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
由於時隔已久遠,對於簡.奧斯汀的原作《傲慢與偏見》里的大部份情節,我已記不太清了。想來,那時,讀這本書時我的年齡倘小。當初可能也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對於文中的真諦,其實並沒充分領會。
隨著影片的第一個鏡頭的打開,同時滌盪在耳旁的是悠揚的古典音樂,而緊跟著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和諧優美的十九世紀英國鄉村畫面。
老實說,一部影片如果在最初的幾分鍾都還不足以吸引人的話,只會讓人興味索然,通常我會選擇放棄。而一開始,就能引人入勝的影片,不管它是否是名著改編而成,對於接下來的情節發展,都是很值得我們期待的了。
女主角伊麗莎白的表演把一個那個時代的英國鄉村少女的機智與傲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男主角達西在她的那種純真的笑容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自己的態度過於傲慢了些。而事實上,隨著影片的劇情不斷地推進,我們會發現達西真實的為人卻並不是這樣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這一切,都只因為伊麗莎白最初對達西的偏見而被掩蓋住了。
好的演員當然要配上好的電影情節,本片中的舞會為一大亮點,小提琴音樂響起,伊麗莎白與達西逐漸沉浸在其中,兩人產生心電感應,周圍的人頓時消失了,舞廳中只餘下兩人深情凝視,手拉著手翩翩起舞,沉醉於歡快的音樂旋律之中。但沒過多久,周圍嘈雜的人群一下又出現了,兩人倏地從幻覺中驚醒,互相對望,恍若隔世。
英格蘭的田園風光也很搶眼,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獨立著一棵枝葉扶疏的大樹,一輛載著紳士淑女的古典雙輪馬車從樹旁疾馳而過,古典鋼琴音樂盪漾在其中,美麗得就象是一場遙遠的夢境。
在傲慢與偏見這部電影中,我很喜歡達西先生,他是一個很呆板中有著羞澀,傲慢中有著可愛的人。然而我想在這部片子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伊麗莎白了。
伊麗莎白無疑是幸運的,除了她自身的優秀與自尊,她對愛情與婚姻的態度都決定著她的不凡,她能夠堅守自己對愛情的渴望。對於一個女性而言,她擁有著天真率直以及理智自尊自愛,最重要的更是她的傲骨,她拒絕collins,這不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對自身優秀的肯定。優秀的女人會被仰慕,被欣賞,有時也會被貶低,就如魯迅先生捧與挖中說的一樣,壓下去,捧起來。雖然很多女性都有了覺醒,但依舊是不夠的,對於剩女這個身份,很少有女性欣然接受,但正是剩下了,才是優秀中的優秀,畢竟男性不願娶一個過於優於自己的女性,無論壓還是捧,都不願娶。
伊麗莎白的確是幸運的,如果自身的優異來源她本身,那麼他父親如此的了解她,也贊同她,就的確是一種運氣了。我自始至終都認為班納特先生最喜歡的一定是這個自信可愛聰明的二女兒,他開明,睿智,雖然有時迫於伊麗莎白母親的施壓,但關鍵時刻,重要之事,他都會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伊麗莎白拒絕collins的之後,他說,如果你不嫁給他,你會和你媽媽絕交。但是,如果你嫁給他,我就會給你絕交。當時真心愛死這個開明的父親了,可愛,還有點冷幽默。
然而最慶幸的更是MRDary的存在,因為自己的優秀是自己決定的,有長者愛護是比較好得到的,然而要找一個欣賞自己,接受自己的伴侶確實一件難事,這讓我想到人生下來就是註定孤獨的,因為思想註定是孤獨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思想也沒有,那麼再是知音也不可能完全接納理解自己。所以能找到一個比較相似(我指的不完全是性格,更多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諸如此類)的人,也是很不容易的,有的戀人當年愛的死去活來,最後還是一句不合適分手,要融入對方的世界其實很難,尤其是你陌生甚至帶有一點排斥的世界。
達西是傲慢的,帶有偏見的,伊麗莎白也是如此,正是這樣有些相似,再加上價值觀也沒什麼缺陷,於是他們幸福的在一起了,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伊麗莎白都找的到配得上她的人,灰姑娘的外表高貴的心,這些公主有很多剩了下來。
相信自己,永遠沒有錯。不願委屈,不僅是孤高,更是愛護自己,自尊自愛自立自強不息。
《傲慢與偏見》改編自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窮鄉紳的女兒伊麗莎白在一次舞會上結識了英俊多金的貴族青年達西。由於各自的敏感和自尊,兩人結下芥蒂,相互厭惡。伊麗莎白討厭達西的目中無人,而達西看不慣伊麗莎白的伶牙俐齒。此後不久,伊麗莎白又與到鎮上來駐扎的軍官維克相識,對維克漸生好感。維克告訴伊麗莎白,自己是達西家的'管家之子,達西父親視他如己出,去世時遺囑留給他一筆財產,而達西出於嫉妒,剝奪了他的繼承權。於是伊麗莎白越加討厭達西。而此時,達西的好友、伊麗莎白姐姐的追求者賓利突然離去了。伊麗莎白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得知這是達西的建議,對達西的怨恨加劇。悲痛的伊麗莎白在雨中奔跑,達西卻尾隨而至,向伊麗莎白表明自己的愛意,遭到了後者的拒絕。兩人發生爭執,卻又不自覺地為對方所吸引。晚上,達西來到伊麗莎白住處,交給她一封信後離去。信中揭露了維克唯利是圖的真面目和自己反對好友追求自己伊麗莎白姐姐的原因。原來維克是一個花花公子,他花光了達西父親留給他的遺產之後,又試圖追求達西的妹妹以獲取財產。當發現自己的目的不能得逞時,便加入了軍隊。達西又在信中承認自己反對好友與伊麗莎白姐姐的婚事確實是出於門第偏見。
伊麗莎白對達西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但是由於自尊,無法敞開胸懷。正處於感情矛盾中的她受親戚之邀外出旅行,極其巧合地參觀了達西名下的庄園,在那裡遇到了達西。晚上,伊麗莎白接到家中來信,得知自己的妹妹受維克引誘與其私奔,焦急萬分趕回。幾天後,妹妹隨維克一起回家,無意中說出是達西找到他們,為他們的婚禮出資,並幫助維克找到工作。
賓利在達西的陪同下來到伊麗莎白家,向伊麗莎白的姐姐求婚。全家沉浸在歡樂之中。而伊麗莎白與達西雖然相互愛慕卻找不到適當的機會互相表白。恰在此時,達西的姨媽找上門來,威脅伊麗莎白放棄達西,遭到了伊麗莎白的拒絕。心情無法平靜的伊麗莎白在晨風中散步,遇到了在外守候的達西。兩人終於沖破了自尊的阻礙,走到了一起。
小的時候一直不太喜歡簡奧斯汀的小說,覺得盡是描寫資產階級的生活,視角一直停留在閉塞的鄉村社交圈子裡面,一點都沒有生氣。而且也沒有耐心看裡面那種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覺得愛就愛嗎,哪來那麼多麻煩事情,搞得那麼復雜。現在年歲漸長,終於有點明白其實愛與被愛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個「自由」,並不僅僅是指肉體的自由,更多的是指心靈的自由。而心靈的自由就是自由意志,就是自尊自愛的情感,不受對方意志的左右。如果愛一個人要拋棄自尊,是非常不容易的。伊麗莎白和達西盡管為對方的氣質所吸引,卻無法愛上對方,恰恰是因為兩人都具有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強烈的自尊往往和敏感易受傷害聯系在一起。而敏感又會進一步刺激強烈的自尊。當然自尊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好的特質,但是絕不適合於愛情,因為愛情是一種需要相互體諒,相互退讓的情感。他們無法愛對方,於是就只好選擇憎恨厭惡對方。因為只有憎恨厭惡才是可以與愛相匹敵的、維系強烈感情的另一種方式。所以從形式上看,男女主人公在感情上走的是一條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亦即「吸引——厭惡——相愛」。而從實質上來說,他們一直是在肯定的道路上前進。最終的相愛,是建立在理解上的互相退一步,雖然只是一步,卻體現了兩人對對方的真情。相當的不容易。現實生活中的男女,很多情況下就是愛自己勝過愛對方,最後放棄了愛情的。
再進一步思考,就會感覺到所謂的「一見鍾情」,其實是相當膚淺的東西。一見鍾情,往往包含著盲目和輕信,最終必然導致感情的無疾而終。誰能指望一段建立在外在而不是心靈契合上的感情呢?真正的愛情,都是在矛盾糾葛中產生出來的,甚至在最初的階段會以憎恨的面目出現。因為如果你突然發現一個個體在心靈上與你是如此的相似,你最初的反應不是愉悅,而是恐懼。因為你是如此地害怕對方由於相似的心理而輕易地看穿你的內心世界,以至於你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就是所謂的同類厭惡。等到你克服了恐懼,進而試圖從「外部」去了解「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讓你去除性格上的一些粗礪的稜角,重新塑造自己。從而變得更加寬容、柔和和完美。
奧斯汀的小說在有限的環境中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充實的心靈世界。在「資產階級溫情脈脈的面紗」下,塑造了一些充滿矛盾的靈魂。所以她的小說到現在仍舊有存在的價值。
