當弟弟趴在她的背上說,你身上有媽媽的味道時,所有的觀影人從心底深處都會有一絲顫抖,伴隨著影片的節奏跌宕起伏。

最初,姐姐似乎「拒絕」照顧這一個「從天而降」的弟弟,她忙著為弟弟找寄養家庭,為此多次與姑媽發生沖突。兩代姐姐對弟弟的愛在這里交集並發生碰撞個差異,但這所有的一切都隨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慢慢地發生著改變。弟弟要吃肉包子的故事;弟弟坐在窗外說著「本是同根生........」的詩句;姐姐的內心從「不情願」到「冰雪融化」有一個過程,這也反映出當代女性在現實面前的抉擇。最後姐姐給弟弟洗澡,雷雨天弟弟害怕時,兩姐弟共睡一床,到影片最後,在寄養家庭那裡,對方提出要姐姐簽字承諾姐弟永不相見時,姐姐終於義無反顧拉起弟弟的手,開啟他們的生活。

一部影片,一個道理。影片通過姐弟之間的真實情感,還原女性走出原生家庭傷痛的成長過程,深刻揭示出女性在抉擇中自我覺醒,將女性在家庭、社會中面臨的困境等的現實話題拋給觀眾,發人深思。

我的姐姐觀後感2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麼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願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麼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願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願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我的姐姐觀後感3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的是父母因車禍雙亡,剛剛長大成人的姐姐被迫承擔養育年幼弟弟的故事。

父母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為了生兒子,謊稱一胎女兒是瘸子,不惜冒險開假證明。女兒被寄養在姑媽家,兒子跟著父母一起生活,姐弟兩沒見過幾次面,關系冷漠生疏。車禍現場警察從父母的手機里找到一張照片,其中只有他們和兒子,警察只能讓女兒出示身份證來查證他們的關系。弟弟的記憶里爸爸是溫柔的,還會做好吃的紅燒肉;而姐姐的回憶里只有被爸爸責罵毆打的場景。我非常心疼姐姐安然,父母對女兒的漠視與無情,無疑抹殺了女兒的存在,這樣極不公平的對待她是極其殘忍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無疑對孩子是一種摧殘和折磨。

父母雙亡,留下上幼兒園的弟弟,因為有血緣關系,家裡的親戚們逼迫姐姐必須撫養弟弟,要她承擔起當姐姐的責任。而此時的姐姐正准備考研去北京上學,她想要逃離這個不公平被歧視的環境,想去大城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無奈被眾人指責太自私。姐姐打算給弟弟找一個領養家庭,姑媽不僅多次阻攔,還用自己傳統的思想勸阻並且責罵,姑媽認為當姐姐的就理所應當為弟弟和家庭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人生。

關於二胎,很多人覺得獨生子女太孤單,想要給他再生一個伴,等父母去世之後兩個孩子能互相照顧,相互扶持。可是他們沒有考慮到如果發生意外,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大,老大已經成年,想要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而老二年紀太小,誰來承擔撫養的責任?如果老大不養老二,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與世人的批判;如果老大養老二,老大必然會犧牲自己的人生。對於老二來說,小小年紀就沒了父母,只能靠別人養育,孩子的童年和成長都會受影響。影片中的父母留有一套房子,孩子們有容身之處,而現實生活中如果老大的生活無經濟保障,年幼的老二該怎麼辦呢?孩子和父母的選擇都沒錯,只是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姑媽,一個被「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毒害的姐姐;安然,一個想要掙脫傳統思想敢和生活反抗的姐姐,她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姑媽為了弟弟,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俄語專業,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放棄了去俄羅斯做生意的機會,被父母叫回家幫弟弟帶娃。她這一生為了家庭付出太多,丟失了自我,唯一能讓她想起自己的時候,就是能說幾句好聽的俄語,看看那一堆失去了底座的俄羅斯套娃。安然,受夠了原生家庭的傷害,受夠了寄人籬下的辛酸與痛苦,不幸的成長經歷讓她變得獨立、堅強、勇敢,在任何時候她都敢與生活說不。她拚命地想要擺脫束縛,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姑媽在和安然幾次真心的交談中產生了理解之情,最後姑媽說:「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裡面。」其實姑媽的意思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不必像我一樣走同樣的路,這是姑媽對安然的理解與疼惜,亦是對自己的命運不公的醒悟。

