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徒的電影劇情
影片故事背景預定在紐約,故事環繞在一名對自己出身與信仰產生沖突而感到困惑的年輕人身上,雖身為猶太人卻信奉著法西斯納粹主義。
❷ 求電影《教父1》觀後感
安息吧,我尊敬的教父
我最愛的電影是《教父》。在這一點上,我可以同許多男人達成共識。馬龍的表演實在令人心折。在少年時代,我深深著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說話方式,卻並不成功。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認真的聽眾,那個口齒不清的教父,卻沒人敢忽略他說出的每一個字。他總是面無表情,背後卻潛藏著不可忽視的力量——一種優雅的狂暴、平靜的殘忍、化妝的邪惡,如同毒蛇與猛虎的混合體。他輕蔑地說,「讓我開一個你無法拒絕的條件」——這是男人的威權;他溫和地說:「不經常與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遠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這是男人的價值。而事實不是這樣的。那個真實的教父,生活中的馬龍·白蘭度,是個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則是一窩混蛋。
當然,他們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應該被寬恕的混蛋。
白蘭度家族中,女人個個紅杏出牆,男人個個酗酒成性,且盛產自殺者。小馬龍的童年在陰郁中度過,父親很少回家,母親終日喝得酩酊大醉,與一個又一個男人發生關系。小馬龍生活中惟一的溫暖來自一個友善的同性戀教士。這使得他成為一個雙性戀者,因為同性戀行為被軍校開除。
為逃避這一切,他來到紐約,躋身百老匯,陰郁生活賜予他的狂暴氣質令他成功出演《慾望號街車》,名聲鵲起。「彷彿一覺醒來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這種名氣,感覺自己是個騙子,不得不求助於心理醫生。為了幫助他戰勝焦慮,醫生甚至為他宣讀希特勒的講演詞
❸ 以前看了一部電影是一個人是天使的信徒,一個是魔鬼的信徒,求解
是馮淬帆的電影《摩登天師》。他演的是魔鬼的手下,另一個是秦沛,演的是牧師。我看過,感覺還可以,不是太有意思。可以看看馮的其他電影,比如奇謀妙計五福星就挺好看滴~謝謝採納啦!
❹ 城南舊事電影觀後感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我已經看過很久了。英子的舉止言行的常常讓我感到一種真切的美。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很多虔誠的基督和佛教信徒,他們希望上帝或真佛能夠給予他們幸福的生活。然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真佛和上帝的存在,又有多少人能夠真切地享受到上帝和真佛的賜福。
中國幾乎每天都有電影和電視劇產生,然而又有多少電視劇能夠隨著歲月的流失,永不褪色呢?很少,而《城南舊事》正是這其中的佼佼者。英子兒時的經歷是影片的主線,她的經歷微不足道,對於我們常人都不太陌生,常常能引起我們深思。
惠安館的瘋女人,很多人都非常害怕。但英子卻多次和她玩,盡管曾經被母親訓斥過,依然不改,而且幫助這個瘋女人找到了他的女兒。由此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她的善良和聰明,更是她純潔無瑕的內心。在她的心裡,沒有偏見,只有純真。
在一片荒草園中,英子遇見了小偷。這個小偷並沒有傷害她。相反,竟然真誠地和英子交談了幾次。英子也從這幾次交談中,知道他是為了供弟弟上學才偷人家的東西的。並對他非常同情,這個小偷也在與英子的幾次交談中,也感受到了些許安慰。
惠安館的瘋女人和荒草園中的小偷,對於一個幾歲的女孩子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然後他們並沒有傷害英子,英子也並沒有帶著常人的眼光看待他們。這是讓我最感動的地方,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這太多的偏見,這些偏見常常會產生不良的結果。英子富有理解和愛心的眼光,常常能使人敞開心扉。
英子清澈的眼睛,以及眼裡透出的自然的笑意,常常震撼我的心靈。英子的形象遠比上帝和真佛更崇高,更讓人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上帝只對那些相信她,膜拜她的人給予幸福。真佛只普渡有緣人。而英子則是無條件地施與愛心,她的一言一行都是那樣的簡單,而這簡單之中,卻處處體現出運行於人世間的大道。
❺ 麻煩,給我一篇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要求是800字
還是自己寫得好
參考:
前一陣子,在以前高中同學的推薦下,我看了影片《黑太陽731》,這是一部記錄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記錄下了當時日本軍隊在佔領南京後所進行的姦淫、擄掠、燒殺、搶劫等等殘害中國無辜人民的種種罪行。他們喪失人性,肆意虐殺,手段殘忍,令人發指。
曾經,看過很多的韓日恐怖片,卻從沒有這樣一部更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噴怒。 其他最最恐怖的電影在時過境遷後都可以口氣輕松地、甚至是開著玩笑地談論,唯獨《黑太陽731》不能。至少是有著人類基本良知的人或者是與那些受難同胞流淌著相同血液華夏子孫是絕對做不到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它的。
當日軍攻進當時中國的首府——南京時,這群所謂的文明的人,在面對一群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時,他們又做了什麼。就是這群自稱文明的人,他們把南京城化為一片火海,大火經久不滅,濃煙遮蓋天空,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燒焦的味道,取代了南京城這座千年古都以往應有的寧靜與平和,是法西斯的戰火讓這座千年古都面目全非。而那些可憐的無辜民眾,則成為了日軍官兵之間互相攀比,甚至以此取樂的消遣,在此時此地,屠殺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英雄,我想這絕對僅僅是皇軍的「英雄」。我想絕對沒有一個有人性的士兵會在一座寺廟前用刺刀劃破一個跪地求饒的懷胎婦女,大笑著挑起已成人形的胎兒;絕對沒有一位有人性的軍官像中島今朝吾那樣為試其鐮倉寶刀,親手殺死七名無辜的同胞;也絕對沒有一群真正佛教信徒,會把一個寺廟手無寸鐵的和尚一個一個的殺死在寺廟門前…… 又有多少像秀英那樣的好姑娘被那些法西斯的暴徒與爪牙所蹂躪糟蹋,又有多少像小強那樣的孩子一夜之間便成了可憐的孤兒,又有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被頃刻便被打破……
還記得某個日本高級軍官的話「南京城裡每個家庭都是慰安所,每個中國女人都是慰安婦」,很想問問這位高級軍官他自己就沒有母親或者姐妹嗎?還記得那兩個日本士兵的納悶「怎樣才能快速的把困在一大廳里的上萬個中國人每十人到二十人一組帶到江邊殺死?」。 還記得那個日本軍官苦思冥想如何把江邊成千上萬的屍體處理掉,而且是要處理得乾乾凈凈的,而不至於被國際社會所發現,以至於在他後來想到用汽油焚屍再丟棄江中喂魚時,他感到無比的欣喜若狂……
到處都是中國百姓的哀鳴,到處都是惶恐的眼神,到處都是殘廢的廢墟和沒有熄滅的戰火,騷亂之後,便是如死一般的寂靜。 我在看到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人民遭受日本人宰割和侮辱時,心裡無比難受;我在看到日本人殘殺中國人民時惡心的表情時,恨得牙癢癢。無數的屍體被拋在江邊染紅了江水,無數的婦女被玷污後慘遭殺害,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瘋狂的迫害造成的。
我們是仁義的中國人,可以不要日本人血債血還----如果真要我親手把日本人的惡行再用到日本人身上,說不定我會嚇得轉身就跑----甚至不要日本人的金錢賠償(也不可能要到),只要日本人的真誠道歉,並確保永遠不再侵略他國,只是這么一點走遍天下都理直氣壯的基本道義而已。只要日本沒做到,我們就不可能與日本人和解,不可能不抵制日本的一切,包括日貨、日本文化等,不可能壓制反日情緒(反而要張揚其事,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對日本的世仇)否則何以面對幾千萬冤死於日本人屠刀下的苦難的同胞?
