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一個鋼琴家的電影觀後感

一個鋼琴家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7-17 22:34:06

⑴ 誰有電影鋼琴家的觀後感

又一次得說「終於」了——終於看完了《鋼琴家》。
最近看了兩部關於鋼琴演奏者的電影,《海上鋼琴師》和《鋼琴家》,如果說《海上鋼琴師》更多的表現了1900對於音樂的近似膜拜的追求,那麼《鋼琴家》則是赤裸裸的以人性的名義踐踏了藝術。所謂「踐踏」並非是說電影本身對藝術採取了蔑視的態度,而是說當藝術和人性沖突時,作為人,作為需要生存下去的個體,我們不得不拋棄藝術。
電影的開場,以黑白鏡頭真實的再現了二戰前夕華沙紛繁的民眾生活,而後隨著背景音樂,我們終於看到了Wlady的手翩翩飛舞於琴鍵上,以一種愛撫戀人的輕柔撫摩著琴鍵。那雙手,看起來年輕而光潔,雖然說實話,那真的不是雙很漂亮的手。然後鏡頭移向Wlady的臉——年輕瘦削,細長的眼睛裡流露著藝術家的純潔,薄薄的嘴角無聲的訴說著藝術的柔弱和易碎。音樂如流水般細細淌過,溫柔得讓人想永遠的沉睡於其中,正當我們淫浸於這樣輕靈的鋼琴的音符跳動里時,忽而第一次炮聲撲面而來,如定音鼓般沉悶壓抑,Wlady沒有驚恐,繼續輕撫著他的愛人,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滿柔情。而後又一次,劇烈且強硬,當我們以為Wlady會繼續不為所動時,沉迷於鋼琴演奏中的Wlady被震動了,緊接著玻璃破碎的聲音驟然響起,而鋼琴聲卻繼續纏綿,可是再一次的,當玻璃被炮火震碎,鋼琴聲也在一片雜亂中戛然而止。我們幾乎可以看到Wlady的身體不由自主的在著這樣的破壞聲中顫抖了一下。
電影在開場時似乎就預言了這樣一個結局——當人類面臨藝術與生命的選擇時,我們不得不放棄浪漫而選擇實際——沒有生命,從此便再不會有藝術。藝術在戰火面前顯得羸弱而無助得如同寒風里最後一朵戰栗著開放的玫瑰,雖然美麗依舊,但這份奄奄一息的羸弱美麗又能堅持多久呢?記得曾經聽到過一個比喻,戰爭與藝術,就像槍炮與玫瑰——即使在槍林彈雨中,玫瑰也能夠瑟縮著盛開,可是盛開了,又能在炮火的夾縫中苟延殘喘多久呢?
而在戰爭的炮火里,仍然不能扼止我們追尋愛情的本性——鋼琴家以輕佻和嘲諷的表情輕笑著說,也許某天我們可以一起演奏肖邦,他在大提琴家面前展示了他的無畏。可是到影片結束時,我不禁想問,他真的無畏么?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畢竟他最終沒有選擇玉碎,而是選擇了瓦全。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可是當我們的脖子已經被戰爭緊緊的勒住的時候,我們甚至連建業水都無法喝到的時候,我們還能選擇什麼?或者說,我們其實已經沒得選擇了。
To be or not to be?是生存,還是死亡?這一點都不是個問題。
唯一讓我們欣慰的是,當人性殘忍的踐踏藝術時,我們的藝術家並沒有踐踏自己仍舊高尚的靈魂——他依然心中有愛的存在,相信愛的存在,依然熱愛著他的鋼琴,他的藝術以及他的生命。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經常出現——猶太鋼琴家的手指常常神經性的痙攣著——彷彿鋼琴的琴鍵就永遠的凝固在他的手指下一樣,此時往往會有悠揚輕遠的鋼琴聲作為背景音,緩緩的揚起,又緩緩的飄落。
對於很多人稱贊這部影片里描述的二戰中德國軍官和猶太鋼琴家的友誼,以及德國軍官對音樂和對藝術的崇敬心,我個人認為這是個絕對的誤導,影片的主旨顯然並非立足於此。對於這一點,影片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戰爭的定局已然呈現,而此時再多的屠戮也是枉然——德國人未必能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卻必定能夠理解生命的珍貴。
整個影片對人性的震懾以及對那些不幸生活在戰爭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Wlady最鍾愛的肖邦一樣,哀怨、悲傷,卻永遠不會失去生命的活性,音樂如水般潺潺著,生命和藝術也如水般涓涓不止,即使有戰爭,即使有磨難,我們依然會堅強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我們最大的勝利。
逝者已去,讓我們好好的珍惜自己,好好的、勇敢的活下去,為了我們心中那依稀閃爍的光明。

⑵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鋼琴家》觀後感作文,寫好作文需要反復總結經驗,對學生而言作文是很傷腦筋的,作文的內核和內涵無人願意了解,文采是點睛之筆,好的作文用詞不在優美更在准確,看完《鋼琴家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1

這是一部描述二戰期間生活在波蘭的一位猶太裔鋼琴家的故事,導演沒有用濃重的炮火和血腥的屠殺來表達戰爭的殘酷,他講述了一個弱者的故事。

他曾是上層社會的儒雅紳士,是波蘭最著名的鋼琴家,然而德國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他們大肆迫害猶太人,使波蘭的猶太人從50萬直降到6萬。影片中的鋼琴家一直是個懦夫,他從來沒有一絲反抗,他一直忍受、逃跑,經常可以看到他翻箱倒櫃地找食物,他要的很簡單,僅僅是生存。

