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革命電影觀後感1800字

革命電影觀後感1800字

發布時間:2023-05-27 15:37:07

『壹』 紅色革命影片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紅色革命電影《上甘嶺》,電影的主要情節是: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

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

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

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

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中國電影資料館完成了該片4K精緻修復,使其再現銀幕。已完成4K修復的電影《上甘嶺》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貳』 紅色革命電影觀後感

紅色革命電影《鐵道英雄》觀後感:這部影片敘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賊寇攻佔了國內的津浦鐵路,一群愛國志士構成了一支山東齊魯鐵路隊,以鐵道和列車為競技場,以工業區浴室為聯絡點;

情報搜集,暗殺賊寇,劫取武器裝備葯物物資供應的小故事。她們在白天是鐵路線汽修廠的職工,夜裡就化身為騎兵奇襲賊寇,在白雪皚皚中穿行,在疾馳的列車上,沿著繩索撬鎖、盤貨、奪得武器裝備和葯物,激動人心,扣人心弦……

「你一定要好好活著,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影院里的顯示屏上,護士庄妍和「熱血隊長」老洪戀戀不舍,離別前,護士庄妍情深的望著老洪;

溫柔善良的她,扎著2個雙麻花辮,衣著厚厚棉衣,甜美俏麗。是她在雪天里察覺了身負受傷奄奄一息的老洪,救了老洪,這己經是她第二次救了老洪的生命。戰事是慘忍的,敵強我弱,鐵路隊只有依靠滿懷的愛國精神支撐點。

『叄』 革命片的觀後感6篇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1

遍地屍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革命者被捆綁著,脖子後面插著槍斃的牌子,跪在地下,影片交替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把我帶回1911年——辛亥年。革命黨人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艱難危險,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同殘害民眾的敵人相搏鬥,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犧牲的慘狀令人痛惜,這就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領導下,黃興指揮圍攻兩廣總督的戰役。英雄們為了正義的事業,為了劃時代的民主共和國的理想,他們邁出了武裝斗爭的第一步。七年以後,埋在迷亂的煙霧和雜亂的草叢中的屍體才得以安息。

七十二烈士的浩然正氣,使全國長期受壓抑的人心也因此大大的振奮起來。人們對清政府的侵略者,長期積聚的怨恨和憤怒,像洶涌的洪水沖擊山溝一樣,氣勢浩大,不可阻擋。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在武昌舉行了大革命。熊秉坤放了第一槍,這次起義成功了。它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它永遠載入歷史,永垂不朽!

在孫中山的積極領導下,全國各地革命軍的斗爭下,革命形勢風起雲涌,迫使清政府退位。民主共和國執政,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在於它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國。這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孫中山先生,你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你把勞苦大眾的心裝進你心裡,你把所有的愛握在你手中,你把所有的傷痛藏在你身上,你把你的生命歸還世界。你在我心中,我要致敬你,辛亥革命的領袖——民主革命的國父。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2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舉國都在為了這個歷史性伍鬧的事件展開討論。但無一例外,所有討論都會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中國的新紀元,同時,三民主義深入人心。但有些問題卻還是值得商榷。

在電影的腔御罩開頭,是秋瑾的英勇赴死。清朝官員在斬首秋瑾之前,曾經給她看了一張照片,"你可曉得這兩個孩子將會失去母親?",秋瑾望著遠方,平靜的回答,"可我的死卻是為了天下所有的孩子。"無私偉大的母愛!赴死的前一刻,她還在想,到底自己的革命是為了什麼?原來,"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溫和寧靜的世界,縱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死並非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在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為了革命,為了天下,為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為了新中國的美好,她,革命女子第一人,英勇赴死,不為其他,只為了自己的死可以喚醒麻木的拆李群眾,可以讓革命的鮮血斷裂清政府腐朽的統治,人民可以享受著幸福。敬佩之!最感動的一刻莫過於廣州黃花崗起義。黃興、林覺明、徐宗漢等義士們不懼自己生死,用最年輕的生命,最熾熱的鮮血,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孫先生在國外演講時,其中的內容大抵都忘了,只記得信仰這兩個字深深的打動了我。信仰,崇高的字眼,缺失的文明。當代的青年們,捫心自問,真正有信仰的又有幾位?沒有信仰,行屍走肉,或者沒有目標,或者只為名利,或者麻木漠視生命。最近看報紙,關於中國對於緬甸影響的那一塊很有感觸。很多國家都認為,緬甸似乎再走中國之前的老路,但是其中卻有一點,那是我們國人實在無法相比的,那就是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