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這是永遠不能被13億華夏子孫忘所遺忘的。《黑太陽731》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中國的崛起而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❻ 求電影《迷霧》觀後感
看完《迷霧》,我沉思良久。
我始終認為好的作品都會引起人思考的,因為它處處都折射著現實,處處都包含著人性。《迷霧》中的怪物不過是個隱喻,國家機器一旦失去控制不一樣會變成吞噬人民的怪獸「利維坦」嗎?所以災難其實離我們很近,如此一來問題就變得非常現實了:假如面對這樣的浩劫,你會如何選擇?
其實考慮這個問題很痛苦,不論把自己置於哪個角色之下,內心的拷問和真相的逼迫都會讓我坐立不安。現實的角落往往讓人目不忍視,「人性本善」的論調有時候看起來太過虛弱。你可以說這是我在和平時期知識分子式的胡亂臆想,但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其實就是一部血淚史,其間不為人知的代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部異類作品。
首先,這是「史蒂芬·金 + 弗蘭克·達拉邦特」組合的第三部作品,但不同於《肖申克的救贖》和《綠里奇跡》里高唱人性贊歌的基調,《迷霧》則露骨的把人性的陰暗面描慕的讓人不敢直視。
再從表現個人英雄主義的恐怖災難類型電影的范疇來說,《迷霧》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從頭到尾彌漫的那種詭異氣氛使得我們自然而然的相信和依賴男主角,卻隨著他一步步陷入絕望直至崩潰。沒有《魔女嘉莉》和《寂靜嶺》復仇高潮的淋漓快感,雖然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和現代文明背道而馳,但至少滿足了我們內心的本能慾望。也沒有《閃靈》里惡人最終一死好人最終逃脫的典型結局。
《迷霧》,沒有任何出口,也決計無法解脫。
我覺得導演並非在刻意的反主流,每一處出人意料雖然和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相悖,但並無斧鑿的痕跡。《迷霧》其實是在探討一種可能性,因為這種可能性基於幽深的人性,所以才顯得真假莫辯、才讓作為人類本身的我們無法釋懷。
故事發生在一個稀鬆平常的小鎮,不平常的是離小鎮不遠處的島上軍方的神秘駐地。如影片開頭籠罩其上的那團霧一樣,潛伏著某種不可測的危機。
台風過後,David帶著兒子來到超市采購,超市裡擠滿了同樣前來采購的鎮上居民。同樣在這的還有他的鄰居,一個黑人律師。可以看得出這位律師在鎮上過得不太順心,這從他頗具敵意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但David一系列善意的舉動貌似讓他們緊張的關系有所緩解,他甚至為David開車載他而道謝。
於是便有了兒子和David之間的這段對話:
「你和Norton先生現在是朋友了嗎?」
「說朋友可能有點誇張」
「我想你們之間不再互相討厭了。」
「應該是吧,這是個好開頭啊。」
遺憾的是這只是David和我們善意的臆想罷了,這點好轉的端倪成為他們之間最後的和諧。面對接下來的災難,一切友好都顯得那麼脆弱。
平靜被嘶喊劃破,一個滿面鮮血的老人從遠處奔來。在他驚惶失措的恐怖描述中,警報聲起,迷霧襲來,世界瞬間變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塊。在這狹小的空間里,未知的恐懼籠罩在了每個人的心頭,霧中到底藏著什麼東西?篤信上帝的一位夫人這時候帶著耐人玩味的表情說了一句:是死神。
自此,人們孤立無援的境地基本確立。而按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規律,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不同倒向也使得幫派的劃分漸漸清晰起來,每個幫派的領導人已經悉數登場(為了便於理解我把他們分為三類,並盡量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概括,僅供參考):
有神論派,無神論派和自然神論派。
有神論派顯然是由那位夫人領導的。看得出她的世界裡只有宗教,所以面對災難她無處可逃,只能遁入《聖經》。為此她拋棄了人性,因此在大多數觀眾來看,雖然她言必稱上帝,可她更像魔鬼。我相信起初她也難以克服心中的恐懼,但在面對那隻蟲子之後,她的眼神變了。《聖女貞德》里貞德面對自己內心的拷問最終悟出: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理,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而已。雖然這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在她看來這是上帝的考驗,冥冥之中已經註定。這位夫人最終從心理上確立了自己是上帝僕人的角色,她帶領那些內心極度無助的人們一不小心闖入了最原始的心靈禁區。