姐姐在雨夜抱著父母的遺像,哭訴著自己的心聲,淚崩的場景讓人淚目,她是多麼渴望親情,多麼渴望父母的愛,可是她自始至終無法得到。姐弟在幾十天短暫的相處中產生了感情,當弟弟知道姐姐的夢想之後,主動聯系領養父母,同意離開姐姐。年幼的弟弟用愛融化了姐姐冰冷的心,讓她感受到弟弟的愛和成全,她再也無法做到拋棄弟弟。影片的最後,安然在弟弟的領養家裡,看著那份不再與弟弟見面的協議,她艱難的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後,毅然扔掉手中的簽字筆,帶著弟弟跑了出去,他們一起開心地踢足球,最後相擁而泣。

影片選擇美好的開放式結局,最終回歸親情,讓人感動並且感到溫暖。願現實中的人們,能夠摒棄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平等對待每個小孩,尊重每個孩子的人生,多一些疼愛和關心,讓孩子能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和充滿快樂的童年。

我的姐姐觀後感4

清明節由於自己一個人宅在家三天實在無聊,便去看了電影—《我的姐姐》,怎麼說,對於陳思誠的電影還是有好感的,畢竟唐探里有我最喜愛的昊然弟弟,但是這次的電影個人覺得並不是很好看,以下發言僅作為個人的觀後感。

可能是這次獨自一人看的,所以很多精力都集中在電影上,並不像平常和朋友們一起,會偶爾聊聊天什麼的。首先是鏡頭,很多虛幻的遠鏡頭、半身鏡頭,說實話,可能是我的語文不夠好,根本不理解他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可能這就是所謂的詩人眼中的朦朧美。哈哈哈……但是我並不想買賬。

其次是故事情節,故事主要講述了子楓妹妹飾演的護士某天突然接到電話電話,說爸爸媽媽出車禍死了,於是回到家裡處理喪事,見到了並不熟悉的弟弟,姑媽作為家裡的老大,幫忙處理弟弟和弟妹的身後事忙個不停,另一個弟弟在旁邊打麻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然(姐姐)剛開始並不接納弟弟,弟弟為了要吃一個媽媽做的肉包子跟她哭鬧個不停,後來還把泡麵倒在她的床單上。姐姐為了能安心考研,然後去北京學醫,准備給弟弟找一個收養家庭。但是弟弟並不樂意,自己打電話告訴對方他有暴力傾向,這時姑媽也過來了,說「長姐如母,你現在的任務是把你弟弟撫養長大」。然後姐姐就各種不樂意,反抗……中間的故事情節有點拖沓,以至於讓我看到一半想棄劇,最終的結局是姐姐在和弟弟相處的過程中逐漸接受了他,同時也放棄了找收養家庭,帶著他一起奔跑在陽光里。哦,對,補充一下,姐姐之所以如此討厭弟弟,是因為弟弟是在姐姐上大學後父母偷偷生的,小時候父母一直想生二胎,但是由於生育政策不允許,所以讓姐姐裝殘疾好辦准生證,但是在街道上門檢查時,姐姐剛好穿著裙子在屋子裡跳舞,為此爸爸下手打了姐姐,中間還有其他的幾個情節講的是姐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

怎麼說?我感覺劇情過於浮誇,為了表現姐姐的深情而過渡劇情,首先是父母雙亡,作為姐姐的姑媽忙前忙後料理後事,但是其他的舅舅們就只顧打牌,甚至絲毫看不出一點悲傷,現實情況肯定不是這樣,至少從我身邊看到的都不是這樣,自己的兄弟走了,孩子會不悲傷嗎?縱使再有隔閡也不至於一滴淚都沒有,兄弟也漠不關心的。

