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啟示錄電影的觀後感

啟示錄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5-02 00:40:51

❶ 教育片《師德啟示錄》觀後感

放寒假期間,應學校要求觀看《師德啟示錄》教育片,這由九部短片組成的教育記錄片從古代先賢談到當代的教師,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段段動人的故事,感人肺腑的華麗詩篇。那些紮根於大山,奉獻在三尺講台上的教師們讓我欽佩,那些用愛去澆灌學生心靈的園丁們讓我感動,那些用行動去保護學生們的「偉人」們讓我震撼……

其實這樣的故事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我想說雖然我很年輕,我沒有那麼多的經驗可談,但是我覺得教師所從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動力的事業,那麼作為教師,一定首先要是一個感情豐富,心思細膩的人。我總是會被那些在大山裡守著貧困,只為孩子們能離開黃土地的那份堅守所感動;我總是被孩子們那些稚嫩的聲音和單純對我的喜愛而熱淚盈眶;也總是為那些心中充滿愛的教師們的巧妙機警的處理辦法而鼓掌喝彩。從影片當中,我看到了張再昌,楊瑞清,王春牛,胡安梅等一位位優秀的教師,更讓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引導我前行的火光和人格的力量。

「命運是一種局限,人生就是一個奮斗突圍的過程,而知識就是力量。」,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紮根於農村教育事業的王思明老師。看著他皺紋深嵌在粗糙的臉上,但眼神卻放著光芒,想必年輕時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年輕俊朗的小夥子。他學有所成之後放棄了進城謀得一份好工作的機會,而是回到這貧瘠的黃土地;我想當時肯定有很多人阻止,嘲笑過他,但是也沒有讓他離開這些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歲月留給他的不僅是時間的烙印,更是一枚感動中國的獎章。在2013年校里舉辦的教師節晚會上藝術部出了一台舞蹈劇,名字已經記不住了,但是學生們用舞蹈和聲音留給我的震撼卻揮之不去,彷彿歷歷在目。這個舞蹈描述的是一位年輕的男教師投身到山區的教育事業,和學畝鋒生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支教結束,男教師不得不答應父母的要求回到城裡結婚,那些孩子們的不舍和吶喊「老師,你別走,我長大後嫁給你!」一個孩子說完之後,所以的'孩子都大聲喊「老師,你別走,我長大後嫁給你!」很多老師像我一樣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感動的是師與生之間的那種感情,感動的是大山裡面孩子們求學的決心和無奈。其實像王思明前輩這樣,雖然不如舞台劇里演的那麼震撼,但是他們用每天的行動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踐行著一種美德,那就是師德。是這種堅守的師德讓孩子們看到山的那邊不是山,而是他們美好的未來。

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老師是用身體力行來熏陶,感染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求真做真。而怎樣去感染他們卻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德性,教師的德性之本是愛與善良,教師對學生的善良是以愛為基礎的,教師中的愛表現為愛護學碰李生,關心學生,關愛學生。假期中細細品讀了郭元祥老師的《教師的20項修煉》,裡面有許多笑耐遲這樣的例子,印象最深的是三毛和席慕容兩個人的不同人生境遇,可以說老師的一句話也許會左右學生的一生。不能完全把三毛和席慕容不同的人生之路歸咎於他們的數學老師,但是三毛數學老師的殘忍一定傷害到了她的自尊,而使三毛在看問題的方式上和與人交往的心理上造成影響,同樣都是被學生記住,那為什麼不做一名讓他們因為愛戴,尊敬而銘記的老師呢?其實學生們從我們這里學到的書本知識,在以後的生活當中用到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我們更多教給他們的是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一種正確看待事情處理事情的方法和心態。所以,我們應該用愛去感化他們,引導他們。就像紀錄片當中,有一位老師為了保護偷拿他人鋼筆的學生而組織的游戲,既讓物歸原主,又讓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保護,同時得到了教育,我相信他會永遠在心裡感激這位老師,讓他在懸崖邊上勒住了韁繩,我也相信等待他的是一條光明的大路。

「親其師而信其道,學其理」,學生很可能單單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熱愛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從而相信他的教導,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人格魅力。而教師的人格魅力之本在於愛的德性,用心去關心愛護學生,讓他們從你的眼裡看到自己的倒影,他們會緊隨你的步伐,響應你號召,走向他們的康莊大道。

❷ 現代啟示錄影評3篇

現代啟示錄 影評1

要看懂這部片子,就必須要明白一點,這部片子是根據康拉德的名著《黑暗的心靈》改編的,只不過把原小說的背景從非洲搬到了亞洲而已。電影的拍攝固然和當 時對戰爭的 反思 有關,但其實就根本而言,戰爭只是一個背景,電影所要表現的核心在於對於自我的反省,特別是對於西方文明的反省。片中突然出現的一群法國 人,正是這樣一群象徵,盡管法國已經退出了印度支那,但是這群高貴者卻無法重返歐洲,因為,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這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已經無處可去」。庫 爾茨上校在臨死之前反復的喃喃自語「Horror」(可怕啊),深深地反映出了人面對內心黑暗時的無力感;當威拉德殺死了庫爾茨後,出現的一幕場景是:庫 爾茨的信仰追隨者再次拜倒在他的腳下。但這一次威拉德抵制了心靈的誘惑,駕著汽艇離開了湄公河深處的叢林,永遠離開了叢林深處的黑暗,也永遠離開了人類內 心的黑暗。

一個自以為文明的世界,一旦進入到一個被他視為黑暗的世界中,究竟是能夠像自己所想像那樣把文明帶入黑暗世界,還是就此沉淪於黑暗世界中?這 一問題具有永恆的意義,這既是原作者康拉德所要問的,也是此片在9.11之後重新被西方電影界所關注的理由。導演科波拉因此重新編輯了此片,使得9.11 後出現的這個新版長達三個多小時,而原來上映的老版則只有兩個多小時。

總之,這是一部很有哲理性*的片子,但在看之前,我們先得做足功課。

現代啟示錄影評2

第一次認認真真的將《現代啟示錄》看完,影片的開頭便是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以為這又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當我將這部長達三個小時之久的電影看完的時候,我對這部影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影片開頭的鏡頭是一座叢林,加上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飛機聲音,還有一閃而過的飛機,隨風揚起的塵土,夢幻般的變成被大火包圍的「火森林」,歌聲隨著戰火的燃起而響起「這就是結束,我的朋友。。。」,在優美的旋律下唱出了許多人的無奈,畫面中輪攔男主人公倒立的頭像和戰火紛飛的場景反復的疊化在一起,似夢似真實。仔細觀看被疊化的那幾個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很長的移鏡頭,從床頭旁邊的書籍和照片處緩緩的劃過他的手、臉、桌子上面的玻璃杯和酒還有夾在被子里的手槍,這一系列的實物交代了男主人公的生活環境,簡簡單單,無所適從。屋頂的那扇電風扇的擺動聲音恰似飛機在空中飛翔的聲音,將他從夢中喚醒,呆在家中的他無所事事,有時坐在沙發上臘宴胡面望著屋頂發呆,有時看著妻子的照片無奈的嘆息,有時蹲在地上喝著酒,意志消沉的他沒有事情可做,沒有任務讓他忙碌起來,他只能在房間裡面自娛自樂,那強有力的音樂節奏急速的敲擊,讓人瞬間感到窒息,壓郁的窒息,任何人在屋子裡呆上長久的時間都會像他這樣的讓人面臨崩潰的邊緣的。