新版電影改編得相當好,充分展現了19世紀英國鄉間的風貌。加上大段的蘇格蘭集體舞的鏡頭,把當時貴族社會悠閑自得表現得淋漓盡致。男女主角的扮相和表演也很不錯。尤其是雨中爭吵的那一段高潮,十分到位。值得一看。
作為英語系的學生,出於對於文字及歷史的喜好,在大一的第一學期選修了外國文學史。抱著期待的心情上了一個學期,發現真的很不錯。雖然,那麼多節課下來,我還是不太能區分的開外國文學史的各個階段和熟悉每一個階段的發展歷程,但我還是可以從電影中試著感受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氛圍,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期間我們看了滿多著名作品,有我們熟知的《哈姆雷特》,《簡愛》和《傲慢與偏見》等。而,其中我本人最喜歡的還是《傲慢與偏見》。看過原著的我,覺得電影還是很好的表達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這是一部描寫愛情、婚姻問題的電影。作品通過四對青年男女的不同組合,生動地描繪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習俗和傳統觀念,諷刺和嘲笑了那種以嫁女為衣食之計而委曲求全的婚姻,批判了因情慾沖動而草率從事的婚姻以及追求嫁妝的買賣婚姻,強調了愛情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贊揚了婦女為爭取自由和獨立而進行斗爭的崇高精神。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
這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的開篇一段話,引出了一段發生在十九世紀初英國的關於愛與價值的經典故事。
眾所周知,奧斯汀在這部小說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對愛情對婚姻的想法:單單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以金錢為目的的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
故事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班納特出身於小地主家庭有四個姐妹,姐姐簡·班納特、妹妹瑪麗·班納特、凱蒂·班納特和萊蒂婭·班納特。姐妹五人單調且略顯平靜的生活伴隨著兩個年輕小夥子的到來而泛起無可平滅的波瀾。健康向上的賓格里和富家子達西是一對要好的朋友,在結識了鎮上班納特家的這「五朵金花」之後,一段美麗而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從而展開。
整部作品沒有滂沱的氣勢,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種簡單,至今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奧斯汀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英國的鄉間度過的,也許就是周圍樸素,寧靜的氛圍孕育了她淡然的氣質。並不能因為沒有豐富的經歷,就對她的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懷疑,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一定會為她細膩、敏銳的情感所折服。
電影形式上是一夠暗隱著意味的愛情喜劇,實際上則說明了每個人必須行動和自省才有希望,也說明了人的生存是一種主觀、自主性的抉擇和追求,同時也告訴我們謙遜的反省和勇敢的改變,人生的意義才有嶄新的一面。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正如她自己所說,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說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傲慢與偏見》讓我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強烈自尊心,及對於當時的社會的極大諷刺,在現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相信不再會有如此這般的家庭,但作為女性的我們也應當學會自尊、自愛、自重,不委身於男權之下,而是該活出自己的精彩。
⑵ 傲慢與偏見簡單的英文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簡單的英文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是由焦點電影公司於2005年9月16日推出的一部愛情類型影片,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主演。該片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以下整理的3篇英文版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傲慢與偏見電影英文觀後感範文一
1.Jane Austen's tale of love and economics reaches us once more with the energy of a thorough novelty. "Pride and Prejudice" has been a favorite novel of mine since I first read it and I've seen Laurence Olivier and Greer Garson, Colin Firth and Jennifer Ehle and now Matthew MacFadyen and Kiera Knightly. Amazingly enough I've never been disappointed. The material seems to be full proof. Colin Firth's Darcy, in many ways, is the Darcy I've always imagined. He's been an actor I've followed feverishly since his glorious Adrian LeDuc in "Apartment Zero", Matthew MacFadyen was totally new to me but he managed to create that sense of longing that makes that final pay off so satisfying. Kiera Knightly is a ravishing revelation. I must confess, I didn't remotely imagined that she was capable of the powerful range she brilliantly shows here. The other big surprise is Joe Wright, the director, in his feature film debut which is more than promising, it's extraordinary. The photography, the art direction and the spectacular supporting cast, in particular Donald Sutherland and Brenda Blethyn, makes this new version of a perennial classic a memorable evening at the movies
2.Pride and Prejudice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film. A great cast, and Keira Knightly did an excellent job and Matthew Macfadyen was a wonderful in the role of Mr Darcy. The cinematography was so ridiculously good, there were some fantastic shots and the costumes were also fantastic. The script was fairly good, it is true to the classic by Jane Austen, Mr Wickam could have made more of an appearance, and had a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one Orlando Bloom. The movie moved fairly fast but trying to fit such a novel into two hours had to be hard anyway, so I say well done to all involved, as such a beloved book can be a hard project to take on, but after watching it I really can't wait until to see it again!!!