前不久緬甸政府出台了一項政策,要求緬甸政府機關辦事的國民,必須身著緬甸的傳統服飾"籠基"才准進入。總統吳登盛說,"華人傳統的習俗,你們丟了,但我們還保留著。"對於祖國傳統文化的信仰,使得他們在祖國受屈辱的日子裡,無論窮苦,依舊快樂開心的活著。即使現在可以過得更好,也沒有跳入金錢的旋窩,知足常樂,人生足以。但是反觀國人,多數人是活在金錢的牢籠里。導致的結果就是國人沒了信仰,漠視生命,不懂生活,麻木的眼睛也捕捉不到美好。青年們沒有激情,面對危難不公也只會瞎嚷嚷幾句,卻不會有實際行動來證明什麼。大學學術之風低迷腐敗,弄虛作假之風太多,跟風者比比皆是,這樣的年輕團體,要是面對祖國的危難時期,我們是否還能有五四運動時學生們的激情,這怕是岌岌可危了吧。很多人都在問中國這是怎麼了?國民這是怎麼了?依我看來,還是經濟發展太快的原因,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怎麼可能靠這幾十年幾百年可以完全改變的。

如今的世道,官僚之風盛行,在學生團體裡面,這種現象也很嚴重。我想問的是,我們一直呼喊著的民主與自由,卻只真正成為了我們利用的工具,我們所謂的信仰,也變成了我們利用的工具,除了可悲,只剩下可悲。如今,當真還可以再出現一個魯迅嗎?扯遠了,但是革命時期的那種激情卻值得我們反思。大學,本來就應該是渴求知識,學術思辨之地,卻成為了現在的培養官僚之地。中國,你真的病了。歇一歇吧,好好回到你的先秦時代,看看那會的百家爭鳴,看看那些思想家們的政治主張,別再愚弄你年輕的一代了;再好好瞧瞧你的國情吧,為什麼那麼多官員腐敗?

首先,當他們能夠坐上那個位子,肯定自身的素質不會低,那為什麼那麼多有想法有膽識的人過了一兩年,確會變成心裡焦慮、人人唾棄的貪官?或許在這個環境中,人不得已都會變成這樣的。那麼,我們是否該換個角度來想想醫治的辦法呢?民主與自由,或者說是信仰與自由,一個青年人,應該是生機勃勃的,應該是激情洋溢的。五四精神,革命精神,我們都應該學習。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了,歷史的腳步是這樣走著,即使有人掙扎,也無法挽回。影片其實拍的一般,但是人物有血有肉,振奮人心,關乎革命一詞,也做了一些表述,卻沒有從革命本源出發。大抵就是這么些想法吧。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3

"革命"是什麼?"革命"是要革誰的命?或者說,"革命"有什麼意義?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電影後,我內心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答。

時間定格在一九零七年……秋瑾身帶枷鎖,步伐卻鏗鏘有力,頭發凌亂卻目光堅定。為什麼一個女人,母親寧可犧牲生命要去革命?我聽見她堅定地說:"為了給天下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時間定格在一九一一年10月10日,一群才華橫溢的青年放下筆桿,在炮林彈雨中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為什麼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們要犧牲生命去革命?《與妻書》的決絕告訴我: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時間定格在孫文演講會場,海外華僑為革命的失敗痛哭流涕,為中國革命慷慨解囊。為什麼海外華僑要捐款甚至賣掉祖宅贊助革命?孫文在演講中回答得非常清楚:因為中國要擺脫被歧視的命運,只有革命這一條路。

秋瑾對革命的理解是為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林覺民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孫文說,革命就是讓全國之人無一貧者,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辛亥革命是什麼?是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國體的新生,是中華歷史的真正進化。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紀念日。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天振聾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可以這樣說,當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可假設,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一百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著的追求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古人雲: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世界的人,怎該忘記這段歷史?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不僅僅在當時,更加深遠的影響在現在和將來。什麼時候,我們國家能共同富裕,中華民族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時革命才算成功。斯人已逝,其言猶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4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電影《辛亥革命》於9月下旬起在全國同步上映。看完這部歷史題材的影片,筆者感慨良多,心緒難平。