渴望任務的他,接受了一個「艱巨」的任務——處決庫爾茲上校,當威爾德與將軍對話的時候,祥扒導演給威爾德安排的話語不多,其中有一句話總是從威爾德的嘴中說出「不能透露,這是機密。。。就算知道也不能透露。。。」雖然短小,但是卻是作為情報員的一種素質——保護機密不被外人知道,這也是將軍選中他去執行任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用餐的時候,將軍用吃蝦來試威爾德的膽識,更進一步明確了將軍給威爾德安排的任務需要一定的膽量。在他們談話期間,我們聽到一段關於庫爾茲上校的錄音,從那段錄音當中我們可以感覺的到庫爾茲上校的那種瘋狂,那種不被人理解的瘋狂,正如他所說的「五十步笑百步」。當我聽到這段錄音的時候,感覺庫爾茲這個人非常的恐怖,是一種變向的心理扭曲,當我繼續看到最後的時候,我明白了,庫爾茲上校的變化是從那次他們給孩子們注射疫苗之後,敵人來襲將孩子們的胳膊砍下來,一堆一堆的堆放在一起,那時候的他哭了,他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場景,那個時候的他開始變化,像一顆子彈穿透他的額頭,他也要像他們一樣,戰爭是一場心理戰,從心理上去打敗敵人,所以他才會變的那樣瘋狂,同樣的,當威爾德一行人沿著河流前行的時候,需要長官比爾基爾戈護送到湄南河的時候,在空中,比爾基爾戈命令屬下打開音樂,先從心理上打敗敵人,這是一種策略,一種心理策略,即使敵人聽不到,但也在心理上給了士兵一種安慰。

在戰場上,當比爾基爾戈在巡視戰場實況的時候,他看到幾個士兵站在一個受傷的士兵旁邊,他走上去問清楚的時候,聽說這個傷兵要喝水,便立馬讓隨從拿出水壺,但是士兵們說傷者是一個越共,比爾基爾戈長官卻說了一句這樣的話「任何勇敢作戰,置性命與不顧的人隨時都可喝我的水」這是這個長官對戰士的一種認可,但是當比爾基爾戈長官聽到有一位水手時,便立刻放下傷者與不顧,直接去找水手,導演安排這一場景,我想這是對此人的一種諷刺,言不由衷的諷刺,同時也是對戰爭殘忍的一種痛斥。

當比爾基爾戈和威爾德他們相互認識之後,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一架飛機正在緩緩升起,下面還吊著一頭牛,緊接著畫面上出現了教主在朗誦(馬太福音),「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求你今天賜給我們。。。」鏡頭緊接著便是一頭牛被飛機吊在空中飛行,暗示著此時這個地方的戰爭已經熄火了,該是大家同樂同享受的時刻了,導演將這個場景穿插進去,暗示著人民渴望和平的時刻,同時也暗示了威爾德此刻對戰爭的態度的變化——開始討厭這場戰爭。

夜幕來臨,士兵們在沙灘上其樂融融,歌聲、談笑聲。。。似乎有家的感覺,但是這就像威爾德所說的「他們越是營造家的感覺,便越想家」,這是威爾德作為一個士兵時的感受,同樣的也是這些士兵們的內心真實的寫照,因為黎明之後,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再回到家鄉,只能享受在片刻的快樂之中,就如克林在船上中彈倒地時,導演將現場噪雜混亂的聲音抹去,而只剩下母親讀信的聲音和憂傷的音樂,「避開子彈,完整的回家。。。」可惜克林卻不能夠實現他們的願望了,這是對 戰爭的無聲控訴,沒有痛哭的流淚,而是以一種親人對親人的期待來控訴戰爭慘無人道的奪取青春的生命,信中句句期待,但卻句句刺痛人心。在他們接近目標的時候,敵人向他們 射箭 ,掌舵的奠長命令蘭斯開槍,此刻的他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恐懼感油然而生,生的慾望使他們反映激烈,拚命的想要打跑敵人,然而這樣的激烈反映卻使奠長中箭身亡,此刻沒有多餘的話語,內心的波瀾不再平靜,紅色的煙霧彌漫船的整個角落,奠長靜靜的躺在那裡,以抹陽光穿過他的面頰,逆著光線,我們無法看清蘭斯的面部表情變化,這恰似安靜的畫面卻在無聲中痛斥著戰爭的殘忍,他殘忍的奪取了兩個同伴的生命,這在他們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痕。

在影片的中間,我們看到和威爾德同行的夥伴們隨著目的地的接近,他們的心理也在不停的發生變化,從比爾基爾戈那裡離開之後,威爾德看到比爾基爾戈的打仗方式,認為他跟庫爾茲一樣,不僅是發瘋,更像是謀殺,將活生生的生命結束在熊熊的大火和子彈之下,威爾德的反戰情緒開始一點一點的萌發,同行的夥伴們的心理也開始發生變化,因為他們不知道上尉的目的地是哪裡,每當問起的時候,他都不告訴他們,當威爾德和大廚在森林裡面找尋芒果時,一隻老虎將他們阻擋,而此刻的大廚從沒有遇見過這樣真正威脅到自己生命的時刻,那個時刻他發瘋了一樣開槍,然後逃回船上,絕不想再下船,否側隨時都有可能丟掉生命,恐懼在慢慢的侵入他們的思想,尤其是在克林死後,所有的人幾乎在接近崩潰的邊緣,每次遇到敵人,他們便瘋狂的開槍掃射,那種神情讓人緊張,當他們到達都朗橋的時候,河水中許多士兵向他們喊著讓威爾德帶他們回家,那一幕幕的場景讓人不寒而慄,蘭斯空洞的眼神望著河水下面的士兵,船慢慢的移動,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個場景更加深了這一行人內心的恐懼,想要逃離這恐怖的戰場。

在另一個地點,他們遇到了法國的赫伯特德馬海,安頓好死去的兄弟之後他們一起在餐桌上用餐,一束昏黃的光線射到餐桌上,給畫面增添了柔和的美,整個畫面像是一個家庭聚會,這里是赫伯特德馬海的一個大家族,他是靠這個家族來抵抗敵人的,他們從在此地留多長時間開始談起,接著觸及到了赫伯特德馬海的軟肋,在他眼中,二戰美國勝利了而法國卻失敗了,沒有人能夠明白他此刻的心理,在奠邊府、阿爾及利亞、印度支那都失敗了,但是在這里他們卻沒有失敗,沒有人能夠明白屢遭失敗的他們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他們只能在這里藉助短暫的勝利來維護著小小的榮譽,美國顯然是捲入了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越南和法國、中國的矛盾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他們都在為自己而戰,而美國顯然在利益的權衡上發生了嚴重的錯誤。世界無法避免一場戰爭,但美國完全可以避免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一個拉著風琴的男人在餐桌旁邊說唱著美國白人,對他們進行著批判,這場戰爭,這一切都是一個錯誤,而美國人卻不從法國中汲取錯誤反而變本加厲的犯下錯誤,從而導致今天的這個混亂的局面。

當他們離開赫伯特德馬海的時候,船漂泊在河面,迷霧重重,威爾德以一個情報員特有的敏銳的觀察力,感知到目標就在附近,而且越來越靠近。當他們在河裡航行的時候,有一個神像和威爾德疊化,一邊是他一邊是神像,也許是在暗示著對庫爾茲的最終的審判就要到來了。

在進到庫爾茲的地盤之後,那戛然而止的音樂和說話聲讓人感到窒息,而那些吊在樹上的屍體讓人感覺到庫爾茲這個人不僅僅是恐怖而更多的是殘忍。

當威爾德和蘭斯走進森林尋找庫爾茲的時候,庫爾茲的手下將威爾德倒立在泥地裡面,鏡頭也隨著威爾德的倒立而倒立,顛倒了他的世界,即使死亡的氣息在接近,但他仍然不放棄審判庫爾茲,當威爾德來到庫爾茲的住所時,他和庫爾茲對話,而鏡頭從威爾德的後面緩緩的向前移動,我們只能聽見庫爾茲和威爾德的對話,卻始終看不清楚庫爾茲的樣貌,這使庫爾茲這個人物增添了神秘感,當庫爾茲從床上半起來的時候,光線也只是照射在他光禿禿的頭頂上面,而始終見不到他的廬山真面目,光線的成功運用不僅僅給庫爾茲增添了神秘感,更多的是暗示著他內心黑暗的一面,見不得陽光。

