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苔絲讀後感
苔絲讀後感
《苔絲》讀後感
這是一首詩一樣優美的、具有詩的特徵的詩化小說,是對現實社會的控訴和批判。托馬斯·哈代以其生動的筆觸、深摯的情感塑造了一個淳樸美麗的純潔女人——苔絲。
可憐的受傷的名字!我的胸膛將是供你養息的眠床。
故事發生在英格蘭南部的德瑟特,講述處在維多利亞時代的了一個純潔女人苔絲在虛偽的社會中受盡社會的道德挑戰。在社會的種種壓迫下絕望的她鑄成大錯,最終在一個靜謐的黎明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充滿悲情的句號。
苔絲的父親約翰·德伯是一個貧窮的鄉村小販,他異想天開地想要自己的大女兒苔絲去認“本家”——一個從北方遷來冒充世家的暴發戶,而這家的大兒子亞雷克·德伯更是玷污了苔絲的清白。這是對一個農村姑娘的最大傷害,也反映了當時金錢至上、世家至尊的惡劣社會風氣,是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壓迫,在這個工業資本佔領農村的時代里,農村生活艱苦困難,農村人民只能淪為僱傭勞動者。作者哈代對苔絲的悲劇和不幸充滿同情和惋惜之情。
苔絲虔誠地信仰上帝,可是哪兒是她一心信仰的上帝呢?哪兒是保護苔絲的天使呢?
一個舊社會中處於被統治階級的弱小分子,受到舊道德和宿命論思想的深刻影響,苔絲對自己的悲劇始終懷著一種“我的命為什麼這樣苦?”“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的想法,在困境顫晌中多次忍讓,一生短暫孤苦。她在最美的年華被奪去最珍貴的貞潔;“不正經的女人”後來成了她的代名詞;孩子的早夭是對作為母親的苔絲的最絕情的剝奪。這樣的傷害使她最終背井離鄉,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欲絕的地方。
後來她遇到了安琪·克萊爾,卻因為在新婚之夜坦誠了自己的污點而與幸福失之交臂。丈夫的決然離開、家庭的悲慘變故和亞雷克的死纏爛打就像是上帝的一個個惡作劇,並使得苔絲不得不為了母親和弟弟妹妹們的生計而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安琪在收到苔絲的朋友們的信之後匆匆趕了回來卻發現苔絲已經受盡折磨。在折磨和絕望中苔絲殺死了亞雷克。最終,帶著懺悔之意的安琪在苔絲被處以絞刑之後依照妻子的意願,帶著苔絲心中的不甘,決定與苔絲的妹妹麗莎開始新的生活。
苔絲,這一個可憐的受傷的名字,讓我感受到了她的絕望,絕望是在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個不能夠自主自己的命運的悲劇;讓我感受到了她的不甘,不甘是處於絕望中被壓迫得只能夠接受的悲劇;讓我感受到了她的痛心,痛心是一次次被剝奪觸手可得的幸福的悲劇。這部一百多年前寫下的小說對於我們的意義在於啟發我們思考人生的各種問題,通過對苔絲的悲劇警醒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在壓迫中的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在困境中我們能堅持下去嗎?
正如蘇聯文學批評家阿尼克斯特所說:“苔絲招致毀滅的真正原因是屬於現實的性質,女主人公的貧苦和無依無靠,社會上盛行的社會風習——這些情況都決定了這個女子的悲慘命運。”正是因為苔絲的貧苦和孤獨,造就了她悲慘的一生。她很善良,可信祥是上帝卻沒有愛護憐惜她,讓她一次次地遭受苦難。是什麼使得她墜入社會的深淵?不是因為命運,而是因為社會的不公,上層統治者的壓迫。在面對困難時,我茄坦鋒們能否擺脫不自覺的軟弱?能否走向勇敢?能否走向成熟?能否毅然反抗?
神壇的豎柱之間冉冉升起一輪紅日,諸神之主跟苔絲所開的玩笑到此結束了。可是這世界上卻再也不存在這么好的苔絲了!
《苔絲》讀後感
《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說中體現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後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說那樣一味追求情節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苔絲天性純朴,厭惡趨炎附勢,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
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為什麼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並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說,他是因為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著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游,抱著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直重復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為,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為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苔絲》讀後感
;⑵ 苔絲中學生讀後感
《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郁形象」——托馬斯。哈代。
《苔絲》寫的是社會把一個純潔、質朴、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走投無路,終於殺人而被判絞刑的故事。這是一個悲劇,它無情地批判了社會現實,也從一個側面揭露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朽墮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苔絲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但作為女人,她擁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臉蛋,和恰到好處的身材。哈代給這個人物以重墨描繪,那就是著重寫了她的外在形象。這個形象年輕美貌,天真活潑。給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線。粉嫩嬌艷,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細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線條,在顧盼流轉間,不動人也難。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美麗質朴的姑娘,她善良純真的天性卻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會的一位青年貴族亞力克利用欺騙,始終不能擺脫亞力克的陰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淵。她無力擺脫這種悲慘命運,只能用極端扭曲的方式對加在她身上的壓迫進行反抗。可是這反抗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間就會消失,被人們所遺忘,完全不可能動搖整個冷酷殘忍的社會。所以說,只靠個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這也是人性乃至社會的悲哀。
當她好不容易逃離亞力克的魔掌,隨後去農場工作,並遇見了自己今後所愛的人——克萊爾,克萊爾欣賞苔絲的純真可愛,在工作中交流頻繁,感情不斷升溫,最後墜入愛河並義無反顧地結婚了。就在幸福快要來臨時,因為苔絲的對過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導致兩人從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現實的谷底。克萊爾因為接受不了這一事實,毅然離開苔絲,遠走他鄉,無情地拋棄了可憐的苔絲。就是這樣一位遭到命運戲弄的可憐人兒,想要與愛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連這樣一個簡單平凡的願望也沒法實現,最終走投無路,惶惶不可終日,再加上亞力克的騷擾,她萬念俱灰,對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動了殺念,殺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讓她痛不欲生的亞力克。在殺死了亞力克之後,苔絲並沒有為此後悔難過,而是一下次輕鬆了,因為死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她終於自由了。她以死來證明自己對愛情的忠誠,來成全自己和克萊爾純潔美好的愛情而沒有遺憾。亞力克也為當初拋棄苔絲而感到後悔,帶著巨大的悲痛與歉疚歸來,並與即將被處死的苔絲度過了她生命最後五天快樂的時光。但是他失去了一個深愛她的人,一個把他當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個可以為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的自私和所謂的虛偽道德的約束,而使苔絲陷入悲慘的境地。對於苔絲來講,克萊爾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樂的源泉,她為認識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萊爾把她最後一點希望也給抹滅了,即使後來克萊爾請求苔絲的原諒,以及在苔絲死後懷念追憶她,也無濟於事。可以說,克萊爾也間接促成苔絲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還是這個社會,是社會的悲劇。其實社會中像苔絲這樣的可憐人很多,他們雖然身份卑微,但他們作為獨立的人格,不應該被社會歧視拋棄,而是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傾訴的平台。這樣才不會出現如此多的悲劇。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凈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雖然小說女主人公身份低賤,遭受了無恥之徒的玩弄和侮辱,歷經重重磨難,最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但我們依然贊美苔絲不屈服於命運,敢於和不公平命運做斗爭以及為愛奉獻的老乎鄭精神,她單純善良的形象將永遠留在頃坦我心中,揮之不去。
侍頌三國時魏國有一文人叫繁欽,他在《與魏文帝箋》中言:「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脾肝,哀感頑艷。」指的是歌聲的哀婉凄惻,使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讀了哈代的《苔絲》就是這種感覺。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創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苔絲足以「哀感頑艷」。
苔絲本是一位純潔美麗又非常勤勞的農村姑娘,她嚮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時時遭到偽和惡的打擊。苔絲的悲劇始於為了全家人生計去遠親家打工,卻因年幼無知而被亞雷騙去了處女的貞操,成了一個「墮落」的女人,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把她看成不貞潔的罪人;苔絲後來與青年克萊相愛,又因為新婚之夜坦誠有污點的過去而被丈夫遺棄,而與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於高度的家庭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苔絲為換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違願淪為亞雷的情婦;最後因為丈夫的回心轉意使得絕望的苔絲憤而舉起了復仇的利刃,終於成了一個殺人犯,最後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導致「象游絲一樣敏感,象雪一樣潔白」的苔絲最後終被完全毀滅。