看完電影,我經常回想起這樣一幅圖景,一個高大卻虛弱的身體,帶著一臉絡腮鬍子,狼狽不堪地跛行於已被完全破壞的房屋中,時不時地一些兇殘的德國大兵目無表情地從空曠的街道上踢踏而過……我在想,這些士兵,他們真的明白這場戰斗的意義嗎?一張擺在軍官桌前的全家福似乎在說,或許只是那個時代,那種環境造成了這一切,軍人的職責永遠只能是服從。

故事的結尾,一位德軍高級將領幫助了這位鋼琴家,是真的人性逆轉嗎?我想或許不是,或許只是因為他知道戰爭即將結束,或許他經歷太多的血腥,需要一些心靈的救贖,我以為他只是一個人,而人心都是肉長的。有人說這段描述是為了煽情,而我了解到這的的確確是真實發生的事實。

聽說鋼琴家的原型出過一本書,真實地講述了這段不堪的歷史,但由於內容涉及波蘭參與屠殺而被禁,很希望能知道書名,有機會一讀,我,只想了解那段真實的歷史。

影片的名字是鋼琴家,但我們卻極少聽到琴音,或許那個時代不容許美的東西蔓延,因為溫柔流淌的琴音會穿越人的心靈,洗滌人們心中邪惡的靈魂,或許那位軍官也是被音樂征服了。我注意到這位鋼琴師在自由年代彈奏的音樂是輕柔而舒緩的,好似一股暖流在身邊環繞。而當他帶著恐懼,在飢渴的狀態中為那位德國軍官演奏時,他手中流淌出來的音樂卻似乎在咆哮,在斥責德國人的暴行,他以為這是他最後一次演奏了,懦弱的他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一個猶太人的心情……德國軍官沒有怒,他似乎想明白一些道理,其實鐵蹄下的沉寂才是最強有力的控訴,他知道他們能征服一個民族的肉體,卻永遠征服不了這個民族的靈魂……(我很想知道影片中的這幾段鋼琴曲是什麼年代的曲子,原曲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到此,我還時不時地回想起那個落破的像被縛的耶穌像的鋼琴家,他怯生生地走進屋子,怯生生地演奏,他始終不忘抱著那個已經灑了大半的水罐,他實在太需要它了,所以僅管懦弱、僅管害怕,他卻始終抱著它,就像守著自己的一筆財富……

我想,或許我們不需要用槍炮去表達殘暴,也不需要用所謂壯舉來展示人格魅力,一個普通人的一段剪影,或許就能很好地解釋整個世界,這樣的藝術表達才最真實,最撬動心靈……

有人說波蘭人在這場戰爭中也表現的相當殘暴,所以波蘭人民不值得同情。我在想時間過去了這么久,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如何把這段歷史真實地還原,讓更多的人了解,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才是實實在在的。記得影片的結尾處,那位小提琴演奏家幫助鋼琴家找尋那位軍官,雖然他也曾受過很大傷害,雖然他曾很憤怒向德國戰俘吐口水,但他還是以德報怨,這是一種寬恕,對別人,也對自己。記得美國的南北戰爭之後,林肯總統被殺,臨死前說「不要報復」,或許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學習的。

鋼琴家的影片中有許多隱含的歷史背景,如果之前不能很好了解,對這部影片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近期了解了一些二戰的歷史,但還是感覺不足夠,未來要多了解,再回頭看這部片子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獲。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2

前幾天閑來無事,便在某奇搜騰電影,翻看翻看著,便發現了《鋼琴家》這樣一部電影。

第一印象便是這朴實無華的片名,《鋼琴家》,便不是說是一個鋼琴家或者是一個關於鋼琴的故事嘍?懷揣這這樣的好奇,我觀看了這部影片。

142分鍾的影片卻讓看後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可講的地方太多了,以至於讓人不知從何說起……

那就簡單說一些吧。

影片的開頭是美好的,鋼琴家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儀的女子,但突如其來的禁猶太令,讓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寫,所有的猶太人被迫搬遷到人為劃分的猶太區,受盡侮辱,歷盡險惡。猶太人彷彿牲畜一樣被軍官蔑視羞辱,也被世人所嫌棄。猶太人們被困在圍牆中,他們失去了新鮮的麵包,更失去了生而為人的自由。 而有些猶太人,不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個民族的節操,他們打罵同是猶太人的.別人而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別人眼裡,他們是那低聲下氣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還可憐的人。

這部影片中最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一幕,德國軍官發現了藏身的男主,卻沒有殺了他,而是聽著他的鋼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憶中,更甚於之後主動幫助男主給之於食物衣物。這位德國軍官本性並不是壞的,而是由於戰爭的殘酷而不得不去戰斗殺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鋼琴家的求生欲後而引起共鳴。雖然最後他的確是死了,但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戰爭,對於這個世界的危害是極大的,而對於一個家庭,對於個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擁有的所有,而這些情況,在戰爭是最為常見的,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極其深刻的以一個平常藝術家的親身經歷刻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表現出了一個人對生的渴望,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厭惡戰爭而對生活抱以希望。總之,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鋼琴家電影觀後感3

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列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遠處有行人走過。他們不會明白這個倉惶的男人經歷了什麼。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邁出那一步。

靠在牆上的時候,驚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影片中對於人性的刻畫已經被太多文字所贊美。那種客觀的'視角,描述了整個時期的狀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

羅曼·波蘭斯基導演在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著第三視角轉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爭的殘酷。在表現屠殺和局部戰爭時,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出來。在街頭無辜被殺害的流民,親手殺死自己嬰兒的母親,不明白要拿錢做什麼卻執著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沒有人情的猶太警察,只因為問了一句話而被槍殺的婦女...這些都被審視的鏡頭表露出來,令人情緒沉重。