在他和威爾德的談話中,庫爾茲不斷的強調恐怖,恐怖與道德恐怖,其實這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他也懼怕恐怖,他對威爾德說他可以殺他但不可以審判他,威爾德緩緩站起來,他決定將庫爾茲殺掉,他緩緩的從河水中脫出,這是他的重生,像一個軍人一樣站立,而另一個場景是為屠宰牛做准備,兩個場景交叉在一起,給人一種壓迫感,危險在一步一步的逼近,開頭的歌聲響起,威爾德一刀揮下去,鏡頭接的是屠宰牛的那一剎那,這種蒙太奇的運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庫爾茲的「恐怖,恐怖。。。」聲中結束,這是對庫爾茲的審判,也是對人性的一種審判,是恐怖成就了他,他也在恐怖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現代啟示錄影評3

怯懦的人鼓噪,是男人就去戰斗。建議他先去看看這部科波拉的電影。

戰爭的意義,如果上升到人類的生存還是毀滅,上帝才是主角

其餘的解釋,都是扯淡。

一、戰爭

《現代啟示錄》是一部超越了戰爭片的史詩電影,當然也可以饒舌說,它是一部戰爭史詩。但事實是,它不僅僅停留在戰爭史詩的層面,它應該是電影的史詩。它比戰爭片走的更遠,但首先不能否定它戰爭片王者的地位。

1969年,美國在戰爭泥潭中越陷越深。在戰爭中承受了心靈重創的威拉德上尉主動返回戰場,並接受一項特殊任務。一個體會過戰爭殘酷的人也許想著的是逃離,一個深陷戰爭咒語的人卻可能會自溺於戰場。威拉德就屬於後者。至於他是如何落到這樣一個下場,電影沒有給出事前的答案。答案是在威拉德率領五人小分隊深入戰爭區、潛入柬埔寨的水路上一點點顯現的。而這個自溺於戰場的人,卻要去處決一個比他還要沉淪的戰爭狂人。

影片的初始具有戰爭史詩的一切元素,甚至它就是戰爭片的標桿。由高比上校指揮的直升機空對地大戰一場戲,絕對是大場面的經典。我很驚詫1979年的科波拉可以拍出比現在電腦特效還要壯觀過癮的戰爭場面,但事實就是如此,直升機群的盤旋轟鳴、俯視全局的宏闊鏡頭、瓦格納的歌劇、戰斗機轟透整個海灘,美國人的英雄主義。喜歡大場面的人一定喜歡,還會為後來電影中看似更大實則干癟的戰爭場面汗顏。

五人小分隊一路驚心動魄,來到都朗橋是一個轉折。因為這里是美軍佔領區的最前端,再往前就是「越共」的地盤了。這里的戰場充滿了迷幻色彩,也許是夜晚的緣故,五光十色的炮彈烘托出前沿陣地的地獄本色。此時的美軍不再耀武揚威,而是失魂落魄。小分隊進入柬埔寨邊境不久,克林被流彈擊中,費拉被木箭射穿,戰爭的苦難接踵而至。如果把這場戰爭分為美國和「越共」,焦灼與殘忍就是它的全部意義。

二、反戰

拋開國家主義的狹隘,要看到反戰的意味,就要看個體。對人性的戕害就是屢試不爽的反戰武器。戰爭片一定要有這樣的主旨,否則很容易落入蕾尼·瑞芬舒丹《意志的勝利》式的法西斯美學圈套。這一點,科波拉不能不懂。

威拉德在影片中有兩段自舞自蹈好似瑜珈,看上去略約有越南人的詭譎,這種神經質般的表現像是極度壓抑狀態下的非自覺儀式,充斥了對戰爭正義性的質疑。而在科波拉有感於 9·11事件而於2001年重新剪輯的新版DVD中,有兩處明顯的增加段落都表現了導演的反戰訴求。

一是作勞軍演出的「花花公子」兔女郎在某處軍營被困,大廚、蘭斯以提供燃料為誘餌與兩位兔女郎發生關系,戰爭的殘忍與性的壓抑在此刻交集。大廚與美女喋喋不休於曾經的美好,蘭斯則恍如隔世般與女郎產生了依依不捨的感情。戰爭在性愛面前顯得面目可憎,這也暗合了美國性解放所高標的主旨。

二是威拉德一行在柬埔寨遇到法國殖民者的段落。說實話,我覺得在電影中刪除此段絕對是正確之舉,因為這段 故事 不僅羅唆空洞,而且與影片的節奏、氣氛嚴重不符。但在科波拉看來,這一段似乎也通過法國對殖民地統治陷落的痛陳,以及法國人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批判,表達了他對於人類爭戰、侵略、撻伐的深入反思。

反戰落實到人性的層面,往往會有動人的力量,因為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影片似乎也傷感了起來,但科波拉的野心不僅只於此。

三、荒誕

表現戰爭荒誕的電影像《全金屬外殼》《陸軍野戰醫院》等經典往往將荒誕作為主題來強調人性的異化,但對於戰爭本身的異化往往著墨不多。《現代啟示錄》完成了對戰爭本身的異化,而它的實現者就是戰功昭彰的美軍上校、狂妄獨裁的叛逆頭領庫爾茲。

威拉德的任務就是趕到庫爾茲的匪巢並把他殺了。在三個多小時的電影中,有兩個半小時里我們只能看到庫爾茲的照片、資料,或是聽到他的只言片語,而他本人根本沒有露臉。但在威拉德神經兮兮的嘮叨旁白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庫爾茲強大的威攝力。他的殘暴不僅讓美國佬(包括威拉德)緊張,也讓所有原住民臣服。

果然,在到達了庫爾茲的匪巢後,滿山遍布的原住民和陳屍混雜一處,充斥著荒誕感。然而庫爾茲本人的現身卻打破了觀者的心理預期。這個被描述為殺人魔王的人並非窮凶極惡的模樣,雖然長得兇悍,卻是一副看破世相、堅忍低沉的姿態。從美軍長官變為山寨匪類,從殘暴無常到甘受砍殺,戰爭本身發生的扭曲較之所謂的人性的扭曲更加令人驚詫,也許庫爾茲自己的話可以作為一種解釋: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能審判我。

影片中的荒誕比比皆是。膽小的大廚被老虎嚇得半死,狂叫自己參軍不是為了送命,可最後屬他死的最慘,割頭。高比上校指揮飛機瘋狂轟炸越南村落,卻又不遺餘力地救助受傷村民。克林殺死無辜的漁民讓人發指,轉眼自己就被流彈擊中斃命,耳邊還放著家鄉寄來的讓他躲避子彈的錄音。

四、史詩

作為一部電影的史詩,這里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思想層面的,前述都是;一是技術層面的,接下來會略談。前者事實上還可以無限深化,因為對於一部電影的解讀可以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繼續延伸,而且見仁見智。

影片所涵蓋的遠不止於如我所述的戰爭、反戰、荒誕三個層面,更應該深入到對人類戰爭意識的深刻反思。其中對於特定歷史時期、人類思想認知、人性與戰爭的變異等都有影像化的深入闡析。由此它便超越了普通的戰爭片,進入了史詩的層面。

