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秋之百華 觀後感
觀《秋之白華》有感 秋之白華》 秋之白華,秋白之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年輕的楊之華抱著一顆革命的心離開了丈夫與孩子,隻身來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學 讀社會學。在大學讀書的日子裡,她深深的被他的老師瞿秋白所吸引。他的談吐、言 行一切的一切都吸引著之華。可是,之華有丈夫;秋白有妻子。 在之華在上大讀書的日子裡,她的丈夫劍龍來探望她,可是他們總是話不投機。之 華給劍龍寫信,可劍龍從來不回信。不久,秋白的妻子患病離世了,秋白陷入了深深 的悲痛之中,之華也為此感到很悲傷。但勇敢的之華向自己的丈夫提出了離婚,並把 這件事情告訴的秋白,最出人意料的是,秋白居然提出要陪同之華一起回去。 當兩個優秀的男子四目相對時,劍龍說了句:「人各有志,覆水難收。「 兩位心有靈犀的男子各題了一首詩,劍龍所寫的大致意思是:之華是我一生的最愛, 千金難買。而秋白:我跟她一個眼神,我們就彼此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後來回到上海,之華去聽了一場起義的演講,正當演講高潮時,國民黨軍官沖了進 來,將起義的頭黃仁打昏。後因搶救無效,黃仁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當一個個花 圈有序的排列著,白色的哀悼字條迎風飄揚,我彷彿親臨的哀悼會現場,情緒十分的 沉重。 在外白渡橋上,秋白疑惑了,他質疑自己帶動革命是對還是錯,他不希望在看到自 己的學生如黃仁一樣死去。之華給了他答復,安慰了他那顆動盪的心。夕陽西下,秋 白擁著之華說:「我們看得到開始,或許看不到結果。「 後來黨派秋白去執行任務,離開前他對之華說:「其實你不用這么美麗,有你的智 慧就夠了;其實你不用這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夠了。「之華擁著秋白,淚水早已流 了滿面。 送秋白離開的那個晚上飄著雪花,之華站在原地看著秋白坐著黃包車越走越遠,知 道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可是仍久久不肯離去。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分離,也是永遠 的分離。 秋白穿著之華縫制的衣服,迎來了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帶著微笑離開了他的國家, 他的之華。不!他並沒有離開,他永遠的活在了我們的心中。 二十年後,之華因為秋白衣服上那顆特殊的紐扣,認出了他的骨骸。布滿皺紋的雙 手,顫抖的捧著紐扣,豆大的淚水不停地落在那顆紐扣上。時間,並不是萬能的,它 沒能沖淡之華對秋白的愛,反而因為思念,越來越深。 感謝秋白!感謝之華!感謝所有為革命付出血和淚的所有革命前輩。因為有你們的 無私,才有現在的我們。中國會在我們 13 億兄弟姐妹的努力下,邁向世界的頂端! 10 園 2——張菁菁
我一向以自己是常州人為榮,常州不單在史書上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她的人文地理、豐富物產已傳承兩千多年,而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先烈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的聲名更是傳遍神州大地成為國人師表。所有的常州人都以常州三傑為榮。
在建黨90周年之際,人事代理人員黨委組織黨員觀看了電影《秋之白華》,讓我們走近了瞿秋白,真正地認識了瞿秋白。
電影《秋之白華》獨辟蹊徑,以詩意的手法從瞿秋白與楊之華的純真愛情、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生涯和瞿秋白的人格情操三個角度,再現了瞿秋白的革命之旅、人生之旅和情感之旅,展現了瞿秋白「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的一生。瞿秋白28歲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36歲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殺,他被人們稱為「永遠的青年」。最早留俄,最早翻譯《國際歌》,最早為《國際歌》寫中文歌詞,是為數不多見過列寧並與之深入交談過的人,同時他還是魯迅的忘年交,文學造詣深厚,且精通書法、篆刻……瞿秋白和楊之華之間的鴻溝是巨大的,他們既是師生,又是同志。最初相識時,瞿秋白有久病的妻子,楊之華也已為人婦且為人母……然而這對情侶跨越了世俗偏見,勇敢地走到了一起,10年相濡以沫執子之手,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片名《秋之白華》意為「秋白之華,秋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影片《秋之白華》唯美的畫面和輕柔的的台詞,賦予了紅色革命的愛情與江南才子美女純真結合清新的格調,革命伉儷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愛情故事,成為溫暖如春的亮點,回歸了人性與革命的本質,讓我們感受到愛情和革命同樣動人。
影片《秋之白華》瞿秋白對黨和革命的忠誠、對信仰的執著感染了年輕人。在大革命動盪不安的年代,革命伴侶秋白之華雪中分手,刻骨銘心。1935年瞿秋白被捕,同年6月18日犧牲在福建長汀羅漢嶺下。被鋪期間,他嚴詞拒絕了敵人多次勸降。犧牲前的6天,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瞿秋白從容不迫,敞開心扉,在囚室里寫下了著名的《多餘的話》:我還留戀什麼?這美麗的世界的欣欣向榮的兒童,「我的」女兒,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們。我替你們祝福……以並非多餘的最為坦誠的話語,淋漓盡致進行自我剖析,系統地講述一個五四青年學子的心路歷程。從八桂堂到羅漢嶺,從一介書生到革命領袖,如銜泥之燕、如傲霜之菊、如引路之燈、如飛天之鵬,瞿秋白的革命功績、品德和精神為百世後人敬仰。
瞿秋白作為早期的共產主義者將民族責任扛在自己的肩上,一生組織學生運動、工人運動,反對獨裁、追求民主。時過境遷,今天仍然有許多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去承擔責任。他對黨和革命的忠誠,對信仰的堅持對今天的年輕一代仍有教育意義。
影片《秋之白華》的風格讓人感覺很溫暖,很抒情,拍攝得非常細膩,讓我們對一代偉人有了充分的了解與體會,在欽佩的同時也讓我們油然而生親近感。革命者都有親人、至愛,但從成為革命戰士的那一天起,他們的情便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的心裡,不僅裝著愛國之情、戰友深情,也同樣裝著真摯、濃郁的親情和愛情。他們的情,是偉大與平凡、粗獷與細膩的交織。秋白之華,他們的紅色情懷,值得後人世代敬仰;他們的精神高地,值得我們永遠地堅守!