The feeling of 《Pride And Prejudice》範文二
Then man treat great event in one's life with punishing, Demonstrat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 love question of the marriage of young girl of the family origin of middle class of villages and towns, Thus reflected authors oneself's marriage view: It is wrong to get married for the property, money and position; Get married and does not consider that above-mentioned factors are unwise too . So, she objects to getting married for money , objecting to regarding the marriage as a trifling matter . S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al marriage , and regard men and women's emotion as the foundation stone which concludes the ideal marriage .
The woman protagonist in the book Elizabeth comes from the little landlord's family, reaches the west to have deep love for for the rich and powerful people sons and younger brothers. Reach the disparity of ignoring family status and wealth of the west, propose to her, but is refused. Elizabeth's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to him are a reason, but a main one is the arrogance that she dislikes him. Reach the thes of the west in fact status' the reflections of difference, exist this kind arrogant, Not having common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tween he and Elizabeth, the marriage that can not have lofty ideals . Elizabeth watches concting oneself in society and a series of behavior of reaching the west personally afterwards, See he change the proud conceited expressions of passing by, dispel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to him, Thus concluded the happy marriage with him.
傲慢與偏見電影英文觀後感範文三
Recently, I read through “Pride and Prejudice” which written by a well-known English writer----Jane Austen.
Austen was born in the countryside, so she didn’t go to any normal schools. But she really read widely instructed by her father who was the local parson.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Austen was regarded as the first author to realistically describe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common life. Her works, to some extent, reflect the comedy in the middle-class of England and also got rid of the fixed tradi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by analyzing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characters artfully.
“It is a truth well known to all the world that an unmarried man in possession of a large fortune must be in need of a wife.” With these lines, a classical novel about the value of the love begins.
This writing pictures four marriages in Bennet’s family, and the primary one was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Darcy who was a single man of a large fortune fell in love with Elizabeth after only a transitory intercourse. And later on, Darcy proposed to her with regardlessness to the gap of the wealth and class. But Elizabeth unmercifully refused him by misunderstanding his represented extreme pride which was just a reflection of the high-class. After a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his behaviors, Elizabeth was finally loyal to her own heart.
“Pride and prejudice” was superficially a love comedy. But it actually explained that only by action and introspection can have the hope and the true love; and also the dignity of a person which was as well built up by action and introspection was not inherent.
Just as Austen herself said, this novel was sculpted on the two-inch ivory, which exquisitely reflects the conservative life in England of these days.
This writing, to some extent, expresses the author’s marriage view: It is wrong to get married for the property, money and position as well; and also it is foolish if you do not consider the above-mentioned factures. So she objected to getting married for money as well as regarding it as something unimportant. S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al marriage and regarded the true love as its foundation stone.
Pride and prejudice were two weaknesses in our humanity which was easily distorted. And in the way of pursuing love, we should not be controlled by these shortages, but to keep our own faiths and feelings.
Whether the marriage is a happiness one depended on whether they truly love and know each other. Falling in love at first sight is indeed more romantic than the long-term love. But we can not deny the fact the long-term coexistence will surely bring both of you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 deeper affection.
;⑶ 電影傲慢與偏見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傲慢與偏見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比較火,年代雖然久遠,但並不影響很多人都知道它。如果你沒有看過原著,多半也會看過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至少知道這個故事的大致情節。我在接觸這部電影前,原本沒有抱有多大的希望,但還是耐心地看完了整部劇,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部愛情題材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了二女兒伊麗莎白因少年紳士達西的傲慢,對他抱有很深的偏見,後來卻又消除了偏見,和達西相愛,成為眷屬。整部劇情圍繞著一個家庭而講述了不同階層身份的小人物們對於愛情的想法和態度。
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伊麗莎白。電影中大家都認為她沒有姐姐那麼漂亮大方,但她讀過很多的書,這讓她在精神氣質上略勝一籌,並且她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理性,有較好的分辨能力,擁有一般人沒有的靈性。她活潑卻又不失文靜,理智不失感性,她感情豐富堅持己見,在感情方面有自己的原則,不盲目追求愛情帶來的新鮮感。男主達西在外人看來,是個冷漠的男人,看似不屈服的一個人,但對於女主伊麗莎白而言,達西是個傲慢的人,對誰都愛答不理。
達西是大城市來的,家庭富裕,對於鄉下人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擇婿對象,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獲得更多與達西交談的機會。但是,伊麗莎白她偏不,她不願刻意逢迎,也並不避諱什麼冒犯的話,她只是想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真正的門當戶對,不是地位相等,物質上的匹配,而是精神世界的同步,三觀一致能共同成長。
所以,不管現在你身處怎樣的困境,要記得堅守自己的原則,如果沒有人愛你,那就努力提升自己。只要你足夠堅定,足夠優秀,總有那麼一個人,願意翻山越嶺,只為你而來。
上大學時,讀過《傲慢與偏見》。不知是讀不懂還是沒認真深度,多年以後的今天對這本書的內容很模糊。
最近看了電影版的,卻十分喜歡。雖然反應的是200年前英國的鄉村生活,但女主人公的家庭結構與我們家目前的家庭很相似,而且我們也過著恬靜的鄉村生活。也許這就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吧!
他們在物質上不是很富裕,但仍然過著快樂而充實的生活。姐妹五個很團結,平時在家裡說說笑笑的,給鄉村平凡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作父母的都一樣,總希望自己辛苦養育的子女將來能有一個好的歸宿,但真的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開始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時,又是那麼的捨不得。很喜歡女主人公母親說的一句話:「當你有五個女兒時,再告訴我你當時的感受。我相信,你會理解我的!」
是啊,在我們眼裡父母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有時很「不對」,或者「不應該」,甚至「有點怪」。我們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但除非我們只有有了和他們一樣的處境,也許才能夠深深地理解他們當時那些我們認為「不對」,「不應該」,甚至「有點怪」的做法和想法。喜歡她淡定優雅的性格。愛情來時那麼真實地幸福著,愛情去時又那麼的淡定。
一家人為小妹的事情而焦急不安。有五個女兒,父母就要操五個女兒的心!
