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經被譽為「北影廠三朵金花」,如今她們的生活狀況怎樣
說到」北影廠的三朵金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劉曉慶、李秀明、張金玲,是最耀眼的女星,被譽為「北影廠三朵金花」,享譽全國。而今30年過去了,如今她們的生活狀況又是怎樣呢?
先說說張金玲老師,因為她是三朵花中最年長的,生於1951年,張金玲是話劇演員出身,23歲的時候參加了第一部電影,1975年重新拍攝的《渡江偵察記》,演智勇雙全的劉隊長,被廣大觀眾認識,之後,她在《山村新人》、《希望》中,塑造的中國傳統女性,賢淑大方,很受觀眾喜愛,1978年,她演到了大導演謝鐵驪和陳懷愷(陳凱歌的爸爸)導演的歷史大片《大河奔流》,這部電影眾星雲集,值得一提的是,張金玲在這部電影中,和李秀明相遇合作了。1994年,她與丈夫在北影廠門外,辦起了一家公司,專營「大家寶」薯片。2000年,「大家寶」銷售總額超過1億元,暢銷30多個大城市,李秀明和丈夫身家逾億。他們育有一兒一女,後舉家定居加拿大。而今李秀明過著相夫教子的普通家庭主婦生活,再也沒有涉足影壇,將輝煌和驚艷留在了觀眾的記憶里。
B. 電影大河奔流演員表劉衍利
《大河奔流》演員表 :
張瑞芳
陳強
於是之
王鐵成
張金玲
王心剛
趙聯
陳裕德
葛存壯
項堃
宋曉英
黃小雷
C. 穩了,王勁松《大決戰》中演繹蔣介石形神兼備,不輸前面十七位
作為 歷史 人物,蔣介石出現在熒屏上的機會那是相當的多。
可以這么說,只要是革命 歷史 題材作品,幾乎都繞不過他。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至少有17位演員曾在熒屏上飾演過蔣介石。
現在又增加了1位,他就是正在拍攝的電視劇《大決戰》中蔣介石扮演者王勁松。
介紹這一版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回顧一下此前的17位蔣介石。
01 趙恆多
領袖人物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是1978年的電影《大河奔流》,裡面出現了毛澤東主席。
而蔣介石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則是在1980年公映的電影《大渡河》中,演員名叫趙恆多,他也是熒幕上第一個扮演蔣介石的人。
趙恆多,河南確山人,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因在電影《血戰台兒庄》中再次扮演蔣介石獲得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電影版戰爭巨制《大決戰》中繼續扮演蔣介石,2001年因病去世。
02 孫飛虎
1979年,各地話劇團爭相排演話劇《西安事變》,此前分配到貴州省話劇團默默無聞的小演員孫飛虎被安排在貴州團的《西安事變》中扮演蔣介石。
1981年拍攝電影版《西安事變》,導演成蔭遂參考了各省市排演的話劇中扮演蔣介石的演員,看過孫飛虎的劇照後,馬上就定下來由他出演。
結果,孫飛虎憑借深厚演技,給觀眾展現了一個書本外的鮮活蔣介石形象,獲得全國觀眾一致好評,從此,孫飛虎便成了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先後在1990年電影《開國大典》、1994年電影《重慶談判》中多次飾演蔣介石,並憑此角色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4年11月22日,孫飛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歲。
03 許道臨
1941年出生,山東青島人,天津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80年代中期開始扮演蔣介石,參演的作品有《非常大總統》、《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張學良將軍》、《新四軍》、《中國命運的決戰》等,為當時觀眾口中除孫飛虎、趙恆多外的「第三號蔣介石。
04 馬曉偉
1961年12月0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市,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2003年在電影《延安頌》中出演蔣介石,這是他在熒幕上塑造的第一個蔣介石形象。
雖然馬曉偉隨後又在《解放》、《東方》、《國母宋慶齡》、《周恩來在重慶》、《解放大西南》和年初剛播出的《跨過鴨綠江》等多部作品中出演過蔣介石,但他並不是特型演員,他還曾塑造過許多其他不同類型的影視角色。