盤扣下的唯美愛情 —————10 日語 魯瑩我依稀記得,之華與秋白最後分別之時,之華用手細細地摸著一顆盤扣, 我依稀記得,之華與秋白最後分別之時,之華用手細細地摸著一顆盤扣,渴 與秋白最後分別之時 望著那扣子就是她自己一樣,緊隨著秋白離去。而正是這顆她親手挑選,縫上, 望著那扣子就是她自己一樣,緊隨著秋白離去。而正是這顆她親手挑選,縫上, 撫摸的扣子,在多年以後從滾滾黃土中給她帶回了她深愛的秋白, 撫摸的扣子,在多年以後從滾滾黃土中給她帶回了她深愛的秋白,扣子依然是 那顆扣子,但那雙手卻失去了那曾經美麗的光彩。 美麗的光彩 那顆扣子,但那雙手卻失去了那曾經美麗的光彩。 我原本以為,故事的最初不過是兩個時代進步青年,各自的相互吸引, 我原本以為,故事的最初不過是兩個時代進步青年,各自的相互吸引,一段 發生在偉人身上的自由戀愛罷了。但這似乎遠不止這些,楊之華, 發生在偉人身上的自由戀愛罷了。但這似乎遠不止這些,楊之華,一個 2 歲孩 子的母親,有個算是自由戀愛的丈夫。瞿秋白,同樣有著感情深厚的妻子。 子的母親,有個算是自由戀愛的丈夫。瞿秋白,同樣有著感情深厚的妻子。這 兩個人起初在我看來是該完全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 來是該完全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 兩個人起初在我看來是該完全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但卻在我的意料之外不 知不覺地走到了一起。之華與丈夫沈劍龍的隔閡, 知不覺地走到了一起。之華與丈夫沈劍龍的隔閡,她對知識對革命的信仰使她 理他的丈夫越來越遠,也使她離她那個她崇敬的男子越來越近,她悄悄地愛著, 理他的丈夫越來越遠,也使她離她那個她崇敬的男子越來越近,她悄悄地愛著, 卻又被世俗苦苦地壓抑著 而他在妻子的離開後, 苦苦地壓抑著。 卻又被世俗苦苦地壓抑著。而他在妻子的離開後,心也不自覺地被她的溫暖所 融化,他們什麼都不曾明說,可卻好像什麼都已經說清楚道明白了 三份啟示, 說清楚道明白了, 融化,他們什麼都不曾明說,可卻好像什麼都已經說清楚道明白了,三份啟示, 用這種最紳士最大膽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們的愛情。這樣的女子, 用這種最紳士最大膽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們的愛情。這樣的女子,大膽 向世俗挑戰,向真愛進發,這樣的男子,溫柔禮貌,彬彬有禮, 向世俗挑戰,向真愛進發,這樣的男子,溫柔禮貌,彬彬有禮,他們的結合真 可以說是,完美無瑕。 可以說是,完美無瑕。 不管是在上海夕陽西下的鐵橋邊深情訴說 還是在蘇聯漫天大雪下的暢快嬉 邊深情訴說, 不管是在上海夕陽西下的鐵橋邊深情訴說, 在革命的間歇,他們努力地相互扶持,相互疼愛。 戲,在革命的間歇,他們努力地相互扶持,相互疼愛。當秋白成為黨內重要領 為了中國共產黨的未來苦苦思索時,之華輕拍著他的肩膀, 導,為了中國共產黨的未來苦苦思索時,之華輕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一切有 她會支持他的所有決定;當秋白又因王明退出了黨內領導時, 她,她會支持他的所有決定;當秋白又因王明退出了黨內領導時,之華為他鳴 不平叫不屈;當秋白肺病纏身,卻遲遲不願就醫時,之華生氣地說, 不平叫不屈;當秋白肺病纏身,卻遲遲不願就醫時,之華生氣地說,她真希望 這一切發生在她身上,用強硬的口氣讓秋白乖乖就醫。 這一切發生在她身上,用強硬的口氣讓秋白乖乖就醫。每一次當秋白因黨的任 務出遠門時,她都盡量跟隨,與他並肩作戰,照料他的生活。 務出遠門時,她都盡量跟隨,與他並肩作戰,照料他的生活。他們在那個動盪 的年代,什麼也不能相信,什麼也不能依靠,只是緊緊相擁,尋找最後一絲心 的年代,什麼也不能相信,什麼也不能依靠,只是緊緊相擁,尋找最後一絲心 靈慰藉。 靈慰藉。 可以想像當秋白被捕後,之華是怎樣的焦慮,怎樣的心痛。作為妻子, 可以想像當秋白被捕後,之華是怎樣的焦慮,怎樣的心痛。作為妻子,她傾 盡一切想讓她的丈夫安全地回到他的身邊,但作為一名同志, 盡一切想讓她的丈夫安全地回到他的身邊,但作為一名同志,她雖然痛卻又很 清楚的明白,她的丈夫是不能活著回來了,她失去了她的山,她心靈的港灣。 清楚的明白,她的丈夫是不能活著回來了,她失去了她的山,她心靈的港灣。 而此時的秋白,在暗無天日的禁閉中同樣思念著自己的妻子, 而此時的秋白,在暗無天日的禁閉中同樣思念著自己的妻子,他只有用文字將 心中滿腔的愛恨寫下,他只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不能屈服,不能給 心中滿腔的愛恨寫下,他只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不能屈服,不能給妻子和 孩子留下任何的恥辱,他並不畏懼死亡,但他不願見到為他之死傷心難過的之 孩子留下任何的恥辱,他並不畏懼死亡,但他不願見到為他之死傷心難過的之 華。 他終是沒能見到之華,只是穿著之華親手縫制的褂子,英勇就義。那一日, 他終是沒能見到之華,只是穿著之華親手縫制的褂子,英勇就義。那一日, 一聲槍響,一群驚鳥 一片被鮮血染紅的茶花,一個面帶微笑的壯士。 驚鳥, 一聲槍響,一群驚鳥,一片被鮮血染紅的茶花,一個面帶微笑的壯士。而當之 華知道這一切的時候,她只淺淺地說了句,秋白要知道我不工作,會生氣的。 華知道這一切的時候,她只淺淺地說了句,秋白要知道我不工作,會生氣的。 一切都過去了, 像是一場被淡淡訴說又被淡淡遺忘的往事, 一切都過去了, 像是一場被淡淡訴說又被淡淡遺忘的往事, 人也許會在歷史 中消亡,但這一段愛,卻將永不消亡,隨著那方小印永留人間,秋白之華, 中消亡,但這一段愛,卻將永不消亡,隨著那方小印永留人間,秋白之華,秋 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㈡ 讀革命故事有感200
⑴ 革命故事觀後感200字左右
《城南舊事》
是第四代導演吳貽弓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影片摒棄了戲劇化的處理效果,並沒頌橋有跌盪起伏的劇情和激烈的的大喜大悲,而是以一種散文化的、抒情的格調,成功地再現了原作的那種充滿了「回憶感」和「往事感」的神韻。
一、 散文化的結構
導演吳貽弓雖然沒有用戲劇化的情節來推動劇情一環套一環地發展。但是,他營造的那種情緒很好地將三段小故事連接到一起。
導演從小英子遇到巷子口的瘋女人引出了第一段故事。這是關於瘋女人秀貞和她的女兒小桂子(妞兒)的故事。在這一段故事裡,導演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是瘋女人秀貞,另一條便是妞兒。妞兒的引出,是通過妞兒去買醬,伙計欺負她,而小英子為其「出頭」,兩人成為好朋友引出的。一邊,通過秀貞前言不搭後語的傾訴敘述了她的愛情遭遇,一邊通過和妞兒的友誼及妞兒的遭遇將故事發展。同時,還以母親和宋媽的談話揭示了事情的緣因。
可以說,故事完全是以那種緩慢的、情緒化的速度發展的。秀貞顛來倒去地講著自己和大學生的故事,抒發著自己對愛人、對女兒的思念,導演通過幾次秀貞和小英子的接觸刻畫了秀貞。第一次是出場時,兩者都沒有說話(小英子被宋媽拉走),只有眼神中的交流,秀貞眼中的渴望以及小英子忽閃著的眼中的純真。第二次秀貞拉住小英子,小英子抽回手,說自己不是小桂子,秀貞眼中流露出明顯的失望。第三次小英子幫秀貞把大學生的東西拿出去曬,回憶中的秀貞十分幸福,在她眼裡,小桂子爸爸僅僅是走了,出門了,還會回到她身邊,而她更是為小桂子做好了衣服,等著她穿。第四次,秀貞強烈要求小英子帶小桂子回家。第五次,也是最煽情的一次,秀貞回憶自己和大學生的相知相識相戀,「那一笑」「緣分」, 秀貞敘述時插入的院內的景物,將懷舊和思念之情推到了頂峰。第五次,秀貞問小英子自己是不是瘋子,她在清醒和迷糊之間痛苦地掙扎著,她也知道愛人和孩子不太可能回來,但她還是希望著。
妞兒這頭,導演自然地敘述著這兩個孩子的友誼。她們一起喂小雞、盪鞦韆,一起嬉戲。很多時候,她們並不說話,只是在一起,但是我們明顯能感覺到二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啾啾的小雞,晃晃悠悠的鞦韆,都給人一種童年的純真的懷念。妞兒的身世是通過看到妞兒被她父親驅趕引出的,然後便是妞兒和小英子的訴說。妞兒哭泣著,小雞繞著她們轉著圈,英子什麼也不說了,只有用大眼睛看著妞兒,一種哀愁的情緒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此處無聲勝有聲。
最後,在一個雨夜,兩條線並在一起,妞兒就是小桂子。當秀貞一眼見到妞兒,便認出了她,抱著她「我命苦的孩子啊」。沒有冗長的解釋,也無需解釋了。
故事結束於小英子從醫院醒來,導演通過賣報人的叫賣含蓄地道出了秀貞母女的死。在《驪歌》聲中,小英子搬家了。之後的兩段故事,也是通過《驪歌》結束的。《城南舊事》不同於《暴雨將至》或者《低俗小說》這些國外現代電影,它的三段故事是用這種情緒化散文化的抒情方式結束的,有一種情緒化的過度,而並非用標題(《暴雨將至》)或者直接跳接(《低俗小說》),體現了濃濃的民族風格和韻味/