從技術層面來看,《現代啟示錄》不僅是戰爭片的樣本,在全部電影史中它的藝術性也是極其卓越的。原諒我只能幹澀地評價幾句。它的畫面,飽滿濃郁,充滿詩意,迎著旭日飛升的直升機,兩岸原始森林茂密的綠色,在落日映襯下蜿蜒曲折的河流,光影在人物臉上的明滅,一切都是那麼完美。它的剪接,讓我看到了一個大師的所在,在段落轉換、溶鏡、蒙太奇等技巧的運用上都達到了詩意的高度,恍惚錯落,宛如夢幻。

還有它的配樂。在那場壯觀的空對地掃射中,科波拉選用了瓦格納的歌劇《女武神》,恢宏的配樂參雜著直升機的轟鳴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戰爭中瘋狂的屠殺和平民奔逃的無助。科波拉與音樂家父親一同完成了影片的大部分配樂,迷離、充滿金屬冷感、略帶憂傷的音樂表達了導演對於戰爭的荒誕、疏離和殘酷的認知。

在影片的開始,在戰場轟炸與威拉德毫無表情的溶鏡中,The Door的那首著名的《The End》伴隨著直升機像是有了知覺一樣的悸動聲,緩緩唱起,美輪美奐,導演似乎要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結束。

❸ 《現代啟示錄》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現代啟示錄》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79 彩色片(寬銀幕) 153分鍾

美國佐特羅普製片公司攝制

製片人兼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編劇:約翰·米留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根據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陰暗的心靈》改編) 攝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主要演員:馬龍·白蘭度(飾沃爾特·柯茲) 馬丁·希恩(飾本傑明·威拉德) 羅伯特·杜瓦爾(飾基爾戈)

本片獲做納197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美國影藝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兩項金球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導演、最明胡鄭佳男配角獎

【劇情簡介】

越南戰爭期間,勇敢而忠於職守的美國特種部隊上尉威拉德回國休假歸來, 正心煩意亂地在西貢等待新任務,這次回國的唯一收獲便是妻子與他離婚。不久他被召到芽庄司令部情報處,在那裡他奉命執行一項秘密使命:到柬埔寨叢林尋找前第五特種部隊指揮官柯茲上校並把他幹掉。一位將軍告訴他,柯茲本是個勇敢而有作為的軍官,但入越後思想變得很不健康,殺了四個南越特工(兩人為上校)後不服調遣,躲進柬埔寨叢林。現在他完全瘋了,率領一支部落武裝胡亂殺人,他充當他們的上帝,成了叢林之王。在播放監收的錄音時,威拉德聽到了柯茲的聲音:「他們說我是殺人兇手,他們撒謊,這些該死的官僚才是真正的兇手!」

一艘海軍巡邏艇奉命護送他溯儂河而上,到柬埔寨尋找柯茲的蹤跡。艇上有四人, 為首的輪機長菲利普是個只知不折不扣執行命令的軍士,外號叫「廚子」的機械師蔡夫膽小如鼠,黑人機槍手克林喜歡演奏搖擺舞曲, 白人水手蘭斯曾是著名沖浪手。儂河入海口為越共控制,因此上司又調空中騎兵師91支隊為其開路。支隊長基爾戈中校是個喜歡玩戰爭游戲的職業軍人,騎兵師由戰馬換成直升機後,他的玩興更大了,在去儂河口的途中他自作主張襲擊了一個村莊,打死不少越南人。一個垂死的越南人失血過多想喝水,他奪過一把水壺澆向那人,然而當他聽說蘭斯就在眼前時,急忙扔掉水壺奔向蘭斯,原來他是個狂熱的沖浪迷。他本不情願去儂河口,但聽說那裡浪高六呎,便決定盪平越共據點去沖浪。他率十餘架直升機猛烈轟炸掃射學校和民房,同時也遭到越共的有力還擊。他又召來轟炸機向密林中扔凝固汽油彈以便「打掃干凈」沖浪地區……直升機將巡邏艇吊入儂河,五人登船逆流而上。兩岸的叢林中潛藏著危險,他們在恐懼中航行,動輒開槍射擊。為驅除內心的空虛和恐懼,三個士兵不時吸毒、酗酒、談女人。他們在一個基地補充燃料,正巧趕上勞軍演出。入夜,幾千士兵聚集在廣場上。直升機載來三位《 *** 》雜志的 *** ,她們身著三點式表演裝,在搖擺舞曲伴奏下扭腰擺臀,揮動著手槍作出種種挑逗動作。滿場的大兵狂呼亂叫,沖動得近乎發瘋。幾個士兵跳到場上擁吻半裸的女郎,引發了一場騷亂……巡邏艇繼續航行,威拉德不時翻閱柯茲的檔案,越看越佩服,並漸漸悟出要處死他的原因。柯茲的履歷完美無缺:三代西點軍校畢業,堅決要求加入特種部隊,不惜放棄能晉升將軍的工作。他作戰英勇,捷報頻傳,然而他總是自作主張,頂撞上司。後來他殺死南越特工,上司說只要從此聽命,舊賬可以不算。但他堅持說他們是越共,殺了他們管區就太平了。上司因他拒不認錯而要逮捕他,他抗命並率部退向柬埔寨,從此殺人無算,令越共聞風喪膽。一隻漁船馳過,菲利普不顧威拉德的反對, 要按規定搜查是否藏有越共軍需。搜查中一隻箱子有動靜,立即招致美軍瘋狂掃射,全船人都被打死,事後才發現箱內是只小狗。一女漁民尚未斷氣,威拉德一槍打死了她,還責怪菲利普不該找麻煩。巡邏艇夜間到達美軍在儂河的最後一個據點杜龍橋,這里雙方夜戰正酣。一個中尉送來郵包,上司通知威拉德兒個月前執行同樣任務的科比上尉現已歸順柯茲。

巡邏艇進入了柬埔寨,克林正收聽剛收到的母親的錄音帶,忽然岸邊射來密集的子彈,他當即身亡,錄音機里母親正說著:「我們將等你回來……」兩岸的叢林越來越顯得可怕,四周景象奇特,煙霧彌漫,氣氛詭異。小艇又遭到了弓激頌箭和鏢槍的襲擊,盡管威拉德反對,菲利普仍下令開槍,突然一枝鏢槍刺穿了他的胸部,他倒地死去。巡邏艇駛近一處吳哥式廟宇的石階,石階前的河面上小船密集,小船和石階上站滿近乎 *** 、身上臉上塗著怪誕色彩的土著人,他們手持武器,警惕地盯視著來客。岸上一個美國人讓他們拉汽笛,汽笛響過,土著人散開。威拉德走上台階,那人是位攝影師,他介紹說這里的人都是柯茲的兒女,他們認為你要帶他走,但他現在率部下進叢林了。攝影師還說他是戰士、詩人,喜怒無常,心狠手辣,他為正義而戰,是個偉人。威拉德決定回船等待。他四周到處是死屍,一片恐怖景象,人群中他還認出了表情木然的科比上尉。良久,威拉德決定帶蘭斯上岸尋找柯茲,行前他把無線電台交給留守的廚子,並說如他們逾期不歸就報告上司將此炸平。兩人前行不遠威拉德便被當地人抓走。在黑暗的廟宇中,光頭的柯茲見面便直稱威拉德,並說:「我料到會有人來,你是來收欠帳的。」此後幾天威拉德時而被關,時而又任其自由活動。柯茲時而把人頭扔在他身上,時而又與他推心置腹。攝影師對他說:「他喜歡你才讓你活著,他用得著你。這里快出事了,他思想清楚,靈魂瘋了,大概活不長了,事業一完就會死。你要殺死一個天才!」柯茲不時誦念著富有哲理的警句,他對威拉德說:「你有權殺我,但無權說我是殺人兇手。如果我死了,希望你告訴我兒子你看到的一切。你要理解我,你會替我去的。」威拉德經歷了這一切後,思想也變得恍惚起來:「他們為此要提我為少校,我現在根本不想回他媽的軍隊了。所有的人都等著我去解除他的痛苦,他盼望著勇士般地死去,決不作逃兵。」威拉德握著砍刀向柯茲走去,柯茲轉過身來,任其砍殺而毫無反抗,斷氣前喃喃說著:「恐怖!恐怖!」與此同時, 土著人也在舉行祭祀儀式,一頭雄牛被一刀刀砍死。威拉德木然地走出廟外,聚集在空場上的成千土著人紛紛向他下跪。他徐徐穿過人群,拉著混在人群中的蘭斯走下石階,登上了巡邏艇。巡邏艇掉頭馳去,美國飛機卻開始對叢林狂轟濫炸,凝固汽油彈把蔥郁的森林變成一片火海……