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殘酷悲歌。

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瓦列在極端困頓狀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飢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這些都是細節,而正是細節決定了影片的深刻。

而這部影片真正令我著迷的,則是它獨特的視角。

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個鋼琴家,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他逃脫死亡的同時也在雕刻著死亡,帶給我們一種生的期望,給我們勇氣應對我們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記得上課時,老師向我們分析這首肖邦第一敘事曲。說它是肖邦為了祖國和戰爭而寫下的曲子。那時並不能夠理解這其中的含義,匆匆記下了曲式分析要點,還有那些美麗的和聲。好吧,該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該柔情的地方,就柔情。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然後到了上課時,老師很不滿意地告訴我們,你們的演奏沒有靈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師想要表達的東西。因為那個德國的軍官,居然讓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許它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唾棄,然而美的事物終究是不分國界的。

⑶ 《鋼琴家》的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鋼琴家》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鋼琴家》的觀後感1

五月三十日星期一,老師讓我們全班欣賞一片好影集,引發我很多的思維,我在想如果當我擁有驚人的某種天賦,而表現卻是一種病態的狂熱時,無論如何,那一定是處於接近天才的時刻到了,那到底我是幸運的還是不幸運的孩子呢?天才與白痴我想往往只界於一線之間,應該看當事者如何呈現出他所領悟的狀況,所以常聽媽媽說:「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自己的領域里,他無法以我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他們要表達的事件。」所以精神病應該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把他的思緒拉回現實就好了,我們不是常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一些影星,經常因為受到一些重大打擊後就發瘋了,他們一定是把自己的思考封鎖起來,只要能找出正確的鑰匙打開那一扇門,一定就可以解救他們的,我在想那一些編劇與導演一定有念過醫學相關的書籍,要不然那些發瘋的影星到後來都會不葯而愈,真是奇怪呢!

如果我的父、母像主角的父親一樣那麼嚴厲霸道時,我一定會找個時間悄悄的離家出走,可是我又沒有錢這個方法一定行不通的,我需要再好好的想看,因為讓小孩在一個完全封閉的教育及沒有自己的主見環境下長大,不管任誰都會發瘋的,幸好我的家人不是那樣的人,他們會耐心的教導我和弟、妹,幫助我們打好基本的基礎,可是當我們犯錯時,還是會有所處罰的喔!可是我知道這是他們愛我們的方式,因為我和弟、妹都是爸媽的心肝寶貝,如不是我想他們根本懶的理會我們,而放任我們做任何事,因此我認為罵和打都是「愛」的一種方式,只要是當的體罰有何不可?套一句媽媽常說的話:「人要鞭策才會長進,以免長大不像樣。」人是要經過多次的打擊和失敗才會的,所以不斷的打擊、失敗是會讓人持續的成長,今後我不知還碰到多少的挫折與瓶頸,我一定會堅強的走過,因為我有一群愛我的家人。

關於《鋼琴家》的觀後感2

前幾天閑來無事,便在某奇搜騰電影,翻看翻看著,便發現了《鋼琴家》這樣一部電影。

第一印象便是這朴實無華的`片名,《鋼琴家》,便不是說是一個鋼琴家或者是一個關於鋼琴的故事嘍?懷揣這這樣的好奇,我觀看了這部影片。

142分鍾的影片卻讓看後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可講的地方太多了,以至於讓人不知從何說起……

那就簡單說一些吧。

影片的開頭是美好的,鋼琴家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儀的女子,但突如其來的禁猶太令,讓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寫,所有的猶太人被迫搬遷到人為劃分的猶太區,受盡侮辱,歷盡險惡。猶太人彷彿牲畜一樣被軍官蔑視羞辱,也被世人所嫌棄。猶太人們被困在圍牆中,他們失去了新鮮的麵包,更失去了生而為人的自由。而有些猶太人,不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個民族的節操,他們打罵同是猶太人的別人而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別人眼裡,他們是那低聲下氣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還可憐的人。

這部影片中最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一幕,德國軍官發現了藏身的男主,卻沒有殺了他,而是聽著他的鋼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憶中,更甚於之後主動幫助男主給之於食物衣物。這位德國軍官本性並不是壞的,而是由於戰爭的殘酷而不得不去戰斗殺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鋼琴家的求生欲後而引起共鳴。雖然最後他的確是死了,但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戰爭,對於這個世界的危害是極大的,而對於一個家庭,對於個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擁有的所有,而這些情況,在戰爭是最為常見的,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極其深刻的以一個平常藝術家的親身經歷刻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表現出了一個人對生的渴望,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厭惡戰爭而對生活抱以希望。總之,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⑷ 《鋼琴家》觀後感

  《鋼琴家》是我比較喜歡一部電影,選擇觀看它的時間正好是2020年1月初,武漢疫情大爆發的時候,那是一段令人心痛的時間,我們突然被剝奪了人生自由一樣地被關在家裡,最佳選擇當然就是網上追劇。

      我特別愛看BBC出品的英劇,大多數講述的都是二戰期間的故事,《鋼琴家》也不例外。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

    這部電影帶給我強烈的心靈震撼,首先男主的音樂才華、藝術造詣和當時的殘酷的戰爭背景形成強烈的反差與對比。藝術帶給人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具有藝術才華的人本不應該受到菜米油鹽的困擾,更何況是殘酷的戰爭;而無情的戰爭對脆弱的人類的摧毀是毀滅性的,很多人為此喪失生命、無家可歸、朝不保夕……