在第二段故事中里情緒還是佔了主打地位。小英子第一次和小偷見面之時,兩者尚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兩者離得較遠,英子也幾次欲走,被小偷叫住,到了後來,二者有了交流,小偷也透露了自己弟弟的事。小英子更是從小偷的關於好人壞人的判斷的話題引亮櫻世出了海跟天的區別,雖然童言無忌,卻是詩意顯然,讓人不無酸楚。再後來,在學校的表彰會上的一場,導演用朦朧而又夢幻般的鏡頭展示了一幅兄弟情深的畫面,更加增強了對小偷的同情和認同。小偷被捉後,導演也沒有用激烈的沖突加以渲染,而是只讓小英子和小偷相互對視。從那對視的眼神中,我們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愫。敬肢
第二段故事也結束於《驪歌》聲中,這次是在上音樂課,運用了畫內聲的表現。電影一共出現兩次上音樂課,一次是小偷和英子談心之後,唱的歡快的歌曲,小英子也唱的很歡,第二次就是此時,在哀傷的歌聲中,小英子只是坐著發呆,大眼睛裡充滿了哀愁。
第三段故事開始於英子回家看到毛驢和宋媽的侄子。宋媽的丈夫每從來也是騎著毛驢,毛驢便成為了這個沒出息的狠心男人的標志。導演通過英子、弟弟和宋媽的生活場景表現了兩個孩子對宋媽的深情。宋媽給弟弟洗腳,和孩子們唱兒歌,哄弟弟吃葯等場景,都流露出濃濃的渴望。
⑵ 讀革命故事的感想
放假前,學校推薦了兩本好書,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這本書尤其吸引我。書中記載了許多抗日戰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幗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壯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鴻昌等,他們都是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解放事業的艱辛和不易。
我的爺爺曾經也是一位老八路,我從小就受過一點抗日愛國的教育。昨天我還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一台大型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紀念音樂會,聽著那一首首高亢的、激動人心的抗日歌曲,看著當年的烽火場面,剎那間,書中的人物彷彿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浮想聯翩。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和故事是「走向刑場——記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和「抗日民族小英雄王朴」。趙一曼多次受到敵人的殘酷拷打盤問,但她卻一聲不吭,寧死不屈,在走向刑場時還振臂高呼:「中國 *** 萬歲!」而王朴和老百姓也非常堅強,誓死也不肯說出八路軍的槍彈,最後慘遭日本鬼子的殺害……
一件件一樁樁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想起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那血淋淋的事實,至今還遭到
日本當局的抵賴和否認。想到這里,我就義憤填膺,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我們現在做任何事都應該要有當年英雄那種不畏艱難的精神,最終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讓日本人不小看我們,讓全世界人民對我們都刮目相看。
⑶ 革命英雄事跡讀後感
色故事讀後感
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
地道,而且一向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應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但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明白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樣打敗日本人的,明白了他們的辛苦。六十幾年後的這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
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如果說,生命如花,歲月如歌,那麼歷史呢?歷史就能夠說是激盪生命、貫穿歲月、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浩浩長河。
在這浩浩長河中,中國共-產-黨集合了一大批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如: *** 、周恩來、 *** 、鄧中夏、向警予、蔡和森、張太雷、羅亦農、瞿秋白等等,他們猶如璀璨群星,光華奪目。
讀完《紅色經典故事》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紅軍長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芫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這使我想了 *** 寫的一首詩,叫《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大渡橋橫鐵索寒……三軍過後盡開顏。
紅軍的崇高品質使我敬佩,他們剛毅勇敢,熱愛祖國,堅貞不屈,扶危濟困。我要學習紅軍的精神,將來報效祖國。
紅色故事讀後感(五):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裡,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於劉胡蘭的書。
這天我最後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靈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只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應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獻出了自已年輕的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後已。
我最受感動的是:劉胡蘭在就義前兩眼閃著光,並且瞪得圓圓的。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她要親眼看到敵軍。
紅色故事讀後感(六):
紅色故事讀後感
暑假裡我看了一些紅色經典,其中紅色經典連環畫「趙一曼」尤其令我感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 *** 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應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 *** 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狀況。之後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與女護士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1936年6月,在他們的幫忙下,趙一曼逃出了日軍得魔掌,但在准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潑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明白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趙一曼向押
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職責,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這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期望你,寧兒阿!