我們家有七個女孩,每一個女兒的成家都牽動著父母的心。謝謝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育我們做人,還給我創造了如此溫馨幸福的大家庭。
七個女孩演繹著七種不同的情感故事,將來要嫁給七個男人,組成七個家庭,過上七種生活。
我不渴望我們都像電影里一樣嫁個有錢人,只願我們都快樂一生,親愛的爸爸媽媽也就快樂一生。
很久沒看電影,就又重溫了一下這部經典,其實書才是經典,電影算是差強人意。
這部劇的女主角和孫儷有某種相似之處,神氣中總顯示著某種傲嬌,同時又給人一些淘氣可愛的感受。男主的相貌稍有遜色,不過他波瀾不驚的表情倒是很到位。
女主姐姐形象也蠻符合原著的,不過她的表現力不夠,只是展現了她隱藏自己感情的特點,而對於善良好脾氣沒什麼表現。查爾斯戲份兒不多,含蓄內斂的個性表現的還算到位。
這部電影的畫面製作的十分美麗,尤其是女主各種一個人走路發呆的時候的鏡頭,鬱郁蔥蔥的森林山谷簡直猶如畫卷。
這部電影還算完好地呈現了《傲慢與偏見》的主體故事,但是不知道是否由於時間關系,感情方面展現的有點不是十分流暢自然,觀眾不能很好地體會到那種傲慢偏見到愛情的轉變。所以要想很好地了解,還需要去看書。
也許就像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所以導演要將傲慢與偏見用一部電影的時間消解甚至催化成愛情也是蠻困難的。
生活中的傲慢與偏見可能需要很多年抹除,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慎重地去傲慢,盡量遠離偏見,這會影響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伊拉莎白的幸運,會遇見一個願意耐心消除你的偏見的達西先生。
簡單的評論就寫到這里。推薦大家去看原著。
《傲慢與偏見》主要講的是鄉紳伯納特幾個女兒的故事。大女兒姬安溫柔善良,美麗動人,與富家弟子賓利一見傾心,卻在關鍵時刻發生了波折。二女兒伊麗莎白,聰慧清麗,有志氣,有主見,與家產萬貫的貴族青年達西相識,可是因為達西太傲慢,伊麗莎白對他產生了嚴重的偏見,兩人不斷用語言刺痛對方,終於發生了誤會,好在誤會最後冰釋,有情人終成眷屬。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感觸很深,以前爸爸就對我說過,做人不能太傲慢,更不能對他人持有偏見,不然,最終害的還是自己。現在的孩子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在家中是爺爺奶奶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到了外面自然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了,難免會傲慢,而其他人呢,總是很自然地對那些傲慢的人長生偏見——「你拽什麼拽!」「喲,還真當自己是天鵝吶!」「頭抬那麼高小心扭著!」《傲慢與偏見》正是抓住這一點,來詮釋了整部電影的中心——好慢和偏見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害處。盡管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但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放低自己的態度,別讓人覺得你就是一隻孤傲的天鵝,遙不可及。
傲慢會讓人產生對你的距離感和厭惡感,你想想,要是你身邊的某個人對你總是擺著一副不可一世的態度,並且對什麼事都顯得不屑一顧,你會是什麼心情?所以,請遠離傲慢。偏見是偏於某一方的見解,偏見會讓人變得難相處,一般情況下容易對人產生偏見的人往往人際關系都不太好。偏見還容易讓人與人之間產生誤會,對於某些事情不報以正確、端正的態度,所以,請遠離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不錯的電影,能讓人清楚地認識到自我,看完後能收獲很多,推薦一下,讓大家都能認識到傲慢與偏見帶來的的壞處。
每一個女孩心中都住著一位白馬王子,都渴望像電影主人公伊麗莎白一樣遇見自己生命中的達西。但是愛情從來都是得而不易的,在愛情里也從來都是平等的,是需要兩個人相互付出、理解與尊重,摒棄一切的傲慢與偏見,要學會為所愛的人改變,才能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
主人公伊麗莎白對達西的求愛先拒絕後答應,更是展現了她對無愛婚姻的蔑視。達西傲慢的態度讓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達西認識到這一點,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伊麗莎白對他的偏見。他們逐漸相互了解,消除偏見,拋棄毫無意義的所謂體面,最終認識到並且愛慕上對方的美德,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煙緣。
愛情是神聖的,是絕對不能參有任何雜質的。伊麗莎白的朋友,夏洛特,她認為自己既不美,又沒有錢,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選擇了與愚蠢而又膚淺的柯林斯結合。夏洛特和柯林斯盡管婚後過著舒適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這種婚姻實際上是掩蓋在華麗外衣下的社會悲劇。
《傲慢與偏見》應該討論的是一種婚戀觀吧,生而為人,在這偌大的人世間,任誰都不想孤孤單單的走下去,想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共度餘生,門當戶對當然是皆大歡喜,志趣相投,三觀一致則是幸福婚姻的基本條件,每個人都知道,好的.伴侶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麼,隨之而來就有個問題,當歲月悠悠,一去不返,隨著年齡日漸增長,是否還要尋找等待下去?這便是《傲慢與偏見》的經典之處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去認真思考,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極喜歡伊麗莎白佇立湖畔的身影伶俐,有所思而又無所待。"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所以你只管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擔心世上沒有人能配上你。
前天無意間在網上看了葛利亞嘉遜的那個版本的《傲慢與偏見》的電影,那是一種驚艷,是一種有那麼一瞬間的感覺就是,今夜我愛上了一個女人。
記得那時候看羅馬假日,奧黛赫本那種天真的氣質讓我著實著迷,尤其是她哭得趴在床上抱怨自己的身份與忙碌,那種表演讓我覺得她就像一個小孩那樣撒嬌的,抱怨的自己的委屈,讓我心動。
在剛剛看的傲慢與偏見的時候,其實是有點霧里霧外的感覺,也許是因為是黑白的電影,所以我在電影的看是沒有看到裡面人的樣子。所以那時候我很心急,我想知道伊利莎白是誰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劇中第一次看到扮演伊利莎白的葛利亞·嘉遜時,那是一種沉淪,她笑著看著鏡頭,那是一種可以迷失在她的眼睛裡的感覺。她渾身充溢著一種氣質典雅的美、一種過人的智慧。她的眼睛像靜靜的湖水,清澈、晶瑩、美麗。
文靜、高雅、睿智、聰慧美麗、嬌而不艷,這些彷彿就是為她而造出來的詞。那麼自然那麼直接的把她描述出來。就連她的表演也是那麼的適度、那麼的自然,而又充溢著一種氣質典雅的美。
在賓利小姐對她表現出來的妒意還有敵意的時候,她的表現就像在說你在乎的寶貝,在我眼裡並沒有什麼!就像今天看到的一句話那樣,「我大好的一個人,憑什麼跑到別人的生命里去當插曲。」
有了電腦之後,在已有的人生痛苦之後又添加了一項,那就是在寫東西的時候,電腦突然死機或者斷電了。昨夜便是如此,寫著同名博文的時候,就斷電了。不過,我還是有信心寫第二遍。
昨晚是第三次看《傲慢與偏見》。第二次是去年的某個時候,第一次是在上學的時候,全班同學一起看的,也就是前兩三年的事。
我之所以喜歡這個片子,可能是片子中的美以及愛情本身吧。
伊麗莎白和她姐姐都很美。尤其是她姐姐說話的聲音,相當優雅和溫柔,特別是叫莉迪亞的時候。
上學的時候翻譯過一個句子,總讓我想起來,因為它很有意思。中文意思是「長裙沾塵,短裙勾魂」。電影《傲慢與偏見》中的長裙讓在21世紀的我尤為喜歡,身姿纖長,飄逸。
伊麗莎白美在笑的時候,美在有內涵的談話中,美在她的個性。
電影中的景色也是一大亮點,原始的原野,大樹……
其中有幾句圍繞愛情和生活的精彩的台詞,比如愛情中的人都是傻瓜,她看上去不喜歡他,傲慢與偏見,當你有5個小孩的時候,你再告訴我你的感受等等。相信我們對這些都有自己的體會或者看法。
在現實生活中,還發生著類似的事情呢?或許,我就曾經有過那樣的偏見,或許,今後也還會有如此的傲慢?