無神論派的帶頭人是黑人律師。他有著領導眾人的強烈欲求,這點從一開始他就不斷的告誡在場的各位應該如何如何就可以看出。但職業習慣也可能助長了他過分理性的一面,所以當David和其他幾個人遭到怪物襲擊後他始終不相信這是真的。即使由店長親自勘察現場後得出官方結論,這位律師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個時候左右他的其實已經不單單是職業的理性思維,身為黑人遭到的歧視,初來乍到受到的羞辱,存在的不存在的,全都化為了淤積在心頭的憤怒,讓他變得剛愎自用。此刻證明自己的立場正確已經變得高於一切,其他他已經來不及考慮。
所謂自然神論派,意思是指他們並不否認超自然事物的存在,但他們也並不迷信上帝。在他們心中有著對未知事物的敬畏,同時他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自己,幫助別人。在這群人中,David是唯一能夠擔當起此派領袖的人選。他勇敢、正義、富有同情心,深謀遠慮的同時對人性也有深刻的認識。因此,超市的小職員Ollie從頭至尾都追隨他也就不難理解,雖然相貌上有所差別,但他們其實是一類人。他們積極組織防禦自救,在黑人律師一幫人出去前反復挽留,為了救傷員而冒險去取葯,即便是傷亡慘重從而對自己的決策產生了懷疑,在大家的鼓勵下他還是扛起了追尋最後希望的重擔。
黑人律師一幫人最終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喪失了性命。於是三派之間的博弈變成了兩派對立,而且隨著蟲子的侵入和取葯計劃失策,越來越多的人倒戈向了魔鬼夫人一邊。空氣中開始彌漫她所形容的末世審判的味道,她的信徒也漸漸進入了某種偏執的信仰狀態。
必須一提的是,在超市所有的人群中,有三個人是獨立於各幫派的,他們是駐守在神秘小島上的軍人。在David他們的反復追問下,其中一個人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軍方在小島上實驗的時候,不小心弄出了一個通向平行世界(即平行宇宙概念,與人類世界相平行的另一個世界)的大洞,於是伴隨著大霧,那邊的生物傾巢而出。悔恨愧疚,恐懼痛苦,此刻他們面臨的窘迫可能要比所有人加起來的還要強烈,以至於其中兩個人無法承受而上吊自盡。但是無論如何,災難已經發生,結果無法挽回。
但是民憤在宗教狂熱的渲染下,終於被放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這是一部恐怖片,為了增加人們的恐懼,在夢魘中令人戰栗的昆蟲變大後來到了現實之中。所以人們看到了各種各樣醜陋怪物,看到了各種各樣悲慘的死法。
但是,我想說,這只是讓人頭皮發麻的最表層的恐怖,真正的恐怖源於人性,也歸於人性。
有神論派的一個信徒向魔鬼夫人報告了自己發現的關於軍方的秘密,於是這位夫人最終無恥而無畏的點燃了連接人們憤怒的脆弱神經導火索。她最終還是親手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讓人們在瘋狂中踏入了人類在幾千年來企圖用文明不斷包裹起來的原始心靈禁區。一旦打開,一切無法挽回。那一刻,人重新變成了動物,主宰他們的,沒有理性,只是瘋狂。
那位可憐的士兵,被迎面而來的人捅了兩刀。然後在女巫的指引下,被瘋狂擁蹙的群眾,抬出了弱小生命所能受到庇護的最後地方。
那一刻,我想到了古代的某種儀式,用生命祭祀神靈,把同胞視為無物!當那位士兵哭泣著說出「求你了」之後,在他被巨大的怪物突然扯走留下那個控訴的血手印之後,「怪物,今晚將會遠離我們…..」隨著女巫預言式的話語,浮現在那個最虔誠的信徒臉上的,警示鬼魅般的笑容。這個笑容讓我不寒而慄。
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和導演對政治和宗教的一段影射。確實,人類歷史上相似的情形始終像個幽靈般潛伏在陰影中,不時的跳出來嘲弄人類的文明。
燒死被視為宗教異端分子布魯諾的教徒們,被希特勒蠱惑後參與屠殺猶太人的德國人民,再近一點,在文革中瘋狂的紅衛兵們。失去理性的控制而為某種極端思維控制的人們,與其說變得盲目,不如說回到了那個嗜血的年代。政治和宗教不過是人類的文化外衣,它們的產生恐怕也是基於對人性惡的一面的最大程度的預測。所以我覺得,史蒂芬·金想引起人們深思的恐怕並非是政治和宗教,而是遠比它們要幽深的人性。
經歷了這場暴風驟雨之後,那個出人意料的結局顯然讓人無法接受了。導演究竟要做什麼?最初走進迷霧的那個婦人卻最終活了下來,她意味深長的眼神,是憐憫還是嘲諷?