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期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久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
此刻我生活在一個平安的年代,我能夠無憂無慮的上學學本領,寒暑假能夠外出旅遊,這一切是千千萬萬的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將紅色經典發揚光大,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⑷ 革命故事的感想600字作文
江姐,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江姐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她那堅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邁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故事敘述只有十歲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機器,她夠不到,幹活必須坐在特製的高腳凳上,稍有疏忽,就會被皮鞭打。看到這里,我頗有感觸:10歲,正是兒童長身體、長知識的歡樂的黃金時期。江姐的童年時光卻在「轟轟」的機器聲中悄悄流逝。可我在10歲那年,正過著比蜜還甜的生活。為了給我慶賀10歲生日,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前來祝賀我的長輩足有二、三十人,他們贈送給我的禮物五花八門,使我看得眼花繚亂。我的童年和江姐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江姐19歲那年,加入了黨組織,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在審訊室里,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特製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間,雙手緊握筷子的兩頭來回猛夾,邊夾還邊惡狠狠地說:「說不說?不說就把你吊起來!」我憤狠地高喊一聲:「住手,慘無人道的魔鬼!」奶奶急忙趕來,擔心地問:孫女,你怎麼了?」
我含淚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到江姐在受刑後說的「毒刑是個小小的考驗,筷子是竹子做的, *** 員的意志是鋼的」這句話時,全身的熱血奔向胸膛。在旁的奶奶情不自禁地說:「多好的江姐啊!孫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她們給的。」我頻頻點頭。
「假如我不幸的話,雲兒就送你了,盼教他踏著父母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這是江姐的遺言。這不僅是江姐對兒子的希望,也是對我們的希望。
讀完這本書,江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她英勇不屈、臨危不懼的精神,激盪著我幼小的心靈。江姐啊江姐!我們要高舉黨的旗幟,踏著你的足跡,學好本領,建設好偉大的祖國。
⑸ 聽了革命故事的感受二三十字左右
在黨的領導下,在無數前輩的奉獻中,黨的春風迎面而來,我感到了祖國懷抱的溫暖。我深深的沉醉於其中,並立志頑強拼搏,奉獻自身,為祖國的強大獻一份力。
----------------------------------------------
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⑹ 讀革命英烈故事,感悟革命先輩為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不懈奮斗的革命,讀後感
範文僅供參考
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有感
筆直、平坦的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路邊高樓聳立,人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這都要歸功於黨的領導,也要歸功於革命烈士們,如果沒有他們的英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要學習他們身上不怕犧牲,勇於奮斗的精神。曾經我讀過這樣一本書《革命先烈的烈士們》,這本書中記載了為黨的建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們,從中令我記憶猶為深刻的是董存瑞。在一次戰爭中,他和他的戰友們經過了不懈戰斗,炸掉了幾個雕堡,只剩下一個了,這個雕堡十分堅固。連續炸了幾次都沒成功,董存瑞他便親自去安放炸葯,他想用支架將它支撐住,再將它點燃,可由於牆壁太滑了,連續擺放幾次都沒有成功;也又看見同志們在沖鋒被雕堡內的機槍無情地掃射時,他沒有猶豫半刻,用自己的雙手撐住了炸葯包,頂在雕堡上,點燃了導炎索,他的口中大喊著:「中國 *** 萬歲」,接著只聽「轟」地一聲,雕堡被炸毀了,戰爭取得了勝利,可是英雄董存瑞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用自己的便箋向我們權釋著,活著,要做一個項天立地,不怕犧牲的英雄。他的事跡永遠地留在人們的腦海里,刻在了人們的心裡。還有一位放牛娃,他叫王二小,他是眾所周知的英雄,他犧牲時才十二歲。這天,王二小還像平日一樣在山坡上放羊,日本鬼子進了村莊,可是他們不認識路,便促住了正在放羊的王二小,王二小他沒有一點的緊張和害怕,而是大膽地在前面給他們帶路,反害他才十二歲,可是他知道日本闖來這里一定不會有好事,人民肯定會遭秧,他使機智地與日本人周旋,最後把他們帶入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一聲槍聲才使日本人明白,原來他們中計了,領頭的官軍被激恕了,他飛快地拔出刺刀,一刀將王二小刺死了,一位只有十二歲的小英雄離我們而去了,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一位十二歲的孩子都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去解救村晨的人,可見他是如此的無私,如此的愛國。我從《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中,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啟示:我要做一個不怕犧牲、勇於奮斗、堅定信念、頂天立地、無私愛國的人,我們要將這些英雄的事跡繼續傳承下去。讓我們都從中得到啟示,讓我們一生受用。
⑺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並談談你的感想 250字,題目自立。二片以上!好的在加分!
清明是掃墓的時節,每當這個節日,我們都要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更要深深緬懷為了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我曾到過茅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在那裡我見證了英雄們光輝的戰斗史。看著那些打滿補丁的衣服、鞋子,我心潮起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輩用他們的流血和犧牲換來的呀!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祖國才會如此強大。
先烈們,你們就像一根根火炬,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你們更像一位位老師,時時刻刻地教育著我們,你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
聯想到我們小學生,也可以用多種方式去愛國,現在認真努力地學習知識,鍛煉好身體,長大後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人民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愛國要從每一件點滴小事做起,真正把祖國放在心上,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繁榮昌盛。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你們的鮮血,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先烈們,放心吧,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繼承你們的革命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你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先烈們,安息吧!
緬 懷 先 烈
今天下午的一節班隊課上,老師給我們上了「緬懷先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一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中國自古以來英雄數不勝數,他們的事跡更是感人,如:董存瑞在國共戰爭時期在河北省隆化縣的隆化戰爭中捨身炸碉堡陣亡、邱少雲寧可忍著火燒的疼痛,也不願他的戰友有任何的傷亡。為國捐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為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捐軀的。
緬懷先烈,使我不禁想到了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無數英雄而修建的,讓我們世世代代的人都去瞻仰他們,謹記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英雄們用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還使我想到了,我們常州的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他們是我們常州人的驕傲!
