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尋槍中》馬山最後是死了嗎為什麼他不穿防彈衣呢從哪兒看出來他找到了自我和生命的意義
我們看到馬山昏迷,然後鏡頭一轉,馬山一臉解脫的笑沿著鐵軌走來。這明顯是超現實嘛。所以這看起來是一部簡單粗暴的電影,實際上卻是一部玩味簡單粗暴的電影。一種簡單的尋找,怎樣導致一種粗暴的結局,尋找的代價是什麼,尋找成功的界限是什麼。所以馬山必死無疑,這代表代價;而後來那個詭異的笑,實則是在替我們詢問界限的位置。馬山的死還算是沉靜,死得其所,因為他認為他成功了。他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才不穿防彈衣的。 我們都有丟失某樣東西的時候,這東西可能有形可能無形,東西丟了之後是茫然不知所措,還是麻木毫不在意,抑或急火攻心上串下跳,馬山顯然是後一種,其實這也是最理想的一種。但是我們從導演的拍攝手法上來看,尋找過程充斥荒誕色彩,不斷懷疑,不斷否定,不斷發毛,不斷幻想,到最後可能連最初尋找的意義都忘記了,於是就一根筋了,不管怎樣都要把東西找到,你說馬山那是愛崗敬業嗎,那是膽小怕事嗎,那是憂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嗎,都不像啊。他就是為了尋找而尋找,如果真讓他就那麼找到了,物歸原主了,那就毫無意思了。
② 尋槍的結局是怎麼回事
因為槍找回來了,老馬解脫了,所以他在笑,那時他自己在笑;槍找到了,可命沒了,所以他笑中帶哭,那或許是他在幫別人哭——其實我覺得他只是在笑,笑得很張狂
③ 尋槍 這部電影有意思嗎
這部國產影片看得舒服。舒服是指我看完後,覺得為該片坐在電影院里花上點時間不虧,整個過程讓人看到輕松,而不是什麼讓人看完後,忽然覺得自己也是個哲學家,又感悟了什麼人生意義生命哲學之類,或者又受到什麼主題教育等等。就是簡簡單單,在這段時間內隨著姜文演的馬山找他那把槍,看著各種人物的輪番出場,猜測是誰揀了槍,直至最後真相大白,一切了結。同事看過小說原著,說不明白主題思想,照我的意思,要找什麼深刻思想,這樣就好。當然,我不能阻止別人去尋找深刻含義。在整個影片播放的時間內,影院中的觀眾經常會因為角色之間的對白而發出各種笑聲,會因為最後關鍵人物的露臉而發出「原來是他」那種聲音(我打不出象聲詞,請大家自己體會一下)。其中有個小花絮,臨近結束准備散場時,隔開一個座位的一對情侶,女問男,「這部片子蠻好看的,叫啥?」。雖然問的讓我這旁人差點一腳踩空,但好歹也算側面證明了我的想法(如果這兩位湊巧看到這個帖子,請原諒我的無意)。
影片的導演和編劇是陸川,除了一次在某電影雜志上看到他的文章,說在柏林有幸和關美人同桌吃飯,但礙於其護花男友的威懾,而不敢搭訕事後覺得可惜。當時就覺得這人有意思,但其他知道並不多,雜志上對他的介紹也絕大部分與「尋槍」這部電影有關。看完電影,回來咕勾,才知道「黑洞」也是他造出來的。看樣子,就想他自己接受采訪時所說,編故事拿手。主演兼監制姜文,在解釋為何選擇與陸川合作時,也說與這樣的新人導演合作,會給電影帶來新的東西,對故事的表達也會有所不同。至於片中的姜文么,我對演技好壞不敢亂評,只能又說個小花絮,就是馬山在被除去警服後的亮相,惹得影廳內鬨堂大笑。馬山的愛人,那個老師是伍宇娟,不過一開始我並沒有找到,其實是沒敢相信那個佔了屏幕五分之四讓我嚇一跳的臉,就是她,還滿世界的找。寧靜,一點,躺在地上擺的姿勢很靈光。至於為什麼會在地上擺,請看電影。其餘的演員我一個都不認識,叫不上名,真是汗顏。但大都印象很深,特別是那個義大利的周小剛(劇中名)和馬山的兩個老戰友。