由於我實在很喜歡片中的伊麗莎白,看完之後就去網路看了她的資料。她叫Keira·Knightley。讓我驚訝的是她居然比我還小一點,是85年3月26的。和我喜歡的她是同一天生日。這是我的錯,因為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就潛意識以為之歌片子是拍了很久了的,現在才知道這個電影是在20xx年拍攝的。
總之,我喜歡《傲慢與偏見》,並且,還會偶爾拿出來看看。
⑷ 傲慢與偏見影評英文
《傲慢與偏見》電影的英文觀後感:
Elizabeth Bennett (Keira Knightley) is the second of five daughters, all single and young. When a new man moves into the neighborhood, all of the girls take notice. Mr. Bingley is quite rich and handsome enough, after all. At the first large party for area folks, Mr. Bingley comes to the festivity with his sister and the proud Mr. Darcy in toe. Bingley has his eye on Elizabeth's beautiful sister Jane while Mr. Darcy neither dances or talks to anyone. Although unacknowledged, however, Mr. Darcy is transfixed by Elizabeth and she is strangely drawn to him. Through a series of town meetings, country visits, and more, Elizabeth and Darcy meet again...and again. There is something stirring. Is is disgust or is it love?
This classic story could not be presented better than it is this film. It is utterly lovely in every aspect, every way. The performers are just outstanding, with Knightley giving Elizabeth the fire, the mind, the sensitivity that make her such an appealing person. Mr. McF is to sigh and cry over as his Darcy is handsome, in possession of a arresting voice, and provides a display of the great depth of his own sensitive nature. The costumes and scenery are colossally stunning, as is the editing, the script (most of it is Austen's own words), and anything else that makes a movie this beautiful. Do not let another day go by before you buy a ticket or arrange any other method to watch this film.
⑸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9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傲慢與偏見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個世界哪有什麼美好的愛情啊,這是那樣赤裸裸地展現出來現實,卻又給對愛情有著美好期望的人們無以復加的打擊。這世界應該還是又美好的東西存在啊,風景是這樣,愛情也是這樣。
但是傲慢與偏見中也是物質與愛情的糾纏。達西先生一年有一萬英鎊的收入,賓利先生一年有五千英鎊的收入,而班納特一家收入甚微,而且女兒們無法繼承家裡的遺產,所以班納特夫人希望可以將女兒嫁到一個好人家。
懷著這樣的期望,班納特夫人帶著女兒們參加各種舞會,在聽說賓利等人來到小鎮後,都很興奮。期待著與賓利先生的見面。
在舞會上,賓利認識了伊麗莎白的姐姐,姐姐雖然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但是姐姐依然很美麗優雅。賓利先生被姐姐深深吸引,在跳舞的時候眼睛始終圍繞著姐姐,這兩個人都是很天真的,很輕易的就淪進愛情的旋渦里
但是姐姐的感情從不輕易表達,以至於讓達西誤以為姐姐對賓利沒有感情。所以達西拆散了這一對情人,還好,最終經過各種事情,賓利先生還是向姐姐求婚了,姐姐也非常感動的說出了「我願意」
這一對人雖然最後走到了一起,但是他們在自己的感情遇到困難的時候,並沒有很堅定的度過,這兩個人對待感情都是非常天真的。
再說達西與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美麗的,她身上有著獨特的氣質,這使得她對待感情有著自己的看法。她並不拜金,即使那個社會是一個極其物質的社會。
兩人的相識也是在舞會上,但是達西先生總是那樣的高高在上,渾身散發著一幅傲慢的姿態,但是也正是因為物質得基礎,達西先生才可以這樣傲慢。
一開始得見面並不是愉快的,再後來伊麗莎白聽到軍官維肯得話後,伊麗莎白對達西先生的偏見更大了。在雨中告白時,伊麗莎白毫不留情的拒絕了達西,
後來達西在信中向伊麗莎白作了解釋,就是這樣,伊麗莎白才知道自己對達西是存在著偏見的。達西先生可以放下傲慢向伊麗莎白表達自己的愛意,這已經是一件很需要勇氣才可以的事情。再一次見面是在達西先生的家裡,兩個人見面場景是如此的尷尬
可是當得知伊麗莎白的妹妹與軍官私奔之後,達西先生默默的將一切都做好了,幫他們找到了出走的女兒,並給他們兩人日後的費用,還重新說服賓利去向大姐求婚。為了伊麗莎白,達西先生願意為她做一切事情。
兩人最後摒棄了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成為了達西夫人。
《傲慢與偏見》是由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而後被改編為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整部電影中,貴族達西與班納特的二女兒伊麗莎白之間的感情糾葛是本片的主要亮點,當然除此之外也有眾多讓人溫暖的小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伊麗莎白和達西相識於一場舞會上,不同於其姐姐吉英和富家子弟彬格萊的一見鍾情,達西傲慢的舉動,讓伊麗莎白對他有了很大的偏見,加上後來威可漢姆對於達西的誣陷,以及從管家得知達西插手吉英與彬格萊的愛情,使得達西與伊麗莎白的誤會愈深,於是有了達西第一次在雨中向伊麗莎白告白的失敗。之後達西給女主寫了一份信,希望能解除女主對其的偏見和誤會,接受他的道歉。
這封信可以說是男女主關系轉折的關鍵一步,信中,達西向伊麗莎白講述了關於自己家族的種種情況,把相關誤會澄清。鑒於知道自己在伊麗莎白眼中的傲慢的形象,他信中的措辭嚴謹禮貌,既有面對心愛之人的真情流露,也有自我情感的不卑不亢。有誤會就澄清,有錯就認,有愛就說,這份信可謂是絕對真誠的告白了。有哪個女孩不心動呢?連驕傲的伊麗莎白也不能免俗,對達西的好感在心裡慢慢地生根發芽。
再到後來,由於達西的實際行動,幫麗迪雅處理婚禮之事、幫吉英和彬格萊有情人終成眷屬,徹底打消了二人的誤會。雖然達西的姑母凱瑟琳夫人深夜親自來到伊麗莎白家中,向伊麗莎白挑明說不同意二人在一起,但勇敢的女主並沒有屈服,當然女主的做法並不意外,從她果斷拒絕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就可以知道,伊麗莎白她忠於自己的內心,忠於自己的感情。自主獨立,勇敢堅強可以說是女主的代名詞。
電影最後的那一幕畫面,唯美之極。初晨的薄霧,熹微的晨光,朦朧之間,兩個獨立有趣的靈魂相遇,兩顆年輕善良的心慢慢地向彼此靠近,女主低頭嬌羞,男主滿眼寵溺,兩人愛情的果實在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初現時唯美定格。
這部影片畫風清新,讓人覺得很舒服。不僅僅有男女主浪漫的愛情,還有伊麗莎白和吉英姐妹之間美好的姐妹情,伊麗莎白和卡洛蒂的真摯的友情,父親班納特對女兒深沉的愛,都是這部影片的看點。除此之外,影片當中出現的英國鄉土也別具一格,讓人眼前一亮。是一部值得我們用心看的作品。
看過這部影片之後,願我們都可以像女主伊麗莎白一樣,忠於自己的內心,遇到喜歡人,勇敢去愛。愛情如此,友情如此,親情亦如此。
只有英國人才能拍出奧斯汀作品的精髓!