先烈們,你們的血不會白流,作為你們的後代,我們一定會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⑻ 讀革命英雄故事有感 600字擇優文{讀一篇的}
假期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說《紅岩》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後,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 *** 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⑼ 讀過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什麼感受
感嘆現在生活的美好,緬懷他們的戰績,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把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
㈢ 尋路話劇觀後感
在寫《尋路話劇》的觀後感時可以從的主要想表達的情感入手,抓住內在和外在敘述,在敘述的同時加入自己的評論和觀點,還要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語言要簡潔明了,還要條理清晰。
正文:
觀看了革命電視劇《尋路》,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又回盪在耳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陳賡、惲代英、蔡和森、蔣介石。雖然在課本、教材、圖書、連環畫等地方都有了解,但都不如走進他們生活的電視劇給人的印象深刻。那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尤其是毛委員在故事的結尾處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讓人們認識真理,光有正面的經驗是不夠的,還要有反面的教訓。」真是言已盡,而意無窮啊!中國的革命道路正是經歷了無數的經驗與教訓才走向了光明。
往往真理就在我們周圍,就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卻未必能發現,就是被發現,我們也未必能接受,更談不上認同,這也許就是睿智與平庸最大的區別吧!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豈能少得了偉大的毛澤東,毛主席過人的智慧與領導。他不僅有敏銳的洞察力,更有常人無法具備的毅力與胸懷。
(3)惲代英的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10月13日晚,由保定市委宣傳部、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高陽縣委宣傳部出品的大型原創話劇《尋路》在關漢卿大劇院上演。
話劇《尋路》於2017年10月21日排演完成,以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湖南新民學會會員及學生,到保定育德中學的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和高陽縣布里工藝學校留法預備班學習和生活,以及到法國求學的經歷為主線,生動展示了蔡和森在高陽縣布里學校的學習和生活。
蔡和森與同學們克服種種困難,抱著堅定的信念踏上了赴法國尋求真理和知識的道路。到了法國後,蔡和森「猛看猛譯」馬克思的著作,後與同學們回國,投身到中國革命斗爭中。
㈣ 電影 《南昌起義》 梗概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期間,汪精衛趁機積蓄力量,加緊反共,而蔣介石也在拉攏勢力。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卻反對工農武裝掌握軍隊。7月15日,汪精衛等控制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召開分共會議,決定與共產黨決裂,大革命失敗。在這危急關頭,周恩來、惲代英和李立三等人向改組後的中共中央提出舉行南昌暴動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並任命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總書記。周恩來到達南昌後,中共中央決定葉挺、賀龍兩部隊參加南昌起義。在聽取了朱德介紹南昌的政治經濟情況後,周恩來擬訂了暴動計劃。但中央代表張國燾出現動搖並企圖阻止暴動計劃。經過激烈的爭論,張國燾只得少數服從多數,起義按照原計劃進行。由於起義的計劃被不慎泄露,周恩來毅然下令提前起義。8月1日凌晨兩點,起義槍聲打響。經過浴血奮戰,南昌起義初戰告捷,從此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1年出品
這是電影的簡介,要寫觀後感作文的話,自己根據這個編一下,組織一下語言
㈤ 關於薊縣烈士陵園和盤山的觀後感600字
思路:寫出自己參觀烈士陵園的過程,再寫出自己看到的列品,最後寫出自己的感受。
範文:
上周二,學校大隊委組織活動:參觀烈士陵園,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
走進大門,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鑄成一把刺刀和一把劍的模樣,20多米高,就像兩個在風中佇立的戰士保衛著我們的家園。我凝視著它,行了個注目禮。
進入革命先烈紀念館,那裡面的歷史資料多得讓我眼花瞭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紀念廳中,祖晨烈士的遺言十分引人注目,熠熠生輝:「同志們!難友們!這沒有什麼關系,革命的細胞是新陳代謝的,永遠死不完的,好好乾下去吧!」他的事跡更加感人----他被捕之前積極抗擊敵人;入獄之後,不但沒有屈服,還能鼓勵難友們一起抗敵;
在不久後,他從容不迫地走向了刑場,說出了他感人的遺言!在那裡還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蕭楚女。1921年他來前備並到宣城,與惲代英創建了宣城中學,後他因發起紀念「五一」勞動節活動遭到告密,不得不離開,被蔣介石拖入監房,不久被處決。面對死滾模亡他從容不迫,和同伴們唱著《國際歌》,寧死不屈。
革命物品展示櫥窗里,我看到了更多的革命物品、烈士遺物。有祖晨烈士的家書、向陽烈士沾滿血跡的半年總結、敵人殺害向陽烈士的子彈頭、中共宣城黨委機關用過的桌椅……
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獻身,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想告訴烈士們,謝謝你們!現在和平已經到來,你們的英靈可以安息了。
回去慧跡的途中,輔導員老師問我們的感受,我說,應該向烈士們致敬,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㈥ 觀看榜樣的力量觀後感
中央組織部和中央電視台在10月26日聯合推出了《榜樣》專題片,篇中榜樣的力量指引著我們做人做事的正確方向!以下是觀看榜樣的力量觀後感,供大家參考閱讀!
電視專題片《榜樣》,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通過訪談、講述等形式,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生動展示了羅官章、支月英、李萬君、苗振水、吳孟超、李貝、王恩東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形象,熱情贊美了他們牢記入黨誓言、甘做人民公僕的共產主義戰士情懷。
在觀看節目之中,我數次被他們的事跡感動得潸然淚下,更為他們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的敬佩。
伏案沉思,我有幾點感觸:
第一,從他們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掘碧界觀的選擇和追求。
過去的士大夫以「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人生信仰。
於是,就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我們黨為什麼能夠取得開天闢地的輝煌成就?我們黨在長達60多年的執政中,為什麼能夠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答案顯而易見--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由具有堅定信仰的人組成的。
回顧黨的光榮歷史,在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中,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人比比皆是。
如革命先驅蔡和森、何叔衡、惲代英、彭湃等等,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執著於信仰,不怕困難,勇於犧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祿、孔繁森、任睜散謹長霞等等,他們同樣忠誠於信仰,不畏險阻,敢於拼搏,樂於奉獻。
同樣,在《榜樣》節目中,羅官章、支月英、李萬君、苗振水、吳孟超、李貝、王恩東等這些普通的黨員,以他悉基們平凡的事跡,再次為我們詮釋了信仰的偉大力量。
是啊,新中國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共產黨員引領和奮斗下,才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創造出美好、燦爛的今天!
「民之難即黨之憂,黨之憂即我之責」。
共產黨員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執政為民,立黨為公。
這種信仰,既是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限忠誠,還包含對生命、對責任的一種敬畏,一種如履薄冰的責任心態。
我想,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該永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入黨誓言,做一名「仰不愧黨,俯不愧民,內不愧心」的共產黨員。
當前,社會上有一些人總是在抱怨,覺得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為了什麼,感到物質豐富了但卻找不到精神寄託。
於是,這些人就認為:現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
但現實真是這樣嗎?絕對不是!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信仰,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她一直都具有偉大的力量!