影片選取辛亥革命前後這一歷史片段,真實再現了以孫中山、黃興、林覺民等為代表的革命先驅者為推翻封建統治、挽救民族危亡而進行的艱巨卓絕、波瀾壯闊的斗爭過程,重點描寫了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的場面,其悲壯之舉,足以令"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面對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積弊,革命黨人為何敢挺身而出、振臂吶喊?面對滿清統治者的殘酷鎮壓,革命黨人何以能前赴後繼、捨生忘死?信仰,對革命的堅定信仰!這些革命者,大多出生富貴家庭,卻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後背叛自己的家庭、拋卻了常人戀戀難舍的榮華富貴,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來。有的在家鄉變賣家產,宣傳革命真理;有的遠赴海外,為革命籌募資金;有的打入清廷新軍中密謀起義,有的奔走各地聯絡黨人……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極端艱險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堅定的革命信仰,這些革命黨人早就堅持不住、放棄投降了。電影中有一段寫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菁華幾乎喪失殆盡,連黃興一度都有點悲觀,但在徐宗漢的安慰下,黃興重新振作起來,他們之間的對話中有一句:"我們又不是沒敗過,失敗算什麼!"質朴無華的對白把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堅強的斗爭意志表現得十分真切,令人動容,催人感奮。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當黃興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逃回來,在一條船上與孫中山見面,戰友重逢,生死考驗,該有多少的話要傾訴,可兩人都沒有言語,堅定的目光傳遞給對方的仍然是革命必勝的堅定信仰。

歷經磨難不言苦,九死一生報國家,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們一生的寫照。電影的片尾曲《辛亥頌》把革命者的這種愛國精神和偉大情懷升華為一種悲壯,一種崇高,在觀眾心靈深處引發強烈的共鳴和震撼。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5

整個跨過鴨綠江觀電視劇中最讓人震撼、動容和感動的,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執行力。不論是一夜奔襲140餘里阻擊敵人的三十八軍,還是藏冰卧雪長津湖十餘天的第九兵團,以及用血肉之軀堅守漢江、鐵原、上甘嶺等地,承受住無數轟炸和沖擊,依然巋然不動的五十軍、六十三軍、十五軍等。他們從沒有過多地講條件,只是用盡全力確保任務的完成,包括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種強大的執行力從何而來呢?從方法論角度,我斗膽進行一下歸納,大體可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是目標正確,思想統一,萬眾一心。

從明代先賢王陽明開始,就提出了「此心強大」的概念,心理強大、意願強烈則一切皆有可能;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更進一步明確,「此心」是「利他心」才能迸發出強大力量。我黨一貫重視思想統一工作,戰前的各種動員和宣傳工作更是非常到位。志願軍戰士們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肩負的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責任,發自內心的理念就是:為了自己身後的祖國和親人,堅決不能讓美國鬼子打到鴨綠江邊。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英勇頑強,創造了無數戰斗奇跡,用血肉之軀鑄造了鋼鐵長城。

二是指令簡單清晰,便於貫徹執行。

整個戰爭看似打得熱鬧,其實每個部隊接收到的命令都非常簡單,加之當時我軍的通訊技術還不發達,很多重大指令都只能通過無線電台傳送。所以,各個軍隊接到的命令無非是:在某個時間,到達某個地點,在什麼時間發動進攻或者堅守陣地多長時間。具體通過什麼戰術,採用什麼技巧,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打的詳細指導,基本上不可能有。

其實,大道至簡,反而是這最簡單的命令發揮出了最大的作用:如果指令過於復雜,可能要麼與前線實際情況不符而讓一線部隊無所適從,要麼讓前線耗費了巨大的精力解讀和學習命令。所以,指揮官們運籌帷幄、殫精竭慮地思考了各種可能,設計了各種方案,但是把最終的命令傳導到一線,反而最簡單,基本上就是:一二三,干就完了!

革命片的觀後感篇6

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邊是國旗神聖與守衛重任,一邊是銀發慈父的淚水以及無限思念,解放軍戰士用筆直的軍姿與標準的軍禮回答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氣質與精神。建軍92載,人民解放軍正步行進的步履鏗鏘,揮灑出肩負民族希望的無上榮光。

國旗下最美的你,「苦難輝煌礪鐵軍」。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致力於鍛造一支屬於人民的武裝就是她不變的目標。1927年的挫折與血雨腥風,嚇不倒中國共產黨人。掩埋好戰友的遺體,他們集結在南昌城下、井岡山上,紅旗漫卷西風烈;鐵流兩萬五千里,苦鬥十年鍛煉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中原突圍到百萬雄師過大江,從跨過鴨綠江到鏖戰上甘嶺,苦難中人民軍隊用生命與鮮血讓「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五星紅旗的尊嚴與東方古國的復興腳步,因為軍旗的護佑,愈發自信而矯健。