      而最終男主因為自己的音樂才華感動了德國軍官獲得了最後的生存機會,這不禁令人感嘆,具有一技之長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多了一門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危難時刻盡可以救自己的命。所以看完電影我就在想,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讓自己學習一門技能,一個能讓你與眾不同的東西,不像電影里能夠救命,至少也能讓我們有限的生活獲得更高的價值。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戰爭」與「病毒」哪個更加殘酷?戰爭中的敵人是看得見的,而病毒是看不見的,一個是明槍明刀,一個是暗箭難防。似乎隱形的病毒更具殺傷力,但是看到戰爭中的人們被從自己的家園趕出去,居無定所,朝不保夕,隨時面臨著失去生命,而面對疫情,我們至少還可以選擇在家裡呆著,這樣看來,似乎戰爭更加殘酷些。一向不愛討論政治的我,真心希望不要再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人類的糾紛,因為生命太短暫,活著又是那麼不容易。

    整個劇情的亮點就在於,最後男主通過自己的琴聲得到了德國軍官的憐憫,不但沒有殺害他,反而給他提供食物和衣服,幫助他活到了戰爭結束。對這個德國軍官的人物刻畫,反映出人性善良的一面,就好像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不如意,但是即使是那些你不喜歡的人和事也會有他好的一面,所以對於生活我們應該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相信真善美,從而充滿希望地活著!

    看完這部電影,覺得更加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因為比起戰爭中的人們,我們擁有的實在是太多了……

⑸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篇

觀後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 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下面我給大家整理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生於船,死於船, 1900 是他獨有的名字,鋼琴是他終生的伴侶,大海是他靈感的源泉,寬廣的大海賦予了他活力、 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徹的心靈,他的手隨著波濤的搖曳盡情演奏,心卻神遊大地,無所不往,他便是這樣一位特殊而又神秘的海上鋼琴師。 1997 年導演 朱塞佩 · 多納托雷將這位賦予傳奇色彩的鋼琴師的一生搬上了電影熒幕,也造就了一段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的海上鋼琴師有太多的別於常人的地方,這也讓觀者能夠無限的思索 、探尋,以至於 反思 人生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應該如何棲居?人應該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影片《海上鋼琴師》沒有給我們最終的答案,盡管如此,它卻指引我們去思考這一切。 1900 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上帝賜予了他天才的靈感以及一雙無可媲美的靈巧雙手,大海與他融為一體,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鍵上馳騁,演奏出無限的樂曲,你會認為他是上天的寵兒,但他卻是一名社會的棄兒,從小成長與船上,養父丹尼因他 沒有任何出生證明文件,害怕被人搶走,以至於不允許他離開船半步,他沒有做為社會存在的證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過客, 1900 僅是他們記憶中的一瞬,隨著他們的遠行而淡忘, 1900 僅有一位朋友 小號手麥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歲月使得他們互相依存,但這微薄的依存是無法證明 1900 的存在的,以至於與世界隔閡,這正是他的.可悲之。,他曾試圖下船,卻又退卻了,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因為那無限蔓延的城市讓他看不到盡頭,下船之後他不知該走向何方,這種茫然的恐懼圍繞著他,終究釀成與弗吉尼亞號共赴大海的慘劇。

1900 的樂曲不應在凡世,應該留於天堂,他的音樂才華不僅使他的名字流傳於弗吉尼亞號上,也驚動了當時物慾橫流的世界,爵士樂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戰,在波濤洶涌的郵輪上,一場較量無可避免,這不僅是名利之心與純凈心靈的較量,還是凡世樂音向天堂之聲的沖擊,事實證明,純潔的心靈才能譜寫動人音符,挑戰者在嘲諷聲中狼狽地逃離, 1900 的音樂也因此為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然而正如 1900 能在樂隊演出中喊出的:「 Fuck the regulations! 」,將規定拋之於腦後,面對社會的誘惑,他只回應了一句:「音樂是不能和演奏者分離的」,將已將錄制好的樂曲奪走,選擇了孤獨的音樂,放棄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回答,他鞭笞了當時的拜金主義思想和對權勢的狂熱,引出了埋藏於人內心深處的吶喊,純凈的心靈容不得玷污!

麥克斯曾試圖用財富以及名利勸說 1900 下船,而 1900 做了真實的回答:「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 — 我並不羨慕」。這是何等淡然的心態,以至於不由得拷問自己,當我面臨如此抉擇之時,是否能這樣取捨,存在於社會聯系之中的我們有多少不願為而又不得不為之的東西,驅使著這一切的終究是我們內心的觀念,坦然承認,我們無法做到像 1900 那般的豁達,因為我們始終被社會這個大鏈子所牽引著,這是無法迴避的,盡管我們無法拋棄一切的世俗觀念,但我們還是能做到守住內心的那一份凈土的,我認同理解 1900 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切並不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有著太多的不同點,追求名利而不狂熱,嚮往財富而不痴迷,永遠也不要做權勢的奴僕,我想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觀念吧。

我與 1900 不同,我自小不具備音樂才華,唯有對繪畫情有獨鍾,對藝術的認同感或許是我們的共通之處。我憧憬過用藝術改變我的人生,我知道 1900 不會如此,盡管他的才華足以讓他的人生轉變,在他眼中的人生不過是走一條路,住 一棟房子,一塊地,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 方法 死去,然而對我而言,這種觀念過於消極,人生是有所選擇的,也是絢麗多彩的,每一片家園,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寄予感情,有所流連,人生有其理想,盡管來去匆匆,但充滿意義,以至於在我們離開人世時,也能看到那一道道真摯的淚痕。