苔絲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現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絲是美的象徵和愛的化身,代表著威塞克斯人的一切優秀的方面:美麗,純潔,善良,質朴,仁愛和容忍。苔絲的靈魂是純潔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資產階級的道德面前,她卻被看成傷風敗俗的典型,奉為警戒罪惡的榜樣,是侵犯了清白領域的「罪惡化身」。丟下《苔絲》一書,眼前那個歷經磨難,失身而又殺人的女人,卻使我想起它們,想起我喜歡的兩件事物:黎明與茶花。黎明,如處子的皮膚,光潔潤滑,在明與未明之際,透著希冀與光亮;有一種茶花,叫「雪塔」,她潔白肥碩,細膩如瓷,在寒冷的季節里,傲然怒放,在出塵與入世間,清麗如水,獨自芬芳。也許他們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我覺得它們同出一處,那便是純潔。正因為這一點《苔絲》的故事才更凄涼。
苔絲為什麼會有「哀感頑艷」之能呢苔絲的「哀」既有社會的因素,也與她的性格有關。
毫無疑問,苔絲的「哀」首先是「社會制哀」。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說是以其故鄉威塞克斯為背景的。19世紀中期英國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侵入農村,面對工業文明帶來的後果,哈代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著者,心靈受到強烈沖擊,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戀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業文明對人們和諧生存狀態的摧毀。《苔絲》中,哈代對當時工業文明對鄉村的沖擊進行了全景式描繪,然後以苔絲家作為個體農民的縮影,深入展現人們在物質困境中的痛苦掙扎。社會悲劇是人同社會環境的沖突造成的。苔絲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社會氣氛的維多利亞時代。這位弱女子,盡管聰明美麗,勤勞善良,但家貧如洗,經濟拮據,負擔沉重,她處於低下的社會地位,作為一個勞動者,一個無權無錢的農業工人,自然會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壓迫和侮辱,這些壓迫和侮辱有經濟的,權勢的,肉體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傳統觀念的。她的「哀」是時代造成的,同時,亞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絲推向深淵的兩種不同的客觀社會勢力,他們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絲的社會悲劇。
苔絲能哀感頑艷的第二個原因,她是暴力,惡勢力及維護它們的法律,國家機器的受害者。這種暴力,惡勢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亞雷*德伯。
苔絲在綠草如茵,風景如畫的鄉野里長大,盡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時代的苔絲內心是明朗,歡快的。她熱愛生活,敢於面對一切困難,為了維持家庭,不惜犧牲自己。苔絲一生都是強權和暴力的受害者。亞雷之所以敢稱霸四野,為非作歹,為所欲為,不僅因為他有錢,有勢,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法律的保護。社會和法律都認為侮辱和迫害苔絲的人是正當的,而受迫害的苔絲則是有罪的。苔絲一生都必得逆來順受,忍受含垢,不能自衛,而當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起來自衛的時候,「』典型』明證了,埃斯庫羅斯所說的那個眾神主宰對於苔絲的戲弄也完結了。」苔絲成了資產階級國家祭壇上的祭品。苔絲的悲慘遭遇,社會對苔絲的不公正,表明了資產階級法律的不仁道和虛偽。
苔絲的「哀」,在社會制哀的總前提下,同時又是性格制哀,其「哀」的成因不僅有客觀的而且還有主觀的,亦即說不僅有外在的,而且還有內在的。
我們在論及了苔絲「哀」的諸種社會因素之後,還應該指出的是造成她痛苦,不幸的還有其自我的原。苔絲是勇敢的,她敢於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卻不能徹底擺脫傳統道德對自身的羈絆,這又表現了她性格軟弱的一面。
她「根據陳腐無聊的習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體和聲音」,用「一堆使自己無故害怕的道德精靈」來恐嚇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間,「老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罪惡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領地」。這種靜觀的結果,必然造成她內在的自我折磨和譴責,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難,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強烈。這種「靈魂有罪」,使她負疚,自責,使她即使被克萊無情拋棄,也認為是自己的罪過,默默忍受命運的擺布。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輿論,傳統道德迫害的同時,又受制於它的道德准則,毫不留情地責難自己;她在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的同時,又囿於它的觀念成為傳統維護者。故而說,苔絲哀婉的美學特質在社會制哀總前提下,又屬於性格制哀。因而她的「哀」更深刻,更感人。
《苔絲》中亞雷有一句話:「美是要付出代價的。」苔絲用美換取了人們無限的「哀傷」,無論是愚蠢還是聰慧,都會被苔絲的「凄美」而傷。
苔絲,這個會讓人心口發疼的名字已經深深刻在文學的里程碑上,她美麗、善良、純朴、勤勞、容忍,但是在這出命運的悲劇里,她的堅強和自尊最為奪目。在男權中心的社會里,她是弱者;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她是底層;在不可控制的命運中,她成了玩偶。
為了窮困的家庭,苔絲放下自尊,去富有的"本家"德伯家幫工,卻沒料到這正是她厄運的開端,那位自以為是的花花公子亞雷毀了她的一生。在那個分外注重道德的時代,失貞的女子背負的壓力是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跨不過自己心裡的坎,還得忍受旁人的指點和唾棄。亞雷是苔絲命運悲劇的直接導火線,美麗的弱女子淪為富家少爺的附屬品,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可悲的現實,等級和財富的差異卻讓這扭曲的現實成了理所當然。作為底層的勞動者,她必須要忍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這不僅僅是苔絲個人的悲劇,更是當時社會的整個農民階級的悲劇,在繁華的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了社會氣氛。之後孩子的夭折又給苔絲多添了一筆傷痛,如花的年紀,就嘗過了如此的苦澀和難堪,這種悲慘的境況,是命運的無端捉弄,還是這個社會的逼迫?
經歷了那麼多坎坷,遠離家園來到牧場,找到新工作的苔絲以為生活開始慢慢眷顧她了,這里有著唱歌跳舞的少女,白色的長裙,五顏六色的鮮花,沒有了"拿含著惡意的眼光看她"的人,一切都是嶄新的,牧師的兒子——安璣與她相戀了,甚至決定與她結婚,她是那麼快樂,對未來也有了期待,她的希望和日光一樣耀眼,驅散了往常的陰霾。但是未知的命運就是擅長捉弄人,它熱衷於把人捧上天堂,然後再給予重重的一擊。
安璣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男子,他是知識分子,受過現代哲學思想的教育,把求知的自由看得比物質重要,有著先進獨立的思想,同時也是一名宗教的反叛者,蔑視社會的習俗禮法,他對苔絲又是如此深情。但是剝去面紗,他卻成為苔絲悲劇人生的重要原因,因為他雖然有著新思想但是卻無法諒解心愛的人的過去,想要沖破舊秩序舊觀念,卻把自己陷在偽道德的泥潭裡。當苔絲這個善良的女子,坦白自己的`過往和不堪時,他沒有選擇包容而是開始叱罵和逃避,在他不斷地徘徊走動的時候,他的軟弱和虛偽就徹底暴露了,不留情面地斥責苔絲是一個不懂事的鄉下女人,可見安璣骨子裡還是習俗成見的奴隸。在惡棍面前,苔絲可以直接反抗,但是面對偽善的君子,她卻盲目地敞開了心扉,最後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刺傷,鮮血淋漓,最終也無法復原。
毫無疑問,苔絲又一次成了命運的犧牲品。拋下她遠走的安璣讓她的生活陷入了絕境,希望徹底破滅。無奈的她回到改惡從善的亞雷身邊,成了籠里的金絲鳥。如果一切如此發展下去,她的一生或許也不算最糟糕,但是命運的爪子又開始發癢,又想要捉弄人了。安璣在歷經人事變遷之後,諒解了苔絲的苦衷,看清了自己的感情,於是他回來了。但是正如《半生緣》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所說:"一切都回不去了"。苔絲冷漠地拒絕自己所愛的人之後,她的內心煎熬到了極點,命運的嘲弄徹底讓她崩潰了。終於,她親手殺了那個讓她的人生走上悲劇軌道並一路黑暗下去的罪魁禍首——亞雷。這是她最為動人的時刻,也是最讓人心疼的時刻。一個弱者,歷經那麼多年,吃盡生活的苦,一次次陷入絕望,現在她終於為自己的不公平奮起了,總算為自己討了個公道。但是讓人心疼的是,命運把她逼到了絕境,報復成功的同時也徹底毀滅了自己。
苔絲和安璣的逃亡並沒能持續多久,悲劇的人生總要有個盡頭的,或近或遠。在荒原之上,初醒的苔絲總算解脫了,她不用再承受命運無情的玩弄,或許那短短的一覺是她這輩子最安逸的時光,沒有心理負擔,沒有道德的束縛,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鮮活的人。苔絲的美麗在她拼盡所有之後戛然而止,她的堅強和自尊是她活下去的支撐,揮霍完畢,也就無所眷戀了。
《苔絲》是一部偉大的命運悲劇,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苔絲的真和善在偽和惡的打擊中轟然倒塌。這是命運的必然走向,同時也是這個社會壓迫的結果。哈代通過傑出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結構安排,使這部小說充分體現了他悲觀的宿命論,全篇是一場美好人生步步破碎的悲壯景觀。
苔絲就仿似純潔無暇的曇花,干凈透明,而命運醞釀了最濃的黑夜,她就在此中毅然綻放,無可挽回地凋謝。惋惜哀嘆終究留不住那種美好,苔絲這個動人豐滿的女子就這樣深深地烙印在了心底,每每品味,就會有刺痛以及欽佩。
《苔絲》發表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一度遭到資產階級的猛烈攻擊。但是,攻擊未能掩蓋他的光輝。如今《苔絲》作為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傑作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絢麗的明珠。
苔絲,一個善良美麗的農家姑娘,卻不幸的被地主少爺亞歷克玷污,懷著身孕回到家鄉。孩子夭折後,他遇到了安琪·克萊爾,兩人產生愛情。新婚之夜,苔絲出於一片忠誠向克萊爾坦白。卻為丈夫所不容,克萊爾立即丟下妻子,獨自前往巴西。後來,在父親去世,母親重病,弟妹失學,一家人淪落街頭,克萊爾有杳無音信之際,苔絲只好「捨身救家」,答應與自己的仇人亞歷克同居。誰知克萊爾回心轉意,從巴西回來尋找苔絲。苔絲悔恨交加,失手刺死欺騙自己的亞歷克。他在逃亡過程中與丈夫亞歷克共同度過了幾日幸福生活,終被逮捕並判刑。
苔絲的悲劇,說到底是一場社會悲劇。苔絲在還是少女之時,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為了謀生,他不得不到處飄盪,受盡剝削和欺凌。特別是在他父親死去時,住了幾代人的房子由於租期已到,不得不被狠心的地主逼著搬出去,其狀殘不忍睹。這些不正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社會中窮苦農民所受到的階級壓迫嗎?