國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張富清,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解放後他卻刻意塵封功績。決死關頭不放棄、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難當前能泰然、享樂面前能淡然——張富清給廣大黨員樹起了一面鏡子。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張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張富清立下的軍功和精神,傳承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信念與意志。

國旗下最美的你,「誰說女子不如男」。說起當代花木蘭,如花美玉之容顏、朱日和「沙場秋點兵」之壯懷激烈,都屬於硝煙風沙塗抹青春面龐的女坦克手們。大漠孤煙直,當代花木蘭們駕駛著國產主戰坦克不畏艱險,鏗鏘鐵甲,武裝向前;「敢和自己較勁,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戰場打仗」,從美麗到強悍、從柔弱到剛毅,「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們用自己的行動演繹了新時代花木蘭的士兵突擊。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軍隊與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緊密相連。新時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當祖國呼喚之時、當人民期盼之時、當危機來臨之際,人民軍隊向死而生,抒寫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慷慨大義!讓擁軍愛軍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濃烈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拳拳深情。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中華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們的身影。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鳥語的時候你們在遠方,雨打風吹的時候你們在身旁。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以樸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熱血履行對黨和人民承諾」的人民軍隊敬禮!

『肆』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3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電視劇、球賽或者選秀節目等等之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3篇 ,歡迎閱讀。

【篇一:電影甲午風雲觀後感】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7月。它的發生是日本密謀已久的。觀看《甲午風雲》,我深深地被鄧世昌那偉大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兩次請戰均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鄧世昌和那些愛國將士雖然犧牲了,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我十分痛恨那些貪生怕死的清朝官員,他們雖然是中國人,卻不想為人民的利益而戰,貪生怕死,遇到戰爭就退縮,他們的罪行讓他們失去了當中國人的資格,和鄧世昌等愛國將士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鄧世昌是一個願為國家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願為民族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們要好好的學習鄧世昌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在長大了以後繼續發揚這一種精神。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小兵張嘎》觀後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篇三: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作文】

《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是由電視劇轉過來的。我看這一部電影也是有原因的,老師讓我們在國慶假期看一部愛國電影並寫觀後感,爸爸媽媽也讓我了解一點中國歷史,所以我看了這部片。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新世紀電影城觀看了辛亥革命這一部愛國電影。剛剛進了新世紀電影城的六號放映廳,電影就已經開始放映了。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結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辛亥革命的整個過程。辛亥革命,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盪盪,不可阻擋!

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我深深的感覺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所以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更上一層樓,將來為祖國做出我應有的貢獻。


;

『伍』 觀看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

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電影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這看似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麼的不平凡。因為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預示著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然後,經過各地義士如雨後春筍般激烈的起義之後,光復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光復完畢後,一個嶄新的中華民國從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在武昌首義前後,影片中無數革命志士為中華民族的新生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們那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熠熠生輝,萬古流芳。

而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所謂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為「愛國主義精神」、「創新精神」、「獻身精神」和「協作精神」而武昌起義的成功,與湖北革命黨人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是分不開的。

辛亥革命值得紀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贊揚,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並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職責。

《辛亥革命》里除了成龍在船艙與刺客對打的戲份,還有大量戰爭場面,以此來展現革命先行者們的大無畏奉獻犧牲精神。影片中有五場慘烈的戰爭戲,包括野戰、水戰、巷戰等。

據悉,為了還原戰爭的慘烈,增加真實感,導演張黎用近乎紀錄片的手法來拍攝這場戲,攝影師出身的他還採用了特殊的攝影技術,來拍攝演員們不間斷地移動和槍彈橫飛的驚險畫面。

該片有一場拍攝於遼寧阜新的露天煤礦曠野激戰戲尤為艱苦,拍攝地表面看風光迤邐,但實際上很危險,還有多處自燃現象,因而至今仍未對外開放。

革命軍的「戰壕」就設在一個深達200米的坑底,驅車盤旋下行需要十幾分鍾才可抵達。煤礦巨大的礦坑是天然的屏障,可以防止電影拍攝過程中的鏡頭穿幫,甚至可以避免外界的打擾,很適合拍攝大場面的戰爭戲。

『陸』 紅色革命電影觀後感30篇

紅色革命電影觀後感

1、《大國崛起》

「你是一片紅葉,飄拂在寂靜的遠山;你是一抹彩霞,映照著清朗的長天……」主題歌《遠山的紅葉》響起,不少觀眾為央視一套這部黃金時段的熱播劇深深感動,女主人公王瑛成了人們心中最璀璨的遠山紅葉——有官如此,百姓之幸!