第二,從他們身上,感悟榜樣的力量。
榜樣是一面旗幟,能夠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榜樣是一支號角,能夠激勵人們不斷追求;榜樣是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出差距和不足。
鞠躬盡瘁的羅官章、執著奉獻的支月英、堅守信念的李萬君、奮發作為的苗振水、救死扶傷的吳孟超、敢於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是那麼的淳樸、真實、可親、可敬、可愛,他們無疑都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
羅官章、支月英等黨員幹部,他們長期工作在基層,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履職盡責;他們不忘初心,牢記誓言,信念堅定。
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觀念、優良傳統和務實作風,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人生理想和事業追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優秀品格。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他們能夠這樣做?我想,這既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榜樣感召的力量。
在他們之前,有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頭顱身軀的革命英烈,有為了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代楷模。
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就是在這樣的前赴後繼中始終保持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羅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跡,讓我感動。
他們質朴的敘述,讓我深受鼓舞和激勵。
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物,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們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話,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值得讓我們為之醒悟和反思。
和他們相比,我們做的夠嗎?不!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誠然,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在市場經濟轉型發展的瓶頸階段,我們中的許多黨員幹部都不自覺地陷入了迷茫,有的甚至逐漸頹廢。
與革命先輩們相比,我們淡漠了當初的忠誠和無畏;與電視中的榜樣們相比,我們缺少了幾分執著和堅定。
看完《榜樣》這個節目,回想著熒屏中這些鮮活的人物,感悟著他們的心跡,我們應該轉變思想,轉換觀念,振奮精神,堅定信仰!我們也必定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
兩學一做不僅僅是一個活動,這是牢牢印記在我心中的一句話,今天准時觀看了優秀黨員事跡紀錄片《榜樣》,內心對於黨的信仰愈加堅定,《榜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觸動著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心。
這些榜樣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卻用那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將最平凡的事情堅持了一生,恪守初心,不負使命,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正是這種最初最純粹的信仰,讓我們這些熒幕外的共產黨員由心底的折服。
已近乎80高領的羅官章作為一名黨齡60年的老幹部,在退休回鄉的19年中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他苦苦探尋產業扶貧「拔窮根」的道路,帶領和指導1500多個農戶種煙葉、葯材、蔬菜,累計增收幾個億。
這對於農民而言是何等的不易!在當地農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好乾部,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年齡與物質條件在他眼中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唯有人民的利益與黨的事業才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這樣一種對黨的忠誠與為人民服務奉獻的品質深深震撼到我,更會產生一種榜樣的力量去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年輕的共產黨員沿著這樣正確的路子走下去。
在深山堅持奉獻35年的女教師,在周邊的朋友都說她傻的時候,她卻回復一句「山裡需要我這樣的傻子」,這句話擊中了我的淚點,現代社會,物慾橫流,一些忘記初心的為官者貪腐無度,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人心的功利也更加明顯,但就是有這樣一些共產黨員,她用行動回擊現實,用行動證明自己對黨、對人民的感情。
我們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要不斷的提升覺悟,最初入黨時的誓言不要丟掉,奉獻也不只是說說而已,通過榜樣的堅守與奉獻,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員身上那種光輝,這種精神無法計算與衡量,因為它是無價的!
節目中還介紹了一些為國捐軀的烈士黨員的子女,他們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父輩曾以黨員的身份,抱著樸素的利國利民主義理想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做出過的奉獻,他們之中有的奉獻了健康,有的奉獻了生命。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沒有當時的戰亂,沒有當時飢寒交迫,相反我們現在生活的很幸福,優渥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吃穿住行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思想境界也會隨之改變,但無論如何改如何變,都不能忘記最初入黨時自己的誓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運用專業知識為人民群眾解決法律糾紛的能力,就應該去踐行自己的誓言,無論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行業,都是可以實現最初的理想。
榜樣的事跡很多,這也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崇高追求與信仰,這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撼動的,同時又是我黨不斷向前,開創新篇章的動力,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韶華,甚至生命,去帶給更多的人民群眾幸福,這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這些榜樣不僅有這樣的初心,並且一直堅持住初心。
我們無疑要這樣繼續做下去!新時代的我們,能奉獻的可以更多,我們遠比這些榜樣黨員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我們就要運用好這些科學文化知識,更多的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年輕人,更不要懼怕吃苦,生活條件可以苦一點,但是精神追求不能匱乏,不能因為物質利益違背初心。
有榜樣黨員就有黑名單黨員,那些違法亂紀的共產黨員同樣也有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只不過他們沒有一直堅持住自己的初心,才走到了歧途,當我們迷茫時,想想這些榜樣的事跡,就會堅定主腳步,跟著最初的信仰一直走下去。
記得2016年的時候,不停的追著看央視的《永遠在路上》,雖沒有動作片的驚險,卻也是看的激動人心。今年,又看了一個主題完全相反的節目——《榜樣》。很喜歡它的主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的力量,不是靠做作的表演,也不是靠媒體的宣傳,更不是靠教育的強加。而是在不謝的堅持中對別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就這樣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一撥人鼓勵另一撥人,形成了良好的風氣,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10位全國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他們職業各有不同,信仰卻始終如一,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前行。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個94歲還奮戰在手術台前的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我是一個不喜歡鍛煉的人,所以我能想到的更多的,是當我已到古稀之年,是否也能在講台上激情飛揚,而不是坐在輪椅上,讓子孫們擔憂著我的身體想著是否能挺過明天。
而最讓我敬佩的,是那個叫支月英的老師。不知道為什麼,放我聽到她說:「我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我哭了,哭的很傷心。到現在我都沒有想明白,她觸動的是我內心的哪一根弦。或許,正式因為我也是一個老師,我能體會到她堅守這樣一份新年需要付出多少。雖然,我做得沒有她那樣多,但我也希望我能像她那樣,不辜負每一個學生的信任,不辜負自己的每一份努力。當我老了,回望已過的幾十年,我也可以自豪地說:過往的每一天,我沒有對不起我的學生。
榜樣在前進,我們也在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為一名年輕的村官,走上工作崗位難免要遇到理想和現實的碰撞,這里的農村不是電視里五彩斑斕的畫面,而是一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實實在在的農民,依然有很多村民不會享受現代科技的便利。對,這就是現實的農村,這就是我們工作要面對的人群。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下村和村民交流,也需要教給他們獲取更多信息的便利途徑。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好多年輕人不願意再回到農村?隨著自己紮根到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越來越感覺這種距離就是精神的距離。我們可不可以試著去教他們享受一下現代生活,給他們精神上添一抹亮麗的痕跡,這也是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的責任。《榜樣》里的先進人物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決定要向這些人物學習,紮根到基層,用心工作,在面臨考驗和挫折時,能夠不忘初心。未來的路依然很長,但是心中有方向,有一顆為民的心,紮根到農村,我相信我的人生也會是亮麗的。
《榜樣3》專題節目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用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事例展現了一代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磅礴繪卷。在觀看完節目後,我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憾,靈魂得到了洗禮。在《榜樣3》中時代榜樣宋書聲先生在談及為什麼選擇編譯事業,他說,「我是因為組織分配與馬列編譯結緣的,我認為作為黨員,服從分配就是一種選擇。黨讓我做編譯,我就做了55年編譯工作。」正如宋老先生所說的「作為黨員,服從分配就是一種選擇」,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擔當,個人的選擇符合國家的需求才能在新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中有所作為。
回想1年前,選擇到新疆克州基層工作之時還有所迷茫和彷徨。看完節目後,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的我深感懺悔,工作1年間,時常會為工作的瑣碎感到焦慮,常常忘記當初這份選擇的初心是什麼。現在的我,豁然開朗,不忘初心,就是選擇到祖國的最需要的地方奉獻,就是用無悔的青春書寫美好的篇章,就是用青春的汗水播撒在新疆這片寬廣土地上。