苔絲身為一個貧家女子,不僅遭受階級壓迫,而且還遭到紈絝子弟的恣意蹂躪和舊道德觀念的無情摧殘。
亞歷克就是這個紈絝子弟,他輕薄好色,厚顏無恥。先是利用苔絲的年幼無知,以卑鄙手段玷污了她,給她造成了終生的陰影和遺憾。其後又在苔絲一家走投無路之際,欺騙苔絲說克萊爾不會回來了。從而迫使苔絲痛苦的投入自己的懷抱,再一次毀了苔絲的幸福。最後,這個惡少死在了苔絲的刀下,其完全是罪有應得。
苔絲的丈夫克萊爾則是個比較復雜的人物。表面看來,他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擺脫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因此,當苔絲向他坦白的時候,盡管他自己也有過不清白的歷史,他卻始終抱著傳統觀念不放,是苔絲為不潔的女人。
縱觀全書,哈代是把克萊爾當成一個正面人物來處理的。誠然,克萊爾後來醒悟了,給泰絲帶來了幾日的幸福時光,說明他與亞歷克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我認為,他的罪責並不輕於亞歷克。如果說亞歷克是從肉體上殘害了苔絲,那麼克萊爾則是從精神上摧殘了苔絲,使他陷入絕境,最終走向滅亡。
作者給小說加了個副標題「一個純潔的女人」,還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作為本書的題詞:
可憐你這受了傷害的名字!
我的胸口是張床,供你養息。
這些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苔絲,從事你的肉體不是那樣純潔,但是你那善良、誠懇、剛強的靈魂卻是最干凈、最純粹的。你將永遠活在愛你的人心中!
⑶ 《苔絲》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苔絲》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我第二次看《苔絲》,看著的時候,自我有點憤怒,怎樣能是這樣的呢?不一樣社會,不一樣東西,不一樣結果。
一個那麼好的姑娘就這樣被這個社會玷污了,碰到了錯的人,家庭的原因,讓她沒能看清這個社會的樣貌,不知是否相信那些關心她的人,人的誘惑也是一樣的,憑什麼男女之間是那麼的不公平哈。是女的真的就那麼珍貴嗎?
苔絲,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寬恕,你的諒解,你對愛的堅持,你一向在追求著自我的真愛,過程是艱辛的,可是結局有點完美。有點厭惡安奇,明明那麼愛苔絲,就因為她被世俗給污染了,你對她冷冰冰的,都不給人家機會,嘴上說能夠寬恕人家,結果類。還不如對苔絲狠點呢,就不要有那麼多的依靠了,就不會抱有那麼多的期望了。可能還會有另一種結局。
突然發現,無論是愛還是被愛,都是一種杯具了。被一個你不愛的人愛上,他有那麼固執,那麼庸俗,像個流氓,和你說話帶著有點調戲的感覺,對你肉體上總是佔有欲的,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又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擺脫他,哎,怎一個杯具呢?愛上一個你愛的人,他以往和你說,無論做了什麼錯事,他都會原諒你的,可是,逗好絕對不可能的,這種情景實現的幾率不大,自我還是看著辦吧,不是什麼事都能夠那麼坦白的。最可靠的人就是自我了。
《苔絲》是哈代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這部小說以主人公苔絲的遭遇為主線,描述了美麗的詩化形象與周圍的陰暗現實的沖突,具體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十九世紀末資本主義社會侵入英國農村之後,小農經濟的解體以及農民走向貧困和破產的痛苦過程,小說通過一個純潔的女子在精神和肉體上受到的雙重迫害的描寫,通過對一個女性豐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揭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宗教、倫理、道德和婚姻制度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實質等作出了大膽而無情的揭露與控訴。
主人公苔絲這一形象也是詩化的形象,她有著詩一般的優美,清新的氣韻,也有著詩一般的激情。她本身就是一首非人山告鉛工的抒情詩,被大自然所創造,被人類文明所扼殺,她本人就是美的化身,被大自然所賦予,被社會習俗所毀滅。小說中尤其是通過安琪·克萊爾與亞雷克·德伯維爾來突出展現了她詩般的美麗特徵,展現了他的火熱的愛與強烈的恨,並且通過男性主人公與她交往來集中豐富完善這一形象。
安琪·克萊爾與亞雷克·德伯維爾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與苔絲性格典型化的過程中,在苔絲奇異的性格和詩歌力度的認識中發生了作用。而我,從此篇小說中悲劇的發生告訴我,凡是有小鳥歡唱的地方,總是有毒蛇在嘶嘶叫:當她精神上康復了,動身去塔爾勃塞時,可以在每一隻鳥兒的叫聲中,聽出她對生命的渴望,但鳥兒快樂的音符卻很少出現。
這是我第二次看《苔絲》,看著的時候,自己有點憤怒,怎麼能是這樣的呢?不同社會,不同東西,不同結果。
一個那麼好的姑娘就這樣被這個社會玷污了,碰到了錯的人,家庭的原因,讓她沒能看清這個社會的樣子,不知是否相信那些關心她的人,人的誘惑也是一樣的,憑什麼男女之間是那麼的不公平哈。是女的真的就那麼珍貴嗎?
苔絲,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寬恕,你的諒解,你對愛的堅持,你一直在追求著自己的真愛,過程是艱辛的,但是結局有點美好。有點討厭安奇,明明那麼愛苔絲,就因為她被世俗給污染了,你對她冷冰冰的,都不給人家機會,嘴上說可以寬恕人家,結果類。還不如對苔絲狠點呢,就不要有那麼多的依賴了,就不會抱有那麼多的希望了。可能還會有另一種結局友賣。
突然發現,無論是愛還是被愛,都是一種悲劇了。被一個你不愛的人愛上,他有那麼固執,那麼庸俗,像個流氓,和你說話帶著有點調戲的感覺,對你肉體上總是佔有欲的,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又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擺脫他,哎,怎一個悲劇呢?愛上一個你愛的人,他曾經和你說,無論做了什麼錯事,他都會原諒你的,但是,絕對不可能的,這種情況實現的幾率不大,自己還是看著辦吧,不是什麼事都可以那麼坦白的。最可靠的人就是自己了。
《苔絲》是哈代著稱於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純潔姑娘的不幸命運。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的農家少女,因受東家少爺誘迫而失身懷孕。從此,這一恥辱的事實剝奪了她接受真正愛情的權利,致使新婚之夜遭丈夫遺棄。後來,萬般無奈之中,她重回了少爺的懷抱,不料,就在這時她那有名無實的丈夫拖著病驅千里歸來,苦苦尋覓。苔絲為了自己真正的愛,毅然殺死同居的少爺,在與丈夫短暫歡聚後,走上了絞刑台。
父親德伯的愚昧無知,對於金錢的貪婪推使苔絲跌下了社會的的深淵;而亞雷的邪惡無恥則將苔絲少女的所有美好夢想化為灰燼,促使她遇上了改變她人生的第三件事——與安璣·克萊相愛。而正是這個安璣·克萊,這個有著天使之名的懦弱男人——最終造成了苔絲的悲劇。有人會說安璣·克萊才是真正該批判的人,但是無疑他生活在那個時代,他需要時間來釋放自己,不可忽視的是,安璣·克萊是愛苔絲的,至少那愛是真的,而不是像亞雷一樣,只有肉的慾望,把苔絲當做自己的玩偶。所以我認為苔絲的悲劇應該是當時的時代所釀成的,或許在現代社會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不過對於像苔絲一樣的人來說,生存的機會就多了。
合上書,我想鞭撻當時的社會,指責亞雷的無恥行徑,藐視安璣的懦弱,同情苔絲的悲慘遭遇。
看久了卡通連環畫,我想換換口味。於是在書架上拿了一本《苔絲》看了起來。
暖人的友情!
喜歡哈代的抒情詩,其中不乏情節生動,語句雋永的作品。《苔絲》是哈代最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這是個美麗凄涼的愛情故事。當我合上書,苔絲對克萊爾忠貞的愛情故事確實令我感動,但令我溫暖的是和苔絲一起擠牛奶的3個可愛少女伊絲、瑪麗安與雷蒂。她們也同苔絲一樣深深愛著那個英俊少年克萊爾,但也深知克萊爾只愛苔絲,於是就把愛戀深深地埋在心裡,而把祝福送給他們。我喜歡她們三個的純潔的友誼和坦率的言行。就是在克萊爾無情地拋棄苔絲時,善良的伊絲也沒落井下石,與克萊爾有過一段話:
「你非常非常愛我,伊絲?」克萊爾問到。
「是的我非常愛你,我一直都愛著你!」
「比苔絲更愛我嗎?」
「不!」伊絲搖搖頭低聲說,「不如她愛你!」
「這話怎麼說呢?」
「沒有人比苔絲更愛你了。」
「因為她可以為你去死,而我無法做的。」
讀到這里我心中一陣激動,我彷彿看到一個高尚的靈魂,左右了她那質朴敦厚的天性,這真是一個真正善良、真心待人的好姑娘呀,真令人感動。在苔絲回到娘家又身無分文時,因為失戀而酗酒的瑪麗安又幫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使苔絲的生活又有了一絲光亮。在那些陰霾的日子中,溫暖著苔絲冰冷的心的依然是這份暖人的友情……
苔絲是不幸的,她的父母為了所謂的家庭榮耀,而讓她去攀親,而毀了自己。她最愛的人又無情地拋棄她,而她又是幸運的,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在她遭遇愛情拋棄時,不離不棄的是那份溫暖的友情。
為這份友情喝彩!