在建黨61周年之際,中央電視台一套最近播出了「遠山的紅葉」,懷著對主人公王瑛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了《遠山的紅葉》,被王瑛的愛民之心、為民之志、惠民之舉深深打動。

漢中與南江巴山相連,也正是在這艱苦的巴山之間,王瑛憑著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以獨特的工作方法、堅強的人格魅力,把短暫的人生裝扮得生機盎然,用巴山紅葉凌霜傲雪的精神鑄就了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無盡關愛。

在觀看之時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王瑛的「真」:真誠信仰。她在關鍵時刻和重大事件中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驗。她對紀檢監察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執著與堅定,彰顯了一名新時期紀檢監察幹部、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強政治本色、真摯追求。

多年來,她把清正廉潔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生活儉朴、淡泊名利。真情工作。她生前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干驚天動地的大事,她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工作中,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真心為民。

她為南江「背二哥」蓋被子、建公寓,為出行困難的村民修建「連心橋「,堅持不懈資助困難學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樁樁、一件件,都折射出她真心愛民、為民、助民的公僕情懷」。

『柒』 紅色電影觀後感作文集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90後大學生的心中並不代表不見了,因為當那熟悉的革命奮斗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校園里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幾篇 文章 ,希望你們喜歡閱讀。

《集結號》 觀後感

鮮血承載著一份職責和勇氣,淚水蘊藏著一份情義與感動,號聲凝聚著對生存的期望。

那聲悲愴的集結號遙遠了,「以前」已概括不了他的滄桑,唯有歷史,灰白的一段歷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記憶,冷不丁經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層漣漪。

看完《集結號》思緒被帶到那個為人民幸福斗爭的戰爭年代,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穀子地帶領全連四十七名兄弟奉團長的命令堅守狙擊陣地,以集結號為令撤退。然而團長為為戰爭全局思考,沒有吹響集結號,致使九連全體戰士在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後,除穀子地以外全部壯烈犧牲,並按失蹤處理。為給九里哦按正名,穀子地張開了執著的探尋,最終在烈士墓前吹響了47個生命一向想聽,甚至死也沒有聽到的集結號。

故事 情節就是如此簡單,這簡單的背後卻屹立著那些被遺忘的人英雄。沒有人生來是英雄,他們都是被那個年代所傲。為了革命勝利,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所不惜。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連長穀子地堅守上級所下達的聽不到集結號絕不撤退的命令,帶著47個弟兄死守汾河攔截戰壕,只為了爭取大部隊撤退的寶貴時間。當連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經聽到集結號響了,可穀子地沒聽到,他懷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聾了,問代理指導員王金存他是否聽到集結號。這個文弱書生此刻彰顯了英雄本色,他說他沒有聽到,因為集結號根本沒有響。他沒有昧著良心講話,盡管他明白如果他說他聽到了穀子地也許會下令整個連撤退,九連也許就會留下種。最終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九連從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後圓滿完成任務只留下連長一個人。

集結號的響起意味著任務的結束,意味著生存的期望,可它並沒有響起。因為它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革命戰時不能撤退;因為他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英雄很執拗地堅持到最後。這就是命令,對一個戰士來說,它高於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們年輕的一代,貪圖享樂,懶惰嬌逸。不必說關於生死的革命任務,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當中某些人也不樂意認真完成。是該 反思 一下了。我們應當明白這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爭,硝煙彌漫,我們生活和平的年代裡,有父母校園和社會的呵護,還有什麼理由去浪費時間而不好好學習呢?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達什麼任務的話,那麼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我是中原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連長穀子地。」無論是被誤會是國民黨俘虜時,還是得知獨二師軍隊已經改編,穀子地介紹自己是總是說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群眾是最重要的,先是群眾其次才是個人。生活在物質橫流的社會,我們似乎變得很自私,太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關心群眾,或是忽視別人的感受。其次,沒有一個人是與社會他人隔離的,我們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與別人交往,我們有各自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也隸屬於某個社團團體。《眾人劃槳開大船》這樣唱到:「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花匠開大船。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所以我們,年輕的一代,要增強群眾主義觀念,這也是建設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所要求我們這么做的。

「每一個犧牲者都是垂不朽的。」這是《集結號》這部電影所要的表達的主題。經過穀子地的不懈努力,最後讓那47個被遺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們沒有失蹤,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後,九連全體烈士道德墓碑前,團長的警衛員小梁最後吹響了集結號,那響徹天空的號角悲愴而有凄婉。

這天,我也聽見那最後一聲集結號,你聽,它真的在響,環繞在我們的耳邊。它在提醒我們,作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就應永久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捐身獻軀的革命先輩。