1900 是社會的棄兒,但他也有過家,弗吉尼亞號就是他溫暖的家,而大海,則代表了他的生命的歸屬,他沒有家庭,但不足以讓他失去愛情,丟掉愛的資格,世界不曾證明他來過人世,但這又何妨呢?他只要能活在麥克斯的記憶之中就足夠了,因為友誼是能夠跨越生死的鴻溝的。在火光之中,弗吉尼亞號沉沒於大海,伴隨著 1900 內心深處的琴弦聲,天堂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會有琴聲吧。沒關系的,只要有鋼琴就好,一場生離死別,不屬於社會的天堂之聲終究魂歸天堂。

一切都已經結束,但一切又都沒開始過,因為 1900 不曾屬於這個世界,琴聲停止響動,他走得不留痕跡,但「天堂之音」卻曾響徹過。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單位同事熱情的授之以魚,讓我很快的如願以償,看到了兒子極力推薦的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

電影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傳奇 故事 。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歸之於大海。嚴格講是屬於那艘能承載兩千人的維多利亞號巨輪。是浩瀚的大海給了他靈感,讓他無師自通地成為出色的鋼琴師,88個琴鍵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來挑戰的爵士樂鼻祖謝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教會他對世界細微而深入的觀察。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家,也是個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陸地的,因為一個連死亡時都能面帶笑容悠然自得講著左右手笑話的人是不會害怕任何事情的。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意義,大海、維多利亞號就是他的世界,鋼琴就是他的人生,離開這任何一項,他將無法正常呼吸,1900告別時曾說過,我的世界就是在這艘船上,我可以用88個鍵彈奏像大海一樣無限寬廣的音樂,在這里我能看到天邊的盡頭。沒有盡頭的世界畢竟比不了船上那樣簡單的生活。換句話講,1900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

六噸半的TNT埋葬了偉大而又無人知曉的1900。他的朋友小號手邁爾斯曾說過:你其實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這一小步始終沒有踏出。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險,這也是我看了片子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之惋惜之所在。如果從非藝術的角度講,1900人生的價值不應這樣地消盡,他應該出現在另一條船上,或是沖破心中的樊籬,到岸上給更多的人帶去美的享受,這樣人生也許會更加光鮮奪目!

《海上鋼琴師》最經典的地方應該是它的配樂。劇情與音樂配合的天衣無縫。空闊的舞廳里鋼琴隨著海浪飄動,琴技比試時的激烈彈奏,愛情到來時的迷惑,不需要多餘的對白,音樂足以完美演繹出其中的精髓。無論是激情四溢的,還是感傷懷悲的都深深打動著我……在餐廳的那一場隨著海浪拍動而進行的華爾茲鋼琴舞,讓人大開眼界;與爵士樂大師謝利的琴鍵上的較量將整個片子推上了高潮。美侖美奐!驚嘆不已!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3

《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托雷導演《個人回憶三部曲》中的得意之作。

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孤寂的一生。

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

直到1900死去的那一刻,這個世界也沒有為他留下任何的痕跡,沒有國籍,沒有出生登記,或許令人欣慰的只是那張粘合好的音樂碟。

1900從未踏足陸地,相比於那些執著於未知之地,利益之地的維珍尼亞號上的乘客,真正所反映出的是1900所代表的純潔心靈與這個社會的格格不入。

如果說《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托雷導演對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認知。

那麼在影片中,美國便是這種充滿利益與誘惑的混沌社會的具體反映。

似乎所有的乘客從歐洲遠到而來,直至為映入他們眼中的自由女神而驚呼,摘下禮帽,大肆的搖臂,只為迎接那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

影片中的美國承載了大多人的夢想,諸如片中出現的小偷,1900說他總是會第一個發現美國,越是落魄的人越是充滿期待。

而1900背道而馳。

而整部影片對於1900的刻畫則大多深入內心,導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純潔世界。

似乎是對這種心靈的美好希冀,但最後1900的與船共沉,又使人覺得這似乎更像是導演對於這個時代之中純潔與美好的消逝,所表現出的深深的無奈。

正如1900的名字,他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沒落時期的開始。

他將自己拘束在這艘船上,其實是對廣闊世界的恐懼。

正如他自己所說「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這樣的幾句台詞,發人憐憫。

這是一部盪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整部影片充滿了極端的浪漫主義色彩。

故事的一開始,Max的回憶,便將整部影片的發展套路凌駕於現實之上。

現實中絕不會有1900這樣的人物,但1900又是人們心中良知共性的結合,是人們內心深處純潔的寫照。

但這種產物卻又與現實社會相抵觸,這樣兩種極端的反差,構造了整部影片藝術基底。

影片的音樂絕對是一大特色,由埃尼奧·莫里康內大師所譜寫的樂曲,再一次打動了觀眾。

與影片基調的完美結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藝術表現力上得到了質的飛躍。

與其他的電影音樂不同的是,片中的音樂不僅是藝術表現的輔助,更是故事情節的直接參與者。

幾次的演奏,從與Max共度的順風鋼琴,到拋開樂隊的個人演奏,再到與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飆琴大戰,對於女孩的痴情彈奏,以至於最後炸船時內心模擬的悅耳聲音。