【鑒賞】

本片是70年代最有影響的美國影片之一,也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越戰片」之一,影片以其主題的尖銳性、深刻性和視覺造型的獨特性、震撼性引起了各國影評界的廣泛關注。

科波拉以富有表現力的電影語言闡釋了自己對侵越戰爭的看法。本片可以說是美國少有的一部意念電影,它通過主人公威拉德沿河上溯尋找被戰爭逼瘋的柯茲的經歷,引導觀眾追本溯源,去探討越南戰爭如何使人異化、使人道德淪喪的富有哲理性的問題。越南戰爭是一場建立在謊言基礎上的侵略戰爭,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捲入其中,內心裡也都會經歷一場天翻地覆的「戰爭」。影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代表著捲入越戰的三類美國軍人。柯茲是影片著力刻畫的中心人物,但在影片前四分之三的篇幅里他一直未出場,而是通過他人的對白和旁白來勾畫他的形象。由於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心理剖析,因此語言手段在這里比視覺形象更有表現力,也更簡潔、明晰。影片一開始,科波拉便通過情報處將軍之 *** 待了他的現狀並表明了軍方對他的看法,而他本人的錄音卻針鋒相對地指斥軍方才是真正的殺人狂,這就引出一個懸念:他是否真瘋了?隨後威拉德在航途中不時翻閱柯茲的檔案,通過其內心獨白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柯茲的過去和他走向「精神失常」的心路歷程。柯茲出身於軍人世家,本人也曾是個正直勇敢、不謀仕途、只為理想而戰的模範軍人,難怪威拉德會對他肅然起敬。然而一旦來到越南戰場,他的理想便被現實撞得粉碎,這里根本沒有正義可言,「維護人權」也是十足的謊言,生命在這里毫無價值,這里人人都在瘋狂殺人,而那些將軍們更是殺人的幕後主使。他看破了他們的虛偽,因此而自行其是,不服從命令,這激怒了將軍們。他被迫退向叢林,徹底與將軍們決裂,於是將軍們決定置其於死地。對將軍們來說,他的瘋狂不在於殺人,而在於抗命,柯茲的殘暴殺人為他們提供了清除他的借口。但他為何要殘暴殺人?威拉德找到柯茲後進一步解開了這個疑團。在這里科波拉依然又是借他人之口(攝影師)先從側面對柯茲的現狀作一番介紹,強化其神秘色彩,然後才讓他亮相, 自己最後去解開他所設置的謎。籠罩著柯茲的神秘煙霧終於散去後,觀眾看到的他並不是一個大喊大叫、滿口譫語的瘋子,相反他非常冷靜,言談中不時夾雜著英國詩人艾略特《空虛的人》中的詩句和康拉德小說《陰暗的心靈》中的警句。他思路清晰,言語富有哲理性,但行為怪誕,有時又十分殘忍。威拉德與他相處數日並多次交談後,終於悟出他內心非常痛苦、矛盾,理解了他所以殺人不眨眼是因為他理想破滅,對人生感到絕望。理想和現實為何如此對立?生命的價值何在?他苦思冥想並看了不少書,然而內外求索卻不得其解,於是便以殺人來渲泄他的幻滅、憤懣之情。他的思想已陷入絕境,無法擺脫,他需要有個真正理解他的人幫他超脫這種痛苦,並向他所深愛的兒子正確地解釋這一切。當他意識到威拉德正是這樣一個理想人選後便一直等待著,甚至暗示後者採取行動。

基爾戈中校是科波拉著意刻畫的又一個人物,他就是柯茲所痛恨的那類人。基爾戈是個視戰爭為游戲的職業軍人,科波拉把他描繪成一個富有傳統色彩的美國軍人。他頭戴牛仔帽,脖頸上圍著黃領巾,儼然一副拓荒時期美國西部騎兵的打扮。他的部隊原來的確是騎兵,後來才將戰馬換成直升機,他屠殺越南人就像當年美國軍隊屠殺印第安人一樣。他的黑色牛仔帽前沿用白線綉著兩支交叉的槍,在黑白兩色的強烈對比之下,乍一看像是象徵死亡的骷髏。他打仗像玩牌一樣,興之所至,隨意進攻和平村莊。他本不想去儂河口,但為了過沖浪癮,又決定大規模進攻。他在指揮直升機群襲擊學校、民房的同時還用擴音器播放瓦格納謳歌戰爭的樂曲《戰神之馬》。他招來的轟炸機把叢林炸得火光沖天,他卻開心地說:「凝固汽油彈,這味比什麼都好聞。」

威拉德作為主人公實際上是柯茲的「他我」(一個人的兩個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他又是科波拉的代言人。他的作用就在於詮釋柯茲的思想和行動,在於引導觀眾去認識越戰的巨大破壞性。他身上有與柯茲相通的地方,但他始終要比柯茲表現得更冷靜、更理智。影片往往是通過他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在整個航程中他常常是處於旁觀者的地位來觀察、思索他的所見所聞。科波拉總是用特寫鏡頭拍攝他的眼睛和面部表情,用他的內心獨白來剖析柯茲,剖析越南戰爭。他對眼前發生的悖理事件往往持反對態度,但又無力阻止它們。通過航行中的所見所聞,他越來越能理解柯茲為什麼瘋狂殺人了。及至後來,他自己也陷入半瘋狂狀態:在漁船上當發現一位婦女尚未斷氣時,威拉德一槍打死了她,事後他為自己辯解道:「我們在這里就是這樣,把他們打個半死,再為他們包紮,這是虛偽。這種事我看得愈多愈痛恨。我好像對檔案里沒寫到的柯茲更了解了。」後來,威拉德與柯茲相處一段時期,對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彷彿也走過了柯茲的歷程,對他更同情,面對發動這場戰爭的人更加痛恨。最後,似乎有種超驗的心靈感應把他們融為一體了。他感受到他正在呼喚著他去解除他的痛苦,他無法抗拒這種心靈的召喚,終於舉起了刀。科波拉對柯茲-威拉德情結的如此處理引起許多影評家的不解和不滿,實際上這正體現了科波拉自己的哲學和宗教思想。《紐約時報》發表過一篇題為《〈現代啟示錄〉的文學來源》的文章,對影片的結尾作了明確的解答:「影片最後部分出現柯茲床頭櫃上散放著幾本書,其中一本是《金枝》,這一鏡頭的出現絕非偶然,其寓意甚為深刻。」