轟隆隆的槍炮聲,血與火的拼殺,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視覺震撼,也許沒多久,我們便會我忘記;但那一聲悲壯凄涼的集結號卻永久響徹在我們心中,鞭笞我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 文化 知識武裝自己,為祖國的持續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南京!》觀後感

沉重的情緒溢於言表。以前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向在城裡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向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能夠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能夠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期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之後人叩問自己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紅色電影《地道戰》觀後感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90後大學生的心中並不代表不見了,因為當那熟悉的革命奮斗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校園里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黑白電影,它充滿了濃郁年代感,不僅僅這樣,其骨子裡還流淌著革命的本質,傳達出一種當時的人們朴實自然的品質卻又隱藏著一種強大的張力給予你無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戰爭片《地道戰》就是這樣一部好的黑白電影。

雖然此刻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依然是我熱血沸騰,彷彿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地道戰」帶給我的不僅僅僅是片中人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高尚情節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崇敬愛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戰的男女士兵,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准備戰斗。為了能順利的戰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戰,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最後勝利的鍾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佩服;有忠誠至上的老鍾叔,有讓人臭罵的漢奸湯司令,還有那個令人恨之入骨、窮凶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這些老演員所刻畫的深刻的人物形象彷彿如電影中那些經常響起的動聽的音樂一樣,時時縈繞在耳邊,難以揮之。

電影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腦海中還都是當地人們作戰的畫面。那麼的鏗鏘有力,那麼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後內心熱血沸騰,感觸頗多。我想那是一份對高傳寶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對士兵們頑強斗爭意志的佩服,一份對司令可笑舉止的憤恨,一份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與其說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還不如說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偉大人們才是奇跡,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捍衛了中國的領土,是他們在民族抗日戰爭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而正是這一點,才會讓我們每次在看這種紅色電影時,內心會產生了一絲感動,一種莫名的沖動,一份對人性、對自由、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一份久違了的愛國情結。

『捌』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

紅色,它包含的 文化 和內涵是遠遠超出其他色彩的,它被冠以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中國紅」。關於紅色經典電影的 觀後感 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我整理的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紅色經典相關內容推薦↓↓↓

紅色革命名人名言

紅色經典散文朗誦

13首紅色經典歌曲熱門推薦

2021紅色經典詩歌朗誦稿6篇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1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故事 。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 方法 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綳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捨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裡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並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佔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拚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麼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2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里涌動著。我好像透過屏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麼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葯,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後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斗不僅僅是400人的戰斗,更是中華人民的戰斗。

影片最後,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後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苟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3

今天看了一部紅色革命電影《上甘嶺》,電影的主要情節是: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

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

他們真正做到了「,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此時,我也感觸良多;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們更應發揚繼承老一代先烈的這種優秀品質。

「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相應地,自己得到的也會得到很多東西。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4

昨天,我雖然才剛看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但是直到現在我依然還是難以忘記。耳旁依然還回盪著「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豪邁而堅定的 口號 。

這電影主要講了:一天,日本鬼子准備掃盪狼牙山一帶,紅軍們盡力保護鄉親們轉移。五壯士為了保護鄉親們,一路上戰功赫赫,戰場上沖鋒陷陣,不顧生死,最後為了讓主力轉移,被逼上狼牙山頂,最後跳下懸崖,以身殉國。

看到這里,我不禁咬緊嘴唇,飽含熱淚。他們在村子裡自身難保,卻還是處處為鄉親們著想,堅決保護老百姓。令我深深地感動。因為要轉移,必須留下人來拖住鬼子,所以留下了六班。但是六班只有五個人,怎麼來拖住日寇的三千人馬呀?我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挺過去?五壯士為了保護主力軍,不惜生命危險將鬼子引到棋盤山決一死戰。他們邊打邊往山上移動,絲毫不敢鬆懈。在鬼子一次又一次的無情猛攻下;在飛機大炮的轟炸下;在千鈞一發的時刻!他們沒有恐懼和害怕,更沒有退縮和放棄!反而____越勇,我看到的不是孤軍奮戰,而是一顆顆保衛祖國,熱愛和平,永不放棄的決心! 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們像敵人扔石頭,將鬼子和漢奸打得頭破血流。每一扔,都注入了全部的力量。他們扔出的不只是石頭,還有我們中國人民的憤怒和仇恨。最終,他們被逼上了頂峰,在跳下懸崖的同時還高呼「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大地似乎都為之震動!天空也為之怒吼!在抗日戰爭中又添了鮮紅而悲壯的一幕!