迷霧散盡,卻沒有出口。
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時《南方周末》的一篇報道。在發生地震後與外界失去聯絡的北川縣,倖存的人們由各單位組織著聚到了一起,學校這邊則按照班級為單元負責自救。其中一個班的負責人是體育委員,危急時刻他站了出來,盡一切力量把本班的各個方面處理好,包括找食物,建臨時住所,安撫同學情緒,安排救援人手。但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資源越來越少,和外界沒有任何聯絡的情況下,他也開始變得異常焦躁。一天因為和另一位班幹部因為食物分配問題發生分歧,兩個人扭打了起來。看到這種情形,老師對准備上前阻止的同學說:「不要管,讓他們兩個打,他們現在需要這個。」兩個人打到沒有力氣,爬起來後重新協商解決問題,最終達成了一致。
這是個小小的細節,但讓我印象深刻。
近期還有一則消息,在北川抗震救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層幹部董玉飛,卻在逃過最危險的時刻之後,在災後重建中自殺身亡。
這兩個事件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只是因為一場災難,他們讓我們知曉。
任何災難都有可能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邊發生,在這樣的浩劫面前,人類渺小的可憐。求生的慾望會催生我們的勇氣,恐懼的心境也會消磨我的希望。所以這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英雄挺身而出,帶領大家在有限的能力下向生存的希望靠近。他們有這樣的素質,他們的心底會不斷的湧出驚人的能量。但是,英雄不過是一個稱號,他們也是人,是人就不會完美。所以孩子們需要打一架來發泄,所以董玉飛會因為無法承受而放棄生命,所以,David會在最後的一刻徹底崩潰、仰天長嘯。
他們的內心到底承擔了多少東西我們無法估量。最終的悲慘也讓我們目不忍視。但是,這些並沒有否定,在任何時刻,我們都需要英雄。
我時常會把自己置於這種災難之中,我時常會問自己在那種情形下,我是否有能力站出來,做那個我們都需要的英雄。
我不敢說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帶領眾人面對未知的恐懼。
但是我會是小職員Ollie,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David,即使在離開店之後被怪物一口吞掉,也再所不惜。
❼ 紅色經典影片觀後感
引用別人的
震撼·思考
——《黑太陽731》觀後有感
前一陣子,在以前高中同學的推薦下,我看了影片《黑太陽731》,這是一部記錄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記錄下了當時日本軍隊在佔領南京後所進行的姦淫、擄掠、燒殺、搶劫等等殘害中國無辜人民的種種罪行。他們喪失人性,肆意虐殺,手段殘忍,令人發指。
曾經,看過很多的韓日恐怖片,卻從沒有這樣一部更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噴怒。 其他最最恐怖的電影在時過境遷後都可以口氣輕松地、甚至是開著玩笑地談論,唯獨《黑太陽731》不能。至少是有著人類基本良知的人或者是與那些受難同胞流淌著相同血液華夏子孫是絕對做不到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它的。
當日軍攻進當時中國的首府——南京時,這群所謂的文明的人,在面對一群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時,他們又做了什麼。就是這群自稱文明的人,他們把南京城化為一片火海,大火經久不滅,濃煙遮蓋天空,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燒焦的味道,取代了南京城這座千年古都以往應有的寧靜與平和,是法西斯的戰火讓這座千年古都面目全非。而那些可憐的無辜民眾,則成為了日軍官兵之間互相攀比,甚至以此取樂的消遣,在此時此地,屠殺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英雄,我想這絕對僅僅是皇軍的「英雄」。我想絕對沒有一個有人性的士兵會在一座寺廟前用刺刀劃破一個跪地求饒的懷胎婦女,大笑著挑起已成人形的胎兒;絕對沒有一位有人性的軍官像中島今朝吾那樣為試其鐮倉寶刀,親手殺死七名無辜的同胞;也絕對沒有一群真正佛教信徒,會把一個寺廟手無寸鐵的和尚一個一個的殺死在寺廟門前…… 又有多少像秀英那樣的好姑娘被那些法西斯的暴徒與爪牙所蹂躪糟蹋,又有多少像小強那樣的孩子一夜之間便成了可憐的孤兒,又有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被頃刻便被打破……
還記得某個日本高級軍官的話「南京城裡每個家庭都是慰安所,每個中國女人都是慰安婦」,很想問問這位高級軍官他自己就沒有母親或者姐妹嗎?還記得那兩個日本士兵的納悶「怎樣才能快速的把困在一大廳里的上萬個中國人每十人到二十人一組帶到江邊殺死?」。 還記得那個日本軍官苦思冥想如何把江邊成千上萬的屍體處理掉,而且是要處理得乾乾凈凈的,而不至於被國際社會所發現,以至於在他後來想到用汽油焚屍再丟棄江中喂魚時,他感到無比的欣喜若狂……
到處都是中國百姓的哀鳴,到處都是惶恐的眼神,到處都是殘廢的廢墟和沒有熄滅的戰火,騷亂之後,便是如死一般的寂靜。 我在看到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人民遭受日本人宰割和侮辱時,心裡無比難受;我在看到日本人殘殺中國人民時惡心的表情時,恨得牙癢癢。無數的屍體被拋在江邊染紅了江水,無數的婦女被玷污後慘遭殺害,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瘋狂的迫害造成的。
我們是仁義的中國人,可以不要日本人血債血還----如果真要我親手把日本人的惡行再用到日本人身上,說不定我會嚇得轉身就跑----甚至不要日本人的金錢賠償(也不可能要到),只要日本人的真誠道歉,並確保永遠不再侵略他國,只是這么一點走遍天下都理直氣壯的基本道義而已。只要日本沒做到,我們就不可能與日本人和解,不可能不抵制日本的一切,包括日貨、日本文化等,不可能壓制反日情緒(反而要張揚其事,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對日本的世仇)否則何以面對幾千萬冤死於日本人屠刀下的苦難的同胞?
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這是永遠不能被13億華夏子孫忘所遺忘的。《黑太陽731》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中國的崛起而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❽ 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
[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2009-04-19 21:57震撼·思考--《黑太陽731》觀後有感前一陣子,在以前高中同學的推薦下,我看了影片《黑太陽731》,這是一部記錄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記錄下了當時日本軍隊在佔領南京後所進行的姦淫、擄掠、燒殺、搶劫等等殘害中國無辜人民的種種罪行,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他們喪失人性,肆意虐殺,手段殘忍,令人發指。曾經,看過很多的韓日恐怖片,卻從沒有這樣一部更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噴怒。其他最最恐怖的電影在時過境遷後都可以口氣輕松地、甚至是開著玩笑地談論,唯獨《黑太陽731》不能。至少是有著人類基本良知的人或者是與那些受難同胞流淌著相同血液華夏子孫是絕對做不到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它的。當日軍攻進當時中國的首府--南京時,這群所謂的文明的人,在面對一群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時,他們又做了什麼。