BBC這個版本的《傲慢與偏見》是真正的經典!
這一版本里所有的演員把角色表現得非常飽滿、傳神;
「達西」的清高與傲慢表現到位得當,風度卻尤存,簡直就是奧斯汀筆下的達西再現;
「麗萃」盡管一開始似乎讓人有點失望,好像與原著有出入,但是隨著劇情的進行,你不得不佩服演員的表演功力;活潑而又穩重,說話俏皮卻不失風度,特別是那雙眼睛,非常傳神,「那雙眼睛是整個人之靈魂」;
班特納太太活脫脫地從書本中跳出來,非常形象,既神經質又容易激動,時不常地尖叫......
麗萃的表哥,看了這個版本,著實佩服,簡直活脫脫一個馬屁精,但他卻是發自內心地去仰慕他認為值得仰慕的人,所有的恭維話同樣也是發自內心地說出來,並沒有半點違心之意;
BBC在選擇角色方面確實很有一手,每個角色的表演都非常貼切,不論表演還是台詞,均屬於經典中的經典,值得收藏!
喜歡《傲慢與偏見》,平淡的生活,幽默的語言,各色人物......,這些都通過一場場舞會來體現,鄉村的美景、空氣都讓人陶醉。開場就是從達西與賓利騎馬開始,他們倆的對話明顯地看出兩人不同的性格,接著場景就切換到麗萃獨自一個在鄉村的早晨散步,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達西在第一次向麗萃求婚,從開始的拘束到後面的傲慢,均拿捏得很好,充分體現了當時達西的心理狀態,一方面非常喜歡伊麗莎白,而另一方面卻又覺得她那些沒有教養的親戚讓她原本就不高的門第變得更加不值一提,甚至相信如果他求婚,伊麗莎白沒有不答應的道理。當然達西的傲慢正像書里說的,不是毫無道理的,家底雄厚、門第高貴,作為獨子繼承全部遺產,他理所當然選擇一位他十分中意之女子作為終生伴侶。但他偏偏遇到了伊麗莎白,他從未遇到過這樣一位女子,既活潑又莊重,幽默又有見識,著實讓他著迷,於是他將門第之見全部置於顧想要與這個女子相守終生。但這樣一個女子偏偏討厭他的傲慢,討厭他行事從來未考慮別人想法,特別是認為他破壞了她的姐姐一生的幸福以及她曾經喜歡過的韋翰先生。因此她以充分的理由拒絕了他的求婚,並「義正言辭」教訓了他。故事的轉折點也正在於此,此後倆人都開始對雙方的看法有所改變。
當然,結局是完美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兩對相愛之人在一個教堂結成了終生伴侶,非常喜歡牧師所說的結婚誓言,確實我們在婚姻里是需要如此的。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描述了幾對年輕人的感情故事,小說沒有重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而是以幽默細膩的筆觸展現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生活的畫面,證明了作者對於感情的態度。像夏洛蒂和柯林斯那樣互不了解、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而聰明、美麗、自尊的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感情則是建立在相互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他們才是幸福的。
初讀小說中譯本是大約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只是醉心於伊麗莎白與達西這對淑女紳士之間曲折但終成正果的感情,加之喜歡小說流暢俏皮的文筆,所以一連讀了好幾遍。
與小說同名的電影同樣令我著迷,它在對小說的整體把握與剪裁、演員的表演、配樂等方面均可圈可點。()電影限於篇幅刪去了一些次要人物和情節,但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彬格萊、夏洛蒂與柯林斯以及莉迪雅與韋翰這四對年輕人的戀愛婚姻仍然脈絡清楚、不枝不蔓。演員的表演可稱上佳,達西由最初的傲慢到情不自禁到放下架子傾心相愛,伊麗莎白優雅聰明、自信自尊,班納特太太缺乏修養、忽喜忽嗔,柯林斯諂上倨下、滑稽可笑,還有凱瑟琳夫人傲慢無禮、出言荒唐,無不纖毫畢現,個性是後三位配角略帶誇張的表演,實在令人忍俊不禁。電影的配樂也十分貼合影片詼諧幽默的氣氛,凡柯林斯出場必配以輕快富於跳躍感的音樂,凡凱瑟琳夫人出場則配以沉重庄嚴的背景音,給影片增色不少。
但若吹毛求疵的話,影片還是有幾處不足。其一是莉迪雅與韋翰私奔後達西才特地前往伊麗莎白家,向她說出韋翰過去的卑劣行徑,而小說則安排達西求婚遭拒之後即給伊麗莎白寫信,解釋韋翰之事。達西之所以要解釋,是因為伊麗莎白誤會了他,令他自尊心受挫,而待到私奔之事發生後,韋翰的品格已經暴露,解釋已無太大必要。因此立即解釋似乎比等到人家家中大亂再去解釋更為合理。再者,達西登門造訪,口稱來帶給幫忙,實際只是一吐塊壘,也顯得不太自然。其二是凱瑟琳夫人受達西之託來探伊麗莎白的口氣,這是小說所沒有的情節,雖然這一改動增強了戲劇沖突,並增添了喜劇氣氛,但這位夫人怎樣這么輕易就將自己女兒的應得財產拱手相讓了呢?其三,電影對簡也有些漫畫化處理,似乎不太合理。簡雖然不是主角,但在奧斯汀筆下,她美麗、溫和、優雅,只但是不如伊麗莎白有主見罷了。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太過傲慢,太過自傲,太過自我,讓你對我退避三舍;太過片面,太過偏激,太過偏見,讓你對我束手無策。在這一場傲慢與偏見的對峙中,在這一場自由與真愛的抗爭中,在這一場尊嚴與人格的爭斗中,我不知何時對你動了心,你不知何時為我傷了情。
《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是:有一位小鄉紳名叫班納特,他有五個待字閨中的掌上明珠,這五個姑娘都各具特色,別有一番風情,也都擁有各自的戀愛觀,人生觀和擇偶觀。尤其是他那位二女兒伊麗莎白,更是小家碧玉,如花似眷,她的美就算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也不為過。不過伊麗莎白最打動人心的,最勾人心神,還要數她那一身傲氣,一腔志氣,以及一心自強,自尊,自愛。
有一次嬌美卻好強的伊麗莎白在舞會上邂逅了故事的主人公達西,人人都以為這位家境殷厚,腰纏萬貫並且風度翩翩的俊朗男子本該是伊麗莎白的白馬王子,命中註定,可偏偏卻事與願違,好事多磨。伊麗莎白聽聞達西為人傲慢,於是對他的好感盪然無存不說,還處處擠兌他,時時排斥他,這讓對她一見鍾情的達西心煩不易,苦惱不已。不過隨著兩人漸漸深入交流之後,他們總算是解開了心結,解除了誤會,認清了彼此,愛上了對方。
故事的結尾是以人人樂道的喜劇收尾的,伊麗莎白和達西經歷了一番周折,經受了一番考驗後,總算是看清了彼此,弄清了真心。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了自己長久的傲慢,兩人可謂是上演了一場「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好戲。