本片的基本情節和人物原型來自康拉德小說《陰暗的心靈》(「柯茲」即為康拉德的昵稱),但其思想卻來自弗雷澤的《金枝》。《金枝》的副標題「對魔術和宗教的研究」最能說明該書的思想,書中談及謀殺神聖的上帝式人物,這可作為本片結尾的最好注腳。弗雷澤說:「現代具有原始思想的人認為他們的安危系於一個上帝式人物的生存,但他終歸要按自然法則衰老直至死亡。如果任其自然死去,隨著他年老體衰,能力也日益減弱,這樣隨時都可能發生災難,避免這一危險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他已顯現疾病纏身的癥候時盡快把他殺死,這樣他的統治精神就可傳到另一個強有力的繼承者身上……柬埔寨的水神和火神是不允許他們自然死亡的,他們一旦病重了,就要用刀殺死他們。」科波拉所以選擇柬埔寨並讓柯茲被刀砍死,顯然都是受該書的影響。他把砍死柯茲與土著人在祭祀儀式上用刀殺牛的鏡頭交叉剪輯在一起,無疑是要表述這層涵義。科波拉也承認他的影片在思想上與該書有關,拍片時又把青年時代讀過的這本書精讀了一遍。他說他寫威拉德殺死柯茲後不但沒有受到部族人的反抗,反而受到跪拜,因為柯茲精神上已有了病,他是柯茲最理想的繼承者。科波拉還說:「我所以讓柯茲死掉,使他成為侵越的犧牲品,是希望美國能從這一恐怖的形象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只有這樣,美國才能走向一個新時代。」

科波拉除了精心刻畫上述三個主要人物外,對艇上的四個士兵也略加描繪,他們實際上是整個美軍士兵的縮影。除了忠實執行命令、機器人似的菲利普外,其他三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美國青年,他們入伍前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但戰爭的傳送鏈卻無情地把他們帶到越南,讓他們在這個屠宰場殺人,同時又被人殺。這些「一隻腳踏進墳墓」的青年在這次驅使人性走向 *** 的航程中也逐漸從恐懼走向瘋狂,這種瘋狂在無端槍殺漁民一場戲中表露得最為充分。最後兩位黑人死去,兩個白人神智失常(蘭斯早就把臉塗上怪誕的色彩,後又自動加入部落武裝的行列;廚子在向芽庄報告了柯茲總部的方位後,也被周圍的景象弄得神情恍惚)。

科波拉製作本片時曾拍了三個不同的結尾,本文介紹的是影片正式發行時的結尾。對此可作兩種解釋:①威拉德真如柯茲所言,要向他兒子以及所有美國人講出越戰真相。②他雖對越戰不滿,但仍會回到軍隊。臨走時他把蘭斯也帶走了,科波拉說:「我們使我們的孩子發了瘋,我們應把他們領回來,給他們治好病。」至於美國飛機對叢林的轟炸,可理解為司令部與威拉德聯絡不上(影片描寫他兩次聽見總部呼叫均未理會,最後一次是駕船離開叢林時)所採取的斷然措施。科波拉對這個結尾並不滿意,他向戛納電影節送展的結尾是:威拉德砍死柯茲後,蹣跚著走出廟宇外,望著成千的部族人沉思著……這一結尾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想像餘地,其中最有可能的是他成了另一個柯茲,這最符合弗雷澤的思想,科波拉也認為這樣最真實。然而這個結尾卻難以為觀眾接受,所以影片發行時用了前述結尾。影片的第三個結尾是威拉德並未砍死柯茲,而是美機轟炸時將其炸死,這個結尾最後廢棄了。

作為一種意念電影,本片並不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科波拉說拍一部有關越戰的現實主義影片會使人放不開手腳,他因此採用了超現實主義手法以取得更大的創作自由,藉以深化主題。影片的超現實主義主要表現在最後部分,即巡邏艇進入柬埔寨以後。這部分的色彩運用、音響配置、氣氛營造、場面調度都給人一種怪誕、神秘的感覺。如叢林本應突出綠色,但這部分的主色調卻是桔紅色。桔紅的煙霧,肉色的人體,血紅的太陽,橙色的火光,製作時科波拉又有意使畫面偏紅黃,此外他還不時緩慢地閃現一下耀眼的強逆光。對色彩的這種處理方式每每給人一種神秘、野蠻,燥熱、嗜血的感覺。又如這部分的畫面處處屍首橫陳,有身無頭的、有頭無身的,吊在樹枝下的,綁在樹幹上的,再配以瘮人的音樂,氣氛極為恐怖,簡直就像人間地獄。這種超現實的氛圍使觀眾和觀眾的認同對象——威拉德都深感震顫,它對威拉德最後以逾常的方式解除柯茲的痛苦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科波拉在本片中運用攝影技巧表現劇情的手法也是備受贊譽的。如影片一開始是直升機群轟炸叢林的情景,緊接著畫面上疊印出威拉德倒卧的臉,在始終不停的馬達聲中旅館房間吊扇葉片的旋轉又疊化為直升機螺旋槳的旋轉,這組鏡頭再配以威拉德的內心獨白,不僅起著開端部劇情交待的作用,而且形象地表達出威拉德等待任務時的心理狀態。這完全是一種心理剪輯,剪輯的依據不是情節而是情緒,威拉德正是懷著這種痛苦、抑鬱、矛盾、迷茫的心情踏上他的航程的。本片三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用光來塑造的。對基爾戈的用光始終是單一的、明亮的,很少出現陰影。因為他的心理狀態是單一的:只有戰爭,只有游戲。對柯茲則採用低調攝影,同時配以側光,造成臉部半邊亮、半邊暗的效果,他的頭就像半個月亮,整個造型給人一種壓抑感、神秘感,這表明他正處於極度的痛苦和絕望之中,已成為一個被戰爭異化的人。至於威拉德,影片一開始他臉上就映著百葉窗的格狀陰影,這表明他在影片里始終處於一種內心矛盾之中。到後來,當他和柯茲交談後他的用光也近似於柯茲了,說明他受到了柯茲的影響。類似這樣的細節很多,科波拉正是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鏡頭和段落出色地表達了自己的創作意圖。

美國《新聞周刊》登載的一篇評論文章可以說是對本片的最佳寫照:「這是科波拉的一部登峰造極的戰爭史詩片,是對越戰道義問題徹底而深刻的探索。而且還不止於此,在某些方面它超越了哲學和文學所能達到的境界,以至只有真正的電影藝術才能最有效地表現出來。暴力、恐怖、瘋狂、諷刺、幽默、喜悅、憤怒、絕望和企望使影片充滿了 *** ,這種 *** 在電影藝術大師手裡得到了很好的駕馭。」

❹ 現代啟示錄觀後感

坦白地說我沒有完全看懂這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但《現代啟示錄》展現給我的是一場跟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戰爭,影片沒有太多關於戰爭的描寫,但它所帶來的思考卻似乎無窮無荊以往影片中的戰爭無非是那些槍林彈雨、血肉橫飛的場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描寫戰爭—在國家的大義下,在正義的感召下,一群所謂正義的人與另一群被認為邪-惡的人殊死搏鬥,最終正義戰勝邪-惡,世界也迎來了和平。但是我們在被那些宏大的場景,那些所謂的大義煽動得熱血沸騰的時候,《現代啟示錄》卻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來詮釋戰爭。真正的戰爭中也許並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大義。在戰爭中特別是在那種看不到未來的戰爭中,人價值觀的判斷常往往已經陷入混亂狀態,在失去了價值觀判斷的條件下,戰爭更多展現的是一個群體的瘋狂。在絕望無助的環境中,在鮮血和死亡的刺激下,人的理性往往會完全崩潰,剩下的就只有單純而簡單的本能——求生的本能,獵食的本能,進而就是嗜殺的本能,人也是就這樣一步步地陷入瘋狂。整個影片幾乎都在不斷展現著那種瘋狂而混亂的狀態。人性是復雜的,我們大多數人根本就不了解自己,而戰爭卻恰恰將人性的復雜發揮到了極致:空虛、狂妄、偽善、墮落、恐懼……。影片中有句話是這樣的:「恐懼」,如果你不與它為友,你就只能與它為敵。是的,與它為友,你將瘋狂;與它為敵,你將死亡。是人性的復雜導致了戰爭還是戰爭催化了人性的復雜?又或者是兩者纏繞在一起根本就無法辨別。
不管思考的結果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的確是一部令人回味的經典電影。