就是這群自稱文明的人,他們把南京城化為一片火海,大火經久不滅,濃煙遮蓋天空,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燒焦的味道,取代了南京城這座千年古都以往應有的寧靜與平和,是法西斯的戰火讓這座千年古都面目全非。而那些可憐的無辜民眾,則成為了日軍官兵之間互相攀比,甚至以此取樂的消遣,在此時此地,屠殺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英雄,我想這絕對僅僅是皇軍的"英雄"。我想絕對沒有一個有人性的士兵會在一座寺廟前用刺刀劃破一個跪地求饒的懷胎婦女,大笑著挑起已成人形的胎兒;絕對沒有一位有人性的軍官像中島今朝吾那樣為試其鐮倉寶刀,親手殺死七名無辜的同胞;也絕對沒有一群真正佛教信徒,會把一個寺廟手無寸鐵的和尚一個一個的殺死在寺廟門前…又有多少像秀英那樣的好姑娘被那些法西斯的暴徒與爪牙所蹂躪糟蹋,又有多少像小強那樣的孩子一夜之間便成了可憐的孤兒,又有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被頃刻便被打破…還記得某個日本高級軍官的話"南京城裡每個家庭都是慰安所,每個中國女人都是慰安婦",很想問問這位高級軍官他自己就沒有母親或者姐妹嗎?還記得那兩個日本士兵的納悶"怎樣才能快速的把困在一大廳里的上萬個中國人每十人到二十人一組帶到江邊殺死?",觀後感《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還記得那個日本軍官苦思冥想如何把江邊成千上萬的屍體處理掉,而且是要處理得乾乾凈凈的,而不至於被國際社會所發現,以至於在他後來想到用汽油焚屍再丟棄江中喂魚時,他感到無比的欣喜若狂…到處都是中國百姓的哀鳴,到處都是惶恐的眼神,到處都是殘廢的廢墟和沒有熄滅的戰火,騷亂之後,便是如死一般的寂靜。我在看到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人民遭受日本人宰割和侮辱時,心裡無比難受;我在看到日本人殘殺中國人民時惡心的表情時,恨得牙癢癢。無數的屍體被拋在江邊染紅了江水,無數的婦女被玷污後慘遭殺害,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瘋狂的迫害造成的。我們是仁義的中國人,可以不要日本人血債血還--如果真要我親手把日本人的惡行再用到日本人身上,說不定我會嚇得轉身就跑--甚至不要日本人的金錢賠償也不可能要到,只要日本人的真誠道歉,並確保永遠不再侵略他國,只是這么一點走遍天下都理直氣壯的基本道義而已。只要日本沒做到,我們就不可能與日本人和解,不可能不抵制日本的一切,包括日貨、日本文化等,不可能壓制反日情緒(反而要張揚其事,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對日本的世仇)否則何以面對幾千萬冤死於日本人屠刀下的苦難的同胞?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這是永遠不能被13億華夏子孫忘所遺忘的。《黑太陽731》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中國的崛起而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2009年4月19日有感而作〔經典紅色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❾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
美麗人生的美麗學號:10041212 姓名:陳冰 影視鑒賞課老師給我們放了好幾部電影, 但令我最觸動同時也使我看的最入 神的當屬於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 。 影片由主人公圭多與朋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 途經 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而拉開序 幕。接著就是圭多與多拉多次的相遇而發生的許多戲劇性的事,讓人捧腹大笑, 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浪漫的鏡頭,比如雨中的那一幕,多圭將手中的紅毯鋪在地上 讓多拉走。。 。。最牛的還是桌子下的那一吻,, ,, 總之,影片的前半部分總是充滿了喜劇成分,讓人笑得很開心,讓人感覺不 到電影的主題,也許都在為後面埋下伏筆吧,, ,, 後來如我們所願圭多與多拉騎著那匹滑稽的馬最後生活在了一起, 接著他們 的兒子叔本華出場了,他們一家三口過著快樂溫馨的生活,但是在他們兒子五歲 生日那年,一切隨之改變,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兒子叔本華,強 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叔本華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 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 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他們一 家人終於在集中營「團聚」了,圭多看到多拉的時候,他得眼神中有感動但更多 的是擔心。為了讓兒子的童心不要受到任何傷害, 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 遵守游戲規則的 人最終計分 1000 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 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叔本華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有幾次叔本 華熬不住了想「離開」 ,但圭多都巧妙地「忽悠」過去了,體現了圭多的機智。 當看到圭多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走進「宿舍」但卻依然強撐著對兒子將這個 美麗的謊言編排的有聲有色讓兒子更深信的時候, 我想這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是那 么的沉重那麼的容不得別人褻瀆。 。 為了讓妻子知道自己和兒子的情況讓她安心, 多圭帶著兒子冒著危險趁電台 沒人用電台告訴她自己和兒子現在很好,那一句「公主,早安」是這么的讓人感 動!! ! 後來,李醫生的出現帶給了在黑暗中的多圭一線曙光,他希望李醫生能幫助 他們逃離這里。 於是有了後來的在餐廳里多圭與李醫生之間的為了掩人耳目的猜 謎,猜的迷裡面沒有提到逃跑等字眼,但是我們大家都看到醫生表示出無法幫基 多了,基多也聽出來了,他帶著強烈的失望,沉重的走開。 最後多圭去換了張 他和他妻子喜歡的唱片, 他妻子聽到聲音後走到了窗外與多圭對視著但卻不能在 一起,難以想像,這是他們見的最後一次面。。 。。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萬 千叮萬囑叫喬舒亞不要出來, 否則得不到坦克。 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 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叔本華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 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 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他本來還可能掙扎一下趁亂逃走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的安全他放棄了, 他放棄了唯一的希望,坦然得去面對死亡。。。。。 。。。。 天亮了,叔本華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 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多拉與叔本華母 子團聚, 叔本華依然天真的以為那是一場游戲而且他們贏了,不過,他們的確 是贏了的。。。。。 。。。。 其實那幾聲槍響後我仍然帶著一線希望,希望他沒死,最後他們全家團聚, 這才是美麗人生嘛,但最後他還是死了,,, ,,,但後來想想,也許這樣的結局也 是美麗的吧。。至少他的兒子和妻子都還好好地, 。 我覺的我們應為多圭的死而感到驕傲,因為他給孩子帶來了一片干凈的天 地,為妻子帶來了生存的希望,為整個猶太民族樹起了光榮的榜樣!這是一個偉 大的男人, 也是一個平凡的男人所做的一切, 在這平凡的地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這部影片另闢蹊徑,巧妙的向我們闡述了納粹迫害猶太人的事件,同時也弘 揚了無私的父愛及親情,有著許多感人至深的鏡頭,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 永遠的經典!! ! 美麗人生的美麗在於享受幸福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幸福的不是結果, 而是享受的過程! 2011 年 11 月 20 日