馬曉偉最值得稱道的是同時在電影《國母宋慶齡》中扮演毛澤東和蔣介石兩個 歷史 人物,要知道這兩人從外形到內涵都相差甚遠,但都被馬曉偉演出了各自神韻。
05 陳道明
此人不用做過多介紹,大家都非常了解,曾多次塑造 歷史 上的帝王形象,如越王勾踐、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明朝天啟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儀皇帝等。
出演蔣介石是在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中,沉穩霸氣,只是缺少了一些蔣介石身上的那種軍人氣質。
06 張國立
同樣不用做過多介紹,曾在電影《建國大業》中出演蔣介石,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出演這個角色。
但平心而論,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是最不像的,同本人形象相差太遠,主要原因還是他的臉型太胖,另外當時他飾演的紀曉嵐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觀眾一在銀幕上看到他出演蔣介石就忍俊不禁。
07 杜雨露
老藝術家杜雨露一生塑造的經典影視角色無數,其中尤以《雍正王朝》里的張廷玉、《突出重圍》里的方副司令、《省委書記》里的貢開宸、《大宅門》里的白萌堂等為人稱道。
杜雨露平生曾在電視劇《紅日》和《東方紅1949》中兩次飾演蔣介石,只可惜相貌與蔣相差太遠,而且其滿口的東北口音讓觀眾分分鍾出戲。
08 蓋美
山東菏澤市人,出生於1961年,其出道以來在熒幕上扮演的角色幾乎都是蔣介石,是目前為數不多的蔣介石專業特型演員。
主要代表作品有《任弼時》、《英雄無名》、《保衛延安》等, 以自己的光頭形象和優秀演技把蔣介石演得惟妙惟肖。
09 鄭玉
新疆伊犁話劇團演員,曾於2007年在36集電視劇《西安事變》中出演蔣介石。
10 吳興國
台灣演員,曾經在2009年的大陸拍攝的 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 《誰主沉浮》中扮演蔣介石,從台灣人視角出發進行演繹,給大陸觀眾很新鮮的感覺。
11 潘勇
潘勇,四川人藝演員,在《朱德元帥》和《中原突圍》中出演過蔣介石,但這兩部劇沒有什麼影響,所以觀眾對這個演員了解甚少。
12 沈保平
河南話劇院演員,曾在《紅軍東征》、《井岡山》和《決戰南京》中出演蔣介石。
13 翟萬臣
總政話劇團演員,1995年曾在八集電視劇《七戰七捷》中出演蔣介石,還曾在話劇《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中出演過蔣介石。
14 吳京安
1958年9月生於陝西西安,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國家一級演員。
吳京安2002年在電視劇《張學良》中第一次飾演蔣介石,第二次是在《八路軍》中,第三次是2016年在電影《領袖1935》中。
15 張震
曾在電影《建黨偉業》中出演青年蔣介石。
16 張光北
曾在電影《日出東方》中出演蔣介石。
17 劉之冰
曾在電影《黃埔軍人》中出演蔣介石。
以上就是17位出演過蔣介石這一人物形象的演員情況,大家可以看到,最成功的還是當屬趙恆多、孫飛虎、馬曉偉、許道臨等四位,其中尤以趙恆多和孫飛虎最為成功。
但不幸的是,趙恆多和孫飛虎均已過世,許道臨今年70歲,已經不適合再出演1945年前後不到50歲的蔣介石。
所以《大決戰》開拍後,劇組考慮找新的面孔來演繹這一人物形象,恰好王勁松剛剛在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中出演了蔣介石,雖然該劇還沒播出,但其造型和演技已經在圈內得到認可。
如果單看王勁松本人的外形和氣質,尤其是他在《破冰行動》中演繹的林耀東,似乎他更接近林彪這一角色,不過這只是網友們的一廂情願,劇組自有自己的綜合考量,請他來演蔣介石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經過一番修飾打扮並化妝後,王勁松身上蔣介石那股味道就出來了,首先是臉型略顯清瘦狹長,這一點同孫飛虎版有明顯不同,孫版稍顯胖了些,頭有點圓,這同 歷史 上真正的蔣介石形象並不貼合。
其次從預告片王勁松的一舉一動和神態來看,不論是台詞,還是說話的語調,走路的動作,甚至做手勢,都頗有紀錄片中蔣介石的神韻。
王勁松是個演技派實力演員,對角色的追求非常苛刻,接演蔣介石這么一個重大 歷史 人物,肯定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事先也必是做足了功課。
劇中表現重慶談判這一段,有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對手戲,同唐國強幾十年的專業特型演員相比,王勁松在表演 歷史 重大人物的經驗上肯定有所欠缺,不過從預告片看,表演上並沒有遜色多少,但真正表現如何,還得等電視劇播出時來全面評判。