關於這個永樂數碼版的正片畫面技術資料等等,這幾天的上海報紙新聞都已經報過了,大家自己去翻翻,個人感覺畫面真是干凈,沒有以前觀影時發現的膠片痕跡。至於音響效果,容我再插一花絮來說明,在劇情開始不久後,有一個鏡頭是馬山從派出所出來,突然聽到了一聲「爸」,這個聲音當時是從觀眾的右側後方發出的(應該沒記錯)。事實上,由於現場有觀眾帶了小孩,當聽到這個聲音後,一大半的觀眾都往後回了頭,准備發表自己的不滿。但在緊隨的不同方向的喊聲出現後,大家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都笑了起來,這種情況我還是在影院里第一次碰見,真是有意思。我本人非常期待能在這個一號廳,欣賞即將公映的原版星戰前傳2(如果能引進的話)。劇中說的絕大多數是貴州方言,所以配了字幕。但就是這個字幕需要批判與通輯,竟然會有掉字幕情況的發生,比如有一句對白是「。。。的榮譽」,字幕顯示為「。。。的!」。類似的問題我注意的就有不下四五處。幸好這種貴州方言還算能聽懂。要不然,真是掃興。事實上,觀眾也並沒有受此多大影響,照樣被對白引得笑出聲。其中個人感覺有一句具有廣泛流傳的潛質「20個小時,坐汽車能到省城,坐火車能到北京,坐飛機能到美國了。。。。」,還有一句類似的,大家自己去看。這個票價么,40元好像貴了點,別廳的原版指環王三小時也就60元。更何況這片子連90分鍾都不到。上座率不錯,350個座位,坐了差不多五分之四。
個人遺憾:
由於在思考樂呆得忘了時間,又買了杯可樂,開頭有一點點沒看到。沒有領票員,座位又無顯亮表示,湊低著頭找到自己的那排,發覺當中我的位子已經給人佔了,而且形成了情侶整體優勢,一共差不多有5對坐在當中,實在不好意思擠進去讓人分開,只能坐在過道邊。買票的時候,那個漂亮的售票小姐准備收我80,我還得屈四指伸食指特別聲明一下,多少有點點郁悶。幸虧電影還不錯,讓我一個人看得也開心。
參考資料:http://ent.163.com/edit/020513/020513_120301.html
④ 《尋槍》電影里槍的含義
影片中的「槍」對馬山來說是警察身份的象徵,也是社會體制和法律秩序在一個山區小鎮存在的重要證明。槍在影片中荒涼邊鎮其實並不具有實際的用途,與當地社會沒有任何淵源。馬山丟槍帶來的最大的困擾只局限在馬山和公安局內部,因為丟槍就意味著丟失了社會體制的象徵性存在。尋槍的過程就是一個邊遠小鎮修復社會威權的過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丟失了什麼才是重要的,尋找的結局甚至過程並不重要。表面上的尋槍故事與暗地裡的偷槍故事,成為了一場對於「槍」的象徵力量的顛覆和維護。
⑤ 《尋槍》影評
這部國產影片看得舒服。舒服是指我看完後,覺得為該片坐在電影院里花上點時間不虧,整個過程讓人看到輕松,而不是什麼讓人看完後,忽然覺得自己也是個哲學家,又感悟了什麼人生意義生命哲學之類,或者又受到什麼主題教育等等。就是簡簡單單,在這段時間內隨著姜文演的馬山找他那把槍,看著各種人物的輪番出場,猜測是誰揀了槍,直至最後真相大白,一切了結。同事看過小說原著,說不明白主題思想,照我的意思,要找什麼深刻思想,這樣就好。當然,我不能阻止別人去尋找深刻含義。在整個影片播放的時間內,影院中的觀眾經常會因為角色之間的對白而發出各種笑聲,會因為最後關鍵人物的露臉而發出「原來是他」那種聲音(我打不出象聲詞,請大家自己體會一下)。其中有個小花絮,臨近結束准備散場時,隔開一個座位的一對情侶,女問男,「這部片子蠻好看的,叫啥?」。雖然問的讓我這旁人差點一腳踩空,但好歹也算側面證明了我的想法(如果這兩位湊巧看到這個帖子,請原諒我的無意)。