《美麗人生》觀後感 《美麗人生》講述了 1939 年幽默的基度本想在安逸的環境中開一家書店,和自己心愛 的妻子多拉,聰明的兒子祖舒華度過平凡而幸福的一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卻徹底 擊碎了他的夢想,作為猶太人的他不得不與兒子走入集中營,妻子此時也選擇義無反顧的跟 隨。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 他的妻子與兒子。他的勇氣與智慧,即使在戰爭的硝煙彌漫中,即使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 中,即使在最後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看完《美麗人生》,有人說「這是讓人嘴上想笑,鼻子卻很酸的影片」。不得不讓我驚 羨於基度的樂觀,那種對於人生磨難的樂觀,那種不懼死亡的樂觀。以輕松的感覺開頭也以 歡快的曲調結尾,雖然基度的死換來了妻子與兒子的為了幸福生活,但是我還是對此而耿耿 於懷,沒有什麼比快樂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 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的他告訴兒子,所 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這個偉大的父親讓自己的兒子 有足夠的勇氣 熬過那段水火歲月,童心與愛心,父愛與給予,成就了一場人間喜劇。父愛 的深層與偉岸在電影中被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將兒子安 頓在一個鐵箱子里,然後,去尋找他的妻子。當他被捕之後,路過那個鐵箱子時,他知道他 的兒子正注視著他,於是,他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惹得兒子笑出聲,他仍然堅持著,堅持 著使兒子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千萬不要害怕,永遠要微笑而樂觀地去面對。然後, 槍聲響起,他去了,而他的兒子與妻子終於獲得解放,當他們在陽光下摟抱在一起的時候, 他的兒子說道,我們贏了!不得不說這是既讓人心酸卻又開懷的場景~~ 與此同時多拉在集中營里的淡定也讓我震驚不已,總是覺得母愛是勇於表達,然而多拉 的平靜,那種克制的平靜卻不得不令我折服。當她在集中營里聽到孩子將要被殺掉的消息 時,她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只是站在樓梯上,由著後面的人群在她身上沖撞,她望向窗 外,目光深遠。後來,她被派去挑揀死難者的衣服,那種小心翼翼,不敢也不願發現兒子衣 服的感覺很到位。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最深沉的愛,其實,是很平靜的,能夠撕心裂 肺哭出來的,往往也是釋然的開始。 基度與多拉的愛情也是令人羨慕的。他們的愛情不摻雜什麼外界因素,有的只是彼此相 互吸引的心。「早上好,我的公主」,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對任何事情充滿巨大的 熱情,把任何事情看作天賜。對任何人報以微笑,對欣賞你的人充滿敬意。無怪於公主會愛 上你的,因為你是如此熱情洋溢,如此幽默風趣。你讓她永遠充滿無限的驚喜。她真的愛上 你了,這是一定的,你是她最可愛的無厘頭王子。 我羨慕基度的幽默,我也相信當災難降臨的時候,生活中最強悍的感情是 Humor。我 不知道還有什麼,比一個徹底了解集中營現實境況的父親,用各種方法去保護自己孩子的心 靈更偉大的舉動。比一個能夠冒著生命危險給自己妻子帶去安慰的丈夫更完美的角色。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槍炮、炸葯、毒氣、死亡、飢餓,這些東西看似強大,最 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意思 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於是,我們總會贏。
《美麗人生》觀後感
因為早就知道了是悲劇結局,所以並沒有很悲哀,也不想把心情放得那麼沉重,畢竟剛剛欣賞的是一段美麗的人生.如果說《雨人》有些讓人難以理解,那麼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直白強烈得多了.觀眾在開始時發出的是歡笑,在結尾流下的是眼淚,故事的結局與開始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使得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心中的震撼是那麼的強烈.
故事的主旨十分清晰,電影用黑色喜劇側面詮釋了戰爭的殘酷,但更多的,我還是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與偉大.
圭多是一個開朗,浪漫,執著的人物,他臉上永遠都掛著他那標志性的笑容,對每一個人都充滿著熱情,不懈地追求,守護他心愛的人.雖然電影中的那些喜劇笑料放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些誇張,但也不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小丑,只讓人覺得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浪漫詩人.熱愛生活的人在平常也許沒有什麼,可貴的是他把愛帶進了集中營這個險惡之地.在那裡,他的笑容就變成了希望,變成了天使.他愛自己的兒子,卻沒有去選擇揭露殘酷的現實,想方設法一起逃跑,而是把生死當成了一場游戲,教孩子去積極地面對人生,用純真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在他的心中留下一片陰影.於是他在世間沒有灑下一絲的仇恨,成全了一段美麗的人生.能在黑暗中用人性來照耀,引導世人,給人以希望,那麼他一定是美麗的.
這個故事顯然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但在當時,一定有那麼一些人,在最黑暗的時刻為人們帶來歡笑與希望.法西斯可以囚禁,消滅一個人的肉體,燒毀書籍,但他不可能抹殺掉人性;飛機,坦克可以攻城略地,但是不可能征服一顆充滿愛的心.電影從陽光到陰暗,再回到陽光下母子的笑容,證明了樂觀的精神有戰勝黑暗的力量.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為男主人公的逝去而悲傷,男主人公也不想看到我們這樣.重要的是我們在感動的同時心靈也受到了愛的洗禮,從現在起熱愛生活,珍惜身邊的人,活出美麗的人生.
《勇敢的心》,《泰坦尼克》都是能賺人眼淚的悲劇.《勇敢的心》悲在了壯志未酬身先死;《泰坦尼克》悲在了愛,但只限於男女之情;《美麗人生》則悲在了一個博愛天使的毀滅.在它們當中,博愛的意義最深,最能讓人反省.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電影不只收獲了眼淚,還凈化了每一位觀眾的心,它的成功當之無愧.
當然它也是一部成功的喜劇,前半部分的鋪展非常巧妙,它也應該算一部喜劇,因為觀眾收獲了不少的快樂,更重要的收獲了美麗的人生了.