《苔絲》中的苔絲是勇敢的,在男權時代,敢於談論自尊,但面對現實,她無法逃脫命運的道德枷鎖,這是一個純潔女人的悲劇。
《苔絲》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它的作者是英國的著名作家哈代。看過之後,這部作品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對父親沉浸與過去的輝煌家族中,面對兄弟姐妹期盼的目光,面對家中唯一的老馬死在自己手中的場景,苔絲違背自己不想嫁給富人的原則,開始了她不願意過的生活,走上了一條足以毀滅她人生的道路。。
純潔的苔絲像一個無助的小鹿,受到了邪惡的亞雷的侵害,她得到的是人們的冷嘲熱諷,承受著別人的鄙視和侮辱。但是,她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著愛情,所以,在安其爾的愛情攻勢下,苔絲總是不敢承認自己的過去,這意味著,她在一點一點地靠近她的.悲劇。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一個充滿變化和動盪的時期。苔絲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雖然她美麗、善良、聰明,但是在生活的壓力下,她看起來還是那麼的渺小。
「思想開明」的克萊爾與苔絲之間的感情脆弱不堪,他用根深蒂固的傳統貞操觀念來看待一個女人是否貞潔,不把苔絲的無辜放在眼裡,親手將她推入了絕望的境地。當時社會的道德偏見,讓苔絲再一次成為資產階級倫理道德的犧牲品。
從一開始,苔絲的美就不是張揚的,她有一雙清澈泛天真的眼睛,卻總是流露出堅定、淡漠的神情。苔絲是勇敢的,在男權時代,敢於談論自尊,在行刑場上的最後一刻,她的冷靜嚇退了所有的人,但面對現實,她無法逃脫命運的道德枷鎖,這是一個純潔女人的悲劇。
《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它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郁形象」,托馬斯哈代。
《苔絲》寫的就是社會如何把一個純潔、質朴、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央走投無路,終於殺人的故事。她以不同的藝術形象成就了一個悲劇,老長老長的故事也因為這個悲劇的成功成為了很多很多很老的人們心中的疼痛。
苔絲具有純凈自然的美,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爾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苔絲也是堅強的,樂觀的,她的生命卻是不可逆轉。即使再多給苔絲幾次選擇嗎我相信她最終還是會選擇老路,除非安璣克萊沒有拋棄她。
苔絲的遭遇折射出許多社會的現實。也許每個讀者都能讀出這其中深刻的寓意。但是,在當代的生活中,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苔絲那種保持心靈純潔,積極面對一切困難的生活態度,即使她絕望過,但是,她最後還是在愛中死去。
當她被亞雷無情地玷污,她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亞雷提供的優質生活,回到窮困的家中。由此,她堅守自己內心的純潔可見一斑。
當她知道自己有了亞雷的孩子時,她仍然堅持生下了那個小生命。這是一種源於母性的偉大。她對孩子也只是愛,是一種無怨無悔的深愛。那個時代的她,作為未婚媽媽,她無疑是偉大的。
愛是源於內心最深處,這是一個善良的女人。此書,此人,此事,需要大家去親自感悟。以上僅為我的拙見。
這是第二次重溫這本書,感觸依舊頗多。
苔絲,一個純潔美麗的農家少女,因為家境貧窮而去投奔「假東家」亞雷克,不料後來卻被輕浮的亞雷克玷污。落寞的苔絲遇上了克萊爾,兩人相愛後,卻在新婚之夜因苔絲向克萊爾吐露了這件事情後慘遭克萊爾拋棄。心灰意冷的苔絲再次碰上了已經成為傳道士的亞雷克,最後只能屈身於他。沒想到克萊爾事後深悔前來尋找苔絲,為了愛情苔絲毅然殺死亞雷克與克萊爾一同逃離,到最終被捕後獲刑死去。
讀罷,不僅深深為苔絲嘆息。在那個所謂的「文明社會」中,善良的人慘遭傷害,而犯下惡行的人卻可以逍遙法外,最終結果是造就一個純潔無辜的社會的犧牲者。
這是否是那個時代的使然?可我同時也為苔絲的愛情感到不平,為克萊爾的懦弱和決絕深感痛棄!世俗的偏見至今也是存在的,可是如果苔絲能夠生活在如今的時代,那麼她的遭遇會不會好一些?這個實在是未知。
哈代用詩一般的文筆描寫出了一個敢於大膽追求和爭取愛的權利的女性,在她身上閃爍著敢於沖破舊禮教的一切束縛的反抗精神。她堅忍的承受著生活對她的一連串沉重的打擊,在艱難困苦中從不祈求神靈,從不向邪惡勢力屈服。這是我佩服因苔絲的地方。
但是,她的反抗精神也是很不徹底的,也有順從命運安排的一面,有以自我犧牲為態度去接受一切的時候。因為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全部維系在克萊爾的愛情上,所以導致了個人反抗的失敗和個人追求的破滅。
在這本書中,我還要贊嘆哈代,因為他不僅將苔絲這個人物最生動的體現了出來,在塑造其他人物時,像是描寫亞雷克成為傳教士後再次墜落的過程的這一諷刺,作為對立面來突出苔絲的純潔與善良;通過對克萊爾自私行為的講述,來反襯出苔絲對愛情的不顧一切,這種細膩的手法著實珍貴。
而在最後,鍾聲響起,當那面黑旗緩緩從桿子上升起時,我深深沉默了。那是苔絲的死刑,執行了……
《苔絲》這本書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作品,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我買的是譯林出版社的版本。我從小到大買世界名著還是蠻認准這家出版社的,翻譯的不錯並且每本書的序都寫的很好。建議先讀書最後再去看序言,不然劇透過後讀書的意願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本書的劇情猶如過山車一般,起伏非常的大有的時候主人公的情緒變化甚至就在一瞬間。全書的第一頁寫著:苔絲,一個純潔的女人。這便是全書討論的主題了,苔絲是否是一個純潔的女人?我給的答案是肯定的。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好在作者大師般的寫作功底,他有用大量的環境描寫、側面描寫等來渲染,這本書更可貴之處是可以引發讀者的思考的。
全書我還很喜歡的一個點就是作者把人物塑造的很好。在許多作品中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那麼一兩個完美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竟顯人性的光輝。但是這本書的主角們都不是完美的。男主角愛的真誠,他絲毫不嫌棄苔絲的貧窮,我一開始還以為是那種霸道總裁的戲碼,讓人直呼好一個痴情男,奈何他卻十分在意女性的貞潔和家族的名望。男二號是個沒落的貴族子弟,他囂張跋扈、自大狂妄,雖說在故事中有點浪子回頭的感覺,有一段時間還給別人去說道,但是很遺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次意外的邂逅還是將他打回原形。女主角,苔絲,是全書中近乎完美的角色,她美麗、善良、勤勞、忠誠,擁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品質。但是她愛的卑微又缺少足夠的定力,最後就是她為數不多的缺點導致了悲劇的化身。
我看到女性題材的文學作品就很容易與《簡愛》這本書進行對比,當然《簡愛》一直都是我心中這類小說中的top1。我看《苔絲》看到一半的時候覺得這兩本書的母題不是一樣的嗎?但是等我看完後我發現雖說都是以女性為主人公和書名但是側重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苔絲》討論的是女性的貞潔和男性對女性的固有看法,而《簡愛》更多的是教一個女孩子如何去愛。我想,如果苔絲有簡的一些灑脫,那麼故事的結局一定會不一樣了。
在鳥兒甜蜜歌唱的地方也會有毒蛇發出嘶嘶的聲音。當大自然的女兒踏入文明的社會後卻要面對殘酷的生活環境。涉足未深的少女就這樣走進了被命運捉弄的漩渦,那樣不經意之間,苔絲,德伯家的苔絲就這樣丟失了少女的貞操,是誰的錯,堅信自己是大家族的德伯沉浸在伯爵的夢想中,是貧窮讓他們將所有的人都看作了自己的救世主,輕易相信了冒牌的同姓伯爵亞雷·德伯維爾,也就是這條隱藏的毒蛇侵蝕了苔絲,讓她走上了一條綿延崎嶇的道路,一條孤獨又無助的道路。風雨飄搖過後,太陽不再吝嗇對苔絲的眷顧,在擠奶場結識了自己真正的愛人安其爾,可是新婚的夜晚,當苔絲在壁爐前吐出這段悲慘的回憶時,愛人走了,只留下了一個背影,讓人心碎,明明相愛,可是僅僅因為那可笑的貞潔,這對愛人就此分道揚鑣,即使最後回頭,可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請求的原諒沒有回復,家庭的負擔讓她身不由己,不知覺中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人身邊。即使是作為傳道者出現,那又怎樣,最終的結局也是給傷害的人又加上了一道傷口,一道致命的傷口。是太多的愛讓人喪失了理智,面對失而復回的愛人,讓深愛著苔絲如何能夠保持理智,面對傷害自己又再次欺騙自己的無恥之徒,這把被仇恨掩蓋的愛情之火,怎可不燎原。為愛而拔出的利刃插入惡棍的心臟,結束了這悲慘的束縛,寧願得到一時的幸福,勝過永遠不會停止的悲痛。苔絲最終做出了最大的犧牲,逃生的那段時光相信會是她最幸福的時光,只是和所愛的人牽手,只有無私的愛,別無所想,也別無所求。只求永遠相互依偎,簡簡單單就好。在風神廟外,追捕苔絲的警察卻如鬼魅般隨著早晨的陽光出現了,就這樣,單純又不幸的苔絲徹底從不公平的命運中解脫了。
人們所謂的正義終於勝利了,上帝主宰的命運終於結束了對苔絲的戲弄。也許只有自己真正的努力才可以將自己從不幸中擺脫,如果自己都不去尋找出口,怎會走出這黑暗的漩渦,如果可以,放手一搏吧,也許得到的會比以前會更多,更好……
⑷ 電影《苔絲》觀後感—— 不要輕易選擇原諒
《苔絲》原名《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作品,取材於19世紀英國的農村生活,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單純的農家少女,雖然家境貧寒,但她並未因此嚮往奢華,富貴的生活,而懂得知足長樂。夕陽的余暉下,暮色籠罩的田野上,她與同齡的少女們翩翩起舞,帶著少年時代特有的活力與朝氣。也正是在那兒,她第一次遇見了她未來的丈夫安吉爾·克萊爾,克萊爾當時並未在意苔絲,而是與其他的少女們挽手共舞,舞罷,未曾停留便又匆忙踏上他的旅途。
苔絲的不幸是從跳完舞那天傍晚開始的,她的父親偶然得知他們家是上世紀貴族徳伯威爾家族的嫡系後裔,於是父母決定讓她去攀附郡里有名的同姓親戚。仍然處在迷茫與無措中的苔絲,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徳伯威爾家的庄園里,遇見了所謂的「堂哥」亞歷克。亞歷克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他自私,虛偽,狡猾,並且覬覦苔絲的美貌,他一步步把苔絲逼向了早已設下的陷阱,在密林中欺侮了苔絲,苔絲迫不得已成了亞歷克的情婦,並懷了她的孩子。可憐的苔絲,在她那最美的年華里度過了人生中最昏暗的時期,上帝卻沒有對苔絲有絲毫的憐憫,她的孩子出生不久後便夭折了,亞歷克狠心地拋棄了她們母子,村裡的牧師也不願替死去的嬰兒做禱告,惟恐自己的靈魂被玷污。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苔絲用木棍做了個簡易的十字架,插在她過早夭折的孩兒的墳墓上,默默祈禱。我無法深切體會到這位年輕母親的心痛,只記得墳前那束殘敗的白菊花刺痛了我的雙眼。