再說說姐姐和弟弟之間,因為考研,為了夢想就不管自己的親弟弟,畢竟那是自己的血脈相連的人呀。至少我的姐姐就不是這樣,她比我大五歲,在上學前班的時候我才出生,那時候每天早晨媽媽給她炒雞蛋飯,總會給我留一大半碗,在劉集上初中,每個周末回來了都會給我帶幾個小籠包,畢業了在武鎮學紡織,差不多一個月回來一次也會給我帶好吃的。後面出去工作了,我在上初中,每個周六回來總會和她打半小時的電話,關心我的學習,聊聊她的工作什麼的。總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關心著我,我相信,縱使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她肯定也會管我的。我姐姐可不就是比這更了不起的嘛。

所以整體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想表現姐姐的偉大、無私,但是過於誇張,不過想看的小夥伴還是可以去看看,電影還是有可取之處的,畢竟子楓妹妹的演技還是在線的。

我的姐姐觀後感5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系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著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著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裡帶孩子,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為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為命。人類之間,有著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D. 《我的姐姐》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姐姐》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姐姐》觀後感1

抽空去看了《我的姐姐》,我不是影評,不會對電影的拍攝技巧、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以及背後所揭示的社會倫理做分析。

畢竟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掙扎,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又不能決定自己的性別,還無法對抗時代的洪流。有人選擇坦然接受現實,然後走下去,畢竟這個又宏大又幽微的命題更像是大海和浪花,有堅定也有遲疑。

觀影的人有人為姐姐哭、有人為弟弟哭、有人為姑媽哭。我不知道應該為誰要多些哭些,畢竟這是反應重男輕女的影片。如果此刻我為弟弟和姑媽哭顯然有些不合適。女主人公在追求自我和人生夢想的途中遭遇幼弟,父母為了要兒子,讓女兒裝殘疾。考上大學又修改女兒的高考志願,讓女兒從醫生變成了護士,這樣離家近,可以早點工作賺錢。命運對女兒不公,但無論怎樣掙扎,最後還是沒有脫離血緣關系。

談談我自己的感受,我是為姐姐不平,為弟弟、和姑姑流淚。弟弟盡管是父母偏愛的產物。但作為生命個體,他本身也是一個受害者。一個男孩子,本可以正常的出生、正常的生活、不需要世俗的偏見、也不想從營養、教育、醫療資源等被額外偏斜。也沒有想過要欺負姐姐、爭搶姐姐的東西,更不想成為父母希望成為的人。可這一切並不由他控制。他生下來就帶著優越感、帶著霸道和自私。而姐姐們也要被道德綁架一生。這也是中國很多家庭兄弟姊妹關系始終不好的原因之一。

當弟弟的保護傘突然坍塌後,求生的本能驅使他要向姐姐示好,但骨子裡還是傲嬌和霸道。如果不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出生,姐弟兩同樣遇到父母雙雙離世。那姐弟兩人相依為命,本就是天經地義。但曾經受過那麼多委屈的姐姐,肯定要掙扎,要爭取自己曾經失去的東西,為自己而活。我非常佩服姐姐的勇氣,以及她身上的那股力量,生命本該如此。只是我們都被壓抑住了。

為了求生,弟弟本能的改變自己,討好姐姐,討好收養的家庭。這個過程中,幼小的弟弟不知道姐姐為什麼討厭自己,也不理解死亡的意義。當他和姐姐說你身上有媽媽的味道的時候,我哭了。我不是單純的同情。怎麼說,我也算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吧。當初是媽媽執意要兒子。我身上有兩個姐姐。大姐6歲的時候就開始就哄我和二姐。吃的苦是最多的。但大姐被認為從小愚鈍,是不被父母喜歡的。二姐從小體弱多病,也是不被父母喜歡。聽媽媽說,我小時候欺負過大姐和二姐還有收養的三妹。爭搶過她們的零食、剝奪過她們該有的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姐弟有過隔閡、誤解。知道大姐對父母的埋怨。也知道大姐為了我失去了很多。但畢竟還是血緣關系。我們還是一步一步掙扎著走了過來。對家人我能力所能及的做些事,心懷感恩。對父母也給予足夠的理解。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的對錯。如果換成是你,也未必就能做的更好。但我真心反對重男輕女,讓生命活出該有的樣子。