每一次彈琴都融入到劇情發展之中,成為一條主線,同時也成為了影片中最為精彩的部分。

在鏡頭的使用上,影片出現了大量的對比蒙太奇鏡頭。

比如在到達紐約碼頭時,乘客們的熙熙攘攘與大廳中1900孤寂身影的對比。

一個熱鬧,一個安靜,這樣的反差發人深思。

在飆琴的一段中,1900的瘋狂的彈奏,觀眾沉迷其中,假發掉了也不知道,還有煙頭掉在自己褲子上燒起來了也不知道,以至於最後的驚呼,形成了一靜一動的效果。

另外,影片通過鏡頭的快速變焦來表現主體的變化,省去了繁瑣的獨白,讓觀眾通過直接的視覺效果更真切的體會當時的場景 ,也是影片的特色所在。

在光線與色彩的使用上,導演在自然光的基礎上加上了一些人工光線來渲染藝術效果,這同時也增添了影片的浪漫主義色彩,與整體風格和諧統一。

片中大抵表現的是1900內心的憂郁,以至於影片從頭到尾都是一股冷色調,顯得凝重而哀傷。

但就影片的細節上來說,個人認為在某些方面的處理上還存在缺陷。

片中與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飆琴的一段無疑是精彩的。

1900勝利了,但他的勝利來自與他高超的技巧與手法。

我認為,假使1900能通過鍵盤上彈奏的音符來引起眾人內心的反思,來喚醒人們心中沉埋的單純,便會使得這段戲在精彩的同時還能更貼近於影片主題。

這是我對於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裡。

他與這個社會只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

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

似水流年,總是無法挽留那些蒼白又靜美的片段,被光陰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間記載下的文字。

希望這字里行間留下的蛛絲馬跡,能讓時間回復,穿過歲月的斷層,回到過去——曾經感動心靈的瞬間。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小說名家Aless Baricco的獨白劇。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純良,深夜琴聲的美妙,以及遊客們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劇情,隨著緘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間隙,都充滿的暖色調的悲哀。

在海上所發生的一切,用極端浪漫主義手法講述了主角1900傳奇的一生。

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靜態美,好似獨立於喧囂之外的透明體,充滿才華,有顆脆弱又敏感的心,卻怕被人發現。

這樣的一個男子,在彈鋼琴時的畫面,竟是如此的賞心悅目:氣質優雅,目光飛揚,雙手如蝶,曼妙飛舞。

這樣的男子,會令人眩暈,接著,便沉醉於他的音樂中。

影片中鋼琴是極佳的音樂背景鋪墊,在《海上鋼琴師》的劇情中更顯現張力。

音樂在節奏的調節、力度的控制、聲部的均衡、音色的運用,都達到了極佳的水平。

劇情中,音樂動靜分明,張馳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嘆為觀止,慢奏時,弱音通透得溫馨靜雅,顫音細密得絲絲入扣,細節纖毫無遺,快奏時,韻律綺麗,節奏鮮明,跳躍感極為活潑,彈跳感觸手可及。

翻過樂章的華服,細細的品味這個男子,干凈,純粹。

他一生看盡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隱隱的憂郁,孤獨的浪漫。

他可以掌控鋼琴上黑白的琴鍵,卻無法掌控城市裡交錯的街道。

他疏離人世,帶著對音樂深深的眷戀與純凈得近乎蒼白的浪漫,活在與世隔絕的輪船里,滄桑孤獨。

他說,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所以虛度了許多光陰。

1900一個人在船上空彈著鋼琴。

他說,希望天堂也有鋼琴。

然後,那個鮮活的、用音樂築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後,古樸的街道,定格了這段故事的結束。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

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可是1900真的孤獨嗎?後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的流動的音符。他其實不孤獨,他讓我們孤獨,沒有天才的華麗沒有天生的不俗沒有特立獨行的資本,沒有充盈的內在沒有在這個世界得到認可和滿足,所以我們孤獨;我們從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飄忽,所以我們孤獨。

作為這世上存在的一個人,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種各樣的稱號和身份。出生的時候父母為我們取了一生的代號即名字,我們要上戶口登記注冊,等到十八歲了要去辦理身份證;我們在學校是學生,工作了又要評職稱,我們被別人介紹時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呢?當這些東西都被去除之後,我們還是我們嗎?我們還能找到自己嗎?1900是一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孩子,他不屬於哪個國家也沒有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資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跡,可能也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存在,他也沒有一座存放他遺體的墓穴,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地存在過,真真實實地活過,他用什麼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直覺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義思想的體現,他藐視規則,藐視這個社會認可的規則,他害怕上岸其實是拒絕上岸,藐視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於外界對自身的認可,他可以輕易打敗爵士樂的開山祖師並對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華賺取無數的名利但是他拒絕音樂與自身的分離,他可以用音樂去探究所有人的心靈,可以在音樂里去旅行,可以尋覓到自己的愛情,但是他沒有常人那樣去要去追,他輕輕地將這些丟進了大海,他將邁向陸地的腳收回。

在存在主義者看來,人生活在一個與自己對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確定的。絕對自由的人也是煩惱和無所依靠的孤獨者。人雖然有選擇的自由,但他面對的未來的生活卻是混沌而沒有目標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來,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實的終結就是死亡。死亡作為人生的最後歸宿,對於個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存在主義者都是悲觀者,在他們眼裡,人生是一場悲劇。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場悲劇,是他自己能預料到的悲劇。「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所不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的選擇我無所適從。漫漫無盡,思前想後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樣過?我無法遺棄這艘船,寧可遺棄自己的生命。」

我喜歡閉上眼睛,反反復復地聽1900幫助好友克服暈船時彈奏的鋼琴曲,想像著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隨著海浪起伏搖擺。那時的音樂是可以將人吞噬的,讓你忘乎所以讓你自由自在,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讓你無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飛翔,能感受到旋轉,能感受到跳躍,就想初春的遠行,夏日的沖浪。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為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孤獨的,是我們心裡無處安放的孤獨,不被這個世界所認可的孤獨。1900是孤獨的,所以他選擇一輩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們呢?我們沒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讓我們來安放我們的孤獨,讓我們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一切,所以我們比1900更孤獨更可憐。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再繁華再喧鬧,我都只是一個人彷彿置身孤島,這時我那麼孤獨但卻沒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這個城市越來越鄙棄孤獨,它不允許你孤獨它不給你時間孤獨,它讓你覺得孤獨是可恥的,它要讓你融入外面喧囂的海洋戀愛的洪流,它要你和別人一樣,上岸,走同一條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

你拒絕融入,那麼你就要承受雙重的孤獨,外在的內在的,所以你更孤獨。而融入,那是一輩子都不會快樂的旅程,你踏著陸地是那樣的輕飄飄,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還是孤獨,無處安放的孤獨。



看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篇相關文章:

★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篇

★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

★ 《海上鋼琴師》800字觀後感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心得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作文5篇

★ 看《海上鋼琴師》有感優秀範文5篇

★ 關於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作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心得體會5篇

⑹ 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鋼琴師觀後感,供大家參閱!