想一想,我們現在既幸福太平又無憂無慮的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呀!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相比之下,我不禁慚愧:平時勞動時偷懶,做作業拖拉,做 體育運動 時的害怕膽小等等。這些小事都無法堅持,怎麼對得起革命先烈呀?從此以後,我一定以他們為榜樣,不斷進步。

五壯士們那堅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寧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以後報效祖國,這樣,才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與犧牲!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5

最近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此書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太行山上》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 標槍 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書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 大雪 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本書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紅色革命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2000字精選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作文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1500字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

★ 紅色經典影視小兵張嘎觀後感範文5篇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300字作文

★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

★ 紅色影視劇觀後感5篇600字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玖』 電影辛亥革命的觀後感

原發布者:文庫資源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4篇 (一) 梭於鏡頭之間,願用拙筆一支,記錄豪情滿懷的慷慨赴死,記錄大義凜然的奮不顧身,記錄用生命譜寫下的絢爛……當無邊的黑暗蠶食著中原大地,當腐敗的統治奴役著華夏兒女,當列強的陰謀彌漫在談笑之間,當疾苦的人民沉睡在麻木之中,有一群人,截然相反,他們高舉革命的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投身革命,奮不顧身,以自身綻放絢麗,亦是甘之如飴。 秋瑾:淡然赴死,高潔如白蓮 青石板上伴隨著鐵鏈劃過刺耳的咣當聲,一位婦人手銬木枷,芹猛腳綁鐵鏈,卻毫無懼色,就如同出於淤泥之上的白蓮一般,一路平靜,一路淡然……」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明明是壯志凌雲的話語,明明是慷慨激昂的蔑視,但她,只是平靜的敘說,淡然到讓人心疼。是啊,即使是沉重的木枷依舊困不住自由的靈魂,哪怕是堅固的腳鐐依然鎖不住革新的腳步。 心裡,許是放不下天真可愛的孩子,心裡,許是放不下眷意濃濃的親情……面對滿官的指責,她置個人情思於度外,系國家未來於心中:」我的死是為所有的孩子!」寧靜溫和而令眾人無言以駁。 秋瑾身處麻木的社會,遭眾人不解,但她依舊堅持自我,起義失敗了,但革命的精神,鼓舞了民族的奮斗不息。青石板上高潔淡雅如白蓮一般的人消亡了,但她的倩影,永駐在所有人的心中一個俠骨柔情的男人,用年輕而熱血的生命換取了畢生的信仰,卻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家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片子,為什麼要去看呢?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可能是因為對於一百年前的那場偉大革命的崇敬,或者是對於孫中山先生的崇敬,或許也是沖著成龍的面子,反正就是去看了,看完覺得還真的不錯。 或許這真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但我個人認為,只要電影還原的是歷史事實,是不是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話題必須還要回到100年前的這場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確是因為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革了清 *** 的命。事實上,我相信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來源於當年上學時候所學的那一點,對於這場革命的細節、前因後果知之甚少,這個包括我在內!但是《辛亥革命》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革命時的前因後果已經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孫中山先生的那種精神,而且影片將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給了很詳細的描述,像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孫中山就任總統、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終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釋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為什麼要辭去總統的職位,其實,在那個時代,孫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無奈。 有很多人看到這種革命電影都會首先以意識形態去評判電影,但我必須要說的是,《辛亥革命》整體上來看基本上與意識形態無關,而且整部電影和我們現在的黨和 *** 基本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最後出的字幕部分),只是還原歷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譜,沒有吹噓,沒有功過是非,沒有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批判,有的只是孫中山先生在革命過程中的無奈,所以我們不應該用意識形態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最近觀看了熱播的《辛亥革命》,了解了100年前的中國在滿清統治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對漢民族施用種種慘酷的壓迫;到了清末 *** 腐敗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做經濟、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受到這種侵略辱,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民族已經面臨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 *** ,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便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 孫中山先生決心革命的時候,年紀才二十歲。當時他是以學堂做為宣傳革命的根據地,並且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一步擴展,吸收同志。 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孫中山先生組織興中會,革命組織才成立。從那時候起,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才一次皮首簡一次的展開來。 