好的書籍和影視作品都有療愈作用。沒有絕對的對和錯,生命這個又宏大又幽微的命題更像是大海和浪花,有堅定也有遲疑。努力去走吧。

《我的姐姐》觀後感2

和我的妹妹看了我的姐姐,妝都哭花了。有時候在想如果不當姐姐,我的人生會不會更輕松一些,不用背負太多的責任會不會活得更灑脫一些。電影里反復在說:「因為你是姐姐啊。「因為你是姐姐所以需要以身作則,因為你是姐姐所以你要樹立榜樣,因為你是姐姐所以你該承擔姐姐的責任。我沒有覺得這個理論有什麼問題,和安然姑媽一樣因為從小就是這么認為的。

今年過年的時候和媽媽喝了些酒,我開始認真的跟媽媽說了一些真心話,其實這些話永遠放在心裡可能也會過去。但是我希望我能在人生這個旅程中更通透些,在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敞開心扉,解開心裡的結不留下遺憾。我說爸爸媽媽你們從小到大都按你們的意願來要求我,從來都沒有問過我喜歡什麼。我現在都記得我小時候我喜歡畫畫還喜歡捯飭家裡各種各樣的線團布匹,還因此被媽媽各種吼罵。我順便借著這個機會告訴老公,我脾氣暴躁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的父母脾氣都很暴躁,所以不能怪我,我老公的性格和安然男朋友一樣,也只是笑笑。我告訴媽媽我現在都記得小學時全校買校服就我一個女生是買的藍色(男款)的',還要求我只能留短發,每個月必須去理發店剪頭發是我當時最不情願的一件事。我認真的告訴媽媽,我小時候不被允許做的事我現在都允許我女兒做。話說的太重可能傷到了媽媽的心,她也認真的告訴我:「我最後悔生下的就是你。」當然我完全沒有把這句話當真,媽媽是一個看似堅強又無比敏感的人,說完那席話的第二天我們就和好了。其實我真心是過了一個很自由快樂的童年,只是誰的原生家庭會如此完美不曾留下過一點遺憾呢,我媽媽說那幾年她真的沒有那麼多精力來顧上我,在我童年歲月里的很多年媽媽都在忙著生下一個又一個。而現在的我也越來越相信命運和緣分這個東西,我告訴羅先生我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仁懷可能就是為了在那個時間和他相遇,相信了這一點,我連和他吵架都沒有興趣了,命運安排好的,接受就是了。我是姐姐這一點我也相信是命運安排了的,緣分是個玄學,我更相信是緣分把我們這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媽媽雖然在我童年裡感覺缺席了很多年,但是依然不影響她是一個好媽媽,不影響我對她的尊重和愛。可能到現在我也沒有解開」為什麼你們一定要生兒子「這個結,但是我現在更明白了獨立個體的概念,父母是獨立的個體,那是他們的選擇,同時他們也為此承擔了這個選擇的後果和責任,他們活在他們的年代,有那個年代的認知體系。他們給予我生命之後,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有自己的認知體系,不是互相都能在一個頻道上溝通和交流的,但不影響我們依然是最親的人。

如果我是安然,我最後也會做出和她一樣的選擇,只看時間點做選擇會太計較眼前,看人生這條線上,會明白人生很短,每個人都很忙,能一直陪伴左右的真的只有家人。

E.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1

前天去觀看了一部很感動的電影——《我的姐姐》。

對於這部電影,我從春節開始就想看,可惜4月2日才播出。反復看了許多遍預告,我的淚下來了。無疑,電影一定更感動。

剛開始,安然(電影主角)陷入失去父母的悲痛,她的父母因為被車撞死了。安然才知道和父母分開的四五年時間里,生了弟弟安子恆(安然的弟弟)。一家人都希望她能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她認為撫養了弟弟,她這一生就完了。

姑媽說:「長姐如母!」長姐如母,多麼地輕抄淡寫啊。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多少個姐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姐姐們不得不去撫養弟弟。

那天在外地上大學的哥哥放假回家幾天,我們去飯店吃飯。服務頁是一個年輕的姐姐,媽媽問她:「小姑娘,你多大呀?」姐姐的年齡讓我出乎意料——21歲。

姐姐因為生計問題,不得不出來工作。她還有兩個弟弟,這樣家庭的思想非常傳統,還是那四個字——長姐如母。

21歲,本應是上大學的年紀,卻因為一句「長姐如母」,這一生就這么完了!