影片的導演和編劇是陸川,除了一次在某電影雜志上看到他的文章,說在柏林有幸和關美人同桌吃飯,但礙於其護花男友的威懾,而不敢搭訕事後覺得可惜。當時就覺得這人有意思,但其他知道並不多,雜志上對他的介紹也絕大部分與「尋槍」這部電影有關。看完電影,回來咕勾,才知道「黑洞」也是他造出來的。看樣子,就想他自己接受采訪時所說,編故事拿手。主演兼監制姜文,在解釋為何選擇與陸川合作時,也說與這樣的新人導演合作,會給電影帶來新的東西,對故事的表達也會有所不同。至於片中的姜文么,我對演技好壞不敢亂評,只能又說個小花絮,就是馬山在被除去警服後的亮相,惹得影廳內鬨堂大笑。馬山的愛人,那個老師是伍宇娟,不過一開始我並沒有找到,其實是沒敢相信那個佔了屏幕五分之四讓我嚇一跳的臉,就是她,還滿世界的找。寧靜,一點,躺在地上擺的姿勢很靈光。至於為什麼會在地上擺,請看電影。其餘的演員我一個都不認識,叫不上名,真是汗顏。但大都印象很深,特別是那個義大利的周小剛(劇中名)和馬山的兩個老戰友。
關於這個永樂數碼版的正片畫面技術資料等等,這幾天的上海報紙新聞都已經報過了,大家自己去翻翻,個人感覺畫面真是干凈,沒有以前觀影時發現的膠片痕跡。至於音響效果,容我再插一花絮來說明,在劇情開始不久後,有一個鏡頭是馬山從派出所出來,突然聽到了一聲「爸」,這個聲音當時是從觀眾的右側後方發出的(應該沒記錯)。事實上,由於現場有觀眾帶了小孩,當聽到這個聲音後,一大半的觀眾都往後回了頭,准備發表自己的不滿。但在緊隨的不同方向的喊聲出現後,大家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都笑了起來,這種情況我還是在影院里第一次碰見,真是有意思。我本人非常期待能在這個一號廳,欣賞即將公映的原版星戰前傳2(如果能引進的話)。劇中說的絕大多數是貴州方言,所以配了字幕。但就是這個字幕需要批判與通輯,竟然會有掉字幕情況的發生,比如有一句對白是「。。。的榮譽」,字幕顯示為「。。。的!」。類似的問題我注意的就有不下四五處。幸好這種貴州方言還算能聽懂。要不然,真是掃興。事實上,觀眾也並沒有受此多大影響,照樣被對白引得笑出聲。其中個人感覺有一句具有廣泛流傳的潛質「20個小時,坐汽車能到省城,坐火車能到北京,坐飛機能到美國了。。。。」,還有一句類似的,大家自己去看。這個票價么,40元好像貴了點,別廳的原版指環王三小時也就60元。更何況這片子連90分鍾都不到。上座率不錯,350個座位,坐了差不多五分之四。
轉來的哦。
⑥ 電影尋槍最後結局是什麼
《尋槍》最後結局馬山死了。偷槍的就是劉結巴,馬山也被劉結巴打死了。
劇情介紹:馬山是西南地區某邊陲小鎮的一名普通警察,某晚參加妹妹婚宴時因喝得酩酊大醉被人送回家中,次日早晨醒來時,他發現從不離身的配槍不翼而飛。意識到偷槍人可用槍里的三顆子彈殺人時,馬山不禁毛骨悚然,當晚所有參加妹妹婚禮的人都成了他的懷疑對象。
在對重點嫌疑人,賣「羊肉粉」的劉結巴、送他回家的周小剛、突然出現在周小剛家的舊戀人李小萌一番追蹤後,馬山依舊沒能理出任何頭緒,而對李小萌的懷疑里,又混雜了極為復雜的感情,此又導致其妻懷疑他移情別戀。
正在這時,李小萌在周小剛家被人用槍打死,馬山作為嫌疑人被拘禁。經過一番冷靜思考,他終於將亂麻捋順,開始了尋槍之路。
(6)電影尋槍結局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尋槍》角色介紹:
1,馬山
西南山區小鎮上的一名普通警察。他有一支手槍,整日佩在身邊,雖然沒有用過,但他知道,小鎮因他和他的手槍而安寧平和。在妹妹的婚禮後發現槍丟了。走上了尋槍的道路。
