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恨歌的結尾寫了什麼內容
長恨歌》自產生之日起,對主題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時至今日多種主題說仍然存在,綜合看大致有三種說法,即「諷諭說「(暴露統治階級的荒淫,恨其誤國)、「愛情說」(歌頌唐明皇與楊貴妃真摯專一的愛情)、「雙重主題說」(指愛情悲劇的雙重性、人物性格的雙重性、作者態度的雙重性。劇中男女主人慶唯公.既是悲劇的製造者,又是悲劇的承受者;既是禍國殃民的統治者,又是美好愛情的體現者;作者原本有「懲尤物,窒亂階」的意圖,但在具體描寫中贊揚二人愛情的成分卻占據了主導地位)。現在一般都認為:「雙重主題說」比較符合作品實際.筆者則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篇。說它是寫愛情的,根據是這樣: (一)這是一首描寫愛情悲劇的長詩。 說《長恨歌》是一首描寫愛情悲劇的長詩.一般不會產生歧義。因為悲劇故事的始末在詩中表達得十分清晰:全詩以「漢皇重色思傾國「為開端,先寫楊玉環入宮,受專寵;次寫馬嵬兵變及李、楊愛情悲劇結局;再寫唐明皇奔蜀及回宮後對貴妃的篤誠思念;最後藉助想像的翅膀,寫貴妃死後成仙,對玄宗一往情深,並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束整個故事。該詩不僅故事完整,而且情節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詩的後半部分想像、虛幻了一個恍惚迷離,「虛無飄渺」的別開生面的仙境,使楊貴妃死後的艷艷形象再現於蓬萊,溝通了天上人間永遠不存在的愛情。這使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的故事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實詩,而成了一個經過藝術再創造的更帶有典型意義的悲劇。這種仙化式的悲劇結局,是作了喜劇處理的。它不僅寫出了李、楊至死不渝的愛情,而且還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出了死而復生、恩愛不絕的奇跡。我們說這是一種主觀願望的表現。可以說這樣處理不是必然的生活邏輯.不是生活中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者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只是詩人認為應該發生的事情.希望發生的事情,這是一種主觀化的情節,不是客觀化的。它是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欣賞習慣的。讀者、觀眾都不希望「好人」死絕,更不願哭著離開劇場。這大團圓結局.與中國古典美學追求有關,是民族傳統、哲學基礎所決定了的。《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局,這反映出了詩人對他所認識所描繪的那部分社會生活的基本評價和基本態度,而且這愛情悲劇是能夠統帥全詩靈魂的;至於縱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為背景、典型環境來考慮。這愛情悲劇作為主要線索來分析、評價。那《長恨歌》的愛情說也就好解釋了。從客觀上說,帝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我們今天看來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有其獨特性.這里富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男女主人公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而且對唐朝歷史的興衰、國家的安危起著很大的作用。這樣就容易使讀者、評論家游移於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往往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混同於對文學作品中藝術形象的評論,而產生理解上的分歧、困惑。其帶差陸不知文學家、藝術家在表現一個歷史人物時,既可能寫他的全貌,也可以截取他性格中的某個側面,從而表達一定的思想或感情.在具體描寫環境中給人物提供可信的依據,即塑造出歷史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徵可謂淋漓盡致矣。詩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徵。而楊貴妃則著重體現在「傾國」的外貌上,寫她的嫵媚、嬌態、風姿.「天生麗質」。這形象既富於個性又十分鮮明。 作為一首愛情詩來看待,它不同於一般愛情詩的地方,還在於把政治歷史事件作為背景來處理,作為愛情悲劇的典型環境。逸樂誤國,甚至導致安史之亂,這只是一個方面,同時它也導致了自身無可挽回的大悲劇。可一味囿於「女色亡國」卻 是一種偏見。必須看到,「開元之治」的斷送,絕不僅僅於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種社會矛盾白熱化的結果。如民生凋弊、外患頻仍、藩鎮割據、宦官朋黨的斗爭,愈演愈烈蠢頃。這些棘手的復雜矛盾,唐明皇無法改變,就是有識之士,也是宏圖難展。而這昏暗的現實就成了悲劇的必然條件和典型環境。 