榜樣的事跡很多,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的動力,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韶華,去帶給更多的人民群眾幸福,這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這些榜樣不僅有這樣的初心,並且一直堅持初心,我也要這樣繼續做下去!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新時代的我們,能奉獻的可以更多,在新疆這片廣闊土地上更不要懼怕吃苦,生活條件可以苦一點,但是精神追求不能匱乏,不能因為物質利益違背初心,當我迷茫時,想想這些榜樣的事跡,就會堅定腳步,跟著最初的選擇一直走下去。
羅官章,今年79歲,擁有黨齡60多年。牛庄鄉海拔17000多米,被譽為"宜昌西藏"的深山老林。羅書記,他像燒不盡的火種,點燃鄉親們"挖窮根"的激情,靠著種植香菌、白肋煙、中葯材、蔬菜、魔芋、百合等品種,嘗試著養豬、養雞、養羊和特種種植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羅官章"以不讓鄉親們荷包里有錢用,死也不瞑目的信心。"對種植技術難的天麻種時時取經,卻處處碰壁,做了百多次的實驗才換來的一顆種子,然而為了這粒種子,羅官章在切割菌材時,因雜木突然扭滑,兩個手指被鋸掉。正是在羅書記,這樣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優秀精神品質的帶領下,原先一個"吃糧靠供應,用錢靠貸款,穿衣靠救濟"的世世代代都在與貧困做斗爭的8000多農民,現在有了致富之路。
羅官章用其一生為人民服務,他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大學生黨員學習。他為民謀利,時時刻刻為鄉親們著想,他身先士卒,用他的實干作風影響鄉親們,帶動鄉親們,幫鄉親們挖掉"窮根",他渴求用科技致富,百多次實驗換來一顆種子。他種種優良的品質,為黨贏得了民心,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得到落實和發展。
時光閱,天地鑒,百姓證。羅官章,終於在耄耋之年,幫助山區群眾搬走了那座貧困的大山,實現了他"熱愛山區,紮根高山,立志帶領群眾改變牛庄窮困面貌"的誓言。我覺得羅官章的精神是偉大的,我要爭取成為像羅官章這樣的人,為群眾服務,為人民著想。"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只有付出行動才能國富民強。
近日,學校老師都紛紛觀看了專題片《榜樣》,感觸頗深,該專題片以「共圓中國夢、走近學習榜樣、凝聚復興力量」為主題,展現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執著堅守,用榜樣的身體力行,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深刻入共產黨人內心深處的亘古不變的誓言和堅守,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用青春用鮮血甚至是生命守護著國家和人民,不怕苦不怕難,不畏犧牲,英勇前進,用生命書寫為人民服務的輝煌篇章,踐行一心為民的壯麗誓言。
《榜樣》是當下教育培訓黨員的生動教材,也是千千萬萬黨員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精神食糧。堅定的信念信仰、心懷群眾的情懷、勇於當擔的責任意識、創新奉獻的進取精神無一不讓人心中充滿感動和敬佩,作為教師,同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只有不斷學習,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步步向優秀黨員靠攏,一步步成為高素質的合格黨員和優秀的`教師。
陳先達教授敢於創新,用與時俱進的新觀點,抵制不良思潮,為廣大黨員幹部在正確的道路上燃起一盞明燈;龔全珍同志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記,卻用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感染著每一名共產黨員,他寧願自己苦一點累一點,也希望給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關懷;吳金印同志一輩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益民好支書,為黨為人民站好每一個崗,他心繫群眾,一心想著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榜樣,讓我們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給我們以正確的方向指引,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學習榜樣的優點長處,將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進!不斷向榜樣靠近。
昨日,我市組織黨員幹部收看了中央電視台《榜樣》專題節目。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機關事務局等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在各單位集中收看了專題節目。
該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今年受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和風采。我省受到中央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大會原副主任羅官章退休後帶領老家村民致富的先進事跡也在節目中播出。
「看了榜樣的事跡,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雖然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但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這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品質。我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給身邊的人做好榜樣。」市財政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王成進看完專題節目後說。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財政幹部,我要向榜樣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履職到位、服務到位、擔當到位、創新到位、安全到位,為十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市財政局經建科科長王志峰表示。
市農業局植保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李敏說:「看了專題節目,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作為一名農業技術人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向我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羅官章看齊,紮根基層,真心實意為農民辦實事,引領農民增收致富,服務我市『三農』工作。」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制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個性節目《榜樣》,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受到表彰的全國先進黨員和先進基層組織的鮮活事跡搬上了大熒幕,從直觀上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了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
「大國工匠」李萬君,堅守電焊工崗位29年,用手中的焊槍詮釋「工匠精神」;"天麻主任"羅官章,退休19年來帶領村民種植天麻等經濟作物,解決了鄉親們的「錢袋子」問題;紮根大山三十餘載的教師支月英、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貝。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是一面面鮮艷的黨旗,是一座座偉岸的豐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他們是全國黨員幹部的。
榜樣在前,重在學、做。學堅守,做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作為基層的青年組工幹部,要甘做一顆「螺絲釘」,組織需要我們去哪裡,我們就釘在哪裡。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不僅僅要釘,更要鑽,扎得越深,越能負重,越能擔當,越能無愧於組織的信任。學用心,做辛勤耕耘的「老黃牛」。黨的事業離不開群眾,黨的事業最終的落腳點亦是群眾,要時刻心繫群眾,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埋頭幹事,低頭服務,做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默默無聞但不碌碌無為。學創新,做引領時代的「弄潮兒」。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吾輩青年是創新的生力軍和先鋒隊,要發揚新時期長征精神,勇於開拓,敢為人先,創新工作思路,創優工作方法,創造工作成果,在平凡的崗位上但不甘於平庸,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
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聆聽劉家明的先進事跡報告會,筆者熱淚止不住留下來。劉家明用生命書寫輝煌,折射出一種精神令人動容。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崗敬業,什麼是腳踏實地的工作。
劉家明的同事、女兒為我們講述劉家明矢志創新、追求卓越的經歷,嚴細認真、精益求精的作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可貴品質,心繫群眾、關愛員工的熾熱情懷。他把「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作為工作的座右銘,傳授給年輕人。工作是一種人生方式,既然選擇了石化就要把人生的豪邁鐫刻在這里。劉家明的身影總會在項目最困難的時候,工程最危險的地方出現。工作是他最大的追求,把工作做得細一點是他對別人的要求,也是他多年來的工作方式。
在記者的眼裡劉家明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具有超常的眼光,超前的氣魄。在女兒眼裡父親劉家明是一個簡單執著的人,在他生命的盡頭,劉家明還是掛念著工作。與女兒別離之際,劉家明囑咐女兒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轉告同事們做事不要急功近利。他輕輕地走了,他留下事業和奮斗;他輕輕地走了,他帶走了所有的祝願和思念;他輕輕的走了,他留下無私,低調、頑強;他輕輕地走了,留下未盡的事業和曾經的夢想,將激勵後人繼續前行。
作為生產一線的員工,學習劉家明愛崗敬業的精神,就要腳踏實地的工作,把工作當做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甘於奉獻,自我加壓,自我從嚴,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感而發的是:仰望星空志滿懷,腳踏實地灑熱血,矢志報國信念強,續寫輝煌後來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脊樑精神思家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通過觀看《榜樣》,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沈開末那種為民謀利益、不求名利、不圖報答的情懷絕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掩埋,而是更加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深刻學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基層的工作過程中,要謹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服務群眾、紮根基層為工作導向,樹立信念堅定、踏實肯干、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形象。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更加需要這樣的公僕精神去凈化我們的心靈,去深入盪滌我們的靈魂。作為黨員,我們應當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黨員,我們應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應當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要起到模範先鋒作用。積極地幫助周圍的同學,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全身心投入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在平凡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榜樣是標桿,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中國夢,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令人感動的名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同時,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美麗的中國夢,像一陣春風,滋潤著華夏兒女,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讓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榜樣的力量讓我們凝聚無悔的擔當。