像這樣的家庭,中國還有許多。做為一個女孩兒,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家庭的長姐都能成為母親的角色。

這部電影看哭了我,如果你是姐姐,如果你家有個長姐,請你一家人一起去看《我的姐姐》吧!希望能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2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系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著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著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裡帶孩子,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為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為命。人類之間,有著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3

剛剛看完《我的姐姐》,想來抒發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這部電影真的是無時無刻戳中我的淚點,姐姐的無奈及弟弟的做法,真的是反映了這個社會對姐姐的「惡意」。

首先,這部電影共有三對姐弟,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姐弟一對,安然父親一對,安然母親也是一對。其實說實話,我到最後還是不曉得為什麼他們的父母為了生個兒子,讓女兒成為一個「殘疾人」,難道兒子真的這么好嗎,我一度以為後面會有個什麼反轉,解釋再生一個相差十幾歲的兒子的原因,但到了後來都沒有,也許,也解釋了,就在那個十三號床孕婦的那裡。

而對於姑媽這個姐姐,剛開始真的一度以為這個人是個爛好人,結果到了後面,我發現,原來姑媽也有自己的夢想,就在即將碰到的時候,卻被弟弟生了孩子,被自己的母親強行喚回來照顧自己的侄女。當看到姑媽對著那組俄羅斯套娃講俄語時,我再一次哭了,好像知道了最外面的套娃底座丟了的「背後深意」。

最後一對安然母親這一對姐弟,其實沒有講太多,但看到舅舅每個月都會去看望姐姐的墓地時,安然對他說「有時候我真以為你才是爸爸,不對,是想」的時候,再想起安然爸爸對安然的「教育」時,我好像知道了也許舅舅也是適合成為一個好父親的,若當初沒有年少輕狂的話。

再然後,我好想說說我對安然和她男朋友的看法。其實,我覺得他們的分開一切都早有準備。從他對陳醫生的道歉,再到安然第一次見家長,他們家對婚後生活的規劃,我個人認為大部分女生都會感到心累。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想法了。可能文筆不是很好,不能表達清楚我的想法。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4

今天下午我們去電影院看了《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它和《你好,李煥英》一樣都是催淚劇。

故事的開始女主安然的父母,因為車禍而離世,只留下了一個和安然從來沒有見過的弟弟安子恆,因為血緣關系,安然要扶養她的弟弟,可她要考研,要離開這個城市,她不能為了她的弟弟而放棄離開這座城市的機會,她恨她的父母,從她大學開始,就再也沒有動家裡的.一分錢,她回到她小時候生活的家,家裡沒有一點她的痕跡,只有她弟弟和她父母的,她想把安子恆交給別人撫養。

安子恆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在童年最好的時光他的父母離世,隨後他就知道他有一個姐姐,他討厭姐姐他不想要姐姐,他想要媽媽爸爸,但是感情改變了他,他知道姐姐想把他撫養給別人,他也知道他成為姐姐的累贅,他偷偷聯系了領養人,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原本討厭弟弟的姐姐,恨不得把他送人,但是當真到那一刻的時候,她發現她自己做不到,她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他也是她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當安然知道弟弟安子恆聯系領養人時,哭了,她不明白弟弟為什麼這樣做。

當安然來做最後的領養手續時,她沒有簽下去字,她反悔了,她不想把弟弟給別人,她拉起弟弟的手跑,她笑了,電影從頭到尾讓人笑次數少之又少,這一次她一直在笑,她的弟弟也是。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5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麼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願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麼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願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願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F. 我的姐姐觀後感