只是從目前來說,我覺得王勁松已經穩了,或許今後他就是蔣介石的特型演員。
是打臉還是賞臉,劇播出後拭目以待。
D. 《大眾電影》三次重要的第1期封面人物,你知道是誰嗎
《大眾電影》是中國電影史發展的見證,是幾代人的記憶!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最受老百姓喜愛的雜志之一,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各個報刊書亭,都是把《大眾電影》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讓人一眼就發現。
《大眾電影》的封面人物,都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演員 ,不但影迷們喜歡收藏,普通人也喜歡看封面上的俊男靚女。
《大眾電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創刊,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當年出刊13期。1951年出刊17期,兩年連號共出30期。
1952年文藝整風運動中,《大眾電影》被迫停刊數月。 1952年5月,《大眾電影》和北京出版的《新電影》合刊,重新出版。當年出刊15期,其中1-2期是合訂本。
1966年第6期後停刊,至此累計出版306期。
1979年1月在北京復刊,直到現在。
2014年全新改版上市。
《大眾電影》如今走過了70多個年頭,創下中國文藝類雜志單期960萬發行量的最輝煌記錄,早期刊物在收藏市場最高單價甚至過千。
1950年第1期創刊號封面是蘇聯黑白電影《團的兒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亞 。小英雄凡尼亞純真的面孔,被當成愛的崇高表現。
《團的兒子》(外文名CblHonKa)由蘇聯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1946年上映,導演傅·普羅妮娜,主演尤臘·楊金,阿·莫洛佐夫,片長75分鍾。
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譯制。
蘇聯紅軍某騎兵營在一個深夜邂逅四處流浪的孤兒伐尼雅,伐尼雅聰明倔強,深受騎兵戰士的喜愛。當時戰爭非常激烈,紅軍准備將伐尼雅送往後方。但是,伐尼雅想方設法逃回,幾經曲折加入紅軍,智殲德兵,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團的兒子」。
創刊號最大的一張16開明星插頁,是蘇聯進口片《詩人萊尼斯》的一個鏡頭,前蘇聯人民藝術家、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塔馬拉.馬卡洛娃的個人藝術照。
初期的《大眾電影》推薦外國電影時,以蘇聯電影最多。「文革」前中國引進外國影片的數量達857部,蘇聯電影就佔到了近一半。
1979年第1期(復刊號)封面是電影《大河奔流》劇照:梁晴(張金玲飾)、海天亮(劉衍利)。
《大河奔流》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電影,由謝鐵驪、陳懷皚執導,張瑞芳主演,1978年上映。
張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於河北滄縣, 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 (另兩朵是劉曉慶和李秀明)。在拍攝《大河奔流》後,在影片《從奴隸到將軍》中飾演女主角,還參加電視連續劇《遠洋船長和他的妻子》等。
劉衍利,1954年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77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過《大河奔流》、《婚禮》、《知音》、《新兵馬強》、《金鹿兒》、《山叮咚》等影片,扮演的多是配角,卻個個鮮明生動,充滿青春氣息,八十年代中期淡出影壇。
《大眾電影》2014年第1期(試刊號)封面人物是葛優。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市,國家一級演員,當今中國最優秀的男演員之一。
葛優以戲劇出名,以正劇奠定他的影壇地位。
葛優在喜劇領域,特別是和馮小剛合作的賀歲電影里,獨特的幽默,讓觀眾印象深刻。非凡的表演能力,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嫻熟的台詞和豐富的表情,還有他獨有的牽動靈魂的演繹方法。