❺ 電影啟示錄的影評

作為一部R級片,梅爾·吉布森用他大師級的手法,華麗地向美國觀眾們展示了菜鳥演員,英文字幕和原始暴力美學。該片從各個角度還原了偉大的瑪雅文明,將劇情,動作,完美的服裝、化妝和外景地這些硬體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令人稱道的就是老梅的看家本領,那種原始而真實的暴力美學,老梅的手法可以與費里尼或大衛·林奇這樣的大師們比肩,但只有新的大師才會給觀眾們帶來新的興奮元素。
該片的史詩場面和異域風情令人震撼。
該片值得關注,能吸引喜歡血腥的動作片的觀眾,該片主題有其固有的景觀、沖突和社會觀注度,但是哥倫布以前的中美洲歷史很少打動過電影人。這是一部乘勝追擊的電影,是一部動作片,當然,它也很暴力。

❻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用於模擬通過錄制或編程的運動圖像以及其他感官刺激來交流思想, 故事 ,感知,感覺,美麗或氛圍的體驗。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術的縮寫,通常用來指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電影 觀後感 心得六百字左右,歡迎閱讀!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1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到達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比較,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下。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

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必須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必須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先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樣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2

青春,是一朵嬌艷的花,永不凋謝;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永掛天邊;青春,是一首壯烈的贊歌,永遠迴旋於心房。《青春之歌》透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來反映了一場歷史大風暴,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

北京的一批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青年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我們作為熱血青年,更加就應把握青春,學會成長。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的,任何人都迴避不了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起來的,它需要我們的勇氣。此刻的青年學生,不少人害怕長大,不想長大。

只是一味地玩世不恭,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求朋友,而自我就根本什麼都不去想怕辛苦,怕麻煩,怕失敗,怕承擔,怕勞累,怕職責……他們習慣了讓別人安排好一切,走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迷迷糊糊,並自以為順理成章、盲目地一路走下去。林道靜雖然有著悲慘的命運,但他卻一向與命運作斗爭,無論是多大的困難,都沒有將林道靜擊倒。應對後母對她的刻薄;官僚特務一次次的苦苦相逼;余敬唐的欺詐;愛人余永澤的懦弱、自私、迂腐和專制,他並沒有委曲求全,為保生命過安逸、舒適的生活。

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她的剛毅和那一顆勇於應對生活中不幸的心。成長,確實需要勇氣,需要承擔,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之一,是不可逃避的,就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吧!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迷失,迷惘,但是從中會得到教訓、 教育 ,林道靜正是這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要在我們青春時期多努力學習科學 文化 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增長知識的同時多累積生活閱歷。

學著去應對,學著在逆境中生存,學著在困境中磨練心志,逐漸成熟。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那是我們一代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取來的,他們用鮮血譜寫新的歷史,他們用鮮血澆灌大地,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勇於扛上歷史的重任,把自我的生命與祖國母親的關懷下茁壯地成長起來的精神。林道靜那充滿坎坷、充滿荊棘的,但又豐富多彩的人生隨著她一步步成長,一步步成熟,這也是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寫照。我們青年一代要勇於成長,善於成長,牢記革命精神!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3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

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4

這個暑假,我觀看了一步勵志影片,名為《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家人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地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家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被主人公為夢想為生活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主人公開始是一個醫療機械推銷員。他所推銷的東西不容易賣出,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著,直到他賣出儀器。他的生活狀況並不好:不能按時交稅,也不能按時交不起房租和幼兒園的託管費。之後,他的妻子因為不能忍受過於貧窮,離家出走了。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他還是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依然對未來的充滿信心。經過他的努力,他得到在一家大公司的實習機會,最終他成功地成為這家公司的正式職員。幾年之後,他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十年後,他已是一位知名的金融投資家了。

他的故事使我深受啟發。讓我明白了,不管生活環境怎樣變化,我們都應該有股永不放棄的精神,應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當我們面對艱難困苦時,我們一定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因為這個信念會成為我們戰勝困難的動力。正是有了這個動力,我們才會不斷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就應該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學習中,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應是:即使這道題再難,我們也不應放棄,而是仔細地鑽研它,想辦法解決它,最終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信念,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去戰勝苦難。

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也應是如此。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就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它阻礙自己的前進的步伐,它就是想讓你放棄自己的夢想,可就是不能放棄,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實現夢想,也是成功的前提。我就要培養這種精神。這是我看《當幸福來敲門》後的最大的收獲。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5

戰爭,猶如一場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戰場,就等於隨時准備獻出寶貴的生命。戰斗的號角早已吹響,在戰場上拼搏、廝殺……周圍的兄弟一個個倒下,集結號卻還沒有響起。

集結號響了嗎?難道我聽不見?

這是一群頑強的戰士,不消滅最後一個敵人,他們絕不離開。47名戰士,47個奮斗的生命,在那一聲轟爆聲中升華。

我的戰友呢?戰斗結束了嗎?九連連長穀子地,他還活著,但被解放軍當做敵軍俘虜。他打聽到自我原先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怎樣回去,回到自我的部隊?

穀子地就是穀子地,就是有一股別人沒有的沖勁兒。他設法加入了解放軍炮兵部隊,南征北伐,他只為給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

或許是天意,或許是努力。穀子地這么多年來的找尋最後當年負責吹響集結號的吹號手。當穀子地內疚地說,戰斗那時,戰友們都聽到了集結號響,自我的耳朵被炮火震聾了,聽不見,執意要戰斗,結果犧牲了那麼多戰友……「集結號響了,我卻聽不見,聽不見!」可吹號手卻告訴他——集結號,沒有響,真的,沒有響!

每個故事都要有一個完美的收場。穀子地在煤礦下——當年血戰的舊窯場找到了47位戰友,建起了一座「九連紀念碑」。榮譽屬於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們。縱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或許歷史會漸漸被人淡忘,以前的那份兄弟情義卻絲毫不減,穀子地的腦海里時常浮起他的那些兄弟的影子:王金存,焦大鵬,姜茂才,呂寬溝……集結號,吹響了,這次真的響了。

看到最後,沒有淚。心裡只有一股無法平靜的波瀾:是為戰爭的殘酷,是為穀子地的執著,還是為在硝煙年代戰友情誼?

努力就會有結果。穀子地證明了這句話。在炮火中摸索前進,在硝煙中堅持戰斗,因為——集結號還沒有響,我們不能撤退,這是軍令!他們堅持!穀子地堅持!這場仗沒打完,他絕不放下;不找到自我的部隊,不還戰友一個榮譽,他絕不放下;不到最後,他絕不放下。他從未放下。從穀子地身上,我看到一種叫「堅持」的東西,一種叫「信念」支柱。

說到《集結號》,就不得不談到戰爭。「戰爭」二字足以顯示生命的脆弱,一場戰役之後,殘酷的戰爭讓多少有故事的人和他們的故事一齊被歷史掩埋,被人們遺忘。「白鴿飛舞的年代,你不會認識我,我的綠軍裝是最普通的顏色。假如一天風雨來,風雨中會顯出我軍人的本色。」如果沒有戰爭,或許他們已經忙著耕種了;如果沒有戰爭,或許他們還活得好好的;如果沒戰爭,或許一切杯具都不會發生……

集結號響了,它召喚著我們去奮斗、去堅持,這不是戰爭的召喚,但要銘記歷史;這是前進的召喚,這是和平的召喚。你,聽見了嗎?