《榜樣》節目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跡詮釋黨的崇高理想,既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又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群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讓我們在電視節目中,在一個個感人事跡中感受榜樣的力量,指導和激勵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沒有艱苦的過去就沒有幸福的此刻。先輩們為我們打下如今基業,靠的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堅強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理想情懷,靠的是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融為一體,到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無畏和仁愛,學習他們的不悔和奉獻。
我們學習我們的先輩,學習光榮的榜樣,除了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專注腳下的路,將自己的每一步走好,腳踏實地,才能給後面的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那麼一群人,勤勤懇懇數十年,卻能幾十年如一日去鑽研一項看似很普通、很枯燥的事業,將看似簡單的事物做到精益求精,對工藝的精細程度有近乎偏執的要求,長期堅守,始終維持這種狀態,從不動搖。他們的貢獻就如小小的「螺絲釘」,看似微不足道,但就是這樣矜矜業業的一群人,共同捍衛了我們民族勤勞的美名。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在日常工作中更要發揚這樣的精神,努力耕耘,用心付出,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發揚不平凡的品質。
品讀歷史,堅定信念,榜樣在前,傳承在後,不忘初心,堅強奮斗,勇往直前,不辱使命。我相信,處於奮斗前線的我們,必須能夠收獲豐富的人生閱歷,為我們的生命添光加彩,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注入用心向上的正能量。
㈦ 二年級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後感範文(四篇)
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後感1
雨花台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託,綿延數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自1927~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於此。2010年5月1日,我們《今日家教》小記者下江南采訪團來到這里,緬懷用熱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一個共產黨人,年輕而英俊,強健而魁梧。身上卻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雙腕還尺激帶著被掙斷的沉重鐵鏈。那緊握的雙拳,那緊閉的雙唇,那憤怒的眼神,彷彿正怒視著凶惡的劊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寫道: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的死。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築成了我們新的長城!作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們應當了解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並繼承革命前輩遺志,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美好!
在庄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視下,我們庄嚴的宣誓:「……緬懷先烈,牢記傳統;不畏艱苦,努力拚搏,踏實做人;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拚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展努力奮斗!」
當我走出陵園,沐浴在溫暖的陽粗御光之下再次擁入在祖國的懷抱之中,我感覺我的心已移植入這塊神聖的凈土,接受這場靈魂的洗禮!
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後感2
八月二十日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園參觀。這里有很多讓人震撼的建築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從正門進入,一進門,就看見有條寬闊的水泥路。路的兩邊種滿了蒼松翠柏,路的盡頭庄嚴地矗立著一組群雕,它由黨的工作者、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戰士、學生等九位烈士的形象組成,他們充滿了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看完之後,這九位烈士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再也忘不了了。
繞過庄嚴地烈士群雕,我們又來到了高大雄偉的.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前,這個紀念碑高42。3米,碑體為方形,寬7米,厚5米。正面鐫刻著鄧小平爺爺親手書寫的「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八個金燦燦的大字。碑前立有一個烈士銅像,銅像高5。5米,題為「寧死不屈」。烈士銅像前地地上點著一盞長明燈,燈里的火種採集於泰山之巔,寓意烈士們的生命重如泰山,象徵烈士精神「薪火相傳,代代不息」。看著那熊熊的火焰,我彷彿又見到了那些大義凜然的烈士們。
紀念碑的正對面是雄偉的烈士紀念館,一進入館內,映入眼簾的就是惲代英的銅像。惲代英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就很好學,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卻在1931年犧牲了,那年他才36歲。再往裡走,我又看了鄧中夏、羅登賢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介紹,我很感動。
參觀完後,媽媽給我買了四塊雨花石,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那塊紅色的,這塊雨花石紅紅的,上面有一條條淡淡的花紋,有一個小角上是淡黃色的,透過這里差不多可以看清東西,可好看了。
今天的參觀過程讓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
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後感3
一天,我來到了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園,這里安靜、肅穆。
一入園,一眼望見高高的烈士紀念碑,上面雕刻著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農民、有學生,有的握緊拳頭,有的向正前方凝望著,一群群白鴿在這里飛來飛去。
繼續向里走,有知名烈士紀念館,例如鄧中夏、羅登賢,在這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為了宣傳革命秘密建立地下印刷廠的故事。
雨花台烈士陵園埋葬了十萬余名烈士,這些烈士在這里英勇就義,長眠於此,我們應該永遠緬懷他們,感謝先烈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和平的生活。我們想要一個完全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要除掉全部疾病和破壞,實現全人類的和平,以告慰烈士的亡靈。
(一)、大學生黨員紅色記憶觀後感範文(三篇) (二)、小學生紅色記憶觀後感怎麼寫(兩篇) (三)、機關幹部紅色記憶個人觀後感範文(三篇) (四)、公安民警觀陵凳襪看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範文(三篇) (五)、黨員幹部觀看警示教育片觀後感(三篇) (六)、教師黨員觀看警示教育片觀後感範文(三篇) (七)、大學生觀看禁毒宣傳片觀後感範文(四篇) (八)、青少年禁毒宣傳片觀後感600字範文(四篇) (九)、小學生觀看禁毒宣傳片觀後感範文(四篇) (十)、黨員幹部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篇)
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後感4
去南京期間,在朋友的熱情邀請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園,實在是很受教育,不虛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區,明清時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從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這里成為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及愛國志士的主刑場。這二十二年中,約有近十萬的共產黨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革命的志士、愛國人士在此被殺害,壯烈犧牲,這里撒滿了烈士們的鮮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屆第二次人民代表會議作出建設雨花台烈士陵園的決議。雨花台開始全面綠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紀念碑,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紀念性標志。1984年4月破土興建雨花台烈士紀念館,198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據說以前雨花台烈士陵園也是收門票的,但現在已經免費開放,供群眾緬懷為國捐軀的烈士們。雨花台的建築古樸典雅,簡潔莊重,具有民族風格,
走進白色花崗岩牆面的雨花台紀念館,展廳陳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輕,犧牲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有些還沒有結婚甚至沒有戀愛過,年齡最小的烈士是年僅16歲的袁咨桐,他在臨刑前一天,在一張自己的照片背面寫下了「永別人世」的絕筆,這張斑駁的相片如今陳列在展館里。170位烈士中,約有60%受過良好教育,從介紹和留下來的照片看家境優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畢業: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畢業於 北京大學 中文系,許包野烈士曾留德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施滉烈士當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碩士學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烈士們長眠在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