《美麗人生》觀後感 美麗人生》《美麗人生》講的是一個機智幽默風趣開朗樂觀的年青人-即男 主角,從農村來到城市,找工作,掙錢,混生活。在城市遇到美麗的 教師,愛上她,並通過自己的機智贏得了美人歸,和她結婚組建家庭 的故事。但不幸的是,男主角是猶太人,而且生活在二戰前後。眾所 周知,二戰時有希特勒的屠殺猶太人的血腥政策,這就註定了男主角 不會有好下場。 魯迅說:喜劇,就是把無意義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悲劇,就是把 有意義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而這個電影的悲劇性就體現在男主角剛通 過自己的努力建立起和諧的家庭,並擁有了穩定的事業,一切開始好 起來時就被戰爭所破壞-被希特勒殘忍的屠殺猶太人政策而毀滅。 一 切都被毀滅。於是,家破人亡,事業崩潰……這樣和平穩定簡單的生 活——人們一輩子嚮往的在一剎那化為烏有。不得不說這是個悲劇。 但被抓進集中營的男主角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沒有一蹶不振, 而是很快調整好自己為同時被抓進來的兒子做表率! 他想方設法編織 美麗的謊言來安慰兒子那顆天真無邪的心靈。 我想在每天都面對死亡 的嚴峻形勢下,也就只有他兒子是最幸福的吧!他用父愛撐起一片蔚 藍純凈的天空,兒子在里邊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健康地成長,兒子眼中 的什麼都是美好的,有趣的。真的好感動,怎麼會有這么偉大的父親 啊, 可是作為父親的他又該承受多少壓力啊! 止不住又一次淚如雨下。 不過,我不明白的是男主角的德國醫生朋友。在集中營里認出 了他, 為什麼沒有幫他逃出去呢?為什麼在那麼緊張嚴峻的時刻問出 一個愚不可及的腦筋急轉彎呢?為什麼不憑過去的交情幫助一下這 個落難的猶太人呢?我看到男主角滿懷希望的走到醫生旁邊時的激 動,以及醫生向他問出一個不合時宜的問題後他失望的呆住的表情,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他視為救命稻草的醫生幾次三番的向他打眼色 不顧納粹黨的威壓竟只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吧, 畢竟此刻是關乎他生 死的大問題啊, 沒想到他被上帝嘲弄了一番, 又讓人禁不住啞然失笑。 總之,這是一部不錯的影片,以小見大,反映出納粹黨的兇殘 及作為戰爭祭品的平民百姓的無辜,以及戰爭對美好人性的毀滅,傳 達了對戰爭的批判和對和平自由生活的追求。總之,我覺得它值得一 看!
一念相伴,一路相隨,一世承歡 ——《美麗人生》觀後感 阜寧大隊 彭元勇 當他跳下坦克, 一頭撲進媽媽懷里高呼"We won! won! We "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口中的"We"已經由三個人變成 了兩個;當她支起兒子的雙臂,幸福的淚水幾欲奪眶而出的 時候, 她還不知道, 這眼淚也終將倒流入灰與火交織的回憶, 洶涌地漫過丈夫冰冷的屍骸。 然而當他瞥向那個小鐵桶,狡黠地做起鬼臉時,他卻知 道,這將是他此生與溫情的最後一次對望。他邁著誇張的士 兵的步伐,在槍聲響起前,交付給兒子此生最完美的結局— —「這是一個游戲,誰先拿到一千分,就能得到一隻坦克, 一隻真正的坦克! 」這個謊言,他逼自己講得底氣十足,扮 得天衣無縫。 盡管影片結束時電腦前的紙巾已經堆成了小山高,盡管 再柔軟的紗布也撫不盡心上的塵埃,我依然選擇用這樣一個 透不出傷痕的標題作為敘述的開始。 「此生此意終難尋,相隨相伴兩承歡。 」一年前曾在朋 友口中聽到的這句話,此刻在人思緒起伏得找不到任何詞句 來平復時,正中了我的下懷。 一連串的滑稽和巧合拉開了這段人生的序幕。和不少觀 眾一樣,開始的前幾分鍾,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影 片,不但倒回至片頭確認那句"Life is beautiful",還神 經質地快進找尋納粹集中營的蹤跡。然而直到片尾字幕升 起,我才恍悟出自己先前的俗氣和淺薄——人性的偉岸並非 只有《勇敢的心》里描述的那一種,靈魂對於苦難的承受也 並非都是眼淚和辛酸的澆灌。 那麼清楚地記得,多拉一個機靈就鑽到了長桌底下,拖 著昂貴的禮服,沿著貴賓的鞋尖,激動而羞怯地挪向桌子另 一端的圭多。 「請帶我走。 」她說。 這個時候,她還是一朵亟待為心上人盛開的薔薇,躲在 桌子底下,輕輕動一動嘴唇,就定下這一輩子的情,願意隨 著愛人,奔赴那場花香滿徑的未知——前路未知,但只因心 靈自始而終的溫潤,那片種在晴朗春日裡的花便永不會因流 逝而垂老,更不會因隆冬而凋敗。 多拉跟隨圭多的第二次奔赴,場景已然換成了集裝箱般 的火車。這一次,她以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堅決,對峙著 德國納粹表情中冰涼的褶皺。此刻牽領她登上列車的應早已 不是勇氣,並且哪怕一個「愛」字也解釋不了多拉目光里每 一瞬的閃動。 是自己身體里的一部分就要被列車的轟隆推向深淵了 吧。既然無法命令這一切停止,我便願意搭上自己剩下的所 有,隨著你們,一同向著苦難飛馳。 有些事情,只有經歷後才知道,人在其中的所思、所想、 所為是不能用理性來解釋的,而感性同樣不能詮釋其一二。 更多的時候,這是一種本能。所愛之人的不幸若不能消減, 至少, 請讓我抬頭就能夠看見, 你頭頂上那片化不開的濃雲。 應是從那個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蒙太奇的鏡頭開始,影 片的轉折點由迷霧中的若隱若現突變為耳旁的一聲驚雷。也 是從那時開始,圭多為祖舒華用謊言鑄造的皇城,開始伴著 孩子記憶中自行車沿路而下的叮叮當當,關照他一路的成 長,蔭庇在他生命初始便魚貫而入的陰涼。 麵包店前,圭多給了兒子祖舒華「蜘蛛和生番」的謊言。 集中營里,他又告訴兒子這是為他的生日特別准備的游戲。 而當他倉皇地望向叔叔,急切地問「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時,我們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讀到這個男人心中巨大的 驚惶和無措。 