一生拍片無數 ,代表作品有《活著》、《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夜宴》、《非誠勿擾》、《讓子彈飛》、《天下無賊》、《甲方乙方》等,飾演的角色個個經典,是中國電影票房的保證。
葛優參演了《霸王別姬》,主演了《活著》,這兩部作品在華語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難以超越的佳作。
一生獲獎無數 ,獲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等。
E. 謝鐵驪簡介及詳細資料
1938年,開始參加抗日救亡文藝活動 。1940年,參軍並在參加新四軍後成為文藝戰士;同年,進入淮海軍政幹部學校學習 。1942年,加入中國 *** ,曾任新四軍文工團戲劇教員、第三野戰軍第三十軍文工團團長等職 。1950年,在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前身)當了3年教員 。
1953年,擔任電影局演員劇團常務副團長 。1956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 。1959年,擔任劇情電影《林家鋪子》的助理導演。1959年,獨立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無名島》 。1960年,擔任劇情電影《紅旗譜》的助理導演。
1961年,執導由於洋、高保成等共同主演的革命電影《暴風驟雨》 。1963年,執導劇情電影《早春二月》 ,該片獲得第12屆葡萄牙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獎 。196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千萬不要忘記》上映 。
1970年,執導戲曲電影《智取威虎山》,該片由李仲林、紀玉良、童祥苓聯合主演 。1971年,謝鐵驪被下放到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廠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1972年,與謝晉聯合執導戲曲電影《海港》 ;同年,執導由李炳淑、李元華共同主演的戲曲電影《龍江頌》 。1974年,執導戲曲電影《杜鵑山》 。
1975年,擔任劇情電影《海霞》的編劇,影片根據黎汝清的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 。1978年,與陳懷皚合作執導劇情電影《大河奔流》(上下集)。1980年,執導由李秀明、唐國強合作主演的戰爭電影《今夜星光燦爛》 ,他憑借該片入圍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81年,與陳懷皚、巴鴻聯合執導的劇情電影《知音》上映 。1983年,執導由管宗祥、劉昌偉等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包氏父子》 。198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清水灣,淡水灣》上映,該片根據姜滇的同名小說改編 。
1988年,執導古裝劇《紅樓夢》 ,他憑借該劇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91年,執導由邢岷山、傅藝偉、周迅聯袂主演的奇幻電影《古墓荒齋》 。1994年,執導反腐倡廉題材電影《天網》 。2000年,與杜民聯合執導由沙溢、席與立共同主演的驚悚電影《聊齋-席方平》 。
2005年,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07年,客串由雲文耀執導的劇情電影《鏇律》 。2011年,獲得第2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 。
20世紀40年代,與王遐相敏皮識。1950年,兩人結婚。2015年6月19日10點40分,謝鐵驪因病醫治無效而逝世,享年90歲 。
在同時代的電影導演中,橋清差謝鐵驪是一位視野廣闊、涵養豐富、手法多樣的導演,他既能再現劇烈的社會變動,展示浩盪的歷史重大變遷,又能逼近人物、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變化,對人情世態作準確而精緻的描繪。藝術涵養的豐富,使他能通曉和適應多種文體。同時,他是現實主義者,他力求作品的人物、情節、環境乃至細節都符合生活的原來樣子 。追求風格統一,不能單從風格著眼,他的基本見解是從人物性格出發,講究按照人物性格的邏輯和客觀事物發展的邏輯去組織情節 (《當代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