電影中有個時而自私,時而大愛的姑媽。她年輕的時候學的是俄羅斯語言,本可以出國留學,可是她的媽媽卻讓她趕緊回家,照顧她弟弟剛出生的孩子,就是電影的主人公-姐姐,然後她妥協了,放棄了去見識外面世界的機會,一輩子就呆在這個小縣城裡,過著大多數人的一生,照顧家庭、照顧孩子、把自己的身心都放在家庭,即使這個家庭帶給她的是生活的雞毛蒜皮,她也把自己留學的夢想深深地埋在了心裡。

電影的前篇,她一直阻止「姐姐」追尋自己的夢想,教導她要為了弟弟,放棄自己的生活。電影的末尾,她最終放棄了阻止,讓「姐姐」按照自己的內心去選擇想要的生活。

我們最後變成什麼樣,大都是周圍的環境限制了成長的方向。見識了大且遼闊的世界,見識和經歷,各種形形色色的狀態和人生,我們才能得到成長,找尋到自己的人生。因為見過的世界太少,所以會覺得自己就應該過這樣的人生,這可能就是大多數在「舒適圈」的生活狀態,又不甘心自己的一輩子就這樣度過。


G. 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後感1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麼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願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麼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願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願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後感2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系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著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著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裡帶孩子,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為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為命。人類之間,有著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後感3

一場車禍,導致一場重大變故,父母意外離世讓故事主角安然面臨一個抉擇,是放棄考研夢想全力撫養自己未見幾面的弟弟還是堅持夢想去北京發展。

影片中的幾個角色都帶有悲情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飽滿。安然,姑媽,舅舅。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的難處。

安然從小的遭遇就很不幸,由於生活的城市重男輕女,安然父母為了生兒子,讓安然裝瘸,騙別人女兒有殘疾。洗澡被親戚偷看。這些都給安然的童年造成創傷。這也是為什麼安然不想留在這個城市的原因。

姑媽,童年時也和安然有過相同的經歷,不受疼愛,睡覺被蚊子咬醒發現母親晚上偷偷切西瓜給弟弟吃,這些都在烙姑媽的腦海里,由於這些重男輕女意識的灌輸與潛移默化。姑媽也漸漸習慣且接受。若不是安然對這一近乎法則的質疑與對抗,估計最後也難以讓姑媽走出來。

縱觀整部影片,安然和弟弟的相處模式的變化是值得回味的,演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讓我覺得情感表達十分到位。從「我不管」到「我要管」,張子楓對安然角色的情感的塑造拿捏恰到好處。

其實,影片中值得探討的點還有很多,特別是姑媽和安然一起吃西瓜對話那場戲,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在這我也就不一樣列舉了。

H. 《我的姐姐》觀後感

《我的姐姐》觀後感6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姐姐》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姐姐》觀後感1

前天去觀看了一部很感動的電影——《我的姐姐》。

對於這部電影,我從春節開始就想看,可惜4月2日才播出。反復看了許多遍預告,我的淚下來了。無疑,電影一定更感動。

剛開始,安然(電影主角)陷入失去父母的悲痛,她的父母因為被車撞死了。安然才知道和父母分開的四五年時間里,生了弟弟安子恆(安然的弟弟)。一家人都希望她能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她認為撫養了弟弟,她這一生就完了。

姑媽說:「長姐如母!」長姐如母,多麼地輕抄淡寫啊。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多少個姐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姐姐們不得不去撫養弟弟。

那天在外地上大學的哥哥放假回家幾天,我們去飯店吃飯。服務頁是一個年輕的姐姐,媽媽問她:「小姑娘,你多大呀?」姐姐的年齡讓我出乎意料——21歲。

姐姐因為生計問題,不得不出來工作。她還有兩個弟弟,這樣家庭的思想非常傳統,還是那四個字——長姐如母。

21歲,本應是上大學的年紀,卻因為一句「長姐如母」,這一生就這么完了!