年紀輕輕就經歷了喪子之痛的苔絲,眼睛裡已沒有昔日的光芒,心如死灰的她來到一家外省的奶牛場當工人,原本想在這兒度過一段平淡的歲月,然而一場美好的邂逅就這樣奇妙的產生,她再次遇到了克萊爾,並碰撞出愛的火花,他們在草木蔥蘢的農場里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
新婚之夜,苔絲向克萊爾敞開了心扉——講述了自己那段不幸的遭遇,然而這一切卻並沒有得到克萊爾的原諒,出身牧師家庭的克萊爾無法放下自己「神聖」的信仰,狠心的拋下新婚的妻子,隻身前往巴西。失去了丈夫信任的苔絲不得不重新尋找工作謀取生路,亞力克又重新開始糾纏上她,她的父親由於疾病去世,只留下母親和五個弟妹,失去了生活來源的一家七口蝸居在教堂旁邊的帳篷里,無路可走的苔絲最終被迫和亞力克生活在一起。
克萊爾離開的那段時間,苔絲不斷的寫信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思念,祈盼他的回心轉意,卻始終沒有收到過回信。待到克萊爾醒悟過來,重新尋找到她,她卻已常伴他人身側。
如果故事就這樣定格,結局或許沒那麼凄涼。然而,我們的苔絲,是一位極具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放不下昔日的愛人,又身陷囹圄無法脫身。無賴之下,她選擇了殺害亞力克來換取自由,她帶著惶恐不安與期待回到克萊爾身邊,開始了逃亡的日子,就在她以為可以踏上幸福之路,與克萊爾終身廝守時,警探們找到了她,最終,苔絲被處以絞刑。世間,再也看不到這位美麗、堅強、執著少女的如花笑顏。
整段故事的結局是令人痛心的,不得不感慨命運沒有對苔絲溫柔以待。然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不在上帝,也不在命運,而在於人性的虛偽與自私,亞力克也好,克萊爾也罷,他們都是苔絲死因的促成者。亞力克被苔絲的美貌所傾倒,為一己私慾毀了苔絲本該美好的人生。而克萊爾罪行更甚,他給了苔絲莫大的希望,這使得她走出昔日的陰影,然而新婚之夜無情的拋棄,又將苔絲推向了被絕望籠罩的深淵,克萊爾給苔絲的不是真正的愛情,他只把苔絲當作純潔的象徵。直到妻子向他吐露衷腸,他才撕下虛假的面具,丑惡的人性一覽無余,猶記他的那一句「我現在不愛你了,我愛的是你身體里的另一個靈魂」。而對於克萊爾在結婚之前所犯的同樣的錯誤,苔絲甚至都沒有三思,毅然選擇了原諒。後來克萊爾為了找回所謂的愛情,又間接的造成了苔絲的死因。只能說克萊爾是可惡的,而苔絲是可悲的,她不應該那麼輕易的選擇原諒,更不應該讓別人這樣輕易的踐踏自己的真心,如果她有一顆擅於發現人性的心,該有多好。
最後,以哈代原文的副標題結尾,苔絲——一個純潔的女人。願你來世被歲月溫柔以待。
⑸ 《苔絲》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苔絲》讀後感知帶8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苔絲》里的女主人公苔絲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現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絲是美的象徵和愛的化身,代表著威塞克斯人的一切優秀的方面:美麗、純潔、善良、質朴、仁愛和容忍。她敢於自我犧牲,敢於自我反抗並且對生活抱有美好的願望。女性的溫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體。
苔絲本是一位純潔美麗又非常勤勞的農村姑娘,她嚮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時時遭到偽和惡的打擊。苔絲的悲劇始於為了全家人生計去遠親家打工,卻因年幼無知而被亞力克騙去了處女的貞操,成了一個墮落的女人,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把她看成不貞潔的罪人;苔絲後來與青年克萊爾相愛,又因為新婚之夜坦誠有污點的過去而被丈夫遺棄,而與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於家庭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苔絲為家人的生存而再次違願淪為亞力克的情婦;最後因為丈夫的回心轉意使得絕望的苔絲憤而舉起了復仇的利刃,成了一搭滲蘆個殺人犯,最後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價,導致象游絲一樣敏感,象雪一樣潔白的苔絲最後終被完全毀滅。
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長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的理解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喊掘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
苔絲的悲劇既有社會的因素,也與她的性格和作者的悲觀主義宿命論有關,但這些因素都與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有著直接的聯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反映。她的毀滅是必然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無法逃避的。正如蘇聯文學批評家阿尼克斯特所說:苔絲招致毀滅的真正原因是屬於現實的性質,女主人公的貧苦和無依無靠,社會上盛行的社會風習這些情況都決定了這個女子的悲慘命運。這句話也正指出了苔絲悲劇的根源是當時資本主義社會。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自由美好的社會,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無所畏懼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我們要珍惜這種機會,樂觀的去生活去奔跑,讓青春無悔。
可憐你這受了傷害的名字!我的胸口是張床,供你養息。
——莎士比亞
這個寒假,我讀了堪稱世界人間悲劇的《苔絲》。《苔絲》是一部悲劇作品。小說女主角苔絲是一個美麗善良的農家姑娘。由於家境貧寒,她不得不聽從母親勸說,跑到地主庄園去做工,被地主少爺亞力克姦汙,懷著身孕回到家鄉。孩子夭折後,她又到一家牛奶場當擠奶工,在那裡遇上了牧師的兒子克萊爾,兩人產生了愛情。新婚之夜,苔絲出於一片忠誠,向他坦白了自己失身的遭遇,不想卻被丈夫所不容。他立即丟下妻子,獨自去了巴西。苔絲被遺棄後,又跑到一家農場做苦工。恰在這時,亞力克又突然出現,一再跑來糾纏苔絲。後來,在父親去世,母親患病,弟妹失學,一家人流落街頭,而克萊爾又杳無音信的情況下,苔絲只好「捨身救家」答應與亞力克同居。誰知克萊爾經過一場磨難,終於回心轉意,從巴西回來尋找苔絲。苔絲悔恨交加,刺死了亞力克。她在逃亡中與丈夫度過了幾天幸福生活,最後被捕,並被判處si刑。
苔絲的悲劇,說到底是一場社會悲劇。作者圍繞苔絲及其一家人的悲慘遭遇,真實的描繪了19世紀後期資本主義侵入英國農村以後,個體農民走向貧窮和破產的悲慘畫面。
苔絲是小說刻意塑造的一個動人形象,作者賦予她以勞動人民的一切優秀品質。她不僅姿色出眾,而且心地善良,為人誠懇,勤勞儉朴,熱愛生活。她雖然出身貧寒,家庭生活沒給她帶來什麼歡樂,但她卻無比熱愛自己的家,對之懷有強烈的責任感,為了維護家庭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苔絲的高尚品質和反抗精神是應該受到贊賞的,但是又必須看到,苔絲畢竟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世家的農民家庭里,殘存於農民身上的某些舊道德,勢必對她的思想意識產生這樣那樣那樣的影響。苔絲從她婦女遊行會上出場,到她在監獄刑場上喪生,前後不過五六年,但就在這五六年中,她卻受盡了社會種種有形無形的邪惡勢力的迫害和摧殘,最後變成了可憐的犧牲品。她的遭遇可謂是驚心動魄,感人情懷。
《苔絲》訴說了一個19世紀的悲慘故事,這個人間悲劇將會留在我們的心中。我相信,這個人間悲劇會讓許多人醒悟。
這本書,是對丑惡的男人的一種無情的鞭撻。德北,苔絲的父親,是一個用酒精把自己置於幻想之中的無能之輩,夢想著上天會將幸福的甘霖降到他的頭上,他永遠不會去考慮也永遠不可能理解人生存的意義;德伯,一個不知廉恥、卑鄙下流的無賴,可以說,是他一手導演了苔絲的悲劇,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那骯臟的肉體的慾望,苔絲殺死了他,但實實在在的說,是他殺死了苔絲;安璣,一個道貌岸然、心胸狹窄的小人,自命清高,但從來不敢直面自己那虛偽的靈魂,在苔絲的悲劇中,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幫凶,在這部書里,他大概是一個最卑微的主人公了;可憐的克萊先生,他無助的道教,從來沒有挽救過任何一個靈魂,甚至包括他的三個兒子。。。。。。
我不了解當時的英國社會,因此我無權評說社會制度如何地左右著下層社會人民的命運,但從小說中我仍然看到了當時的社會習俗。美麗善良、勤勞堅強的苔絲沒有屈服於多舛的命運,她沒有因人們鄙視的目光而頹萎,也沒有因農場主的睚眥必報而退縮,她在世俗的人們的指指點點中勇敢地站了起來,卻又在世俗的克萊面前無助地倒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劇啊。
寫到這里,我想到了余華的《活著》。作者在本書的序言中這樣總結:「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作者的這一段表白從作品的主人公福貴的話里也能表現出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掙這個掙那個,掙來掙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在這里,活著已經遠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意義了,而僅在於它對生命和生活的依戀。在我看來,《活著》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人為什麼而活著」這樣一個范疇,它和《德伯家的苔絲》一樣,實實在在是在謳歌和贊美一種生命。
對於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不識廬山」,我也無意去探其真實面目,能夠無愧於做一個人,我也就心滿意足了:何其難也?