2,李小萌
馬山十幾年前的戀人李小萌,李小萌與馬山戀愛,卻不辭而別,突然又回來了,並且住在周小剛家,後在周小剛家被打死。
3,周曉剛
一個造假酒的黑心商人,害死了劉結巴的親人。馬山妹妹結婚時開車送喝醉酒回家的馬山人,在周小剛的家裡李小萌被用馬山丟失的槍殺害,馬山懷疑的對象。
⑦ 求一份電影《尋槍》的影評。
析《尋槍》主觀視點鏡頭與跳軸拍攝
——以其中的一個片段為例
《尋槍》是陸川編劇和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主要演員有姜文和寧靜。上映時間是2002年。影片主要內容為:馬山是西南山區小鎮上的一名普通警察。一天早晨醒來,馬山發現手槍不翼而飛。看著空空的槍套,馬山的精神幾乎崩潰,他的槍里裝有三顆子彈,丟槍就很有可能發生命案!馬山仔細回想著前一天晚上的情景,他妹妹結婚,他喝醉了,被人送回家。一時間,所有參加婚禮的人都成了他的懷疑對象,馬山如同一個焦慮的幽靈,走遍小鎮的每個角落,用機警的目光審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此片的獲獎紀錄為:劇本獲台灣2001年度優良劇本大獎。第九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獲第三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內地最佳處女作獎、內地最佳影片獎;受邀參展第55屆戛納電影節。
接下來我將選取影片的38分19秒至43分55秒這個片段,主要就其中的主觀視點和越軸拍攝進行分析。
主觀視點是模仿電影中某一角色的眼睛,去觀看其他人物、事物活動的情景。主觀視點的運用讓觀眾身臨其境地參與到劇中人的活動場景,感同身受的獲取電影人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從而設身處地的為其著想,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劇情發展。從而完成對劇中人物心理的刻畫及推動劇情的發展,更好的闡述影片的主題。
選取的這一片段,除卻馬山在岩洞里騙他妹夫一起嚇周小剛那段客觀鏡頭,幾乎都是由馬山的主觀鏡頭組成。馬山在夜晚開著摩托追蹤一輛車,尋找槍丟失的蹤跡和線索。此時是由馬山開摩托的一個客觀鏡頭(中景)轉換作馬山的主觀視角鏡頭:(馬山)看見路及路邊的景物(樹、牛、牆屋)都在飄移,晃動不定、朦朧不清,似乎在跟馬山玩捉迷藏。馬山警覺的眼神和路邊飄忽不定的景物,以及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小車……這個鏡頭出神地傳達出馬山由於失槍開始「懷疑」身邊一切事物的主觀情緒,「懷疑」視角此時形象地再現了只能存在於人腦的抽象意識,把人物心理刻畫得栩栩如生。
馬山在尋「槍」的過程中,心理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影片中「丟槍」對馬山而言所指代的意義很多。第一,「丟槍」意味著將會發生命案,如有命案,馬山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槍裡面有三顆子彈就是三條人命啊;如果遇到職業殺手,一槍兩個就是六條人命,六條人命啊!」在國家權力眼裡,丟槍的可能危害不可估量!