或許全天下的男人都像圭多這般, 只要有了 「父 親」和「丈夫」這兩個對他們而言最溫柔最寬厚的名字,便 可以忘卻自己原來的姓名,也只因這兩個神聖的名字,便可 以毫不猶豫地把妻子與孩子的信仰一同扛上肩頭。 集中營里的生活無法被稱之為「生活」 ,即使尚存一息, 那也只是偷來的僥幸,遲早得還。每一次,當疲憊不堪的圭 多在兒子面前,手舞足蹈地為這座虛構的皇城搭建謊言時, 卻是我看影片時最難熬的時刻。一個父親為了守護孩子心中 的小小純真,拼盡全力佯裝出的歡樂,卻像一根根銀針,對 准旁觀者身上的每一處痛穴,決絕地紮下去。是我敏感過了 頭,還是心靈太過脆弱,竟承受不起這世間最平凡的父愛? 而那個名叫祖舒華的孩子,那個有著一半猶太血統,可 以在書店裡輕易知道來人是自己外婆的小孩子,是否真的相 信了父親的話,還只是半信半疑地配合爸爸演完這場戲?哲 學家批判基於情感之上的無根據的輕信,而《美麗人生》卻 用童真的無邪給所有成人世界的信徒,包括我,好好上了一 課。 像無邊寂靜里,一個人對身邊僅有的依靠的喃喃低語: 你的每一句謊話,我都當聖經般銘記。 我於是要說,這段美麗人生靠的不是父親的給予,而是 父親與孩子間無條件的信任與愛的交融。 回過頭再看圭多與多拉的愛情——這樣一段超越生死 的情感里,竟沒有一句「我愛你」 。然而最甜蜜動聽的情話, 怕也敵不過圭多冒著生命危險在集中營的廣播里喊出的那 句「早安,公主!。 」 雨夜,開著破車也要為你鋪就紅毯;演講,鬧盡笑話搏 你一笑我也盡歡;宴會,騎不了白馬也要贈你一個王子;深 夜,用納粹的留聲機為你播放你愛的那一曲,也是我於你默 默無言的相伴…… 《美麗人生》是予我太大觸動與震動的一部影片。即使 寫到現在,片中相當多的細節與人物也無法一一明述,個中 深意和對於人性、民族、歷史的反省,更是三天三夜也講不 完。每一處細節,都是溫柔又刺骨的提醒,不得不驚艷於這 部影片所有參與者絕代的才情。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 我為這部拍攝於 1999 年的"Life is beautiful"寫下自己笨拙的感動,以此向世上最光輝的人性 與最恆久的溫情,致敬。
❿ 使徒行者觀後感
其實沒接觸電影版《使徒行者》之前,是有一些擔心的,畢竟之前同樣是TVB的精彩大劇《沖上雲霄》,在被電影化之後,卻落得差評一片,而同樣是TVB的經典大戲《使徒行者》,如何將31集的容量壓縮成一部電影的長度,且能保持相當的水準,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但觀影之後,會發現這種顧慮,有些多餘,電視劇擅長抽絲剝繭逐步推進,電影則更傾向於閃瞬間的斗轉星移,槍戰、追車、爆炸,密集而瘋狂,一部不到兩個
小時的電影,完全是奔著最勾心鬥角和激動人心的程度而去,從香港到巴西,從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到危機重重的貧民區,將一部本港的警匪片,「折騰出」國際大制
作的風味,也確實是電影版所能帶給觀眾的非常觀感。
從劇情上看,電影版的《使徒行者》是電視劇版的故事延續,當然,這種做法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僅憑借影片的陣容來「圈粉」,而且也能「拉攏」來諸多的劇
迷,畢竟舉辦以單日內地網路播放量突破1億和總播放量超24億,打破港劇網路播放量記錄的事實,讓人無法忽略它巨大的潛在票房號召力,同時,對於觀眾而
言,全新的故事開啟,也比新瓶裝舊酒濃縮出的一個變版故事,要良心的多。
從陣容上看,雖然劇版有林峰的告別、佘詩曼的回歸等等諸多的話題在,但無疑電影版更強悍,搭配出了一個影帝團的強大陣容,古天樂、張家輝和吳鎮宇,簡
直已經成為一部超級警匪片的頂配組合,而許紹雄和李光潔,則是帶來了更多的戲骨配角的驚喜,這一點,看過電影才能了解。而勾連劇版與影版的,則是「釘姐」
佘詩曼,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延續了劇版的記憶,開啟了新生的故事,當然,也包括那個似乎橫空出世般的卧底「第六人」--BlackJack,擔起了
全片的最大懸念。
從來有關卧底的香港故事,總能被演繹出諸多的可能性,至少在這里,不會有簡單的黑和白、善與惡,每個人都被賦予了立體到復雜的性格,警界的內奸也有從
善之念,黑幫的卧底也會享受犯罪,《無間道》已經將這種身份錯位後的困惑,描繪到了極致,當劉德華與梁朝偉在樓頂把槍互指之時,這種對抗而又融合的情緒,
已然達到了頂點,而在《使徒行者》中,同樣有類似的一幕,古天樂與張家輝,同樣為一個卧底身份而舉槍,所不同是,這次並非是卧底和內奸的對峙,而是真卧底
和佯裝卧底的兩人間的斗心與角力,更讓人「吃瓜」的是,兩人超乎了友誼的兄弟情,更是一直在推進著劇情的發展,警匪間的微妙關系,兄弟間的微妙情愫,善惡
間的微妙妥協,讓卧底系的故事,從《使徒行者》開始,啟動新的空間。
或許會有人覺得《使徒行者》四個字畢竟拗口,其實「使徒」和「行者」都是來自於宗教的用語,「使徒」是基督教中的受差遣的傳播者,而「行者」則是佛教
中所指未受剃度的佛教徒,以這兩個詞代言「卧底」,都有著關乎信仰的堅持和努力,在不受約束而又倍感威脅的時候,「信仰」就顯得尤為重要,卧底的聯絡人只
是介質的存在,如何在探尋未知和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被迷失,更多的要仰仗於自律,很多時候,卧底同備受煎熬考驗的信徒一般,都是在修行,只不過卧底的修
行,動輒就是生與死的陰陽相隔,所以他們會有著更強大的生命力,與更忘我的犧牲精神。
港劇中很常見的一句台詞就是「人在做,天在看」,所謂「天」,便是信仰,便是道義,有信仰的人,會時刻被所謂的「天」所激勵所感召,而這一次,他們的
所作所為,又讓我們通過大銀幕看個清楚明白,是以說「他們在做,我們在看」,看的有戲骨飆戲,有浴血奮戰,還有一干主創在巴西外景地冒著生命危險所拍攝的
驚險故事,我們或許也不僅僅從中只看到爆裂的熱鬧,還應有其中對人性的思考,畢竟我們每個人也如「使徒」或者「行者」般,行走在這個世上,日復日一,用生
活和生命,在修行,我們在做,天也在看吶。