這是第二次重溫這本書,感觸依舊頗多。
苔絲,一個純潔美麗的農家少女,因為家境貧窮而去投奔「假東家」亞雷克,不料後來卻被輕浮的亞雷克玷污。落寞的苔絲遇上了克萊爾,兩人相愛後,卻在新婚之夜因苔絲向克萊爾吐露了這件事情後慘遭克萊爾拋棄。心灰意冷的苔絲再次碰上了已經成為傳道士的亞雷克,最後只能屈身於他。沒想到克萊爾事後深悔前來尋找苔絲,為了愛情苔絲毅然殺死亞雷克與克萊爾一同逃離,到最終被捕後獲刑死去。
讀罷,不僅深深為苔絲嘆息。在那個所謂的「文明社會」中,善良的人慘遭傷害,而犯下惡行的人卻可以逍遙法外,最終結果是造就一個純潔無辜的社會的犧牲者。
這是否是那個時代的使然?可我同時也為苔絲的愛情感到不平,為克萊爾的懦弱和決絕深感痛棄!世俗的偏見至今也是存在的,可是如果苔絲能夠生活在如今的時代,那麼她的遭遇會不會好一些?這個實在是未知。
哈代用詩一般的文筆描寫出了一個敢於大膽追求和爭取愛的權利的女性,在她身上閃爍著敢於沖破舊禮教的一切束縛的反抗精神。她堅忍的承受著生活對她的一連串沉重的打擊,在艱難困苦中從不祈求神靈,從不向邪惡勢力屈服。這是我佩服因苔絲的地方。
但是,她的反抗精神也是很不徹底的,也有順從命運安排的一面,有以自我犧牲為態度去接受一切的時候。因為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全部維系在克萊爾的愛情上,所以導致了個人反抗的失敗和個人追求的破滅。
在這本書中,我還要贊嘆哈代,因為他不僅將苔絲這個人物最生動的體現了出來,在塑造其他人物時,像是描寫亞雷克成為傳教士後再次墜落的過程的這一諷刺,作為對立面來突出苔絲的純潔與善良;通過對克萊爾自私行為的講述,來反襯出苔絲對愛情的不顧一切,這種細膩的手法著實珍貴。
而在最後,鍾聲響起,當那面黑旗緩緩從桿子上升起時,我深深沉默了。那是苔絲的死刑,執行了……
《苔絲》這本書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作品,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我買的是譯林出版社的版本。我從小到大買世界名著還是蠻認准這家出版社的,翻譯的不錯並且每本書的序都寫的很好。提議先讀書最終再去看序言,不然劇透過後讀書的.意願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本書的劇情猶如過山車一般,起伏十分的大有的時候主人公的情緒變化甚至就在一瞬間。全書的第一頁寫著:苔絲,一個純潔的女人。這便是全書討論的主題了,苔絲是否是一個純潔的女人?我給的答案是肯定的。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僅好在作者大師般的寫作功底,他有用很多的環境描述、側面描述等來渲染,這本書更可貴之處是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的。
全書我還很喜歡的一個點就是作者把人物塑造的很好。在許多作品中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那麼一兩個完美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竟顯人性的光輝。可是這本書的主角們都不是完美的。男主角愛的真誠,他絲毫不嫌棄苔絲的貧窮,我一開始還以為是那種霸道總裁的戲碼,讓人直呼好一個痴情男,奈何他卻十分在意女性的貞潔和家族的名望。男二號是個沒落的貴族子弟,他囂張跋扈、自大狂妄,雖說在故事中有點浪子回頭的感覺,有一段時間還給別人去說道,可是很遺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次意外的邂逅還是將他打回原形。女主角,苔絲,是全書中近乎完美的主角,她美麗、善良、勤勞、忠誠,擁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品質。可是她愛的卑微又缺少足夠的定力,最終就是她為數不多的缺點導致了杯具的化身。
我看到女性題材的文學作品就很容易與《簡愛》這本書進行比較,當然《簡愛》一向都是我心中這類小說中的top1。我看《苔絲》看到一半的時候覺得這兩本書的母題不是一樣的嗎?可是等我看完後我發現雖說都是以女性為主人公和書名可是側重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苔絲》討論的是女性的貞潔和男性對女性的固有看法,而《簡愛》更多的是教一個女孩子如何去愛。我想,如果苔絲有簡的一些灑脫,那麼故事的結局必須會不一樣了。
下了一夜的雨,我也看了一夜的書,也許入書太深;做了一夜的夢。
書上主人公的命運太悲慘,不得不叫人感嘆。不過我覺得我自己不會像她一樣逆來順受。
當我發現了那個痛點,我是會有勇氣去承受一切的。昨天我對一個朋友剖白,我身上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個就是太沉靜在自己製造的氣氛里,一個就是太低估別人。也許我的思維太雜亂,我應讓它有個固定的向上的模式,而不是讓自己陷在裡面沒有及時擺脫出來。
也許我的慣有思維,讓我在主觀上對別人形成的一種眼光,覺得身邊的人都不能企及我的思維。有人說每個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這句話我先是很不同意。我覺得人有很大的差別,無論是接受能力還是處事的能力都會有差別。
看來這可能是我太清高的原因吧,但至少還不至於到剛愎自用的地步。我還是會經常自省的。還好我現在再也沒有那些念頭了,心情最終平靜了。曾經我不想事情到這種局面,看來是必然性的。現在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我一點也沒有進步。還是老樣子。
我突然覺得我為什麼這么長一段時間都沉靜在裡面無法自製。也許我太有完美情節。我一直在想像某些東西,其實他也不是真實的。我覺得我面對他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情緒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但是一分開,我的心就不在狀態。難道就真的是愛嗎?我現在開始懷疑了。為什麼我現在不那麼痛了呢?
算了,不去想了。也許只有經過這一段我才能真正長大。
我應珍惜眼前的人,看不見的東西何必去追尋。我覺得自己反反復復說了很多。為了他每次都違背了自己說的話就叫是讓我失去尊嚴的地方。
還是那句話,無論做人處事都要有自己的風格。別人是別人,你是你。
不亢不卑,從容優雅。一個真實的木木。
一個原本安靜的生命旅程,不料,偏偏遇上了一個撒旦和一個天使,就這樣,生命中出現了漩渦,出現了彩虹和閃電。就這樣本該安靜生活的苔絲就這樣走上了不平凡的命運。
「我希望我的胸脯將變成你的眠床,讓你安睡」在莎士比亞的苔絲戲劇中這樣陳述。苔絲她的愛,是那樣的感天動地,但又深深的印進悲劇的色彩。最後,在某個晴空下,慢慢走上絞刑架,雖然最後是死亡的命運但她在生命的最後又得到了屬於她的愛情,雖然看似圓滿但她本身所帶有的悲劇色彩又是那麼的濃烈。
《苔絲》這本書主要記述了一個平窮的家庭的女兒的感情的經歷,但這個家庭又是一個沒落貴族,所以,因為要為了維護那個可笑的面子問題,苔絲的父母只能把苔絲交給那個沒落的家族,讓她去討好,讓她去為了自己的家庭做出最大的犧牲,不惜讓她去嫁給阿里克·杜伯維爾,然而,杜伯維爾是一個感情的騙子,在一個夜晚,侮辱了苔絲,就這樣,懷著屈辱回到那個平困的家,後來竟發現自己懷孕了,生下了那個有著黑色回憶的孩子,但是上天並不喜歡這個孩子,最終讓這個孩子在一個夜晚死掉了。於是苔絲選擇了逃離去了另一個牧場,這時他又遇到了她的天使,安琪兒·克萊爾。兩人經歷一段曲折後,最終結婚,但苔絲不想隱瞞戀人自己曾經失身的經歷,所以就說了,但結果是丈夫接受不了,所以兩人的愛情就這樣暫時的結束了。苔絲回到家,只有羞辱和絕望。在以後她去了另一家農場,迫於生計,她四處打工,卻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碰上了杜伯維爾,在他的誘惑下成立她的情婦。再後來,克萊爾想通後回來尋找苔絲,但一切都是那麼的晚了,苔絲與他想面對而立,卻再也回不到最初,在克萊爾轉身離去的一剎那,苔絲原諒了他。回到房間,苔絲不能容忍杜波菲爾對克萊爾的侮辱,殺死了他。就這樣,她轉身去找了克萊爾,最後兩人和好了,雖然在三天後,警察帶走了苔絲,但苔絲卻微笑著面對。
太陽升起了,這座城市沉寂了。
苔絲是偉大的,因為她的愛情,但又是可憐的,以為世俗的約束,因為在那個年代,男人們對自己的放縱覺得理所當然,而對於自己的妻子卻是專屬自己,他們眼裡容不進沙子,如果當初,克萊爾能夠理解自己的妻子,那麼,一切都不會失去。
美麗的苔絲,也許因為自己的美麗才讓自己陷進這場紛爭。但美麗又怎能成為苔絲的錯呢。
這點應該值得思考吧。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凈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爾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苔絲有著貴族的血統,卻依舊淳樸自然,從不自傲美,不是一種外表,而是內心高雅純潔的表現,宛如鄉野路邊的秋菊,雖然沒有杜鵑,牡丹的美艷,也沒有梅花的傲骨芳容,卻仍保留自己淡淡的清香。不爭,不傲,身在百花之中,心在藍天之外。
克萊爾正是因為苔絲獨具特色的純凈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克萊爾放棄了,對愛人的不肯定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她最終選擇了離開。苔絲心碎了,當她把她的傷口小心翼翼的展現在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愛人卻狠心的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
花落無聲,寧靜的秋天已過,酷寒的冬風吹來,誰也聽不到花的哭泣,因為她從不在痛苦中哭泣,她的淚留給未來,她期盼著幸福。
雖然後來克萊爾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和狹隘,他的心彷彿看見天上有一顆名叫「苔絲」的星星對他說:「親愛的,現在你原諒我了么?」
為什麼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虛偽的道德!一次次的離別,面對感情時的彷徨,又一次的期盼,又一次的後悔。雖然苔絲和克萊爾最後度過了五天美好的時光,可是,為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
苔絲是勇敢的,她勇於追求自己的所愛,勇於向所愛的人坦白自己那並不光彩的過去,同時她有是無助的,在受到傷害時她無助,在愛人離他而去時她無助,在再次淪陷時她的內心依舊無助,不禁拷問蒼天。為何苔絲命運多舛?