關於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無論多少贊美之詞,不論多少人仰慕之詞都難以表述,難以形容,畢竟在那個封建的時代,在那個女性飽受壓抑的年代,能找到一個喜歡自己的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能找到一個自己也喜愛的人更是一件不簡單的事,而能找到彼此都深愛著對方的伴侶更是難上加難了。
不過對於伊麗莎白這位堅強又果敢的女性,我卻有說不完的贊美,講不完的欽佩。伊麗莎白不在乎權勢,也不看重地位,相反,她一直在尋求一份純潔的`愛戀,渴求一份真心的愛情,尋找一個真心的愛人,得到一次美滿的婚姻。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為了得到自己的愛情,伊麗莎白不懼怕自己與達西懸殊的地位,不害怕未來道路上的重重苦難,勇敢的選擇站在達西身邊,與他共享愛情盛宴,與他共度漫漫人生。試問,這樣一個追求自由,追求愛情的女孩,怎不讓人心動呢?這樣一個剛強勇敢的女性,怎不叫人佩服呢?
伊麗莎白這個偉大的女性,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自尊自強,什麼是自愛自惜,什麼是堅毅果斷,什麼是理智成熟,什麼是勵志勵誠,什麼是人間真愛。
家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其時空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書中拘謹的男主角達西先生,外在的表現是傲慢的代表;而很有自己想法的女主角伊麗莎,則演繹了偏見一詞。
故事從彼此互相看不順眼,後來透過每一次見面時的「激烈溝通」,進而發現事實和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同。然後男女主角終於各自改變外在的傲慢,放下偏見的執著,劇情急轉直下,演變成對彼此的欣賞和愛慕。書中一連串精彩的對白和戲劇性的情節,令我讀得廢寢忘食,捨不得放下書本片刻。
在人與人初認識時,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但是我們定論對方的「第一印象」真的正確無誤嗎?達西先生因為在舞會上怠慢了伊麗莎,導致她對他產生了偏見。加上後來有心人士製造出來的謊言,使得女主角對男主角的看法深信不疑。我們有時候不也犯了跟伊莉莎同樣的錯誤,只看得見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柱嗎?
讀完了這本書,我發現其實傲慢與偏見是如影隨形的。當我們對某人有了偏見,對待他的態度就會不經意的表現出傲慢。而如果自己經常不自覺的流露傲慢的神情,則他人對我們的偏見也將隨之而來。當傲慢遇上偏見,結果就是互看不順眼,事事唱反調,對人不對事,甚至變成為反對而反對……等等非理性狀況。頻道不同的雙方也很難有溝通與了解的機會。
別以為我們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舉例來說,如果有轉學生來我們的班級,很可能因為他對於新環境感到陌生,再加上不擅長與人交際或言談不當,而讓舊生誤會對方是自視甚高,或是態度傲慢。而這自以為是,則容易轉成對轉學生的偏見。當傲慢遇上偏見的結果,往往就是因誤解而產生不可抹滅的隔閡。
要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唯有放下傲慢的態度,丟掉偏見的眼光,以同理心對待。透過互相溝通了解,才能認識真正的彼此。就像是書中的達西先生,雖然外表給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但是內心卻是善良誠懇且願意放下身段的,其不固執己見的態度著實令人贊賞。
而伊麗莎總是「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點,也讓我佩服不已。因為我自己在每一次的團體討論時,總是最安靜的一個。即使心中有不同的意見,也因為害怕而不敢表達出來,這是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要了解一個人就不應該只看錶面,而是應該和對方坦誠相待。不用刻意做出討好的行為,只要表現最真的一面,才有好的互動,才是好的循環。如何與人和睦相處?應對進退如何顧全大體?待人接物如何不傷大雅?遇到摩擦或誤解時,如何表達才能化解疑慮?這本書點出的問題,值得深思,耐人尋味,而且是我們初中生必須要好好思考和學習的一門重要功課。
對於《傲慢與偏見》,我只能確定我看過電影,又大概記得自己之前是讀過書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沒有什麼具體印象,慚愧。這次是真的讀完了,記下一些想法,也告訴後來的自己。
主要講了一對年經人,因彼此的傲慢和偏見,互相不順眼;後經過一系列的事情,瓦解了傲慢,也糾正了偏見,產生了深深的尊敬和愛意,並最終走到一起。關於伊麗莎白的偏見和達西的傲慢,以及他們兩人思想的碰撞,soulmate,愛的火花,我不打算說太多,因為主人公在作品中是有得到最多的環境、心理描寫的特權的。但有一點,發現其中一些情節和戲劇矛盾,在其他很多後來的作品中有重現,但經典到底是經典,它會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不管被後世如何模仿借鑒,卻厚重如初,總不失色。
關於班納特夫婦的一些想法,卻讓我深深的感覺到:同樣的事物,人們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全書看來,班納特先生是女主伊麗莎白的知己,是一個有智慧、有涵養、知榮辱、懂進退的紳士;而班納特夫人,聒噪、愚蠢、無知、無禮。伊麗莎白說,自己是紳士的女兒,可見她以父親為傲;同時,她也不止一次的抱怨母親讓她們丟盡了面子。
這樣的描寫,開始不覺得有什麼,但越往後,越讓我覺得難受。班納特先生是一個紳士,但他並不是一個好父親,他沒能無私的愛他的每個孩子,而且我敢說,他在女孩兒們的成長中是缺席的。當麗迪雅要去布利屯的時候,伊麗莎白勸說父親阻止麗迪雅,認為她去了會更加放肆,會失去所有的德行,讓全家人蒙羞;但父親毫無作為,說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說自己無能為力。
當麗迪雅真的出事後,如果不是關乎他自己的顏面,如果不是他人的推動,我甚至相信,他會像科林斯信中建議的那樣,放棄麗迪雅,不認這個女兒。班納特先生的修養,是自私任性的,班納特夫人的悲劇之一是有一個這樣的丈夫。反觀班納特夫人,她著實讓人難以喜歡起來,但她仍然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愚蠢短見,但對女兒們,卻是用盡了所有的見識和能量去愛,她在她淺薄的世界裡,殷切得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她觀念里的幸福生活,她真誠的盼著她們好。她盡她最大的努力,去做一個好母親,這一點,她強過班納特先生千萬倍的!