鋼琴師觀後感篇1

前不久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電影叫《鋼琴師》,是關於猶太人的故事。我們看了之後感觸甚深,每每有不開心的事,都會想一想這個猶太人,有些事不值得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記較,原來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幸運的!哪怕是吃個饅頭、掃個地,甚至是上個廁所……

我們本應是快樂積極樂觀向上的,可以勇敢的追求理想,幸福快樂的享受生活……其實我們擁有太多太多的快樂和幸福,只是被烏雲蒙蔽了雙眼吧!有一種心態叫做樂觀!學會樂觀才能把握更多的快樂和幸福!不是嗎?!

雖然從高中時代就喜歡二戰題材的影視文學作品,有關集中營的影片看了數不勝數,按說對其情節內容已是司空見慣,“麻木不仁”。

可是,看完這部獲得戛納獎的反映波蘭猶太人生活的影片,描寫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還是緊縮著內心郁悶了好半天。

德國納粹的滅絕人寰的暴行是如此的掠殺人性,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和老友從上個世紀就圍繞人性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世紀之爭的問題。

鋼琴師觀後感篇2

《鋼琴師》是在我記憶中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一部電影,它給了我一種心靈上的洗禮和一種美的享受。在這部電影中許多美的形式都表現的近乎完美。

首先,《鋼琴師》這部作品是電影。電影是一種藝術創造,藝術美就在這部電影中很好的展現。因為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進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產物。藝術美是存在於各類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象之中。雖然《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該書的力量在於在華沙猶太人區中求生的痛苦與內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

而電影《鋼琴師》卻是一部電影,他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導演所拍的,他是經過再加工的,其中多多少少的情節、景象和當時經歷的人有所出入。這就符合了美學中所說的藝術美的本質:藝術美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因此,藝術美也就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凝聚並顯現於特定物質符號形態中的美。還有他選了這個自傳作立足點,把鏡頭帶進了二戰的屠猶浩劫中,這段可怕的歷史里,有他躲閃著的童年影子——他母親死在集中營里,他父親倖存下來。所以藝術創造是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交融並舉的實踐—精神活動。這種審美反映活動本身具有的心靈激盪,又推涌審美創造的同步展開。這種審美的反映和創造活動,包含對現實美和自然美的真切關照和加工美化。

其次,藝術美的主觀性是強烈的、又往往是隱蔽的。一般地說,藝術家的強烈感情都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的。這是因為藝術家的任務不是直接出面說服欣賞者,而是通過藝術本身的力量感動欣賞者。因此,藝術家總是把客觀性融入具有客觀性的物態化形式之中。在電影中,鏡頭和場景的細節就成了藝術家展現個人情感的工具。在《鋼琴師》這部作品,鏡頭語言多數都是第三視角轉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爭的殘酷,羅曼·波蘭斯基在表現屠殺和局部戰爭的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出來。他採用了圍牆分割的對比鏡頭,使人感覺到圍牆兩邊就是天堂與地獄。表現了猶太民族被納粹毫無人性的虐待。羅曼·波蘭斯基他還用審視的鏡頭表現了極端環境里人性的殘酷悲歌,當然猶太人也是有好有壞,從隨即在街頭死去的流民,為了搶奪食物無奈的錘打和哭泣。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這就表現了他比較客觀的視角。細節刻畫中從主角在極端困頓情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飢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甚至連德軍軍官辦公桌上的全家合影都一一鏡頭留意了,德軍軍官最後的話也具有深刻的意味。就表現了導演對人性的探討和他對和平的渴望。前後有三個長靜景對比鏡頭,一是嬉戲的華沙廣場,指引遠方的銅像;二是德軍浩盪地行進的廣場,依舊指引遠方的銅像;最後就是依舊指引遠方殘破的銅像,逐漸出現大規模殘垣斷壁的遠景。這種滿目蒼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是奠定了全篇的基調。最後也在《降A 大調波蘭舞曲》里結束這段文字,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沒有仇恨和報復;有太多哀傷,有太多期望,卻依舊是謳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再次,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形象,甚至創造了一個典型的猶太人的形象。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個倖存者的故事。剛開始我認為那個人可以是任何人,鋼琴家,電影導演,或是街邊小販,家庭婦女。 為了生存,每個人都使盡看家本領。這個故事裡的人碰巧是個音樂家,他靠音樂支持精神,靠音樂打動敵人,無他,只因音樂是他最擅長的東西。而慢慢地開始我懂得了劇本中為什麼主人公的職業是特定的,並且片名叫《鋼琴師》。因為導演要強調藝術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這個鋼琴師,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所以他活下來的機會比較多。就這樣這種故事就具有獨創性,他也不僅體現在藝術家對自己所表現的對象的特質的把握上,而且更體現在他對這一特定對象的獨有感悟和發現上,體現在他嶄新的藝術形式的創造上。作者就這樣創造了個典型的人物,他是具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鮮明而又獨特的人物形象,他是栩栩如生和獨一無二的。