那麼,親愛的朋友們,請你們謹記,當你能接受一個人時,請你的心像海水一般寬廣的接受她的過去。多給別人一次機會,也就是在寬容自己。
在鳥兒甜蜜歌唱的地方也會有毒蛇發出嘶嘶的聲音。當大自然的女兒踏入文明的社會後卻要面對殘酷的生活環境。涉足未深的少女就這樣走進了被命運捉弄的漩渦,那樣不經意之間,苔絲,德伯家的苔絲就這樣丟失了少女的貞操,是誰的錯,堅信自己是大家族的德伯沉浸在伯爵的夢想中,是貧窮讓他們將所有的人都看作了自己的救世主,輕易相信了冒牌的同姓伯爵亞雷·德伯維爾,也就是這條隱藏的毒蛇侵蝕了苔絲,讓她走上了一條綿延崎嶇的道路,一條孤獨又無助的道路。風雨飄搖過後,太陽不再吝嗇對苔絲的眷顧,在擠奶場結識了自己真正的愛人安其爾,可是新婚的夜晚,當苔絲在壁爐前吐出這段悲慘的回憶時,愛人走了,只留下了一個背影,讓人心碎,明明相愛,可是僅僅因為那可笑的貞潔,這對愛人就此分道揚鑣,即使最後回頭,可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請求的原諒沒有回復,家庭的負擔讓她身不由己,不知覺中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人身邊。即使是作為傳道者出現,那又怎樣,最終的結局也是給傷害的人又加上了一道傷口,一道致命的傷口。是太多的愛讓人喪失了理智,面對失而復回的愛人,讓深愛著苔絲如何能夠保持理智,面對傷害自己又再次欺騙自己的無恥之徒,這把被仇恨掩蓋的愛情之火,怎可不燎原。為愛而拔出的利刃插入惡棍的心臟,結束了這悲慘的束縛,寧願得到一時的幸福,勝過永遠不會停止的悲痛。苔絲最終做出了最大的犧牲,逃生的那段時光相信會是她最幸福的時光,只是和所愛的人牽手,只有無私的愛,別無所想,也別無所求。只求永遠相互依偎,簡簡單單就好。在風神廟外,追捕苔絲的警察卻如鬼魅般隨著早晨的陽光出現了,就這樣,單純又不幸的苔絲徹底從不公平的命運中解脫了。
人們所謂的正義終於勝利了,上帝主宰的命運終於結束了對苔絲的戲弄。也許只有自己真正的努力才可以將自己從不幸中擺脫,如果自己都不去尋找出口,怎會走出這黑暗的漩渦,如果可以,放手一搏吧,也許得到的會比以前會更多,更好……
今日重看《苔絲》為什麼仍會被她感動?仍感嘆其坎坷悲慘的命運?仍會覺得靈魂深處的共鳴?
我個人認為全文的轉折點出現在孩子去世時,苔絲年輕的生命中閃耀著一種母性光輝:無論我或我的孩子被別人打上什麼標簽,無論生命的外在表現多麼弱小無力,生命本身是平等的,是珍貴的,是值得尊重的。
她只抱怨過一次,就是從亞雷家回來後對她母親說了「你想我怎會知道那些事兒?我四個月以前出這個門的時候,還是個小孩子哪!你為什麼不告訴我,男人都不安好心?你為什麼不先警告我?大戶人家的女人,都知道得提防什麼……。我多會兒有過機會,能在那方面學到東西?你又不幫助我!」全書中,苔絲只有過這一次抱怨,從此以後,命運對其再不公,她都勇敢面對,默默承受。她的身體里有一種叫骨氣的東西,雖不是貴族,但勝過本書中提過的那些貴族。
苔絲與安璣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是知音相遇,靈魂的契合。這段感情開始的時候還加入了安璣彈豎琴,苔絲隔遠遠地偷聽的段兒,真是讓人莞爾,高山流水會知音呀。可見人生難得一知已。無論黃皮膚還是白皮膚,吃烤麵包的還是白米飯的對美好的追尋都是一致的。但那時候他們倆都太年輕了,尚不得擺脫自幼家庭帶來的思考習慣,而且一個是家中長姐,一個是家中叛逆的幺子。
苔絲的父母親雖然非常不靠譜,但他們給了苔絲實實在在的愛,苔絲的母親雖然嫁了一個酒鬼,但她順服且樂在其中。所以苔絲對安璣說,無論你變成什麼樣子,我仍然愛你。她渴望得到的愛是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但她不懂得老把「主義」掛在嘴邊的男人對生活的要求過於理想化,她的污點會被放大。她把安璣看作「天神」,她希望安璣對她的愛能夠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不過安璣畢竟是人不是神。她經歷安璣的夢游後知道安璣仍愛她,但她沒有求同情、沒有乞憐、哭鬧,她將選擇權交回給安璣,默默承受了這一切巨變。你彷彿看到命運的巨浪襲來,她的脊樑仍然是挺直的。
安璣不懂得他自以為妥當的安排其實非常不妥當,他讓苔絲守活寡,卻沒有想到寡婦門前是非多,而且苔絲是個多麼漂亮的「寡婦」而且已經在這上面吃過虧。這段等待太長了,讓苔絲不得不被生活逼迫得走向她最不願意走的路。
總之,雖然不是每個女人在年輕的時候都得過「公主病」,但一定都做過「公主夢」,當年,我在做著「公主夢」時,《苔絲》擊碎了那不切事際的一切,沒有再想著要當「公主」,再不看重形象,從此走偏了好多年。
⑹ 《德伯家的苔絲》影評
《德伯家的苔絲》
內容與感受:
這部影片分為了四個部分,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封建的教條下被束縛的對美好生活和愛情嚮往的美麗女人的悲慘一生。影片中的女主角苔絲容貌美麗,內心善良和豐富細膩,厭惡趨炎附勢,苔絲的理想是當一名知識淵博,博覽群書的老師,內心純潔而崇高。
影片以一個鄉間舞會開場,畫面美好而清麗。苔絲的母親是抱怨生活貧困和平凡的人,父親是一個平凡的貪財,貪圖虛榮的酒鬼,因為牧師的一句話得知了自己是德伯維爾家的後裔而無比開心,德伯維爾姓氏是金斯比爾家的祖墳,流著諾曼人的血,整個威塞克斯最高貴的血統,也是一個已經落沒了的家族,父親得知在特蘭里奇鎮上,有一個闊親戚,是郡上德伯維爾的有錢夫人,其實是斯圖克家花錢買來的姓氏,父母希望苔絲能夠去攀親戚,而驕傲的苔絲不願意做這種事也一直推辭,但因為苔絲在去賣積在家的蜂箱的路上,不慎害馬死掉了,因為愧疚而去走親戚,從此苔絲的悲慘命運開始了。於是遇到了自稱是德伯維爾家的阿歷克,苔絲的堂哥,因為苔絲的美貌吸引,蠱惑了她來到自家當養雞工,阿歷克是一個好色,外表紳士而狂妄自大圖有虛表的人,有一次德伯維爾家的女僕因苔絲得到阿歷克的寵愛而嫉妒,在回去的路上產生矛盾,路遇了阿歷克的幫忙,於是兩人同行,在路上,苔絲遭到了阿歷克的侵犯後懷了孩子,而此時苔絲也離開了德伯維爾家,阿歷克希望她能留下,但恨透了阿歷克的苔絲是有尊嚴的,「我想也許撒個謊比較好,就說我會愛上你但如果我還保有一些尊嚴,雖然所剩無幾,但也不容我撒謊,我過去不曾愛過你,阿歷克,將來也永遠不會,我甚至沒有恨意,對你毫無感覺,對我而言,你只如塵土般渺小無存。」這是離別的話。重新回歸原來的生活,但有一點不一樣,她不再和那些少女們玩耍,而是日夜的耕作,直到生下孩子,不久後,孩子染上疾病,卻因為私自生下孩子的苔絲的不貞,教父拒絕給孩子洗禮,父親覺得苔絲毀了自家的名聲拒絕給孩子找牧師。最終孩死亡,苔絲求教父給予亡後的洗禮,但因為教規。苔絲沒有洗禮的資格,同樣,教父也沒有給這個只有短暫生命的純潔的孩子一個基督教的葬禮,苔絲只能把孩子埋葬在臭名昭著的酒鬼和罪人堆里。
安葬完孩子後,苔絲離開家找到牧場的工作,這時候她遇見了天使般的安奇,安奇 克萊爾,是基督教忠實的信奉槐穗者,父親是艾敏斯特的牧師,他來到農場學習如何辦理農場。他是一個深沉的人,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考當中,不媚世俗,追求崇尚,為成為真正的男人而干粗活。安奇因為她們在餐桌上的談話和在再不是偶然遇見後的聊天而對苔絲產生好感,他們彼此欽慕,在牧場中度過了簡單快樂的日子,彼此的愛慕之感與日俱增,在牧場的三個女工中,萊蒂因為聽到安奇和苔絲的婚訊而選擇自殺,但最終被救活。梅西是安奇父母中意的門當戶對的未婚妻,她是一個忠誠的基督徒,當安奇告訴她沒有上帝這回事時,她大聲斥怒安奇,在安奇告訴父親自己有了心上人之後,經父親同意,安奇向苔絲求婚,但因為自身原因,苔絲不得已拒絕安奇,安奇不斷詢問其原因,每次苔絲無比想吐露自己的過去和真心,但又害怕失去安奇的同時,糾結的內心,致使苔絲沒有說出真相。在決定婚期的那天,苔絲決定告訴安奇真相,她寫下信箋,塞在安奇的門後,遺憾的是安奇並沒有看到苔絲的信,有一次錯失說出真相的機會,直到新婚之夜,兩人說過相互坦白過錯,於是苔絲終於說出了自己的過去,安奇因為無法接受已經不純潔的苔絲而覺得不再愛余運她,在相處得無味的幾天後,安奇決定離開,去巴西服役,臨別後告訴苔絲等他一年後的來信。家人曾多次提及苔絲是否純潔,安奇眼含痛苦的說她純潔無暇。