這就給了馬三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第二,本來局裡得了先進,每個同事都領到了獎金,但由於馬山的「丟槍」,公安局裡同事的獎金將全部沒收。這樣一來,馬山就成了局裡的「害群之馬」。相信只要是正常人,沒一個人願意成為一個「害群之馬」。馬山想要擺脫這個罪名就必須盡快把槍給找回來。這成為他的第二個「心理壓力」。第三,「槍」對馬山來說是警察身份的象徵,也是社會體制和法律秩序在一個山區小鎮存在的重要證明。「尋槍」的過程就是一個邊遠小鎮修復社會威權、馬山對國家權利潛意識維護的過程。這三方面給馬山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得他無時無刻不在尋槍,他的心理此時是迷茫,飄忽不定,對一切都產生懷疑而他心理的這一切都被這樣一個形象的主觀視點鏡頭展示了出來。
另一段鏡頭是馬山開著摩托,一會向走開一會向右開的越軸拍攝。然後出現馬山的主觀視點,視角模糊、景別不清,在行駛的路上也只給出前照燈打出的一圈微弱的光亮。通過鏡頭對准路面向前推進,妻與子向他揮手告別。妹與妹夫和他默然凝視。
越軸拍攝將主人公的那種漫無目的、無助、迷茫、飄渺的心境闡述得淋漓盡致。在《尋槍》中馬山跟蹤周小剛的車沒有找到周小剛偷槍的證據。他頓時間感到唯一的線索都失去,非常無助而迷茫的開著摩托車行駛在路燈彌漫的馬路上。一路上妻與子向他揮手告別說明馬山離家已漸行漸遠,馬山成了一個不合格的丈夫與父親。他的警察工作與其生活有著很深的矛盾。馬山的妻子對馬三說「我心裡曉得你對我早就沒得愛情了!」。工作忙,便忽略了家庭。妻子對他「不管孩子」及不關心自己的抱怨,馬山尋槍過程中與孩子、妻子的沖突,都展開了這個矛盾。他對兒子教育的事情很少過問;偶爾過問,教育方法也很簡單,與一個人民警察應當具有的素質不相匹配,因此才有妻子的抱怨,才有兒子教訓老子的話:「我提醒你一句,利用這個時間把這本書好好學一下,對你將來有幫助……出來以後不準打我,永遠不準!聽到了沒?」等等。這些都說明馬山喪失了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應盡的責任。而後邊妹與妹夫默然凝視的眼神也反映親屬和他漸漸疏遠。這里其實是一個馬山迷失的過程。他開始懷疑一切,妻子、兒子、妹、妹夫、戰友……。而這個片段中的越軸拍攝與馬三主觀視點結合的鏡頭就恰恰闡述了馬三心理上無助、迷茫與他處境的迷失。
《尋槍》這部影片運用了大量搖曳不定,景別似近而遠的主人公馬山的主觀視點鏡頭。自「丟槍」之後,馬山的心理世界就變得疑神疑鬼、似是而非。加之片中馬三騎摩托車漫無目的地游盪在馬路上的跳軸鏡頭很好的展現了馬山「丟槍」之後的心理變換過程及馬山尷尬的處境。也將影片折射出的現代人人與人之間互相隔膜、孤立存在的主題非常巧妙形象地展現在了電影中。
⑧ 電影《尋槍》結尾運用超現實主義鏡頭的表現力是什麼
又是學院派的形式問題·華而不實。
本來學校就教不了你們什麼東西。
⑨ 《尋槍》結尾處姜文那個笑!
這是一部允許公開上映的影片,在朝廷台(中央六套)也播出過,就是說它在政治上是正確沒有問題的,是不偏離官方意識形態的。但我總覺得姜文最後那靈魂出竅的詭異一笑著實蹊蹺,似有深意,又像是解脫之笑又像是無奈地苦笑——你到底是在笑什麼?!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禁槍的,在這個星球上對於槍丅支彈丅葯的管制我們也許不是最嚴格的,但至少是最嚴格的幾個國家之一。在我們國家,警察丟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極其嚴重!