如果能進一步思考,我們或許還會發覺,班納特夫人的荒誕無知其實離我們那麼近,她持有的是我們很多人正默默踐行著的觀念,只是我們都不曾也不願直面我們的真實想法。當這些觀念戲劇性的呈現到我們面前,我們甚至不認識它並為它的荒誕而哈哈大笑,再沒有比這更諷刺的了!有時間的再去看一下電影版,重溫那份感動。
一部前天晚上看的愛情電影。和爸爸一起看的,本人表示其實如果是看愛情電影,我更傾向於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待著,抱著一個東西自己一個人看。因為那樣子可以跟著主角在那裡飈英語情話。
看完這部電影後,想起曾經同桌問我說我的擇偶標準是什麼。我說那他的呢。他說她的擇偶標准就是,要麼幽默,絕對不要高冷。要麼是大男子主義型的。我說那好呢,我也喜歡幽默的,但是也不介意高冷的呢。同桌說高冷的特別不好。其實我也想讓他看看這部電影了,這部電影的達西是非常高冷的人,但是一般高冷的人都比較鍾情,可以有自己的主見,而且他是男主,一般男主的形象總是別人喜歡的形象!
那次我是這么跟同桌說的:我的擇偶標准就是不要對我太好!不要一開始就對我特別好,要從愛上我的那一刻才開始對我好。是的,就是這樣!同桌當時開玩笑說,那你現在周邊的那些男生都不符合哈。我只能笑笑,說是呢。
是啊,其實不喜歡那些對每個人都特別好的人,其實也不是說不喜歡,只是不會愛上,不會喜歡,會對這些人有好感,但是不是那種可以在一起戀愛的好感。其實,我的擇偶標准或許簡單說起來就是:看過傲慢與偏見那部電影不?裡面的達西就是我的!
今天不是剛好寫了有關傲慢與偏見的影評嗎?最後一句我是怎麼寫的,好像是:達西是我的吧!
和好友爭的面紅耳赤。逛他的朋友圈,才發現原來他也有看,是今天看的,今天發的動態,截了圖,然後說:幸好是個完美的結局。我留言評論說:前天看,今天寫觀後感。
結果就和她聊了一下,聊要買的書,聊過幾個星期去圖書館借書。其實應該是過幾天吧,但是我不確定,所以跟他說過幾個星期再去圖書館借書,畢竟我現在這里還有幾本沒有看完。現在爺爺那邊的圖書館是免押金借書了,也不用借書卡了,嗨森!
然後好友在私聊下跟我爭達西。我自己一個人對著手機狂笑。我弟特別訝異地看著我,不為其他,因為我沒事對著手機笑。我們為達西,然後發表情。足以讓我笑到嘴酸......
她說我也看傲慢與偏見,我說恩,喜歡達西。她說她看的時候又犯花痴了,現在回想還都想笑。哈哈哈哈。他說達西長得特別帥,正好配的上他的形象。於是就開始說達西是誰的了......然後就用各種表情來表示自己對達西是真心的。笑噴!
好友在那裡跟我犯了好久的花痴,說達西的各種好,然後我就發了個表情滾。我說她不該看的,又有人搶了。她也發了個表情,我們這邊罵人的話:腦膜嘿肥仔。達西你的你噠去搶。我發個表情:我還能說些什麼呢。
其實不是為了達西而跟好友爭的,是為了好友而跟好友爭的!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看慣了好萊塢的大片,習慣了那種情節急劇變化的電影,再看這部由名著改編的電影時是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雙重享受。
影片中我喜歡的地方:
漂亮的景色:英國鄉村的綠地、小河、家禽……所有的一切都讓人感覺清新與自然,很舒服。當伊麗莎白和舅舅、舅媽等人一起去外地遊玩時,他們到了達西先生老家的庄園。巨大的人工湖,像宮殿一樣的建築,各式各樣的人體雕塑,富麗堂皇的室內設計……不僅讓伊麗莎白眼前一亮,我自己心中也產生了無盡的嚮往。不禁感嘆:英國貴族實在是懂得享受,生活非常有品位。
優雅的鋼琴曲:影片中有很多的鋼琴曲彈奏:舞會時的伴奏,伊麗莎白在達西姑媽的要求下彈奏的曲子以及達西先生的妹妹彈奏的曲子都烘托出了一種閑適的生活態度。
浪漫的愛情:達西與伊麗莎白的愛情是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經歷了很多的誤解,但是在一個黎明,他們最終解除了誤會,兩位戀人相擁在一起。雖然伊麗莎白的出身和財富遠遠不及達西先生,但是她依然不卑不亢,從來不覺得和達西先生在人格上有絲毫的差距。倒是達西先生,其間考慮到他的財富與伊麗莎白的差距以及開始時對班納特一家不得體行為的不滿,這是讓我不太喜歡的地方。還有就是達西先生在幫助伊麗莎白的小妹妹解除私奔丑聞的時候,他說:我這么做全是為了你(指的是伊麗莎白)。我覺得這樣的愛情未免有一些狹隘和自私了。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很羨慕達西和伊麗莎白的愛情的。
另外就是彬格萊·查爾斯和簡的愛情,雖然影片中並沒有把他們的故事當成是重點,但是,簡毅然去倫敦找彬格萊·查爾斯。彬格萊·查爾斯勇敢的第二次走進班納特家。我想他們的愛情也是值得我們稱頌的。
幽默詼諧的劇情:克里斯向伊麗莎白求婚時說的台詞,讓人忍俊不禁;克里斯和夫人去達西姑媽家做客時顯示的窘態,讓人開始對他產生一種蔑視;伊麗莎白與達西在舞會上跳舞時,兩個人面無表情的樣子以及影片中的旁白讓我覺得特別的有趣。
我覺得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應該是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在雨中爭吵的時候,本來達西先生是想表白的,並且向伊麗莎白說出了愛的誓言,但是伊麗莎白當時對達西先生有很深的誤解,她理所當然的狠狠地拒絕了他。他們兩人之間激烈的對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西先生並沒有氣餒,而是寫了一封信給伊麗莎白來澄清誤會,我想這份勇氣是最需要我們學習的吧。
另外,看似迂腐的老班納特先生在關鍵時刻顯示出了一家之長的睿智,在伊麗莎白拒絕克里斯的求婚之後,他能夠說出支持伊麗莎白的話,真的是讓人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