像這樣的家庭,中國還有許多。做為一個女孩兒,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家庭的長姐都能成為母親的角色。

這部電影看哭了我,如果你是姐姐,如果你家有個長姐,請你一家人一起去看《我的姐姐》吧!希望能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我的姐姐》觀後感2

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啊,可是我只有你了。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了」

「我只有你了」

「我拚命的努力是為了什麼,為了去更遠的地方」

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和我感同身受,我也想安然一樣,在努力,加倍的努力逃離這個地方,逃離這里的人,我加倍的努力為了讓你們覺得我不是一無是處,可我好像錯了,我的一開始就是錯的,我的出生就是錯的,一點做的不好的地方,除了不盡的謾罵好像就只是不盡的謾罵。

感同身受的逃離這里,讓你們正眼看我一下,可我好像永遠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我永遠都不完美,可又有誰會是完美的呢,每天被灌輸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我本就不應該享受富貴,我和別人家不同,受夠了,真的要受夠了。我好像什麼都做不好,我好煩,好像所有人都不喜歡我,我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人,你們都不是完美的人,幹嘛要讓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千千萬萬個人想要逃離現在擁有的生活,去更遠的地方,看更遠的世界,真當我走到了那一步,又會說什麼一年四季不著家,眼裡還有沒有長輩,自相矛盾可能就是長輩了吧。

其實這部劇也反映了現實中很多這樣家庭的人,一隻想要飛走的鳥,卻突然被什麼東西束縛了,明明可以去看看更遠的世界,卻只能在這小小的籠子里看看周圍的小世界,一生也就這么過去了。好可悲,真的好可悲,明明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但如今也只是在這鳥籠里看看周圍的世界。

《我的姐姐》觀後感3

或許,天災,人禍,就是如此的突然。

一個大大的災難,悄悄降臨。一場意外的`車禍,帶走了安然的父母,留下了她和一個上幼兒園的弟弟。一邊是她神之嚮往的北京,一邊是相依為命的弟弟,不知所措了,獃獃地望向父母的墳地,淚如泉涌。

安子恆,她的弟弟,從小就經歷了至痛之災。深邃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了對父母的依戀與懷念。哪怕是作為旁觀者的我,也被真誠地打動,一個幼小的心靈,本該在父母的懷抱中嬉戲玩耍,卻只能睜著大大的眼睛去打量黑暗的夜,沒有繁星,沒有光明。

留一盞燈,為你斷後。

為了能去考研,安然一開始想把弟弟給其他人家,他和自己相差了十幾歲啊。「姐姐也是人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血濃於水」這一詞我們是再也熟悉不過了的,但絕對不會有很多人會為一個人而放棄所有。因此,安然在將弟弟送給別人時,一直在深深地思考,而當真正忘不了一個人時,無論你怎樣做,那人的背影在你心中是永遠揮之不去的。

我們並不能去選擇自己的人生,卻可以去抉擇未來所要走下的路。身前,身後,都有可能會佇立著一個背影,既然是無法切斷的血脈,那就讓我們去考慮一下。倘若在前,便為後者撐起一把傘,舉起一盞燈,倘若在後,便為擋雨之人相伴默默而行,即使無言,也會情深意切。那是上天的安排和回應,那麼,就讓我們去掌握,去珍惜吧。

留盞燈,為你斷後。

《我的姐姐》觀後感4

一場車禍,導致一場重大變故,父母意外離世讓故事主角安然面臨一個抉擇,是放棄考研夢想全力撫養自己未見幾面的弟弟還是堅持夢想去北京發展。

影片中的幾個角色都帶有悲情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飽滿。安然,姑媽,舅舅。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的難處。

安然從小的遭遇就很不幸,由於生活的城市重男輕女,安然父母為了生兒子,讓安然裝瘸,騙別人女兒有殘疾。洗澡被親戚偷看。這些都給安然的童年造成創傷。這也是為什麼安然不想留在這個城市的原因。

姑媽,童年時也和安然有過相同的經歷,不受疼愛,睡覺被蚊子咬醒發現母親晚上偷偷切西瓜給弟弟吃,這些都在烙姑媽的腦海里,由於這些重男輕女意識的灌輸與潛移默化。姑媽也漸漸習慣且接受。若不是安然對這一近乎法則的質疑與對抗,估計最後也難以讓姑媽走出來。

縱觀整部影片,安然和弟弟的相處模式的變化是值得回味的,演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讓我覺得情感表達十分到位。從「我不管」到「我要管」,張子楓對安然角色的情感的塑造拿捏恰到好處。