影片中當韓三平飾演的公安局長得知馬山失槍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槍要是流到了北京,得給黨和國家帶來多大的危害!」指責馬山是犯罪,要成為「黨和國家」的罪人!韓局長這么說是什麼意思?給「黨和國家」帶來危害?是說給國家領導人帶來危害?給這個政權帶來危害?至於「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危害」則恐怕要排在「黨和國家」之後吧。我認為這一反應是真實可信的,本片敢於表現這一點實在難能可貴。
馬山是一個人民警察,人民警察有一個廣為人知的響亮口號:為人民服務,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首先要對「黨和國家」負責。「結巴劉」為什麼要偷槍殺人?因為周小剛制販假酒害死了他的親人,還害死了其它很多人,社會的公平正義無法實現,他最終選擇了這樣愚昧極端的方式復仇,用他自己的話講,是「為民除害」,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是受害者。
「結巴劉」所要殺的這個制販假酒的奸商周小剛也正是馬山所要保護的,而馬山自己呢,正如電影海報上所說的一樣,「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都會遭遇絕境,令靈魂墜入黑暗恐懼的深淵……」另外他還要對「黨和國家」有交待,對「局裡」有交待,要對死去的李小萌有交待,要對妻子有交待,要給兒子樹立榜樣,所有這一切迫使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唯有以自己的死,來終結這場悲劇,來拯救自我!這才有了影片結尾那詭譎的一笑:以自己的死亡換來解脫,也是唯一的、無奈的選擇。
人身處體制之中,命運總是無法被自己掌控。是人出了問題,還是體制出現了問題?我常想,馬山和很多人一樣,都是體制的犧牲品。
⑩ 試分析電影{尋槍}男一最後死了沒有,,並分析男一號人物形象
死了。最後姜文又起來了只是導演的臆想。
姜文扮演的馬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警察,他的命運在一個清晨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跟隨他多年的槍不見了,一時間,周圍所有的人都變成了他的懷疑對象,偷槍人就在身邊,隨時都可能拿著那支槍犯罪,對馬山來說他生活多年的小鎮突然變得陌生,到處都顯得危機四伏,必須盡快找回槍,在他心裡「槍」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武器,更是他警察身份、社會地位的象徵。尋槍的急迫、毫無頭緒的煩躁、失去槍的恐懼讓馬山精神恍惚,在電影中展現出一種現實與幻境交合的影像:鏡頭的跳接、快節奏的剪輯,旋轉式的攝影,這些都恰如其分的表現出馬山在尋槍過程中的不確定和非理性。例如在馬山搞清楚周小剛沒有拿槍的後的那段夜戲中,先用晃動的跳軸鏡頭從各個角度拍攝馬山的臉,然後旋轉式的燈光閃過,畫面開始展現馬山心中所想到的人,妻兒,妹妹,妹夫依次站在路旁,最後偷槍人的背影出現,馬山一點一點逼近那個背影,卻始終看不到那個人是誰,寥寥幾個鏡頭,就將馬山線索斷掉的失落、迷茫展現出來。 馬山在電影中始終處於尋找的狀態,在我看來,他的尋就像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空有目標卻不知可從何處實現目標,不停的尋找通往夢想的路,卻屢屢碰壁,很多時候,為了達到目標漫長艱辛的努力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就像前段時間的富士康跳樓案,讓我想到的就是「無望」兩個字,那些年輕的生命走出大學前肯定也是躊躇滿志,跨進富士康大門時也是一腔熱情,慢慢的生活被擠壓成吃飯、工作、睡覺,這樣的生活一望無邊,看不到未來,找不到方向,最後只能以死解脫。相比之下,馬山的「尋」顯得更為幸運,他從李小萌的死中找到了新的線索,並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靈魂的救贖,獲得了永遠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