我們說,《長恨歌》不僅以唐明皇、楊貴妃兩個歷史人物為男女主人公,還寫了重大歷史事件。如「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玄宗幸蜀」(干乘萬騎西南行)、「馬嵬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等。我們認為,創作歷史題材的作品,是應該忠實於大的歷史事實的,但又不能機械地服從於歷史史實。只能把它作為骨架,使其具有歷史色彩,這是必要的。但著眼點應放在人物創造和細節(血肉)的描寫上,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文學藝術的完整性。據此,我們可知,就這些政治歷史事件而言雖蘊含著強烈規勸和諷諭作用,對唐明皇晚年耽於淫慾的腐朽生活是有批評的,但這卻不是該詩的正題。正題應是「長恨」,是永恆的遺憾,「此恨綿綿無絕期」。作者心中永恆的恨,顯然主要是愛情遺憾,但也遠非一般的男女之間的生離死別的傷痛感情所能概括的。我們認為它絕不會對誤國寄予那麼多的同情。我們從「長恨」的深刻含義中去感受豐富的歷史內容及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就不會把它僅僅當作膚淺平庸,諷諭勸世之作了。 另外.我們從全詩120個詩句的分配來看,約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寫逸樂誤國的,但基本上是略寫,有些則是一筆帶過。那些重筆潑墨的地方,全都落在了李、楊愛情的悲劇上。最後虛構的仙境部分。寫楊貴妃死後成仙,對玄宗一往情深,則沒有任何的諷諭規勸之類的內容。從全詩的三大部分或兩個部分來看,盡管側重面有所不同.但始終都貫穿著「風情」二字。總之,全詩的體格完整,布局得體。我們通過詩的結構的創造性安排,也能探索出詩人的言外之音、探索出詩人沒有說出的話。這會加深我們對愛情說的理解和認識的。
⑵ 電視劇長恨歌的結局是
隨著王琦瑤由黃奕變為張可頤,劇情由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再到八十年代,電視劇《長恨歌》中王琦瑤及程先生的命運成為近來滬上觀眾熱議的話題。該劇將於本周四晚落下帷幕,不同於原著和電影,電視版的王琦瑤最終沒有死,而是給了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 王琦瑤不死是對原著的繼承 王安憶的原著小說里,王琦瑤最終死於非命,因為她的時代已經離去了。在關錦鵬的電影里,王琦瑤也同樣死於非命,而程先生則仍然活在失去王琦瑤的無望中。唯獨電視劇里的王琦瑤沒有死,程先生則生死未知。這也是電視劇對於小說最大的改動之一。對於這樣的結尾處理,導演丁黑說,如果讓王琦瑤死,這對電視觀眾來說顯得太過悲涼,而且《長恨歌》不只是王琦瑤一個人的戲,她的生死並不影響電視劇想要表達的東西。編劇蔣麗萍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不讓王琦瑤死,是大家的共識,一部35集的電視劇,女一號最後死了,有點太殘酷。」但也有人對王琦瑤的不死賦並碰予了更多的讀解野余,認為電視劇讓王琦瑤繼續活著,是對原著精神的繼承。而大部分觀眾認為,對於《長恨歌》的觀看不在結尾而在於過程,劇中導演許多鏡頭語言的創新運用和兩岸三地演員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回味不已。 程先生賺得同情與贊賞 除了黃奕和張可頤扮演的兩版「王琦瑤」給人驚喜外,香港演員謝君豪(blog)扮演的程先生也令人們眼前一亮,很多觀眾表示:「以前從來沒有注意過香港還有這么一個演技精湛的影帝,謝君豪扮演的程先生堪稱整部電視劇中最值得回味和最精彩的人物。」原著中的程先生僅出現過兩次,且在「文革」期間就自殺了,而電視劇版卻將他提到男主角的位置,塑造成為一個用生命去愛、默默陪伴王琦瑤一生的痴情男子。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對程先生的深情和默默守候愈加同情和贊賞,甚至認為程先生不能被這樣無情對待。而謝君豪在回味劇中角色時則表示:「我演的程先生柔弱、重感情,他用一生在等待一個女人,等待一份他自認為會出現的愛情,是一個多少有些悲劇色彩的人物。但他卻活得非常樂觀、積極,比如王琦瑤最美的一刻在程先生為她拍攝的照片上才能表現出來,這讓他很有成就感。」戲外的謝君豪擁有和程先生一樣安靜而重情的性格,雖然貴為香港影帝,絕脊談卻甘守著自己鍾愛的話劇舞台,以妻子和正讀幼稚園的小女兒為他最大的幸福。
⑶ 長恨歌末尾作者是在同情李楊嗎
長恨歌末尾作者是在同情李楊。
詩作前半部分洞棚吵露骨地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但後半部分筆鋒一轉,開始逐漸用充滿同情的筆觸寫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表現了作者對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的歌贊和嚮往,對李楊愛情悲劇結局的同情、惋惜和感傷。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全詩賞析: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迴旋和啟曲折、宛轉動納侍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
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