孫中山先生發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其中以第十次的「黃花崗之役」最為壯烈,犧牲也最慘重;而促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中華民國的一役則是孫中山領導的第十一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孫中山所領導的十一次革命如下: 第一次革命:公元一八九五年的廣州之役,陸浩東被捕殉難。 第二次革命:公元一九00年的廣東惠州之役,史監如燃褲被捕犧牲。 第三次革命:公元一九0七年四月十一日的廣東潮州黃崗之役。 第四次革命:同年四月二十二日的惠州七女湖之役。 第五次革命:同年七月二十七日的欽州防城之役。 第六次革命:同年十月二十六日的廣西鎮南關之役。 第七次革命:公元一九0八年欽廉之役。 第八次革命:同年三月的河口之役。 第九次革命:公元一九一0年一月的廣州新軍之役。 第十次革命:公元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的黃花崗之役,七十二烈士壯烈犧牲。 第十一次革命:公元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推翻滿清 *** 。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接著各營也相繼響應,革命軍氣勢如虹,銳不可檔。武漢三鎮首先光復,各省也紛紛光復。清廷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宣布退位。三千多年的君主政體,至此終於結束。 武昌起義是在農歷八月十九日,以陽歷推算起來,正是十月十日。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特殊而且值得紀念的日子。 公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革命軍發動武昌起義,此役不僅為中國政局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千萬年後,那個拄著手杖,在風雨中疾行的醫生,該是怎樣的形象?有些人看來,他遙遠地背著一座山,煢煢而前行,雖不見前方的一點星光、一個人影;另一些人看來,他在眾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滾打於亂石的河灘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還有一些人看來,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侖之山,他右手舉起的手杖分明揮向每一個靈魂中的每一根長辮,而他無聲的嘆息和沉默的熱淚,分明在那黃河與怒海之間,驚濤拍岸;或有一些人看來,他不過是一具醫生的骸骨。 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權民生之骨。這個清澈的靈魂:天下為公之魂。這是一個樸素的名字:孫文,他是一個醫生。這具醫生的骸骨,這個靈魂的名字,具體又是怎樣的形象? 不知他的勇氣從何而來,他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又如何而來。他的陵墓上鐫刻著「天下為公」,意味著他立志做黃帝魂的拯救者——這也許能解釋:重揚黃帝旗的同盟會在武昌的一聲槍響,十六年的雞蛋終於一朝撞碎了石頭,這個醫生卻沒有搖身變作歷-史上成百上千畫地為隅的梟雄,而是將自己作為最後一片蛋殼,向搖搖欲墜的巨石發出了最後一擊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來:恢復中-華,他勝利了;創建共-和,他勝利了;重煥黃帝文化,他勝利了;揭開現代建設,他勝利了;黃埔肇基兩-岸國防,他勝利了;他的繼承者們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贏來了港澳回歸,他勝利了……這位醫生在天上會怎樣俯瞰著這個苦難的民-族呢?是依舊憂郁地凝望著她的病痛?是仍然撫-摸-著被虛驕的訕笑所掩蓋的病灶與傷痕?還是悲憫地注視著她膝蓋之下被風化已久的鹽鹼地,恨不能再生人間、再嘗一遍俗塵的辛酸,以將她脊樑里潛伏的「強掩弱、眾暴寡」的辮子連根拔起,重生那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華夏原型,再現她「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華夏姣顏?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濕-了我們靈魂的信箋——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里,回盪著黃河的號角。在這號角中,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吅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炎黃子孫,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著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里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最近觀看了熱播的《辛亥革命》,了解了100年前的中國在滿清統治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對漢民族施用種種慘酷的壓迫;到了清末 *** 腐敗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做經濟、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受到這種侵略辱,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民族已經面臨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 *** ,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便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 孫中山先生決心革命的時候,年紀才二十歲。當時他是以學堂做為宣傳革命的根據地,並且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一步擴展,吸收同志。

『拾』 紅色電影觀後感

1、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2、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皮跡「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逗李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

3、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山握遲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

4、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5、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閱讀全文

與革命電影觀後感1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導演 瀏覽:293
二月三十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36
主角叫天賜的香港電影 瀏覽:312
鎮江電影院哪家有沙發 瀏覽:878
女大男小戀愛的歐洲電影 瀏覽:748
幻想曲2000英文電影梗概 瀏覽:472
阿崎婆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在哪兒買電影票便宜 瀏覽:658
霸主電影完整中文 瀏覽:673
性感的女吸血鬼電影大全 瀏覽:576
爆粗口的粵語電影 瀏覽:427
伏見稻荷大社狐狸電影 瀏覽:373
適合初中生看的不用會員英文電影 瀏覽:419
泰國電影在線觀看未刪減版 瀏覽:842
愛情電影里騎摩托 瀏覽:297
李連傑的電影名字有哪些 瀏覽:589
灰色毛衣叫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647
生態箱電影大結局 瀏覽:923
張學友拍的鬼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17
大咖駕到電影演員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