電影觀後感心得六百字左右相關 文章 :

★ 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範文10篇

★ 電影觀後感6篇600字

★ 電影觀後感600字5篇

★ 電影觀後感大全600字最新5篇

★ 秀美人生電影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5篇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看電影觀後感六百字左右

★ 秀美人生電影觀後感心得600字精選5篇

★ 電影啟示錄觀後感5篇600字

❼ 大自然啟示錄2觀後感100字

古人有說過一句極深刻的話:司法自然。什麼事司法自然?大自然是老師!大自然給我們上過的課的確很多,一節比一節美妙,一堂比一堂迷人。這篇短文就講了三堂令人著迷的課。
第一堂課讓我知道了AB本事兩棵無關的樹。因為青藤緊緊地纏在一起,便不知不覺長到一塊。A樹上結的果實,外形仍是A,但味道卻跟B相似。人們就仿效著,模仿著,終於結出了新的果實。這就是園藝一種重要的技術——嫁接。
瞧!大自然多聰明,就這么一啟發,園藝家就恍然大悟,一舉學會了嫁接! 第二堂課讓我明白要堅強,要勇敢,當困難無情地折磨你時,你要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就如青海高原一株柳,雖然長在廣袤無垠,青石嶙峋的地面上,接受著狂風,暴雨,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但是還是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於造成了青海高原一方壯麗的風景!
瞧!大自然給人的啟示多深刻,雖然不聲不響,卻給人力量。
第三堂課讓我懂得了珍珠的來歷。別看它瑰麗的像一顆小星星,光滑的像一顆水珠,可來歷卻像一場可怕的噩夢。自打一粒小石子掉進珍珠貝時,這場可怕的噩夢就開始了!堅硬的小石子不分晝夜的折磨自己,刺痛自己,不聲不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把自己變成一顆璀璨的珍珠,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它成功了,它讓人們看到了它的努力!
是的,含羞草默默地收攏葉片,那是在告訴我們莫切張揚;挺拔的青松傲立在雪中,那是在叫我們堅強;其貌不揚的烏鴉覓食反哺,那是在叫我們孝順;成熟的麥穗低著頭,那是在叫我們謙虛;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叫我們團結;溫柔的水珠能滴穿石頭,那是在叫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
是的,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習,天天都會有收獲,只要我們肯。

❽ 電影啟示錄的影評

《啟示》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的看到瑪雅文化,看到原生態的一種生活方式。或許電影不能像記錄片那樣真實客觀完整的展現瑪雅文化,還原原始部落的生活狀態。但導演的表現的還是讓我們感到振憾。電影上映後好評如潮,在這里我不想說更多的好話了,因為《啟示》的確是一部好電影。在看完《啟示》後,突然覺得電影的情節是那樣的似曾相識,就像好萊塢的某一部動作大片,只是把鋼筋水泥的叢林換成了瑪雅文化下的叢林。

電影的開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原始部落族群獵獸的場景,緊張而刺激,隨後我們看到了男主人公幸福的一個小家庭。(商業動作警匪大片:開始也會展現出一場激烈的警匪追逐,正義的一方大獲全勝,接著就鏡頭切入主人公平凡溫馨家庭生活中。)電影的開始太過美好的情況下,將會有一場暴雨的到來。

因為外來族群的入侵打破了部落平靜的夜,男主人公的父親和部分族人被殺害,男主人公被迫送到神壇上做為祭品,因為生存的慾望讓男主人公殺死了外族將領的愛子,逃了出來,外族群對男主人公進行瘋狂的追殺(商業動作警匪大片:主人公目擊了黑色交易,成為黑社會迫害對象,主人公並在滅口之時殺死了黑社會頭的兒子,黑社會對主人公展開了絕命追殺。)《啟示》中的叢林追殺男主人公這一段落緊張扣人心弦,險象環生,雖然沒有商業動作警匪大片中的汽車追尾,炮不斷的畫面,但是叢林中的黑豹口下逃命,躍身瀑布的逃生都足以為人閉吸觀影。

男主人公回到他熟悉的叢林中,利用蜜蜂、毒刺對進行追殺的外族進行了反攻,最後用獵獸的方式將外族將領至死。(商業動作警匪大片:主人公回到自己熟悉的家鄉,利用地理上的優勢,並得到同伴協助,將前來追殺的黑社會分子逐一擒獲。)商業動作大片成功的男人身後總有一位精明能乾的女人,《啟示》中男主人公的妻子也是一位很讓人敬佩的女人,用螞蟻治療傷口,同野獸對抗,想盡辦法逃生,並一個人成功完成了次水中分娩。這真是一位精明能乾的女人。

影片的最後,經過重重磨難的一家人又幸福的走在了一起,外來文明的入侵,男主人公帶著妻兒消失在廣茂的叢林中。(商業動作警匪大片:黑勢力瓦解了,主人公就像茫茫人海中的一員,過著平凡的小警員生活。)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可能我用這么娛樂不著調的角度去看這么嚴肅的電影,可能是對電影《啟示》的惡搞。

用導演原來的電影大綱我能再拍出一部商業動作警匪大片,但是好萊不缺少平庸火片,正是導演把一個固定的述事結構放在了瑪雅文化上,放在了大家陌生的叢林中,大大增強了電影的藝術價值,可觀看性,讓此片豪無疑問的成為經典。可能同樣一個故事引人入勝情節,好的導演能拍出經典電影,象我這樣的人只能拍出平庸的商業火片。

❾ 《大自然的啟示錄》觀後感 300字

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們只有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他的無限生機,我們人類也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在這個星球上,擁有生命神性光輝的也不僅僅只有人類,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勞的螞蟻,自由自在的小鳥,高原精靈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員鯨等,甚至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及參天的古樹,都無不豐富地蘊涵著生命世界的底蘊。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於人類的生物我們姑且不論,即使是一隻害蟲,它雖然在人們的厭惡、唾棄和捕殺中生存,但它無意中也為自己的天敵(益蟲)提供了食物,從而能保證益蟲更好的生存,維系著整個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確實,我們應該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這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延續地球的生物鏈遭到破壞,人類就像是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記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個小男孩捉住一隻蝴蝶後肆意摧殘,蝴蝶在驚恐、怯懦和無奈中瑟瑟發抖,小男孩玩兒夠了,就任意撕毀那襯托蝴蝶美麗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還是晚了一步,他已經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揀起來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掙扎了幾下,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著美麗翅膀自由自在飛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將成為一個美麗的回憶……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約束著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人類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學,熱愛大自然,都懷著一顆慈愛的心,那麼我們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才將會變的更和-諧,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就讓我們共同呼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閱讀全文

與啟示錄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叫鎮浩的電影 瀏覽:904
電影院做好爽 瀏覽:478
電影的名字叫全面 瀏覽:701
文秀從良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3
中文字幕無碼動漫電影無修正 瀏覽:9
有關貓狗電影的英文名字 瀏覽:763
電影保鏢中的音樂 瀏覽:234
總監制在一部電影里干什麼 瀏覽:162
魔鬼木偶電影大全 瀏覽:966
日本全部十大經典電影 瀏覽:619
零八年雪災拍成電影是叫什麼名 瀏覽:508
綠皮書免費電影完整版 瀏覽:524
愛情電影評分標准豆瓣 瀏覽:975
女主角好看的日本r電影下載 瀏覽:400
愛在愛情空窗期電影 瀏覽:527
最近容易寫觀後感的電影 瀏覽:601
看了半小時不知道主角的電影 瀏覽:225
侍神令電影票 瀏覽:767
英迪婭埃斯利電影大全 瀏覽:388
成龍62歲電影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