其實,影片中值得探討的點還有很多,特別是姑媽和安然一起吃西瓜對話那場戲,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在這我也就不一樣列舉了。

《我的姐姐》觀後感5

今天下午我們去電影院看了《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它和《你好,李煥英》一樣都是催淚劇。

故事的開始女主安然的父母,因為車禍而離世,只留下了一個和安然從來沒有見過的弟弟安子恆,因為血緣關系,安然要扶養她的弟弟,可她要考研,要離開這個城市,她不能為了她的弟弟而放棄離開這座城市的機會,她恨她的父母,從她大學開始,就再也沒有動家裡的一分錢,她回到她小時候生活的家,家裡沒有一點她的痕跡,只有她弟弟和她父母的,她想把安子恆交給別人撫養。

安子恆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在童年最好的時光他的父母離世,隨後他就知道他有一個姐姐,他討厭姐姐他不想要姐姐,他想要媽媽爸爸,但是感情改變了他,他知道姐姐想把他撫養給別人,他也知道他成為姐姐的累贅,他偷偷聯系了領養人,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原本討厭弟弟的姐姐,恨不得把他送人,但是當真到那一刻的時候,她發現她自己做不到,她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他也是她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當安然知道弟弟安子恆聯系領養人時,哭了,她不明白弟弟為什麼這樣做。

當安然來做最後的領養手續時,她沒有簽下去字,她反悔了,她不想把弟弟給別人,她拉起弟弟的手跑,她笑了,電影從頭到尾讓人笑次數少之又少,這一次她一直在笑,她的弟弟也是。

《我的姐姐》觀後感6

今天媽媽帶我們去電影院看了《我的姐姐》這部電影,我老早就想看這部電影,今天終於實現了。由這部電影我想到了現實生活當中我的姐姐可可,先讓我給你們介紹介紹這部電影的內容吧!

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張子楓,她飾演的安然在上大學的時候,她的媽媽生了一個弟弟,後來她的爸爸媽媽出車禍去世,撫養弟弟的責任就落在了她身上,一開始當姐姐的安然並不願意養弟弟,覺得憑什麼要她管,她跟弟弟不熟,她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後來她們姐弟兩個相處的很好,大結局是安然原本是想要把弟弟給送走,但最終還是把弟弟給帶回來了。

由這部電影我聯想到了可可,想起了星期四下午的一節體育課,我們要測400米跑步,王老師把我分配到了一個全是男生的組,畢竟我是一個女生,哪裡跑得過男生呢?可可她就特別著急,使勁給我加油,但是女生的人數比男生的人數少得多,哪裡抵擋得住男生給他們的朋友加油的聲音呢,於是可可就使出全身的力氣大喊:貝貝加油!我奮力跑向終點得了第2名,讓我感動的是可可不僅在我跑的時候給我加油,還跟著我一起跑,我跑完之後可可和龍煜氣喘吁吁的來到了我身邊鼓勵我說:下次就可以得第1名了。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的跑步成績一直都是我們那一組的最後一名,可可她毫不在意,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著我,五年級我超越了以前的我,打破了我的記錄,撕掉了那個貼在我腦袋裡跑步最後一名的標簽。

不管是電影里還是現實生活里,我都覺得姐姐是偉大的。

;
閱讀全文

與我的姐姐電影觀後感4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教父2中的完整劇情 瀏覽:790
泰國電影為什麼那麼色情 瀏覽:363
泰國餓死鬼電影解說 瀏覽:292
墨水心完整電影 瀏覽:115
月光光心慌慌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562
國語完整版聖境預言電影 瀏覽:706
電影霍華德庄園演員 瀏覽:157
拍電影演員 瀏覽:766
彈棉花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72
古裝的電影的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484
唐三電影演員表 瀏覽:45
美國電影演員表圖片 瀏覽:982
電影小鎮配音樂 瀏覽:970
電影結局是被釘住後腦勺 瀏覽:470
S合夥人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18
大買賣2001電影 瀏覽:416
孫興的一部電影 瀏覽:391
電影里龍圖片 瀏覽:433
三年級下冊電影中的英語 瀏覽:164
帶有計劃名字的電影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