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破曉徂徠山電影觀後感

破曉徂徠山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12 20:00:15

『壹』 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起源,特點,如何鑒賞)

一:詩歌的起源和勞動有關系。 有充分資料證明,文學誕生於以勞動為中心的人類生存活動,最早的文學樣式是原始勞動歌謠。
二: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三: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貳』 山東泰山的導游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遊、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遊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築群有22處,總建築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築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岩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像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聖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的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雲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雲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雲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雲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雲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雲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雲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雲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雲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綵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雲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後初晴,大量水氣蒸發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雲致霧。有時大片雲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雲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雲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雲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這就是著名的「雲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寶光」俗稱「佛光」,多出現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的前懷,地勢相對低凹,雲霧較為濃密且較穩定,在彌漫背後照來,人影呈現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燁燁生輝,彩環呈現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雙環,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遊客舉手投足,光環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後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岩石、房頂,凝結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岩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後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泰山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展歷史的文明篇章。現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嶽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麼成為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五嶽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亘100餘公里,盤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於山後,以後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佈道,建觀築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遊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餘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作,是根據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餘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後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築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後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築規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牆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於「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境感應的心理狀態,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傑作。其二,在建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築結構的創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築,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築,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築,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築,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築等。其三,從建築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便實厚重,充分體現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築思想。

泰山古建築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建築與會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築典範,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和深化自然環境。由於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於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並名揚全世界,成為全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在的東路,遊人在泰安火車站下火車後,可先游岱廟,然後從岱廟後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後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原來的西路),從泰安火車站下車後,可乘游覽汽車沿環山公路經黑龍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後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安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游覽,仔細地去觀賞。

『叄』 有關花的神話或傳說故事,急啊!~~`~~~~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故事1:相傳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於是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將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一生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後來那小夥子忘記了花神,可是花神卻忘不了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尊者都會上山採集朝露為佛祖煎茶的,於是她就選在那個時候開花,希望能見他一面,就一次,一次就夠了,只可惜的是,春去春來,花開花謝,韋陀從未出現過她的面前。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曇花又名韋陀花。
故事2: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麗而盈弱,四季開著小小的、潔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綿長。
一個年輕憐花的小夥子每天精心照顧著花神,施肥、捉蟲、澆水。(呵呵,是不是很像絳珠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啊?)兩個人日久生情,相愛了。
佛祖知道了,很生氣,要拆散兩人。小夥子被送到普陀山上習佛,並賜明韋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卻前塵。而花神被貶做一年只能開一次的曇花。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
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採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
或許還要過了很多很多年,韋陀無意間的回頭,或許會看見那無怨無悔為他盛開了幾千年的小小的曇花,或許會記起曾經在很久很久以前,他曾如此的愛過那朵美麗的花。贊同77| 評論(3)

『肆』 《徂徠山起義》觀後感600字的初中作文

寫作思路:先寫出電影的主要思想,然後寫出自己在觀看電影過程中得到的感觸。

正文:

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

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

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

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

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

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

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

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利糟蹋生命,浪費時間。」

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

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

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

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伍』 作文以尋訪紅色足跡為主題(不少於600字)

尋訪紅色足跡
今天,秋高氣爽,天高雲淡,趁著好天氣,我們來到了徂徠山遊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極了!忽然,一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展現在我們面前,走近一看,原來是徂徠山起義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它是1987年為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紀念碑,徐向前題寫「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武中奇題寫隸書碑文。
看著這座碑,讓我心潮澎湃,想起當年的徂徠山起義!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發動泰安、新泰、萊蕪、泗水等地群眾和平津淪陷區的流亡學生,在此誓師,宣布抗日武裝起義,編為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洪濤任隊長,趙傑任副隊長,黎玉任政治委員。隊伍以徂徠山為根據地,轉戰於魯中南地區,經過短期訓練後,1月中旬,部隊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進發。途中,得知敵人要從大汶口去新泰便決定伏擊敵人以打擊敵人、鍛煉部隊。部隊從二、三中隊中挑選了部分精幹人員和武器,由趙傑、封振武率領,26日拂曉隱蔽進入設伏陣地寺嶺村。下午15時,日軍的一支馬車運輸隊由大汶口方向進入了伏擊圈。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士們向敵人猛烈開火,排子槍、手榴彈,打得敵人人仰馬翻,打響了四支隊抗日的第一槍。但是戰斗中,三中隊班長楊桂芳在抽出大刀要沖上去砍鬼子機槍時不幸被敵人的槍彈擊中胸口兒壯烈犧牲,成為四支隊創建以來的第一位烈士。
徂徠山起義是山東省委直接發動領導的一次起義,發揮了山東抗戰的源頭作用、山東抗日隊伍的種子作用,在山東首次打出了八路軍的旗號,打響了山東省委獨立領導山東抗戰的第一槍,揭開了山東省黨組織獨立自主領導抗戰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間,全省共爆發了十餘起較有影響力的抗日武裝起義,而泰安地區這兩場起義為今後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破曉徂徠山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戀人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69
韓國電影IRIS圖片大全 瀏覽:315
首都電影院官方網站 瀏覽:980
香港電影大富豪 瀏覽:684
電影用歌詠鄉愁作為背景音樂 瀏覽:747
老夫子電影粵語版 瀏覽:489
韓國大叔馬東錫電影名字 瀏覽:63
一個網站看電影的 瀏覽:160
叩我網app怎麼買電影票 瀏覽:120
電影節可以購套票嗎 瀏覽:721
捕王鎧甲大電影完全版 瀏覽:846
我們想去看電影英文怎麼說 瀏覽:73
電影老師我想對你說英文歌英文歌曲 瀏覽:302
泰國電影怪事 瀏覽:755
鄧超導演的電影是哪一部 瀏覽:695
小孩子韓劇電影大全 瀏覽:128
古裝色情影電影大全 瀏覽:6
一部在紐西蘭的愛情電影 瀏覽:388
活著韓國電影觀看完整版有字幕 瀏覽:253
愛情睡醒了電影第一集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