不久後,苔絲到朔石山工作,去找工作的路上,路遇以前在德伯維爾家同事過先生葛羅比鉛毀卜,曾因為嘲笑苔絲而遭到安奇的暴打,於是先生一番戲謔,苔絲試圖逃走,無力的她只能用地上的泥土抹在臉上,凸顯出骯臟和醜陋才能逃過此劫,找到一份又累又苦的工作後,發現管事先生就是在路上戲謔自己的先生,此時苔絲無路可去,並以以前的恩怨欺負苔絲。到了安奇與苔絲結婚周年紀念日之時,苔絲決定悄悄去看安奇的家鄉和父母,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阿歷克,想到自己的遭遇,痛苦萌生,而阿歷克知道了苔絲有過自己的孩子之後,覺得自己對苔絲依然愛戀,於是他找到了苔絲工作的地方,繼續追求苔絲,苔絲覺得痛苦不已而寫信給安奇,祈求他回來,而苔絲不知道的是,安奇在巴西染上了黃熱病。阿歷克不斷來干擾苔絲的生活,直到苔絲的父親因長期酗酒得了重病以後亡逝,家庭經濟極具拮據,村裡容不下不純潔的苔絲,他們不得不搬離村子,而此時阿歷克利用愛好錢財的母親收買了他們,苔絲不得不成為阿歷克的人,受到苔絲的信後,安奇回來了,卻發現苔絲成為了阿歷克這個罪惡的人的女人,與阿歷克生活在一起的苔絲無比痛苦,安奇的到來更使得苔絲對阿歷克的厭惡增加,直到他們吵架之時,苔絲把阿歷克殺死,安奇決定帶她逃跑去倫敦,在剩下的幾天里,他們一直逃跑,同時也是度過了兩人在一起的為時不多的時光,最終警署找到逃跑中的苔絲,無奈之下只好分離,苔絲被判處死刑,她唯一的心願是在他死後,安奇能娶她的妹妹麗莎露為妻。
影評:
影片在這種教條的背景之下,凸顯出了教條的殘忍,門第的尊卑,人性的善惡和醜陋的對比,好人的生活充滿苦難。苔絲堅強的內心追求美好的愛情,不允許自己的尊嚴受到玷污,同時內心善良,不會因為為了得到幸福而隱瞞安奇自己的過去,正是這樣崇高的形象與其它的女性不一樣,雖然貧窮,但依然富有自尊的生活著。安奇是一個正直的男人,深沉,紳士,但不會完全沉浸在無知的教條之中,不在乎門第,追求純潔特別的女人。但卻也因為苔絲的過去一度離開了她。腐朽而殘酷的教會的規則,女人們遭受著教會的束縛,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平凡,枯燥和苦難圍繞著他們的一生,以封建的教條束縛著苔絲悲慘的一生。這部電影畫面清麗遼闊的同時也表現出了荒涼,寧靜,滲透出嚴肅沉鬱的氛圍。最後的畫面以判處苔絲的槍聲為結局,更加突出了悲哀。
影視審美:
鏡頭:景深,露白等應用其中,意味深長,啟人遐想拍攝角度,拍攝方向和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並用.
畫面:故事開頭為清麗空靈的畫面表現了自然和諧美好的蘊味故事畫面整體較沉鬱,空洞,令人心生消極的情緒,也和影片含義和空間層次豐富,主體突出,構圖簡潔明了.
色彩:明暗交錯,主要以暗的調度為主,色彩的基調為冷色調。
劇作方式和樣式題材:非戲劇式小說式、愛情片
⑺ 苔絲讀後感 苔絲讀後感範文
1、《苔絲》寫的就是社會如何把一個純潔、質朴、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走投無路,終於殺人的故事。她以不同的藝術形象成就了一個悲劇,老長老長的故事也因為這個悲劇的成功成為了很老很老的人們心中的疼痛。它的情節用現在的觀點看似乎有點老套,但卻深刻反映了古老的宗法制農村在資本主義勢力侵蝕下瓦解的悲劇。苔絲的失貞主要是亞雷.德伯的責任,她第二次落入亞雷.德伯之手是她的父母、安機.克萊和亞雷.德伯共同的責任,而她終於殺死亞雷.德伯拍態則是一位受盡欺凌的弱者的最後反抗。在苔絲身上,我們自始至終看到的是她純潔本性對逼迫她的力量的苦苦掙扎。
2、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凈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3、作為女人,她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臉蛋,和恰到好處的身材。哈代給這個美人加了點色,那就是著重去寫了她的唇,她唇上的曲線。說那是任何男人都會為之神魂顛倒。紅麗嬌艷,如花沾露的唇,本身就是情種,再加之細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線條,在顧盼流轉間,不動人也難。
4、苔絲是堅強的,樂觀的,她的命運卻不可。即使再多給苔絲幾次選擇,我相信她最終仍然會走老路,除非安璣克萊沒有拋棄她遠走他鄉。關於社會的悲劇,家庭的悲劇,人性的悲劇已有很多定論,令我感到嘆息的只有苔絲和克萊的愛情悲劇。兩個人吃盡了苦頭,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點,只是物是人非,苔絲選擇了死亡來成全他們美好的愛情。終究到底是一場空。對於苔絲來說,她承受的苦難遠大於克萊,她內心的彷徨無助克萊永遠體會不到,如若不是苔絲的善良痴心,不計一切的去愛克萊,他們早已成為陌路人了。受盡苦難的苔絲實際什麼都沒有得到,受盡了侮辱,卻只想到要成全克萊的高尚純潔,最後只能把克萊拜託給自己的妹妹。在這場愛情當中,克萊是完全的操控著,最後的大贏家,苔絲是完全的犧牲者,純粹的奉獻自我至死方休。克萊表現出來的雖然看上去是維護心中那份對愛情的信念,實際暴露出來的是那份冷酷與自私!他愛的僅僅是自己虛構的一個形象,並非活生生的苔絲。如果不是在異國他鄉遭受病痛的折磨事業的失敗我相信他不會還記得有個苔絲在泥沼里苦等著他前去營救。
5、愛情的發生,誰能說清楚孰真孰假?天時地利人和都要到位,一點點細小的差錯就能導致去安排的否定。即使最終結為伉儷,也無從分辨愛情是否真的發生過。她那麼愛安琪兒,不僅是他的容貌,不僅是他的琴聲,不僅是他能給她帶來的一切,甚至包括失去的,甚至為他所受的痛苦,她都能承受。她記得他說的每一句話,她學唱他喜歡的歌,連他的那些理論,那些她自己還似懂非懂的理論,她都牢記著,奉若神明。
6、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當安機問伊茲,那個曾經愛他的姑娘,能否像苔絲那樣愛他時,伊茲幾乎脫口而出,她不能,因為苔絲的愛是無法比的,她可以為他而死的。在別人眼裡,都能看出苔絲,如此厚重的愛。可見這愛的程度了。
7、安機正是因為苔絲獨襲空源具特色的純凈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克萊爾虧高猶豫了,對愛人的不理解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她最終選擇了離開。苔絲心碎了,當她幫她的傷口小心翼翼的展現在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愛人卻狠心的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
8、苔絲的愛,不僅表現在歡愉時,全身心的投入。更在於,當她明知道,安琪兒拋棄她,在她痛苦萬分,而安琪兒夢游時,抱著她走時,她本可以叫醒他,喚回他的愛心,取得召他回頭的可能時,她也在為他醒來著想,怕他醒來懊悔,而放棄。
9、雖然後來克萊爾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和狹隘,他的心彷彿看見天上有一顆名叫「苔絲」的星星對他說:「親愛的,現在你原諒我了么?」
10、很美的感覺。但是,這終究是一個悲劇,彷彿許多的愛情都是如此。為什麼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虛偽的道德!離別......,等待......,彷徨......,後悔...... 雖然苔絲和克萊爾最後度過了五天美好的時光,可是,為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
11、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如果你深愛一個人,就應該接受她的過去,因為過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靈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過去,就永遠無法走進她的內心,她那顆深愛你的心。情到深處是理解,愛到深處是包容,因為愛,可以讓我們的心像藍天大海一樣寬廣,一樣無私。因為愛的溫度能溶化一切。因為,愛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