最後,我想說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節,就是當主人公去找東西吃的時候,被一個德國納粹軍官遇見。當時主人公已經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當看見德國軍官的時候,他的眼神已經很絕望了,但是也有一種知道總有那麼一天的心情,他其實等待的是命運的安排。可是那個德國納粹卻動了憐憫之心,他叫主人公彈了一首肖邦的第一敘事曲,令我吃驚的是德國軍官居然叫他彈的是蕭邦的,波蘭人彈蕭邦固然是自然,而一個德國人要彈波蘭人的曲子,可是看到後來才想到這是自然,美的事物是不分國界的。一個德國人喜歡波蘭人的曲子又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呢?現在想來當時認為德國人喜歡這種曲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想法,我到覺得當時我的那種想法是不可思議的,我怎麼有那麼多民族主義的想法呢?其實一部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可以引起全人類的共鳴的。肖邦的第一敘事曲就把主人公和德國軍官帶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實哪個人沒有家庭和親人,也許那個德國軍官以前也做過許多滅絕人性的事,但是他在聽主人公彈奏的時候,好像心靈得到了凈化,他就恢復了人性,放過了主人公。而後,當德國戰敗時,德國軍官在戰俘營看見了一個和主人公一樣的藝術家,他哀求的求著那人,講出了他曾救過主人公一命,他那種眼神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他是多麼渴望活下來。那種悲切的眼神是一種人類求生的慾望,甚至是一種生物的本能,讓人看了哪有人不能動容,我留下了眼淚。我想要是我曾經做過一些錯事,那我也一定想得到原諒,我也相信人是寬容,而那個猶太人主人公也是這樣。當他得知那個德國軍官在哪裡時,他也就立即去,可是為時已晚,戰俘已經轉移了。其實他這樣的行動也表示了猶太民族的寬容和知恩圖報。戰爭中,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了下來,軍官一絲人性的閃光,就救下了鋼琴家的一條命,而其他千千萬萬死去的人呢?片尾的鋼琴曲又一次響起,有生以來頭一次,我覺得鋼琴曲是那麼的憂傷。我也就真切的覺得戰爭是多麼的可怕。這也就體現了欣賞藝術美的一種特殊作用。我們以為藝術美的特殊價值,可以從欣賞者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來加以分析:藝術美在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藝術所能發揮的作用,和藝術欣賞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藝術美在推動社會生活前進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在我看的時候相信許多人包括現在的德國人、日本人一定也不想有當時二戰時候的景象,而那些現在的新軍國主義一定不敢去看這部影片,因為他們一定怕看見戰爭的結果。藝術美能夠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們心頭燃起為現實理想的生活而斗爭的火焰,以達到推動社會生活前進的最後目的。

鋼琴師觀後感篇3

影片講述的故事是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波蘭,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戮,而作為鋼琴師的主人公斯皮爾曼同樣要在這場屠殺中東躲西藏,受盡了殘酷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痛苦,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與羞辱。最終,幸運的是鋼琴師用他的音樂才華打動了一位納粹軍官;在他的幫助下,鋼琴師終於等到了戰爭結束的那一天,頑強活了下來。

本電影通過一連串直白而又真實的畫面,展露出了納粹的殘酷無情,例如,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和一些德國軍官在一隊猶太人中挑出幾個瘦弱的讓他們趴在地上,然後一個個槍斃。他們殘忍地把人的生命當作了游戲。還有,讓人最深刻的那一幕是有一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而鋼琴師正是這些事的經歷者和目擊者,然而在音樂的支撐下,鋼琴師頑強地追求著生命的機會。

影片中的一幕形象地表現出鋼琴師斯皮爾曼對音樂強烈的熱愛之情。就是在一間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否則會暴露自己,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地演奏,就好像是真實的在進行著鋼琴的演奏會。也許,此時無聲的鋼琴之聲是鋼琴師生存的希望和動力了。最後,斯皮爾曼也是憑著他音樂才華打動了一位納粹軍官,喚醒了 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從這位德國軍官上看,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德國軍人都是壞的,他們也有好人的。可惜的是,戰爭結束後當鋼琴師趕到戰俘營時,德國的戰俘已經轉移了,而這位曾經救過鋼琴師的軍人最後還是死在了戰俘營裡面。

⑺ 看了電影《鋼琴家》,我們有什麼人生感悟

一:戰爭給人們帶來極大災難。主人公微皺著的眉頭與舒展的手指形成對比,將琴音的高低起伏控制的十分到位,但始終不缺手力度。此曲以左手波動的伴奏來襯托著右手的主旋律,主人公身體的律動和琴弦的跳動融為一體似乎預示著危險的降臨。隨後突然被戰火打破了寧靜,但他還保持優雅脫俗,完成了這首曲子。

閱讀全文

與一個鋼琴家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龍高難度逃跑的電影 瀏覽:253
帶他到電影院 瀏覽:530
三個我心理健康微電影觀後感 瀏覽:162
愛情短片電影資源 瀏覽:783
講述一部電影一般現在時 瀏覽:467
電影無雙裡面的背景音樂 瀏覽:194
動漫電影男主角收服一隻恐龍 瀏覽:502
法國電影公司logo 瀏覽:989
老電影三卓別林大獨臷者 瀏覽:780
士兵發現不死士兵電影名字 瀏覽:462
有麒麟臂的電影名字叫啥 瀏覽:941
女孩復仇電影泰國 瀏覽:375
周星馳電影的醜女 瀏覽:233
八大門派高清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31
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排名 瀏覽:275
大理電影院橫店 瀏覽:54
野大陸電影完整版 瀏覽:349
你好電影完整版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829
獵鷹的新電影 瀏覽:733
俄羅斯老電影歌曲大全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