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Dallas Buyers Club (2013)
導演: 讓-馬克·瓦雷
編劇: 克萊格·鮑登 / 梅麗莎·沃雷克
主演: 馬修·麥康納 / 詹妮弗·迦納 / 傑瑞德·萊托 / 史蒂夫·茨恩 / 達拉斯·羅伯特斯 / 凱文·蘭金 / 丹尼斯·歐哈拉 / 簡·麥克尼爾 / 格里芬·鄧恩 / 詹姆斯·杜蒙特 / 朱麗葉·里夫斯 / 斯蒂菲·格羅特 / J·D·埃弗摩爾
類型: 劇情 / 同性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13-09-07(多倫多電影節) / 2013-11-22(美國)
片長: 117分鍾
② 求一部與艾滋病有關的美國電影不知道的請不要給我介紹不相關的影片謝謝!!!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馬修麥康納扮演一個喜歡牛仔競技的恐同電工羅恩·伍德魯夫,86年發現得了艾滋病,醫生說他只能活30天,服用的葯物AZT是美國葯監局唯一批准面市的抗艾葯物,有很大毒性,為了活下來,羅恩開始研究各種抗艾處方和替代療法,甚至走私來自世界各地未經批準的葯物。在一個墨西哥醫生薩克斯(詹妮弗·迦納 Jennifer Garner 飾)和異裝癖同性戀雷蒙(傑瑞德·萊托 Jared Leto 飾)的幫助下,羅恩開始成立了一個叫做「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地下組織,為艾滋病人提供更多「非常規療法」,很多患病的男同性戀亦求助於他。他的舉動自然受到了葯管局和葯商的阻撓和施壓。羅恩最終在1992年9月去世,離他被告知只剩30天可活已經過去了2557天。
③ 如何評價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挺不錯的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以美國醫葯產業體系的荒唐為背景,再以南部男人的不屈鬥志打底,鏡頭流利,配合好主角好配角。傑拉德·萊托他飾演起一個同時被打上同性戀、異裝癖、艾滋病患者三個標簽的角色卻毫無違和感,既沒有刻意因異裝癖身份而拗造型,也沒有讓角色雷恩個人的悲哀蓋過影片的主題。生而為人本身,走在生老病死的輪回中,註定是場悲劇。我們每個人即便能遠離羅恩與雷恩的痛苦,卻也是各自悲劇盛宴中的主角。向死而生,誠然悲壯,亦是接納人生悲劇本質的開端。正如尼采所盛贊的,悲劇亦有其價值,該片能夠帶給我們的,便是這有聲有色,便是這壯麗與快慰。
觀影愉快。
④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與《平常心》這兩部電影有何異同
《平常心》控訴制度無視人性,社會集體的刻板印象可以導致對生命的漠視。制度與人性之間的關系本身就十分詭譎:制度由人定,很難擺脫人性的弱點,但制度的誕生,又恰恰是為了制約人性的弱點。救贖vs毀滅也是因為有了受害與迫害之間的微妙不同,影片的結局有了不同的方向。《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多少有了屬於個人的勝利,Ron不僅延長了自己的生命,也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蛻變,獲得了自我的救贖。而《平常心》里沒有贏家,每個人都失去了所愛之人,疾病也終將蔓延到異性戀者。一定程度上,救贖,是源於對自己的同情。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平常心》也就沒有《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如果艾滋在同性戀者中產生之際就得到了控制,也就沒有異性戀者的患病,進而也就不會有Ron這樣的恐同者因自身而開啟的反思(時間上有bug)。當然,這種如果太過虛妄,它只能發生在無需這種反思的世界。比起毀滅,救贖總是顯得力度不夠。藝術通過極致的方法才格外震撼人心。但是,這兩個結局放在具體情境中都是恰到好處的。《平常心》以情動人,它發出詰問,震撼之處就在於那種孤立無援的惶惑感,這種搖搖欲墜的心境最終是要粉身碎骨的;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討論的是更為理性的主題——當制度與人倫相悖,要怎麼抗爭,它尋求答案,所以終究要回歸到和解的狀態。其實毀滅就是終極的救贖。《平常心》以一個個美好生命的枯萎凋零震撼我們,那一刻我們知道,逝去的已經逝去,沒有任何救贖可以挽回,所有的救贖也就都成了偽命題。所謂救贖,也就只能是安慰劑,讓人心中好過一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